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2023-03-05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不但要考虑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更要注重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体现,使他们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以下是小编收集的《六下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一篇:六下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六下复习教案

复习备课

第一课时

一 生字词掌握

zī yuán

ēn cì

kū jié yáo wàng kuàng wù jié zhì jīng yíng

làn yòng wēi xié shè xiǎng yí mín mù dǔ shèng jié ùn mǎ

xióng yīng pò suì zhǐ wàng chán chán

huí dàng shàn dài sōng zhī bǎo guì zī yǎng yīng ér

juàn liàn zàng lǐ bēi jù zhì lǐ dàng yàng lǐng wù zhǔ chí

guī sù yǔ diào hé ǎi kě qīn yí xiè qiān lǐ

fēn zhì tà lái tāo tāo bù jué shēng mìng chuí wēi shìwài táo yuán

cóng tiān ér jiàng shǎn shǎn fā guāng

fēng yǔ tóng zhōu

二 四字词语掌握

(

)(

)可亲

群星(

)(

)

不加(

)(

)

(

)(

)不绝

(

)(

)千里

震耳(

)(

)

纷至(

)(

)

从天(

)(

) 流连(

)(

)

毫无(

)(

)

(

)(

)而来

(

)(

)而去 (

)(

)一息

(

)(

)不息

风雨(

)(

)

日月(

)(

) 生命(

)(

)

世外(

)(

)

闪闪(

)(

)

(

)(

)而渔

第二课时

课文语言积累运用

1.《只有一个地球》课文中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 打比方:‚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列数字:‚……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

作比较:‚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2、我们深知: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日积月累: 默写第四组日积月累‚环保宣传标语‛,并从课外再写三句

1

23

4

5 课外:

四、重点段落背诵默写

1. 每一处(

),每一片(

),每一座(

),每一条

(

),每一根(

),每一只(

),还有那(

),蓝天上的白云,在我们这个民族的(

)和(

)中,都是(

)的. 2.溪流河川中闪闪发光的不仅仅是(

),也是(

).那清澈湖水中的每一个倒影,反映了(

);那(

)的流水声,回荡着我们

(

).河水为我们(

),滋润我们的(

),养育我们的(

).河水(

)我们的木舟,木舟在(

)的河水上穿行,木舟上(

). 3.印第安人喜爱(

)的气息,喜爱它(

)的声音,喜爱(

)的松脂的(

). 4.(

)与它(

)是一体的,清风给了(

), 也送走了(

).

五、 课文知识点掌握

由所学课文想开去: 1.《只有一个地球》课文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如果不顾后果的滥用化学品,可再生资源不但不能再生,还会造成一系列生态灾难.联系到生活中,这些生态灾难就发生在我们周围:水土流失,洪水泛滥,土地沙化……

2.《大瀑布的葬礼》想到我们目前一些面临枯竭的瀑布,想到该如何去保护它们. 3.《青山不老》想到自己能为环境保护做点什么力所能及的事情:节约每一张纸,不使用白色塑料袋,不乱扔废旧电池,栽种小树苗……

4.《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由‚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联系生活来谈? 第三课时

一 、生字词掌握

shū shì gē bǎn bào yuàn qīng tīng miǎn qiǎng xiān qǐ kuí wǔ sī pò

yán sù yōu lǜ dǎo méi zhuāng zhòng yí shì bào qiàn zhuī wèn gē shě

liū zǒu shén shèng huāng táng shēng wàng yōu yōu jiè yì kuān hòu jié lì

máng rán cán jí shòu xuē zhāng huáng tài rán qiáng zhì quàn zǔ zháo mí

jiāo huáng rú yuàn nài xīn xiū lǐ xīn jīng ròu tiào zì zuò zì shòu zì yán zì yǔ féng féng bǔ bǔ dà chī yì jīng liú lián wàng fǎn shēn wú fēn wén liū zhī dà jí

shí zhǐ lián xīn nù mù yuán zhēng xìng gāo cǎi liè 二 四字词语掌握

寒风( )( )

汹涌( )( )

波涛( )( )

自( )自( )

心惊( )( ) ( )( )不安

自( )自( )

流连( )( )

刻骨( )( )

怒目( )( ) ( )手( )脚

兴高( )( ) ( )( )大吉

十指( )( ) ( )( )分文

第四课时

三 、课文语言积累运用

1.《穷人》:‚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 (侧面烘托桑娜对家人的热爱)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飞这样做不可.‛ (表明桑娜非常善良,宁愿自己吃苦也要帮助他人的品质.) 2.《唯一的听众》:‚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表明‚我‛第一次到林中拉琴时那种兴奋的心情,暗示‚我‛对拉琴充满信心.) 日积月累:传统美德名言警句

1、

《老子》

2、

《庄子》

3、

《论语》

4、

《礼记》

5、

《袁氏世范》

课外补充: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四、 重点段落背诵默写(无) 五 、课文知识点掌握

1.《穷人》出自(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短篇小说.本课的思想内容有两个重点: (1)

表现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2)赞颂富于同情,热心助人的美德.

课文在写作上,通过(环境),(心理)和(对话)的描写,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课文多处运用省略号,主要作用有(1)表现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2)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

(3)表示语意的跳跃(4)表示说话结巴,欲言又止.

他还有其他的作品:《童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2.《唯一的听众》课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我‛的心理,行动的变化;一条是老妇人的语言变化. 3.《绿山墙的安妮》创作于1904年,作者是(加拿大)作家(蒙格玛丽),还写了另外六部小说《少女安妮》、《女大学生安妮》、《风吹杨柳的安妮》、《梦中小屋的安妮》、《温馨壁炉山庄的安妮》、《彩虹幽谷》. 六 、课标古诗

1.《元日》----( )一岁除,春风送暖( ). 千门万户( ),( ). 2.《泊船瓜舟》----京口瓜舟一水涧,( ). 春风又绿江南岸,( )? 3.《书湖阴先生壁》----(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 4.《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 5. 《饮湖上初晴后雨》-----( )晴方好,( )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 6.《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 ( ),正是河豚欲上时. 7.《题西林壁》-----( ),远近高低各不同. ( ),只缘身在此山中. 8.《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 ). ( ),不肯过江东.

第五课时

一 生字词掌握

shè jì shī gōng zǔ náo jié chū xiū zhù kòng zhì hōng dòng jiān jù

( ) ( ) ( ) ( ) ( ) ( ) ( ) ( ) chǎn píng miǎn lì ní jiāng zhēn zhì bìmiǎn méng lóng chà dào

è liè

( ) ( ) ( ) ( ) ( ) ( ) ( ) ( ) yìin yòng qiáng liè qī liáng fǔ yǎng chún jié chén mèn kān cè tiáo jié fù sū

( ) ( ) ( ) ( ) ( ) ( ) ( ) ( ) ( ) rè liè gāng jìng lǐng lüè xiān qū mí liàn zhuāng diǎn jīng tàn sīcháo qǐ fú

( ) ( ) ( ) ( ) ( )( ) ( ) ( ) xuán yá qiào bì kuáng fēng nù háo rě rén jī xiào qǐn bù ān xí kě jiàn yì bān

( ) ( ) ( ) ( ) ( ) bǎi zhé bù huí shuǐ luò shí chū bō tāo qǐ fú bìkōng rú xǐ

( ) ( ) ( ) ( ) 二 四字词语掌握

( )( )峭壁

狂风( )( )

攀山( )( ) ( )( )讥笑 ( )( )灰天 ( )( )安席

可见( )( )

水( )石( ) ( )( )不回 ( )( )起伏

碧空( )( ) 三 课文语言积累运用 日积月累:爱国名言

1、我们爱我们的民族, .(周恩来)

2、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邓小平)

3、唯有

是值得宝贵的,唯有 , .(鲁迅)

4、我爱我的祖国, ,离开了她, ,我就 , (把金)

5、补充爱国格言: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 —列宁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 司马迁 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 —— 朱德 爱国古诗词: 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陆游《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第六课时

四 重点段落背诵默写

詹天佑 ,也 ,毅然接受了任务, .哪里 , 哪 里 ,哪里 ,哪里 ,都要经过勘测, .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 ,不能 .‘

’‘

’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 , , 在峭壁上

、 .塞外常常 , , . 不管

,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 ,

;晚上,他就

、 .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 . 遇到困难,他总是想: , ;否则, , 还会 . 五 课文知识点掌握

1、本单元学过的课文中,哪些人,哪些事打动了你?说说理由! 《詹 天佑》:我被爱国工程师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事所打动.在当时恶劣的社会环境下,詹天佑临危受命,面对帝国主义者的狂妄自大和对中国人民的极端藐视,为了 维护祖国的尊严,他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创造性的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在强烈的爱国精神与科学态度,以及创造才能,提前两年完成铁路竣工.长了中 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帝国主义的威风. 《怀念母亲》:我被作者在自己亲身母亲离去时,内心承受巨大痛苦时的情节所打动.作者从小就离开母亲,很少回 来,没有很好的帮助母亲分担生活的压力,母亲临终之前都没能看到自己日夜想念的儿子一眼,她带着遗憾与不舍离开这个世界,这使作者内心是多么痛苦,唯有关 于母亲的记忆成了作者心灵深处的慰藉.

2、歌颂祖国的诗文: 《归根》、《江山如画》;歌颂祖国的歌曲: 《歌唱祖国》《祖国你好》

近年来祖国或家乡发生的变化:

你知道多少祖国建设的新成就:新农村建设,铁路建设,经济发展

祖国版图上的世界之最:世界最长的古代防御工事——( )

世界最高的咸水湖——( )

世界最高的山峰——( )

世界最低的盆地——( )

3、本单元我们接触了季羡林老先生的作品《

》,你还学过他的哪些作品?

4、演讲稿的特点 针对性)、(可讲性)、(鼓动性).

六 课标古诗

1、 ( )万事空,( )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 ——《示儿》.宋.陆游

2、三万里河东入海,(

)。 (

)胡尘里。(

)又一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

3、(

)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

),(

)。——《四时田园杂兴》.宋.范大成

4、(

)杏子肥,(

)菜花稀。 (

)无人过,(

)。——《四时田园杂兴》.宋.范大成

5、泉眼无声惜细流,(

)。 (

),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唐.杨万里

6、(

)六月中,(

)四时同。 (

),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唐.杨万里

7、( ),无边光景一时新. ( ),万紫千红总是春.——《春日》.宋.朱熹

8、山外青山楼外楼,( ). ( ),直把杭州作汴州.——《题林安邸》.宋.林升

第七课时

一 生字词掌握

yín sòng

chàng hè

pù bù

tǐng bá

shēn qū qīng shuǎng dǒu qiào

qiào lì

(

) (

) (

) (

) (

) (

) (

) (

)

jīng zhì

yùn hán

xiá kè

jìng mì

ào mì

zhuī suí

xiǎo xiàng hōng kǎo (

) (

) (

) (

) (

) (

) (

) (

)

yīn yùn

tàn suǒ

yǎn zòu

qín miǎn

áo yóu

qīn wěn

shén qí

yōu yǎ

(

) (

) (

) (

) (

) (

) (

) (

)

huān yuè

qīng cuì

níng jù

biàn rèn

qīng xīn

dé gāo wàng zhòng (

) (

) (

) (

) (

) (

)

bù jū yì gé yì wèi shēn cháng bié yǒu shēn yì jīn jīn lè dào

páng rán dà wù

(

) (

) (

) (

) (

) xíng sè cōng cōng zuǒ chōng yòu zhuàng nián guò huā jiǎ

qí miào wú bǐ

(

) (

) (

) (

) 二 四字词语掌握

岁月(

)(

)

波光(

)(

)

(

)(

)乐道

别有(

)(

) (

)(

)攘攘

(

)(

)深长

花色(

)(

)

驻足(

)(

) (

)(

)大物

(

)(

)匆匆

望而(

)(

)

千峰(

)(

)

绵亘(

)(

)

随心(

)(

)

(

)(

)一格

旁逸(

窈窕(

左(

年过(

)( )(

)右( )(

)

)

)

(

)(

)直跳

(

)(

)归 )

奇妙(

)(

)

德高(

)(

)

第八课时

三 课文语言积累运用

1.不坐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用上‚不……不……也不……就……‛写一句话) 2.

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位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能仿造一字诗也来写写吗? 日积月累:关于描写大自然的诗句

1.落红不是无情物 ,

.(龚自珍)---《己亥杂诗》

2.

, 每于寒尽觉春生. (张维屏)---《新雷》 3.今夜偏知春气暖 ,

. (刘方平)---《月夜》

4.此夜曲中闻折柳,

. (李白)---《秋夜洛城闻笛》

5.

, 不知云与我俱东. (陈与义)---《襄邑道中》

6.不是花中偏爱菊,

. (元稹)---《菊花》 四 重点段落背诵默写

1.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啊,老桥,你如

,在涧水上

? 你把多少人马

,

,你

,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

.岁月悠悠,

,

,唯有你依然如旧. 2.走进这片树林,鸟儿

,露珠与我

.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它们迎面

,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

. 我脚下

,深深扎进

;头发

,胳膊

,血液 ,在年轮里

. 3. 捡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

;拾一片落叶, 细数

,我看到了它蕴含的

,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

的仪式;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

,听见

.. 4. 忽然,雷阵雨来了,像有

在天上吼叫,又像有

在云头吟咏.满世界都是雨,头顶的岩石像

. 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

? 5.大街小巷里,

的小圆虫 , 披着

的彩衣.在这些

的黑甲虫中间,它们好像

,逗得多少虫子

. 五 课文知识点掌握 1.《山中访友》采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情感. 2.《*山雨》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的感受.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3.《草虫的村落》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4.《索溪峪的‚野‛》运用(想象)和(联想)来表达独特感受. 六 课标古诗

1.《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

. , 不拘一格降人才. 2.《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

. 儿童散学归来早,

. 3.《所见》

牧童骑黄牛,

.

, 忽然闭口立. 4.《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 任尔东西南北风. 5.《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

粉骨碎身浑不怕,

6.《墨梅》

我家洗砚池头树,

不要人夸颜色好,

7.《乡村四月》 绿遍山原白满川,

乡村四月闲人少,

8.《游园不值》

春色满园关不住 ,

.

.

.

小扣柴扉久不开. . . .

.

. ,

第二篇:六下比例教案

2016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教案(精品教案)

第一课时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知道比与比例的关系。

2.在举例、分类、观察、比较、抽象与概括等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思维。

3.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和主动探究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件出示国旗画面,三幅不同的场景都有共同的标志:五星红旗。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这些国旗有大有小,你知道这些国旗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吗?

2.课件出示国旗的长和宽,并提出问题。 天安门升旗仪式上的国旗:长5m,宽10/3m 操场升旗仪式上的国旗:长2.4m,宽1.6m 教室里的国旗:长60cm,宽40cm. 这些国旗的大小不一,是不是国旗想做多大就做多大呢?是不是这中间隐含着什么共同的特点呢?每面国旗的大小不一样,但是它们的长和宽中却隐含着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结合国旗的知识来学习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老师板书课题。

二、新授

1.教学比例的意义。 出示P40主题图,根据图中给出的数据分别写出不同场地的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并求出比值。之后学生汇报、交流。观察写出的比,想一想,这些比能用等号连接吗?为什么?用等号连接的两个比的式子可以怎样写?(可以用等号连接,两个比的比值相等,因为它们的比值相等,说明这两个比也是相等的。之后,老师概括比例的意义0:40,像这样的一些式子叫做比例。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来概括一下比例的意义。交流后让学生勾画P40概念,全班齐读。

那么,怎么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学生独立完成P40做一做。刚才我们先写了比,然后又写出了比例,你觉得比和比例一样吗?有什么区别?(比例由两个比组成,有四个数;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有两个数) 2.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⑴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课件出示: 2.4 : 1.6 = 60 : 40 ↑ ↑-内项-↑ ↑

∣___外项 ___∣

说明: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你能指出它的内、外项吗?结合学生回答,课件出示2.4/1.6=60/40。 ⑵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

让学生先观察比例的两个内项与两个外项,再算一算两个内项的积与两个外项的积,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2.4×40=96 1.6×60=96 2.4×40=1.6×60)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是否也存在上面发现的规律?(存在)

是不是每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与两个内项都有这种规律?小组合作,举出这样的例子。(学生自由列举)通过探究,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交流后,小结: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强调: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比例的基本性质就是等号两端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积相等。

⑶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

让学生完成P41做一做,反馈后引导学生小结: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不仅可以应用比例的意义,还可以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

三、巩固应用:P43 2.3.

四、小结:比例的意义是什么?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有几种方法?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解比例

教学目标:

1.理解解比例的意义,会根据比例的意义或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解比例。 2.通过合作交流、尝试练习,提高学习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的能力。 3.让学生在解比例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解比例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难点:明确解比例的依据,能正确地解比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比例的有关知识,请你判断一下,下面哪两个比能组成比例?(课件出示)

2:3 0.5:0.2 0.6:0.8 1/3:1/10 3:1.2 4:6 2/3:1/5 3/5:4/5 讨论交流:什么叫做比例?刚才那些同学的判断对吗?你是怎样知道的? 2.填空并说明理由。

1:3=( ):( ) 3:8=9:( )

因为与1:3比值相等的比有很多,所以这道题的答案不唯一,只要比值是1/3就可以了。5:3=9:(24),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内项之积是8×9=72,外项积也应该是72,72÷3=24,所以括号里填24。

3.借题导入:3:8=9:( )中的未知项也可以用x表示,写作3:8=9:x,像这样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老师板书课题。

二、新授

1.教学例2,探究解比例的方法。

出示例2,读题,学生弄清列式及解题根据,自主尝试解答,之后汇报交流,老师指名学生板演并交流列式及解答根据。(先列出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外项积=内项积”把比例改写成方程,然后解方程。) 解:设这座模型的高度是Xm。 X:320=1:10 10X=320×1 X=(320×1)/10 X=32 答:这座模型高32m。

2.教学例3,探究分数形式的比例的解法。

出示例3,让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解题思路和方法,老师结合学生汇报进行板书。

3.总结解比例的过程:解比例首先要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成方程,然后根据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求解。

三、巩固应用:

1.P44 8.(学生独立计算,老师巡视个别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P44 9.10.11.(指导学生先列比例,再解比例)

四、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解比例”,谁能说说在解比例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设未知数为X,再列比例,最后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求未知项)

第三课时

正比例

教学目标:

1.理解正比例的意义,能够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 2.了解表示成正比例的量的图像特征,能根据图像解决有关正比例的简单问题。 3.通过观察、实验、计算等方法,逐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4.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发展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推理和抽象概括的能力,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5.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观察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6.感受数学的魅力,体会数学知识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掌握正比例的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商店里有两种包装的袜子,一种是5双一包的,售价为25元,一种是8双一包的,售价为32元,哪种袜子更便宜?

学生独立完成后,老师提问:你们是怎么比较的?(求出袜子的单价再进行比较)根据哪个数量关系式进行计算的?(单价=总价÷数量)如果单价不变,商品的总价和数量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正比例。老师板书课题。

二、新授

1.教学例1,学习正比例的意义。

⑴出示例1表格,让学生观察表中的数据,思考表中有哪两种量?总价是怎样随着数量的变化而变化的?(表中有数量和总价两种量,数量增加,总价增加;数量减少,总价减少。数量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总价也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数量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总价也随着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 ⑵认识相关联的量。

像这样,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这两种量叫做“相关联的量”。 2.计算表中的数据,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⑴计算相应的总价与数量的比值,看看有什么规律。

0.5/1=1.0/2=1.5/3=2.0/4=2.5/5=3.0/6=3.5/7=4.0/8,比值相等。 ⑵说一说,每一组数据的比值表示什么?(铅笔的单价)

⑶让学生用公式把铅笔的总价、数量、单价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 总价/数量=单价(一定)

⑷明确成正比例的量及正比例关系的意义。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成正比例关系。

如果用字母y和x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y/x=k(一定)(老师板书) 3.列举并讨论成正比例的量。

⑴生活中还有哪些成正比例的量?让学生说一说。(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长方形的宽一定,面积和长成正比例)

⑵小结:成正比例的量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哪个条件是关键?(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它们的比值不变,这是关键。) 4.认识正比例图像。

⑴课件出示例1表格及正比例图像,让学生观察统计表和图像,你发现了什么?(每一个数量和相对应的总价组成的一组数在图像上都体现为一个点,这些点连起来是一条直线;正比例图像是一条直线。)

⑵把数对(10,5.0)和(12,6.0)所在的点描出来,再和上面的图像连起来并延长,你还能发现什么?让学生操作后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两个点与上面的图像仍能连成一条直线。无论怎样延长,得到的都是直线。) ⑶从正比例图像中,你知道了什么?(可以由一个量直接找到对应的另一个量;可以直观地看到成正比例的量的变化情况) ⑷利用正比例图像解决问题。 不计算,根据图像判断,买7只铅笔总价是多少元?20元能买多少只铅笔?(3.5元;40只)

小明买的铅笔的数量是小丽的2倍,他花的钱是小丽的几倍?(在单价一定的情况下,数量和总价成正比例关系,小明买的铅笔的数量是小丽的2倍,他花的钱也应是小丽的2倍。)

三、巩固应用

1.P46 做一做,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交流。 2.P49 2.师生共同完成。

3.P49 4.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并集体订正。

四、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反比例

教学目标:

1.理解反比例的意义,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2.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推理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同时在教学中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反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

课件出示,一个圆柱形的水箱,底面积是0.78平方米,高是1.2米,它能装水多少立方米?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之后反馈。你是根据什么公式进行计算的?(体积=底面积×高)圆柱的体积、底面积和高之间还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呢?在什么情况下气肿的两种量成正比例?(底面积一定,体积和高成正比例;高一定,体积和底面积成正比例。) 2.引入课题

如果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又成怎样的关系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反比例。

二、新授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感知成反比例的量。

课件出示P47例2,引导学生汇报:表中有哪两种量?(有杯子的底面积和水的高度这两种量)水的高度是怎样随着杯子底面积的大小变化而变化的?(杯子的底面积增加,水的高度降低;杯子的底面积减少,水的高度升高)相对应的杯子的底面积与水的高度的乘积分别是多少?(都是300,是一定的,也就是底面积×高=体积(一定))

因为水的体积一定,所以水的高度随着底面积的变化而变化。杯子的底面积增加,水的高度反而降低;杯子的底面积减少,水的高度反而升高,并且水的高度和杯子的底面积的乘积一定,我们就把水的高度和杯子的底面积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2.在自主学习中理解、掌握反比例的意义及关系式。

让学生阅读P47内容,交流自己对反比例意义的理解。再结合教材内容,说一说反比例关系怎样用字母标示(xy=k(一定),老师结合学生回答板书,强调乘积一定)

3.在对比学习中明确正比例与反比例的异同。

课件出示例1和例2,比较交流:正比例与反比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是都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且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不同点是正比例关系中比值一定,反比例关系中乘积一定。) 4.举例,进一步深化对反比例的认识。

你能举出日常生活中成反比例关系的例子吗?(路程一定,速度与时间成反比例;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与工作时间成反比例;总价一定,单价与数量成反比例。)

5.在合作探究中了解反比例图像。 正比例图像是一条直线,反比例图像是什么形状呢?请同学们利用例2的数据试一试。学生小组合作,画坐标系,描点,连线。之后汇报:反比例图像是曲线。

三、巩固应用:P48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指导。

四、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正比例与反比例有什么异同点?

第五课时

比例尺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正确说明比例尺所表示的具体意义。

2.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能将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以及将数值比例尺改写成线段比例尺。

3.能根据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求出一幅图的比例尺。

4.使学生经历比例尺的产生过程,培养学生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难点:利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纸面和中国地图同样大小的北京地图,观察并交流这两幅地图有什么不同?(名称不同,一个是中国地图,一个是北京地图;比例尺不同)同样大小的纸面,为什么一张能表示出整个中国,而另一张只表示出一个城市?(作图时,选定的比例尺不同)

2.导入:什么是比例尺?它是比还是尺?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它。老师板书课题。

二、新授

1.学生自学P53例1上面的内容,了解比例尺的意义。

课件出示自学提纲,之后讨论交流。明确:⑴什么叫做比例尺?⑵比例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有时按照实际尺寸无法绘制平面图,这就产生了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或扩大)的需求,因此就产生了比例尺。)⑶比例尺有什么作用?(放大和缩小两方面作用)⑷比例尺是比还是尺?(是比,不是尺)⑸比例尺的文字表达式是什么?(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2.观察实物地图(一副地图的比例尺是1:00000000,另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0∣__∣50km ,了解比例尺的两种形式。)第一个比例尺是数值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100000000。第二个是线段比例尺,表示图上1cm距离相当于地面上50km的实际距离。(老师引导学生理解:一小格表示图上距离1cm,0后面第一个数表示图上距离1cm代表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单位看最后那个单位。两小个表示图上距离2cm,0后面第二个数表示图上距离2cm代表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单位看最后那个单位,以此类推) 3.学习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的方法。

你能把上面的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吗?先让学生独立改写,再指名板演: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1cm:50km =1cm:5000000cm =1:5000000 结合学生板演,归纳改写的方法。 4.课件出示机器零件图,认识放大比例尺。

⑴观察机器零件图,思考:这副图的比例尺是多少?表示什么?这幅图的比例尺与我们之前接触的比例尺有什么明显的不同?(比例尺是2:1,表示图上2cm相对于实际距离1cm,之前接触的比例尺,比的前项为1,这幅图的比例尺比的后项为1)

⑵小结:在绘制比较精细的零件图时,经常需要把零件的尺寸按照一定的比放大,我们刚才学习的就是放大比例尺,放大比例尺通常后项为1。 5.自学例1,知道怎样求比例尺。

⑴学生独立阅读例1后思考:求比例尺需要知道哪些已知条件?求比例尺要用哪个公式?求比例尺应注意什么问题?

⑵交流汇报,提炼方法。

⑶小结:已知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求出它们的比值就是比例尺,求比例尺之前,单位一定要统一。

三、巩固应用:

1.P53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指导,最后指名汇报。

2.P56 1.本题考查比例尺的意义和把数值比例尺改写成线段比例尺,让学生试做后再集体反馈。

3.P56 3.在书上测量,学生独立计算,老师巡视指导。

四、小结: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六课时

比例尺的应用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比例尺,能熟练地求出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会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合作探究,运用方程解决比例尺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能够根据给定的比例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比例尺绘制平面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提问

⑴什么是比例尺?关于比例尺你了解了哪些内容?(引导学生从对比例尺意义的认识,对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的认识等方面回答)

⑵说一说下列比例尺表示的具体意义。(引导学生说一说各种比例尺的实际意义) ①比例尺1:250000 ②比例尺80:1 ③比例尺0∣__∣20∣__∣40km 2.导入新课

回顾完上节课的内容,接下来我们学习新的知识。老师板书课题:比例尺的应用。

二、新授

1.教学例2,根据比例尺求出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

课件出示例2,读题后审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思考交流,如何求从苹果园站至四惠东站的实际长度?(根据比例尺的意义,设实际距离为xcm,用解比例的方法求出实际距离是多少厘米;根据比例的意义,直接用图上距离7.8米乘比例尺中的400000,求出实际距离是多少厘米。)使学生明确:为什么设的实际长度要以“cm”为单位?(因为图上距离的单位是cm,只有图上距离的单位和实际距离的单位统一了,才能计算出正确的结果。)列比例尺的依据是什么?(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400000表示什么?(实际距离400000cm)。

之后让学生独立用解比例的方法解决问题,再指名学生板演: 解:设从苹果园站至四惠东站的实际长度是xcm。 7.8/x=1/400000 x=7.8×400000 x=3120000 3120000cm=31.2km 答:从苹果园站至四惠东站的实际长度大约是31.2千米。

巩固拓展:如果在比例尺为1:400000的规划图上,地铁1号线上的某两地之间的距离是1千米,那么这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是多少? 1千米=100000厘米

解:设这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是xcm。 x/100000=1/400000 x=100000÷400000 x=0.25 答:这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为0.25cm。

2.教学例3,根据比例尺画平面图。

出示例3,读题,你从题中知道了哪些信息?我们要解决哪些问题?怎样才能准确地画出平面图呢?(引导学生明确,若想画得准确,应按照题目中给定的比例尺求出三个同学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分别求出三个同学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后,学生动手画图,老师巡视指导,之后反馈集体订正。 小结概括根据比例尺画图的一般方法:

⑴根据比例尺计算图上距离。⑵根据数据,画出图形。

三、巩固应用:

1.P55做一做,引导学生说一说绘制平面图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绘图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再完成本题。

2.P57 5.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需要注意的地方

3.P57 8.填写后,说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方法 4.P57 9.

四、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在应用比例尺解决问题时,你认为需要注意什么?

第七课时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教学目标:

1.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意义,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画出放大与缩小的图形,通过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2.通过观察、理解、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体会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理解图形的各边按照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图形的大小变了,形状不变。

教学难点:掌握把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观察、感受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⑴观察、感受。出示有“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纸卡,提问纸卡上写的是什么?(小5号字,看不清楚)然后老师把它放在投影仪上,调整缩放键,逐渐调大,再问纸卡上写的是什么?(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之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纸卡上的字之前看不清楚?而现在又看清楚了呢?(因为字被放大了) 2.结合生活实际,导入新课。

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出示P59主题图,这些现象中,哪些是把物体放大?(图

2、

3、4)哪些是把物体缩小?(图1)。今天就让我们从数学的角度一起来探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老师板书课题。

二、新授

1.探究把图形放大的意义和方法。

⑴课件出示例4,思考并交流: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要画的图形的每条边都是原来长度的2倍,要着重提示学生注意2:1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而不是图上面积和实际面积的比) ⑵以正方形为例,具体画图时应该怎么做?正方形原来的边长是3个单位长度,现在按2:1放大后,边长应该是6个单位长度。学生独立画图,老师巡视指导。 ⑶完成例4。

①怎样画长方形?把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扩大到原来的2倍后,再画长方形。 ②怎样画三角形?把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扩大到原来的2倍后,连接两条直角边的端点。

⑷引导学生观察放大后的图形和原图形。

观察一下放大后的图形与原图形,比较它们的内角、边长、周长,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图形变大后,内角的大小不变,所以形状不变;图形的各边长都扩大到原来的2倍,所以周长也扩大到原来的2倍。) 2.合作探究,理解图形缩小的意义和方法。

如果把放大后的正方形按1:3,长方形按1:4,三角形按1:2缩小,各个图形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在方格纸上画画看。(引导学生明确这三个图形按相应的比缩小时,边长应该是多少,从而得出结论:图形变小,形状不变)学生动手操作,画出缩小后的图形,之后交流各自的作品。 3.归纳图形放大与缩小的变化特点。

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与原图形有什么异同?图形放大或缩小后,形状相同,大小不同。

三、巩固应用

1.P60做一做,学生画好后,同桌交流。 2.P63 1.

四、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你有什么收获?

第八课时

用比例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能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同时加深对正、反比例意义的理解。

2.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解答比较简单的应用题,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的简易方程的认识。

3.经历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4.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勤于动脑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判断题中涉及的量是否成正、反比例关系,准确运用正、反比例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够利用正、反比例的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铺垫

出示⑴一辆汽车行驶的速度不变,行驶的时间和路程。 ⑵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行驶的速度和时间。

提问:每道题中各有哪三种量?其中哪种量是不变的?哪两种量是相关联的?如何变化?成什么比例?学生讨论后回答。 2.引入新课

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也可以应用比例知识来解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正、反比例知识解决问题。老师板书课题。

二、新授

1.用正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出示例5主题图,学生汇报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再指名学生完整叙述题意,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例5:张大妈家上个月用了8t水,水费是28元,李奶奶家用了10t水。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 让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解决例5的问题。 算术方法:28÷8×10 正比例知识解答:(用水的吨数和水费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水费与用水吨数的比值不变,可用正比例知识解答)

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元。 28/8=x/10 8x=28×10 x=280/8 x=35 答:李奶奶家上月的水费是35元。

拓展:王大爷家上个月的水费是42元,上个月用了多少吨水? 解:设上个月用了xt水。 28/8=42/x 28x=42×8 x=12 答:上个月用了12吨水。 2.用反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出示例6主题图,读题,让学生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讨论用什么方法解决例6。 算术方法:100×5÷25 反比例知识解答:(每天的用电量和用电天数是相关联的两种量,每天的用电量与用电天数的乘积也就是总用电量是不变的,所以可用反比例知识解答。) 解:设原来5天的用电量现在可以用x天。 25x=100×5 x=(100×5)/25 x=20 答:原来5天的用电量现在可以用20天。

拓展:现在30天的用电量原来只够用多少天?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订正。 3.总结用正、反比例知识解题的思路。

结合例

5、6解题过程思考,用比例知识解题时,应该怎样想?怎样做?用比例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什么?怎样列出等式?

小结:应用比例知识解题时,首先要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比例关系(板书:判断比例关系)然后找出相关量对应的数值。(板书:找出对应数值)最后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等式并解答。(板书:列出等式并解答)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成正比例根据比值相等列等式,成反比例根据乘积相等列等式。

三、巩固应用

1.P62做一做1.2题

⑴找出题中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成什么比例。 ⑵说出题中的等量关系。 ⑶利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⑷检验结果是否正确。 2.P64 5.6.7

四、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九课时

自行车里的数学

教学目标:

1.运用所学的圆、比例、排列组合等知识解决问题,了解普通自行车和变速自行车的速度与其内在结构的关系,知道变速自行车能变化出多少种速度。 2.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求解-解释与应用”的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

3.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变速自行车变化出不同速度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对于自行车的种类,你有哪些了解?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自由回答。有普通自行车,还有变速自行车。

二、新授

1.探究自行车的速度和内在结构的关系。 ⑴猜测,自行车蹬一圈能走多远?

⑵分组讨论,怎样才能知道自行车蹬一圈走多远?(可以蹬一圈直接测量。也可以计算得出。)

⑶观察讨论:前齿轮转过一个齿,后齿轮转过几个齿?你是怎样知道的?前齿轮转动一圈,后齿轮转动几圈?齿轮的齿数与齿轮的转数有什么关系?(前齿轮转过一个齿,后齿轮也转过一个齿,因为链条间的孔与前后两个齿轮的每一个齿相对应。前齿轮齿数×前齿轮转数=后齿轮齿数×后齿轮转数。齿轮的齿数与齿轮的转数成反比例。)

⑷引导学生尝试总结蹬一圈的路程的公式。(蹬一圈的路程=车轮的周长×前轮轮齿数/后齿轮齿数)

⑸实际操作、测量、计算,比较两种方法的优劣。(蹬一圈直接测量,误差比较大。而根据车轮的周长乘后齿轮转数计算的结果相对准确)

2.研究变速自行车能组合出多少种速度。(课件出示变速自行车的前后齿轮数表)

⑴提问:变速自行车的结构是怎样的?变速自行车能组合出多少种速度?(变速自行车游2个前齿轮,6个后齿轮。根据这个结构和前后齿轮的齿数,可以组合出2×6=12(种)速度,其中有两个速度相同,所以这种变速自行车能变化出11种速度。)

⑵质疑:蹬一圈,所走的路程与什么有关?蹬同样的圈数,哪种组合使自行车走得最远?(所走的路程与自行车的车轮直径有关。前齿轮齿数/后齿轮齿数的比值越大,蹬同样的圈数,自行车走的距离越远。

三、巩固应用

一辆自行车的车轮直径是0.7m,前齿轮有48个齿,后齿轮有16个齿,蹬一圈自行车能走多远?学生独立完成,汇报时说出解题过程。

四、小结:通过本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篇:六下美术 教案1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一课

外国的传世名作

一、教学目标

1.欣赏外国传世名作,了解外国经典建筑、雕塑、绘画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2.利用多种欣赏方式对美术作品进行感悟和分析。

3.培养欣赏的能力,激发向往美的情愫,提高艺术修养 2.重点、难点。

了解西欧经典建筑、雕塑、绘画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了解部分作者的生平和艺术风格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准备通过一些美术作品去领略西欧的传世名作。

二、新课

1.欣赏古罗马大角斗场。

(1)感悟。饱览了巴黎圣母院,我们暂时离开法国去意大利。这是古罗马大角斗场,它带给你什么感觉?

(2)古罗马大角斗场建于公元72-82年间,略显椭圆形,最大直径188米,小直径156米,高57米,四层,外部全都由大理石包裹,下面两层,每层各有80个圆拱。角斗场中间为角斗台,长86米,宽63米,相当于一个足球场。(教师简介时需要做一些比喻,使学生感受到它的庞大。)

(3)细节欣赏。角斗台好像找不到,在哪里?原来中间我们看到的是地底下的管道和洞口,这里用于储存道具、牲畜和角斗士。上面原来是一个大平台,大平台中间有一些暗口。开始角斗时,工作人员拉开暗口的盖子,把野兽和角斗士从下面吊上来

2.欣赏帕提侬神庙。 (1) 希腊,它有一座现存至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古希腊建筑,就是2500多年前的帕提依神庙。神庙长约70米,宽约31米,由46根高大的大理石柱环绕,虽然只剩下石柱林立的外壳,但你依然可以体会到什么?(磅礴的气势。)

(2) 请看神庙东面三角形墙面上,本来有一组非常神奇的完整的雕塑,在300多年前随着整座神庙被炸而毁灭了,幸好留下了一些残片,我们还可以感受到2500年前雕塑的神奇,这些残片在大英博物馆,我们马上去英国 3.欣赏《米洛斯的阿芙罗狄蒂》与《大卫》。

(1)希腊的故事让人称奇,《三女神》的雕像让人称奇,然而最让人称奇的是法国卢浮宫,因为它是世界艺术的中心。我们返回法国去巴黎卢浮宫,这件雕塑是卢浮宫的三大镇馆之宝之一的《米洛斯的阿芙罗狄蒂》,从雕像被发现的第一天起,就被公认为是迄今为止希腊女性雕像中最美的一尊雕像,她的美表现在身体的健康之美和心灵的健康之美。

(2)如果你运气好,意大利的另一件杰出的人体雕刻也会来到法国展览。它就是米开朗基罗刀下的《大卫》,《大卫》是男性雕像中最美的雕像,它的美同样表现在身体的健康之美和心灵的刚毅之美。两座雕像相隔2000多年,遥相呼应。

(3)介绍米开朗基罗。他的艺术风格正是学习了像《米洛斯的阿芙罗狄蒂》这样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艺术精华,成就了他的艺术高度,被称为文艺复兴三杰之一.

三、.课堂小结。

转了一圈欣赏了这么多的传世名作,你有什么感想?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将继续通过一些美术作品去领略西欧的传世名作。

二、新课

1、介绍油画工具。

2.欣赏油画人物。

(1)《蒙娜丽莎》与《椅中圣母》。 ①油画的特点是可以把对象画得很像。 ②(观察《椅中圣母》。)这是一张油画人物,像不像?作者是500年前的拉斐尔。 ③这两幅画都是画母亲的,找一找两位母亲有什么不同?

(如,一个抱着小孩,一个没有小孩.)你知道蒙娜丽莎的小孩哪里去了吗?(她死了,蒙娜丽莎当时失去了自己唯一的一个女儿,心情十分悲痛。)达·芬奇用了各种方法让她开心,你看她微微地笑了一下,但是不是十分高兴呢?(不是。)好像还带着一丝严肃和哀伤,当然还有做母亲的慈爱,达·芬奇把这么复杂的情绪都画出来了,可见他的绘画水平相当厉害。 ④我们再来看看《椅中圣母》,这位妈妈是不是幸福多了?

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她很幸福?请注意,她不是一般的母亲,是一位圣母。之前画家都把她画成一个头戴光环,看上去很严肃、很神圣的天神,实际上动作僵硬,表情呆板。拉斐尔却把她画成一个美丽的、慈爱的人间母亲,你说哪一个更有亲和力?可以说这是一张划时代的杰作,因此达·芬奇和拉斐尔,再加上米开朗基罗被称为文艺复兴三杰。 (3)欣赏《舞台上的舞者》。

①介绍材料(出示实物)。另一种与油画颜料很接近的材料叫色粉笔。我们通常叫油画棒,它可不可以达到油画的效果呢? ②(出示图片)画得像不像?哪些地方特别精彩? ③介绍作者。

三、小结。

用油画材料表现人物的优势:第一,可以画得很像;第二,可以画得很精彩、很传神

第三课时(活动课)

学生用手中所拥有的绘画材料,自己作画一副。

第二课

用线画人物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速写画,掌握线描的相关知识和表现方法。

2.欣赏优秀的线描人物作品,学习用不同的线条表现人物。

3.开拓艺术欣赏视野,激发对人物画写生的兴趣,并乐于尝试。

2.重点、难点。

1.学习线描人物的基本画法。

2.用疏密有致、轻松灵活的线条进行人物写生创作。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将学习人物速写。

二、新课 1.欣赏感受。

(1)欣赏书中白描人物作品,提问:作品表现了什么?有什么特点? (2)出示一组经典的人物速写作品,提问:这些作品是运用怎样的线条来表现人物的?各自有什么特点?

(3)提示课题:《用线画人物》

2.探究启发。

(1)欣赏马蒂斯的作品《靠椅子的男人》,感受人物速写画的魅力。

(2)认真观察速写《靠椅子的男人》的步骤图,学习人物速写的方法与步骤。

(3)小提示:对人物进行写生时,要仔细观察对象,不要随意移动位置。

(4)欣赏同龄人的作品,学习作品的优秀之处. 3.创作表现

临摹一位大师的人物速写作品或者自主创作。

第二课时(活动课)

学生将上节课未完成的作品完善,并于全班交流。

第四篇:六下解比例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解比例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理解解比例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会解比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综合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改写成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即已学过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一)解下列简易方程,并口述过程.

2 =8×9

(二)什么叫做比例?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三)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6∶10和9∶15 20∶5和4∶1 5∶1和6∶2

(四)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下列各比例改写成其他等式.

3∶8=15∶40

二、新授教学

(一)揭示解比例的意义.

1.将上述两题中的任意一项用 来代替(可任意改换一项),讨论:如果已知任何三项,可不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说明理由.

2.学生交流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把它改写成内项积等于外项积的形式,通过解已学过的方程,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3.教师明确: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二)教学例2.

例2.解比例 3∶8=15∶

1.讨论:如何把这个比例式变为已学过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并求出未知数的解.

2.组织学生交流并明确.

(1)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例改写为:3 =8×15.

(2)改写时,含有未知项的积一般要写在等号的左边,再根据以前学过的解简易方程的方法求解.

(3)规范并板书解比例的过程.

解:3=8×1

5=40

(三)教学例

3 例3.解比例

1.组织学生独立解答.

2.学生汇报

3.练习:解下面的比例.

= ∶ = ∶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解比例.想一想,解比例的关键是什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式转化成已学过的简易方程),然后再解简易方程即可.

四、巩固练习

(一)解下面的比例.

1.

2.

3.

(二)根据下面的条件列出比例,并且解比例.

1.5和8的比等于40与 的比.

2. 和 的比等于 和 的比.

3.等号左端的比是1.5∶ ,等号右端比的前项和后项分别是3.6和4.8.

五、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 :练习六第6题第(1)~(4)题,第7题。 家庭作业 :练习六第6题第(5)、(6)题,第9题和思考题

第五篇:六下心理辅导活动课教学设计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六年级下册

任课教师:张静 2015年9月

第1课: 彩 糖

【活动目标】

1.树立同学之间主动交往的意识,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使他们在陌生环境中也能尽快熟悉,消除陌生感。 2.培养团队合作意识、随机应变能力。 【活动内容】

1.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2.帮助学生掌握交往的方法、技巧。 【活动对象】六年级学生 【活动准备】

1、20包七彩糖。

2、4 0个写有词语的卡片。

3、多媒体 【活动过程】

(一)七彩糖

出示课题:“七彩糖”。 教师说明游戏规则:

①参加游戏人数必须是双数;以40人为例,分成两组。 ②每人发一张写有词语的卡片,在20人的小组里迅速找到手拿能与自己的词语组成短语的人,手拉手坐下,20个词语必须都组成10个最佳短语。比一比,两个小组哪个组用时最短。

③总结:最快小组,你们取胜的原因是什么?

④组成短语的两个人就是自己的合作伙伴,即新朋友,两人手拉手坐在一起,并读出自己组成的短语(考验默契),读完后,给每一对合作伙伴(新朋友)发一包七彩糖。

⑤回答问题,分享糖果。

红:最喜欢玩的游戏 橙:最高兴的事 黄:最喜欢的水果 绿:最喜欢的书 青:最难过得事 蓝:最喜欢的动画片 紫:最难忘的一件事

与自己的新朋友交流完一个问题后,一起品尝与问题相对应的颜色的糖果。

(二)小小搬运工

1、教师说明游戏规则 ①运物品。物品有:一捆重约10斤的书、3个装满水的纸杯、一个空大可乐瓶、一只空的大箱子、两张塑料凳子。

②分组。一起品尝糖果的一对新朋友为一组。

③要求。把所有物品一次性运到对面10米处,再运回原地,搬运途中水不能打翻、漏出。

④总结。只要把3杯水倒进可乐瓶,再把书、可乐瓶、空杯子放进大箱子,两个人一起抬起箱子,另一只手拿塑料凳就能顺利地按要求完成任务。

通过两个游戏活动,让学生了解一定的交往技巧,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第2课:揭短会

【活动目的】

认识心理承受能力差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不幸了解当代独生子女的心理疾患及其形成的原因并认识培养心理承受能力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培养自身心理承受能力的兴趣与自觉性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活动内容】

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活动准备】

准备小学生跳楼事件的报道材料. 【活动过程】

(一)用实例引导思考

1、老师带着同情、惋惜的感情讲述两个小故事。

(1)本市某小学的一位高年级学生,头天下午放学时,告诉老师有人欺负他。老师说“知道了”,没当场解决。第二天该生便在自家跳楼身亡。事后,家长、老师在日记中了解到他是因常受别人欺负想不开而寻短见。

(2)一所农村小学的低年级学生,因长期完不成作业,受到老师批评,放学回家用红领巾把自己系在门柄上勒死。

2、引导学生围绕下列问题思考:

(1)两名学生的死给家庭、社会带来了什么? (2)他们的死都和哪些因素有关?

(3)如果你是老师,在对待学生时会不会有稍微的疏忽和冷漠? (4)两名自杀的学生都有一种怎样的心理?这种心理状态健康吗?

3、全班交流。

4、教师小结

(二)拿子照自己

1、教师引导学生用下列情形对照自己

(1)当家长批评或者责骂自己时自己有怎样的表现? (2)当老师对你的态度稍微有一点冷漠自己有怎样的表现? (3)当你遇到其他方面的压力或困难时,你有怎样的表现?

2、学生交流

3、点拨

(三) 看录象激起兴趣

1、播放录象

2、学生阅读材料

3、学生讨论

(四) 揭短会经受磨难

学生自愿上台接受揭短,其他学生从长相、穿衣、习惯、为人处事、学习、纪律等方面揭他们的短。

(五) 写感受

第3课:风雨后,花儿绽放得更美丽

【活动背景】

现实和未来都要求人们从小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些都与人的心理品质有关。可以说,如果没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就很难适应21世纪的激烈竞争。另外,现代社会的快速进步和发展也使得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面临着更多更大的压力和挑战。社会的发展变化对学校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设计此次活动,旨在让学生懂得不但要有强健的体魄,有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更要有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活动目标】

1.让学生知道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会遇到挫折,人人都不可避免。 2.初步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培养学生战胜挫折的能力。

3、每个人都应该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正确对待挫折,用勇于挑战自我的勇气和毅力战胜挫折取得成功。 【活动准备】

1.课件(名言、图片、音乐等)。 2.心理小测试题。心理专家的牌子夹 3.学生带好笔。学生奖品 4.相应材料(4*55) 5.小花50朵,大花1朵 【活动对象】六年级学生 【活动过程】

(一)快乐篇(学生绘画,背景音乐一)

导入,揭题。

1、师:同学们,万物滋润,百花盛开,听,大自然中花开的声音,多么美妙,充满生机,充满活力,你的桌上也有一朵这样的花。 学生拿起老师为他们各自准备的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老师拿起花)

师:这朵美丽的小花就代表你自己花是美丽的你同样是美丽的。(老师放下花)人人都说生命如花让我们来观赏一下花开的情景。

2、(点击课件,快乐篇):大屏幕上出现一朵、多朵开得绚烂无比的花(要有花开过程的动感美) 师(手指画面):花儿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开得是如此美丽。生命如花,你手中那朵美丽的小花仿佛就是你自己。(点击课件,返回到主界面)

师:人就像花儿一样,并非一路全是阳光和雨露难免要经历“虫害”“风雨”那如何让我们这一朵朵小花在风雨后绽放得更美丽呢?

3、揭示主题:风雨后,花儿绽放得更美丽(教师口述课题,贴大花) 师:把我们的心交给这句话,和老师一起慷慨激昂地说,……(教师手指课题)

【设计意图:让孩子知道小花就是我自己,我是美丽的。同时,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学生形成自我欣赏和期待意识。】

故事:如何战胜挫折(从海伦。凯勒身上得到启发)课件:图片话语话

师:闭上眼睛,你现在就是海伦,,好好地想一想,你的耳朵听不见任何声音,你的眼睛看不见任何东西,你的眼前是什么?睁开你的眼睛

请学生回答。

那海伦看到了什么?(点击课件)老师请班里朗读最好的同学来读海伦·凯勒的内心独白。

师:你读到了海伦的内心世界里了,这就是海伦心中看到的世界。一个盲人眼中的世界。让人心动,让人感动。

名人的故事激励我们积极向上让我们再次认识了海伦姐姐,你一定感受很深,讲出来与大家共享。

师引导:海伦面对人生挫折,没有自暴自弃,选择了与命运抗争,取得了成功。正因为如此(点击课件出示话)

6、教师小结:海伦姐姐你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海伦的书

师:接下来这个故事是老师听来的,听后,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这是个关于帽子的故事。(点击课件)

7、听老师讲故事:苏珊的帽子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 苏珊在担心什么呢? 苏珊为何轻松自如了呢?

你想对苏珊或他的老师或他的同学说些什么吗?

师:当别人遇到挫折时,应该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别人战胜挫折。

8、师:小组讨论,假如你的同学遇到挫折,你会教他一招战胜挫折的方法吗?

(点击课件)

战胜挫折解决的办法有:A、发泄法:打枕头,写日记…… B转移法:到外面玩,做别的事…… C、换位法:别人遇到此事会怎样做…… D、安慰法: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E、求助法:找人倾诉寻找办法…… ……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点击相应点,并引申拓展。

师:战胜挫折有那么多方法,如果你遇到了挫折,就可以用上这一招半势。

【设计意图:用正反事例引导学生找到战胜挫折的方法对学生授之以渔。在此环节中我们采用了榜样学习法榜样的力量不可小视。】

(二)彩虹篇

1、师:如果每次你都能战胜挫折,那挫折将成为你成长的宝贵财富,我们相信,风雨后,花儿绽放得更美丽!看!

2、(点击课件)女排姑娘的故事 (三个阶段) 音乐:《阳光总在风雨后》

师:中国女排重新登上世界最高领奖台,靠的是女排姑娘们顽强的毅力、奋力拼搏的精神和一次次不怕输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听说陈忠和教练和女排姑娘们最喜欢唱一首歌! 师:对!《阳光总在风雨后》 (三)升华篇

师:老师课前收集了一些关于挫折的名人名言。

1、点击课件: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郑板桥 我觉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为一点小障碍而不走路呢?--鲁迅 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贝多芬

学生朗读。读给自己,从你们的读中老师感到了你们战胜挫折的勇气和信心,为自己鼓掌!

2、名言是我们的指路明灯激励自己勇敢地与挫折作斗争 你能创作一句吗?送与好朋友共勉。拿出你的小花,请写上一句,并在末尾署上你的姓名,使此句成为你的名言。举一例后,互赠名言!

3、总结(背景音乐《阳光总在风雨后》)

师:成长的路上有阳光,有风雨,就看我们如何面对要学会与命运抗争笑着完成每一次作业笑着面对每一次考试,笑着度过每一天,让挫折成为你成长的阶梯挫折就会为你更为精彩的人生喝彩! 勇敢面对生活有你、有我、有他让我们共同面对。

(点击课件)听,熟悉的旋律又充盈我们的课堂,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这节课吧!

5、师:同学们、亲爱的少先队员们,张开双臂挥动手中的小花,一起哼唱这首歌吧!笑着拥抱挫折吧!(点击课件)

(有兴趣的同学参与做动作,屏幕上出现多朵开得绚烂无比的花。)

第4课

为他人喝彩

【活动背景】

嫉妒是对才能、成就,地位以及条件和机遇等方面比自己好的人,产生的一种怨恨和愤怒相交织的复合情绪。通常所说的“红眼睛”,就是嫉妒心理的典型表现。嫉妒心理在青少年中很常见,如在学习上来往密切,便会生气、怨恨;在社会评价方面,当别人获得成功得到赞扬,而自己默默无闻或是遭遇失败时,心中便会愤愤不平,充满妒意。此外,青少年还会因他人的身材长相,生活条件,各种用品等比自己强,而产生嫉妒心理。

现代儿童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人员较少,再加上单元式住宅又在客观上阻碍了儿童与人交往的机会。不少儿童存在交往心理阻碍,不够主动等现状,与人交往的能力、方法等不够理想。与同伴之间,由于性格、生活等条件迥异,相处时难免有矛盾冲突,课前通过调查针对本班实际情况和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帮助学生消除交往中消极的嫉妒情绪,用积极的乐观的心态主动交朋友,与同伴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活动目标】

⒈让学生认识到嫉妒心理的表现、感知产生的原因和对自己的危害。

⒉指导学生学会用积极的态度和自我调节的方法,主动克服嫉妒心,为他人喝彩而内心觉得快乐。

⒊懂得嫉妒心理对人对已的危害性,能主动区分识别嫉妒的行为表现,愿意有意识地克服嫉妒心理。 【活动内容】

人格教育 【活动形式】

故事、情境剧、讨论 【活动对象】

六年级学生 【活动时间】

40分钟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草船借箭》片段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故事:草船借箭

师: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很喜欢听故事,那你们一定听过《草船借箭》的故事吧?好!让我们一同来回忆一下故事的主要内容:

投影:在三国时期,有一个著名的军事家,他叫诸葛亮,他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是个足智多谋的军师。而周瑜却嫉妒他的才干,想方设法要致诸葛亮于死地。于是,他设计让诸葛亮在三天之内造出(十万枝箭)。在当时那种历史条件下,造十万枝箭大约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可见三天之内,这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但周瑜却让诸葛亮签定了军令状。结果,都被诸葛亮识破了。诸葛亮借助天气,利用草船,成功地向曹操借了十万枝箭。

二、活动与训练

㈠分析周瑜。

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在草船借箭之前,诸葛亮写军令状这一片段。请大家注意片段中周瑜的表情、神态、动作、语言等等,说明周瑜是个什么样的人?

(课件《草船借箭》:周瑜让诸葛亮写军令状片段)

⒉师生共同分析:周瑜的心理活动及性格。

诸葛亮立下军令状之后,周瑜很高兴,以为这回可以致诸葛亮于死地,可是他万万没想到,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既然在一夜之内神奇般地“制造出”十万余枝箭,当他看到这些箭时是什么样的表情、神态、动作和心理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片段:

课件《草船借箭》:当周瑜看到那十万枝箭时)

⒊师分共同分析周瑜的人物性格:周瑜是个什么样的人?

⒋师小结:通过我们刚刚的分析,我们会发现,原来正是因为周瑜性格中过强的嫉妒心,决定周瑜后来终会被诸葛亮气死,可见,过度嫉妒害人又害己。那在我们生活中,学习中也有这样的现象。

㈡身边的嫉妒

情境剧:百分背后

现在请你在心里默默地想咱们班级里,你一个好朋友的名字,想好了吗?那好,现在就到他身边去,和他手拉手。你们每天都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可是现在有这样一件事发生:你们班老师刚刚发下来你们的考试卷,你刚刚及格,而你的好朋友却得了一个100分,这时正巧放学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请你们选择各自的角色,加上丰富的想象,把想到的情况真实地表演出来。

师小结:这样做,主要是嫉妒心在作怪。嫉妒心理就是看见他人比自己强,心理就不舒服,甚至产生强烈的憎恨。总想排除别人超越的地位,破坏别人超越的状态。

可见,嫉妒心理是个双面佳人。适度的嫉妒心理能唤醒人们的进取心,使人产生赶上他人和超越他人的想法。而过度的嫉妒心理对人的成长是有害的。

嫉妒给我们带来的不良后果那么多,我们怎样想办法克服它呢?

㈢如何克服嫉妒心理?

⒈当别人超过你,而你的心理不平衡时,请背诵下面的话:

同学进步祝贺他,制定计划赶上他,

找找同学夸夸他,换个想法不恨他。

⒉做一做,乐一乐;

唱一首你最喜欢的歌,讲一个有趣的笑话。回忆你最得意的事。

⒊大声对自己说……

我也辉煌过,我也一样会了不起!

⒋你的好办法…… ㈣嫉妒的故事:

有一天,你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一个小天使出现在你面前,她说帮助你实现你的一个愿望,你有什么样的愿望呢?(学生自由答)这时小天使说,无论你的愿望是什么我都会帮你实现它,但是我同样会把你的愿望的两份送给你的好朋友,现在你有什么愿望?你的愿望有变化吗?可这时同样的情形出现在一个坏孩子身上,这个坏孩子想了很久,最后他一咬牙告诉小天使:你挖掉我一只眼睛吧!

讨论: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悟? ㈤生活感悟(格言警句)

⒈嫉妒一个人,就是承认她比你强

⒉一个人是在同周围环境的反抗中创造成功的。

⒊世界上最浩瀚的是海洋,比海洋更浩瀚的是天空,比天空更浩瀚的是人的心灵。

⒋猜疑之心犹如蝙蝠,它总是在黄昏中起飞。这种心情是迷惑人的,又是乱人心智的。它能使人迷惘,混淆敌友,从而破坏人的事业。

⒌嫉妒是自己制造出来并把自己关在成功门外的一把锈锁,打开它,你就可以重新与别人站在一条起跑线上,你就能获得赶超别人的信心和力量。

⒍被嫉妒的火焰所围困着的人终于如同蝎子一样转动了毒尾刺杀了自己。 ⒎嫉妒属于一种恐惧,它和那种想维持我们对某物的占有欲望一致。嫉妒不是来自我们要失去那种善的可能性的理性力量,而是来自我们要维护的自高自大。

三、结束活动

师小结:大家的感悟就像一些名言警句一样,比如:

⒈嫉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嫉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⒉嫉妒是心灵的野草,它妨碍健康的思想生成.

⒊像空气一样轻的小事,对于一个嫉妒的人,也会变成天书一样坚强的确证;也许这就可以引起一场是非。

第5课

感谢你——母校、老师

【活动背景】

十二岁左右的学生,知识面扩大了,独立性增强了,表达情感的能力强了。介于这种基础上,让学生领悟自己的进步、成长是离不开亲爱的学校,敬爱的老师。让学生通过回忆小学六年的成长过程,感受从外表的变化到自己取得的进步以及积累的成长经验,点点滴滴都是离不开身边老师的谆谆教导,并学会以适当的方式向母校及老师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 【活动目标】

⒈让学生回忆进入小学以来的成长过程,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母校及老师的培养。

⒉通过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尊师爱校之情。

⒊教育学生做到以实际行动向母校和老师表达心中的感激之情,给母校和老师留下最美好的东西。 【活动内容】

感恩教育 【活动形式】

情感表现、讨论 【活动对象】

六年级学生 【活动时间】

40分钟。 【活动准备】

课件、“感恩”卡、校友调查访问表、学生自己制作的礼物、为母校或老师做一件有有益的事、学生自己准备表演节目、鲜花若干束、邀请各科任老师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游戏:找朋友

播放歌曲:“找朋友”(师生共同活动。)

二、活动与训练

㈠难忘时光(播放歌曲:毕业歌)

⒈师:同学们,听着毕业歌的旋律,大家肯定是感慨万千,一下子勾起了我们对小学六年生活的回忆。是啊, 毕业的日子已悄悄来临。过了六月,我们就要告别亲爱的学校,敬爱的老师。六年来,这里留下了我们多少的欢歌笑语,留下了我们学习和劳动时撒下的辛勤汗水。在这离别的时候,让我们再来看一看自己可爱的校园。(观看有关校园环境、教学设施、老师工作、学生学习生活的录象)

⒉播放有关校园环境、教学设施、老师工作、学生学习生活的录象。 ⒊师:是啊,六年了,六年学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望着变化的校园,你们有什么话想对母校说。

生:略。(围绕感谢母校为我们创造的优越环境) ⒋感受校园生活的美好

⑴师:的确,母校是我们生活的乐园,成长的摇篮,摇出了一个个难以忘怀的快乐。

⑵小组交流:说一说在校园里所发生的最快乐的事情。

⑶师:看着大家灿烂的笑脸,听了大家愉悦的交谈,老师也仿佛回到了愉快的童年。能不能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的快乐?

⒌师生共同回忆美好的校园生活。

⒍师:小结:校园生活就好象是一个美妙的万花筒,千姿百态,绚丽动人。老师和你们一样,清晰地记得六一节的游园活动、重阳节的慰问老人的活动,还有那激动人心的百年校庆活动、紧张的篮球拔河比赛和丰富多彩的中队活动。

㈡感受母校老师的可敬

⒈师:我们深深印着校园里留下的每一个快乐的足迹,我们深深记着校园里留下的每一个甜美的微笑。我们之所以拥有快乐,是因为我们拥有可敬的老师。老师是我们成长的航灯,点亮了一颗颗渴望知识的心灵。等我们以后离开母校,到高一级学校求学或走上工作岗位,更是深深刻记着老师的培养教育之恩。

活动前,我们已经对周围曾经也在母校学习过的爸爸妈妈、哥哥姐姐或邻居朋友进行了调查采访。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此时此刻他们最想对母校老师说些什么。

⒉学生汇报调查采访的情况。

⒊师:听了大家的调查采访,老师深受感动,回去后请你们代替老师和母校向他们说声谢谢,谢谢他们还惦记着母校和老师,更谢谢他们对母校所作出的贡献。并转告他们,母校和老师也一直惦记着他们,祝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作出更优异的成绩。

⒋结合学生调查的实际情况,补充校史中的校友对母校老师的感激之情。 ㈢真情告白

⒈播放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⒉师:的确,我们成长的每一个足迹都离不开老师的辛勤教导。六年来,我们从一个无知的小孩长成一个茁壮的少年。我们学会写字、学会计算、学会了绘画,更是学会了做人的道理,点点滴滴无不渗透着老师的辛勤汗水。让我们由衷地道一声:“老师,谢谢您!您给我的每份关心和帮助,我都深深记忆。” ⒊学生回忆六年来老师在生活、学习上无微不至地关心和帮助自己的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并当面向在座的老师说声“谢谢”。

⒋师:我们都知道,老师辛勤工作,一丝不苟地教育我们,都是为了把我们培养成有用的人才,可我们有时却因年少不懂事而惹老师生气或令老师失望。借此机会,让我们由衷地向老师说声:“老师,对不起!您对我的每一份宽容和理解,我都永远珍藏。”

⒌说说自己曾因不懂事而惹老师生气或令老师失望的事情,并主动向老师说声“对不起”。

⒍师:有的事情我们一时难以说出口,课前我们特意制作了一张“心语”卡,把我们最想对老师说的话写在里面。现在,让我们以最真诚的心把”心语”卡送给老师,并再次向老师说声“谢谢”或“对不起”。

⒎在音乐中学生向老师赠送“心语”卡。 ㈣美好祝福

⒈师:有人说,老师是梯,伟岸的身躯拖着我们稚嫩的双脚,一步一步攀高;有人说,老师是烛,以不变的信念照亮着我们前进的道路。此刻,让我们把最美好的祝福送给他们吧!

⒉向母校或老师说一句表示祝福的话。

⒊师:千言万语都无法表达我们对老师那份浓厚的深情。老师,请允许我们用最简洁的方式送上我们最真挚的祝福!

⒋用自己的方式向母校和老师表示最真诚的祝福。

(播放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学生表达对老师的热爱之情,崇敬之情,感激之情,各组派代表为老师献花。)

⒌师作深情小结。 ㈤爱心行动

⒈师:老师春风般的语言,吹开了我们智慧的花苞,老师慈母般的抚爱,使病中的学生也是眉开眼笑。母校,老师把世上最美好的东西给了我们,那么我们又该为母校留下些什么呢?

⒉小组出点子:我们该为母校、老师留下些什么?比一比哪一组的金点子最实用,最能表达心意。(做好榜样,在行为规范、美化校园等起表率作用)

⒊师:同学们说的多好啊,为母校留下最美好的东西还可以有很多很多的办法、点子和途径没一位同学都有自己的目标,自己的想法和要求。那么在临毕业之前,我们来填写《毕业目标书》:

目标:我对母校、老师的最后心愿是

行动:因此,我将做到

⒋交流分享

⒌师:同学们,今天曾经是我们班的两位班主任老师也来到了我们的中间和我们一起展开回忆的翅膀,尽情的回想过去。想知道他们对我们有什么毕业寄语吗?

请两位老师说一说。

三、结束活动

展望未来

师:母校是我们成长的沃土,给了我们的丰富的营养,老师就像辛勤的园丁,给了我们爱心的阳光。在党的关怀下,在老师的心血中,我们获得了知识,取得了进步。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亲爱的母校、亲爱的老师,在你们的关心教育下,我们这些小树苗一定会茁壮成长。”同学们,让我们好好珍惜在母校的每天、每分、每秒吧,让我向着自己的毕业目标迈进吧。

播放音乐:明天会更好

第6课:当情绪的舵手

【活动目标】

1.通过联想、讨论、小组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情绪的种类及不良情绪的影响。

2.要让学生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学习达到某一目标的具体实施方法。

[活动重点] 【活动准备】

1、角色扮演《父子之战》、心理剧《抄作业》

2、课后音乐《歌声与微笑》光盘

3、气球、白纸、笔 【活动过程】

一、课前活动 《绕口令》挑战自我 (课件显示内容)

二、教师导入

同学们,大家觉得是不是很开心?是啊!“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喜怒哀惧,恐怕我们自己都记不清有过多少这样的体验了。它们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给我们平添了很多情趣。但是也正是因为它们,让人们控制不住自己,做错了很多事,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让我们共同欣赏角色扮演《父子之战》。

教师:看了这个小品,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呢?(学生谈感想) 教师:是的,这正是由于不良情绪即心情压抑、愤怒而引起的悲剧,情绪可以为人们带来伟大的成就,也可以使人走向极端,情绪实际上是个人心态的反映,而心态是我们可以组织、引导和完全掌控的对象,同学们想成就伟大的事业吗?想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吗?那么就让我们当情绪的舵手,向生活的海洋大胆畅游吧。

三、学生谈体验

学生根据课件显示的内容作出答案 课件显示

四、小组讨论

生活中有哪些积极情绪哪些消极情绪。 (课件显示内容)

五、教师 我们要提倡的是积极情绪还是消极情绪呢?当然是积极情绪了,因为积极情绪能使我们成功,而消极情绪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会产生哪些影响呢?(小组讨论交流)

(课件显示内容)

六、喔,不良情绪对人的影响的确太大了,当有了不良情绪我们该如何处理呢?下面让我们欣赏心理剧《抄作业》

七、看了这个小品,同学们,你们说,小红的做法恰当吗?小红该不该宣泄她的不良情绪?她该如何宣泄呢?(学生讨论交流)

(课件显示问题)

八、教师:大家想出了这么多调适情绪的方法,让我们来听一听心理学博士的看法吧!

(课件显示内容)

九、同学们,我们有没有过不良情绪的体验呢?现在就让我们交流一下并找到合适的调适方法好吗?(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把你曾经有过的不良情绪写下来,贴在气球上互传,大家共同解决)。

十、看来大家真的掌握了很多不良情绪的调适方法。

在这里,我很想为大家讲一个“悲观者与乐观者”的故事。(教师讲故事)同学们,你愿意做一个怎样的人呢?

教师:在此,我愿送大家一副对联共勉!(学生齐读) (课件显示内容)

十一、教师小结:同学们,生活的海洋中没有一帆风顺的,只要我们乐观地面对生活,怀着一颗真诚友善的心去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相信生活会回报给我们更加灿烂的笑容,让我们在人生的海洋中好情绪的舵手,乘风破浪,扬帆远航!(课件显示内容)

愿《歌声与微笑》伴随我们健康成长! 大屏幕播放CD光盘。(师生齐唱)

第7课:为他人喝彩

【活动背景】

嫉妒是对才能、成就,地位以及条件和机遇等方面比自己好的人,产生的一种怨恨和愤怒相交织的复合情绪。通常所说的“红眼睛”,就是嫉妒心理的典型表现。嫉妒心理在青少年中很常见,如在学习上来往密切,便会生气、怨恨;在社会评价方面,当别人获得成功得到赞扬,而自己默默无闻或是遭遇失败时,心中便会愤愤不平,充满妒意。此外,青少年还会因他人的身材长相,生活条件,各种用品等比自己强,而产生嫉妒心理。不少孩子爱嫉妒别人,闹情绪,使家长担心,尤其是不知道怎样教育嫉妒心强的孩子。所以教材设计这个问题,有利于教师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形成良好的性格。 【活动目标】

1.孩子们可以认识到嫉妒心理的表现、感知产生的原因和对自己的危害。 2.辅导员老师指导孩子们学会用积极的态度和自我调节的方法,主动克服嫉妒心,为他人喝彩而内心觉得快乐。

3. 孩子们懂得嫉妒心理对人对已的危害性,能主动区分识别嫉妒的行为表现,愿意有意识地克服嫉妒心理。

【活动准备】1.多媒体课件 2.《草船借箭》片段 【活动流程】

一、故事导入。

老师知道,大家都很喜欢听故事,那你们一定听过《草船借箭》的故事吧?好!让我们一同来回忆一下故事的主要内容:

(注:括号里面的部分是教师来引导,学生来回答,师生共同完成故事梗概。) 在三国时期,有一个著名的军事家,他叫(诸葛亮),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个足智多谋的军师。而周瑜却嫉妒他的才干,想方设法要致诸葛亮于(死地)。于是,他设计让诸葛亮在

(三)天之内造(十万枝箭)。在当时那种历史条件下,造十万枝箭大约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可见三天之内,这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但周瑜却让诸葛亮签定了(军令状)。结果,都被诸葛亮识破了。诸葛亮借助(天气),利用(草船),成功地向曹操借了(十万枝箭)。

二、分析周瑜。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在草船借箭之前,诸葛亮写军令状这一片段。请大家注意片段中周瑜的表情、神态、动作、语言等等,说明周瑜是个什么样的人?

*(课件《草船借箭》:周瑜让诸葛亮写军令状片段) 师生共同分析:周瑜的心理活动及性格。

诸葛亮立下军令状之后,周瑜很高兴,以为这回可以致诸葛亮于死地,可是他万万没想到,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既然在一夜之内神奇般地“制造出”十万余枝箭,当他看到这些箭时是什么样的表情、神态、动作和心理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片段:

*(课件《草船借箭》:当周瑜看到那十万枝箭时) 师分共同分析周瑜的人物性格:周瑜是个什么样的人?

小结:通过我们刚刚的分析,我们会发现,原来正是因为周瑜性格中过强的嫉妒心,决定周瑜后来终会被诸葛亮气死,可见,过度嫉妒害人又害己。那在我们生活中,学习中也有这样的现象。

三、身边的嫉妒。 情境剧:百分背后

现在请你在心里默默地想咱们班级里,你一个好朋友的名字,想好了吗?那好,现在就到他身边去,和他手拉手。你们每天都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可是现在有这样一件事发生:你们班老师刚刚发下来你们的考试卷,你刚刚及格,而你的好朋友却得了一个100分,这时正巧放学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请你们选择各自的角色,加上丰富的想象,把想到的情况真实地表演出来。

小结: 这样做,主要是嫉妒心在作怪。*嫉妒心理就是看见他人比自己强,心理就不舒服,甚至产生强烈的憎恨。总想排除别人超越的地位,破坏别人超越的状态。

*可见,嫉妒心理是个双面佳人。适度的嫉妒心理能唤醒人们的进取心,使人产生赶上他人和超越他人的想法。而过度的嫉妒心理对人的成长是有害的。

嫉妒给我们带来的不良后果那么多,我们怎样想办法克服它呢?

四、如何克服嫉妒心理?

1、*当别人超过你,而你的心理不平衡时,请背诵下面的话: 同学进步祝贺他,制定计划赶上他,

找找同学夸夸他,换个想法不恨他。

2、做一做,乐一乐;

唱一首你最喜欢的歌,讲一个有趣的笑话。回忆你最得意的事。 3、大声对自己说„„

我也辉煌过,我也还一样会了不起! 4、你的好办法„„

五、嫉妒的故事:

有一天,你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一个小天使出现在你面前,她说帮助你实现你的一个愿望,你有什么样的愿望呢?(生自由答)这时小天使说,无论你的愿望是什么我都会帮你实现它,但是我同样会把你的愿望的两份送给你的好朋友,现在你有什么愿望?你的愿望有变化吗?可这时同样的情形出现在一个坏孩子身上,这个坏孩子想了很久,最后他一咬牙告诉小天使:你挖掉我一只眼睛吧!

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悟?

六、生活感悟(格言警句)

小结:大家的感悟就像一些名言警句一样,比如: 1、嫉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嫉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2、嫉妒是心灵的野草,它妨碍健康的思想生成.

3、像空气一样轻的小事,对于一个嫉妒的人,也会变成天书一样坚强的确证;也许这就可以引起一场是非。

七、课外作业:

搜集关于嫉妒的名言警句,和好朋友一起制作一份手抄报,把你们的心得和感悟写在日记里。

第8课:与快乐同在

【活动背景】

快乐和烦恼常伴随着每一个人,如果总是想着烦心的事,就会改变自身的心境。久而久之,将导致消极的人生态度,不利于学习和生活。本课的设计旨在以“活动”、“体验”为主要教学因素,指导学生如何面对烦恼,找到调整情绪的妙方,学会笑对人生。整个过程让学生多想、多动、多参与、多感悟,力求学生自悟自得,体现心理教育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让学生学会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烦恼时能够自我调节、自我疏导,甚至自我渲泄,以达到提高心理素质的目的。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排解烦恼的方法,使学生知道应该笑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做一个快乐的人。

2.学会更好地调节自己,使自己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情绪。【活动形式】

情境游戏、角色扮演、情境模拟、讨论沟通、行为训练等。 【活动过程】

一、激情导入

1.人人都想和快乐在一起,天天快乐,时时快乐。但是,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总会遇上这样那样不顺心的事。这不,昨天早上,老师骑着自行车来 上班 ,突然,在拐弯口横冲出来一辆摩托车,躲避不及,老师摔倒了,腿摔破了皮。谁知骑摩托车的人丝毫没有歉意,连车都没停,扬长而去。这使老师非常生气,这人既不遵守交通规则,又缺乏应有的社会公德,太不应该了。老师扶起摔倒的自行车,揉着摔疼的腿,心里很不愉快。是啊,生活中,让人生气、让人烦恼、让人痛苦的事情太多了,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遇到过令你不快的事情吗?

2.趁机引导,回忆烦恼:

谁都难免会遇到不愉快的事,请大家拿出小纸片,写出最近遇到的令你烦恼的事。

二、学生互动,倾诉烦恼

1.教师导语:生活中人人有烦恼,有了烦恼怎么办?请大家来听故事:《国王长了一只兔耳朵》。

2.请一学生讲 故事。

3.教师引导,打开话题:有了烦恼,让我们像故事中的理发师一样来大声地说出自己的烦恼!

4.我口说我心:引导学生诉说感到不愉快的事。

教师导语:我们看了同学生气时的各种表现,请大家讨论,他们这样做对吗?为什么?看我们能不能自己 发现 问题、分析问题、 解决 问题。

1,学生相互交流,全班汇报。

2.教师导语:大家遇到的问题中,有许多烦恼其实是可以排解的,可以感受快乐的。

3.回忆一下动画剧:《猪八戒新传》。

思考:为什么同样面对下岗,沙和尚满脸笑容,而猪八戒却闷闷不乐?

教师小结:不同的想法,对人的影响多大啊! 4.情境游戏:《猜一猜》(学生表演)

情节设计:丁丁上前,做闷闷不乐状,委曲地自言自语:作文课,我认真地写,满怀信心地给老师看,老师说不行;而同桌这么死板的作文,老师却说好多了。

教师引导(1):你能猜出此时丁丁在想些什么吗?(老师处理事情不公正;同桌会拍马屁;老师看不起我)

情节设计:老师又凑到丁丁的耳旁低语几句,丁丁眉头舒展开来。 教师引导(2):猜一猜老师刚才对丁丁说了什么?(请换一个角度想问题)

情节设计:丁丁跳着,笑着回到了座位上。

教师引导(3):请同学们猜一猜,丁丁为什么这么高兴?她是怎么想的?(老师觉得我的作文水平比同桌高,应该写得更好;老师对我严格是为我好。)

5.心理体验,多媒体出示:小红买了一件新衣服,自己挺满意。可是,邻居李芳说:“太难看了!”

小红这样想:她觉得特别伤心。 小红这样想:她觉得还可以。 小红这样想:她觉得很快乐了。 6.师小结:要知道,一个人遇到不顺心或不公正的对待时,他并不是世界上最倒霉、最不幸的人,世界上很多事,取决于我们的想法,有时候换个角度想问题,能让我们摆脱烦恼,增强自信,找到快乐。

三、分享经验,体验快乐

1.过渡:我们知道,生活中有快乐就有烦恼,有幸福就会有痛苦,请你说说你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是怎么调整自己的心态的? 2.在小组交流会后全班交流:做自己喜欢的事;听听音乐,唱唱歌;看看漫画„„

3.教师点拨:怎样才能做一个快乐的人?大家的办法真多!这些让我们快乐的办法就像是我们的心灵营养餐,让我们摆脱烦恼,忘记不快,高兴起来。现在,让我们来准备一份“心理快餐”,把你寻找快乐的方法写在或画在卡片上,放在快餐盘里。“做”好的同学,请放在“自助餐桌”上。(配乐,学生制作心理快餐)

4.享用“心理快餐”:

A,教师导语:现在,大家行动起来,一起来享用美味的心理佳肴吧!

齐唱《幸福拍手歌》,边唱边抛开烦恼,跟着歌词大意拍手、拍肩、跺脚 B,看照片回忆快乐的往事;

C,介绍另一些生活中常用的能创造快乐, 发泄不良情绪的办法: 教师过渡:这些能使自己经常开心的小窍门真好,生活中能给我们带来快乐的办法可多了!

如 :读有趣的书;至少培养自己有一种兴趣爱好;经常与家人、同学、朋友在一起,谈心、玩耍; 照镜子,与镜中的人说说话;到没有人的地方大声喊叫;在劳动创造中体会快乐„„

5.教师赠言:面对复杂的生活,我们应该用积极的办法去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使自己快乐起来。

四、关注他人,共享快乐 1.小组合作,排解烦恼:

开展“我来安慰他”活动:通过体验活动,还没有完全抛开活动之初回忆产生的烦恼的同学,同组的学生共同承担义务,共同商议,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 和这次活动中了解的方法, 鼓励同学尝试排解烦恼。

教师引导:被帮助的同学露出笑脸时, 我看到大家都笑得很甜, 帮助别人也是一种快乐。

2.教师总结:今天的活动真有意思,也很成功,大家都找到了快乐的小窍门,学会了自己安慰自己。我真心希望看到我们的集体中,人人都是“快乐天使”,同时还要学做为别人排解烦恼的“快乐天使”。要在平时留心身边的小伙伴和家人,发现谁在什么时候有不快乐的情绪的时候,设法找到原因,试着为他送去快乐。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履行党风廉政建设情况下一篇:立体停车库可行性报告

热门文章

六下语文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