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老师论文范文

2022-05-12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幼儿老师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教师休息权被剥夺已是行业的常态。这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不尊重教师作为人的权利、给学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以及隐性地传递了错误的价值观。应试教育的工具本质、社会舆论的道德绑架以及教师利用不休息来推脱责任与向学生施压是教师休息权被剥夺的主要原因。为了保障教师的休息权,相关法律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应当理性看待教师的奉献精神,教师本人也要学会自爱。

第一篇:幼儿老师论文范文

新时代幼儿园“四有”好老师培育路径探析

【摘要】根据幼儿园普遍面临的教师队伍知识结构单一、教育观念滞后、职业倦怠等问题,我园积极探索,通过“坚定理想信念,做幼儿的引路人”、“强化师德培训,做幼儿的道德楷模”、“锤炼专业能力,做幼儿的启蒙者”、“弘扬仁爱文化,做幼儿的良师益友”等途径,促进教师们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思维方式、强化职业素养,做“四有”好老师。

【关键词】幼儿园;“四有”好老师;培育路径

根据幼儿园普遍面临的教师队伍知识结构单一、教育观念滞后、职业倦怠等问题,多年来,我园进行积极探索,以教师为本、以教研为先、以检查为辅、以幼儿为重,开展了一系列丰富、有效的教育教学改革,较好地调动了教师们的主观性和能动性,促进教师们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思维方式、强化职业素养,以培养具有“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1.坚定理想信念,做幼儿的引路人

1.1坚持学习,不断提升个人修养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教师只有树立了正确的思想理念,才能把这种理念传导给每位学生,保障学生健康成长。我园要求每位教师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并把政治理论学习与业务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1.2完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爱岗敬业

以非义务教育幼儿园教职工绩效工资实施为契机,建立科学规范的收入分配机制。把奖励性绩效工资细分为考核奖、考勤奖、课时(工作量)津贴、超课时超(工作量)津贴、教育教学成果奖、幼儿园设定项目(安全工作、创建活动、特色发展等),以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杠杆作用,真正做到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激励广大教职工爱岗敬业,扎实工作,开拓进取,积极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活动。

2.强化师德培训,做幼儿的道德楷模

有道德情操,是教育的先决条件。我园始终将师德作为师资管理的重点工作来抓。

2.1加强师德培训,牢固树立服务意识

组织全园教师认真学习《师德教育专题学习》,开展各类师德建设活动,在园内弘扬尊师重教氛围,并树立牢固的服务意识。

2.2严格要求,规范个人言行举止

引导教师们塑造亲切、优雅的形象。提出高标准,严要求,按照规定穿着园服、不佩戴夸张首饰。说话礼貌,态度和蔼。在持续良好师德形象之外,还要注意言行举止对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坚决做到不体罚、变相体罚幼儿,不做任何伤害幼儿人格以及身心健康的行为。

3.锤炼专业能力,做幼儿的启蒙者

教师的发展是幼儿园发展的根本力量。我园注重教师成长,以教科研为抓手,为教师发展搭建多种平台,在“请进来、走出去”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3.1开展有效教研,调动教师积极性

教研活动秉着做有效教研的理念,开展了系列活动。学期初,从了解教师们的真正需求出发,根据教师们真实反馈出的专业成长需求来制定教研活动计划,并开展活动。

3.1.1常规教研:结合市级教研活动音乐课例,先组织全园教师在园展示学习,进行教研前的热身活动。然后根据教师自身对音乐活动的理解和课后反思及教师的点评和推荐,派一位教师代表园进行市级音乐课例活动的展示。

3.1.2集体备课:本园班级分三个年段,大班段、中班段和小班段,分别由年段长担任主持人,每周进行集体备课活动,由年段长进行集体教学进行教案设计研讨及教学具制作。

3.1.3园本教研:立足本园实际,结合校本研训项目方案。利用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学习语言领域下文学活动下的一系列活动。

3.2加强培训,在“请进来、走出去”中开阔教师视野

我园每学期都制定详细的教师外出学习观摩计划,定期派送教职工外出名园参观培训。每学期都有教师专业发展培训,鼓励教师结合自身的发展需求,参加多形式的培训以此来提升自己1.外出学习:组织教师参加教育局等政府部门、社会培训机构组织的培训活动,通过培训学习,促使教师们解决工作中的困惑,真正体验到学习带来的乐趣、益处。2.园内学习:在幼儿园的的组织下,邀请多名名师进园对区域布置、材料投放等进行理论和实地相结合的培训。3.网络学习:每学期安排培训经费用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定期组织教师们参加网络学习培训。

3.3加强团队建设,助力新教师成长

团队建设直接关乎到幼儿园的发展,我园十分重视团队管理,通过多种机制和策略促进团队建设。开展“以旧带新、互帮互学”活动、一对一学习活动、公开课活动等,迅速促进新教师的成长,同时激发老教师再学习的活力,形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氛围。

4.弘扬仁爱文化,做幼儿的良师益友

秉承仁爱之心,坚持和谐育人的导向,我园开发了一系列高品质游戏和活动,创设了其乐融融的园区氛围。

4.1开发高品质游戏,培养幼儿关键特质

与其他学段不同,幼儿园的教学应以游戏为基本方式展开。我园开发了形式各样的高品质游戏,在游戏中,教师们深入游戏现场,了解每位幼儿的动向,思考幼儿的想法和行为模式,鼓励支持每位幼儿不断尝试、探索解决遇到的问题。

4.2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弘扬祖国先进文化

在我国传统节日,为幼儿讲解节日的由来、意义,并带动幼儿一起参与节日活动。这些活动在让幼儿充分认识节日意义的基础上,增强了幼儿的认知能力,培养幼儿要学会感恩、学会分享。

参考文献:

李娟.推进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普惠性發展的路径探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1(06):26-27.

乔薪臻. 基于米德符号互动理论的幼儿园环境空间设计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21.

作者:胡月红

第二篇:“今天老师竟然请假了”

摘 要教师休息权被剥夺已是行业的常态。这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不尊重教师作为人的权利、给学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以及隐性地传递了错误的价值观。应试教育的工具本质、社会舆论的道德绑架以及教师利用不休息来推脱责任与向学生施压是教师休息权被剥夺的主要原因。为了保障教师的休息权,相关法律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应当理性看待教师的奉献精神,教师本人也要学会自爱。

教师休息权;休息权剥夺;批判

G41

A

2095-1183(2016)09-00-03

关 键 词

文献编码

无论工作日还是休息日,无论校内还是校外,我们都经常能看到教师忙碌的身影。他们以自己的休息时间甚至以身体健康为代价奔走在教学第一线。面对这样一群人民的“好教师”,我们在赞赏其无私奉献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其休息权被剥夺了。剥夺教师的休息权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是谁剥夺了教师的休息权?为什么会剥夺?如何保障他们的休息权?本文试作梳理与分析。

一、教师休息权被剥夺的现象及其后果

“江苏省某教师张某,因长时间高度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无暇顾及自己的身体,多次晕倒在讲台,终因积劳成疾,于2004年3月去世,年仅39岁。”[1]近年来,有关教师劳累过度而死亡的报道屡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让人痛惜。尽管相关案例不断出现,警醒教师要注意休息和保重身体,却仍有许多教师坚持带病上课。对此,社会往往会给予教师很高的道德评价,却忽视了教师休息权被剥夺的问题。现实中,因备课、教学及管理等需要,教师常常每日工作11小时以上。[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因为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即使“下班”了,教师对学生也有着义不容辞的教育责任。比如,老师下班时看学生打架了,就必须立即阻止并进行相应的教育。和医生类似,教师常常需要牺牲业余时间为服务对象提供专业服务。[3]因此,国家规定教师可以在寒、暑假带薪休假并以此作为补偿。但实际上,在寒、暑假及周末,教师常常要为各种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的培训、与教育教学无直接关系的会议和事务四处奔走,他们一年里能正常休息的时间少之又少。对教师而言,尽管深知其中的不公正,却仍然放弃了休息。对家长以及社会而言,尽管对教师怀有同情之心,一边又认为“教师本应无私奉献”。于是,无论教师还是社会人员,都以一种无动于衷的态度面对休息权被剥夺的现实,扮演着“共谋者”的角色。教师休息权被剥夺的恶果有三:

其一,没有尊重教师作为人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教师作为教育领域的劳动者,同样具有休息的权利。可惜的是,教师的生活状态常常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他们被看作是“蜡烛”,牺牲自己,照亮学生。“然而‘蜡烛’纵然照亮了别人,但燃烧过程中自身却烛泪点点,烟消云散。”[4]他们还被看作是“万能的神”,能够满足学生的一切需要,学生学不好就是教师的过错。事实上,“蜡烛”的隐喻导致教师被“物化”,他们被视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工具”,而完全无视作为人的价值与意义。而“万能的神”的隐喻则将教师“神化”,赋予其无限的潜力与责任,让其处于“人”之外根本不存在的生活空间。无论是“物化”还是“神化”,都忽视了教师作为“人”的权利。在人本主义思想家马斯洛看来,当休息这一基本的生理需求得不到满足时,更高层次的需求便难以实现。因此,在与生存博弈的过程中,教师将无法追求专业发展和幸福之道,难以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其二,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表面上看,教师为了学生而牺牲休息权是无私的,但这并不是真正的爱。这是因为,第一,爱的本质是给予,但给予不是放弃或者自我牺牲,而是精神上的分享。[5]教师牺牲自己身体健康的爱,减损了自己的力量,显然不是真爱。第二,真正的教育爱应当类似母爱,是无条件、不求回报的,[6]最终目的是让被爱的对象与自己分离,走向独立。而教师的这种牺牲身体健康的爱,会让学生处于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之下,无法走向自我独立发展的道路,其实质是一种控制。而对于这种控制,很多教师都没有意识到。

显然,这种“无私的爱”没有处理好施爱者与被爱者的关系。“她的‘无私’的作用根本没有与她的希冀一致。孩子并没有表现出他们已被人爱的那种幸福。他们焦虑、紧张、害怕……”[7]试想,如果一位教师得了癌症,还坚持给学生上课,对学生而言,一开始会将这种感恩化为学习的动力,“就算是为了老师,我也要好好学习”。但时间长了,他们会害怕因没学好而对不起教师,会辜负这份“无私的爱”。于是,孩子的学习不再出于内在需要,而是为了报答教师的恩情。慢慢地,学习不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爱我的人”而学习。更严重的是,即便教师的教育管理“不小心”过了度,学生也不敢批评反抗,因为他们承担着“不让教师失望的义务”。

其三,隐性地传递了错误的价值观。如上所述,在爱与被爱的过程中,教师会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权威感。“权威同时也是一个榜样,学生希望自己部分或整个地变成老师的样子”[8]。学生学得越多,其价值观、习惯等会越来越像教师,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渗透在学校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当教师整日忙碌,无暇顾及工作以外的事情时,学生会以为生活只有工作,人活着是为了工作,而不知道人在工作之外的幸福追求与担当。当教师强忍病痛坚守教学岗位时,学生会以为学习便是最终目的,为了达此目的可以牺牲健康,于是他们不再珍惜来之不易的生命,学会了不尊重生命,不尊重人。

二、教师休息权被剥夺的原因分析

作为公民,休息是教师本有的权利,但现实中,教师既不敢休息,也不想休息,原因有三:

其一,应试教育下人的工具化。沉重的教学压力使得教师不敢离开工作岗位,他们担心,一旦请假休息,学生的功课便会受影响。而一旦学生考得不好,教师就会受到来自学校、家长等多方面的压力。相反,如果学生考得好,教师就会得到认可,并为本人及学校带来相应的利益,赢得优越的社会地位。盲目的“分数崇拜”[9]让教师不仅为了学生,也为了自己的利益,企图通过“多劳”而“多得”。从这个角度来说,应试教育是剥夺教师休息权的根本原因。它不仅把学生当作考试训练的工具,还把教师变成打磨工具的工具。在这种背景下,教师承担着过多的责任,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很少有休息的时间。

其二,社会舆论的道德绑架。长期以来,国民对教师职业寄予了无限的期望,希望教师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就是典型隐喻。2008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出,教师应当做到“甘于人梯,乐于奉献”。对师德的这种高要求经媒体不断放大后,人们渐渐模糊了何为教师的道德底线,何为高尚师德,将教师推向了圣人的境界。在人们眼里,教师是绝对的奉献者,牺牲自己,成全学生,造就社会。而一旦违反这一“潜规则”,就会被认为不遵守职业道德,不是一名合格的教师。在这样的舆论压力下,教师不得不放弃自身的权利,努力成为“别人眼中的自己”,为了别人眼里所谓的“道德”,而不得不抛弃自己对道德与法律的理解。

其三,教师利用“不休息”来推脱责任与施加压力。客观上,应试教育以及社会舆论的压力是教师休息权被剥夺的根源。那么,教师为何甘于被“压迫”?除了部分教师确实具有高尚的师德与坚定的教育信念外,不排除有教师以此来推卸责任,或者借此向学生施加压力。当教师由于教学能力不足而导致教学效率低下时,他可以说,“我已经很努力了,没办法”;当学生因课业负担过重而叫苦不迭时,他可以说,“我比你们更累都还没说要休息,你们又怎能放松”;当学生本应在操场上锻炼身体时,他可以随意地把学生叫回教室做作业,并告知“我很累,不要问我为什么”;当学生稍有不满时,他可以凭借“我很忙,你们不要给我惹事”而责骂学生……这样,教师借用他人的同情心来迫使别人认同自己的教学,并且去做许多本不符合教育规律的事情。于是,多数教师在选择是否休息的时候,都会表现出“习惯忙,无所谓”的态度。

应试教育将教育等同于训练,将教师看作训练人的工具而使其无暇休息;社会舆论将教师置于道德两难境地,使得教师在学生利益与个人权利之间难以取舍,从而被迫放弃休息;教师本人还可以利用“不休息”获取学生以及学校的同情心,我行我素地不按教育理念开展教学。这三个方面的因素使得教师在不敢呼吁自身休息权的同时,转而利用其为自己推脱责任与压力。

三、教师休息权的恢复与保障

为此,我们急需以正确的价值导向,恢复和保障教师的休息权。

首先,相关法律条文需要进一步完善。在已有法律中,教师法保障教师权利最为直接有效。但2015年修订的教师法仍存在诸多问题:第一,尽管《宪法》规定了公民的休息权,但《教师法》中却只列出教师的教育教学权、科学研究权、指导评价权、获取报酬权、民主管理权、培训进修权等六项权利,而对休息权并未提及。第二,教师权利救济机制有待完善。当前,教师法律救济的途径单一、申诉时限规定模糊、申诉机关不明确、校内申诉还需规范、缺乏对教师申诉适用的程序、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可以受理的范围没有明确。[10]尽管教师得到《教师法》的保护,但由于该法的既有缺失,导致教师即便具有法律意识,也难以保护自己。因此,为切实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文件,例如,针对教师行业的特殊性明确界定教师的“休息权”、完善仲裁制度以扩大教师维权途径,以及对于特定的加班行为,允许教师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

其次,社会需要尊重教师这一弱势群体,不能强迫剥夺其休息的权利。道德教育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道德规则、道德原则和道德理想。就其各自功能而言,道德规则重在约束不良行为,是对不可违反行为的最低要求,属于道德强制的范畴;道德原则是在执行过程中,可以允许根据具体情况变通处理的基本准则,主要发挥指导功能;道德理想是社会提倡的、希望人们追求的最高道德境界,虽然这种境界臻于至善,却是一种不可能真正达到的要求,它主要发挥激励和指导功能。[11]就其程度而言,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不可能是道德规则,把无私奉献视为底线显然不合理,它应该是道德理想,激励老师朝此方向努力。就其灵活性而言,它应该是道德原则,即可以根据该原则的基本精神以及所处的实际情况加以处理,当教师面临是否休息这一道德两难情境时,应及时进行道德推理,根据特定的需求作出道德抉择。(下转第页)(上接第页)所以,我们不应以“奉献”的名义任意剥夺教师的休息权,而应在尊重教师、尊重生命的基础上关心与爱护这一弱势群体。

最后,还需要教师本人的努力。关键时刻,发挥作用的仍然是人自身。休息权的落实总终还是要回到教师本人身上。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爱的观念,“真正的爱蕴含着爱护、尊重、责任和了解于一身。它并不是被某人所感动意义上的‘情感’,而是一种为被爱者的成长和幸福所做的积极奋斗,它来自爱的能力。”[12]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姆认为,爱别人首先要爱自己,“自爱”的人才有“爱的能力”。从这个角度上,教师的无私奉献反而是自私的行为,因为没有尊重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规律以及意愿,是单方面的强制实施,而不是爱与被爱者双方的协议。因此,教师要学会在有限度的自由范围里追求最大的自由空间,学会自爱。这就要求教师在爱学生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工作与休息的关系,不仅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提升自身专业素质与能力。

参考文献:

[1][2]解立军.教师的休息权不可剥夺[J]. 教学与管理,2005(34):21-23.

[3][11]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27,101-103.

[4]程天君.“蜡烛”“灵魂工程师”还是“教育家”——教师冠名现象之析疑[J].当代教育科学,2003(04):8-10.

[5][6]高德胜.论爱与教育爱[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03):1-6.

[7][12]埃.弗洛姆.爱的艺术[M]. 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6:51-52,49.

[8]艾里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78.

[9]章乐. 现代教育的“分数崇拜”:社会学视角的分析[J]. 教育发展研究,2012(18):76-80.

[10]梁明伟.论教师权利及其法律救济[J].教师教育研究,2006,18(4):48-51,39.

责任编辑 徐向阳

作者:王雨露 章乐

第三篇:好课与好老师

终于有了这样一个机会,我们南昌市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的老师共聚一堂,探讨关于好课的话题,这是我们南昌语文界的盛事!因为,关注这个话题的都是正在上着好课或是上过许多精彩好课的老师,也是一直在追寻好课的老师。但我们为什么还要探讨关于好课的问题,还要不断思考、研究、摸索好课呢?这是因为,一方面,追寻好课的过程,就是许多老师不断反思、自省、提升、蜕变的过程,每一次探讨,都能给我们以思想的洗礼和心灵的启迪;另一方面,当绚丽缤纷的声光电教学设备充斥我们的课堂,以致掩盖了语文的本色,当人们关注的目光只聚焦于分数而忽略了生命的拔节,当尘世的喧嚣冲淡了琅琅的书声,当“赢在起跑线”成为无数个家庭最重要的希望工程而导致课堂成为技能速成的冲刺场……蓦然回首,许许多多的好课,或是无奈,或是无意之间,正离我们渐行渐远。

好课的要素

那么,什么是好课?诸多名师已经从理论到实践作过最全面、最精辟的阐释。比如,叶澜的“五个有”说,朱永新的“六个度”说,于永正“三个境界”说,还有李镇西老师的“情怀”说,程红兵老师的“人文”说,窦桂梅老师的“平常”说,等等。参与研讨的老师也结合他们自身的体验阐述了对好课的认识。大家不约而同地揭示了好课的本质:自然、亲切、丰富、深刻。在此,作为一个工作在一线的教研员,本人结合教学教研的体验谈一点浅陋的看法。

好课首先是真实的课、朴实的课。钱梦龙老师说:“语文课就是老老实实地教会学生读书。”但是,现实的教学情境中,许多老师却是让多彩的声光电唱主角,认为课堂炫丽动感是最佳教学境界。课堂上,教学“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句,关注的是秋日红叶的美景,而忽略了对诗歌意象、意境的体悟,忽略了对语言的涵咏;教学朱自清的《春》,关注的是春天花红叶绿的画面,而淡化了文中灵动的语言、作者精妙的笔法;教学《雨巷》,课堂呈现的是各种姿态的丁香花,撑着油纸伞的姑娘和雨巷的画面,精彩的文字所创设的意境,却躲在图片的背后。日常备课时,不少老师面对教材,首先关注的不是文本,而是网上的课件,自以为现代媒体手段运用得越多,越是好课。当然,语文课不是不可以借助工具,比如上《中国石拱桥》一课就可借助图片。但是,如果语文课都以让学生读图代替对文本的理解,必将造成学科课程资源本身被遮蔽,这样的课,看似多彩绚丽,却不能称之为好课。

好课又是规范有效的课。好课的规范在于有清晰的脉络。一堂课要有明确的目标,这个目标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这个目标是具体的、可操作的;要有起承转合的基本架构,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好课的有效,一是教学设计的有效。有些课堂教学看似有相应的环节,实际是无效的。近日听一个老师上《陈情表》,用了五分钟多播放一个女学生照顾生病母亲的视频,然后讨论观后感,进而导入“孝心”这一主题。这显然与《陈情表》必须“了解所陈之情的忠与孝,陈情艺术的情与理”的教学目标不吻合。就导入环节而言,好课的导入不仅限于创设情境,而且要设定一堂课的基调,这是整个教学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二是学生参与的有效。有的老师上课喜欢设小组讨论。为什么要讨论?个体不能解决的问题才需要讨论。很多时候,我们关注的往往不是教学本身的需要,而是小组这种形式,这样就与教学的初衷相去甚远。上海教科院院长顾泠沅先生评课的角度是:学生该听的听了没有?学生该说的说了没有?学生该想的想了没有?学生该做的做了没有?李镇西老师曾谈到他追求的课堂教学境界——“举重若轻,行云流水”。“举重若轻”是指教师的内在功底以及对教材的处理艺术。这里的“重”,指的是教师本人的文化储备和课文固有的文化内涵;“轻”则指的是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行云流水”是指掌控课堂教学环节、流程、节奏等的艺术。备课时,教师应该尽可能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文本的精神内核,感悟其深层的文化内涵。但是在课堂上,则要尽可能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将课文的思想内容和学生的生活打通,让他们轻松感悟课文内容。而这个“打通”的过程,也就是对课堂教学在规范的过程中追求实效的过程。语文课有多种上法,可以追求课的精致、严整与“雕琢”,也可以追求一种自然、潇洒与“随意”,但只要在课堂上拥有基本的教学规范,学生思维被激活了,真正参与了,体验了,并且有所得,就是好课。

好课还是让学生眼睛一亮的课,是有智慧、有功力的课。我们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教师作为指导者、引领者,地位同样不可忽略。老师的作用是什么?于无向处指向,于无阶处进阶,于无疑處设疑。有效的教学环节的设计固然能体现教师的智慧,但对教学资源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准确把握,同样体现教师的功力、智慧和品位。高中课文《小狗包弟》和初中课文《老王》这两篇是老师们上公开课常常喜欢选择的课文,而且老师对这两篇课文关键词的理解和把握,恰恰最能展现课堂的效果。文章作者都是文学大师,两篇文章都是反映“文革”期间的人和事,但小中见大,作者通过自身经历的小事直逼自己的灵魂,拔出心中的那根“刺”,“榨出皮袍下的那个‘小’来”。而《小狗包弟》,作者更是对人性、对民族文化加以反思。教学实践中,有经验的老师往往不仅能深入研究文本,还能结合学科特点,上出浓浓的语文味,不断丰富学生的学科素养。余映潮老师在上《孔乙己》和《祝福》的时候,没有停留于常规的对环境、情节、人物、主旨的分析把握,而是以文章为范例,指导学生学习归纳小说环境描写的点与面、人物塑造的正与侧、情节展开的松与紧。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把握的不是这一课,而是这一类。所以,有智慧、有功力的教师上课往往会对文本有准确精到的解读,会带着学生“在文本里走几个来回”,而不是平面地展现文本中的事件,肤浅地肢解文本。

好课还是有个性的课。学界有一个“木桶理论”,说的是一个桶能装多少水的决定因素,不在于最长的那块板,而在于最短的那块板。于是找短板,补短板,让这只木桶盛得下更多的水,似乎天经地义。但是,人无完人,许多优秀的老师能上出好课,只是因为他们把自己的特点发挥到极致。大作家沈从文,当年在西南联大的时候,为学生上第一节课,带着一叠稿子,在讲台前呆呆地站了十分钟,说不出一句话来。但谁能说沈从文不是一位好老师?他引导学生写作,不仅自己的作品一篇篇发表,学生的作品也跟着一篇篇发表。深圳中学有一位叫马小平的老师,上《孔乙己》,让学生关注的是那个在一旁冷冷讲述故事的年仅12岁的小伙计:“他还只是个孩子,却与成人社会的视角没什么不同。失去了天性的悲悯,真是悲哀!”所以教师的个性特色,常常是好课的亮点,有个性的课常常能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一种真善美的情怀,能引导学生学会自由、独立地思考,这自然也就是好课。

好课的特点还有许许多多,好课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好课是老师上出来的,一个老师,只要把教育教学作为生命的一种依托,他就会始终在追寻好课的道路上行走。所以,关注好课,首先必须关注上课的老师,思考怎样才能上出好课。

好老师怎样炼成

我们知道,一个教师的专业发展一般要经历模仿教学、独立教学和独创教学三个阶段。不同的阶段,处在不同的层次,教学效果当然不会完全相同,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对好课的追寻与探索。建议年轻老师们在对好课的追寻中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模仿他人与反思自我的关系。一些教师喜欢从网上下载教案,其用意就是模仿。模仿是一种学习,但模仿要找对师傅,选好样板,否则一旦不慎,就会误入歧途。有老师上课喜欢放录音,理由是看到网上教案就是如此。可是我们的老师自己有很好的朗读条件为什么不读呢?所以模仿之后,自己还需要反思。通过反思,发掘自己的长处,提升自己的能力。比如我们常常听名师的公开课、示范课,但听了课,不是简单学别人的某个环节、某种手法,而是需要从设计理念到教学方法,再到具体细节,如“导课艺术”“问题设计”“点评技巧”“朗读指导”“课堂激励”等,归类研究,深入思考,一步一步地触及名师教学设计的内核,进而结合自己的特点,从中提取精髓。一味地模仿他人,只能永远在背后,永远在背面,永远在背景中。因此,语文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对所谓的“模式”,可以学习借鉴,但不能让固有的套路成为自身专业发展的羁绊,该出手时当出手,要敢于质疑,敢于突破,敢于超越,逐步形成自己的个性,彰显自己的长处。喜欢阅读,就领着学生在课堂里、在自然间、在独特的文化情境中读书,让书香弥漫生活;擅长写作,就带着学生“以我手写我心”,在写作中领略诗意人生;擅长管理,不妨像雷夫那样,用心打造润泽教室,营造温馨的精神家园;擅长公开课,就专心精雕细琢,闪亮登场,让自己成为一颗耀眼的星星,熠熠闪光。每一个老师的专业发展,都需要自己在不断学习、积累和反思中获得。

二是求“技”与悟“道”的关系。年轻教师初上讲台,对课堂教学技巧的磨炼,还耽于一招一式,比如知道课堂要导入、文本思路要把握、写作特点要分析,但是“技”充其量只能让你做一名教书匠。尽管成为一名好的教书匠也非易事,可是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教材体系的更新、教育对象的变化,“技”的作用越来越暴露出其局限性。或者说,“技”的积累,其最终结果可能还引不起质变。甚至于这些教书匠一旦体力不支,眼神不济,“匠人”也当不成了。究其原因,他们只关注“技”,却没有思考如何把“技”上升一个层次。对于教师而言,不仅要研究教材、教学方法,还要研究学生,研究学科的教育教学规律,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造适合不同教育对象的独特方法,适时选择教学材料,并将教学实践经验向理论的高度提升。以探寻学科的规律为目标的归纳、概括,确立说法,就是“道”的境界。在教育实践中,老师们往往都是从“技”这样的微观研究开始的。我们提倡老师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就是希望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不断思考探索,总结规律,从而由量的变化走向质的提升。王崧舟、余映潮、黄厚江等老师正是在自身不懈的探索中,走向了“道”的境界。因此,把自己的教學境界定为“技”,还是 “道”,也取决于个体视野与格局、毅力与追求。

三是着眼短期效果和长远目标的关系。有人说,语文老师是经师,更是人师。这不仅涉及教育教学理念,更体现一个人的职业情怀。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对孩子的依恋之情,这是教育修养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品质。”南京十三中曹勇军老师也说:“语文,就是我和学生的故事。”多年来,曹老师在学生中组织“经典夜读小组”,开设“情境读书课”,学生们通过阅读,不仅精神营养获得极大补充,也拥有了与世界对话的能力。因此,好的语文课,同样是语文教师情怀的展现,语文教师如果着眼学生长远的发展,就不会只关注提分的技巧,而是在读、写、思的基础上,将语文特有的情趣、诗意,对心灵的感染力,对思想的冲击力演绎得淋漓尽致。这些未必能快速提分,却是帮助学生精神成长的必需。总之,处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教学境界的教师,只要沿着正确的专业成长轨迹,他就能上出那个阶段和境界的好课;有着不同经历和不同成就的老师,如果不断对现有阶段和境界提升与超越,致力于向更高阶段和境界发展,他同样会呈现那个阶段和境界的精彩。

课堂是师生共同的生命场,语文课堂,更是学生精神成长的诗意栖居地。让我们用学识奠基好课,用思想点燃好课,用趣味激活好课,用才情丰富好课,用情怀温暖好课,在追求教育之真、语文之美的历程中,好课永远在路上,好老师也永远在路上,让我们同行。

作者:胡小望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机械教学论文范文下一篇:生物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