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身边的力范文

2022-05-31

第一篇:感受身边的力范文

习近平语言——感受娓娓道来中的力与美

感受娓娓道来中的力与美

由上海组织策划出版的《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内容摘登

来源: 解放日报 | 2014-11-25 09:23 |

语言的力量来自哪里?

毫无疑问,语言的力量来自讲话者的思想力、文化力、逻辑力、抓地力和感染力。这些“力”犹如一根根钢丝,拧合在一起成为钢缆,刚劲有力,张弛有度,掷地有声。

旗帜鲜明、高屋建瓴的讲话,具有思想的光芒; 博古通今、融中汇外的讲话,具有文化的厚重; 思维缜密、论证充分的讲话,具有逻辑的质感; 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讲话,具有抓地的劲道; 而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讲话,则具有感人的魅力。由上海组织策划出版的 《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 一书,摘录了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的部分形象生动、言简意赅的用语,对其语源、语义、理论价值和社会反响等进行了简明扼要的阐述,读者从中可以又一次感受到总书记的讲话风格和语言艺术。

今天,我们摘登 《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 一书内容,并配以昨天举行的此书发布暨出版座谈会上的读者发言,希望大家在充分体会语言力量的同时,更要深刻领会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以之为旗帜和指针,在具体工作中落细、落小、落实,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建功立业。

——编 者

形象比喻篇

反腐败高压态势必须继续保持,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对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就要坚决查处一个。要抓早抓小,有病就马上治,发现问题就及时处理,不能养痈遗患。

——2014年1月14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讲话

抓早抓小,有病马上治

——惩治腐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在中国老百姓的语汇里,“抓早抓小,有病马上治”是常见的。比如,中国的父母讲到孩子教育问题时,总是强调要“抓早抓小”,打好基础;医生在做科普讲座时也会强调“有病马上治”,不要小病拖延成大病,贻误治疗时机。“养痈遗患”则是一个成语典故,原意为留着毒疮不去医治,就会成为后患,寓意对坏人、坏事的姑息纵容,会带来更加严重的后果。

习近平借用“抓早抓小,有病马上治”、“不能养痈遗患”这样的形象话语和成语典故,旨在说明在反腐败这一重大政治任务上,必须提前介入,尽早干预,把工作做在前面,防微杜渐,把腐败扼杀在萌芽状态。

古人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意思是说,千里长的大堤往往因为小小的蚂蚁洞穴而崩溃。腐败问题也是这个道理。腐败行为的发生也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都是从小腐败慢慢演变为大腐败的。就其中多数人而言,在发生问题之初,倘若有人给以提醒警告,就不会“一条胡同走到黑”。在腐败分子的蜕变过程中,他们的理想信念之堤是一步步、一点点被击破的。就此而言,在反腐倡廉这一重大任务上,“抓早抓小”就很重要了。及早打牢理想信念之堤,及早修补受损堤坝上的“痈”,及早解决小问题、小毛病,就能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恶化和蔓延。

“抓早抓小,有病就马上治”、“不能养痈遗患”体现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反腐倡廉工作上惩防并举的新思想,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反腐倡廉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一方面,对于腐败分子当然是要“零容忍”,触犯法律必须受到严厉的制裁,“发现一个就要坚决查处一个”,让腐败分子声名扫地,付出沉重代价。这一点是坚定不移的。另一方面,还要建立有效的预防腐败的机制,关口前移,积极预防,惩防并举。这一点同样重要。

“抓早抓小,有病就马上治”需要有制度的保障。一方面,要加强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堵塞制度漏洞,强化依法行政、依制度办事,不给腐败分子以可乘之机; 另一方面,还需要加强对权力尤其是领导干部权力的监督。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权力如果得不到监督,法规制度就等于一纸空文,必然带来腐败的产生和蔓延。同时,还要加强对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廉洁教育,促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起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和政绩观,提高自我修养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自律意识,夯实拒腐防变的思想基础。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古语,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一定要牢牢记住!

中国将致力于构建横跨太平洋两岸、惠及各方的地区合作框架。太平洋之所以广大,是因为它没有任何自然阻隔,我们不应该为它设定人为的阻隔。我们要发挥亚太经合组织引领和协调作用,秉持开放包容、互利共赢思想,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促进区域自由贸易安排的协调,深化区域一体化进程,防止出现“意大利面碗”现象,推动在太平洋两岸构建更紧密伙伴关系,共谋亚太长远发展。

——2013年10月7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

防止出现“意大利面碗”现象

——亚太地区要构建更紧密伙伴关系

“意大利面碗”现象一词,源于美国经济学家巴格沃蒂1995年出版的《美国贸易政策》一书,意指在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和区域贸易协定(统称“特惠贸易协议”)下,各个协议的不同优惠待遇和原产地规则,就像碗里的意大利面条一样一根根交织在一起,剪不断,理还乱。

习近平借用“意大利面碗”这一经济学用语,旨在说明亚太地区要加强合作,避免经济、政治、安全等各方面出现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影响区域合作与发展进步。这一用语,也体现了习近平语言风格的另一特色:善于使用国际通用话语,言简意赅地阐述复杂的国际局势,并旗帜鲜明地表达中国的观点和立场。

当前,亚太地区是世界上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这一点,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表现得非常突出。然而,亚太地区的政治局面却很复杂,尽管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但亚太地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层出不穷,少数国家内部政局动荡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导致亚太地区各国在政治,尤其是安全领域的“意大利面碗”现象比较突出。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亚太地区各国的高度重视,将会严重影响亚太地区甚至是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这也是习近平强调防止“意大利面碗”现象的原因所在。

就经贸关系而言,在亚太地区,除了亚太经合组织,还存在多种贸易协定并存的局面,这些贸易协定之间必然存在一些相互冲突之处。在政治与安全上,一些国家拉帮结派是导致亚太地区不稳定的重要原因。此外,历史遗留问题、地缘政治、领土纷争等战略利益冲突,也导致亚太地区国家之间关系复杂多变,时常波诡云谲,阴晴不定。因此,深化亚太区域一体化进程充满挑战。

要防止出现“意大利面碗”现象,亚太地区各国需要加强互信,加强团结。相互信任就像阳光一样珍贵,一个相互猜忌、相互提防的亚太是没有未来的,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一定是建立在各国之间的相互信任基础之上的。正如习近平所呼吁的那样,亚太各国“不能互相踩脚,甚至互相抵消”,而是要相互支持,互利共赢,相互合作,形成合力,共同应对各种挑战。唯有如此,亚太地区的活力和潜力才会充分释放。

中国有句古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防止出现“意大利面碗”现象,避免可能的冲突和矛盾,必须建立亚太地区各国共同遵守的行动规则,APEC体系下的各项规则就是很好的典范。从维护亚太地区各国共同利益出发而制定的各类地区规则,应该得到各国共同遵守和维护。唯有如此,亚太地区各国才能形成合力,化解矛盾,抵御地区发展中面临的风险和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亚太地区已经形成了利益和命运共同体,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事关本地区和平、发展、稳定、安全的一切重大问题上,亚太各个国家作出的一言一行都应该是建设性的,是相互支持、相互打气、相互“补台”的,中国愿意并正在为此做出自己的不懈努力。只要亚太地区各国做到了这些,就能防止“意大利面碗”现象的出现,亚太地区的活力和潜力就一定会充分释放,地区的持续繁荣与发展就一定会实现。

俗文俚语篇

有句话说得好,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再高的山、再长的路,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前进,就有达到目的的那一天。

——2013年10月7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锲而不舍地继续推进改革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这是中国当代诗人汪国真的现代诗 《山高路远》 中的两句。诗歌所包含的寓意是:困难之山再高,奋进者的双脚都能将它攀登; 人生之路再长,追求者的脚步都能将它丈量。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中,引用这一诗句,旨在向世界表达中国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的决心。

当习近平以坚定的语气,向世界说出“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的时候,正是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正在进行深刻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时刻,这必然伴随调整的阵痛、成长的烦恼,因而需要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决心。

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涉及重大利益关系调整,涉及各方面体制、机制完善。但唯其艰难,才更需勇毅;唯其笃行,才弥足珍贵。现实问题的复杂与艰巨,要求今天的改革者更自觉地把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结合起来,以制度创新撬动改革大局,用制度活力推动改革进程。中国已经制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方案,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改革,努力破解发展中出现的难题。

敢于对世界作出如此承诺,充分展现了中国领导人和中国人民坚韧不拔的勇气和坚定不移的决心。唯有自信的人,才会有执著于自己所选择道路的勇气,才会有“愚公移山”的精神,才会在面对无数困难和挑战时,绝不选择逃避,而是选择坚守。

1992年,邓小平曾在“南方谈话”中表达他的畅想: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党的十八大也提出,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回首三十多年的风雨历程,从思想观念的破冰到利益格局的重塑,再到发展方式的转变、制度文明的涵养,改革之路从无坦途。中国前进的每一步,无不得益于迎难而上,无不功成于化危为机。“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巴厘岛坚定的中国声音,再次传递这样的信念:再高的山、再长的路,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前进,就有实现目标的那一天。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价值观的养成重在青年时期

人人都要穿衣,都会穿衣,都在儿时便被父母引导着学会如何扣扣子。这是一项平常的技能,也是一项平日里天天都要重复做的动作。扣子要从上到下对齐扣好,否则衣服就会歪歪扭扭,这也是一个日常的普通道理。然而,从这普普通通的事情中又能升华出另一层深意,正如习近平告诉青年人所说的那样:“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习近平谈到的“人生扣子论”,对青年人的价值观培养很有启迪意义。的确,人生就像扣扣子,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后边的扣子就不可避免地会跟着错,正如一个人如果将当官和发财联系在一起,那么他“第一粒扣子”就错了,以后,必然会一错再错,最终走向堕落,走向灭亡。

青年时期是一个人成长、成熟最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里,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会得到确立,并在未来的人生之路上发挥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青年时期是学习的黄金时期,也是最容易受到各种思想影响的时期。习近平在北大考察时对青年大学生提出的“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四点要求,为青年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指引和方向。它可以帮助青年大学生认识世界、端正思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在未来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青年时期树立的价值观,会直接影响今后的生活。青年会在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导下立己修身,让自己成长为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材,未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这就是告诫青年人不应为自己将会得到什么样的职位而发愁,而应该发愁的是自己有没有与这个职位相匹配的才学。青年人应当像君子一样,不去担心自己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只希望能不断完善自我,得于心自然能形于体,别人自然也就知道了。被誉为“人民科学家”的钱学森在自己的青年时期,面对国难当头的现实,坚决地选择了航空报国的道路,就是抱着一颗赤子之心,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可以以一当十,以一当百,以一当万千,以科学的力量报效祖国。在他的价值观念中,国为重,家为轻,责任重于泰山。正是在这样的价值观的引领下,身处美国20多年的他,虽然已经享有常人难以企及的荣誉和地位,却毅然决然地放弃他在美国所获得的一切,冲破重重阻碍也要回到他魂牵梦萦的祖国。他的回国没有考虑自己将来会有怎样的职位,更没有从功利的角度去考量自己的回国是不是“合算”,他所考虑的,只是自己的所学是否能够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一些贡献,能够为自己祖国的人民做点事。

这种考量是最朴素,也是最真实的,而促使他形成这样决定的,就是他在青年时期树立的价值观念,也就是钱学森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青年时期正是积蓄力量的大好时期。“吾愿吾亲爱之青年,生于青春,死于青春”,这是李大钊对青年的希望。青年人应该保持青春之热情、青春之追求,以更高的要求加强自身修养,以更高的标准完成肩上使命。尤其是在人生之初就要把第一粒扣子扣好,找到正确的人生坐标,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然后大胆去锻炼,勇敢去尝试,让心智在风浪中逐渐成熟,让信念在追寻中日渐坚定。在工作和困难面前要多想一些“怎么干”而非犹豫“怎么办”,多想一些、“我来干”而非推脱“我不管”。唯有如此,方能厚积薄发,方能在真正遇到事情的时候能够担起大任,顺利完成国家和人民交给的任务。

万事开头难,难就难在要选择好正确的第一步,你到底想实现怎样的人生价值,想展现怎样的生命风采。只有第一步选对了,只有第一粒扣子扣对了,你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人生是多彩的,世界是多样的,关键是要选择好自己的正确道路,也就是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这第一粒扣子,必须把国家需要、社会期望和个人价值紧密结合。扣好了第一粒扣子,才能有完美精彩的人生。

诗文引用篇

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创新精神的民族,以伟大创造能力著称于世。“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对中华民族创新精神的最好写照。

——2013年12月31日,习近平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中华民族创新精神的写照

习近平在2013年底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的讲话中,引用了《大学》中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句话的原文是:“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其意是:“如果能够一天新,就要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康诰》说:“激励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诗经》说:“周朝虽然是旧有的邦国,但其使命在于革新。”所以君子无不追求极致的完善。据说“创新”一词滥觞于此。

《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宋代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之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商朝开国君王成汤铭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原是说每天去除身体上的污垢,使身体焕然一新,引申开来则指思想的洗礼、品德的修炼和精神上的弃旧图新,是从动态的角度强调不断革新。如果说“日新”尚且容易,“日日新”已是难能可贵,“又日新”则更难。中国虽然是个古老的国家,然“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我们的传统文化强调创新反对因循守旧,。要求社会不断变革图强,要求为政者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更新思想观念。正是因为有这种传统,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做出了不少创造、创新和发明,为人类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对中华民族创新精神的最好写照。他在2013年的五四讲话中曾引用这句箴言,鼓励广大青年走在创新的前列:“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当今世界,创新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它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21世纪中国的迅猛发展,创新无疑扮演了重要角色。习近平引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仅指出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古以来就拥有创新精神的民族,中华民族有伟大的创造能力;更强调当代中国需要继续创新,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重要性。

中国有句古话,“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我们现在的干部遴选机制也是一级一级的,比如,我在农村干过,担任过大队党支部书记,在县、市、省、中央都工作过。干部有了丰富的基层经历,就能更好树立群众观点,知道国情,知道人民需要什么,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各方面经验和专业知识,增强工作能力和才干。这是做好工作的基本条件。

——2013年3月19日,习近平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的讲话

宰相必起于州部 猛将必发于卒伍

——基层历练是干部成长的必修课

习近平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引用“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指出优秀的领导干部,必须经历丰富的基层锻炼,才能更好地树立群众观点,积极为人民服务。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出自《韩非子·显学》。宰相原是从国君的家臣发展起来的,“宰”本是君主的总管家的称呼,“相”是辅助的意思,即用家臣的头目管理国事。此语原意为:贤臣良相都是从地方官提升起来的,作战勇猛的将领也都是从士卒提拔上来的。它体现了韩非子的选人用人观,即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尤其是国家的高层官员和将领,一定要从有基层实际工作经验的人中选拔。因为这些人来自基层,更了解战场的形势和百姓的疾苦,也就能够更好地制定方针政策,否则处理政务、领兵作战就可能是纸上谈兵,耽误国家大事。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无论你是才华横溢,学识渊博,还是志存高远,雄心勃勃,都必须在基层磨砺自己的“器”,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干成“事”。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说的也是人在成就大事业之前,必要经历一番磨难和历练,而对领导干部来说,这种历练的第一步应该是在基层。

注重从一线选拔干部,是我们党一贯强调和坚持的干部工作方针;鼓励年轻干部到基层工作,到艰苦地区、复杂环境、关键岗位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增长才干,是我们培养党的干部的成功经验。年轻干部经过基层的摸爬滚打,不仅可以砥砺品质,锻炼能力,增强才干,更重要的是,能接地气,能看到老百姓最真实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需,认识社会现实,读懂中国国情。“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仅适用于写诗作文,同样适用于了解国情民生。

读者心声

享受、感染、教育

冯 俊(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

总书记的语言特点,首先是来源于基层实践和人民群众,很多俗文俚语就是向基层群众学习的,那是最接地气的,说出来大家都懂。其次是来自学习研读历史经典,在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和古今中外优秀传统文化中,开拓了视野,提升了哲学思考的能力,健全了道德品质,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语言。第三是充满理想信念的力量,有政治勇气,敢讲真话,敢于亮剑,敢于担当。第四是说话低调平和,从容淡定,铿锵有力。第五是饱含丰沛的情感。听总书记的讲话是一种享受、一种感染、一种教育。领导干部应该学会怎么和群众说话,要改善自己的说话方式和话语体系,用群众愿意听、乐意听的语言,搭起与群众沟通的桥梁,缩短与群众的距离。

新概念、新表述、新范畴

苏长和(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

总书记在许多外交场合的讲话,运用中外格言警句、名句谚语恰到好处,在通俗中蕴涵深刻道理,像珍珠一样闪闪发光,深刻反映了大国领导人和中国这样的新兴大国的思考,世界只有相互尊重,相互欣赏才能推动文明迈进。比如,引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阐述国际关系的价值; 谈到团结的重要性,他经常说各国不能互相拆台,需要互相补台; 讲外交有的时候需要针锋相对,但是也要讲艺术,恰当的语言更强; 讲与周边国家关系时,用了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好邻居,金不换”; 在讲到中国的发展有着自己的选择和道路时,用了一句来自老百姓的俗语“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我认为这种话语方式,为国际关系理论和外交理论提出了来自中国的新概念、新表述和新范畴。

新视角、新词汇、新动力

潘旭山(普陀区曹阳新村街道办事处主任)

总书记的讲话总是令人耳目一新,引经据典,感觉句句都点在穴位上。我觉得阅读《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对我有三个方面的帮助。第一增加了研读讲话的新视角,我们在领会讲话精神的同时,也要学习总书记的语言艺术。这本书对相关词句出处的追根溯源,也有利于对讲话精神的准确把握。第二增加了群众语言的新词汇,基层工作直接面对人民群众,要善于运用群众语言来做群众工作。总书记许多讲话,平实中蕴含了大智慧,质朴中积聚了正能量,朴实无华的语言最能揭示深刻的道理。第三增加了读书学习的新动力,日理万机的总书记都能博览群书,从书中汲取力量之源,我们普通党员干部更加要努力读书学习。

想读、爱读、愿读

姚 晨(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

《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一书,对总书记富有个性化的语言风格进行了整理解读,让我们普通民众,特别是80后、90后的青年一代,想读、爱读、愿读,觉得读起来很过瘾、很兴奋、很解渴。看了书中有关总书记对于我们青年一代的教诲,真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总书记用“行百里者半九十”古语,时刻提醒我们,目标尚未达成,不可放慢脚步,也不能低估困难,更希望我们青年一代要牢牢把握机会,孜孜不倦的努力拼搏;用“人生的扣子一开始就要扣好”来强调青年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性,形象、生动,让我们过目不忘; 运用了革命先驱李大钊的话语,“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年之人类,青年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传递出对于青年应该树立远大理想的殷殷厚望。

第二篇:感受身边的哲学

—兼谈哲学的魅力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也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身边的哲学世界。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名人关于哲学的一些观点。柏拉图指出:“thauma”(惊奇)是哲学家的标志,是哲学的开端。柏拉图满蕴深意地说:“iris”(彩虹,虹之女神,宙斯的信使)是“thauma”(惊奇)之女,并无误溯其血统。“Iris”(彩虹)向人传达神的旨意与福音,哲学是由惊奇而发生。在其注目之下,万物脱去了种种俗世的遮蔽,而将本真展现出来。由此,它把自己展现为一种真正解放性的力量。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说: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人都是由于惊奇而开始哲学思维的,一开始是对身边不解的东西感到惊奇,继而逐步前进,而对更重大的事情发生疑问,例如关于月相的变化,关于太阳和星辰的变化,以及关于万物的生成。一个感到困惑和惊奇的人,便自觉其无知。

黑格尔认为:哲学是一种特殊的思维运动,哲学是对绝对的追求。“哲学以绝对为对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黑格尔《小逻辑》。

爱因斯坦这样谈论哲学:如果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遍和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么,哲学显然就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十八世纪德国著名浪漫派诗人、短命天才诺瓦利斯(1771—1801)关于哲学的定义:哲学是全部科学之母,哲学活动的本质原就是精神还乡,凡是怀着乡愁的冲动到处寻找精神家园的活动皆可称之为哲学。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提出自己的哲学定义:“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思想”。中外哲学的产生皆起源于疑问。

西学东渐哲学进入中国后,学界发生了中国本土文化中有无哲学的论争。认为中国有哲学的人把哲学定义为:关于宇宙和人生的基本思想。胡适在他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指出:“凡研究人生且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求一个且要的解决”这样的学问叫做哲学。

世界上,是先有的石头,还是先有人们对石头的认识?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因此,唯物主义者认为先有石头,后有人们对石头的认识,而唯心主义则相反。再比如,你相信世界上有鬼神吗?一般,唯心主义者,准确的说,是客观唯心主义者,相信有鬼神之说。有宗教信仰的人,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者。

你认为宇宙中,有外星人的存在吗?你觉得现在没有多少关于外星人是新闻,是我们认识不到,还是因为科技不够先进而导致的调查不到?不可知论认为物质和意识没有同一性,主张世界不可以认识或不可以完全认识,而可知论认为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世界可以被认识。

以上的两点,就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实例,这两个实例反映了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物质和精神谁是第一性,针对这个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第二方面,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针对这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此刻,哪怕是你一动不动地坐着,实际上,你还是动了。对于身边的事物来说,你也许没动,,但是地球是时刻在转动的,无论是公转,还是自转。再比如,同学从你身边经过,以你为参照物,是他(或她)动了,但是如果以你的同学为参照物,是你在动。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物质生产劳动、处理社会关系以及科学实验等,都是实践活动。可见,人的生活离不开实践。

此外,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客观规律为前提。“大跃进”的过程中,有过这样几句话“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等。“大跃进”运动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而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的盛行,人民生活困难,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唯物论的理论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据统计毛主席一生共讲过128次“实事求是”。并对中共中央党校的校训规定为“实事求是,不尚空谈”。至今,中共中央党校门前“实事求是”几个大字仍屹立在门前。

哲学中的辩证法包括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等,以下几段,我就阐述一下辩证法在生活中的实例。

你身体的各个器官是有联系的,你和你父母是有联系的,中国和外国是有联系的······可见,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而且联系是多样的,有直接和间接地联系,有内部和外部的联系,有本质和非本质的联系,还有必然和偶然的联系,因此,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以我们中国来说,由一开始的原始社会,到奴隶制社会,到资本主义萌芽阶段,再到最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哪个阶段新的社会形态的产生,不是经过许多波折,但最后都成功了。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分别是: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质与量互变规律以及否定之否定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前人告诉了我们许多这方面的道理。

水滴石穿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听过,它蕴含了质与量互变的规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每一滴水滴滴到石头上,可以看做是量的积累,而最终石头被穿透,可以看做是质变,即水滴量变的结果。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消极因素又保留积极因素。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古代的一些思想观念对现代产生的重大影响。比如说,三纲五常、克己复礼等。但是,我们现在不提倡这些思想,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以改进,才有了现代的一些思想观念。比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都是国家领导根据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而提出的。

认识论包括认识、实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等方面,下面,让我为大家举几个实例论述一下。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的目的,是认识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通过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你会有各种各样的认识,而你的认识或者客观得到的认识,不一定完全正确,需要你用实践去检验,只有在实践中,你才知道什么是对与错。

认知活动是不断反复,无限发展的。我们所学习的一些公式,大多都不是一次性得到的,都是某个人不断实践,得出的一个结论,再由后人不断修正,最终有了公式,定理等知识,而这些知识,也是会被我们用到实践中去,或许有一天,还会有人发现某个结论有误。

只有我们掌握正确的方法,从实际出发,才能使认识转变为实践。 历史唯物主义(historical materialism)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亦称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这个名词来表述这一科学的社会历史观:“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是由此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是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

历史唯物主义者认为历史发展是有其特定规律的,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社会。历史唯物主义者认为人类已经经历了前三个阶段,目前正处于第四阶段(越南、古巴、朝鲜等自称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1987年的中国共产党十三大上,中国政府宣布自己在1956年代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邓小平断言初级阶段至少一百年)。

几年前,一股“文化衫”非常流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一种服装的流行,反映的是某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或社会意识,而一定的社会心理和意识又是对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某种反映。”所谓“文化衫”,就是涂有颜色、绘有图案或写有文字的一种带有文化气息的汗衫。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市场经济逐步确立,人们在服装穿着上开始追求一种放松、自由和个性化。美国人的“文化衫”,以其形式不拘一格,色彩、图案、文字的多种多样、丰富多彩,为一些人所认同。“文化衫”就在这一时期流行起来。“文化衫”的风靡一时,正是人们通过服装穿着来表现自主、平等、竞争、公开、公正、创新等新的思想、新的观念,而这些新思想、新意识恰恰是市场经济刚刚确立的现实反映。

改革开放前,对人最普遍的称呼是“同志”。因为那时候人们热衷于搞政治斗争,比较讲究身份地位、政治立场,讲究志同道合。改革开放以后称“先生”、“老板”的越来越多了。因为搞市场经济,承认利益差别,鼓励发财致富,被别人称为先生或老板,当然不会反感。这些都是语言这种社会意识对社会物质生活变化的鲜活反映。“小姐”一词含义的变化,也反映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尊重人们的主体地位。

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是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实现的。而同时社会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文革后的中国经济处于崩溃边缘,国家财政赤字严重。人民贫穷,技术落后,并且经过文革后,中共出现一定程度的执政危机和信任危机。正当此时,邓小平同志提出改革开放的思想,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认同和热烈拥护。中国社会的意识形态也开始出现变化,人民思想得到解放。人民群众纷纷投入到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洪流中去。这使得中国从一个尚有两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下、与世隔绝的国家,变成了一个经济繁荣,有着活跃市场的强大经济体,并减少了世界近五分之一的贫困人口。这样一个例子告诉我们,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意识指导了人民群众进行经济建设,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众进行的阶级斗争促进了社会发展。而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革命,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和聪明才智极大地促进了社会革命。因而,从这方面说,人民群众是阶级斗争及其最高形式社会革命的主力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它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群众观点是工人阶级政党的基本观点,其主要内容有: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一切向群众学习的观点。在具体工作中坚持群众观点,需要有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工人阶级政党一条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也是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其要旨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把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凝结在一起,这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科学地概括和提出工人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大贡献。坚持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特征之一。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坚持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不仅具有巨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和根本途径。

哲学给我们对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的理解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我们如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掌握正确的辨证唯物哲学,相信对掌握散发性思维和跳跃思维会起到更大的作用。 古希腊学者更称哲学为“智慧之学”,哲学何以成为“智慧之学”呢?首先是它能启发你的思维和开阔你的视野,它能帮你破析事物的原理和规律。哲学思维就是理论思维,试想一个哲学理论思维低下的人,他何以能深入的学好各门学科,那他的综合素质就无法达到更高的层面。我们生活中其实有几样东西是需要我们去吃透它的,首先基础理论思维,它就像知识无底深渊中的一盏明灯。其能引领推动你的思维变得更加敏捷,帮你在处理任何事情时从而更快的找到路径。如当我们进入到不同工作或生活领域中,具有明晰思路的你就能很快地掌握工作的流程和生活的规律,这同时也证实它提高了你适者生存的能力。我们做任何事情只要基础思维掌握好了就能触类旁通,一通则百通,学起东西来方能成破竹之势。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碰到经苦思冥想而不解的问题时,会感到困惑、枯燥及无从入手。如此时经人一点拨,我们一下子变得豁然开朗,问题也就拨云见日了。知识的知与不知就看中间的这道黑纱是否被解开,它能让你从一个思维模式到另一个思维模式的过渡从而提供奠基和依据,你的思维也将变得更加缜密。所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学好哲学可使人变得聪明的道理就在此中。

学习正确的辨证唯物主义哲学,已成为我们新一代青年的重要使命。一个民族的文化复兴和强大发展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看这个国家的哲学文化底蕴有多深厚。正确的哲学理论思维不但可以帮你提高个人素质,还有民族的素质,个人素质的提高是促进国家民族素质的提高。同时更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由此可见,一个企业如用了一群没有头脑思维的员工,相信那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创新发展更谈何说起。在此日新月异的时代,科学技术都在突飞猛进的发展,具有综合素质和更新思维能力的人才方能适合市场的需求。

说了这么多,想必大家也都会发现一些身边的事物其实蕴含着哲学道理了吧。其实生活处处有哲学,需要你有一双发现哲学的眼睛,并能正确运用哲学知识解决问题,促进自身和社会的发展。

第三篇:感受身边的变化

感受身边的变化 喜迎十八大

翻开影集,看到这样一张照片,那是在2001年去亲戚家串门,在青年大街上垂榆下,我抱着我3岁的女儿留下的照片,周围是一个新建的小区,整齐的楼房让人觉得真是羡慕,到亲戚家里家中明亮宽敞,暖气把屋内熏烤得让人直脱衣服(那时我居住在没有暖气的1居室的

房子)。当时我就想,这辈子我能过上这样的生活,该是多么的幸福!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时我们夫妻双双下岗,孩子一天天地长大,给人打工的收入不稳定,我们尝试找过许多的挣钱门路,但由于经验少,没有什么专业特长,屡屡碰壁,也损失了许多的积蓄。在亲戚的帮助下,我们卖了当时居住的房屋,举债十多万,做起了出租车营运,虽然每天辛苦劳作,我们秉承着只要付出劳动就会有收获的信念,租住在仅有15平方米的房屋,虽然屋子很小、很潮,没有暖气,上厕所还要到楼下的公共厕所,我们一家三口挤住在这年狭小的房屋里,由于没有暖气,床脚下靠近窗的被褥,潮得能拧出水来,也就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中过了半年,又租住在一个有暖气的房屋,由于只有一个卧室,女儿只能在厅里临时搭的床居住,学习用旧的学生桌椅,一住就是三年,租住房屋的阳台漏风,我只好在冬天,用塑料布封住阳台,但在冬天还穿着棉袄和棉鞋在阳台做饭。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不仅已还清外债,家中也略有盈余。我的女儿已经上初中,2008年12月,我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我也拥有一份在社区工作的职业,全心全意为居民服务,把党的好政策送到居民的家中,为居民多办实事、办好事、

解难事。2009年6月,还赶上了房产和银行的优惠政策,我们家贷款10万,住上了那让我心仪已久的房屋。宽敞明亮,布局合理,温暖温馨。女儿有自己的房间,可以独立学习的书桌。吃饭有专门的地方,有餐桌、椅子,家人围座在餐桌前吃着可口的饭菜,谈论着时事趣闻,欢声笑语,其乐融融。2011年,又安装上了宽带,天下事尽在掌握。每当走进我的家,心中荡漾着无比的自豪和幸福。 漫步在滨江大道,高楼大厦林立,道路笔直,车流不息,人们穿着新潮时尚的服装,耳朵戴着随身听,身上携带必备的手机,驾驶着自己的爱车,谈论最新时尚的新闻。华灯初上,霓虹闪烁,仿佛置身在异国他乡。丹东的变化日新月异。祖国的变化突飞猛进。神九上天、莫言获奖无不彰显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我们坚信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人民的生活会一天比一天更美好、一天比一天更幸福。

第四篇:用心感受身边的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呈现出了稳步向好的态势,但毅然最吃劲、依然不能有丝毫松懈。即使缩小了社交圈、活动圈,每天也有海量的信息传来。从这些信息中,我们做着自己的判断,欣喜、悲愤、担忧,各种情愫充盈胸间。这应该是我们每一次面对重大灾难、重大考验时的常态。

越到关键时刻,越需要力量支撑。越到最吃劲的时候,越需要阳光透过暗色给我们以温暖。

力量从何而来?温暖怎样去获得?远方战“疫”中的人和事固然能给我们提供所需要的一切,向好的态势能让我们安心、放心,白衣天使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姿态让我们刻骨铭心。但真正让我们为之动容的,恐怕还是那些我们能够亲眼看到、亲身感知的人和事。

是的,耳闻目睹、感同身受的人、事,才是左右我们思维、情感的“硬核”力量!

为了表达“抗疫有我”、“与子同袍”的情怀,我所在的单位发起了一次募捐活动。这是“大敌当前”的常规动作,九八抗洪有过,汶川地震有过,原本是不值得特别关注的。让我这个老干科负责人没想到的是,这一次,退休老同志、老党员们的响应会如此热烈、积极!

有一位老领导,他自己得有帕金森综合征。屋漏偏逢连夜雨。这些天他妻子又在医院抢救,每天的医药费就上万元,医院两次下了病危通知书。这让他够揪心的了。但他看到募捐倡议后,一定要捐款。他女儿女婿都是我单位的干部,完全可以托女儿或者女婿转交。但他老人家说什么也不同意,硬要自己亲自送来。看到他颤颤巍巍的样子,一种感动无法抑制地在我内心汹涌。

还有一位老领导,年近九旬,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自己身上的病痛多如牛毛,行动非常不便。但是他得知单位正在募捐的消息后,说什么也要参加。自己走不动了,专门委托儿子送来500元善款。握着那滚烫的纸币,仿佛握着一颗滚烫的心啊。

我单位两百来号退休老同志,有回农村老家安居的,有随子女长居外地的。对这些老同志,我们平时除了多一点问候,无法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和温暖。但是,他们知道要捐款后,二话没说,纷纷通过微信、支付宝、银行等各种途径将钱打了过来。有位常年随女儿住在深圳的老领导,八十好几了,从女儿口中得知消息后,马上捐款500元。还特别叮嘱女儿,一定问清楚,500元够不够,不够再捐。

有些人,特别是年轻人可能无法理解退休老同志的这些举动。到了五十几岁,我这个年纪,就能理解了。这些老党员、老同志都是为国家建设立过汗马功劳的,他们对祖国的发展耳闻目睹,对祖国的伤痛感同身受,对祖国的未来寄予厚望。他们更能理解共产党员意味着什么、国家干部的使命责任是什么。面对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他们除了珍惜,就是千方百计为之添砖加瓦。也许,他们在位时,彼此之间有过争斗,有过不愉快。但是,一旦面对举国遭受的灾难,他们的意志和行动是如此的统一协同。他们只有一个信念,祖国母亲不能有任何闪失!

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老同志们危难时刻显现的这种担当、情怀足可以惊天地、泣鬼神。有了这种担当、情怀,莫说新冠肺炎疫情,就是再大的灾难也能击退。

疫情是面照妖镜,一切的妖魔鬼怪都在这面镜子前露出了原型。疫情更是一种粘合剂,将全体国人的心紧紧粘结到了一起。不管你是高居庙堂还是屈居江湖,不管你是贫穷还是富有,心底都迸发出了一种别样的情感和力量。

因为一次捐款,因为老同志们的大爱无疆,我的内心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笃定、更加强大。我深刻感受到了来自他们的感动,我分明看到了来自他们的美好。这种感动与美好,有一种更逼真、更踏实、更可学的内核。这是我们面对一切艰难困苦,可以“复制粘贴”的精神力量。

我们习惯了美丽的风景总在远方,总以为英雄离自己十万八千里。其实,蓦然回首,我们会惊异地发现,伟大出自平凡,感动就在我们身边,力量就在我们身边,英雄就在我们身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段汉中)

第五篇:用心去感受、发现身边美

区县 学校 黄浦 黄浦学校

区县 学校 黄浦 黄浦学校 市八初级中学

区县 学校 黄浦 黄浦学校

区县 学校 黄浦 应昌期围棋学校区县 学校 黄浦 市八初级中学 上海市格致中学区县 学校 黄浦 黄浦学校

市八初中 格致中学

区县 学校 黄浦 市八初中 市八初中 2008 “家化杯”系列评选活动获奖名单

(黄浦区)

绘画一等奖(排名不分先后)

作者

指导教师

作品名称

李 霖 王建萍、杨丽霞 最美的爱

绘画二等奖(排名不分先后)

作者 指导教师

作品名称 单忠伟

城市美容师 潘嘉彬

友谊是比赛的基础

绘画三等奖(排名不分先后)

作者 指导教师 作品名称 杨华麟

王建萍

大爱之美

摄影二等奖(排名不分先后)

作者 指导教师

作品名称 胡萌昱

发现身边美

摄影三等奖(排名不分先后)

作者 指导教师 作品名称 姜晓敏 王 璐 市八初中我们的家 李嘉颖

周 隽

蓝.月

征文一等奖(排名不分先后)

作者 指导教师

作品名称

陈栩颖 董庆茴、杨丽霞 关爱

任 慧

温馨的力量 朱鸿棣

周 隽

生活中的平凡

征文二等奖(排名不分先后)

作者 指导教师 作品名称 陈雯倩 王 璐 发现校园生活美 徐怡卿

王 璐

温馨一刻

区县 学校

应昌期围棋学校

应昌期围棋学校

格致中学 格致中学

区县 学校 黄浦 市八初中

市八初中

应昌期围棋学校

应昌期围棋学校

格致中学 格致中学

区县 黄浦

黄浦区教师进修学院

作者 指导教师 作品名称 傅雯婷 陆建华 快乐的源泉 陆雯烨 韩玲娣 真实之美 曹佳玲 周 隽 美丽的颜色 何欣怡

周 隽

两个拉手

征文三等奖(排名不分先后)

作者 指导教师 作品名称 杨逸菲 王 璐 温馨班级暖人心 方倩雯 王 璐 校园,温馨的家 林玉莹 傅珍静 无处不在的爱 许雅珊 王 艳 用心灵之眼发现美 仓辰琪 周 隽 瞬间 严天阳

周 隽

身边的美

学校优秀组织奖(排名不分先后)

学校

市八初级中学 心理辅导室 格致中学 朱鸿棣 应昌期围棋学校 政教处

区县优秀组织奖

张 俊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数精品课程范文下一篇:个人银行业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