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2022-04-15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信息技术初中物理教学论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整合,可以使大量的知识从静态到动态,从抽象到具体,从“枯燥”到“活泼”,从“微观到宏观”,激发学生对初中物理教学学习的兴趣。为了更好地揭示初中物理学习的内涵,本文揭示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实质,指出了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的问题,并分析了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的措施。

信息技术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篇1: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融合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摘要】    近年来,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愈发迅猛。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合了大量的信息化内容,它不仅丰富了教师们的教学手段,也使得初中物理课堂变得多彩又高效。初中物理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初中生对物理和物理实验的兴趣,并具备一定的物理实验操作能力。由于信息技术的引入,使得物理实验不光可以让学生实际操作,还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操作,很好地迎合了初中生的探究心理。但在融合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初中物理教学    融合

引言:

初中生的思维方式不同于小学阶段,它是一种经验型的抽象思维。这就要求初中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将抽象和具象相结合,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若教师能够将信息技术融合到教学中,那么就可以直观清晰地为初中生们展示仿真实验动画,不仅使初中生们更易接受,也使得物理课堂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但其融合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我们去解决。

一、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融合的意义

(一)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

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概念的学习和对公式的理解与应用是教学的重难点,大多数时候学生不太容易理解,而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较为具体形象的内容,使复杂的内容变得更为简单,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此一来,利用信息技术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比如一些有关电流和磁场的知识点,学生们无法想象出电磁场的样子,那么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出磁场中电流的流动,让学生对这些抽象的知识点有了更直观的感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有利于学生直观的观察

由于物理学科中有许多微观世界中的物理概念,学生无法进行直接的观察,且在现实生活中也很难直接去观察微观世界,这时物理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直观地展示微观世界,能够帮助学生对其展开直观的观察,有利于学生深刻地理解微观概念。像是电子和原子的概念,对于初中生来说就比较抽象,且也无法直接观察,那么教师就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将这些微观的概念变得更为宏观且直观,在多媒体屏幕上为学生们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借助信息技术的还原手段,可以让学生清晰地观察到微观世界,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三)有利于激起学生的兴趣

如果学生对一门课程没有任何兴趣,那么也就没有主动学习的动力,许多学生不喜欢物理的原因大多是由于觉得物理知识既枯燥又难懂,所以不喜欢学习物理,更提不起兴趣。但是借助信息手段的初中物理课堂改变了课堂呈现的方式,相较于传统的课堂模式来说,摒弃了枯燥与乏味,融入了更多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且对物理实验的开展方式也进行了一定的优化。在信息技术的依托下,学生可以自主地进行物理模拟实验,不仅提升了实验的安全性,也能够促使学生在较为真实的物理情境中,进行高效的模拟实验。学生在不断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中,既能够掌握物理知识,又能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通过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可以使得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这也是现阶段物理教学衡量教师教学成果及学生综合能力标准。这就要求初中物理教师要不断地鼓励学生参与到每一次的物理实验当中去,借助信息技术的手段,让学生亲身体验物理课本当中理论推导的过程,同时在实验过程中自行答疑解惑,从而深刻地体会物理的本质。唯有如此,学生才能在一次又一次的实际动手操作过程中,体会并掌握物理学习的真谛。

二、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融合的现状

(一)信息化教学模式单调

目前,大多数中学都可以实现信息化教学。但是最为明显的问题在于,信息化的应用程度很低,使得教学模式也较为枯燥单调。大多数时候只是将多媒体作为播放教学课件或者相关视频资料的工具而已,没有发挥其更多的作用。致使这样的课堂与灌输式课堂并无太大的区别,只是灌输者由教师变成了多媒体而已,不能反映出初中生的主体地位[1]。

(二)教学设施有待完善

现阶段,虽然教师可以通过全面覆盖的校园无线网络,实现与学生们的互动交流。但是会出现网速较慢的现象,从而导致学生的网络作业上传和物理实验操作实时分享受到一定的阻碍。且现存的校内网络学习资源平台的利用率也比较低,可以提供给物理教师使用的教学资源也比较有限。故此,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部分物理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认可度低

部分物理教师只会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教学,且不愿意使用过多的信息化教学手段。他们认为物理课堂上已经有丰富的物理实验了,如果投入過多的信息技术,会令教学秩序变得混乱。故此,部分教师不太习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物理教学。

(四)部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弱

部分初中物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弱,只会使用多媒体,且还不太能够熟练地创设物理情境;不会利用电子白板进行互动式物理教学;不会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学生学习成果检验;不会利用多媒体设计物理游戏和仿真物理实验室等。

三、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融合的问题分析

(一)物理教师的信息技术教育融合意识不够

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学生融入课堂,且利用该技术可以使得物理从课堂里走向生活中。因课堂变得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所以能够有效地激活学生探究、思考的积极性。但大部分初中物理教师并没有正确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优势,同时也忽视了实验操作的误差。所以使得初中物理教学仍旧停留在过去的阶段,显得了无生趣[2]。

(二)物理教师的信息技术教育融合水平较低

物理教师的信息技术融合水平整体偏弱,且部分物理教师只是将信息技术当作展示工具,教学的融合也仅仅是将原有的黑板板书转化到了课件上,仍旧是以大量的讲授形式去开展教学,故而不能达到真正的融合目的。

(三)初中生对传统课堂不感兴趣且信息技术素养不足

初中生对传统模式的物理课堂提不起兴趣,而在信息技术融合的课堂也暴露了很多问题。信息化物理课堂需要学生利用平板电脑完成微课预习或作业提交,甚至还会要求学生进行仿真物理实验操作。但有的学生不太会应用信息技术,无法完成相关学习任务,还有的学生则会因自制力差,往往沉迷到网络游戏中,而不去完成学习任务,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引导。

四、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融合的前提

(一)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并开发优质物理教学资源

硬件设施的齐备是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融合的前提。首先,要实现网络的覆盖。其次,要提升校园网的网速。最后,还需要为师生提供必要的硬件设备,如电脑、平板电脑等。另外,还要开发更多优质的物理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以便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选取更为适合的內容展开物理教学,为活跃在物理教学一线的教师减轻教学负担。同时,由于资源的共享性,教学主管部门要将共享资源实现校内共享,提供相应的资金与经费支持,保证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能获得实时的教学资源,这样不仅方便教师进行物理教研,也方便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二)加强培养物理师资队伍

物理教学师资队伍的培养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使教师形成新的教学理念,打破传统的教学思想,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优势和其为物理教学提供的便捷。二是要加强物理教师们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对物理教师进行培训,同时内容也应该满足现在物理教学的实际需求。不仅包括课件和视频动画的制作,物理实验仿真模拟等,还应该有一些设备故障解决方案的培训和网络资源利用方法的培训[3]。

此外还要采用多样化的形式对教师进行培训,一般可以采用校内培训或者网络学习两种不同的形式。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网络学习虽然不受时空的限制,但是由于教师们除了工作还要照顾家庭,难免会无法集中精力去进行网络学习,加之网络学习本身就缺乏一定的监督和引导,没有相对完善的评价体系,会让教师们对网络学习产生倦怠感,故而导致网络学习的效果相对较差。但无论是何种形式的培训,都应该为教师提供充足的学习时间和良好的学习环境,令教师能够没有后顾之忧地进行学习,同时要引入考评机制,通过考核的教师可以获得相应的证书,以此来激励教师学习。

(三)建立起合理的教师奖评机制

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学校不仅要为教师们提供相关的技术培训机会,还要为教师们提供信息技术应用的平台,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并完善相关的奖评机制。评价方面不能为教师施加过多的压力,避免教师重视信息技术而忽略了教学本身。可以通过定期组织赛课的形式,为教师提供专业的指导和评价,对表现突出的教师予以奖励,以此鼓励教师们积极参与赛课,并使得教师们在赛课的过程当中,加深对信息技术的体会,逐步养成科学应用信息技术实施教学的习惯。

(四)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质

要始终保持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就要使学生真正应用好信息技术教育资源。首先,需要帮助学生认识到,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应用信息化技术,是为了辅助学习,而不是提供娱乐,可以采用集体性的教育或者个别指导的形式,加强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意识。其次,要教会学生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平台,去完成相关的物理学习任务。最后,要多为学生提供信息化自主学习的机会,比如可以通过线上的检测和预习、多媒体模拟实验、线上讨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明白善于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帮助他们高效学习,从中收获物理学习的乐趣。

五、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融合的对策

(一)利用信息技术把控课堂节奏

传统课堂学生要在四十五分钟内,只依靠教师讲解的方式进行物理知识学习,这无疑会让学生产生疲劳感。而利用信息技术,物理教师可以用交互式的电子互动白板为学生展现图文并茂、丰富生动的物理学习内容。不仅可以令学生与教师之间产生更多的互动交流,还优化了物理教学的过程。通过即时生成的学生课堂学习记录,教师能够更为有效地把握课堂节奏,以提高物理教学效果[4]。

比如,学习“声音的特性”,针对不同的声音,教师可以用互动白板为学生们进行展示。并且可以令学生更为直观地看到各类音调的波形。且能够通过波形对不同类型的音调进行区分。而乐音和乐器的原理展示,可以通过电子白板为学生更为直观清晰地展示出来,在了解原理的基础上,有助于学生后续自己动手制作水瓶琴。

(二)设置信息化物理情境

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也需要不断激发他们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而单纯地口头导入与利用信息化手段设置的物理情境相比,物理情境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5]。在学生兴趣浓厚之时,教师们相机导入,能够使学生将物理知识与生活情境相结合,并与教师产生互动,有助于学生的高效学习。

例如,“汽化和液化”的学习,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置生活情境,并向学生们发问,为什么我们洗过的衣服晾在阳台上过段时间就干了。学生通过观看情境视频并联系生活实际就会引发思考,也会想为什么会有如此神奇的变化,进而思考,水是怎么干的。教师相机指导,引入“汽化”的概念,就很容易令学生理解了。

(三)优化物理实验并扩充物理知识

由于物理离不开具体的实验,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必然要进行实验演示。但是因为一些客观因素的限制,有些物理实验会有一定的实际操作难度,或不便于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之,学生本身的生活经验和理解能力都是有限的,对于抽象又复杂的物理变化过程没办法凭空想象出来。那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仿真手段优化物理实验,解决一些教学上的重难点问题,并为学生扩充一些课本上没有呈现出来的物理知识[6]。

比如,“眼睛和眼镜”中,由于人眼很难用具体实验操作为学生们进行展示,故此,利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完整地将人眼观看物体的具体原理进行模拟。学生们可以更为直观清晰地看到模拟过程,并掌握其中的物理原理。此外,还可以为学生拓展摄影成像的原理,能更好地强化并突破关于人眼视物原理的教学难点。

(四)發挥自主探究性实验的作用

在初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有着许多可以供学生自主探究的物理实验,但是许多传统的实验,由于一些硬件设施的限制。学生不能进行大胆的自主探究[7]。

例如,九年级所学习的“电流和电路”和后面所学的电力学知识,都需要学生们进行实际操作。但是,为了保证电力实验器材不被损坏,教师会要求学生们规范实验。如此一来,反倒可能扼杀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而信息化模拟出来的“电学实验室”就很好地规避了各类风险,既保证了学生实验的安全性,也能够发挥自主探究性实验的作用。

六、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融合过程的注意要点

(一)不能过度依赖信息技术

教师不能完全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代替传统板书。由于许多教师为了让自己在课堂上较为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故而过度依赖信息技术。在课前提前制作好物理教学课件,在课堂上只一股脑为学生们播放自己的课件内容。这就完全没有发挥信息技术的实际效用,反而忽视了传统物理实验和课堂板书的作用。教师应该将一些需要吸引学生注意力或比较抽象的内容,放进课件,以便于物理教学的开展。同时还要将教学的重难点和一些必要的重点内容,依旧用传统板书呈现在黑板上。这样有利于学生明确学习内容,也能够发挥出各种教学辅助工具的作用[8]。

(二)协调常规实验和仿真实验的关系

需要明确的是,常规试验和信息技术模拟仿真实验,都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了解物理的规律,但它们各有各的优缺点,没有哪一种实验可以实现全部的培养目的。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正确选用试验方法,因各项仪器操作都有其操作要求,常规实验中可以教会学生如何正确使用物理仪器,这是仿真实验做不到的,但在传统的常规试验中,学生要自己对实验的相关数据进行测算,而仿真实验可以有效地避免常规实验的一些实验误差,使实验数据更为准确[9]。故此,这就需要初中物理教师根据教学的目的,将一些需要用信息技术演示的和需要实际动手操作的实验进行区分。还可以根据实验本身的特点,选择更好的实操形式,以便于学生从多种形式的物理实验中,体会到物理学科的魅力。

(三)不能将二者盲目结合

教师要把握住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要使之与学生的需求相符合,不能过于盲目,且也不能为了结合而使用多媒体。避免出现为了观看多媒体课件而关掉电灯、关闭窗帘,使学生长时间处于视觉疲劳的状态,这样做仅仅是用信息技术扩大了知识的输出量,容易导致学生降低学习兴趣,且也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形成了一定的阻碍[10]。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要结合相关的教学案例分析,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结合在一起,并且不能减少学生动手实验操作的次数,教师应该把握好结合的尺度。

七、结束语

总之,信息技术作为当今的高效教学手段,它不仅要成为物理教学的辅助工具,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便利,还应该成为初中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工具。在初中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它虽有很多优势和积极作用,但它仍然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依旧要发挥传统物理实验的作用,使得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为提升初中物理教学质量发挥各自的积极作用。

作者单位:罗勇    重庆市铜梁区巴川初级中学校

参  考  文  献

[1]董慧,宋红枝.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融合的问题分析及对策[J].基础教育参考,2021(09):49-51.

[2]叶妙璇.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思考与实践[J].中学理科园地,2021,17(04):54-56.

[3]毛亮.初中物理多媒体教学与实验教学融合的反思与探索[J].中国新通信,2021,23(12):207-208.

[4]吴辉蓬.初中物理融合信息技术教学策略探究[J].学苑教育,2021(16):61-62.

[5]邵静.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融合探索[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6(04):96-97.

[6]邓国亮,邸得志.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的有效融合探讨[J].学周刊,2021(08):93-94.

[7]谢洪雷. 人人通平台下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 2020(09):247-248.

[8]任佳渊.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整合——谈对物理课堂习题有效教学设计的实践[J]. 数码世界, 2020, No.181(11):124-125.

[9]房丹丹. 浅析融合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策略[J]. 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 2020, No.136(02):12-12.

[10]赵虎庆. 巧用信息技术提升初中物理教学效率[J]. 数理化学习(教研版), 2020(04):17-18.

作者:罗勇

信息技术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篇2:

浅析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的措施

【摘 要】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整合,可以使大量的知识从静态到动态,从抽象到具体,从“枯燥”到“活泼”,从“微观到宏观”,激发学生对初中物理教学学习的兴趣。为了更好地揭示初中物理学习的内涵,本文揭示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实质,指出了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的问题,并分析了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的措施。希望能对初中物理教师的教学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为初中物理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从而促进初中物理教育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物理教学;整合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本质

在现代化的教学过程中,把现代信息技术、知识信息、获取信息的方法与手段、课程讲授内容与教师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在完成课程的传统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自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应用、提高能力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对传统课程的一次更新、变革,其要求教育组织者首先要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然后把这种教育理念与思想应用到各个学科当中去,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师更加丰富的教学创设工具,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二、运用信息技术提高物理课堂遇到的问题

(一)对信息技术认知能力低下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机械化的尴尬局面。这种尴尬局面的表现其一就是不分课程的具体要求、具体环节,都要使用信息技术机型包装,使得教学显得很生硬;另外一个表现就是学科意识淡薄,很多教学实践中,把技术尊为首要,而忘记了信息技术归根结底只是一门技术,这样,就会影响到学科课程本有的教学语境。

但笔者认为,制约信息技术改善课堂效率提高的重要因素,就是对信息技术认知能力低下。包括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虽然当前我国信息技术是一个朝阳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距离真正普及到课堂教学中还尚有距离。很多课堂教师学生在运用信息技术时,无法把握其真正的操作要点,对新技术理解能力不足,认知能力低下,不能很好地利用信息技术为本身的课堂教学服务,反而经常会无形当中被信息技术教育左右,不分课程具体要求,盲目使用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这原本应当成为工具的教学手段,扰乱正常的教学步骤,给老师的教学计划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如果教师和学生对信息技术认知能力不足,就需要进一步普及信息技术的操作使用方法和信息技术的本质内涵,很多教师对信息技术的理解显然过轻或过深,有一部分教师简单地认为信息技术只能够单一简单的制作视频音频播放给学生观看,而另一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完全采用信息技术依赖教学方法,缺少教师自主探究和自主思考,也忽视了学生和教师情感的互动交流。

(二)影响教师和学生互动

学生和教师互动,一定程度上也被信息技术干扰。信息技术诞生的本质是为了减少信息内容知识传播的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采用信息技术之后,人与人的沟通被削弱,很多学生和老师之间只依赖单纯的讲话和单方面的知识输出来维系,师生关系淡薄,甚至完全被信息技术取代,一定程度上影响原本浓厚的学习可能氛围,也影响了学生和老师之间情感交流沟通,长期来看,不利于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更不利于教师开展多样化的教学工作,进行课堂改革。信息技术的优点是简化了教师在课堂上的工作量,但针对这一点的优劣,应该一分为二的看待。课堂本应该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的地方,通过这种有效的互动,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但是,当采用了信息技术之后,屏幕取代了教师,“人与人”的沟通在一定程度上被“人与机”的模式所影响,使得学生的学习情感得到削弱,不利于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道德情操的形成。

三、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的措施

(一)通过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整合突破重难点

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最明显特点就是抽象性极强。在物理知识中,“感叹词”的相关知识是学生们必须理解和掌握的一大重难点。无论是物理概念的理解,还是相关词语的使用,对没有基础的学生来说,都是非常吃力的。大部分学生都偏重形象思维,所以教师应该尽可能多地通过图片、视频演示来将抽象的问题变得具体化,将复杂的问题变得更加简单化,这样更有助于强化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将电教媒体引入初中物理教学当中,能够使抽象的语言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可视,这更有利于学生实现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高效转化,进而突破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例如:物理老师在对“摩擦起电”这一知识点进行教学时,便可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在原子的推动作用下,电子会使相应的物体带上正电,而原子在得到了电子之后,又会使物体带上负电。针对这一物理现象,教师可以采用投影的方法,对电子得失状况进行非常清晰的描述,从而将这一微观的物理现象,直接转变成为宏观的物理现象来进行观察,使任何一位学生都能够以一种非常形象的方式来对这一物理现象进行感知,从而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二)健全资料库使得学生更容易学习

笔者个人认为,信息技术资料库的建立本质上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效率,促进课程改革而设立的。所以完全可以把各位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的成果放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交流沟通,开放式的平台能够为不同的教师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也能够最大程度激发教师思维和灵感,创新性地运用信息技术,改善科研环境,改变单一的教学手段,突破传统以来人们对信息技术单一片面的认知,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认知能力和理解水平和操作能力。所以教育资料库的建立也是教育信息化实现的条件之一。教师要注意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的最新动态并把它及时地反映在平时的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共事能力,不能只靠多媒体技术的单一经营。教师要注意搜集资料、信息,建立相应的图像、声音库,可以把相关的资料,放在局域网服务器或网站上,实现资源共享;学生们在网上浏览资源,互相讨论、向老师请教问题等等,借助现实教学和虚拟网络两大平台完成和学生的教学交互。人们通常通过视觉感知和获取相关信息。就初中物理语言而言,它本身就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视觉对它更为重要。在具体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无论是确立句子还是理解识字的意义,都有必要引导学生在相应的生活中观察语言现象。然而,初中物理现象的很大一部分只发生在生活世界,老师很难表达清楚。这使得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教学难以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教学的整合,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投影屏幕中反映的相關视频和图片可以有效地实现微观现象向宏观现象的转化,大大提高其可视性,有助于学生更有效地观察、理解和记忆。

(三)对学生发展负责,更新教育理念

真正的整合应该是利用信息技术和利用它恰到好处,也就是从外表到内容的整合。传统教育的弊端是课堂教学能力不足,教学节奏过慢。在网络环境下,许多教师追求大容量,导致信息泛滥。教学节奏的追求对学生的思考和消化时间太少,教学效果受到质疑。这需要遵循教育和纪律的规律。在教学规律上,研究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中,将现有的教学资源、技术、方法、环境加以适当整合,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为初中物理语言教师相关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非常有力的帮助,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学生能够更加轻易地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也能够得到更加充分地发挥,这更利于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来说,也具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作为初中物理语言教师,应该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与时俱进,更好地将信息技术和课程教学整合起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志壮.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整合[J].教育教学论坛,2014.25:243-244

[2]朱建军.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初探[J].赤子(中旬),2013.10:147

作者:韦贝芬

信息技术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篇3: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

摘要:随着新课标理念的改革,各级各类学科拥有巨大的改革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就意味着信息技术和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深度融合的重要性不断提升。教师不断将信息技术融入物理教学课堂,不仅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也可以更宏观的解释物理及实验现象的原理。本文探讨了核心素养下信息技术和初中物理教学深度融合的意义,并提出创设趣味课堂、提高教师专业素养、高效利用信息技术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核心素养;信息技术;初中物理

引言

作为中学教育中最重要的基础性理科学科之一的物理学,需要学生有很强的计算、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水平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学生在初中阶段物理的学习过程不仅需要最基本的物理知识,还需要具备物理学习的核心素养。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复杂化,信息技术和多媒体等新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多,则基于核心素养下,将信息技术融入物理的学习是新时代的必然选择。

一、基于核心素养下信息技术和初中物理教学深度融合的意义

信息技术和物理教学的深度融合与教育领域出现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化教育"等有着根本的不同。深度融合的主要特征是要求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充分融合、不断深化,这就需要对学校教育系统进行结构性的改革,特别是课堂授课结构的改革。中学生在核心素养大背景下的学习习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特点相吻合,决定了将信息技术融入初中物理课堂教育的实践性和必然性。这种整合不仅能改变教学方法,还能提高教学效果。

然而,为了充分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开发一个新的将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要求相融合的教育形式。从当前的初中物理教育状况而言,深度融合的教学理论和技术条件已经基本具备,但教师在教学理念和有效转化为实践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事实上,信息技术和课堂学习的深度融合不单单是肤浅地实用信息技术以及对完全放弃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是基于核心素养下的不断积累和巩固经验和教训,积极完善信息技术与物理学习在课堂上的深度融合。

二、基于核心素养下信息技术和初中物理教学深度融合的方法探究

1、创新课堂模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初中物理的授课中,为了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创新有趣的课堂教育方式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进入中学阶段,教师可以使用信息技术创造有趣的课堂学习模式让书本上乏味的物理基础知识以多媒体的形式体现出来,让学生感兴趣地参与到初中物理学的思考和探索中,点燃学生们对科学探索的热情。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对中学物理逐渐产生兴趣,这对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的发展至关重要。

例如,在教授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三章《声的世界》一课时,假如老师仅仅根据课本大纲进行教学,则不会刺激同学们对于声音产生和传播的知识学习的兴趣。在开始上课时,教师就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声音在现代技术中起作用的视频,帮助学生充分了解学习声音原理的重要性。当学生看到多媒体中播放的视频时,惊叹现代声音技术的时候,教师可以让他们思考声音如何产生和传播及声音的特征,以及涉及超生和次声的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不同声音之间的区别。通过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使用,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声音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声的相关知识,并培养对物理学的热爱,这对加强他们的基础知识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2、创新教学方式,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是在核心素养下的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进行整合的一个关键要素。在教学改革过程中,由于受傳统教学理念和自身年龄的限制,许多教师不想接受新鲜事物。学校必须在这种情况下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创新良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并通过适当的制度促进其实施。应该对教师进行使用信息技术设备的培训,并鼓励他们在课堂中使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教师可以学习如何在工作中使用信息技术,学习如何利用多媒体创建不同类型的教案,以展示他们在教学中需要使用文件。此外,教师要进一步认识到利用信息技术学习资源和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在课堂上使用好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专业素养,介绍现代技术在物理知识中发挥的作用。以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的教学为例,微观世界对于学生们来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难以理解并对其产生兴趣。此时,教师可以摒弃以往的口头式教学,利用多媒体播放专家利用精密仪器所观察查到的粒子以及地球与宇宙关系的视频。这一方面,使学生更加深刻了对本章节认识;另一方面,也使同学们跳出枯燥的物理书本,增加对初中物理的学习兴趣。

3、利用信息技术,增强学生的知识水平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虽然初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学习知识的水平,但假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忽视了对学习兴趣的培养的,学生就容易对枯燥的物理学习产生抵触。教师可以在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发展的情况下,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来弥补这种情况。在中学时期,所以教师可使用信息技术将物理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相关联。

例如,在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八章第四节《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授课中,教师们可利用信息技术展示生活中流体压力的例子,如上窄下宽的水坝、可以在水中移动的重型潜艇、生活中使用的接头器等。教师将它们以多媒体演示的形式呈现,并配有照片或视频,供学生在课堂及课下思考和讨论。学生们通过研究和调查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更好地理解流体压力现象,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使他们能够在解决生活问题中思考和探索物理知识。这个过程不仅是一个获得物理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提高学生技能的过程。

结语

综上所述,在基础物理知识方面的核心素养下的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深度融合是当前初中阶段物理课堂教学的目标。虽然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深度融合要求学校有更好的硬件支持,但中学物理教师不能降低自己的素养,了解最新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落实和满足中学物理课程改革的新要求,确保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对学生在社会和国家利益中发挥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慧峰.基于核心素养下的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C]//.2021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21:998-999.

[2]迟重禄.基于核心素养下的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C]//.2021年教育创新网络研讨会论文集(三).[出版者不详],2021:349-350.

作者:谭亚娟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企业规划绩效管理研究论文下一篇:高中数学教学案例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