小学教师备课基本要求

2023-05-04

第一篇:小学教师备课基本要求

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

(一)明确教学目标

确立教学目标是备课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确立教学目标直接影响着教学环节的有效性,只有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的教学环节才是有效环节。所有教学内容的确立都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因此,教学目标的有效确立是有效备课的开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三维目标”应该达到怎样的“度”,需要教师的明确了解,否则在课堂的预设过程中就会出现偏差,形成无效备课或低效备课。要解决备课、上课两张皮的问题,备课的方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教师对教材的钻研、思考,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及手段以达到好的效果。作为教师,我认为首先应整体把握教学的总目标和每一学期的目标,这样备课才能有的放矢。

(二)教师备课备什么

备课是一项充满个人创造性的活动,但不乏共性:如对教材的钻研,对学生的了解,对教法的设计,对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甚至连教师们平时的阅读积累、知识积累、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也都成为备课的范畴。

1.备教材——解读并超越教材

解读教材: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认真钻研教材,教材是众多学者、专家心血的结晶,是经过精挑细选反复洗练的。教师必须充分地给予重视,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教材,进行教学设计。不仅如此,还可以在学习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跳出教材,进行拓展延伸。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设计一些有用的预习,例如,高一学完氧化还原的知识,为了巩固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教材设计了“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这一部分内容,为此我们设计了如下预习实验:给出一些常见的试剂如:铁粉、稀硫酸、氯化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氯水、稀硝酸、硫氰酸钾、锌片、铜片等常见的试剂自己设计合理的实验,推测铁不同价态之间的转化以及它们的氧化还原性。

超越教材: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的过程是教师“用教科书教”的过程,而不是“教教科书”的过程。这说明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教师是教材的理解者、参与者、实践者。备课时,教师要钻进教材之中,有自己的钻研、解读和思考,否则,一味地接受和照搬,教师就只是充当教科书的“传声筒”、知识的“贩卖者”角色,而没有了自己的思考,很难将课上出新意和深意。长此以往,教师的思想必然僵化,学生必然厌学。另一方面,教师要跳出教材,超越教材。教师要摈弃那种唯教材是用的本本主义,灵活变通教材中与学生的口味不相符或滞后于学生发展的内容,及时关注时代发展的新动向,吸收生活中鲜活的素材,把它及时地整理、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

2.备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切记“备学生永远是关键”,根据学生不同需要,设计不同教学指导方案,制定适应性较强的指导策略。

备学生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讲课既要合乎学生的接受能力,又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要针对全班学生的实际,认真分析他们学习这部分知识时的有利条件和障碍所在,还要了解学生学习这些知识时的思维特点,学生会怎么想,出现问题教师怎么处理,这些都要细致地考虑到。备学生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有效互动、有效设问、有效训练等环节。例如讲解“钠“这一部分知识可以创设实验情景,加强师生互动,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首先教师可以创设实验情景,导入新课。通过大屏幕展示“滴水生火”图片,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并要求学生根据看到的现象提出问题。然后教师演示实验:“滴水点灯”(课前在酒精灯芯里暗藏一小块钠,实验时用胶头滴管在灯芯内滴一滴水)。果然是水能生火。最后让学生通过做一个兴趣实验——水上芭蕾,加深对钠与水反应的理解与记忆。

【实验】取一试管,装入等量的煤油和加入酚酞试剂的水,放入一小块钠。观察实验现象:

钠在煤油和水的界面上下跳动,下面的水慢慢变红;气体托着钠浮到液面上方后,气体释放出来,钠下沉到界面处,继续上浮,直到消失。学生被实验现象吸引了,欲知其所以然。

学生借此现象会提出许多问题例如:水和煤油谁重谁轻?钠的密度又如何?水为什么变红了?证明有何产物生成?钠和煤油反应吗?钠如何保存?等等问题。

3.备教法

我们都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说明选择和动用教学方法要有艺术性。

新课程强调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教师只有灵活选择和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另外教师要探索和创新“我的方法”。我国教育家魏书生说过:“一个教师,要紧的不是忙着用这种教法去否定那种教法,不是证明多种教法的没道理,更不是糊里糊涂地照般某种教法到自己的课堂上,不加任何改变就用。他应当像蜜蜂一样,在教法的白花园中,到处采集有用的花粉,回来以后,酿造自己课堂教学的蜜”。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我们教师要认真借鉴先进的教学方法,勇于研究和实践教学方法,通过不断追求,构建具有自己个性特色的教学方法,创造教学上独有的“自我”。

第二篇:小学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基本要求(初稿)

一、担任中心发言的教师(主备人),要提前写好讲稿,印发教学设计,并提前一周通知本教研组的其他老师,要求其他老师做好研讨准备。

二、主讲教师的发言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教材简析:认真解读教材,把握文本的核心价值和写作特点等关键,并能从教与学的角度出发确定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具准备、课时安排等。

2、教学理念:实施本部分内容教学的理论依据。

3、教学方法设计:实施教学的总体教学方法。

4、教学环节安排:包括教学过程的层次,教法的分解,重难点的突破措施,学法指导与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方法过程设计,教学情境的创设,电教手段的运用时机和过程及其它教具的呈现使用等。要求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重点要设计好学生的学习活动,安排恰当的听、说、读、写等各项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提升。

5、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每一个学习活动都要呈现教师详细的预设,包括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学生中可能“冒出”的代表性的错误等,要有教师具体引导的过程和如何补救的措施。

6、相关拓展的资料:包括课前对文章、作者背景的了解,课中有关的链接,课后推荐的相关读物等。

7、板书设计及意图效果。

8、备课中存在的疑问、需要请其他老师帮助的地方等。

三、其余教师也应事先熟悉教材和内容,理清思路,明确教法学法,对教学环节的安排做到心中有数,能主动搜集一些资料,并整理自己在备课中发现的值得探讨的问题、内容,或者是自己的疑问、需要请教的问题等,做好发言准备。

四、主备人陈述时,其他教师看印发的主备人的教案设计,结合自己的思考,适时圈画。主备人陈述后,其他老师简要陈述教学设计、观点和做法,特别是不同于别人的观点和做法,并展开讨论,体现“互动与生成”,有精彩的讨论、交流,发言时不拘顺序,可以多次发言。

五、每次集体备课活动设主持人一名,负责主持活动的进程;设记录人一名,负责记录活动过程、主要内容。主持人和记录人均需参与发言、讨论。备课组长负责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资料包括第一次的教案,组员们讨论的资料及修改稿,以及最后形成的教案。

六、集体备课结束时,备课组长总结并布置下次集体备课的时间、地点、内容。

第三篇:集体备课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流程

集体备课的基本要求

一、担任中心发言的教师(主备人),要提前写好讲稿,打印发放教学设计、教学案,参加教师人手一份。

二、主备人的发言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教材简析:含教材内容.特点.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具准备.课时安排等。

2.教学理念:实施本部分内容教学的理论依据。

3.教学方法设计:实施教学的总体教学方法。

4.教学环节安排:包括教学过程的层次,教法的分解,重难点的突破措施,学法指导与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方法过程设计,教学情境的创设,电教手段的运用时机和过程及其它教具的呈现使用等。

5.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6.板书设计及意图效果。

7.作业、检测。

8.备课中存在的疑问.需要请其他老师帮助的地方等。

三、其余教师也应事先熟悉教材和内容,思路清晰,教法学法明确,教学环节安排心中有数。要写出自己对教学目标的把握.教学重难点的确定及其突破分析的方法,写出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精彩片段的教学设计及自己的教学思路,拟写备课中发现的值得探讨的问题.内容,或者是自己的疑问.需要请教的问题等,并做好发言准备。

四.集体备课活动设主持人一名,负责主持活动的进程;设记录人一名,负责记录活动过程.主要内容。主持人和记录人均需参与发言.讨论。

集体备课的基本流程

第一、主持人交代本次集体备课活动的内容和要求。

二、主备人陈述教学设计。

陈述的基本顺序为:解读教材(含目标设计和重难点的确定)——阐述教学设计理念——简述教学流程,凸现设计亮点——阐述突破重难点的方法——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板书设计及意图效果——作业、检测——需要向其他老师请教的问题等。-----模拟讲课

陈述时,侧重讲重难点及其突破方法.说自己教学环节设计及其做法。

主备人陈述时,其他教师看印发的主备人的教案设计,结合自己的思考,适时圈画。

第三.备课组集体研讨。

1、讲--其他教师简要陈述教学设计.观点和做法,特别是不同于别人的观点和做法;

2、评--对主备人和其他教师的设计.观点进行客观的.中肯的评价,一般选择两三位老师,分别指出其教学设计中的“亮点”.值得借鉴的地方以及值得商榷的环节.内容;对“评”环节有异议的地方与其他老师展开讨论,讨论的过程要体现互动.生成的特点。

3、议--展示需要向其他老师请教的问题,与其他老师展开讨论;展示值得探讨的内容.问题等,与其他老师展开讨论;展示希望得到的帮助等。

评与议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必须体现“互动与生成”,有精彩的讨论.交流,发言时不拘顺序,可以多次发言,甚至是有礼貌的插话。

这个过程主要围绕教学重难点及教学方法进行研讨,也可结合学生情况,提出教学设计的改进措施。发言时要求言简意赅,重点突出.客观评价,要避免每个人都将自己的教学设计从头到尾说一遍。要提出自己的问题,表明自己的观点。另外,主持人必须有问题引领,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当场研究,逐一解决。教师在初备的教学设计上要作好研讨记录,为设计个案提供第一手资料。

第四、主持人作结:把大家的观点.意见归纳起来,提供给主备人和其他教师改进教学设计。

第五、主持人总结并布置下次集体备课的时间.地点.内容。

其他教师根据集体备课情况进行二次备课,写在备课本上,教学案使用电子稿。

第四篇:备课与教案编写基本要求

为了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着力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就必须尽快改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要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就必须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机械模仿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而改变传统的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教法轻学法的备课指导原则是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为此,特制定法门高中备课与教案编写基本要求。

一、怎样备课

备课是教师课前所做的准备工作,它是教师在充分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弄清“教什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设计出目的明确、方法适当的教学方案(写出教案)。备课包括两个阶段,一是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翻阅教学参考和教学资料,了解学生,搜集备课信息阶段。这是备好课的前提和必要准备。二是对备课信息进行构思加工,设计出教学方案阶段,这是在完成第一阶段基础上的质的飞跃。

二、教材分析

1、背景分析

教师要针对课题从知识层面、能力层面、发展层面、育人层面及情感层面综述其教育教学的价值。

2、内容分析

教师要简要论述“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要以选择的课题即教学内容为载体,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体验出发,确定具体、适度、可操作的教育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进行教学设计的依据,只有明确目标,教学设计才能有的放矢。因此,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核心问题。

三、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要突出“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教学设计要充分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即能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能力;能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教学设计要能体现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艺术和教学方式。教学设计要讲求实效,切忌搞形式和玩花架子。

四、教学思路

简要阐述教学设计所遵循的教育理念,所体现的作者的教育教学思想、方式和方法等。

五、教案编写的内容

(一)课时节次及课题名称

(二)教学目标

1、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

2、目标要全面。教学目标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个方面进行确定。

3、目标要明确、具体且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

1、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

2、准确且表达清楚。重点须是本节课学生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难点须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掌握或容易出错、容易与其他知识混淆的知识与技能。

(四)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有机统一。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师生对知识与技能学习、探究和实践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要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能积极的参与教学实践过程,让学生能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气氛中发展、成长。

教学过程设计的表述形式可以是表格形式,也可以是语言叙述的形式,也可以是其他形式。

教学过程的设计要处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的引导、指导、帮助、鼓励和促进的作用。

教学过程要综合多种教学方式,要讲求实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学习都有一定的提高,各种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能力得以提高,思维得以发展,睿智得以体现,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设计教学过程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正确处理好各个教学环节的目标达成。教学过程是教学目标的实施过程,因此要利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的特点,落实教学目标。

2、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其所学的内容纳如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因此编写教案并不是简单的知识罗列,而是要设计好教法和学法,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教师要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充分体现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特点。要注重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能力发展的潜在性和个性发展的差异性,以给学生提供充分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脑袋动起来思考问题,手动起来实践操作,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设计教学过程要遵循教学规律,符合学科教学的特点。

4、设计教学过程要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的原则。设计的教学过程不仅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还要有计划地寓思想教育、美育教育、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于知识传授之中。

5、要重视教学反馈和调控环节的设计。教学反馈是最终检验“教得怎么样”、“学得怎么样”,即了解、评判教学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的最有效的教学过程。因此教师要加强信息反馈和信息交流渠道的设计,特别是要加强对学习成效评价方法的选择和课堂小结的设计。

6、重视评价方式的选择。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多使用赏识、鼓励性的语言。这样更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评价学生时要注重发展性评价,评价的方式应灵活多样。由于评价也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因此评价的主体不仅包括教师、家长等,更应包括学生自己。

(五)教案的完整性

完整的教案结构通常应包括:课题、教学目标、课时分配、授课类型、教学重难点、教学手段与教具、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小结、练习与作业、板书设计和课后教学反思。

(六)教案的表述与书写

教案的语言表述要求准确、简练,详略得当。教案的书写要求字迹工整,图表美观、规范。

(七)教学反思/教学后记/课后小结 课后,教师应作自我分析,把教学方案与课堂实施的实际紧密的联系起来,从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教学效果、经验教训、如何改进等方面进行认真反思,进而发现其中的成功之处和缺憾之处,以便不断积累和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八)编写教案的基本要求

1、科学性:观点正确、内容无误,所引用的材料翔实可靠。

2、适用性:真实地展现教学过程,方便于教师运用,具有实用价值。因此,准备怎么教,安排怎样学,就怎样编写教案。

3、规范性:结构完整、款式规范、语言通顺、书写工整。

4、简化性:内容要简练明确,不要冗长复杂、教学步骤要眉目清楚,不可杂乱无章、教学语言要规范、简明。

5、灵活性:模拟教学设计并不等于课堂教学,教师可视课堂实际情况的变化,灵活掌握、变通运用,不可照本宣科。

第五篇:集体备课的好处和基本要求

集体备课是集众人智慧采众家之长,加强集体备课可以提高教学效益,实现资源共享。集体备课对课程改革、学校发展、教师成长所起的作用不可否认,但集体备课在实施过程中的形式化、低效化、教条化现象也日益严重,使集体备课流于形式。目前集体备课最主要的问题是教师的积极性、参与度不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我认为集体备课有很大好处,第一,集体备课集中多人的智慧与经验于一体,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第二,有利于教师的扬长避短,有利于教师在高起点上发展。提高教学水平和业务水平。第三,促进教师间的团结协作,营造轻松愉快的工作环境。

俗话说:一支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院。只有搞好集体备课才能整体提高教学质量。

第一可集思广益,将个人才智化为集体优势,共同提高教学质量,如果仅靠个人孤军奋战,冥思苦想,有时会出现知识错误。通过集体备课取长补短可以补充专业知识的不足,能明显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能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突出教后反思的撰写,这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这既有利于扬长避短,更有利教师不断发展 第三集体备课更好地落实课改要求,体现了“合作、探究、创新”和以人为本的精神,促进教学相长,更好地落实课改要求。 这样集体备课营建了一种和谐融洽的氛围。正所谓“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和谐融洽的氛围更好地提高教师把握教材、把握课堂的能力,可以博采众长,开阔思路去备文本、备教法、备学生。这样的集体备课吹绿了教学效果,润红了教师的智慧之花。

教师集体备课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弥补各位教师备课过程的不足,取长补短,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可以将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特长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提高。首先,集体备课有助于教师在整体上把握教材及课程标准基本目标,提高业务认识;其次,集体备课有助于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重难点,设计好教案;再次,集体备课可以使教师及时学习其他人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经验。但是,集体备课不能流于形式,集体备课的过程要求教师人人都主动参与和发言,不能成为一两个人的事情,在集体讨论交流中相互沟通感情,共同提高,增强教师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教师集体备课是当前基础教育中提高教师群体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是一种群众性的教学研究活动,如何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集体备课基本要求

为了落实“三项常规”,加强常规教研工作,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提高我校教师教学水平,整体提高我校教学质量。现就集体备课活动提出如下要求:

一、活动的意义

教育科研是提高教育质量的第一生产力,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捷径。集体备课活动是常规教育科研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发挥教师群体智慧、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培养青年教师、整体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

二、活动的要求

1、组织机构

语文、数学、英语以同级同科教师组成集体备课组,化学、物理、历史、地理、生物等,同级同科教师不足3人者,以同科教师为单位组成集体备课组;其余学科同科教师组成集体备课组,由教务主任主管,各教研组长具体负责日常业务活动。

2、完善管理制度。要做到集体备课活动有领导机构、有计划安排、有内容记录,有确定的地点和时间、有详细的考勤和检查、有评估。

3、集体备课活动要有中心发言人及精心准备的发言稿,有集体备课结论性文字或形成的教案。

三、活动的内容

1、备课程标准。集体备课要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弄清楚本学科教学总的目的要求,及各类知识和各种能力的要求,保证教学过程难易适度、深浅恰当、不偏离学科教学方向。

2、备教材。集体备课要研究教材中本节课的目的、重点、难点及需要增补的内容,弄清教材的实质,全面深入地理解、把握好教材。

3、备教参。集体备课要根据教师、学生的实际,通过集体讨论,对教参提供的有关信息进行认真地分析,搞清与教材内在的本质联系,教师对教材的恰当处理,做好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新整合,形成适合本校实际的教案。

4、备学生。集体备课要摸清所教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心理特征、性格特点、擅长爱好等,以便教师因材施教。

5、备教法。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及引导为主的新教法理念,讨论研究不同类型课的不同教法。

6、备学法。学法指导是学生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内容, 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创造 思维的重要途径。集体备课要对学法指导进行充分研究,使每一节课都有学生学习方法的渗透和传授。

7、集体备课不仅要备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等各种课型,也应备各种考试题和辅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应试技能、心理调适等专题内容。同年级的班主任作为一个备课组,集体备每周班会班主任工作所涉及的内容。

四、活动的形式

1、主言式。集体备课活动时,备课组全员参与,由活动前指定的专题,主言人宣讲自己备写教案,进行说课,其余组员进行研讨补充,最后形成完整的教案,供本组成员上课参考使用。

2、互备式。组员每周每人各执笔备写一节课,集体备课活动时,组员就自己备写的教案,提供给其他每位组员,说明备写这节课的思路、教材的处理、

教法的运用等,经过大家集体讨论研究后,进行修正,形成本组的教案,供组员上课参考使用。

3、讨论式。组员就备课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在集体备课时提出,大家共同研讨,最后达成共识,使问题得到解决,将讨论的情况归纳汇总形成文字性结论,供大家上课参考使用。

4、上课式。集体备课形成教案后,由一名教师先上课,其他组员可通过听课、评课后,进一步完善教案,再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参考使用。

5、指导式。由备课组的骨干和有经验的教师对新上岗或承担公开课,汇报课等教学活动的教师全程指导,负责他们对教材的处理,教法的运用等,使他们能够切实的备好课,上好课。

五、活动注意事项

1、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各学校要切实重视这项活动,一是要加管理,制订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和措施;二是要从人力、物力上给以支持。三是要制订详细的检查、评估激励方案,保证此项活动长期有效开展,四是要调动每位教师积极的参与集体备课活动,勤思考,多备写,杜绝走过程套用教案现象。五是要鼓励骨干教师积极参与集体备课活动,提高集体备课活动的质量。

2、备课组活动要和教学实际紧密结合,要以解决教学实际中的问题为重点,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的,以促进教师整体业务素质为方向,认真、扎实搞好此项工作。

3、集体备课的各种资料要妥善保存,并作为县局考核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依据。

集体备课基本操作程序

集体备课的形式或操作程序各异,但是,集体备课的基本构成要素和目的应该是一致的。如组长要超前制定集体备课计划,依靠组内优秀骨干教师专业引领,要确定集体备课的时间、地点、内容、形式、中心发言人,要提供集体备课的条件保障等。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集体备课的质量就没有保证,轰轰烈烈的集体备

课就会流于形式。这里简介几种集体备课的基本操作程序,与大家交流,供大家参考。

一、“明确任务——自主备课——集体研讨——完善个案”四步操作法

“明确任务——自主备课——集体研讨——完善个案” 四步操作法,一般叫做狭义集体备课。

1、明确任务,讨论要求

这是集体备课的准备和启动阶段。一次完整的集体备课,首先应该明确备课任务,讨论备课基本要求,即教研组长在安排备课任务时,就要对本次集体备课进行简要说明或由大家共同探讨备课基本要求与注意事项。如认真研读标准、教材、教师用书,在备课或教学中可能产生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等。一般

来说,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为宜,也可以安排在上次集体备课结束前进行。这样,让教师早作准备,有较大的自主性,进行有效自主备课。

2、自主备课,形成个案

这是集体备课的前提或基础。教师个体,尤其是中心发言人,要根据备课课题和备课要求与格式,集中精力准备和思考,做好教学设计,形成自己的备课思路、结构或方案,以便在集体研讨时与大家进行充分有效的交流。同时,还要陈列出自己在备课中所遇到的问题与困惑以及新的想法和发现,以便在集体备课时进行交流讨论。这样既可以给予其他教师以积极的启迪和引导,也可以得到其他教师的帮助。

3、中心发言,集体研讨

这是集体备课的核心。教师们有备而来,中心发言人就自己备课的思路、结构或方案情况与大家进行全面交流。在次基础上,组内教师各抒己见,相互启发,相互借鉴,可以争论和辩解。通过研讨集各家之长,避个人所短,求同存异,力求达成基本共识,使集体备课真正达到优化教师备课的基本目的。同时,大家可以就自己,尤其是青年教师,在备课中存在的问题或困惑,向大家请教或进行探讨,这是集体备课的又一重要功能之一。所以,集体备课的价值在于通过同伴的相互交流,实现信息沟通,资源的共享,促进共同进步。在该环节的实施上,要特别注意创设良好的交流氛围,既要有善意和真诚,又要说实话真话,使集体备课过程始终充满认真与和谐,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习型教研组及其文化建设,才能达到集体备课的真正目的。在集体备课中,还应该求大同,存小异,要对大家的意见进行梳理概括,以便获得共性,形成大家认同的基本教学思路、结构或方案,以供大家借鉴利用。一般来说,时间应该控制在60分钟以内为宜。在集体备课中,既要充分发挥骨干引领作用,又要鼓励其他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主动发言交流,实现优带差、老带青,青促老的和谐局面。

4、完善个案,展示风格

集体备课所形成的基本教学思路、结构或方案,为每位教师,尤其是为年轻教师正确把握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规律、教学活动、教学效果等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是,不能完全照搬。教师个体可以在基本教学思路、结构或方案的基础上,根据所教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教学风格特点,进行调整或增减,使之更加完善,更加具个性特点和创新,更加符合所教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

二、“个体初备——集体研讨——个体修正——课堂实施——课后反思”五步操作法

“个体初备——集体研讨——个体修正——课堂实施——课后反思”五步操作法,一般叫做广义集体备课。

1、个人初备 首先由教师个人根据自己的理解自行备课,设计和编写教案。

2、集体研讨 在组内进行说课交流,教师们共同探讨,去伪存真,矫正补充,使教案内容更加合理、充实和完善。

3、个人修正 再由教师个体结合所在班学生实际和自己的教学特点,进行个性化与创新处理,形成优质的个人教学方案。

4、课堂实施 备课组成员进行跟踪听课,对课堂教学进行观摩验证。

5、课后反思 课后再次进行反思与交流,对备课与课堂教学实施情况进行比较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进行改善,实现教师的备课和教学水平逐步提高。

三、“集体初论——个体自备——集体再论——自主完善——实践反思”五步操作法

“集体初论——个体自备——集体再论——自主完善——实践反思”五步操作法,也属于广义集体备课。

1、集体初论 首先对教学内容进行集体研讨,确定教学目标和基本教学思路与框架。

2、个体自备 然后由每位教师自主进行备课或设计教学,编写教学方案。

3、集体再论 由每位教师对自己的设计教学和教学方案进行交流说明,再由集体进行研讨,补充完善,特别要强调基本的、共同的、规律性问题。

4、自主完善 教师个体再根据自身特点和学生情况,进行个性化处理,使之更加符合所在班学生的实际。

5、实践反思 在课堂教学实践基础上,在下一次集体备课前,对备课质量与课堂教学实施情况进行反思和总结,从而逐步提高教师的备课能力和水平。

总之,在校本教研背景下的集体备课,作为备课的一种新生事物,还有不少问题需要研究解决,如怎样处理好集体备课与个体备课的关系,怎样处理好集体备课次数与集体备课质量的关系,怎样处理好优秀教师备课与青年教师备课的关系等问题,都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学校禁毒宣传活动方案下一篇:学校教师教学评价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