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策略分析

2022-09-12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 主要强调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特点。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充分识别并激发学生的潜力, 在综合多种教学方法的基础上, 积极引导学生树立并完成正确的学习目标。在注重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教学的基础上, 更加关注学生的多方面的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只要这样, 才能够使我们的学生满足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某种程度上来说, 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任务完成的好坏。因此, 作为教育工作一线教师而言,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问题, 非常值得我们去思考与探析。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通过改良课堂教学, 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1 注重良好的课堂导入

从心理学、教育学的学习中, 我们可以了解到, 一般教学活动刚开始的时候, 学生的注意力相对比较集中, 同时, 学生对于此时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与经验记忆往往比较深刻。因此, 良好的课堂导入则显得更为重要。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应当能够掌握并合理运用妙趣横生的教学语言进行课堂导入的改良, 进而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 在讲述“水的浮力“相关内容的时, 可采用讲故事的方法进行导入。“古罗马将军在打败敌人之后, 将所获得的战俘扔进死海, 结果这些战俘却一个都没有被淹死, 同学们认为这个历史记载是正确的吗? (正确) 如果当时选择扔到较深的河流之中, 这些战俘会怎么样呢? (会被淹死) 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 (……) ”

在大量的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之中, 虽然课堂导入往往只有几分钟的时间, 但它却直接关系到整节课的发展趋势、氛围、教学效果以及最终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 教师要能够采用多种多样的课堂导入方法, 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的激情, 让课堂一下子“热“起来, 进而调动学生的能动性。

2 创设恰到好处的提问

观察是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基本方法之一, 而思维则是使这些感性认识抽象概括为概念和理论认识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以学生为中心, 摸准学生的心理状态, 把握学生的思路脉搏, 尊重学生的思维, 保持和学生的思维同步。教师应围绕只是一个中心, 精心准备实验, 巧设问题, 引发学生产生疑问, 设问激疑, 以疑促问。激起学生思维波涛, 一环扣一环, 定向追踪, 才能使学生处于最佳的思维状态。观察得到的信息才能有效的反馈, 把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创设提问在于“巧”字, 要在“巧”上下功夫, 要根据课程标准要求, 了解学生实际在学生力所能及稍高于学生水平。从浅知到深知, 精心设问。同时, 对于学生遇到困难时, 应及时点拨, 当学生争论时, 要因势利导, 善于发现和捕捉论点, 不应过早的下结论。“一个好老师是让学生去发现真理”, 教师言不在多, 重在于画龙点睛。例如在学习了“化合物之间相互转化时”, 让学生亲眼看到生鸡蛋投入稀盐酸中的有趣现象, 提出:鸡蛋为什么先下沉?过一会儿又会上浮?为什么表面会产生气泡?蛋壳为什么会变薄?用燃着的火柴伸到液面上火焰为什么会熄灭了?通过这些探究性的实验, 一方面从中得出了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的结论, 另一方面也复习了前面所学的阿基米德原理及物体的浮沉条件, 使科学中的相关知识有机的结合, 学生对这些知识有全面的了解。

3 合理把握课程难度

新课程改革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解决教师针对教材与学生的能力所创设出来的学习任务与学生完成这些教学任务的实效性、可能性之间的矛盾。对于课程内容的难度要求的把握,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跳一跳摘桃子的原则”, 即最近发展区的原则和理论。所谓“最近发展区”的理论, 最早是由维果茨斟最先提出来的。他认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对象——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有两种。第一种是学生现在具有的认知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种, 则是学生在其他人的帮助与教育下所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而“跳一跳摘桃子”, 则是指对于学生学习任务的创设, 要科学合理的把握难度程度。既要不能让学生感觉一个任务太轻松以至于索然无味, 同时, 又不能让学生觉得高不可攀放弃完成学习任务的信心。例如:在学生刚刚接触到密度等概念时, 教师要能够细心和耐心的进行讲解, 加强对相关试题和相关知识的解读, 让学生从多角度来认识它是物质固有的属性, 并不随质量和体积而变化。当学生掌握这一基础知识后, 在此后的学习过程之中涉及到压强等概念时, 则可以构建相关的学习任务。这样既可以使学生们进行思考与总结, 同时, 又可以避免因为缺少基本的知识积累丧失了学习的热情。

4 精心构造课堂结尾

课堂教学的结尾是对于一节课的归纳与总结, 同时也是对于下一节课的铺垫, 往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目前我们的大部分的课堂结尾往往由于学生的分心、教师的疲惫感等等因素的影响, 变得过于形式化。这种情况亟待改观。精心、巧妙地设计好课堂的结尾, 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整节课内容的理解与反思, 可以使得整体的知识更加贯通和升华, 同时, 还可以使得整堂课的教学活动浑然一体, 使学生对教师讲授的知识流连忘返。例如:当我讲授完“生命的诞生”一课时, 我在给学生的总结中提及到以下问题, “在现有的地球条件下, 是否还有新的生命在诞生?生命起源第二阶段产生的蛋白质与现在生物中的蛋白质结构是否一样?刚诞生的原始生命是否比现在地球上生存的任何一种生物结构都要简单?”等等。学生们看到这些问题, 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 这对于学生课下的自学活动, 亦或学生的思维发展, 都是大大有利的。一百个老师有一百种结尾方式。至于用哪种方式来结束一节课,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上是我在感受与鉴赏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初步体会, 在今后的科学教学实践中, 愿与所有科学教师一道学习新课标, 不断探索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效率的规律, 把自己的教育工作做得更好!

摘要: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之中, 课堂教学效率等问题一直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恰到好处的教学方法的实施, 常常能够促进学生至始至终处于思维的最强活动区, 进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课堂教学,导语,设问,课堂结尾

参考文献

[1] 程振起.谈谈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J].新课程 (教育学术版) , 2008 (10) .

[2] 张红.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J].北京教育, 2002 (9) .

[3] 陆晓彬.浅谈新课程如何创建满足学生充分发展的教育[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4) .

[4] 邵兴才.改变学习方式适应新课程[J].新课程 (教研) , 2010 (12) .

[5] 刘增慧.略论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J].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6 (5)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低碳城市规划建设的难点与关键问题下一篇:本院2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