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会专业毕业论文

2022-05-15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财会专业毕业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当前,财会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相当困难,针对此现状,笔者从理论知识、实践能力、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四个方面就高素质财会专业毕业生的培养路径进行探讨。目前,我国的财会人才尤其是低层次财会人才已经是“人满为患”。

第一篇:财会专业毕业论文

提高财会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探讨

[摘 要]本科毕业论文是培养本科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仅可以检验学生在大学期间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积累情况,而且也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工作和继续深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近年来我国高校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普遍下滑。基于此,本文以财会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为例,针对论文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财会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8.22.087

1 研究背景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4]14号)》指出:“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毕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增强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对于每一位大学毕业生而言,毕业论文是其在本科阶段完成的最后一门课程,是对所学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能力的综合考量。

尽管国外许多高校已经取消了毕业论文(设计)环节,但此环节仍然是我国培养本科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该环节可以检验学生大学期间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积累情况;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启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撰写学术论文的基本方法、步骤和能力;为今后工作和继续深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高低是衡量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一把重要标尺。尽管本科毕业论文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和价值,但是近年来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完成质量普遍下滑,也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为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和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探索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高的途径迫在眉睫。本文以财会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为例,深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2 财会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的主要表现形式

财会专业(一般包括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财会专业知识及相关的统计和计量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从科学选题开始,经过查阅评述先前研究文献、制定论文写作思路、设计研究内容,并进行必要的理论和数据分析,找出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形成研究结论,并最终撰写完成毕业论文。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最终的毕业论文质量。通过多年的归纳总结,笔者发现财会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

2.1 选题不合理

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是开展后续论文的首要前提,通过汇总近几年财会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审核情况,笔者发现选题没有通过而需要重新修改选题的主要原因有题目过大(这是最主要的原因)、题目表述不规范、选题陈旧、选题问题不明确和选题不符合专业培养方向等。

2.2 论文文本写作不规范

许多开设财会专业的高校都发现学生普遍存在学术论文写作不规范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论文摘要部分字数过多过少的情况比较普遍,即便字数符合要求,但在内容上过多写明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而论文的中心内容(如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等)却反映甚少;②基本的论文编辑能力较弱,对于论文的字号、行距、段前段后要求、图表格式、自动生成目录等最基本的撰写规范知识掌握不扎实;③参考文献与正文文献引用不能一一对应。

2.3 论文结构不合理,内容空泛

①论文结构不合理。确定选题后,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根据搜集到的理论资料和自己所做出的数据分析资料构思论文框架和行文顺序,造成论文的组织方式和内部结构不合理,论文章与章之间逻辑关系较弱。②内容空泛,缺少个人见解。部分本科论文完全是理论知识堆积,没有数据分析,即便有数据分析,数据分析部分与论文的主体研究内容不一致。此外,论文最后部分的改进措施和建议不具有针对性,随意提出,有的学生甚至直接套用他人论文的政策建议,缺乏个人见解。

2.4 论文真实性水平低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网上基本上可以找到你想要的任何资料。本科毕业论文资料也是一样,学生可以轻松在网上找到与自己选题相近的期刊论文或学位论文,但是他们并不是在阅读先前研究的基础上“先消化、再吸收、后运用”,而是直接选择抄袭、拼凑、找人代写等方式来完成毕业论文。抄袭方面,由于存在查重系统,现在出现论文完全抄袭的情况很少,但学生为了降低查重率,往往把论文改的语句不通,面目全非。拼凑方面,一些学生直接下载硕博论文,并加以缩减或多篇论文随意拼凑在一起,毫无逻辑性。找人代写方面,一部分学生也出现找人代寫毕业论文的情况,虽然论文整体来说论据充分、写作规范、逻辑严密,但却感觉是对以往学术论文的高级编辑。

3 财会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的原因

3.1 学生自身原因

①学生自身对毕业论文不重视。许多学生想当然地认为,本科毕业论文只是一种形式和过场,一般情况下都会通过答辩;还有部分学生在毕业论文尚未完成之前就已经与用人单位签订好协议,认为毕业论文质量的高低不会影响自己的就业。因此,他们从选题开始到后期完成论文整个过程都消极应对。②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首先,基础知识不扎实,对已学的财会专业知识理解不透彻,加之查阅资料较少和缺乏社会实践能力,因此不能从专业视角严谨地分析问题。其次,写作功底较弱。不仅论文文本格式不规范,而且论文中的学术用语及语言表述能力也较差。最后,数据分析能力不强。部分财会专业的同学没有选修过统计或计量经济学等课程,缺乏基本的计量分析能力。

3.2 指导教师方面的原因

①部分论文指导老师指导学生人数过多(特别是财会专业),加之还要承担教学、科研或行政任务,精力不足,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论文指导质量。②个别老师责任心不强。极少数老师对毕业论文指导不闻不问,敷衍了事,不及时解答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认真修改学生提交的毕业论文,把关不严格。

3.3 管理方面的原因

为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指导学生顺利完成规范的毕业论文,各高校教务处都制定了相应的毕业论文流程、写作程序、撰写规范、论文格式(包括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等)等规定,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许多高校缺乏有效的监控机制,执行过程不规范、不严格。这也会对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4 提高财会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

4.1 设置财会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库

财会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库建设要基于该专业教学大纲和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财会专业学生的特点和近期国内外研究热点,首先由本校专业课老师、外校专家或企事业专家提出,随后由本校论文指导老师对专家所提出的论文题目进行讨论和筛选,最后形成财会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数据库。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论文题目库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学校应不定期地对论文库进行补充、更新和完善,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4.2 开设毕业论文写作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计量能力

(1)开设《毕业论文写作》课程。开设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论文选题、文献检索、论文框架设计、学术规范、写作规范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为学生写出高质量的学位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2)重视培养学生的计量能力。财会专业毕业生需要有一定的数据分析和建模能力,从而需要重视培养他们的计量能力。因此,学校应在培养方案中将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课程纳入必修课程。

4.3 增加师资力量,探讨新的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模式

(1)增加论文指导老师数量。学校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如聘请外校老师或企事业专家作为校外指导老师)增加财会专业论文指导老师数量,并鼓励现有指导老师通过多种方式(进修学习和挂职锻炼)提高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

(2)采用“导师+团队”的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模式。单一的导师制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学生工作的需要。一方面,每位教师的精力是有限的,加之教学、科研或行政等压力,分身乏术,有可能造成导师“缺位”情况。另一方面,仅有一位教师参与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可能存在指导方式的片面性、实践能力不足、忽视创新性等问题,因此在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中引入其他人员参与指导是非常必要的。团队成员可以包括班主任、专职辅导员、企业导师及“讨论组”组长等(毕业论文指导中,导师可以与其他导师组成“讨论组”,并选出“讨论组”组长,小组之间互相讨论论文修改方案)。

4.4 建立完善的惩罚和激励机制

①学生方面。对抄袭严重的学生给予延期答辩、开除学籍或不发学位证书的重罚;对论文弄虚作假的学生给予处分、延期畢业或不授予学位证书的惩罚;对于论文优秀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②指导教师方面。学校要建立奖惩机制,从严治教。对于论文指导不负责任和学生提出申诉的教师,给予教学事故处分或扣罚绩效的惩罚;对于责任心强、认真负责和优秀毕业论文指导老师给予表彰和奖励,在评优及晋升职称等方面予以倾斜。

主要参考文献

[1]戴卫东.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建议[J].高等教育研究,2013(3).

[2]乔军,孟庆玲.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11(9).

[3]李慎恒.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途径[J].潍坊学院学报,2009(2).

[4]上官敬芝,郝景亚.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9).

[5]肖开提·阿布力孜,尤努斯江·吐拉洪,彭秧.关于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实践教学方法的比较与探讨[J].大学教育,2013(5).

[6]姚世斌,彭宇霞,潘艳,等.基于学术规范的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建设[J].高教探索,2016(6).

[7]赵炜,魏贤勇,宗志敏,等.“本科毕业论文团队——科研团队”教学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1).

[8]周济.大力加强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05(1).

作者:董丽萍 张宇扬

第二篇:高素质财会专业毕业生培养路径探讨

【摘要】当前,财会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相当困难,针对此现状,笔者从理论知识、实践能力、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四个方面就高素质财会专业毕业生的培养路径进行探讨。

目前,我国的财会人才尤其是低层次财会人才已经是“人满为患”。根据有关报道,在南京的求职者中,财会、出纳等职位的供求比例竟然达到了46:1;在成都人才市场的人才库中,会计专业是存量最大的一个专业,以至于每5名求职者中至少有一名是学会计的,并且大多数不是近几年毕业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二:一是会计人员素质与市场需求脱节,用人单位需要既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财会人才,而会计行业中初级会计人员居多;二是各类院校盲目增设会计专业,造成供应过量,近十年来,从普通高校到中专、技校等很多综合类、理工类的院校不顾师资力量,纷纷增设会计专业。就目前的现状而言,一个学校的会计专业要想在激烈的招生、就业之战中立于不败之地,唯一的途径是培养高素质的财会专业毕业生,使他们能顺利对口就业,并且以最快的速度和最短的时间适应工作的需要,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如何培养高素质的财会专业毕业生,笔者从以下四方面谈一下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一、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前瞻性

学校要紧紧抓住会计专业的特点,围绕综合素质教学中心,不断优化实施性教学计划,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构建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就此问题从以下五方面进行简要说明。

(一)专业设置要规范,划分不必太细

以本科为例进行说明。除设置比较规范的会计学、理财学、审计学等三个专业外,部分高校还设置了一些很不规范的专业或专业方向,如国际会计、涉外会计、会计电算化、交通会计、金融会计等。过细的专业设置不利于实现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目标,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的就业范围。建议学生入学时可不分专业,到大三或大四后再根据市场需求适当划分专业方向。

(二)结合实际设置课程

财会专业学生不仅应熟练掌握会计核算、会计管理知识及技能的相关课程,还应掌握与会计学科紧密相关的专业课程,如经济学、统计学、法学基础、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英语等课程,以拓宽理论知识面。为了使培养的学生能“零距离”上岗,学校应深入企业调研,全面了解企业用人的实际需求状况,知道企业真正需要哪些知识模块,直接建立与会计岗位对接的有效课程;并与企业的有关专家一起对教材内容进行认真分析和研讨,而不应采用闭门造车的形式编写教学大纲和教材。

(三)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生动形象

虽然在会计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研讨式教学、模拟试验、案例教学以及多媒体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力求作到互动教学,但目前高校学生增多,教师面对百十来个学生,互动的教学方式难以开展。高校特有的学习环境,也使习惯于在压力下被动学习的学生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学生普遍存在考试前一周突击复习,以达到通过考试的目的,而考试结束以后,没过几天就忘了一大半。学生对这种枯燥的理论知识学习没有兴趣,更不善于去积极思考。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学生们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点、解题过程来应付考试,经常是学了后面忘前面,没有真正弄清知识点的含义,能够做到融会贯通、熟练掌握全书内容的很少。目前,多数学校鼓励并推广教师采用多媒体形式的现代化授课方式。但教师对多媒体的使用只是局限在Powerpoint幻灯片的制作上,有些只是把它当作教案和板书来使用,事实上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如能制作教学光盘,把教学软件引入课堂,把经济活动用动画或情节展现出来,将增强内容的生动性和可理解性。例如,从交易的开始到结束、原始凭证的取得、记账凭证的填制到过账、结账一系列的过程通过影片演示出来,在教学软件中再加入有关审计的内容,介绍会计造假案件等内容,使会计教学具有立体感,将使枯燥、晦涩的理论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提高了课堂的生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寓教于乐中达到教学目的。

(四)选用教材要新

学校应使用根据最新《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法规》等编写的教材,而不应使用过时的教材,为学生掌握新的会计知识、考取会计证和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尽可能多地取得证书

实践证明,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与获取从业资格证书有着直接关系。会计专业的学生除取得毕业证书、珠算证书、普通话证书和英语等级证书以外,还应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对于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还应再拿到《助理会计师》证书;对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应再拿到《会计师》证书;对于本科院校的学生不仅要拿到《会计师》证书,甚至要拿到《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证书。这给会计专业学生的对口就业增加了一块敲门砖,同时,也是财会专业毕业生高素质的体现。同学们如何取得这样的证书,报名就是一关,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已公示,应届毕业生可以参加相关专业的执业资格考试,但目前的报名条件还是有限制,如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不能参加会计师考试,希望国家在政策上给予宽松处理,使这些学生实现他们的夙愿。

二、实践能力的针对性和规范性

理论知识只有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得到升华,才能实现其应用价值。会计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本专业的生命力在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具体标准是,毕业即可上岗独立完成会计核算全过程。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应狠抓实际操作,打造过硬的专业技能,从原始凭证的填制到编制会计报表,无论是手工操作,还是计算机操作,学生都能系统地完成企业会计核算的全过程。

目前,许多学校在模拟实训方面还有待加强。模拟实训内容单一,不能满足现代高素质财会专业毕业生的实际需要。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是指导企业会计核算的重要依据,作为高素质财会专业毕业生应全面掌握,这主要通过《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学习来掌握。但是,在我国高校的校内模拟实训中大多只进行《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模拟,即企业日常经济活动部分的实训,很少能涉及《高级财务会计》内容。至于中等职业学校的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训更是少得可怜,能进行日常经济业务模拟已是不错,有的只进行分项会计模拟实训,不进行综合的真账实训。实训内容的单一和过于强调基础,致使会计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先天不足。

为此,建议学校应做到以下三点:

(一)建立高素质的会计实践指导教师队伍

实践指导教师是影响学生会计实践学习的重要因素,教师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实践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应鼓励和支持会计专业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笔者所说的“双师型”教师,不仅仅是“双职称”、“双证书”或“会计师+讲师”的教师,而应是在此基础上既有在企业工作的实践经验(至少一年以上),又有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的教师。目前,这样的老师太少了,学校相当多取得“双证书”的教师从事会计实务工作不足一年,更何况没有“双证书”的老师?为此,学校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首先,对那些学历较高,理论知识扎实,从学校到学校但缺乏实践经验或没有实践经验、动手能力较差的已取得“双证书”的教师、青年骨干教师鼓励他们走出校院,走出书斋,走进企业,使他们在企业的各业务部门得到锻炼,从而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也为青年教师进行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学校可从企业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具备会计师及以上职称的中高级财会人才对学校教师有计划的进行实践培训,缩短学校和企业的距离。

(二)调整教学计划,加大会计实践课课时

将会计专业各门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纳入系统的教学计划,建立以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等主干课的实践教学为主线,企业财务管理、成本会计、审计和税务课程的实践教学为辅助协调进行的基本框架,制定检验实践效果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

(三)加大会计实践经费投入

在校内,加强学校的会计模拟实验室和多媒体实验室的建设。建立仿真性强,能够全方位模拟学生毕业后的工作流程、工作环境和会计岗位的会计模拟实验室和多媒体实验室。学生在完成手工操作的基础上,还要把相应的内容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实现会计和计算机的结合,这就要求配备相应的计算机软件和硬件。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会计教学紧跟经济形势和会计学科发展的实际需要。在校外,学校应积极寻求合作企业,本着“互惠互利、校企双赢”的原则,建立大批稳定可靠的校外实践基地,使学生有较多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从而缩短了校内实习和正式上岗的差距,实现零距离上岗。

三、良好职业道德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会计职业的人员在会计工作中所应遵循的与会计职业活动相适应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由于企业经济活动及其会计核算涉及到诸多关系人的利益,加上经济活动本身的复杂性、多变性和不确定性,以及会计核算方法的可选择性,会计人员在处理经济业务时,很大程度上要靠自身价值观来做出判断。但由于我国以前并未把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会计教育的重要内容看待,加上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目前会计诚信严重缺失,财务舞弊案件层出不穷。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经济犯罪案件的发生对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全球的经济都将会造成重大破坏,因此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变得尤为重要。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指为了使学生和会计从业人员履行会计职业道德义务,遵守会计职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其进行相关教育的活动。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主要包括思想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两个方面的内容。思想品德教育旨在使学生和会计从业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培养其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在会计工作中做到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实事求是、尽职尽责。法制教育主要是让学生和会计从业人员知法守法,培养他们学习和执行有关法规政策的自觉性,把遵纪守法纳入整个教学环节和工作过程之中,使之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从入学教育着手,始终围绕“不做假账”的原则,开设《思想品德》、《会计法规》、《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和《就业教育》等科目,不断进行专业精神教育,使同学们明白,作为一名会计人员必须遵纪守法;灌输财会领域先进人物的事迹和闪光的思想,激励和启迪学生,让学生牢记“不做假账”的会计精神,具有“诚信意识”,真正理解“诚信”不仅是会计行业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会计行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诚信应当成为会计行业最起码、最基本的执业理念。学校应把道德教育深入每一个将要从事会计工作的同学内心,使其能深刻体会到认识自我以及自我与他人、社会、国家的关系,增强履行职责和道德义务的自觉性,树立热爱会计、献身会计职业的理想。

四、创新能力培养的挑战性

会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出适合经济发展需要的会计人才。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1号公告》中指出:会计教学的目的不在于训练学生毕业时已成为一个会计人员,而在于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会计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我国的会计教育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课本上的大量信息以及前人的经验,知道上岗后应该怎样做。这样的教育目标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阻碍了学生的发展,也不利于新形势下会计的变革。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会计教育应当以素质教育为主,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毕业后能独挡一面,有所创新。会计教育的基本目标应当是:培养能熟练应用信息技术,具有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并且具有创新能力的管理型会计人才。

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会计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将成为会计教学的基本手段,衍生的信息技术工具将丰富和完善会计教学方法。就教学手段来讲,可以采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进行开放式的教学,使学生接受到更多、更新的知识,丰富和扩大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建立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就教学方法来讲,应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教师以能力的培养为基本点,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做到会计教师由教学中的说教者、课堂的控制者转变为教学中的示范者、会计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领航员,以启发学生积极、科学地去思维、去探索,使所学的知识真正变成学生自己的东西,使学生获得能够受益终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

综上所述,一个财会专业毕业生如果能同时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较强的实践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就应称其为高素质的财会专业毕业生,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遭“寒冬”的现象在他们身上将不会出现。良好的就业事实为母校会计专业的招生作了最好的宣传,同时,也为学校会计专业的发展壮大夯实了基础。

作者:施海丽

第三篇:论财会专业本科生的分散式毕业实习

[摘要]随着高校的扩招,财务会计专业每年的毕业生越来越多,以前真题真做的大兵团集中式毕业实习已很难开展。同时,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毕业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用人单位需要从实习中了解学生,学生也需要在实习中了解用人单位。因而客观上存在着分散实习的需要。本文针对财务管理和会计类学生新形势下毕业实习存在的问题,论证了分散式毕业实习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析了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关键词]财会专业 本科生 集中式毕业实习 分散式毕业实习

[作者简介]胡杰武,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企业管理博士生(北京 100044)

一、引言

毕业实习是高校人才培养中不可缺少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目的即既有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也有让学生从“小社会”中走出来,了解大社会、了解所学专业,增强对今后所从事职业的认识和逐步增强社会活动能力的作用。随着形势的变化,以前的集中式毕业实习已很难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能够接纳大量学生实习的单位已很难寻找

随着高校的扩招,会计和财务管理专业由于其实用性强和就业面广,深受学生的欢迎,每年毕业的学生越来越多。因而以前在学生人数不多情况下“真题真做”的“大兵团”集中式实习已很难开展。一方面实习单位由于“独立核算,自负盈亏”,难以承受沉重的接待负担,因而不愿接待过多的实习生。另一方面,在实习人数众多的情况下。不可避免地将会影响到实习单位正常财会工作的进行。尤其年末年初正是一般的企事业单位结账、建立新账和进行年度报表审计的时间。因而新形势下要寻找一个能开展集中式毕业实习的单位极其困难,甚或几乎不可能。

2.双向选择的择业形式客观上存在着分散实习的需要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毕业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就业单位在聘用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的时候,一般会要求学生在该单位实习一段时间,通过实习对学生进行充分考察,以录用到有真才实学、适合本单位的优秀人才。同时,用人单位通过实习期间对“准员工”的培训,也可以缩短员工的培养周期。节约培训经费。对于学生来说,实习可以使学生在尚未离开学校时就对用人单位工作情况和需要怎样的知识结构有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从而做到心中有数和目标明确,从而消除部分学生在就业、事业、个人前途等方面存在的好高骛远或过分消沉的情绪,使学生在就业和学习中更加务实。另外,通过时间的交叉形式,使学生在实习期间受到学校和单位的共同培养,兼收并蓄,为将来更快地适应社会打下基础。因而双向选择的择业形式导致学生很难在一起集中实习,客观上存在着分散实习的需要。

3.高校师资及经费问题

随着高校的扩招,各高校普遍存在着教师紧缺的现象,要像以前集中实习时一样由指导教师现场跟踪指导是很不现实的。同时,各高校在毕业实习上投入的经费有限,难以承受毕业生在外地长期食宿及差旅费之重负,也导致集中实习很难开展。

新形势对财会专业学生毕业实习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集中式毕业实习方式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为此,需要探索新的毕业实习方式。分散式毕业实习是指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按实习要求完成实习任务,实习期间所发生的一切人身安全责任及其他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同时指导教师不到现场进行指导,而以实习单位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作为现场指导的一种实习方式。分散式毕业实习由于对实习单位、对个人和学校都有利,并能解决上述集中实习模式下的问题而在近几年流行开来。

二、分散式毕业实习管理制度建设

在分散式毕业实习情况下,由于指导教师不到现场指导,学生分散在各个单位实习,单位五花八门,行业分散、地域分散,所从事的实习工作也千差万别,因而管理的难度加大,需要配套的管理制度与措施,才能保证毕业实习环节真正落到实处。并达到预期目的。为此,应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管理规章制度。

1.建立校、院、系三级实习管理制度

学校应重视大学生的毕业实习环节,健全实习管理文件,建立起校、院、系三级实习管理制度。系级实习管理主要是协助联系实习地点,确定实习单位,拟定实习专题讲座题目,寻聘有丰富实践经验且有一定层次的讲座教师,制定实习大纲和实习计划以及具体的实习要求与管理规章制度。特别要强调组织纪律性,以防止实习中出现事故或差错。要安排具有较强责任心,既懂理论又精通业务的毕业实习指导教师,具体指导学生实习。同时,要注意传、帮、带,培养青年指导教师骨干。院级实习管理主要是审查批准各系的实习大纲和实习计划,颁布学院的实习管理文件和考核要求与标准,履行实习检查,保证实习按计划高质量的完成。校级实习管理制度主要是宏观管理,制订学校的实习管理规定,规范实习要求,通过抽查各学院毕业实习的准备、实习的过程以及实习的成绩评定等环节,对毕业实习进行检查监控,以保证实习质量。

2.建立校企联合的实习管理制度

要充分利用和挖掘实习单位的管理资源优势,请他们帮助指导和管理毕业实习的学生。建立校企联合的实习管理制度。要充分发挥和利用实习单位的带队人员的作用,委托他们对毕业实习生进行指导与管理,特别是在业务上悉心指点、纪律上严格要求和做人方面注意引导,以达到大学生毕业实习的真正目的。对于会计和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考虑到其专业特点,首先要注意与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等建立起联合实习管理制度,把这些单位变为长期的定点实习单位。学生到事务所实习。除了能对审计工作有所认识以外,还能经常出差,进行外勤审计,接触到各种不同类型的企事业单位,从而对这些单位的财务工作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把握。对于事务所来说,年末和年初正是事务所业务最为繁忙的时候,需要大量的实习生,因而与事务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是一项对校、所都有好处的事情,能达到双方共赢。其次学校可以与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因为从长期的实习实践情况来看,这些单位对于会计和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需求量较大。

3.实行全程管理,建立反映学生实习全程的文档体系

由于考研和找工作的压力,学生客观上存在着逃避实习的动机,因而应配备专门的实习教师对实习过程实施全程管理,并建立文档体系以书面形式反映各个学生的实习全过程。

实习前,针对会计和财务管理专业学生今后可能的职业发展方向和可能的实习地点,实习指导教师应组织举办相对应的实习专题讲座,如针对审计职业的“审计业务现状和审计职业发展”、针对财务会计职业的“财会实务和CFO职能演进”、针对投行业务的“投资银行业务简介”等诸如此类的

专题讲座。这些讲座应分别由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会计师事务所高级项目经理、大型企业或集团企业的财务负责人以及投资银行的资深经理来进行。通过这些讲座,让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和所要从事的职业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端正实习态度,对到达实习单位后所应注意事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以避免实习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一些麻烦。专题讲座结束后,学生应上交专题讲座报告,并回答讲座教师在讲座中所提出的问题。随后,指导教师要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基本规格制订实习大纲,向学生提出实习要求和目标。从联系实习单位开始,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参与,尽量不要包办代替。在确定实习单位后,要根据实习大纲要求,结合专业特点与实习单位的条件,协助学生制订出详细的个性化实习计划和实习目标,用以指导实习过程。对于分散实习,尤其要把好实习计划这一关,以保证学生的实习质量。

实习中,应建立定期汇报制度,对学生的实习进行及时的指导和监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视频、电话等形式和指导教师定时联系,或发送实习周志(日志)和指导教师进行沟通等。指导教师虽然不能到达现场,但应通过网络视频、电话、电邮等和学生进行联系,解答学生实习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并根据学生上交的实习周志,及时发现学生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其不足。指导教师要根据计划和周志所提供的实习单位联系人和联系电话,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调查和核实。一方面了解实习单位对实习生的看法,根据他们的意见建议来改进实习。另一方面也能对作假者起到一个威慑的作用,使他们不敢在实习中弄虚作假。

实习后,学生应上交实习总结和实习专题论文。实习总结在实习周志内容的基础上。应增加对实习单位情况的介绍,要求在一定的理论高度来思考实习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分析实习单位现行做法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办法。实习专题论文应结合实习工作实践,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在指导教师阅读完实习总结和专题论文的基础上,学院要组织学生进行实习答辩。实习答辩由学生陈述实习经过,讲述实习中所从事的主要工作、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通过实习答辩,为参加实习的毕业生提供一个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机会。实习答辩是实习指导教师评判学生实习成绩的一个重要依据,并能通过答辩,思考实习组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等。

4.建立评估式实习管理制度

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实习评估制度,对分散式实习实行量化管理。可由学校制定“实习量化考核表”,其内容主要分操行表现和实际操作技能表现,其中操行部分可分出勤考核、品德表现、劳动态度、服从领导、尊重他人、团结协作等方面;实际操作技能可细化为对业务技术是否勤学好问、精益求精,事故考察、完成生产任务情况、安全意识、合理化建议、实习日志检查等方面。“实习量化考核表”由实习单位填写、签署意见并密封后邮寄实习指导教师。最后,指导教师应根据实习量化考核表、实习专题讲座笔记、实习计划,、实习周志、实习总结、实习专题论文和实习答辩表现来综合评判学生的实习得分。

三、分散式毕业实习中的问题及对策

任何时候,我们都要用辩证的观点来看问题,虽然在新形势下。财会专业学生的毕业实习从集中式实习向分散式实习转变已是大势所趋,但也应当看到,分散式毕业实习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需要我们未雨绸缪。下面就分散式毕业实习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对策进行说明。

1.找不到毕业实习单位学生的安排问题

在分散式毕业实习模式下,需要倡导鼓励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可考虑在最终的实习成绩评定上,给这部分学生予以奖励。然而,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仍有相当部分的学生,尤其是从农村来的学生。找不到自主实习单位。对这部分学生,学校应建立相应的补充实习方式。思路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基地实习模式。在分散式毕业实习方式下,学校仍应注意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并安排一部分素质好、自觉性强的学生到基地实习。二是仿真实习模式。将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岗位、不同企业的典型业务和会计活动由熟悉会计业务的人员进行收集、整理,做到业务内容与真实企业活动相一致,岗位操作内容与材料要求相一致,材料的真实性和内容的综合性相一致,学生实习的票据与真实的票据的样式相一致,要求编撰的实习资料可验证性强,整合后的材料做到完全仿真。基地实习模式和仿真实习模式。是对分散式毕业实习模式的补充,这三种毕业实习模式是有轻重主次之分的,在学生的成绩评定上应充分考虑这三种模式的差异,适当给予分散实习模式的学生以奖励,这样才会充分调动学生寻找实习单位的积极性,也使整个的实习培养环节得以健康的发展。

2.毕业实习时间安排问题

毕业实习作为学生在校的最后一次实习,目前在时问安排方面与学生考研、择业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传统的本科生毕业实习将时间大多安排在第七个学期期末、第八个学期期初。但这段时间正好是本科生求职考研的时间。每年的考研时间大都在1月份,而大部分学生寻找工作,也往往是从第七个学期开始的。因而在时间安排上存在着冲突,导致学生实习积极性不高,把绝大部分精力放在复习考试上,逃避实习甚至在实习中弄虚作假,影响了实习工作的正常开展。基于此。在分散式实习的大趋势下,应给学生以更大的自主性,可考虑把毕业实习时间延长。建议毕业实习的时间跨度可以从第三个学年末的暑期开始,一直延续到毕业生毕业论文答辩前。这样,学生有较充分的时间选择完成毕业实习。至于实习时间长短的问题,现有的毕业生实习时间为三周,很多毕业生到实习单位后,由于实习时间短,很难熟悉单位全面的财务工作,更谈不上对各大类业务循环的会计监控以及投融资和其他较高级的财务管理工作。这些虽然与毕业生仅是一个实习生的角色有关,但与实习时间短也不无关系。实习时间短,同时也不利于实习单位对毕业实习生的考察和接纳,不利于毕业生今后的就业。由于大四的第二个学期,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完成毕业论文,因而建议放宽对学生的限制,只要学生能参加论文的中期答辩和毕业答辩,完成好毕业论文及与指导教师的沟通就可以了,而不一定要将学生限制在学校。同时将毕业实习时间下限规定为一个月或以上,这样财会专业的本科生就能参与到单位的月结或年结等工作中去,从而更有利于提高毕业生的实习效果,也有利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选择和培养。

3.实习单位建设问题

分散式毕业实习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一种新型的毕业实习方式,实习质量的高低,除了与完善的管理制度有关外,还与实习单位本身有很大的关系。由于实习单位不同,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差异就会很大。因而应抓住实习单位建设这个关键问题。注意解决好以下一些事项:

——平时要注意收集有关信息,充分利用已毕业学生来获取信息,同时也要调动学生自己联系单位的积极性,更要对相关用人单位通过电话或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联系。

——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在实习前通知学生各单位的用人情况和实习内容,使学生将实习与就业结合起来考虑。对于有些单位,要求去的学生人数较多时,可结合学生情况由教师协调解决。

——为便于管理,派出的实习小组尽量成建制地到生产单位,并要求各单位由会计师以上职称的人员指导。为了使教师能够掌握学生的实习情况,要求学生必须写出详细的实习日志。每周实习之后,按时上交指导教师,以便及时掌握学生的实习情况。

——对于以前学生曾实习过的单位,应建立单位档案,事后进行回访,以建立互信互助的关系。要采取必要的手段,为实习单位解决相应的问题。要多为对方着想,把实习教学工作作为双方共同的事业,形成学校与实习单位的一体化,为以后学生的实习创造机会。对于每年需要实习生较多的单位,可考虑与其进行战略合作,签订中长期实习协议书或授予其“教学实习基地”牌子,实习基地可实行滚动发展、专项经费重点投入制度。在实习基地建设中。可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利用学校的专业与学科优势以及科研成果,来吸引机关与企事业单位参与学校的实习教学工作,以互惠互利来促进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发展。

——把人才需求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作为一项制度长期坚持,并从更深入、更具体方面加以改进。

4.指导教师队伍建设问题

高质量的实习教学工作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首先,建议实习单位和学校在选择带教和带队教师时,除将业务水平、职称资历作为首选条件外,还应多考虑教师素质、职业道德,选择那些热爱专业、忠实于本职工作、善于理论联系实际、懂得因材施教、能够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掌握学生的情况、结合科室实际做出切实可行的实习教学计划、教学思路明晰的带教教师。其次,学校应着力培养一批“双师型”教师。可通过引进、培养和下企业实践等各种途径并辅之以配套的政策保障,使一批具有一定实践工作经验和较强动手能力的教师,成为各专业的“双师型”教师,并以其为主指导学生实习。再次,学校可主动对各实习基地的实践工作经验丰富、具有一定学历背景的在职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成为学校聘用的“专业化”的校外实习指导教师。最后,可将实习基地中部分现职的高级财务管理人员以及退休总会计师等聘请为客座教授。一支实习指导教师队伍的形成,是分散式毕业实习质量的保障。

5.与毕业论文的结合问题

毕业实习是会计学专业在校生的最后一次实践。毕业实习便是为写作毕业论文、提升学生理论水平而安排的一次实践。经过了四年的系统学习,在毕业之前应做一个总结,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和毕业答辩工作。在实习之前应将论文的写作方向确定下来,并确定写作提纲,以便根据自己的论文写作要求到单位收集资料,思考论文写作。

6.毕业实习考核问题

为了使学生能很好地完成实习任务,应对学生严格要求、加强考核,使学生有一种实习的紧迫感。尤其是针对工作量大、形式愈加多样化和管理愈加不确定性的分散式毕业实习,其考核的难度也在加大。在分散式实习情况下,应建立一套能反映学生实习全程的文档体系,包括实习讲座、实习计划、实习周志、实习总结和实习专题论文以及反映学生现场实习情况的实习量化考核表。这些文档实际反映了学生不同环节实习的完成情况,指导教师可分别给这些环节打分。按比例加权平均确定学生的实习总评成绩。在对实习讲座环节打分时应注意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讲座时的提问情况、讲座笔记的完成情况以及回答讲座教师所提问题情况来打分}实习计划部分的成绩应根据实习目的是否明确、实习环节是否清晰、实习时间安排是否妥当、预期结果是否合理以及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是否相符来打分;实习周志部分的成绩应根据周志是否及时提交、实习岗位和内容阐述是否清晰、实习体会是否深刻来打分;实习总结部分的成绩应根据实习单位情况说明、实习工作岗位说明、实习体会、实习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格式字数等情况来打分;实习专题论文的成绩应根据选题的合理性、论文深度、立论论证和结论情况及论文格式来打分;毕业答辩应根据出勤情况、实习材料的齐备情况、答辩陈述情况、回答问题情况等来打分。综合学生的实习讲座、学习计划、实习周志、实习总结、实习论文、实习答辩以及实习单位给出的实习量化考核表,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便可较为科学合理地评定学生的实习总成绩。同时,对于以“基地实习模式”和“仿真实习模式”完成毕业实习的学生,除以上述同样的思路来考核外,应注意适当地和分散毕业实习学生的实习成绩拉开差距,以鼓励学生自己找寻实习单位,使分散式毕业实习能健康顺利地发展。

四、结论

随着毕业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及就业难度的加大,用人单位需要从实习中了解学生,学生也需要在实习中了解用人单位,从而存在着分散实习的客观需要。

总之。毕业实习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属于教学的一部分,又不同于课堂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把握好这一环节,对于提高毕业生的总体水平、培养合格的财会人才,以及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都至关重要。

(责任编辑:王庆玲)

作者:胡杰武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投资风险分析论文下一篇:投资价值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