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论文

2022-04-11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內容摘要:课堂教学,作为教育的基本活动形式,是实现素质教育最重要渠道,是体现课程改革新理念的最重要形式。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轻松愉快地完成教学目标,实现对学生的教育开发,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论文 篇1: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内容摘要:有效教学则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获取较大容量的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识。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有效性 策略

新课程理念下,有效教学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教师要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获取较大容量的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识。笔者现谈谈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

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是实施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就必须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而有效的教学目标的设计首先就是准确和明确。目标的制定既要重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适度掌握,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目标的制定要有一定的层次。可以根据学生认知结构、学习动机等差异,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如:在为《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第二课时设计教学目标时,可以这样定位:①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训练,使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②把自己已掌握的课文中辨别方向的方法教给大家,学习课文还未掌握的辨别方向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意识。③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通过拓展了解更多的辨别方向的方法。目标的表达准确、清晰,对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层次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尊重学生的主体,从学生已有的基础出发。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得就比较人性化。

二.抓好学生的课前预习

预习是学生在教师讲读课文之前的预先学习。它是学生自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预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先预习课文后上课。预习时,要做出明确的要求,对学生的预习要做充分的指导,比如要求学生要基本做到:1、课文要多读,读通读顺读准确,2、不懂的地方要查字典、查资料或作记号,以便课堂中提出来解决;3、想想通过读课文知道了什么?什么地方不明白,并作个记号等。学生们若能按要求做好课前的预习,那么老师进行课堂教学时,就能更好地抓住重点,解决难点,提高学习效率,如果长期坚持预习,還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逐步提高自学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实现教学目标也定会事半功倍。

三.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的各抒己见。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感悟,懂得了知识是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在无拘无束的讨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文时,我问学生:“学了这个故事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大部分学生都回答了只有耐心、虚心、认真地学习,才能学到真本领。可有一个学生却回答的不同,他说是凤凰老师教搭窝的方法不好,才使有的鸟没有学会搭窝。他的回答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列举了一些好的教学方法。最后,我在学生们讨论的基础上作了全面的总结,使他们对课文的寓意有了比较正确的理解。这样做,保护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里得到了充分的张扬。

四.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加深认知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如:在教学《西门豹》一课时,笔者首先让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拓展思维空间,对阅读文本实施内容创新、改革,并分角色表演。结果发现,学生在文章的结尾处加上了自己的真实感慨:即:扮演“小孩”的学生,蹦蹦跳跳地出场了,说:“巫婆死了,姐姐得救了,我们又可以在一起玩了。”扮演“书生”的学生,一边捋胡子,一边说:“西门豹有胆有识,高明!高明啊!”扮演“农夫”的学生弯着腰驼着背颤巍巍地说:“哎,以前我们怎么会那么相信巫婆的鬼话呢?多亏了西门豹大人,以后,我们有好日子过了。”等等,丰富了阅读教学形式,展示了学生的才思敏捷,升华了学生对阅读文本的认知,使语文课堂教学有了质的飞跃。

本文是天水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课题立项号:TS[2016]GH005。课题名称:新课程理论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研究。

(作者单位:甘肃省秦安县兴国第五小学)

作者:杨维田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论文 篇2: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內容摘要:课堂教学,作为教育的基本活动形式,是实现素质教育最重要渠道,是体现课程改革新理念的最重要形式。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轻松愉快地完成教学目标,实现对学生的教育开发,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提到: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关键词:新课程 语文课堂 教学策略

低年级语文教师应如何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里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并达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一.采用“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

1.用“游戏”的形式贯穿课堂始末。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游戏、童话、幻想以及儿童自己独特的创作“是通向孩子心灵的正确道路”。“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把游戏引入课堂,能巩固知识,扩展思维,激发兴趣。例如,在“识字”的教学中,教师就可用找“朋友”、玩“魔方”的游戏,让孩子巩固对生字的认读;又如,在“拼音复习”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 “拼音王国”的情境,让孩子在通往“拼音王国”的旅途中,通过克服重重困难、过关斩将的形式巩固对拼音的认读与书写。

2.借助形象生动、色彩鲜艳的教具进行教学。根据低年级学生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教师在课前应准备一些形象、直观的教具进行教学,因为色彩鲜艳的教具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例如,经常使用的头饰、挂图、木偶、桌面教具、贴绒教具等都是课堂上很好的教学辅助材料。

3.进行环境创设,丰富课堂教学。课堂物质环境是教学的物质基础。为调动每一个儿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必须营造一个丰富多彩的对学生富有吸引力的教学环境。我们小学的教室已经失去了富有儿童特点的构造和生动活泼的装饰,就不能再失去它应发挥的作用。例如,在教室的四周布置一些与教学主题有关的图片、展示台或是与当时正在进行的教学内容相关的材料,特别是黑板报的利用,最能发挥辅助性的作用。因为丰富的教学环境,易于调动学生内在的兴趣和主动性。具有个性差异的儿童,只有在丰富的教学环境中才能得到真正适应个别差异的教育。

二.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

1.语言表述尽量儿童化、口语化,避免成人化。教师的教学语言不但要生动优美,而且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里所指的“平等”我觉得应是指教师要超越年龄的障碍,心理上与孩子同龄,这样,教师在与孩子交谈时才能做到平等对话,并且教师说出的话学生能听得懂。试想,课堂上,学生听不明白老师说的话,还谈什么“师生平等对话”?低年级学生对口语化的语言掌握较好,而对书面语言接触并不多,因此,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应趋向口语化、儿童化,避免成人化。例如,在课堂上经常听到老师用“孝心”、“收获”、“特点”等词语进行教学,我觉得,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些词语概括性强,比较抽象,孩子不大理解它们的确切意思,致使学生回答不出老师提出的问题,有的学生索性问:“老师,’特点’是什么意思”,老师还得加以解释。我想,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如果能把“孝心”改为“爱心”,把“收获”改为“学到了什么本领”,把“特点”改为“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这样的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孩子就能大声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但是,我们说的口语化并不是婴儿化,不是诸如“手手放放好、脚脚并并拢”等说法,因为这样的语法不规范,会误导孩子。

2.运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学习新知识。经验世界是学生个体视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恰恰是传统语文教学所忽视了的。“学科本位”、“教材中心”长久地统治着我们的思想,课堂与生活成了互不相干的两个世界,学生坐井观天式的学习禁锢了语文视野。事实上,经验是学生从已知走向新知的桥梁,是主动探究的中介。再者,语言的发生本就是因着人们表白的需要,渗透着生活的感悟、情感的信息。低年级学生年纪小,生活阅历少、知识面较窄、抽象思维欠佳,需要感性认识的支撑。在教学中,学生的感悟往往不够深,特别是对阅读课文中蕴涵的情境、潜在的意义把握不准,针对这些情况,可引导学生通过回忆、联系生活实际,开发学生的经验世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理解和体验。例如,在教《看菊花》这课,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先让学生回忆自己赏菊的经历,谈谈自己看“菊花”的情景,再自然地过度到让学生说说课文中的小朋友是怎么赏菊的,从而慢慢地引导学生感悟菊花“不怕严寒、傲然挺立”的内在含义,激发学生向菊花学习的愿望。通过“回忆—讲述—学习”的方式,不但使孩子轻松地掌握了课本的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敢说、爱说、会说的良好习惯。

此文系2017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低学段语文课堂教学研究》之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7]GHB0270。

(作者单位:甘肃省通渭县通和小学)

作者:李万蛟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论文 篇3: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案例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一、课堂教学的变化

语文课程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动的,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因此,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更民主,课堂气氛更活跃,课堂内容更丰富。

1.课堂教学更民主

[案例1]我在教《练习5》中的“学习字词句”时,要求学生涂上颜色,使这幅秋天的图画更美,一位小朋友说:“老师,秋天的树叶黄了,飘下来像蝴蝶,我把树叶涂上黄色。”我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另一位小朋友急忙站起来说:“老师,秋天里有的树叶是绿色的,我把树叶涂成绿色,这样,秋天就更美了。”我投去了赞许的眼光。

对于这样的回答,我会多给他们一些关爱,投去一道赞许的目光,露出一次善意的微笑,说出一句肯定的话语,送出一颗鼓励的红五星。尊重学生是课堂民主的前提,学生对课文有自己的感受,有自己的体验,有自己的选择,我们应该尊重他们,满足他们。这样才能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课堂教学才能活而不乱,学生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有自己的奇思妙想。

2.课堂气氛更活跃

现在的课堂,老师不再只信教参,而是以学生为出发点,什么对学生是好的,怎样教对学生是有利,就教什么。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更“活”了。

[案例2]我在教《家》这篇课文后,进行了拓展说话,仿照课文中的例句,说一说——“是的家”,学生纷纷举手发言。

“夜空是星星的家。”

“公园是花儿的家。”

“森林是动物的家。”

“海洋是蓝鲸的家。”

然后,我请学生拿出彩笔画一画。在蓝蓝的夜空中有无数颗星星,它们正眨着眼睛冲大家顽皮地笑着;广阔的公园里开满了五彩缤纷的花朵;郁郁葱葱的大森林里,动物们正举行演唱会;调皮的小蓝鲸正在大海中喷水柱。

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多么丰富。这一节课的气氛相当活跃,课堂中“绿”意盎然。这堂课,我把语文教学和画画、说话结合起来,较好地体现了“活”字,体现了学科融合,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以一个“活”的课堂更好地培养学生,让他们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课堂变得活跃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了,学习效率也提高了。

3.课堂内容更丰富

以往教师在课堂上总是以完成书本上的内容为唯一任务,其实这对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现在的教师尽可能地丰富课堂内容,进行拓展,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语文书上的儿歌很多,插图很美,很有诗意。在课堂上,老师可以让学生编编儿歌,或者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让孩子们尽情抒发情感,使课堂教学内容更丰富。

[案例3]我在教“九九歌”之后,根据插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意思,小组讨论后,学生纷纷发言:一九二九天气冷了,小朋友都不愿意伸出手来干活;三九四九天气更冷了,小朋友可以在河里滑冰;五九六九天气转暖了,河边杨柳露出嫩芽;七九河里的冰融化了;八九燕子从遥远的南方飞回来;九九加一九,黄牛在田里耕地,农民伯伯开始播种。

这堂语文课,孩子非常乐意讲,讲得非常精彩。课程改革使课文教学内容更丰富,适度的课堂延伸、多样的教学形式,使语文课堂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

二、学习方式的变化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1.倡导自主学习的方式

[案例4]学习《东方明珠》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用自己的方法背诵课文。有的学生边读边配上动作背课文,有的边读课文边看着插图背课文,学生一会儿就把课文背出来,整个课堂显得轻松、愉快。

新课程的教材通过多种形式体现了学生主动学、自主学的意图,注重学生自得、自悟。我在课堂中大量采用“我会读、我会认、我会写、我会画、我会说、我会连”等练习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发现,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2.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提出,21世纪的学生应当“学会合作”,只有学生相互取长补短,实现资源共享,才能共同搜集信息,查阅资料,才能相互讨论、各抒己见,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虚心好学的品质;培养帮助他人、共同进步的精神,通过合作学习,发挥群体优势。

[案例5]我在教学生学拼音时,就进行合作训练,一开始,我请一位学生和我一起合作,如师说:“像个6字是什么?”生答:“像个6字bbb。”学生急切地想试一试,他们同桌进行的“你问我答,你指我读”合作有模有样,老师再进行适当指导,效果不错。

在以后的实践中,我还想出很多合作方法,如“你读我听、你听我背、你说我写、你读我跟、你问我答”等形式的合作方法,以此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我相信只要坚持努力,合作的学习效率就一定会逐渐提高。

3.尝试探究学习的途径

探究性学习就是对学习材料、学习问题的探索研究、探寻追究,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求知;探究性学习是突出学生语文实践的学习,让学生在语文学习实践中提高语文素质,强化能力培养;探究性学习是有效连接课内外阅读的学习,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宽学生的视野,借助语文工具,展现语文能力;探究性学习是合作探讨共同提高的学习;探究性学习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与创造精神的学习。

[案例6]我在教学《怀素写字》这篇课文时,学生边饶有兴趣地拼读课文,边思考怀素是怎样成为一个书法家的。突然,有个学生拿着书跑到我面前,指着“好”字一本正经说:“老师,书上拼音写错了!这个字念‘hǎo’,怎么会念‘hào’呢?肯定是写错了!”看他一副很认真的样子,我不忍心打击他,笑着说:“你觉得可能会声调标错吗?编书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都是很有本事的,你下去再读一读,想一想,好吗?”接着,许多小手举起来,有的孩子说:“没有搞错,这里的‘长大’的长读zhǎng,妈妈教过我读cháng。”有的孩子说:“对了,‘背书’的‘背’和‘背包’的‘背’是同一个字,也是不一样的读音。”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己探究过程,从中获得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设计一些探究方法,如“我来试一试、我来说一说、我来做一做、我来玩一玩、我来比一比”,给学生提供机会,激发他们探究的热情和欲望。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语文教学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導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相统一的原则。因此,课堂教学取得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作者:陶建芬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我国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论文下一篇:现代自主学习理论远程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