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强化物流管理论文

2022-04-23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企业强化物流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中小型企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逐渐成为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阶段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加强了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中小企业的物流管理也受到了高度重视。本文基于这一现状,对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的优化对策进行了探讨。

企业强化物流管理论文 篇1:

ERP系统强化“三大流”管理初探

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属于会计等式“资产=负债十所有者权益”的模式,ERP系统则以业务为中心来组织,根据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连续运动和反馈来设计,能跨越职能领域的边界,实现整个企业信息的集成。ERP的基本思想是将企业的运营流程看作是一个紧密连接的供应链,包括供应商、制造工厂、分销网络和客户等,其目标是充分协调企业内外部资源,确立企业全面竞争优势,ERP系统是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一、ERP系统应用的基本要求——“三大流”全面集成管理

(一)ERP系统三大资源流企业的所有资源包括三大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ERP是对三种资源进行全面集成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化是信息化的核心环节,而ERP则是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神经中枢,ERP系统的实施和应用的基本要求应是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集成。ERP的计划功能和控制功能已完全集成到整个供应链系统中:一方面,ERP系统通过定义与事务处理相关的会计核算科目和核算方式,使系统在处理事务的同时自动生成记账凭证,保证了资金流与物流的同步记录和数据的一致性,用户可以根据资金状况追溯资金的来龙去脉,并进一步追溯所发生的相关业务活动,改变了资金信息滞后于物流信息的状况,便于企业实施事中控制并实时作出决策;另一方面,计划、事务处理、控制与决策功能都能在整个供应链的业务处理流程中实现。

(二)ERP系统应用的效果为了应对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激烈竞争,许多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经常遇到许多困难,为了有效解决问题,可以充分利用ERP系统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改善管理机制,实现企业资源优化与管理提升,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企业在经营管理各环节应重点解决的问题如表1所示。ERP适用于各类企业,特别是信息化尚未完全深入和亟需提高的企业,系统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优化企业运作的角度出发,实现企业的采购、库存、销售业务管理和全面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的一体化。ERP系统的应用效果体现为:在企业管理方面,通过“三大流”的重组,解决了部门间业务相互脱节的现象,实现了各部门业务间的无缝对接,使资源得到了合理配置,同时也规范了各部门间、各岗位间的工作流程;在降低生产经营费用方面,通过加强物资的出入库检验和库存盘点等以降低物资损耗,可大大减少物资储备和浪费;在工作效率方面,信息化的实施使企业在库存状态、销售情况、往来结算等方面的信息能够及时掌握,各项基本业务管理做到日清日结。ERP系统的功能就是增加预测的准确性,减少库存,提高发货供货能力;减少工作流程周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供应链成本;减少总体采购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加快市场响应速度。同时,在这些模块中提供了对采购、销售等业务环节的控制,以及对库存资金占用的控制,完成对存货出入库成本的核算。ERP系统的应用最终促使企业管理模式更加符合实际,进而制定出最佳的企业运营方案,实现管理的高效性、实时性、安全性,科学化、现代化、职能化。

二、强化物流管理——实施全过程动态监控

(一)物流管理实施的全过程一是采购物流管理。根据采购订单和发票开出采购入库单,与“库存系统”接口,统计采购入库情况;提供采购计划跟踪查询,如申报采购计划的部门是否已按时领用,由采购计划追溯生产计划,由生产计划追溯材料出库。二是销售物流管理。根据销售汀单和发票开具销售发货单,与“库存系统”接口,生成销售出库单,统计销售出库情况,同时将该出库单传递到“存货系统”,统计销售出库成本。利用ERP管理软件,通过生产制造系统,可以对客户商品的物料表、产品属性、尺寸规格表等进行全面管理,对订单状态、产品出入库记录等实现全过程监控,从而动态掌握订单的进展和完成情况,提高客户满意度。三是库存物流管理。通过ERP管理软件供应链系统,不但生产情况易于掌控,且后期库存方便查询。仓库物料查询的方便快捷,体现在清查库存不用亲自到仓库实地盘点,只需查看当前库存状况,并通过库存报警功能,帮助企业减少库存积压,提高资金利用率。存货档案“控制”页签主要记录与生产、库存相关的信息如批次管理、保质期管理、呆滞积压等。库存管理系统则根据设置的存货控制信息,对超储、短缺、呆滞、积压的存货进行储备分析。库存控制系统还可以支持批次跟踪、保质期管理、委托代销商品管理、不合格品管理、现存量(可用量)管理、安全库存管理,对超储、短缺、呆滞积压、超额领料等情况进行报警。

(二)库存物流控制的强化方法

如图1所示,在供应链统一的ERP计划下,上下游企业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库存,使所有上游企业的产品能够准确、及时地到达下游企业,这样既加快了供应链上的物流速度,又减少了各企业的库存量和资金占用。通过这种整体供应链ERP管理的优化作用,来到达整个价值链的增值。

三、资金流管理——打造更通畅的资金链

(一)ERP系统强化资金流管理企业的信誉和良好运作全靠资金的有效支撑,资金链的舒畅关乎企业的命脉,所以掌控好资金流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ERP系统正是以营运资本为核心,对由采购、生产、销售而引发的现金支出和货款回收,由信用销售造成的应收账款,以及由生产和销售需要而设置的存货进行严格管理,加强营运资本的流动性和变现性,提高使用效率,降低使用风险,帮助企业掌握资金动态流量,控制资金成本。具体策略如图2所示。

(二)企业资金流管理过程一是采购资金流管理。根据订单和入库单开具采购发票,在发票与货物同时到达的情况下,执行采购结算,与“应付账款”系统接口,统计应付账款情况。接受供应商开具的采购发票后,直接将采购发票与采购人库单进行采购结算,并将结算单直接传给财务部门进行相应的财务处理,便于及时进行采购结算。二是销售资金流管理。依据销售发货单开具销售发票,发票审核后即形成应收账款,在“应收账款”系统可以查询和制单,并依此收款。及时进行应收账款确定及收款处理是财务核算工作的基本要求。利用ERP系统,财务主管可以快速查询、统计、分析各用户、各订单的任务完成、收款与赊销金额等记录,及时实现与客户对账,从而降低坏账损失产生的概率。应收款管理系统主要完成对经营业务转入的应收款项的处理,提供各项应收款项的相关信息,以明确应收账款款项来源,有效掌控收款核销情况,提供适时的催款依据,提高资金周转率。三是存货核算系统利用。动态掌握存货资金的变动,减少库存资金积压,加速资金周转。由此可见,通过应收、应付及收付款的集成处理,通过存货核算系统资金的动态监控,可以进行短期或中长期的资金预测。如果资金盈余,财务主管可以寻找合适的投资机会,提高资金利用效益;如果资金短缺,财务主管则需要提前寻找筹资途径,减少资金缺口,使资金运作有序。资金预测的目的在于均衡资会,事前榨制,如图3所示。

四、信息流管理——建立更密切的供需关系

(一)ERP系统的企业、客户及供应商管理企业信息化带来

了商业模式的新变化,使企业与客户、供应商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ERP系统由于各不同模块之间的数据传递而将整个系统连接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供应链上各个环节的信息高度集成,实时反映企业的运营状况,为管理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ERP环境下能够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多样化信息需求,实现了客户需求和企业内部资源的动态优化平衡,通过实时查询和报告功能来支持企业战略决策和各项管理职能。由于ERP系统是基于强大的数据库开发统一集成的系统,实现了各个业务模块和财务之间的有效集成,满足各项业务信息与财务的数据共享。如采购的物料编码、销售的商品编码、采购供应商编码、销售客户编码等,不仅仅在采购管理系统、销售管理系统存在,同时应付和应收系统统一。利用ERP系统强化信息流管理,无论是与供应商还是与客户的紧密合作,都可以实现双赢。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如通过电话、传真和电子邮件等不仅费时,而且容易出现差错,并产生时间延误。通过ERP系统供应商门户管理,可以方便地与供应商和外协厂建立更密切的供需关系,如通过对供应商进行分类管理,维护供应商信息和供应商存货对照表,便于企业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采购渠道;对供应商的交货时间、货物质量、供应价格等进行分析评价,确定审查合格的供应商,并调整供应商档案。再如生产部门可以将装配计划、采购计划提前交给供应商,使其能早做安排。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企业自身的采购提前期,同时也减少了供应商的库存资金占用,实现双赢效果。供应商实施多维分析、科学选择如图4所示。

(二)ERP系统的客户分类管理通过ERP系统,可以对客户进行分类管理,维护客户档案,制定针对客户的价格政策,建立长期稳定的销售渠道。按照客户销售性质做好分类,准确统计各类客户为企业带来的经营收益。同时,利用ERP系统进行精细管理,掌握每个客户的应收账龄、收款账龄,进行收款预测和欠款分析;根据市场需求信息,进行产品销售预测。针对客户、部门、业务员等不同对象提供售前信用额度设置、售中信用审核和检查,售后信用查询等全过程信用控制,超过信用额度可以逐级向上审批,强化应收账款管理,降低营运资本风险。客户规范化的全程管理如图5所示。

五、ERP系统实现“三大流”集成管理的应用分析——以采购环节为例

(一)EP-P系统集成管理的应用现代企业多采用“订单拉动式”的业务模式,即企业的生产计划均来源于客户订单,按订单进行生产。企业杜绝采购风险,实现分层控制,改善采购业绩的全程控制模式如图6所示。由于客户订单数量大且不重复,且工序多,周转陕,对产品报价、属性、出入库状态等方面的要求更高,这就要求企业不断提高集成化管理水平,并能够准确提供采购、生产、销售、财务四大模块的数据。应用ERP系统如何将一个企业的财务工作从传统财务的简单记账升华为现代的ERP财务管理模式,传统会计的做法是,对于企业一般经济活动的记录,会计记账相对滞后,属于事后记账的模式。

(二)以采购环节为例的ERP系统集成管理每到月末汇总库存原材料出入库的经济业务,进行手工或者系统记账,而ERP系统则将财务核算与业务管理集成,即物流和资金流、信息流统一集成,实时记账。以采购环节为例,一个企业从采购到付款的流程可以用“133556”来诠释。1是指一个流程;3是指三个阶段,即计划、控制、分析;另一个3是指三大流,即物流、资金流、信息流;5是指采购涉及的五大部门,即计划、采购、质量、库存、财务部门;另一个5是指五大要素,即单据、物料、发票、现金、凭证;6是指六大难题,即采购原因,采购时间选择,采购数量,供应商选择,收料原因,付款原因,采购到付款流程的本质是为解决这六大难题,前三个是计划问题(效能),后三个是控制问题(效率)。如同样一笔采购入库业务,以标准成本为例,传统会计记账,一般根据仓库每月末采购入库汇总表,进行手工记账:借记“原材料”,贷记“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而利用ERP系统则在每一笔采购入库业务进行时,可实时自动产生会计分录;并可根据采购环节的暂收检验和合格入库进行细分,同时产生明细的会计信息。首先,采购物料由仓管员暂收,等待送检时,产生会计信息:借记“材料采购”,贷记“应计负债”。然后,仓管员将合格材料入库时,按采购价格默认产生相应的会计信息:借记“原材料”,贷记“材料采购”,借/贷记“材料成本差异——订单价差”。同时,供应商发票和采购订单接收的匹配核销,则自动产生会计信息:借记“应计负债”,贷/借记“材料成本差异——发票价差”,贷记“应付账款”。这样,通过每一笔采购业务,同时提供有供应商信息、物料信息、数量信息和价格信息等,根据实时产生的采购业务会计信息,可以对整个采购环节进行详细的采购信息分析。通过系统自动产生的会计业务信息,可以将财务人员从繁杂的手工记账中解脱出来,真正关注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如上述采购环节中,对采购订单价格差异和发票价格差异的统计、分析和监控,就是财务管理的有效手段,利用ERP系统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就是提高企业管理效益和经营效益的有效利器。

参考文献:

[1]王新玲、汪刚:《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编辑 代娟)

作者:陈小红

企业强化物流管理论文 篇2:

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的优化对策分析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中小型企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逐渐成为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阶段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加强了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中小企业的物流管理也受到了高度重视。本文基于这一现状,对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的优化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小企业 物流管理 优化对策

引言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物流业逐渐成为现代化企业竞争的重要内容,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由于中小型企业生产规模较小且资本资源较为有限,综合竞争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因此通过加强物流管理水平来降低中小型企业综合运营成本、提高其综合竞争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转变物流管理认知观念,提升物流管理重视程度

提高物流管理认知水平,是我国中小型企业完善自身物流管理制度的重要基础。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主要定位于研发产品以及开拓市场两方面,企业管理层对物流管理的重视程度有限,绝大多数中小型企业的管理层仍然没有意识到企业物流管理对经营成本的影响,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中小型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的提升[1]。针对这一现状,我国中小企业管理层应当转变传统的物流管理认知理念,提高对物流管理的重视程度,从而推动中小型企业完善和发展自身的物流管理水平。

首先,中小型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应当树立现代化的物流管理理念,立足于企业发展实际情况,对西方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进行运用,从而深刻认识到物流管理的必要性。与此同时,在进行物流管理的过程中,中小型企业管理层应当打破传统物流思维,从思想层面对物流管理在企业运营过程中的系统性搬运、储存、运输过程进行理解,从而制定出合理的企业物流管理规范,并建立合理的现代物流管理理念。中小型企业在物流管理过程中,还应当对成本进行核算比较,通过将传统滞后的物流模式与现代化物流模式的成本进行比较核算,提升企业管理层对物流管理的自信心。

2 建立培养物流管理人才的机制

为提升中小型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应当建立合理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机制,提升物流管理团队水平。在培养物流管理人才过程中,应当结合中小型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并对西方先进的物流管理理论进行借鉴,从而开发出符合企业实际发展情况的物流信息系统,构建出适应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物流管理流程体系。

为了培养高素质的物流管理人才,中小型企业首先应当对应聘环节进行严格把关,从综合素质考虑应聘者的实际工作能力,从而保证中小型企业物流管理团队的素质。与此同时,中小企业应当构建科学合理的培训制度,对新入职物流管理人员以及在职的物流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通过建立适合需要的培训制度保证中小型企业物流管理的畅通,通过科学合理的周期性培训提升企业物流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建立合理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机制,可以有效地提升中小型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从而强化中小型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实现中小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 完善中小型企业物流管理方式

现阶段我国中小型企业物流管理方式较为落后,不符合信息时代下的企业发展需求。由于中小型企业的生产活动本质上是为了创造经营利润,因此中小型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能力应当从控制生产成本入手,尽可能地提高企业资本利用率[2]。这就需要中小型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完善自身的物流管理方式、提高企业物流管理水平,从而尽可能地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从而有效地提高企业利润。

中小型企业为了改善自身的物流管理方式,可以实行共建物流公司或使用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物流活动,实现中小型企业有控制的科学化物流管理,从而使中小型企业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置于生产经营的核心部門,有效地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与此同时,中小型企业还应当着手完善相关物流管理部门的职能,通过优化相关物流管理部门的组织结构,实现物流管理过程中的采买、储存、运输、供应等过程的一体化管理,从而为中小型企业物流管理优化活动提供有力的平台。中小型企业在完善物流管理方式的过程中应当积极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从而实现企业物流管理的信息化与数字化,为中小型企业提升物流管理水平提供强大技术支撑。

结语

随着现阶段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物流管理在中小型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小型企业的经营成本。然而现阶段中小型企业在物流管理方面面临着诸多问题,为了提升中小型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应当从转变认知理念、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完善管理方式三方面入手,降低物流管理成本。

参考文献

[1]欧阳斌.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的现状及改善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3,13:162-163.

[2]陈冬梅.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河北企业,2015,12:53.

作者:吴涛

企业强化物流管理论文 篇3:

技工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摘 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在分析当前技工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普遍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进一步完善技工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的对策。

关键词:技工院校 物流管理 培养模式

物流业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突显。近几年来,物流业得到了迅猛发展,致使物流行业中专业技能人才严重缺乏。我国大部分技工院校都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然而从该专业的培养模式来看仍存在许多缺陷,迫切需要解决,以便能培养出更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物流专业技术人才。

一、技工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不合理

一些技工院校对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过多地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实践技能的学习与积累,导致学生严重缺乏物流专业的实践知识,与社会工作岗位脱节。

2.教学条件与师资力量相对较弱

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条件相对比较落后,财力投入不足,教学设备陈旧,影响了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有些技工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师队伍中“一体化”教师、“双师型”教师和科班出身的专业教师数量有限,部分专业教师只是从与物流管理专业相近甚至不同专业转过来的教师。这些教师大部分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难以很好地完成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目标。

3.教学手段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有些技工院校物流专业的实训条件比较差,教学方法还是沿用传统的 “填鸭式”“满堂灌”等传统的教学方式,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学习物流管理专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只能被动吸收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提高。

4.学生综合能力达不到企业对物流人才的要求

随着现代物流的迅猛发展,企业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要越来越多样化,既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物流管理专业知识,又要学生学会物流规划的实践知识,还要学会利用最新的物流专业技术进行最优化运作的本领。现代物流涉及面比较广,实践性也很强,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活动。为此,企业要求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能够人人具备独当一面的工作能力,去完成现代物流管理活动。物流行业作为一个服务行业,主要是为社会商品流通服务,也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企业需要一流的物流人才,而一流的物流人才最主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物流市场的开拓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能够为物流行业客户提供优质满意的服务。

二、完善技工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的对策

1.人才培养方案与职业标准、岗位要求接轨

课程建设的质量高低,直接对教学质量和学生专业知识能否提升产生影响。要抓好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建设,技工院校可以采取运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模式,即将以学科理论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转变成以行动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来进行改革。这样就将人才培养方案跟职业标准及岗位要求接轨。以行动为导向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有如下两个特点:一是技工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在知识内容的处理上,要突出此专业的实用性,相对淡化专业理论知识,注重通过实践活动来展开专业课程教学。二是依照物流管理专业工作岗位的有关能力要求,明确专业课程的目标,合理选择专业教材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掌握比较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突出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的技术应用性。

2.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练”为一体,强化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逐渐改变当前有些技工院校所使用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积极探索互动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以及专业模拟训练等新颖教学方式;运用物流行业调查、物流规划及营销方案的制作、实地调研等多种实践性的教学环节,进一步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职业能力。

3.加强校企合作,创新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是工学结合、订单式培养人才的一种先进模式,是技工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技工院校应积极探索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形式与内容,提升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一是大力开展“招工即招生”“招生即招工”工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二是大力推进校企合编物流管理专业的教材,使一些典型、实用的物流企业案例进教材、进课堂,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物流实践知识;三是聘请物流企业的专家、专业技术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四是进一步搞好物流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工作,使学生在物流企业工作岗位上获得“真枪实弹”的锻炼机会,为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吕莉俐.关于技校物流实训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

[2]丁炯.现代物流实训教学和管理方法初探[J].华南金融电脑,2010(5).

(作者单位:肇庆市技师学院)

作者:王晓辉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科学报道食品安全论文下一篇:股票市场现状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