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二年级下册课文

2022-08-21

第一篇:部编二年级下册课文

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教材分析

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教材简析

单元教材简析

第一单元,围绕着“春天来了”这个主题,春天来了,我们来到了野外。沐浴着灿烂的阳光,迎着暖暖的春风,踏着青青的小草,听着哗哗的河水的流淌声,我们感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春天是美丽的,《咏柳》让我们欣赏到柳树的美;在《村居》中,我们感受到春天带给孩子们的快乐;让我们一起来《找春天》,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大自然的气息,养成主动发现的习惯。来到《开满鲜花的小路》,我们领略到花开的美丽;《邓小平爷爷植树》能让我们感受到一代伟人用自己的劳动装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情。《口语交际》中“注意说话的语气”,让学生学会用和气的语气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小懂得待人和气,以礼待人,以礼服人。《快乐读书吧》介绍了四本故事书,让学生在看书的时候学会看目录,喜欢读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本单元需要学生会认64个字,会写35个字,认识一个多音字。背过第一课两首古诗,正确、流利地熟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景,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懂得从自我做起,保护我们的环境。

本单元的内容浅显易懂,目标明确。我们可以把每一课的教学与语文园地结合起来,把口语交际分散在每一节课上。还可以让学生练练笔,尝试写一些我爱小动物的小故事,小诗等。 单元教学目标

1.会认38个生字,会写3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一、二课课文。 3.体会作者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4.教育学生从文章中吸取力量,陶治情操。

5.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与思考的习惯,让学生大胆想象,自由表达。 单元教学重难点

1.会认38个生字,会写39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一、二课课文。

2.体会作者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教育学生从文章中吸取力量,陶治情操。 3.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与思考的习惯,让学生大胆想象,自由表达。 单元课时安排共计(12课时)

1.《古诗两首》 2课时 2.《找春天》 2课时

- 121.神州谣…………………………………………………………………2课时 2.传统节日………………………………………………………………2课时 3.“贝”的故事…………………………………………………………2课时 4.中国美食………………………………………………………………2课时 口语交际:长大以后做什么……………………………………………1课时 语文园地三………………………………………………………………3课时

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材简析

本单元“童话篇”,意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童话对处于成长阶段的孩子的成长会起到非同寻常的积极作用。它可以开启孩子的思想,对复杂生活的单纯反映可以使孩子易于接受,并且充分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培养美感、愉悦童心,让孩子在学习中充分获得快乐。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四,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书写提示”、“日积月累”、“我爱阅读”。

课题 内容简说

彩色的梦

这首诗通过幻想和想象,写出了“我”的美好梦境,表达了作者对 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

枫树上的喜鹊 这篇童话讲述了作者在观察喜鹊一家时的开心事,表达了作者热爱动物的情感。

沙滩上的 童话

本文按“总—分”的形式,写一群孩子在修筑城堡并编织了一个美丽的童话的故事,表现了儿童天真活泼、富于幻想的天性和勇敢、善良 的美好品质,同时也表现了童年生活的幸福和快乐。

我是一只 小虫子

本文是一篇童话,用第一人称的方法讲述了当一只小虫子的烦恼和 乐趣,告诉我们生活有欢乐,也有烦恼,只要有乐观的心态,一切都会 变得美好。

单元学习目标

1.会认48个生字 ,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34个字;会写3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的词汇。

3.要能在阅读中想象故事内容,拓展思维。

4.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感悟童话故事的美好,并联系生活,学会做一个快乐的人。

单元学习重点

1.会认50个生字;会写34个生字;掌握“般、姨、母、围、净、劲”等字的笔顺。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童话故事丰富的现实意义和强烈的情感色彩。

单元课时分配 12课时

8.《彩色的梦》 ………………………………………………………………………2课时 9.《枫树上的喜鹊》 …………………………………………………………………2课时 10.《沙滩上的童话》…………………………………………………………………2课时 11.《我是一只小虫子》………………………………………………………………2课时

语文园地四 …………………………………………………………………………… 4课时 教法与学法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注意要在学生朗读课文、口味课文的基础上充分开拓学生的思维,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并联系生活实际,感受生活的美好

- 5 -

第二篇: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5单元教学反思大全

《我是一只小虫子》教学反思

我说:孩子们,读一篇文,尤其是读一篇好玩幽默的文,我的心情是高度愉悦的,可能会笑的不能控制。但是孩子们,不要因为它的好玩,忽略了它中间蕴含的知识性,和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

出示所有昆虫的名字,你从文中能找到描写这些小虫子的句子吗,能从句子中知道关于昆虫们什么样的特点吗?练习读写画。如果让你描写你把自己想像成某种动物,写写自己可能会发生的经历,你会怎么写呢?请想一想。我觉得,在这样一节到处都是失控点的文中,我能找到这样片刻的宁静,去探讨思索,真的很难得了。

学习生字时,也是笑点不断。就让它尽情地失控吧。孩子们把这节称为“搞笑课”。我想不管他们过了多久,也会清楚地记得今天这一课。

《亡羊补牢》教学反思

教学这篇课文时,我采取的教学思路是:

一、激趣导入。在这个环节主要让学生收集成语故事,在这个过程中还使学生学会了区分成语故事和神话故事的不同。学生非常乐意去做,收集了很多,在课下也进行了交流。接着揭示课题,亡羊补牢。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先自己读文,再提出重点词语,再由重点词语引出句子,然后再回到文中去读文,了解文章的大意。

三、再读课文,感知大意。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四、精读课文,体会寓意。抓住养羊人两次丢羊时态度的不同进行教学,针对 “第一次丢羊,养羊人街坊是如何劝他的?他是如何反应的?”“第二次丢羊时,他又有什么反应,以及如何想的,如何做的?”这几个问题展开,进行朗读,感悟,老师进行恰当的板书。在理解课文之后适时的出示课题,让学生很自然的理解课题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小组合作交流: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五、联系实际,谈体会。让学生结合实际谈谈感受。 回顾这节课,比较成功的地方主要有一下几点:

1、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如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鼓励大胆质疑,在读中解决问题等。

2、注重双基的训练。如对字词的指导,包括字的音准,字的演化,字的书写等。

3、在合作交流中解决疑难。

4、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的积极很高,学习的兴趣很浓,教学也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比这节课的成功之处,不足之处也很多:

1、教学目标制定得不细致准确,所以教师教学时对课堂的把握就不是很到位。

2、不能很好的把握学生的课堂生成,使课上的更精彩。

3、课堂提问中,集体展示偏多,个人展示偏少,不能体现有些个体的能力。学生的思路不够开阔,有些孩子人云亦云。

4、感情朗读不到位,应进一步加强朗读的指导。

5、联系实际谈体会环节,学生谈得还较肤浅,老师应进一步指导。

总之,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发现自己在教学方面还需要改进的地方,一方面是存在急功近利的心理,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设计,还有点牵学生鼻子走的心理,不能真正实现以学定教。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把教学真正落地实处,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获。

《揠苗助长》教学反思

寓言具有篇幅短小、内容生动有趣的特点,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一种体载。它通过一个内容简短明白易懂的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奥的道理。因此,课堂上如何结合“寓言”的特点,让学生能更好地学习课文并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揠苗助长》这则寓言时,首先,我从《揠苗助长》的课题着手,引导学生质疑:揠苗是什么意思?揠苗能助长吗?那为什么还要揠苗呢?带着这些问题,我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辅助,来帮助学生有条理地理解文章内容。

其次,我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如“巴望、焦急、自言自语、筋疲力尽、喘气、一大截”等,联系上下文来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通过分析人物的动作和心理活动,让学生做做动作,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在说中理解、在读中感悟。例如:说说“巴望”还可以换成什么词语?什么叫“自言自语”?做做“喘气”的样子……在理解“筋疲力尽”的时候,我让学生来做做揠苗人拔苗的动作,说说自己的感受,周围同学说说他拔完苗会有什么感觉,什么样子,这样在形象的展示同时通过说话练习就可以非常自然而贴切地理解“筋疲力尽”了。

寓言常常是以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因此,理解寓意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而言,花长时间来说那些道理,显然是不合适的.在实际教学中我就紧紧扣住课题:《揠苗助长》这4个字,特别是“助”,抓住“那个人为什么要揠苗?怎么揠苗?结果怎么样?”这3个前后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读文中明白揠苗人的“帮助”是起到了反作用,这都是因为他的帮助违反了禾苗的生长规律。

《画杨桃》教学反思

我主要从读的角度入手,以读为主,朗读感悟。

《新课程标准》在目标定位中强调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良好的语感,要先靠平时多读,和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来实现。上《画杨桃》时,我在学生初读课文后就安排了让学生自由表达质疑。孩子们读书后,都应该有一种“读完了就想说一说”的冲动。因此,我请学生自主地、自由地站起来说一说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心得。在我的鼓励下,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提出了很多有代表性的问题。这些发言,不但培养了学生自读自悟、表达质疑的能力和习惯,也使教师了解了学生初读之后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和疑难所在,为教师下一步的教学,提供了学情参考。从学生的发言和质疑看,他们提出了为什么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的样子?他们理解的重点放在了对父亲的话和老师的话的理解上,即“角度不同”和“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上人教版《画杨桃》教学反思人教版《画杨桃》教学反思。而同学的两次回答,第一次回答:“不像!”“像五角星!”,第二次回答:“不……像。”“像…… 五……五角星。”两次回答内容相同,但是语气却不同,我让学生先说说自己有什么发现,为什么会这样?这一环节中,学生在课文中找得很准确,这里既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又让学生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从中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而且在朗读时孩子们的语气很好,让听得人很容易感受到文中人物的心理,让我很高兴,这达到了我对学生文字理解和朗读的训练目标。

通过上《画杨桃》一课,我认为自己需要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机智,深入地研究自己的薄弱之处,提高评价的能力人教版《画杨桃》。

总的来说,语文学科的复杂性,决定了语文教学改革的复杂性。不同的课文,必然有不同的教法,怎样找到最适合“本课”的个性化的教学方法,而又符合阅读教学以读为本、读思结合的基本规律是最需要思考的。

《小马过河》教学反思

《小马过河》文章篇幅长,涉及的事物多,哲理深刻。但课文情节美、事物美、构图美,我希望利用课文自身的美去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情境,在生动活泼的教学中扎扎实实地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个故事中主要“人物”是小马,还有老马,老牛伯伯、松鼠。这些“人物”的语气、语言的感情色彩不同,老马是“妈妈”,说话该用亲切的语气。老牛伯伯是老一辈,朗读时声音要粗,语气稳重。小松鼠从树上跳下时讲的话,语气要急切。小马天真、有礼貌,读时要用适当的语气表现出来。在指导朗读时,我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接着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角色朗读。这样训练朗读,可以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故事中蕴含的美。

当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之后,让学生记住老马、小马、松鼠、老牛的话,并想象当时的情境,进一步领悟“人物”的身份不同,说话的表情、语气也不同,然后鼓励学生加上动作和表情,把课文的对话“表演”出来。这样做,既能加深对课文的感受,又能激发阅读的兴趣。

老马说的话是理解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设计了两个问题:同样一条河,老牛水水很浅,松鼠说水很深。他们谁说得对?为什么?2.如果是一头大象和一只小白兔要过这条河,问问你,你该怎样回答它们?在整个教学中,我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思考和交流的空间。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然后全班进行交流。从而使学生知道了老牛和松鼠都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依据,忽视了小马的实际情况而下结论,它们说法不一,是因为它们自身的高度不同。第二个问题让学生明确,处理问题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去判断,要避免犯老牛和松鼠的经验主义的错误。

总之,《小马过河》是经典的童话,它包容的东西太多,孩子们从中悟得的也应该是多方面的多层面的。阅读是极具个性化的东西,只有给个性化的阅读交流的时间,我们才能听到“花开的声音”。但是,我总感觉本节课上学生个性化阅读交流的时间比较少,每个学生个性化的看法表达不够充分。以后教学中,还要在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上多下功夫。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教学这首古诗,我主要从以下方面考虑:

一、抓住诗眼,挖掘诗的内涵。

教学中我抓住重点词句,围绕重点词句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本首诗歌的诗眼就在“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中的“毕竟”。“毕竟”既把诗歌要写的特定节令下的特定景色作了限定,集中在写“不同”,又突出诗人对眼前景色的由衷赞美,乃至惊叹之情。我抓住这两字诱导,提挈全篇,重点在引导学生理解“风光不与四时同”,让学生知道夏季中有三个月,六月居末,荷花最旺之时,景色尤美。

二、引导学生发挥想像,体会诗的意境。

古诗中的思想感情一般表现得比较含蓄。教学时。我启发学生逐句逐段地进入诗中所描写的意象中去感受,去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我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发学生体验、感受、联想和想像,从而拉近古代和现代的距离,赋予古诗文以新的生命力,如鱼之江海中,自有无穷乐趣,而后发现情致理趣所在。在初读之后,我让学生先介绍自己所认识了解的荷,给学生头脑中留下一个大概的印象,然后用朗读录音回味叶圣陶爷爷的《荷花》,学生对荷花的感知就越来越具体了,最后看图画学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了解诗人写西湖六月中“毕竟不同”的“风光”,捕捉了西湖特有景物“莲叶”和“荷花”,写出了它们一望无际和亭亭直立的形态,赋予了它们“无穷碧”和“别样红”的色彩,红绿相映,荷日生辉,写足了西湖的美景。

三、拓展阅读,培养诗趣,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

课改提出的新理念,“不能教教材,而要教材教”,即要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积极开展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我们更不能就诗教诗,勇于把语文课堂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天地,也就是学生的生活和大自然。要和学生一道开发和生成开放、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古诗词距离学生遥远,有很多诗词都有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这就要*学生具有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学习诗前让阅读、收集大量与“荷花”有关的资料,以便更好、更深地理解。在这一次次的积累中,学生的语文功底,领悟理解力才能渐渐地厚重起来。〕

在学完本首古诗后,我以一带一进行相关链接,引导学生学习李白的有关映日荷花的诗《古风其二十六首》,进行拓展阅读,打开课外阅读的新视窗。

教学本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诗歌内涵的理解,古诗的诵读指导,我将会在以后的古诗教学中改进。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唐代诗人杜甫快炙人口的诗词,全诗采用对偶句式,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了临窗而望看到的窗外美丽的景色。本节课,我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以画为媒,读写结合,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学生学得兴趣盎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情境,诱发热情

上课伊始,教师用充满热情的语言,创设自由和谐的教学情境,并通过播放课件,把学生引入诗情画意之中。迷人的自然景观伴着轻快流畅的乐曲,学生埋藏于心灵深处的情感被拨动,诗兴喷涌而出,大家跃跃欲试,争先说出与画面相关的诗句,学习古诗的热情空前高涨。

(二)白描画面,引入诗境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古诗教学必须具有鲜明的形象,使学生可见可闻,产生真切感,才能入情入境,正所谓“诗画一家”。本节课的教学亮点是引导学生根据诗句,展开想象,作画配诗,以“画”为媒介,为学生“走”向古诗搭一座美丽的引桥。“画”仅仅是手段,目的是把学生领到诗人面前,完成一次超越时空的心灵对话。在白描画面后,让学生图诗对照,对画进行点评,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创新能力,也促使其进一步理解诗的内容,将零散的事物组织成一幅完整、隽永的图画,提高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的能力。

三、反复吟诵,升华诗情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来也会诵”。读的活动在教学中是一以贯之,从自由练读到品析美读再到深情诵读,把诗所展示的形象与诗的韵律、节奏、激荡的情感结合在一起,进而感受诗人欢快激扬的情感,升华了诗情。

第三篇:人教版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

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学设计:

本课是一首儿童诗,以优美的语言和流畅的音韵描写了雷锋叔叔的感人事迹。教学本课的目的,一是让学生了解雷锋叔叔的动人事迹,二是让学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用实际行动向雷锋叔叔学习。作者以问答的形式,教育学生懂得奉献爱心,助人为乐。诗歌要熟读成诵,因此本导学案的设计加强朗读部分,指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思考,在朗读和背诵中去触摸雷锋叔叔的足迹。 教学目标:

1.认识“曾”等13个生字;会写“锋”等9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习本课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1.2.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2.教师:前面几课我们学习到小鹿、泉水为别人带来了快乐,从而自己也感到快乐。在我

3.教师出示雷锋画像:看,他是谁?(板书: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

1.(1(2(3)课文介绍了雷锋的哪事迹?

2.(1(

23.指名逐节朗读,并说说每节诗各讲了什么,初步体会情感。

三、整体感知,理清层次。 1.教师出示要求会写的92.指名读,说偏旁,组词。

3.教师重点指导“冒”和“洒”的书写,“冒”上边写得略宽,下边“目”写得略窄,稍

4.指导学生书写,评议。

四、总结,拓展。 1.2.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强调朗读,以“读”贯穿全文。本文是一首诗,语言简炼,内容也是比较清楚明白,因此并不需要过多的琐碎分析。我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以读代讲,以读促思,读中感悟。古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我的引导下,学生掌握了生字词,理解了课文内容,初步体会到了雷锋的精神。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课文。

1.2.卡片冒着 雷锋 需要

二、精读课文,探究交流。

1.2.3.交流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出示诗句教学。

(1)他在小溪边把迷路的孩子送回家。(板书:雷锋 小溪边 ①你是从诗中哪一节知道的?(第2节诗)

足迹 叔叔

泥泞

②出示第2③理解“泥泞”的意思,想象雷锋叔叔冒雨送小孩④有感情地朗读第

2(2)他在小路边背着年迈的大娘回家。(板书:小路旁 ①你是从诗中哪一节知道的?(第

4②出示“背着年迈的大娘,踏着路上的荆棘”一句,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语。(“背”和“踏”两个动词,从这两个词语中体会到雷锋的辛苦。)

③出示“瞧,那花瓣上晶莹的露珠,就是他洒下的汗滴”一句,指名读。(从“露珠”联

④齐读第4

(3)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①你是从诗中哪一节知道的?(第

5②出示“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说一说自己的理解。(雷锋叔叔时

③齐读第5

4.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身边的“小雷锋”。

三、学唱歌曲,拓展延伸

1.读文后的学习伙伴的话,想一想:我们身边有哪些像雷锋叔叔一样的人呢?学生联系生

2.3.学唱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

四、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文最后两行诗句有两层含义。表层含义是雷锋叔叔时时处处都为别人着想,他把爱心洒遍祖国各地。对于这层含义的理解,我引导学生抓住“送迷路的孩子”和“背年迈的大娘”两个场景朗读感悟,体会雷锋叔叔的伟大精神;深层含义是希望处处都有活雷锋存在,奉献爱心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自觉行动。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我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拓展延伸,让学生说一说:我们身边有这样的同学吗?使学生能在生活中发现身边像雷锋叔叔一样的人并从中受到教育。

6. 千人糕

教学设计:

本课通过爸爸给我讲述“千人糕”,让“我”明白了“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的道理,通过简单的对话向我们揭示了劳动成果来之不易的主题。借助插图启迪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生活的能力,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自主识字和独立阅读的能力得以培养。 教学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会写9个字;掌握多音字“好、要、种、的、应、着”。 2.3.食品、衣服、文具等物品的制作过过程进而启发学生发现生活,培养观察能力。 激发学生发现生活的兴趣。

教学重点:

1. 初读课文,理解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并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1.2.制作生字卡和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启发谈话,说说对我们生活中的衣服食品的制作过程,引入课题。 2.3.揭示课题,板书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

1.2.3.检查(1(2)开火车认读生字。 (34.5.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整体感知,理清层次。

1. 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

2. 标出课文自然段,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思考问题: (1(2 3. 指导学生理清课文。

四、总结,拓展。

1.2.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3根据低年级孩子特有的年龄特点及他们爱思考,乐于探索新鲜事物的特点,我在导入题时采用了层层揭示的方法。以兴趣为前提,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去读书,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激发学生的兴趣,再辅助提一些读书的具体要求,收到的效果非常明显。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多种形式为学生创设朗读的机会,让他们享受成功的愉悦。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启发引导学生发现和思考生活。进而培养他们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能力。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课文。

1.2.请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3.导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

(1)爸爸说的(2(3)文章通过米糕的制作过程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道理?

三、总结课堂,生活感知。

想一想: 我们穿的衣服、用的文具等,都经过了哪些制作过程?

四、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所谓精神价值,即通过学习文章让学生明白文章所要讲述的道理,在他们的脑中建立起一种价值观,指导他们将这种价值观融入到生活中去。我们想要孩子学到更多文化知识,但我们更注重的是提高他们的能力,提升他们的道德品质,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7. 一匹出色的马

教学设计:

本课讲述了爸爸给妹妹一条柳枝当马骑的小故事,表现了孩子天真可爱的天性。本课的学习中,除了对课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独立思考问题外,我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并通过让他们说说自己发现的玩具来引导他们发散思维,观察生活,同事启发学生要独立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学会成长,学会独立,不能一味地依赖父母。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字;掌握多音字“发、看、还、舍、长、给、奔”。 2.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思考想象能力。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要学会自己面对生活中难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初读课文,理解课文,掌握生字词。

2.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要学会独立生活的能力。

课前准备: 1.2.制作生字卡和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2.3.揭示课题,板书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

1.2.3.4.(1)开火车认读生字。 (25.

6.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整体感知,理清层次。

1.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 2.(

1 (23.读句子,边读边想象画面:

河水碧绿碧绿的,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波纹。

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四、总结,拓展。

1.总结本课学习内2.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要以孩子的兴趣为前提,能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去读书,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比如记生字词时,运用多种方式方法,做些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快乐地记住生字词,而不是一味地灌输。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多种形式为学生创设机会,让他们享受成功的愉悦。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启发引导学生发现和思考生活。进而培养他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课文。

1.2.请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3.导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

1.引导学生小组内自主学习课文,并思考以下问题:

(1)妹妹开始时求妈妈和爸爸抱她,后来高兴地骑上“马”,蹦蹦跳跳地奔向前去。妹妹

(2)通过学习文章,你学到些什么?(

32.回忆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事本可以自己解决,而我们却总指望父母帮忙?我们今后要怎么做?

三、总结课堂,生活感知。

1. 2.想一想: 学了这篇课文我们能想到些什么?

四、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第一学段的阅读教学,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初次读文,可以带着问题读文,整体感知全文。这样不仅教会了学生读书方法,还让学生在读书中学会了思考,提高了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主读书,自觉与文本对话,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动笔圈画的习惯,渗透联系上下文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感情被点燃,从而明白“劳动创造快乐”的道理。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通过“识字加油站”认识11个生字词,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养

2.3.4.5.教学重点:

1.认识112.积累词汇

3.4. 课前准备:

1.查找搜索一些职业名称和日常用的谚语(学生2.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展示台)

1.谈话引入: (1(2(3(42.3.4.5.6.根据“职业”这个主题扩展词语,比比谁的词汇多。

1.(1(2(3(42.(1(2(3(4)在词典的帮

1.(1(22.(1(23.

第二课时

(写话、日积月累、我爱阅读)

一、日积月累

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认识三则谚语中的生字词。 (1)学生正确朗读三则谚语,同桌互读。

(2)指导学生理解每则谚语的意思,并指导用法。 2.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搜集的谚语,并解释大致意思。

1.学生自由朗读,在老师指导下认识诗歌中的生字词。

(1)你能发现文中的生字都有什么特点吗?如“踮”、“栽”、“疲”、“眨”、“枝”,看看他们的

(2)辨别相近字 踮/惦 栽/裁/载 疲/破/坡/2.3.(1 (24.

(1)这首诗歌是写给谁的?他们为什么要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

(25.

(1)你还看过哪些赞美老师的诗歌?找出来分享一下。

(2)教师推荐学生阅读有关赞美教师的诗歌作品,并试着课下给自己的老师写一首小诗歌。

三、写话 1.(1(2

2.教师展示课件上准备的几段描写人物的范文,给学生讲解人物作文的写作方法。如重点写他面部的突出特点,可以使用比3.

4.布置一个小作文,让学生课下写一段描写自己身边好朋友的小作文,包括长什么样子,在一起时经常做得事。

第四篇:人教版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模版)

第六单元 15.古诗二首

教学设计说明:

古诗二首安排了两首古诗,一首宋代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首唐代杜甫的《绝句》。在教学中,通过朗读品味诗中语言的优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用引读法教学,即教师在教学中加入一些说明、描述、想象性的语言,用以体会诗句的丰富内涵,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感受诗歌表达的意境,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字;能正确读写“毕竟”、“黄鹂”等词语。

2.读懂诗句,理解诗意,体会感情,感受意境。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依据诗句展开想象,以画配诗,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的画面,领会诗的意境,感受诗人想要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 学习诗人对画面生动描述的能力,体会诗人想表达的思想感情。 2. 背诵古诗,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象。 教学准备:

1.搜集相关图片及作者资料。(师生) 2.制作生字卡和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导入新课。

(1)教师导入:同学们,有人说,离别是诗,离别是歌,离别是泪水。那么古人是怎么描写离别之情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送别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介绍作者杨万里。

2.引导学生交流:读诗题,你读懂了什么?

3.小结:净慈寺,是西湖边上的一座寺庙。林子方,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一个朋友。这一天,林子方正要到外地做官,杨万里在西湖边上送别他。

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词。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识记“晓”、“慈”、“毕”、“竟”、“映”。 2.老师检察自学情况。

(1)指认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2)开火车认读生字。

1 (3)用生字组词。

3.指导书写“湖、莲、穷、荷”4个生字。 4.指导学生小组合作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三、探究研读,深入赏析

1.引导学生读古诗,有不懂的字词先提出来。(交流重点字词)(课件出示——标注) (1)毕竟:到底。

(2)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本诗指除六月外的其他时候。 (3)接天:与天相接。

(4)映日:映照着太阳。本诗中映照的是朝阳。(从题目的“晓”字中可以看出) (5)别样:特别。

2.指名学生说一说每行诗的意思,交流对诗意的理解。 3.教师示范读古诗,让学生思考下面问题:

(1)这首诗写的是什么?读完整首诗,在你的脑海里呈现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回答后,出示西湖荷花荷叶的美景图片)

(2)此诗除了赞美西湖的“无边的荷叶,一片碧绿”外,还赞美了西湖的什么呢? (3)题目是送别,可诗人在全诗只写了景色,这是为什么呢? (4)作者写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点学生回答)

4.教师指导讲解描绘诗句的意境,赏析“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两句。 5.赏读全文,指导背诵。

四、总结,拓展。

1.引导学生背诵古诗。 2.教师了解学生的背诵情况。

3.比一比,看谁背得又对又快。 教学反思: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描写了西湖盛夏的美丽风光,通过对西湖景色的极度赞美,婉转表达了对友人的眷恋之情。在教学中,我鼓励孩子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富有情感地多次朗读,努力将自己带入诗的意境之中,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同时通过情境画面导入,多媒体课件展示层层叠叠的荷叶连绵到天边,在阳光的照耀下荷花显得格外娇艳的影像图片,引导学生从景入手,从字词的理解以及诗的画面中,体会诗人描写“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妙之处。在课堂上,学生们各抒己见,表述了自己对诗的理解,收获了不错的效果。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指名背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 2.教师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全诗通过对六月西湖风光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美,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对友人的眷恋。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另一首古诗《绝句》。(板书:绝句) 3.组织学生交流杜甫及作品。

二、自主合作,学习古诗

1.教师轻快地范读古诗,学生谈谈听后的感受。 2.介绍写作背景。

3.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自读古诗。

(1)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学习本诗中的生字。 (2)你从诗中读出了哪些景物和哪些颜色。 4.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一读。

5.各小组提出不懂的或难理解的问题集体讨论释疑。教师相机指导难懂的词句,并引导学生体会画面的意境。

三、品诗感悟,熟读成诵

1.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地方。 2.学生汇报,相机引导。 (1)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语。 (2)找出表示数量的词语。 (3)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4)作者都描写了哪些近景、远景。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4.给诗配画,深入理解。

(1)根据诗意,给诗配画,喜欢哪一句就画哪一句,并以相关的诗句作为标题。 (2)小组交流展示画作。 (3)展示评议学生的画。 (4)展示课件。

①比较课件与学生画作的不同之处。 ②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看到的画面。 5.尝试背诵古诗。

四、巩固生字,练习写字 1.出示本课要求书写的生字。 2.学生认读、组词。

3 3.教师引导学生注意以下书写要点:

(1)“岭、绝、”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岭”字右边是“令”,不要写成“今”。 (2)“岭”字的右边、“含”字上面的“人”字头都要写得舒展。 4.欣赏优秀作品,指出学生书写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1)书写姿势不够规范。 (2)起笔和顿笔容易忽视。

四、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这首古诗画面感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教学的时候,抓住这一特点是至关重要的。就学生的特点而言,抓住“画”这一关键要素学习古诗也是最为恰当的。因此,在这首古诗的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学生收集到的图片、课文插图以及相关视频材料,让学生走进气势磅礴的庐山,景色优美的西岭。我还充分利用简笔画进行板书,不仅直观地再现了古诗所描绘的景象,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6.雷雨

教学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中对阅读教学明确指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图画阅读。教学设计中,以“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为阅读主线,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感受作者用字的精炼准确,采用图文对照,情境创设,想象谈话等多种形式去品悟文章描写的意境,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了解雷雨后的景象,对比阅读,感悟雷雨前后的不同。

3. 总结全文,品读句子,感悟“挂”等词语在句中的表达作用。留心观察天气,把它写在日记里。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 品读重点句子,感悟雷雨前后的不同。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字词,朗读课文,观察夏天雷雨前后的天气变化。(学生)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揭示课题

1.出示雷雨的课件,问: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是夏天什么时候的景象呢?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描写雷雨的课文。(板书课题)

二、检测预习,纠正字音

1.教师检测学生课文的预习情况,分自然段指读,要求其他同学注意倾听。 2.教师引导学生评价,相机纠正字音错误。 3.出示重点句子,引导学生读准确。 (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2)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3)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4.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读课文,开展朗读竞赛。

三、自主品读,感悟雨前的景象

1.导入:现在,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找出文中具体描绘雷雨前的景象的自然段。 2.指名反馈。

3.引导自由读,想一想:作者抓住了哪几样景物描写雷雨前的景象? 4.指名反馈,教师适当引导。(乌云、树叶、蝉、大风、蜘蛛、闪电、雷声) 5.师生对读。

如:教师:乌云——学生:黑沉沉地压下来。(指导学生抓住“黑沉沉”,读出乌云的低以及给人的压抑感) 教师:树上的叶子——学生:一动不动。

6.指名反馈:同学们,通过这一遍的读,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7.教师小结:同学们,这就是雷雨前的景象。作者在雷雨来前,仔细看,认真听,把雷雨前的景象描绘得可真详细。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学生读一读。 2.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并进行归类。

3.指名说一说生字的书写要点,教师强调重点。 4.范写“垂”“迎”,边写边强调注意的重点笔画。 5.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后,同桌交流评价。

6.集体交流,评议。 教学反思:

阅读教学中始终围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教学目标进行。通过朗读把欣赏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的感受表达出来。这也是语言训练的教学目标。阅读教学中,结合课文插图,运用多媒体手段来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课文,在指导朗读描写雷雨各个语言片段时,让学生说说写到了哪些景物,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作者语言运用的精妙。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组织学生听写词语。

2.教师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雷雨前,天空——黑沉沉的;树叶——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蜘蛛——逃走了。你们听——(播放媒体课件,呈现打雷声,而后哗哗哗的雨声)下雨了!

二、图文结合,体会雨中的景象。

1.指导学生齐读课文第4~6自然段,画出体现雷雨变化的词句。

2.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指名反馈:雨下得怎么样?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学生回答后教师点拨)

(1)“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①品读要点:连续的三个“哗”让人感受到雨很大,这是通过描写声音体现雨的大。 ②指导读好“哗,哗,哗”。

③齐读这一句。(先一组齐读,然后两组齐读,接着三组齐读,最后全班读,通过声音的逐渐增强来体现雨越下越大。)

(2)“雨越下越大。往窗外望去,树啊,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①学生自由说一说。

②出示课文插图,感受雨大。

③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学生说一说:除了树、房子看不清了,还有什么也看不清了? 3.教师小结:可见雨多大啊!我们再自由朗读课文第4~6自然段,体会一下。

4.出示雷雨前和雷雨后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比较:雷雨过后,发生了哪些变化?(指名反馈。)

5.教师出示文中的语句,学生读一读。

“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一条彩虹挂在天空。蝉叫了。蜘蛛又坐在网上。池塘里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6.教师总结,引导学生对比雷雨前后景象变化,完成填空练习。

三、总结全文,揭示主旨。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会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写得如此细致? 2.教师揭示全文的主旨,鼓励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善于去发现、去探究。

四、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本课,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观察图画,图文对照入手,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在观察、体验、阅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并巧妙地运用多媒体及课文插图,创设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课文情境,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特别是我抓住了雷雨前后的景物变化,让学生在观察、发现中对比阅读,读出雷雨前后景物的不同特点,并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观察、想象、思维、绘画等能力的培养,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17.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学设计说明:

文以诗歌的形式用假设的语言介绍了大自然有趣的科学知识。依据课文特点,在教学中采用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点拨为主的教法,借助多媒体手段,多方位、多视角地让学生去认知、去朗读。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和知识点,积累语言,拓宽视野。注重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相结合,语言文字的训练与逻辑思维的训练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3. 了解并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总结全文,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了解并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 教学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指南针。(教师)

2.预习字词,制作生字卡片,朗读课文,搜集大自然中辨别方向的资料。(学生)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导入:同学们,如果你在城市迷了路,你会怎么办?可要是你在茫茫野外迷了路,那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去了解几种在野外辨别方向的好方法。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自读课文。

(1)借助生字表,认读生字,把诗歌读准读通顺。 (2)找出文中的反义词。 2.检查学生生字的认读情况。

(1)出示本课的生字,指名读。再请小老师带读。 (2)开火车读,读中巩固。

(3)教师出示下列六个带音节的生字:针、忠、实、盏、闯、稠,指名反馈:发现了什么?

(4)指导学生读好翘舌音。

(5)指名说一说识记生字的方法,教师适当点拨,小结。 3.检查学生读文的情况。 (1)小组内读课文,互相评价。

(2)每个小组推荐一人上台朗读诗歌,集体评议。 4.齐读课文。

三、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说一说书写生字时需要注意的地方。重点字书写指导。 2.教师示范,学生临摹。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评价。 5.组织学生独立练习书写其他的字。 6.积累词语。

(1)完成课后读读写写。

(2)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 教学反思:

以读代讲,读中感悟。教学中注重通过朗读来品味美感。诗歌教学应更强调多读少讲,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出情感,读出味道。在读文本时,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读懂其中的科学知识,而不是一味地讲解灌输,让孩子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理解文章。让孩子在语文的情感世界真正走一趟,用情感驱动语文知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听写生字词。

2.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二、分段品读,理解文意

1.出示诗歌第1小节,学生齐读。

2.教师:学了这篇课文,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你就不会再慌张了。因为——(教师媒体展示下列语句。)

“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会帮助你辨别方向。”

3.指名反馈:谁知道指南针?(引导学生展示课前收集到的资料,教师媒体展示指南针,若有实物更好。)

4.师导读:那么,它们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呢?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第2~5小节,然后在小组里讨论。

5.创设情境,了解看“太阳”辨别方向的方法。 6.图文结合,了解看“北极星”辨别方向的方法。 7.出示思考题:如何看“大树”“雪”辨别方向。 8.指名分节读课文。

9.老师范读第6小节,学生思考:诗歌最后一节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小结: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学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启示? 2.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哪些辨别方向的方法?

(2)出示资料袋,拓展野外判断方向的办法? ①利用指南针。 ②利用太阳。

③利用地物和植物特征。

四、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在教学中,我非常重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课前组织学生收集天然指南针的资料,并在课堂中交流和展示,引导学生走向更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积累的不仅是对自然知识的了解,还懂得了如何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学习所

9 需的资料,并进行适当的选择、合理的整合。在了解诗歌中所介绍的四种天然指南针时,我逐步从扶到放,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并在这一自主探究中,进一步感悟到观察的重要性。

18. 太空生活趣事多

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用浅显生动的语言,介绍了一些有趣的太空生活知识。在课堂上我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帮助学生在了解一些航天知识的同时接受语言文字的训练,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和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收获,使学生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意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熟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科学技术的兴趣。

3.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一些太空生活的常识,激发了解新科技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新奇、有趣的语气。 2. 熟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科学技术的兴趣。 教学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生字词卡片(教师)

2.预习生字新词,制作生字卡片,熟读课文,搜集有关太空生活的资料。(学生)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播放中国航天史的经典图片,教师讲述。 2.演示宇航员在太空中生活的画面。 3.引导学生谈感受,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引导学生自由读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

2.采取同桌互读、小组分段轮读、指名读等形式,引导学生把课文读准确、流利。 3.引导学生交流初读感受,引发学生思考:由于失重,太空中出现了哪些有趣的现象呢? 4.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用字组词。

三、自主发现,指导书写。

1.整体指导,发现规律。 2.细心讲解,教师示范。 3.指导学生先描红,后临写。

四、课堂小结,弹性作业。

1.引导学生可以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家人听,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2.指导学生认读生字。 3.指导学生抄写生字词。

10 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课件资源,发挥多媒体优势,让学生初步了解太空的美好,了解太空生活的有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实现向文本的自然过渡。同时,通过不同形式的读书活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扫除了字词障碍,培养了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本课要求学生认读的生字较多,只有通过多种形式反复朗读,复习生字,才能保证识字效果得以巩固,完成识字任务。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生字卡片,组织学生开火车认读并组成词语。 2.组织学生交流搜集的太空生活趣事。 3.板书课题。

二、细读品悟,感悟趣味。

1.教师范读第1自然段,揭示主旨。学生思考:第1自然段这样写的用意?

2.同学自由朗读第2--5自然段,小组学习讨论:太空生活怎么有趣?与我们地面上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样?

3.指名读第6自然段,小结:你觉得太空生活如何? 4.思考:太空为什么会发生这么有趣的事呢?

5.拓展:担任太空小导游给我们介绍一下书中趣事,也可以介绍你搜集的趣事。

三、弹性作业,拓展延伸。

1.画一画:自由想象太空的情景,用彩笔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太空。 2.说一说:把你了解到的太空生活趣事说给朋友、家人听。

四、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新课开始,先引导学生复习本课生字词,然后引导学生交流课后搜集的太空趣事,激发学习兴趣,并为新课作好情绪及内容上的铺垫。

2.在学生细读文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课外搜集与课内学习结合起来。通过交流,学生增强了对文本的了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语文园地六

教学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口语表达和互相交流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和表达习惯,培养基础写作能力。

2.通过“识字加油站”认识8个生字,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认识有关地点的词语。

3.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注意汉字结构的不同,正确书写要求会写的字。

4.积累词汇,体会词语的意思,学会在句子中使用合适的字词,学会根据句意猜测理解句中词语意思。

5.能够在写话中熟练运用疑问句表达对自然现象的好奇,提高语文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6.学习古诗《悯农》。

7.学习“我爱阅读”中《最大的“书”》,普及有关地质方面的小知识。 教学重难点:

1.认识8个生字,正确认读词语,帮助学生积累词汇并学会在句子中正确地使用,学会不用词典的情况下理解词语。

2.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结构特点,学会正确书写汉字。 3.学习并积累古诗。

4.培养学生理解文意的能力,能正确解读文章所蕴含的道理。

5.锻炼学生的基本写作能力,能正确无误且恰当生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思。 6.积累生活常识。 教学准备:

1.预习字词,搜集描写农民、养蚕人等底层人民生活的古诗句;搜集有关地质方面的资料、实物。(师生)

2.制作课件,生字词卡片。(教师)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识字加油站 字词句运用)

一、识字加油站

1.谈话引入:你都知道哪些有关地点的词语?比如教育局、法院、学校、医院等等。 2.出示生字词卡片,老师带读。 3.教师引导:大致理解词义。

12 4.学生自由认读,同桌互相指读。 5.老师指名读,检查认字情况。

6.根据主题(地点名称)扩展词语,比比谁写的词汇多。

二、字词句运用 1.字词运用。

(1)老师范读,学生跟读。

(2)观察所列字的偏旁结构,找出这些字的特点。 (3)小组比赛认字写字,看谁写的字既准确又美观。 (4)引导学生观察易错字,再举出其它一些易错字。 2.词句运用

(1)试读句子,体会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在不借助词典的情况下,引导学生根据句意大胆猜想词语意思。

(2)在词典或教师的引导下,写出加点词语的意思。 (3)引导学生发现体会各词语的特征及与句意的关系。

第二课时 (写话展示台)

一、写话

1.情境导入: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谁知道月亮为什么有时候是圆的而有时候是船形的呢?为什么动物要冬眠呢?为什么海水是咸的呢……我想同学们心中也会有很多自己不知道的问题。但有些你无法解答的问题其他小伙伴也许知道答案,那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解决你们的问题吧!

(1)引导学生拿出纸笔,将纸剪成小卡片,在小卡片上写出想问的三到五个问题,然后把学生的卡片收上来,再发给全班同学,拿到卡片的学生对卡片上的问题进行解答,最后统一展示。

(2)教师对每个问题及其答案进行评议并对学生无法回答的问题进行解答。

(3)指导学生在每张卡片上的问题后面写上问题的答案,并在班级墙上展示,供学生观看。

二、展示台

1.鼓励学生上台发言,展示自我:

13 (1)你带来了什么书放在了图书角? (2)你平常喜欢读什么书? (3)你从所读的书里学到了什么? 2.互相推荐书单。

第三课时

(日积月累 我爱阅读)

一、日积月累

1.出示课件,由农民辛苦耕种图导入《悯农》(其一)这首诗。 2.诵读古诗,认读古诗中的生字词。 (1)指导学生认读古诗中的生字。

(2)学生大声自由朗读古诗,指名学生朗读古诗。 3.理解古诗,体会情感。

(1)引导学生诗中字句的意思,理解诗的含义。 (2)指导学生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情感。 4.巩固深化、升华情感。

(1)提问:为什么“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2)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这首古诗的内容,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并想一想诗人想通过这首诗表达怎样的情感或心情。

5.课外延伸

展示课前搜集的描写农民、养蚕人等底层人民悲惨生活的古诗,向大家分享,并用自己的语言大致讲解一下古诗意思。

二、我爱阅读

1.阅读文章,整体感知课文,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地质(

厚(

勘(

)探

脚印(

矿(

)物

埋(

岩(

)石 雨痕(

) 读(

)书 煤炭(

)(

) 波浪(

刨(

)根问底

宝藏(

) 2.我会加量词。

14 一(

)石头 一(

)陆地 3.辨识多音字。 一(

)书

一(

)高山

一(

)小鱼 一(

)树叶

4.借助字词典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勘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矿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岩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刨根问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文章思考问题:

(1)谈谈对岩石的印象,思考“书”为什么要加引号?

(2)课前同学们已经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了和地质勘探有关的信息,那么什么是地质勘探呢?

(3)引导学生理解“雨痕”“波痕”“矿物”。 (4)岩石上都“写”了哪些内容?

(5)阅读第10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岩石告诉了我们什么。

6.课件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地质方面的资料、实物,如煤炭、石油、岩石。科普有关地质方面的小知识,如煤炭、石油是怎样形成的,岩石的分类,地质层的形成,恐龙的形成等。

第五篇: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填空

1

2

氏歌

?我。

?木子。

?他

张。

张?弓长张。

月胡,

天吴,

徐,言。

氏有

多,

赵、钱、孙、

周,吴、郑、

诸葛、东

官、欧

……

3

睛。

虫,

事。

蛙,

4

(一)

绿

绿

攻。

(二)

“言”

重,

“心”

“日”

云,

“”

明。

雷电

冰雹

霜冻

安岭,

舞.

两岸,柳枝

芽.

海南岛

,

处盛开

.

我们的祖

.

物复苏

柳绿

莺歌燕舞

融化

叮咚

争鸣

谁好

谁好?

好,

它们

闹。

谁谁好?

蜜蜂

好,

蜜蜂来

蜜,

儿仰脸。

谁好?

白云

好,

哪里刮,

哪里。

谁好?

同学好,

歌,

一起

学。

摇摇船

摇,摇,摇,

婆桥。

婆对我

我好宝宝。

糖一

,果一

完饼儿

有糕。

刺猬理

【鲁兵】

刺猬,去理。

嚓嚓嚓,嚓嚓嚓。

理完头

,瞧瞧他。

刺猬,

娃娃。

1.

忘挖井

村子

沙洲坝,毛

席在

西领导革命的

时候,在那儿。

村子里

亲们

挑。毛

席就带领战士

亲们挖了一

井。

亲们在井旁

立了一

面刻

“忘挖井

,时刻想念毛

席。”

2.我多想去

妈妈告诉我,

沿

弯弯的

路,

就能

山。

城,

有一座天安

升旗仪式

壮观。

我对妈妈

我多想去,

我多想。

----------------

爸爸告诉我,

沿

宽宽的公路,

出。

的新疆,

丽的天山,

盛开

洁白的

莲。

我对爸爸

我多想去,

我多想。

3.

接一

月夜,正

踩影子,

就:“

回睡觉!”

唉,我好想

儿啊。

,回

了,

倒可做

的梦

!

正做

好梦,

见在:“该起

学啦!”

唉,

学就好了。

,去了学

就能见

,多

开心哪!

子,

操场

却响起了

课铃。

唉,是

课铃就好了。

老师

事,

有趣的

!

的孩子

?

像我一

?

4.

我画了

绿绿的

,挂在夏天的天

山、田野、街

道、

园,

处一片。

我画了

黄的

,送给

天。果园里,果子熟了

黄的落

他们尝尝

果的

甜。

我画了

,照给

天。

光温暖

友冻僵的

脸。

天的

该画

?哦,画

的。

天是

多彩的季。

一辆车

一匹马

一册书

一支铅笔

一棵

一架

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

落知多少。

光像

子,洒遍田野、

山。

田里的禾苗

有了

光,更绿了。山

了。

光,

有了

光,更

面闪

就像长长的锦

缎了。

早晨,我拉开窗帘,

光就跳

了我的。

光,

光是

的。

光像

子,

光比

子更宝贵。

5.

公鸡

鸭子

公鸡

鸭子一

儿出去。

他们

公鸡

多虫子

鸭子

虫子,急得

哭。

公鸡

见了,

虫子就给

鸭子。

游泳,

他们

鸭子:“公鸡弟弟,我里

给你。”公鸡:“我去。鸭子:“,

,你

淹死的!

公鸡

信,偷偷

鸭子后面,

了。

,。

鸭子正在

,忽然

公鸡喊救命。他

公鸡

公鸡

在自己的背

公鸡了岸,对鸭子:“鸭子

,谢谢你。”

6.

喜鹊

里有一棵

有一

鸟窝,鸟窝里

有一

喜鹊。

,喜鹊

孤。

后来

了好多好多

,每棵

有鸟窝,每

鸟窝里

有喜鹊。

有了邻居,喜鹊

有了邻居。

每天,天

了,喜鹊们就叽叽喳喳

一起

了。天黑了

叽叽喳喳

一起

回鸟窝,安安静静

睡觉了。

,喜鹊。

7.

好!

独自一

,静悄悄的,

正好用纸折船,折马……

踢毽子,跳绳,搭积木,

书,画画,

……

好!

事得有

,我

你。

棋,

羽毛球,

跷跷板……

好!

事多

更有劲,

我们

,我

你们。

两甩绳子,

你跳,我跳,轮流跳。

好!

好!

,更好!

多,

游戏

拔,老鹰

鸡,

排球,

篮球,踢

球……

可。

3

赠汪伦_

作者:

白乘舟将欲

,忽闻岸

踏歌。

尺,

及汪伦送我。

胖乎乎的

兰兰画的

张画。

爸爸刚

班回来,拿起画,

,把画贴在了墙。

兰兰明白,问:“我

是画

了自己的啊!我有那

多画,

一张

?”

爸爸:“胖乎乎的替我拿拖鞋!”

妈妈

班回来,

见画,

:“

胖乎乎的

给我绢啊!”

姥姥从厨

出来,一眼就

见了画

润润的

“胖乎乎的

帮我挠痒痒啊!”

兰兰明白了全

张画。她

:“等我长

变了。它

帮你们做更

多的事

!”

8.静夜

_

作者:

明月光,疑是

霜。

举头望明月,

头。

9.夜

我从

胆子

天一黑就

瞧。

妈妈把勇敢的

可我一

心就乱跳……

爸爸

拉我去散步,

原来像白天一

微。

从此黑

黑的夜

我能

鸟怎

在月光

睡觉……

10.端

婆总

煮好一锅粽子,盼

我们回去。

粽子是用

的箬竹

的,里面裹

白白的糯

,中

的枣。

有一颗

婆一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

来。剥开粽

,咬一

粽子,

甜。

的粽子十

多。除了

枣粽

肉粽。我们在

滋滋

后,

装一

蓝粽子

我们带回去,

给邻居。

道,

粽子,

了我才知

们端

了纪

屈原。

11.彩虹

停了,天

有一座

丽的桥。

爸爸,你那把浇

用的

?如果我提

它,

,把

来,那

就是我在

?你就

用挑

浇田了,你

?

妈妈,你梳头用的那面镜子

?如果我拿

它,

,

就多了一

?我拿

圆圆的月

你梳头,

?

,你系在

?如果我把它挂在彩

虹桥

荡来荡去,

裙子飘啊飘的

了一

彩云

?你

见了,

?

4

眉毛

嘴巴

鼻子

脖子

肚子

寻隐者

作者:贾岛

问童子,言师

药去。

在此山中,云深

知处。

妞妞赶牛

妞妞赶牛

,

牛牛柳。

妞妞护柳扭牛

,

牛牛扭头顶妞妞。

妞妞扭牛牛,

妞妞头捡

头,

得牛牛扭头

.

5.

物儿歌

蜻蜓半

展翅

蝴蝶藏。

蚯蚓土里

宫殿,

蚂蚁

食粮。

蝌蚪

中游得

蜘蛛

忙。

6.

对今

对今,

圆对。

严寒对酷暑,

暖对。

晨对幕,

对霜。

朝霞对。

桃对

柳对杨。

莺歌对燕舞,

对。

7.

皮球

踢球

了,

闹。

好。

8.

初,性本善,

,。

教,性乃迁,

道,贵

专。

学,

所宜,

学,老何

?

琢,

器,

学,

知。

5

有饭能

饱,

把茶泡,

轻轻抱,

有衣穿长袍,

有火

鞭炮。

狐狸

乌鸦

狐狸在

林里

的。他来

一棵

见乌鸦

正站在

,嘴里叼

一片肉。狐狸馋得

流。

他眼珠一转,对乌鸦

:“亲

的乌鸦

好?”乌鸦

有回答。

的乌鸦,

狐狸赔

脸:“亲

的孩子好?”乌鸦

了狐狸一眼,

有回答。

的乌鸦,。

狐狸摇摇尾巴

:“亲

的羽毛

漂,麻

雀比起

来,可就差多了

的嗓子好,谁

唱歌,

就唱几句

!”

乌鸦了狐狸的话,

得意,就唱了起来。“哇……”她刚

一开

,肉就掉了

来。

狐狸叼起肉,一溜烟

掉了。

12.

诗二

_

作者:白居易

娃撑

艇,偷

白莲回。

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作者:杨

泉眼

流,

阴照

柔。

荷才露

,早有蜻蜓立

头。

13.

圆圆

荷圆圆的,绿绿的。

珠:“荷是我的摇蓝。”珠躺在荷,

晶晶的眼睛。

蜻蜓:“荷

是我的停

坪。

蜻蜓立在荷

展开透明的翅膀。

蛙:“荷

是我的歌

。”

蛙蹲在荷

呱呱

歌唱。

儿:“荷

是我的

伞。

儿在荷

嘻嘻

游来游去,捧起一

的。

14.

白兔弯

腰在山坡

。天阴沉沉的,

白兔

子,伸了伸腰。

燕子从他头。白兔喊:“燕子,燕子,

?”

了,

燕子:“

潮湿,虫子的

翅膀沾了

珠,

。我正忙

虫子

!”

?

白兔

子里一

来了。

白兔去,问:“

,今天怎

有出

?”

:“

里闷得,我们

来透透。

白兔,你

心淋

。”

白兔

忙挎起篮子

。他

见路

有一

群蚂

蚁,就把

的消息告诉了蚂蚁。一

蚂蚁:“是

了,我们正忙

搬东西

!”

白兔步子。他一一喊:“妈妈,

妈妈,了!”

轰隆隆,天响起了一阵雷

。哗,哗,哗

起来了!

6

冰棍

西

绿

蒲扇

竹椅

萤火虫

牵牛

织女

朝霞

里。

山戴帽,

半山腰。

早晨

日。

天明。

蚂蚁搬

道,

来。

夏夜多

夏夜,公园里静悄悄的。

里,睡莲刚刚闭

眼睛,就被

呜呜的哭

惊醒了。她睁开眼睛一

,是一

蚂蚁趴在一根

。睡莲问:“蚂蚁,你怎啦?”

蚂蚁:“我

心掉

塘,

了岸啦!”

“来

!”睡

莲弯弯腰

来。

蚂蚁

感激

“谢谢

,睡莲姑姑。”

睡莲

:“今

就在

!你瞧,夏夜多

啊!”

蚂蚁摇摇头

:“我得回。

,爸爸妈妈

急的。”

他们的话

正在睡莲

休息的蜻蜓

见了。他问:

睡莲姑娘,有

?”

“蚂蚁想回

,可我

法送他。”

蜻蜓:“

我来

蚂蚁

!”

睡莲问:“

黑,你能

?”

时,一

萤火虫

来了

:“我来给你们照

。”

蚂蚁

”,蜻蜓起

了。萤火虫在

起了

晶晶的

灯笼。

蜻蜓

的假山,

绿绿的

一座

蚂蚁

了。

见了,

眼。

啊,多

的夏夜啊!

15.

具的

铅笔,

用了一

,知丢

哪里去了。

橡皮,

擦了一回,

想擦,就

了。

贝贝一回

,就向妈妈新的铅笔、新的橡皮。妈妈

“你怎

天天丢东西

?”贝贝眨

眼睛,对妈妈:

“我知道。”

妈妈:“贝贝,你有一,每天学后,你

安安

。你

想想

法,

你的铅笔、橡皮

转笔刀,

有自己的

。”

贝贝想起来了,她书

里的

具盒,就是

具的。

从此,每天学的时候,贝贝

检查,铅笔

,橡

,转笔刀哇,所有的

了。

16.

丁零零,闹

响了

哈欠,翻了

,心想:

睡一

,就睡一

的。

了一

起来了。他

了脸

去,

,就背

学去了。

了十

,他

面是绿灯,刚想

灯了。他叹了

:“

是早一

就好了。”

他等了一

儿,才

。他向停在车站的公

汽车

去,眼

了,车子开了。他

叹了

“是早一

就好了。”

他等啊等,一

见公

汽车的影子

决定

去。

了学

,课了。

脸,

头,。

了自己的座位

老师了表

:“,

今天你迟

了二十

。”

后悔。

17.

,老虎

狗熊通知

。狗熊用

喇叭喊:“注意,物开,你

们参!”一了十遍。

狐狸奔来了,对狗熊:“你一遍,开起

来。”

“?”狗熊问。

今天,

告诉

在哪一天开,是

是明天,

是……”

脸,

狗熊一,伸了伸头,做了鬼

忙:“对,对,

对!”于是就去问老虎。

老虎:“就在明天开,你去通知!”

狗熊用喇叭喊:“注意

物在明

天开,你们参!”一了十遍。

灰狼来对狗熊:“你一遍

开起

来。”

“?”狗熊问。

告诉

,在明天

时候开

是,几开。”

狗熊一

,:“有道理,有道理!”于是去问老虎。

老虎:“就在明天八开,你去通知

!”

狗熊用喇叭喊:“注意

物在明

天八开,你们参!”一了十遍。

鹿奔来问狗熊:“

在哪儿开

?你得

楚。”

狗熊捶捶自己的脑袋,:“我怎问楚?”于是

去问老虎。。

“哎

!忘了

在森林

场开,你

去通

知!”老虎对狗熊。

“注意啦!”狗熊用喇叭喊,“明天八,

在森林

场开

准时参

!”一

了十遍。

懂了。第二天

物们

森林

场,准时参

了。

18.

猴子

有一天,

猴子

山来,

里。他

多,

结得

,就掰了一

,扛

猴子扛

一棵桃

。他

见满

桃子

,就扔了

,去摘桃子。

猴子捧

桃子,

一片

里。他

见满

的西圆

,就扔了桃子,去摘西。

猴子抱

西

回。

,他

见一

兔子蹦蹦跳跳的

,就扔了西

,去追

兔子。

,。

兔子

林里

见了

猴子

去。

7

敏而好学,

问——《论

知则

能则学——《荀子》

读书

遍,而意自见——董遇

卷书,

里路——董其昌

孙悟

妖怪

唐僧骑马咚那

咚,后面

孙悟。

孙悟

,后面

猪八戒。

猪八戒,鼻子长,后面

尚。

尚,挑

箩,后面来了老妖婆。

老妖婆,

正坏,骗

唐僧

八戒。

唐僧、八戒

糊涂,是

是妖

出。

出,

,多亏悟

眼睛。

眼睛

,冒

光,

举起

箍棒。

箍棒,有力量,妖魔鬼怪消灭光。

19.

姑娘

姑娘

多可恶的蚜虫。她多

望有

来给她治

啊!

燕子来了。棉姑娘:“你帮我害虫!”燕子

:“对起,我中的害虫,你是

帮忙

!”

啄木鸟

来了。棉

姑娘

:“

你帮我

害虫!”啄

木鸟:“对起,我里的害虫,你是

帮忙

!”

“对

蛙跳来了。棉

姑娘:“

你帮我

害虫

!”

起,我

田里的害虫,你

帮忙

!”

忽然,一群圆圆的

虫子

来了,

就把蚜虫

光了。

棉姑娘惊

问:“你们是谁

?”

虫子

:“我们

有斑,就像

我们

瓢虫。”

久,棉

姑娘的

好了,长出了碧绿碧绿的

子,吐出了

白的棉

。她咧开嘴

啦!

20.咕咚。

熟了。一

湖里,咕咚!

兔子

了一跳,拔腿就

猴儿

见了,问他

。兔子一一:“好了,‘咕咚’可极了!”

猴儿一,就起来。他一一:“

好了,‘咕咚’来了,

哇!”

可热闹了。狐狸

,山

鹿哇,一

起来

儿一

:“

逃命啊,‘咕咚’

来了!”

见了,

见了?”

见,

起来。野牛拦他,问:“‘咕

咚’在哪里,你

:“

咕咚’来了。”野牛拦儿问

见。最后问兔子,兔子:“是我见的,‘咕咚’就在那的湖

里。”

兔子领

。正好

有一

湖里,咕咚!

儿你

我,我

你,

了。

21.

壁虎借尾巴

壁虎在墙

蚊子,一

蛇咬

了他的尾巴。

壁虎

一挣,挣断尾巴逃

了。

有尾巴多难

哪!

壁虎想:向谁去借一

尾巴

?

壁虎

。他

见摇

尾巴,在

里游来游去。

壁虎

:“

把尾

巴借给我

?”

:“

啊,我

用尾巴拨

。”

,。

壁虎

。他

见老牛甩

巴,在

壁虎

:“牛伯伯

把尾巴借给我

?”老牛

:“

啊,我

用尾巴赶蝇子

。”

,。

壁虎

。他

见燕子摆

尾巴,

在中来去

壁虎

:“燕子阿姨

把尾巴借给我

?”燕子

:“

啊,我

用尾巴掌握

向。”

壁虎借

尾巴,心里难

。他

妈妈。

壁虎把借尾巴的事告诉了妈妈。妈妈

:“傻孩子,

你转

。”

壁虎转

了起来:

“我长出一

新尾巴啦!”

8

牙刷

刷牙

梳子

梳头

毛巾

脸盆

蝴蝶

蜻蜓

蚂蚁

画鸡

唐寅

用裁,满

将来。

敢轻言

,一

户开。

白鹤

一天中

,三

白鹤在

。他们

饱饱的,把剩

的一

埋在

里,留

明天。

第一

白鹤抬头

,记

埋在

。第二

白鹤抬头

,记

埋在白云

面。第三

白鹤

,记

在柳

旁。

天,

第二

刚刚升起,三

白鹤

睡醒了。第一

白鹤

去。第二

白鹤朝白云

去。第三

白鹤

,落在

旁。

哪白鹤能

埋在

里的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班班通个人工作计划下一篇:部编版教学工作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