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治理模式创新研讨论文提纲

2022-08-03

论文题目:城市基层社会“嵌合式治理”研究 ——以C市N区街道改革为中心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我国的城乡社会管理体制发生了剧烈变迁。城市基层社会运行机制的转换,以及基层善治何以可能是社会学研究的前沿问题。改革以降,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格局最为重要的变化在于,国家在改革调适传统自上而下的纵向“条线”式管理体系的同时,逐渐实现重心下移,向以“街居体系”为中轴,多元主体纵横嵌入的“重层性”治理格局演化。在打造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命题下,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弥合国家与社会间结构性张力,建构“共建共治共享”的关系模式实为我国新时期社会建设的中心任务和理论旨归。本研究运用社会学研究的质性方法,对C市N区多个街道展开持续深度的田野调查,结合社会学理论话语与实证资料,将伴随新时期街道改革和社区建设而生成的新型基层社会治理结构界定为“嵌合式治理”。质言之,城市基层社会“嵌合式治理”是指在街道主导下,以社区为平台,在“街居复合性主体”(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社区两委)与“多元社会力量”(社会组织、驻区单位、物业公司、志愿者、居民等)之间,通过彼此持续密切的嵌入和互动,生成的一种立体交叉、相互形塑的关系构型和协同合作的治理模式。它突破了国家单统的“条线”式治理传统,其实质是基层社会治理领域以“公+共”为特质的本土新公共性营造。研究发现,将研究视野限囿于社区微观场域,难以解释和揭示基层社会治理的真实运作逻辑。实际上,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演展受到政府派出机关“街道办”的深刻形塑,因而本文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研究视域转向对街居复合结构的整体观照。本文以“嵌合式治理”为研究框架,重点研讨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理论命题,并以系统性的实证研究,丰富“嵌合式治理”的理论内涵与实践维度。本文将“嵌合式治理”的研究置于我国新时期基层社会治理结构转换与街道改革的背景下,通过实证方法对嵌合式治理,及其所内含的嵌合关系的建立、嵌合结构与运行机制、嵌合内蕴动力、应急状态下的动员式嵌合展开整体性研究。其一,嵌合关系的建立研究。从嵌合关系的建立机制上看,街居主体与多元社会力量嵌合关系的构建需要满足多种基本条件,即国家主动让渡社会空间与主导链接、社会主体治理与服务的专业性、嵌入性主体的自带资源与社会资本、社会组织对政府的主动依附。研究发现嵌合关系的建立依循不同路径展开,街道自主购买社会服务、上级政府资源链接与指派、街道搭建嵌合平台构成了嵌合关系建立的主要路径。可见,嵌合关系的建立主要由基层治理行政体以购买服务的方式所主导,但此并非力图构造国家对社会的吸纳、收编和控制关系,而是以政社互嵌与合作为价值导向的。其实质是在由国家主导建构“社会治理共同体”的过程中,实现基层社会活力的“复兴”与“再造”。其二,嵌合治理的结构与行动研究。嵌合治理的实质是国家与社会在治理体系中结构关系搭建和行动关系运转的一种机制提炼。本文依托“结构——行动”的社会学研究范式和理论资源,对嵌合治理的场域关系及其动态运行机制展开研讨。广泛嵌入于我国基层治理体系中的不同类型社会力量,与街居主体嵌合而成的治理结构与实践形态存在极其复杂的面向,需要我们针对性辨析。本研究发现,展开于城市基层社会领域的嵌合式治理在结构与行动上是相互形塑、耦合、协变的,政社的关系结构影响国家与社会的行动选择与进展,政社治理行动不断突破既有限域,拓展出政社嵌合的新式结构。一言以蔽之,嵌合式治理既更新、构建了社会,也更新、构建了国家。其三,嵌合治理的内蕴动力研究。以行政权威和资源作为动力机制构造基层治理嵌合结构并展开治理行动,仍存在局限性,因此,我们需要将政党维度带入嵌合治理动力结构中加以分析。党组织在中国社会系统中具有“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中枢性作用,它能够将基层区域内多元主体和资源激活调动起来,使之参与到服务群众的结构体系当中。在街道改革的背景下,以街道党工委协同社区党委为核心的城市基层党组织系统深刻影响着基层治理构型与运行机制,政党的组织嵌入、体制吸纳、政治资源、价值引领成为嵌合治理的不可或缺亦不可替代的内蕴动力。其四,应急状态下的动员式嵌合与联动研究。常态的嵌合式治理机制在面临突发性公共危机时,难以“一键切换”至新式形态并对问题予以妥善破解,因而探寻应急状态下的非常态嵌合治理逻辑及其行动是嵌合治理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新冠疫情爆发与基层抗疫展开的非常时期,街居主体采取应急动员的方式将大量居民吸纳进疫情防控体系,构筑起应急状态下的嵌合治理机制。非常态的嵌合治理不是在原本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之外的另起炉灶,而是生长和镶嵌其中的机制创新。我们需要努力建构起常态与非常态嵌合治理机制间的关联性和转换方式,形成顺应基层社会运行逻辑的新常态化嵌合治理机制。文章认为,与行政吸纳、依附合作等表征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概念不同,以建构“共建共治共享”的关系模式为旨归的嵌合式治理的重要价值在于,国家与社会在持续互嵌、协动、形塑的过程中“磨合”出更加有助于治理行动开展的政社关系结构,而此结构又将进一步促进治理行动的发展和升级。特别是街居与多元社会力量在彼此嵌入的基础上,耦合而成了一个全新的“治理嵌合体”,其超越了嵌入主体治理权力、资源、功能的简单相加与复合,生产出新的治理和服务功能。质言之,嵌合式治理为基层治理创新提供了可能的理论思路和实践方向。但我们仍需注意,嵌合式治理仅是开其端绪,仍处于复杂的调适过程,并呈现出一些局限,如外部社会主体的嵌入,可能造成作为在地性组织的街居主体空心化;街道主导嵌合关系的建立并深度调控嵌合行动,会挤压社会自主运作空间,并造成社区与社会组织的双向排斥;商业性变量的引入存在营利取向遮蔽服务公益性的风险;常态性与非常态性嵌合治理机制面临衔接和转换的复杂难题,等。这需要我们持续不懈地营造基层社会治理“新公共性”,并赋予嵌合治理新意涵、演展其新形态,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关键词:基层社会治理;嵌合式治理;街道改革

学科专业:社会学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问题

1.1.1 城市基层治理结构的宏观转向

1.1.2 论域及框架锚定

1.1.3 研究意义与价值

1.2 文献述评

1.2.1 基层社会治理相关研究

1.2.2 街道改革相关问题研究

1.2.3 嵌入与互嵌的相关问题研究

1.2.4 既有研究的反思与进路

1.3 核心概念界定及其理论视角

1.3.1 “嵌合”概念和理论的追索

1.3.2 “嵌合式治理”的界定

1.3.3 理论比较视野中的“嵌合式治理”

1.4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1.4.1 资料来源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社会转型背景下街道办事处制度变迁

2.1 单位制时期:主辅并行的条线式治理结构

2.1.1 主线:国家——单位——个人

2.1.2 辅线:国家——街居——个人

2.1.3 主辅并行式条线结构的制度后果

2.2 改革开放至九十年代末:街居治理条线核心化

2.2.1 “主线”的弱化

2.2.2 “辅线”的核心化

2.2.3 城市基层治理“辅线核心化”的实质与限度

2.3 新时期街道改革主要模式与分析

2.3.1 撤销街道办的初步尝试及其评价

2.3.2 治理重心下移与街道服务管理多重改革探索

2.3.3 治理视域下街道改革的总体趋向

2.4 C市N区的街道服务管理模式创新

2.4.1 C市N区街道改革的地域性变量及其制约

2.4.2 嵌合式治理:C市N区街道改革主导面向

第3章 基层治理嵌合关系的建立

3.1 嵌合关系建立的条件

3.1.1 国家主动让渡社会空间与主导链接

3.1.2 社会主体治理与服务的专业性

3.1.3 嵌入性主体的自带资源与社会资本

3.1.4 非对等关系中社会组织对政府的主动依附

3.2 嵌合关系建立的主要路径

3.2.1 街道自主购买社会服务

3.2.2 上级政府资源链接与指派

3.2.3 街道搭建嵌合平台

3.3 嵌合关系建立的实证分析

3.3.1 嵌合关系的载体铺设

3.3.2 委托枢纽型组织联结嵌合关系

3.3.3 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运作中的嵌合关系

3.3.4 建立“治理嵌合体”争取上级政府资源

3.4 嵌合关系建立的逻辑及其限制

3.4.1 面向“治理共同体”的嵌合结构功能

3.4.2 嵌合关系建立的社区“被动化”及其吊诡

3.4.3 非竞争性购买关系的建立及其变异

第4章 嵌合治理的结构与行动

4.1 嵌合治理的“结构——行动”范式

4.1.1 “结构——行动”理论分析视角

4.1.2 “结构——行动”范式的嵌合治理研究适用性

4.2 治理嵌合体构塑及其行动的实证展开

4.2.1 案例呈现与治理嵌合体的构塑

4.2.2 社区服务的三重空间嵌合

4.2.3 常态服务与项目制叠加的嵌合行动

4.2.4 疫情防控与线上服务转移

4.3 嵌合治理结构与行动的分析讨论

4.3.1 治理结构与行动的相互形塑与良性互构

4.3.2 作为在地性组织的街居主体空心化

4.3.3 商业营利取向遮蔽服务公益性

4.3.4 街道主导下社区与社会组织的双向排斥

第5章 嵌合治理的内蕴动力

5.1 嵌合治理的动力结构分析

5.1.1 国家——社会的复合动力结构及其局限

5.1.2 以“政党维度”分析嵌合治理动力结构

5.2 以政党力量为内核的嵌合治理动力

5.2.1 典型单位制转型与社区衰败

5.2.2 街道行政主导的旧城改造及其限度

5.2.3 以政党资源为内蕴动力的嵌合治理

5.3 政党组织社会的理论思索

5.3.1 街居党组织促动嵌合治理的何以可能

5.3.2 以街道作为嵌合治理运作单位的恰切性

5.3.3 党建引领嵌合治理的长效机制问题

第6章 应急状态下的动员式嵌合与联动

6.1 社会动员的理论谱系与中国动员传统

6.1.1 社会动员理论回溯及其界定

6.1.2 我国社会动员传统与应急动员

6.2 新冠疫情防控背景下基层动员式嵌合机制

6.2.1 社区网格化治理逻辑与局限

6.2.2 社区网格的非常态治理与联动

6.2.3 应急动员式嵌合治理的实质与超越

6.3 街道主导性应急动员的限度与进路

6.3.1 应急动员倒逼行政力强化

6.3.2 基层“政绩竞赛”与嵌合悬浮化

6.3.3 超越网格联动机制的全能化迷思

6.3.4 应急动员的嵌合治理向常态化转型

第7章 结论与进一步讨论

7.1 嵌合式治理与基层社会“新公共性”营造

7.2 社会互构论视域下的嵌合式治理及其评价

7.2.1 嵌合式治理的多维性与联通性

7.2.2 基层社会治理的街道定位与功能再探讨

7.2.3 对嵌合式治理双向性与非均衡性的体认

7.3 城市基层社会走向“善治”的路径探索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消费者心理与动态营销论文提纲下一篇:财政支出环境治理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