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科学课中创新品质的培养

2022-09-10

在我们这个发展日新月异的社会, 知识结构不断更新, 知识创新将成为未来社会文化的基础和核心, 创新人才将成为决定国家竞争力的关键,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因此, 在科学课堂中, 要逐步改变以教师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 科学地使用教材, 开辟有助于学生探究学习的途径, 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发展。

1 敢于质疑提问, 奠定创新品质的基础

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 是一个创造品质的具体表现。科学的发现始于问题, 爱因斯坦说过: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要比它的结论的得出更为重要。小学科学教学中, 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引导方式, 大胆鼓励学生“求异质疑”,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从而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创新品质。

1.1 精选材料, 引发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 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 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如果在科学教导中, 提供有结构的材料, 会激起学生迫不及待的探索新知兴趣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如《有趣的沉浮现象》一课时, 课前先给每个小组发放实验材料:铁钉、铅笔头、粉笔、钥匙、木板、泡沫塑料、橡皮泥、纸张、铁盖等。在实验前, 先让学生猜测哪些物体放在水中会下沉?哪些物体在水中会上浮, 再让学生依次将这些材料放入水槽中, 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在汇报中, 有的学生说木块和小纸片浮, 石头和铁盖沉, 有的学生说小纸片和石头沉, 木块和铁盖浮, 于是自然而然地引发的探究的问题:小纸片和铁盖究竟是沉还是浮?

1.2 创设情景, 激发问题

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时, 往往要创设一定的情景, 一个好的情景必然导致所引发的问题与已有认知结构产生不一致, 引起矛盾困惑。此时, 学生脑海里必然会涌现许多个“为什么。”如在上《钢笔吸水的奥秘》一课, 教师一开始拿出一只吸盘, 让它吸附在窗玻璃上, 挂上重物。学生惊奇地发现几千克重的物体根本拉不开吸盘。此时, 教师说:“对于这一现象, 你们有什么问题要提吗?由于学生对实验现象感到非常惊奇, 所以纷纷提出想要探索的问题, 并产生极大的兴趣。

1.3 质疑猜想, 引出问题

恩格斯说过:“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 它们发展形成就是假设。”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抓住有关内容或有利时机, 鼓励学生大胆猜测, 使学生从各个角度去思考。如《食物与营养》一课时, 学生从实验现象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物体碰到碘会变蓝黑色, 有的物体碰到碘酒不变色呢?我就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猜测。其中有位学生就说:“老师, 我猜玉米、马铃薯、年糕等在这些物体遇到碘酒会变色, 是不是有一种共同的成分 (东西) ?”我表扬了这名学生, 并且告诉他们:“这种共同成分 (东西) 就是淀粉。”

这样引导学生自行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能训练学生良好的研究科学的方法, 使学生注重现象与问题之间的密切联系, 养成在头脑中经常问“为什么”的好习惯。

2 注重探究实效,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从“学会”到“会学”, 是教育理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学会”是知识经验的记忆, 没有多少创新的成分, 是一种短期的行为;而“会学”是一种长期的行为, 它对人的学习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 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感知, 来获取知识和经验,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创新品质。

2.1 拓展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学生的自主探究空间是指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活动、自主发展的一种“机会”, 一种外部环境。但由于受传统“教师本位”、“教材本位”的课堂模式束缚, 教师给予学生自由支配的学习空间看成一种“施舍”, 甚至是一种浪费, 致使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狭窄。

随着社会的发展, 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日益丰富。学生学习科学的场所不仅是课堂, 学习的文本不仅仅是教材, 请教的对象不仅仅是老师, 他们自主学习的空间应拓宽到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打破课堂40分钟的限制, 把周围的社会生活这个广阔的天地作为学生学习的大课堂, 把科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 将科学课的教学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认识科学的活动, 并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发现自然科学规律, 探究科学的奥秘, 亲身实践获取知识。

2.2 加强对探究的有效指导

当学生对某一种感兴趣的事物或现象产生疑问时, 往往急于了解其中的奥秘, 最便捷、最简单的方法, 莫过于教师把自己了解得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 令学生得到暂时的满足, 但这不符合新课改的基本要求。在课堂探究活动时, 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怎样去自行探究, 关注探究的实效, 让探究的价值性更好发挥, 避免功利性。例如《有趣的磁铁》一课, 当学生想用实验验证“同极相斥, 异极相吸”这一性质时, 学生一时想不出实验方案, 处于无助状态, 活动无法继续下去。于是, 教师启发“为什么放在桌子上的两块磁铁就不能看到实验现象呢”, 学生会说:“是桌面的摩擦力太大, 使磁铁不能转动”, 教师继续引导:“如果我们想办法不让桌面的摩擦力限制住磁铁的运动不就可以了吗。”学生的思维一下被激活, 用绳吊、用支架、放在水面的泡沫上……这样指导的是思路、思考问题的方法, 而不是具体做法。在教学中教师就要苦练教学基本功。做到灵活驾驭课堂, 用敏锐的眼光看待、处理教学中的各种具体情况, 使教师的指导适时、有效。

2.3 引导学生在探究中理解探究

探究必须在实实在在的具体的活动中展开。在实践的基础上再现和丰富所学的知识。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自己动手, 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经历。要想让探究发挥出更高效益,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该加大活动的容量, 让学生充分动起来, 通过调动学生的种种感官, 经历有趣的科学课。如教学《灯泡亮了》一课时, 教学就充分的给学生支配材料的权利, 让他们主动的操作应用。当学生面对一大堆导线、灯泡、电路开关、电池等材料时, 教师只说了一句“请同学们利用桌子上的材料和工具, 动手试一试, 让小灯泡亮起来!”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 学生无拘无束地动起来。“我的小灯泡亮了”, “看!我们的小灯泡也亮了”, 学生们异常兴奋地叫着, 招呼着老师去观看。每位学生都很投入。这样的实践活动, 既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也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而且也深受孩子的喜爱。

摘要:知识创新将成为未来社会文化的基础和核心, 创新人才将成为决定国家竞争力的关键,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因此, 在科学课堂中, 要逐步改变以教师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 科学地使用教材, 开辟有助于学生探究学习的途径, 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探究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学生成绩的可控影响因子分析——以高等数学为例下一篇:浅析国内动画剧本创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