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人文资源德育教育教学论文

2022-04-10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石油人文资源德育教育教学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海洋教育》属于山东省地方课程,应作为必修学习内容。本教材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遵循课程实施的基本规律,以沿海地区特有的、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为背景,将“蓝色经济”概念以生动活泼、深入浅出的形式呈现,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海洋观,培养放眼未来的开放意识、集约利用海洋的科学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全面提高。

石油人文资源德育教育教学论文 篇1:

弹性思维下的高校田径专业教学发展研究

摘 要:文章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弹性思维在高校田径专业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和发展,从学生主体、教学方法、教学目标、体育精神这四个方面论述了弹性思维在教育中的应用。加强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灵活性,塑造教学过程中的弹性,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探索能力等能力得到提升,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发展成实践性很强的人才。

关键词:弹性思维;田径教学;应用发展

弹性思维,指的是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通过弹性思维的引导,不拘泥于某个特定的观念,在教学过程中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结合弹性思维,开展有效教学实践,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实际,转变教学思想和方法,开展实用性的教学方案和策略,融合弹性教学手段和理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构建知识结构,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在弹性思维理念下,高校田径专业教学将更加关注学生主体地位,关注田径专业的特殊性,关注社会需求方向,关注体育教学对学生终身教育的影响。下文从四个方面对弹性思维下高校田径专业教学发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1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主体

1.1弹性思维的结构和理论基础

弹性思维教学模式结构由理论基础、功能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和教学评价等组成。在教学活动中由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组成,在空间上,教学活动应用一定的理论方法、处理活动来协调教学过程。在每个要素的相互配合下,完善教学活动。弹性思维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弹性心理学基础、孔子的因材施教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等。从弹性思维教学模式的结构和理论基础可以发现,以人为本在弹性思维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弹性思维下,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性发展,不断挖掘学生的潜力,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1.2以人为本与启发式教学思想

孔子的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思想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不谋而合。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可以用八个字来表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以人为本”指的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个体有自我实现的需求。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格逐渐形成,人也逐渐成熟,为了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就需要不断激发人的潜能,在自我实现过程中不断提升,不断创造。结合高校田径专业教学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因材施教,确立以人为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案、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从学生的身体素质、技能差别、兴趣爱好等差异性出发,探究适合学生的不同的教学方案,实施因材施教教学策略。

1.3以人为本教学实践方案探析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建立好师生和谐的关系,奠定学习的基础和氛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要经常沟通,相互交流,相互理解和尊重,在开放性氛围中学习体育,加强身体锻炼,强化技能训练。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教学环境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基础,能够促进学生大胆创新,不断实践,从而提升田径运动理论知识、运动技能,也使教学质量得到提升,从而完成教学目的,达到了教学目标。结合弹性思维教学理念,在田径教学过程中,要转变教学方法和策略,让学生快乐学习。除了提到的良好的学习环境之外,弹性思维也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思路,理清教学方案,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结合实际需要积极与他人共同探讨教学发展的新方向和新趋势。

2因势利导,重视教学方法

2.1引入弹性思维,革新教学理念

弹性思维是一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理性思维,它看待问题更加辩证客观,没有固定的答案。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还是引导学生学习,又或者是制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应用弹性思维,都可以进行辩证的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可以调整教学策略。正如田径体育教学,不是每个学生都得培养成体育健将,也不是每个学生都得成为教师眼中的“尖子生”。体育教学中的弹性思维,指的是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方向上的动态变换,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兴趣和发展方向,鼓励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田径学习之路。

2.2因势利导,转变教学方法

弹性思维教学理念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手法上,也说不出哪个是正确的哪个是错误的。具体而言,弹性思维教学模式注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注重因势利导,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教学活动过程中状况的差异性等。转变教学方法,寻求教学过程中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

比如,理论教学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技术的引导下,配之以音乐,做专门的短跑练习、放松训练、恢复训练等,随着舞蹈恢复心律,陶冶情操,提高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又如,在体育动作练习过程中,可以借助实时录像技术,记录下学生们的动作,结合慢节奏、快节奏等录制,让学生在训练之后,对比自己的动作,找出不合规范之处,从而进行改进和提升。在教学策略上,可以借助学生喜欢的互帮互助、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或者是游戏方式、对抗练习方式等,学习过程寓教于乐,可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对于100米跑、200米跑、投掷实心球、跨越式跳高等技术的学习,可以借助体育盛事回顾、教师动作示范、小组合作联系等方式来进行,在学习过程中,开放学习模式,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更加投入而快乐地学习。

3就业导向,提升教学质量

3.1就业导向,加强教学质量评估

高校田径专业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更多适应社会的人才。弹性思维理念与社会适应理念相结合,就形成了就业导向教学思路。在高校田径专业教学过程中,不能脱离实际需要,不能超脱于生活实际,而应该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方向,结合学生实际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促进学生实践能力、探究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知识建构能力的提升。弹性思维指导下的田径专业教学,需要摆脱传统的教师讲授模式,融入学生实践、互助合作、有效评价等教学理念,促进学生适应社会变化发展的需要,而不是简单的高分低能。在弹性思维模式下,以就业为导向,加强教学质量评估,采取弹性的评估方式,应用积极的评价方法,构建完善的弹性评估方式。以学生在构建知识过程中形成性评价为主,以教学之初评价和教学结束时评价为辅助;以学生素质和能力提升评价为主要方面,以掌握知识多少的评价为辅助;在评价过程中,应用他人评价、自我评价、学生互评等方式综合进行。

3.2利用资源,合理提高教学质量

在田径教学过程中,弹性思维指导下,如何有效提高田径教学质量,是摆在高校田径专业教师面前的难题。应对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应该从几个方面进行考虑。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不容忽视,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也是非常关键的。对于起着带头作用的教师而言,应该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和素养,培养体育精神,以此来鼓舞人、引导人、教育人。没有专业性强、素质高的老师,就没有合理和恰当的教育。为了提升教育质量,让教师采取弹性思维教育方式来引导学生,就应该首先从培养教师做起,提升教师的建构能力和适应变化的能力,全面提升教师素质,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另外,还应该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资源,结合教学资源,对教学资源进行拓展和整合,促进田径教学实效的提升。比如,教学场地、教学器材的合理综合应用。重视高校场地、器材的建设和应用,并在满足国家相关标准的基础上,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完善教学设施和设备,为提升教学效果而奠定基础。

4终身教育,凸显体育精神

4.1终身体育,提高认识

结合弹性思维理念,教学不应该仅仅为“教学”而“教学”,教学不是目的,而是方法和手段。结合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可以结合人体自身发展的需要,建立终身体育观念,从而用终身体育来适应现代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弹性思维,是一种适应社会变化的思维模式,它没有固定的模式,而是在社会变化过程中,不拘泥于某个特定的观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应用到体育教学方面,就是要找寻适应社会变化和学生情况变化的体育教育理念。

教育应该是为生活而服务的,不能让教育作为最终目标,而应该是通过教育来养成学生良好的素质,形成健康的人格。在高校田径专业教育过程中,弹性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的观念,将终身体育锻炼融入到学生的体育意识之中,形成健康的体育思想,培养健全的体育素质。了解田径体育教育过程中的竞技、健身、娱乐体育运动方案的不同,掌握田径运动对于高血压、肥胖人、糖尿病人的作用,掌握针对这类人群的体育运动策略。围绕新的田径课程理念(田径与户外运动),开展教学改革,实施开放性教学项目,比如根据田径教学特点,展开全民健身的户外运动、野外生存、定向越野等项目。将教学重点放在对学生体育能力、体育素养、健身能力的培养上,提升学生体育实践能力。

4.2德育教育,彰显精神

完成教学目标不是最终目标,实现竞技能力提升也不是最终要求。在体育教育过程中,结合弹性思维下的弹性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师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结果。更加关注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在高校体育教育过程中,要融合体育精神,将体育精神贯彻于运动竞技、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掌握田径基本理论知识、正确的技术动作,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和身体素质外,还应该加强对学生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向上的精神状态、努力拼搏的竞争意识、顽强的精神、敢于挑战的决心等等。结合田径项目运动特点,掌握坚持不懈的体育精神和工作作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生活热情,让学生提升自觉性、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加强引导,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运动基础、身体基础等,采取合适的方案调整田径体育教学过程,实现柔性教育,体现体育教学中的弹性教学理念,让学生都能汲取体育精神,彰显体育精神。

5总结

结合上文的分析与归纳,在现阶段的高校田径专业的教学活动过程中,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改变以前固有的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训练过程中发现适合自己的训练方法,教师也要找准方案,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活动策略和探讨,实施以人为本的教学策略。基于弹性教学理念,田径体育专业教学也应该注重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基于实用性田径体育专业教学的导向,建构适合现阶段社会需要、适合学生自身发展需要的有效的田径专业教学模式。另外,弹性教学理念也应该重视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以就业为导向,关注学生的实践学习过程、能力培养过程,培养学生的终身教育理念,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同时又能基于弹性教学领悟到学习的快乐和实效。

参考文献:

[1]方振政.以思维展开为中心的探究学习模式探索与实践[D].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2010.

[2]王凯.论弹性思维与思维训练[J].大众文艺,2011(21).

[3]江捷.感悟英国高校多元化的教学方法[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9(2).

[4]李可兴.生成性体育教学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体育

人文社会学),2011.

[5]丁克成.新课改理念下的田径教学新境界[J].金色年华(教

学参考),2010(11).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体育学系 广东茂名 525000)

作者:李井海

石油人文资源德育教育教学论文 篇2:

浅谈如何在《海洋教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摘要:《海洋教育》属于山东省地方课程,应作为必修学习内容。本教材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遵循课程实施的基本规律,以沿海地区特有的、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为背景,将“蓝色经济”概念以生动活泼、深入浅出的形式呈现,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海洋观,培养放眼未来的开放意识、集约利用海洋的科学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海洋教育 小学 爱国主义

海洋教育是少年儿童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国土资源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和科学普及教育的重要载体。青岛自2011年将海洋教育纳入小学课程,以山东沿海地区特有的、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为背景,引领学生在海洋自然环境、海洋资源与经济、海洋文化与生活、海洋开发与科技、海洋生态与环保和海洋权益与国防等六大领域自主探究。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海洋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立志做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的合格公民。

一、 传播本土海洋文化,培养学生的海洋意识和海洋观念

海洋意识和海洋观念是爱国主义的情感基础,目前,我国包括小学生在内的大部分民众对海洋和海洋国土的认识十分有限。因此,教师应向学生讲述和传授海洋文化,包括我国的海洋历史和海洋知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祖国所拥有的宽广海域的热爱,对祖国灿烂的海洋文化的热爱,对在海域上工作的海洋建设者的热爱等等。培养学生为海洋事业的奉献精神,以及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反对任何损害海洋的言行。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是各国提高综合国力的制高点,而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18000多千米,岛屿6000多个,岛屿岸线超过14000千米,领海面积37万平方千米。教师可以指导小学生通过上网、访问、查阅书籍等途径了解海洋的相关知识,如我国面积最大的三个海岛(台湾岛、海南岛和崇明岛);我国己探明海洋石油天然气储备量最大的海区是(南海海区);我国近海各海区中平均水深最浅和最深的分别是(最浅的是渤海海区,最深的是南海海区);我国(浙闽沿海)海区潮汐能最为丰富;我国最大的产盐省份是(山东)等等。

在海洋历史方面,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秦汉时代我国就已经向海洋进军,以及汉初南越国曾经和欧洲、西亚的国家进行海上贸易;唐宋时代海上丝绸之路络绎不绝;元代以及明朝嘉靖之前海上贸易的繁荣昌盛,郑和下西洋等故事,将历史画卷展现在学生眼前。

小学生在祖国辽阔海洋和灿烂海洋文化的熏陶滋潤下,深深意识到自己的生存发展都同这一片海洋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每一个人都能从自己的生存与发展中切身感受到海洋赋予我们的物质、文化、精神和心理的力量与财富。

二、分析当今的海洋现状,忧患意识

海洋资源种类繁多,包括海洋生物、石油天然气、海底固体矿产、海洋动力资源和滨海旅游等资源。资源不但丰富,而且可开发利用的潜力巨大。我国自改革开放至今,对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规模日益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但对海洋资源无序、过度开发利用导致海洋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都不同程度地显露出来。所以,教师应教导学生从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与海洋资源开发的角度出发,重视海洋发展,重视海洋环保,推广环保行动。

另外,教师要向小学生强调我国的海洋的主权现状,针对当前的焦点问题包括东海地区与日本的钓鱼岛主权之争、与越南和菲律宾在南海关于南沙群岛的主权之争,加深学生的忧患意识。教师一定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以自己的真情实感去影响、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得他们能够在我国海洋领土受到威胁,国家尊严受到挑战之时,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我们学校组织开展了“我爱祖国的海洋”主题教育进社区活动,深化了学校的海洋特色教育,向社区居民展示学校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成果,同时增强了学生保护海洋领土的意识。

三、理论联系实际,以行动落实爱国主义教育

我们镇的各个学校分别开展了活动,在《海洋教育》教学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如胶西小学开展“青少年海洋文化教育基地建设”试点工作,旨在挖掘与提炼海洋教育内涵,保持与提升海洋教育的办学特色,丰富海洋特色德育工作内涵,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社会事业和海洋产业的发展做贡献。青岛百盛希望小学开展关于海洋生物知识的传授与德育评价相结合的实践研究,坚持将德育工作与当地特色、海洋实际相结合,将学校的海洋校园文化建设融合到“五星小真人”的德育教育之中,将德育工作贯穿于海洋教育工作当中;苑戈庄小学积极开展现代海洋教育,为海洋经济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全民素质的提升奠定基础,将海洋教育的“点”落在了“海洋德育”上,组织和引导学生在亲身实践与体验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青岛中小学启动蓝色海洋教育实验项目,通过海洋节、文化节、科技节和体育节等活动,着眼于当今海洋和航海领域的热点问题精心设计和组织围绕海洋知识开展的有奖问答,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紧扣海洋实际,让中小学生广泛参与其中,提高对海洋的认知水平,进一步增强爱国、爱家乡、爱学校的情感,激发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小学生作为祖国的小主人、未来的接班人,教师要在海洋教育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使其立志为海洋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李秀娟.海洋文化教育课堂建构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1(24).

[2]张钦泉.论开设海洋教育课程的背景和策略[J].吉林教育,2013(25).

[3]陈艳红.发展海洋文化的关键在于海洋意识教育[J].航海教育研究,2010(4). (责编 张景贤)

作者:王雷

石油人文资源德育教育教学论文 篇3:

浅议石油摇篮文化对幼儿品质的影响

摘 要:石油摇篮文化中包括“奉献精神”“吃苦精神”“勇气与责任”“永不言弃”等,这是滋养幼儿思想品德的极好的养料。教师应该深度渗透石油摇篮文化,提升幼儿勇于探究的能力;充分利用石油摇篮文化,强化幼儿责任担当的意识;多向探寻石油摇篮文化,培养幼儿吃苦耐劳的精神。作为玉门的幼儿园教师,应该抓住石油摇篮文化在本地的优势,打造生机盎然的石油摇篮文化。

关键词:石油文化;幼儿品质;勇于探究;责任担当;吃苦耐劳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2.085

一些本土文化,代代相传,代代接力,具有强大的渗透力。如何把当地自然和文化资源融进幼儿实践活动中,是摆在幼儿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在重视国家课程的同时,恰到好处地渗透地方课程;我们必须充分挖掘当地文化中适合幼儿成长的有效资源,重建一种更为人文和更为周全的幼儿道德生态,我们必须在注重幼儿技能技法提高的同时,注重幼儿品性、道德、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的重构,我们必须在幼儿阶段就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品格教育、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让其最接地气地成长,发生最好的教育正效应。

而石油摇篮文化中诸如“奉献精神”“吃苦精神”“勇气与责任”“永不言弃”等,恰恰是培养幼儿德性的极好的养料。于是,把石油摇篮文化融入幼儿教育活动之中,就成为幼儿园重建道德生态的必然选择。的确,石油摇篮文化博大、丰富、深远,曾经影响了很多人,过去如此,现在仍然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发挥着持久的影响力,并且在物质越来越丰富的今天,更有大力弘扬和传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作为身处在玉门本地的幼儿园,应该抓住石油摇篮文化的优势,抓住当下国家重视学校德育教学的有利契机,创新石油文化与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渗透方法,拓宽渗透渠道,打造生机盎然的石油摇篮文化。

一、深度渗透石油摇篮文化,提升幼儿勇于探究的能力

新的时代背景和课改视角下,提升幼儿勇于探究的能力不可或缺。的确,探究意识强烈了,幼儿的成长和生命安全就得到了有效的保证;探究能力提高了,其他各种能力也会同步提高。提高探究能力不仅仅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新时期培养一代新人的要求。探究能力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也并非随意什么方法都能有效。只有凭借一定的、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教育资源,才能让探究能力的提高落到实处。否则,仅凭口头直接灌输,无法取得实效。作为幼儿教师,应该深刻洞悉这一实际情况,并积极寻求行之有效的对策,切实提高幼儿勇于探究的能力。

通过实践,我们认为,石油摇篮文化中那种“勇于探究”的精神,对于幼儿德育教育有很深的借鉴意义。的确,铁人王进喜也罢,新时期楷模代旭升也罢,他们最不缺的就是探究精神:如果什么现成条件都具备了,探究就没有意义了;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没有水,就用水泡子破冰取水,这样的探究精神正是幼儿道德品质中最重要的因子,正是幼儿教育中最不可或缺的德育养料。而“探究精神”不是体现在口头理论中,而是滲透在“做中学”中。教师应该以石油发展过程中的具体事例为蓝本,开展新颖、具体的、针对性强的实践活动,让内心认识外化为具体行动,让探究精神落地生根。

例如,王进喜组织工人打出了第一口油井,并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的故事形象生动,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个故事,我们的做法是:组织幼儿进行《比比谁开凿的油井更深》的手工实践活动:用穿、凿、钻的方法在纸板上打眼,使之成为“深井”的模样,让幼儿在“做中学”中积累经验,勇于实践,善于创新,不知不觉提升探究能力,培养吃苦精神,提升幼儿道德品质。

这样的实践活动重在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但更重在探究精神的萌芽及培养。的确,实践活动中技法的日趋熟稔并不是最重要的,其间方法的积累、思维的扩展、铁人精神的传承、石油摇篮文化的渗透、幼儿探究精神的培养,才是更加重要的目标。为此,我们需要重构石油摇篮文化渗透的框架与路径,在活动中无痕介入,在实践中自然融入,在课堂中有机渗透。期间,教师的鼓励不可或缺,幼儿气馁时,教师一句“我相信你一定行”的鼓励,幼儿半途而废时,教师一句“王进喜可从不轻言放弃”的激励,通过教师这一声声的鼓励,在实践中,幼儿的探究能力得到一步步蓄积,一步步提高,一步步扩充。这得益于石油摇篮文化在幼儿活动中的深度渗透,当然也得益于教师强烈的捕捉意识、实践意识和创新意识。

二、充分利用石油摇篮文化,强化幼儿责任担当的意识

时下,通过各种积极有效的方式方法提高幼儿的责任担当意识显得不可或缺。的确,小小年纪就能有所担当,是个人之幸,也是国家之幸。对自己担当,对家庭担当,对他人担当,将来才能为国家担当。担当意识不是说在嘴上,而是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之中;担当意识不是仅仅体现在传统课程的教学之中,也体现在地方文化的渗透之中。我们应该积极挖掘地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滋补于幼儿教学,以此强化幼儿责任担当的意识。其中,深刻挖掘石油摇篮文化中的文化底蕴“为我所用”,不失为一种高效快捷的方法。其中玉门石油工人的担当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等都可以相机渗透到具体的语言、绘画等领域。

比如,在绘出最美石油家园、经典文化诵读、石油工人赞歌等一系列活动中,培养幼儿强烈的责任担当意识:“我”是石油工人的后代,画出了最美的石油家园画卷;“他”在“石油题材诗歌”朗诵活动中声情并茂,获得了“货真价实”的第一名;“你”在石油工人赞歌中歌喉嘹亮,博得了在场听众的阵阵掌声等。

无论是做,是唱,还是绘画,我们都强调担当意识:石油工人因为有强烈的担当意识,创造了令世界都为之瞩目的成就,我们也应该在自己的小领域内主动担当起来,主动完成属于自己的事情:自己的绘画自己完成,不能让大人捉刀代笔;自己的手工工具盒自己整理,不能让爷爷奶奶辛苦代劳;自己的衣食住行方面,自己能身体力行完成的,就不让爸妈帮忙。从课堂到课下,从校内到校外,从此时到彼时,这样的担当中,不仅仅是幼儿技法上的由此及彼的提高,更是石油摇篮文化传承中由此及彼的深入。当幼儿能够自己整理书包、自己穿靴戴帽、自己盛饭洗碗、自己完成学业,那就是幼儿之幸,也是成人之幸。

我们应充分利用石油摇篮文化,或在铁人纪念馆的图片展览中触摸能够担当的铮铮铁骨;或在探索石油窑洞的游戏设计中,体验敢于担当的酸甜苦辣;或在体验人防工程的绘本阅读中,强化担当的认识与理解;或在徒步石油河的家园共育活动中,亲自演绎担当责任的精彩与多姿等。或许采用的那种形式并不是最值得下功夫的,在此过程中担当意识的萌芽和担当能力的提高,更值得我们迈出建设性的步伐。而一旦有了体会,师生必将有所提升,在这样的担当中,幼儿在健康成长,教师也实现了华丽的转身和同步成长。

三、多向探寻石油摇篮文化,培养幼儿吃苦耐劳的精神

无论时代风貌如何变化,一些传统文化中的崇高精神不能丢弃,一些最优秀的文化基因不能埋没,一些最基本的文化养分不能稀释,包括玉门精神、铁人精神和石油摇篮文化更不能被淹没泥沙之中。尤其是吃苦精神更不能丢,要让幼儿现在学会吃苦。而这需要一定的“抓手”,通过实践,我们认为,应该多向探寻石油摇篮文化,比如区间活动、绘本阅读、主题活动等,让培养的渠道呈现出多样、高效、厚实的特点。特别是区间活动,因为“人文性、实践性、多元性”等特点,所以能够更好地锻炼幼儿,从而一点一滴地培养幼儿吃苦耐劳的精神。而这样的重任无疑落在了教师身上。教师应把石油摇篮文化中的传承、润泽和渗透工作做精做细,培养幼儿的吃苦耐劳的精神,醇厚道德修养,注重幼儿道德品性的精细化建设。

例如,我们以《王进喜:用自己身体制服井喷》的主题区域活动为例,通过划分不同区域,如角色区、手工区、益智区、图书区,投放各种材料,如井喷模拟物、井喷图片、王进喜的图片若干、王进喜绘本图册等,让幼儿在模拟井喷的高危险性和铁人王进喜用身体搅拌水泥浆的过程中获得感性认识,并以此培养幼儿吃苦耐劳的精神。

不仅仅是吃苦耐劳精神,还有艰苦奋斗精神,勤俭节约精神等,都可以在意蕴十足的区域活动中得以培养。为此,我们需要多向探寻石油摇篮文化。这里的“多向”既指石油文化的多向化,也指幼儿传承方式的多向化。如在探索石油窑洞中,观察幼儿的吃苦情况,在寻访中国第一井的实践活动中,既触摸石油工人叔叔的精神脉搏,也提升了幼儿的精神传承,包括在找寻石油工业遗迹,体验人防工程、徒步石油河等中,不仅仅注重先辈的精神风采,也注重幼儿吃苦耐劳等精神层面的传承。其中的现身说法,区域活动,直面介绍,情境创设等,都因为石油摇篮文化的深度融合而焕发出迷人的光彩。只要教师是有心人,那么传承方式的多元创新、渗透细节的深刻把握,都有可能在实践中得以实现。

石油摇篮文化迷人、丰富、厚重,关键就在于幼儿园和教师如何去解读,如何去渗透,如何去弘扬,这关系到新一代幼儿精神建设的大计。深刻把握幼儿的身心特点和情感规律,巧妙地融入地域文化中的优秀教育元素,丰富幼儿园地方课程体系,大幅度提升幼儿的道德品质,大力进行地域文化与幼儿教育的深度融合等,这也应成为西北石油基地幼儿园进行精细化课改的视点之一。愿石油摇篮文化能够历久弥新,也愿幼兒教育资源中充分填充人文生态的根系,更愿新时代背景下的幼儿教育中充盈着活泼的道德哺育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刘严萍.基于家园共育的园本课程的支持与互补——石油摇篮文化在幼儿园的延伸[J].课程教育研究,2020(34).

[2]林高明.核心素养:关注个体生命成长历程[J].教师博览:原创版, 2017(2).

作者:魏萍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警察自我保护意识法律探讨论文下一篇:园艺植物实验教学生物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