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我第一名范文

2022-05-23

第一篇:叫我第一名范文

观《叫我第一名》有感

如果你的同学或是老师在上课时突然会发出像狗吠一样奇怪的叫声,你会有什么反应?认为他是故意的,骂他一顿;还是把他当成一位怪咖,取笑他?不论你是何种反应,我想当你看完《叫我第一名》这不影片后会有截然不同的想法吧。 妥瑞氏综合症,又称为“抽动秽语综合征”,是指以不自主的突然的多发性抽动以及在抽动的同时伴有暴发性发声和秽语为主要表现的抽动障碍。男性多见。之所以介绍这种综合症是因为本电影的男主人公就患有此病。男主人公波波由于患有先天性的妥瑞氏症,这种严重的痉挛疾病,导致他无法控制地扭动脖子和发出奇怪的声音。而这种怪异的行为,更是让他从小不被周围的人理解,在学校里老师经常批评他,同学们更是对他冷嘲热讽,就连他的父亲也对他失望透顶。只有他的母亲一直是他的坚实臂弯,母亲的坚持与鼓励,让他能够在正常人的生活里艰难前行。然而面对这个不能理解他的世界,波波一直在痛苦的漩涡里挣扎。直到在一次全校大会上校长在众人面前巧妙的让大家了解了波波的真实情况,让他有了成为一名关爱学生的教师的坚定梦想,即使因为这个病症让波波在寻求教师梦想的道路上遭到众人怀疑,屡屡受挫,但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这份梦想, 为了找到一个愿意接受自己的学校,不抛弃梦想,不放弃信念,默默的努力。而他曾经曲折的人生道路在他的坚持下也开始慢慢好转。

孟子曾说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大抵也是在说男主人公吧。看过这部影片后,除了影片幽默的写实手法外,更多的是主人公那种自信,自立,自强的生活积极态度,即使自己一而再再而三被别人嘲笑,打击,误解,但是,他还是能够坚持自己的初衷——成为一名教师。所以最终他成功了,不仅仅成为家人的骄傲,获得学生的青睐,更重要的是获得了各界的肯定及尊敬。而我们作为一位身心健康者,在遇到种种困难时是否又有主人公那样的坚持不懈呢?

当代大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一直都是在家人的悉心照顾下成

长起来的,所以很多人在遇到一点点挫折时就会懈气,然后放弃自己的理想。他们更多的时候是在羡慕别人有多么多么的成功,然后觉得其实别人的成功也就那么回事,不以为然,可真正轮到自己时才发现,原来一切一切都不是那么一帆风顺。于是大多数人向挫折妥协,最终发现自己离自己原本的理想越来越远。有时候,我们离成功真的只有一步之遥,也正是由于这一步之遥产生了失败者和成功者,成功者当然是跨过那一步之遥的人。或许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像主人公那样“Always have to face these difficulties”、“Don’t let anything stop you from chasing dreams, stop your work or play or fall in love”。只有我们坚持不懈,那么,最终的成功一定属于我们!

第二篇:观《叫我第一名》有感

2011年5月10日星期二晴朗、闷热

观《叫我第一名》有感

今晚,学校的心理协会组织在逸夫楼215教室放映了一场心理励志电影,片名叫做《叫我第一名》。主要讲的是一个名叫布拉德·科恩的主人公从小就患有妥瑞氏症,这个病名我自己也是第一次听到,看了电影后才明白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平时总是无法控制自己的表情,脸部时常无规律的抽搐,并且还时常发出很奇怪的声音,在公共场合经常引起很多人奇怪的目光,这让他遇到很多的烦恼,使得他的父亲也无法忍受别人异样的目光而抛弃了他。他在学校上课更是遭到同学以及老师的歧视。还好,后来有一个学校的校长不但没歧视他,反而接受了他,还给他极大的鼓励和支持,同时让所有学生都要平等对待他。这样,他才得以在学校继续读书的机会。

后来,他大学毕业了,面临着找工作的问题,这又是一个极大的困难与挑战。意外的是他不去做别的什么工作,却还偏偏喜欢上了老师这个行业,并且一意孤行,非老师的工作不干。而老师这个行业是需要所谓的“正常的人”的,可他面部时常抽搐、发出怪声,这个就是最大的一个瓶颈了。正因为这样,他在求职路上碰了无数的鼻,遭到了无数的拒绝,原因都只有一个,就是学校都怕他的病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和听课的注意力。

他也曾失望过,但还没有绝望,他还是一直坚定着自己的信念勇敢的走下去,总是不断的去面试,不断的去努力。家人都在劝他改行总会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一份工作,可他没有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原初的梦想,相信有一天自己会当上一个老师,而且是一个好老师。

就这样,最终有一个学校录用了他,给他一个机会。他很高兴,带着满腔的热情去学校上课了,上的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第一节课,果真如他所料的那样,所有的孩子都对他表示奇怪,好奇,不能接受,甚至是有的小孩还在取笑他。可他不但没发怒,而且很乐观地坦然面对了,还都得那些小孩子乐的笑了起来。很快的,班上所有小朋友都由原来不接受他的态度变成了喜欢他。因为他上课很有趣,很赢得小孩子们的欢心。

学校的领导们和学生的家长们也都慢慢地纷纷认可他,改变了对他的态度。

到了学期结束后,他如愿以偿地获得了最佳教师奖,这个奖是老师最高的奖项。

还值得说的是,他不但在事业上取得成功,还交上一个非常不错的女朋友。

剧情就简单的介绍到这里,不善表达,总觉得表达不到位,可大概意思就是这样了。

整个剧情既精彩逗人,又非常感动。我自己都差点流泪

了好几次。感动泪水,我无法控制,就像主人翁无法控制他的病一样,很自然地就表露出来了。

看完这个影片,除感动外,更是受到了极大的启发与反思。我想,自己也应该像他那样,乐观接受自己的缺陷,感谢自己的缺陷,克服自己的缺陷,有效运用自己的缺陷。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挫折,一定要自信,乐观,努力,坚持,没有过不去的槛,没有办不成的事,总有一天,自己的梦想一定会实现,对,是“一定会”,这是妹妹前几天才刚刚提醒我的,我铭记在心。

第三篇:看《叫我第一名》有感

有这么一个人,在他六岁时,他得了妥瑞士症,是一种先天性的不治之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药物可以医治,虽然,这种病不足以丧命,但是,却是严重阻碍了他的正常生活和人际交往。 读小学时,他常常被老师赶出教室,因为,他的妥瑞士症只要一发作,就会抽搐,发出奇怪的声音,很多的学校都不收他,认为他会破坏老师的正常上课秩序,他不得不一再的更换学校。

后来,又是在一次上课的时候,他再次的发出这种奇怪的声音,老师认为它是故意的,把他赶出了教室,被罚站,后来,校长来处理这件事,不过,比较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一位好校长,校长很用心的倾听了他的遭遇,不但没有责怪他,还鼓励他,叫他努力……那一刻,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为自己的心开启了一扇门….

二十五岁时,他开始求职,却是一再的碰壁,他找的是教师的工作,但是,很多学校都不要他,认为他这个有疾病的人做不好教师这个工作。他把那个州所有的学校都找遍了,可是,别人总是让他等消息,这一等,就是再也没有消息……

他的父亲也看不起他,认为他天生不适合当教师这个职业。还劝他和自己一起,在工地上干活。可是,他不服输,依然坚持自己的教师梦想。终于,在他找了八十多所学校之后,有一所学校的校长决定让他来应聘,但是这次,他还是失败。直到他找了九十二所学校,才有一所学校的主任主动打电话他让他过来面试,最终,他成功了,成为了一名教师。

上课的第一天,就有学生捣乱,后来才知道,这个学生是别的老师管不了的,才换到他班的,但是,几个月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上了他。一个小女孩每天天不亮就起来了,就是为了上他的课。后来,他班有一个小女孩得了绝症,做化疗,反应明显,头发快都掉光了,但小女孩很喜欢上他的课,坚持要来学校上课,走到教室门口的时候,她犹豫了,害怕自己这个模样别的小孩子会笑话她,结果,当她走进教室的时候,才发现,所有的学生头上都带着帽子,她的并不出众,所以,并没有人笑话她,很长时间之后,她才知道,是自己的老师想出的这个办法,才没让她难堪….不过,她最终没逃过命运,还是去世了,她的母亲坚持让这个有着妥瑞士症的老师来参加她的葬礼,说到“你改变了她的一生……”

由于自己的努力,在当年的全国最佳教师评选活动中,他得了第一,并颁发荣誉证书,连曾经最难管的那个孩子,也变得很乖…..并且,他还娶了一位非常温柔漂亮的女子做他老婆,连他的父亲,也相信了他,还有,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硕士学位……

他,就是“叫我第一名”的男主角--布莱德科恩。通过这个电影,我看到,只要愿意,没有任何东西能阻挡得了我们追逐梦想的脚步。只要决心成功,失败就永远不会把我们击垮…….疾病,对于懦夫来说,是逃避最好的借口,而对于勇敢者来说,却是成功路上的催化剂,它能催出许多奇迹……

第四篇:《叫我第一名》观后感

无论怎样,都是一生——《叫我第一名》观后感

来自: 自然而然(安静,让喜悦充盈内心) http:///group/topic/11750280/ 这是个真实的故事。

主人公布莱德患有一种罕见的病叫妥瑞症,他不能控制自己地发出各种怪声和抽动自己的脑袋,因此经常在公共场合惹人注意,被同学欺负,让父母尴尬。在看电影的时候,我经常想起一句心理学领域的名言:“不是事情本身让我们痛苦,让我们痛苦的是我们对事情的看法”。在这个电影里,我看到男人的本质,看到父爱和母爱的差别,看到内心力量的源泉,也看到生命的创造性。

男人这种生物

忘记在哪里看到一篇文章,说“先创造男人,然后用男人的肋骨创造女人出来”的说法是没有科学根据的,编故事的人肯定是个男性,否则故事恐怕不会是这样。作者认为第一性极有可能是女性,后来因为有性繁殖比无性繁殖更能优化后代,才产生了男人这个性别。他并且进一步说我们看到女性的智商比较平均,通常都是在中等以上,而男性的智商却千差万别,他们要么极其聪明,要么极其愚笨,所以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大多是男性,然而男性的痴呆患者也是比女性多很多的。

提起这篇文章,一点没有贬低男性的意思,因为提出这个观点的是个男人。只是想用这文章里的观点,来开始谈起男人和女人的差别。

布莱德的父亲是个身材高大魁梧的男人,但是电影刚开始不久,他就和布莱德的母亲离婚搬出去了,因为他实在无法忍受布莱德的怪声和抽动,尤其布莱德的弟弟也有点多动症倾向,他实在难以承受这样的家庭生活,因而选择离去,并且搬到很远的地方住。

布莱德的母亲对丈夫的选择表示了理解,她带自己的儿子去看心理医生,去医院寻求治疗,并且带他去患了同样病症的互助团体,后来甚至开始自己研究精神病学,直至发现自己的儿子并不是故意发出怪声和抽动脑袋,那只是一种叫做妥瑞症的病,并且无法医治。

她鼓励自己的儿子,不要被妥瑞症打倒,永远要正面迎战对手。

这个电影也让我想起一个新闻报道,大概是说一个孩子患了先天性的脑部疾病,他的腿是无法伸直的,医生认为无法医治,那将导致他终生都只能躺在床上无法走路。孩子的父亲无法忍受这样的生活,选择离开,而母亲却选择执着地每天帮孩子按摩腿,并且在孩子的嚎叫中使劲掰他的双腿。直到有一天,这个孩子竟然可以像普通人一样站起来走路,过上正常的生活。医生说那简直是奇迹。

但我们无法责怪父亲的选择,因为对于男人来说,这样的选择是可以理解的。

男人通常会认为生活就是不停地解决问题,他们的思维更多的时候是倾向于理性分析,是逻辑性的,线性的。

如果生活里发生了一件事情,男人倾向于解决问题,而女人倾向于表达感受。两性之间

沟通最容易出问题的,就是因为他们都没有搞清楚对方的真正企图。

比如当妻子对丈夫说:“今天我被老板骂了”,丈夫会以为妻子希望他帮她出主意想办法,可以让她以后不再被骂。但其实妻子只是希望丈夫安慰一下她而已。再比如丈夫对妻子说:“呀,灶台真脏”,妻子会理解为:“你在说我懒吗?”,但其实丈夫仅仅是觉得灶台脏而已。

男人总是希望被需要,在家庭里面,他在为家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展现自己的强大,感受自己的价值。所以在电影的后半部分,布莱德的父亲对他说他当年之所以选择离开,是因为“我这一生都是在帮别人修理东西,但有样东西我一直修不好,那就是伤你最深的东西,我感到很无助”——那是他选择离开的最根本的原因,而不是这个父亲不够爱自己的孩子。他离开,是因为他感到在这个家里他无法发挥自己的价值,并因此让他否定自己整个人。

说到底,男人这种生物始终还是脆弱了些,因为一旦他感受不到被需要,他就会离开,他会下意识地把自己的价值建立在别人的需要上。

这些,往往是大部分人都无法觉察出来的。

父爱和母爱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里提到,父爱是有条件的爱。父亲通常会下意识地向孩子传达这样一个信号:“你听话,我就爱你,否则我就惩罚你,甚至抛弃你”。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就是皇帝立继承人,很多时候皇帝并不是立最有管理才能的孩子接掌自己的天下,而是立最听话或者最像他的孩子做太子。

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努力并遵守一定的规则,才能得到父亲的爱。

电影里布莱德的父亲之所以离开,最重要的原因是他没有办法让儿子听从自己的指令——安静下来,儿子不顺从他,也不遵守他的规则。这让他因此有深深的无力感,进而否定自己在家庭里的价值。

而母爱是无条件的,最根本的原因并不是母亲有多伟大,而是因为孩子就是她生的,曾经有一段不短的时间,这个孩子根本就是她自己,是她的一部分。所以母亲对孩子的爱,其实是对自己的爱,她的潜意识会觉得爱孩子,就是在爱她自己。所以不管孩子发生什么,大多数母亲都会选择不停止地爱自己的孩子,因为那孩子是她的一部分。

有条件的父爱让我们学会竞争,学会遵守规则,并且有可控感,因为我们知道只要努力就能得到,所以会让我们对自身的能力逐步产生自信,从而成为自己的主人。

无条件的母爱赋予我们安全,温暖和被接纳的感觉,这让我们意识到自己是个独特的个体,认识到“我被爱,因为我是我”,这让我们在受到伤害后有自我修复的能力,在内在里有持续的力量。

然而正是因为父爱和母爱有这样完全不同的特质,并且二者相辅相成,互相贴合,这使得我们一旦缺少了其中一个,就会在生活里显现出明显的缺憾来。如果父爱缺失,我们要么懦弱而无力,要么就是缺乏约束力不懂得表达感情,如果母爱缺失,我们通常会缺乏安全感,不停向外求取,有空虚感。

当然,我想并不是每一个母亲都能无条件地爱自己的孩子,这通常是母亲不爱自己的时候。

因为看电影的时候让我想起某天在银行遇到的一个小男孩,他过一会儿就要发出一些奇怪的声音,并且踢脚。一个貌似他妈妈的女人用鄙夷的眼神看他,严厉地叫他不要这样,并且立刻走开几步远,像是要拉开与他的距离。

当时我一边奇怪这个孩子为什么这样,也以为是恶作剧。但是又觉得他的母亲怎么可以这样对待孩子,这个世界上,无论别人怎样对待他,在外面受到什么样的责难,唯独母亲的爱是深具包容性的,无条件的,安全温暖的——这是我认为的母爱。呵呵。

无论怎样,都是一生

我想布莱德之所以那么有活力,乐观,且有坚定的信念,最重要的一点,是他接纳自己本来的样子。他称呼自己的怪声和抽动为“朋友、伙伴”,他从一开始就接纳自己这个现状,并且从不自我欺骗,也不祈望外部环境有一天会变好。

这一点也使我非常感慨。

的确,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上,各色人等,五花八门的事情每天都在上演——地震,涝灾,贪污,内幕,学术造假,被骗,人肉搜索,股市动荡,物价上涨„„这样的事情从来没有哪一天停止过,并且看起来短期内也不像会停息。

一切都是真实的,都是现实存在的,但是我们在这里,我们选择看到些什么?我们是把注意力放在那些黑色的负面事件里,还是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如何有创造性地应对它?我们是认真追求更加美好的明天,还是甘愿把自己困在布满泥沼的过去自我怜悯呢?

布莱德的同学欺负他,老师批评他,邻居嘲笑他,他去打高尔夫也会被人轰出来,甚至学生家长也不理解他,那些人都没有错,他们的反应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因为对于他们来说,他们只是做出了自己认为合适的选择,他们有权利对外界的事物带有自己的评判,他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人都富有同情心,都充满善意。

但布莱德可以选择,他也有同样的权利为自己做选择,他可以选择不在意他们,也可以选择每天为他们的态度伤心,他可以选择谩骂他们以维护自己,也可以选择理解他们以释然内心,他可以自暴自弃以理所当然的态度让父母供养自己,他也可以自强不息笑对病症去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无论如何,都是一生。

只看他选择去过怎样的一生。

但不同的选择,决定了他这一生的感觉,是充满幸福喜悦,还是满怀心酸悲苦。

结束语

创造性地去生活,这个能力我们每个人都具备,身有残疾的电影主人公布莱德具备,我们这些身体健全的人也具备,深有残疾的布莱德选择微笑上前,积极面对,我们这些身体健全的人又能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

适合12岁女生看的美国励志电影 要12岁左右的小朋友拍的,不要动画片……

电视剧 成长的烦恼 辛普森一家 汉娜蒙塔那 摩登家庭 新成长的烦恼 少年魔法师 查莉成长日记

电影 风云人物 史密斯先生到华盛顿 外星人(我的名字叫E.T) 梦幻街奇缘 奇迹缔造者 诺玛。蕾 扬基的骄傲 绿野仙踪 甘地传 木偶奇遇记 音乐之声 儿子离家时 阳光下成长 矿工的女儿 猪宝贝 屋顶上的小提琴 居里夫人

第五篇:《叫我第一名》观后感

《叫我第一名》这部电影是根据美国教育界一位传奇教师的真实经历而改编的,布拉德·科恩电影的主人公从小患有妥瑞氏症,会经常不自觉的身体抽动和发出奇怪的叫声,却一直被认为他是在用特殊的方式引人注目,因而一直被人另眼相待,甚至是自己的父亲都厌烦了他的这种行为而放弃了他。而在他母亲的一再坚持下,我们终于了解,科恩患了妥瑞氏症,一种无法治疗的病症。这种打击对很多人来说无疑是沉重的,电影中也为我们展现了当科恩见到其他妥瑞氏症患者时,他们都自暴自弃,不去学校上课、不出现在公众场合、也不参加工作。而科恩却没有如他们一般放弃自己的人生,他不但学业优秀,甚至在教育方面有许多卓越的研究成果。他最大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小学老师。许多学校在得知他患有妥瑞氏症时,都拒绝了他,但是他却为了自己的梦想不断努力着、坚持着,终于成功应聘到了一家小学当上了老师。最终还获得了优秀教师奖,成为了受无数人尊敬、热爱、支持的老师。

通过电影科恩身上所体现的乐观积极、自信、不放弃与认真、负责的精神深深的感染了我。即使妥瑞氏给她带来的无数的麻烦和异样的眼光,甚至是父亲的不认同,以及无数次的求职失败。他都没有放弃成为一名老师的梦想。他就那样带着一张全美地图,搜需所有的学校去面试,最终在他的不懈坚持下,他被聘用为一家小学二年级的老师。而面对他的妥瑞氏症他从未痛恨过它、逃避过它,他总是积极面对,甚至称他为朋友,并且在自己的第一堂课上就向小孩子叫“什么是妥瑞氏症”,并允许孩子们就妥瑞氏症随意发问。同时,他也是位负责人的老师,在面对一个别的老师都放弃的捣蛋生时,他不但耐心教导他,甚至用自己的妥瑞氏症来为这个孩子讲述读书对他其实并不难。他的认真、负责、乐观与不懈的精神为他赢来了尊敬与热爱。

影片中另一值得我们深思与学习的是,我们有时看待这个世界的眼光真的还不如小孩子们,孩子们总是用单纯的眼光在看世界。影片中,孩子们从没因为他们的科恩老师患有妥瑞氏症而歧视他、嘲笑他,他们很爱他们的老师。影片中,有一位学生的父亲在直到科恩的症状是,将自己的女儿转班,但这个女孩却时常偷偷地在科恩班的门口看他们上课,她说她更爱上科恩老师的科。在科恩获得优秀教师的颁奖会上,他说他这些年最感谢的伙伴是他的妥瑞氏症,他说也许很多

人可能有疑问为什么他要感谢他的妥瑞氏症时,为他继续发表演讲的是孩子们。孩子们说“他教会你不会被困难与疾病所打倒”,“不要让任何事阻止你去追逐梦想”。这时孩子们都能理解的与尊重的老师,却也是很多人歧视、嘲笑的“可笑之人”。电影的最后也许有些太现实、太反应社会意义,但是也真正值得我们去反思,到底谁才是那个“可笑之人”。

疾病、灾祸、别人的评价其实并不可怕,并不能影响我们的一生,真正可怕的是我们丢失了我们的梦想、我们的心,没有了梦想就等于失去了前进的方向与动力,没有了心,就会活的如傀儡一般,永远生活在阴影之下。所以无论何时我们都应该时刻坚守着自己的梦想和自己乐观、积极、进取的心。同时也要偶尔像孩子般用单纯的眼光去看一看自己所生活的世界,这个世界还是充满许多阳光与正能量的方面值得我去发现与学习的。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集体合同一范文下一篇:竞选计划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