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的三维思考

2022-09-12

素质教育是高中化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也是新课标下化学教学的主题思想。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化学课堂教学是让学生在多元、动态、开放、探究、创新中主动地领悟知识, 获取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因此, 化学教学应在传授知识、陶冶情操的同时,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践能力、研究能力, 应该是化学课改的主旋律, 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

1 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去向的教育。它是素质教育的最高层次, 化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必须基于课堂为基础, 营造良好气氛, 激发创新思维, 拓展创新空间。

1.1 和谐的的课堂氛围

民主和谐的环境下, 人的思维处于最活跃状态, 各种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能发挥出最佳水平,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以人为本,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相信每个学生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个体, 都有很大的可塑性。课堂上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学习, 产生不怕错误、敢于求异的良好心理, 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星星之火, 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

1.2 激发创新思维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质疑, 常常是创新的开始。现代研究表明, 质疑会使人的大脑高度兴奋, 产生一种“优势灶”引起定向探研反射, 使学生的动力机制由学习状态转化为研究状态, 从而促进精神高度集中, 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去思考, 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新。要培养学生对已知事物继续探究的习惯, 永不满足, 这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内在的创新欲望。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 创设必要的情景, 引导学生大胆的质疑。有了质疑, 才会思考, 才有创新。

1.3 拓展创新空间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信任和鼓励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求知欲望, 也能影响到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发和创新思维的产生。课堂上学生产生一些奇异的想法教师应注意发挥评价的鼓励作用, 鼓励学生“异想天开”、“标新立异”, 要充分尊重学生, 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鼓励他们在课外活动中做一些探究性实验, 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 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己创新能力的空间, 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搞一些小发明、小制作, 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 提高他们自身的创新素质。

2 实践能力

化学的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是实践能力训练的最主要手段, 学生学习化学, 不仅要掌握人类从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中总结出来的规律性知识, 还要在科学方法上接受熏陶。即如何进行观察, 并通过观察来发现和分析问题;如何设计和进行实验;如何整理数据等等。这都是让学生动脑动手, 理论联系实际, 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从培养实践能力来讲, 强调加强化学实验, 就是强调实践

2.1 改进实验教学, 注重科学方法的指导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 除了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外, 要特别注意从化学学科的特点出发, 挖掘教学中科学方法的教育因素, 在教学设计和安排上体现科学认识的一般过程, 有目的, 有计划地教给学生科学方法,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和思维方法, 并合理地归纳总结出某些实验设计的规律性, 提高实践操作力。

2.2 强化实验技能训练, 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化学实验技能主要是使用仪器的技能和实验操作技能两部分, 没有长时间反复认真的严格训练, 是无法达到的。因此, 学生实验技能的训练要贯穿于实验教学全过程。创造条件, 多提供实践机会。教师可以挑选一些无安全隐患的演示实验有学生来完成并作出评价。另外, 实验室可以对学生开放, 学生可以自己设计实验, 完成自己感兴趣的一些实验。

2.3 提升验证实验为探索实验

实践证明, 思考性强的实验活动能促进学生心智技能的形成和发展, 现行教材中安排的实验多数是验证结论上, 而不是在探索研究结论的过程。这样的验证式实验思考性不强, 完全是模仿性的, 在教学组织上, 对学生进行的只能是接受型学习, 而不是发现型学习, 非常不利于学生实验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 增强实验思维力度研究, 是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3 研究能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 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的能力是人们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创造发明的源泉之一, 也是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之一。如果没有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对关在抽屉里的照相底片感光提出问题, 就没有放射性元素的发现, 这是人人皆知的事实。因此, 探究性学习的核心问题是问题意识。

3.1 乐于提出问题

孔子说过:“知之者, 不如好之者;好之者, 不如乐之者”。这反映了学习中学习兴趣、情感等良好的心理条件对学习在的直接作用。只有学生对所学知识具有极大的兴趣, 才能产生学习、探究的动力, 才能使学生知难而进, 肯下功夫, 勤于思考, 才能有问题可提。所以学习兴趣的培养, 对于提出问题能力的提高也有较好的作用。在化学教学中, 要加大实验教学力度,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增加应用型内容, 反映现代化内容和最新科技动态, 以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3.2 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 有机会提出问题

首先是产生疑问的过程, 在这一阶段, 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 时间越充分, 问题也就越多越精彩, 然后在学生表述疑问时, 不可随意打断学生的话。要尽量让有疑问的学生都能完整地提出自己的疑问, 同时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取和注意别人的发言, 并提醒学生想想哪些正是自己的疑问, 哪些是自己没有发现的问题, 哪些问题自己能够解决, 哪些问题或见解能引起自己更深层次的思考, 特别是在同学们提不出问题时老师是怎样指点思维方向的, 从而进一步学习提出问题的方法。显然, 提出问题要经过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 它牵涉到感觉、知觉、注意、情感等多种心理因素, 只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 才能逐步提高提出问题能力。

3.3 合作探究, 在交流中提出问题

通过合作探究, 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 并解决问题, 体现了合作思想。对于化学课而言, 让学生在合作中培养良好的和他人合作、倾听他人意见的习惯, 这是对学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 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基础, 是化学教学任务的内在要求。同时, 合作探究提出、解决问题, 强调以合作的形式对问题进行自主的探究, 也是团队探究意识的实际训练。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是我们广大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手段之一, 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力的最主要途径。而研究性学习则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的境界提升。新课程标准下, 创新、实践、研究应该成为化学教学改革的主题旋律。

关键词:创新,实践,研究,化学,教学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烷基化和废酸再生装置腐蚀回路的分析和控制下一篇:高速公路机电工程通信系统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