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目的论的民俗文化外宣翻译策略研究——以老司城土司文化为例

2022-11-07

一、引言

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成为了外国各界了解中国多元文化的窗口。随着世界经济、文化、政治等各方面交流的进一步加深, 提升我国国际形象就变得尤为重要。而要做到这一点, 推动少数民族民俗文化走向世界是关键。作为国家宣传的重要媒介, 做好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外宣翻译工作至关重要。可以说, “中国文化能否走出去、能走出多远、走出多少, 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翻译工作的质量。”[1]湖南湘西地区作为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资源。而位于老司城的土司遗址正是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精华, 于2015年“申遗”成功, 成为湖南省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 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但遗憾的是, 老司城土司文化外宣翻译存在着诸如外宣资料太少, 译者文化背景不够, 有限的资料也有明显的错译、漏译等问题, 亟待改善和提高。[2]因此, 本文以老司城土司文化为例, 运用翻译目的论对其外宣翻译进行分析, 提出适合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外宣翻译的策略。

二、老司城土司文化外宣文本特征

随着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多, 外宣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外宣, 顾名思义, 指面向世界的对外宣传。外宣文本就包括外宣工作中所涉及到的所有宣传资料。外宣翻译则指“完成那些以对外宣传资料的翻译任务为基本内容的翻译实践活动的总称。”[3]由此可见, 外宣翻译属于实用性很强的信息性翻译, 有着明确的目的:传递信息、实现交流。笔者就老司城土司文化外宣资料进行归类, 以景点介绍、导游解说词、网站内容、博物馆解说词等为基础, 总结出其外宣文本具有以下特征。

(一) 语言精美、辞藻华丽、汉语四字格使用频繁

老司城土司文化外宣资料一大典型特点是语言精美、辞藻华丽、多用汉语四字格。除此之外, 土司文化外宣文本还引用古典诗词, 使人在接收和土司文化相关的信息时能感受到中文的语言之美。如:

例1:湿润的气候条件不仅有利于老司城遗址周边环境中动植物的生长, 还为山水环境增添了云雾缭绕、朦胧含蓄、交相辉映的自然特色, 渲染了清秀、柔美、和谐的气氛。

这句话出自于湖南省博物馆展览词《空谷回音——永顺土司的记忆与实证》, 其中使用了三个优美的汉语四字格“云雾缭绕、朦胧含蓄、交相辉映”, 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 给人以美的享受。

(二) 文化负载词众多

此外, 土司文化外宣文本另一大特点是使用大量的文化负载词。文化负载词源自于英语“culture-loaded word”, 是“标志某种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词组和习语, 反映了特定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生活方式。”[4]老司城土司遗址外宣文本中具有大量的文化负载词, 其中包括一些描述建筑特色的词, 如:“吊脚楼、一字屋、撮箕口、四舍水、两进一抱厅”等。还有表现民俗文化的特色词, 如“茅古斯、摆手舞、哭嫁、土家三下锅”等。还有承载了历史背景的特色词, 如“改土归流、以蛮夷治蛮夷、三藩之乱”等。土司文化外宣文本还包含了大量的土家族特有的人名和地名, 反映了湘西的地域色彩。

(三) 句式复杂多样

最后, 大部分土司文化外宣文本使用的句式复杂多样, 有完全句、不完全句, 并且具有大量的修饰语, 句法结构复杂难懂。这些句式具有汉语典型的“似句似段, 若断若流, 流泻铺排, 主谓难分, 主从难辨, 形散神聚, 意尽为界, 富有弹性, 恰似流水”[5]的特点。从老司城土司文化外宣文本资料来看, 不管是导游解说词、景点介绍、博物馆展览词等, 都有大量的具有复杂句式的长句, 有些一句话甚至长达200多个汉字。

永顺县老司城土司文化外宣文本资料集中体现了上述三个典型特征。在进行外宣翻译时, 这些特征都给译者造成了不小的难度, 使译者很难从意美、音美、形美的角度完成中文到英文或其他外文的语义转换, 也造成了土司文化外宣翻译存在诸多问题的局面。因此, 运用合适的翻译理论对其进行指导, 灵活使用翻译策略就势在必行。

三、基于目的论的土司文化翻译策略

翻译目的论源自于德国, 由弗米尔提出, 其核心概念是“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6]也就是说, 在翻译活动中, 首先应明确翻译行为的目的, 遵循目的原则, 除此以外还要考虑译文受众的文化背景、语言习惯、理解力等, 遵循目的论其他两个原则:连贯原则及忠实原则。老司城土司文化外宣翻译具有明确的目的:让世界了解跟土司文化相关的信息, 向世界传播土司文化。因此, 在进行外宣翻译的过程中, 译者应从译文受众出发, 遵循目的论三原则, 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

(一) 合理使用归化法

如前所述, 老司城土司文化原文本用语精美、辞藻华丽、有大量的汉语四字格。根据目的论, 土司文化外宣翻译的目的是让土司文化走向世界。因此,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 可采用归化法, 对译文进行处理。归化法“要求译者向目的语读者靠拢, 采用目的语读者所习惯的目的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6]如上述例1中的汉语四字格“云雾缭绕、朦胧含蓄、交相辉映”, 如采用直译法, 则略显生硬, 不符合译文受众的语言表达方式, 势必会造成读者的困惑。如采用归化法, 将其处理成“misty and beautiful”则更符合外宣翻译这一目的性强的信息型文本, 有利于外国受众理解原文。

(二) 音译加注法

另外, 对于土司文化外宣文本资料中数量众多的文化负载词, 尤其是表达民俗文化、建筑特色、历史传承的文化负载词, 译者还可采用音译加注法, 先对原文进行音译, 再加以解释。这样可以使译文受众接触到中国特色文化, 也不会影响其理解。如上文提到的“跳丧”, 如直译成“jumping for funeral”势必会让读者一头雾水, 不知所云。但采用音译加注法, 将其译为“Tiao Sang (a kind of funeral custom to mourn the dead with dances and songs) ”则既保留了土家族民俗文化特色, 又有助于译文受众理解。

(三) 增译减译相结合

最后, 土司文化外宣翻译文本具有汉语句式结构复杂多样, 主谓结构不清晰, 长句众多等特点。汉语以并列结构为主, 没有严谨的主谓结构。而英语则以从属结构为主, 有着严谨的主谓结构, 主语通常由名词性词组或相当于名词性词组的结构构成, 而谓语则是动词性的。如逐字逐句翻译成英文, 则不符合英文表达习惯。因此, 在翻译复杂汉语句式及长句的过程中, 译者也可灵活使用增译法和减译法, 对原文进行适当增加或删减, 以求最大程度实现外宣翻译的目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在进行以老司城土司文化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外宣翻译工作时, 译者可从目的论出发, 遵循目的论三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忠实原则, 首先明确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外宣翻译的目的是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 提升中国国家形象。要达到这一目的, 使中国文化成功走出国门, 考虑译文受众的文化背景、语言习惯、社会背景等就尤为关键。从译文受众出发, 借鉴目的论三原则, 译者可根据译文目的采用如异化法、归化法、音译法、注释法、增译法、减译法等翻译策略。这有利于提升译文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 同时有利于译文受众感受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 使他们看到并了解真正的中国, 也有利于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促进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与沟通。

摘要: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其进行外宣翻译符合“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发展战略, 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湖南省第一个世界遗产——老司城土司遗产为例, 分析其外宣文本的特征, 并结合功能派翻译目的论, 指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遵循目的论三原则, 采用适合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翻译策略对其进行外宣翻译。

关键词:目的论,老司城,土司文化,外宣翻译

参考文献

[1] 黄友义.发展翻译事业, 促进世界多元化文化的交流与繁荣[J].中国翻译, 2008 (4) :6-9.

[2] 周莉.关于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外宣翻译的思考——以老司城土司文化为例[J].智库时代, 2018 (38) :247.

[3] 张健.全球化语境下的外宣翻译“变通”策略刍议[J].外国语言文学, 2015 (1) :19-27.

[4] 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2.

[5] 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6] 张锦兰.目的论与翻译方法[J].中国科技翻译, 2004 (1) :35-36.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浅谈无线局域网技术下一篇: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影视类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