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分析法在英汉翻译教学中的运用

2022-09-12

1 比较分析的内涵

比较分析 (Contrastive Analysis) 是语言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主要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或语言子系统进行比较研究, 从而正确揭示语言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弄清外语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障碍, 从而促进外语教学。

2 比较分析法在英汉翻译教学中的作用

谈到比较分析的作用, 首先要知道母语在外语学习中的比重究竟多大, 许多语言学家通过对外语错误的实际调查研究来看母语干扰可能达到的程度。虽然由于学习者的年龄和学习环境不同, 所调查的外语习得的语言项目不同, 以及调查统计所采用的方法不完全相同, 这种实际调查很难得出一致的结论, 但是还是可以看出:造成外语学习错误的主要原因不仅仅是母语的干扰, 即语际错误, 还可能是由于未能掌握英语中的某些规则而产生的语内错误, 甚至还可能是因采取交际策略产生的回避、过度概括或简化的错误。比较分析如同其他的语言教学法一样, 不是包治百病的灵药, 但是针对某些教学法的不足, 对症下药, 取长补短, 综合利用共同促进外语学习者的语言技巧和语言知识的提高。

3 跨文化下英汉翻译存在的问题

3.1 词汇空缺

词汇空缺指的是源语词汇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在英语中没有对等的语言或者对应语。如, 卡拉ok, 尽管时至今日, 我们一直没能将这个ok换成对应的汉语。而汉语的风水, 功夫等, 因为英文中没有对应的词汇, 于是直接以拼音的形式进入了英语词汇。

3.2 词义冲突

词义冲突指的是源语词语所承载的文化含义和目的语所承载的文化含义是相互矛盾的。

如, materialism这个单词, 在英语中一般表示物质主义, 实利主义, 认为物质上的富足、世俗财物的拥有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最美好的事物的理论或信条。而中国人谈到materialism的时候, 关注的更多的是它的哲学层面的意义, 即唯物主义。这是因为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唯物主义和官方的信仰。认为物质实体是唯一现实存在, 包括思想、感情、想法、意念等在内的一切均可从物质现象的角度进行阐释。但是英国人、美国人, 除非是研究哲学的, 一般谁会去思考哲学问题呢。类似的例子还有liberalism (自由主义) 和individualism (个人主义) 的理解。

3.3 联想意义

文化翻译的一个障碍, 就是不同的文化对不同的事物往往会产生不同的联想意义。朱光潜先生在“谈翻译”一文中曾经提到, 像fire火, sea海, castle城堡, sport运动, nightingale夜莺, rose玫瑰这样的单词对于英国人引起的心理反应和对于我们中国人引起的心理反应是有很大不同的, 它们对英国人的意义比较丰富。而中文中诸如风月、江湖、梅兰竹菊、红蓝黑白等等, 对于中国人所引起的联想意义和情趣, 也是西方人难以体会的。

3.4 语用含义

语用含义指的是词语所含的民族文化涵义。文化的渊源不同也就注定了词语所承载的文化涵义不同。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语言活动, 某些词语一经翻译, 源语词汇所依附的文化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在特定的语境中, 词语表层的指称意义与深层的言内意义“表里不一”, 或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所引起的语义联想不一。这些词语的翻译实际上都涉及到沟通和移植异族文化, 以达到语用意义的等值转换。

4 跨文化视角下比较分析法在英汉翻译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4.1 释义对比翻译法

释义对比翻译法适应于“文化空缺” (cultural vacancy) 现象的处理和翻译。如果在目的语中找不到对应的现象而且无法将之加以引申、替代。那么用释义对比翻译法对原语中的信息进行阐释则有助于目的语读者的理解与接受, 从而达到更好的交流效果。释义对比翻译法的具体做法就是音译或者直译后加上注释以释义, 这样一来, 既不会损失信息, 也不会造成误解和交流障碍。从严格意义上说, 释义对比翻译法是一种归化的策略, 但它却融合了异化和归化两者的优势。请看以下几个例子:

Sauna:桑拿浴, 芬兰式的一种蒸汽浴。

Poseidon:波赛冬, 希腊神话中的海神。

Pandora’s box:潘朵拉盒子, 希腊神话中, 宙斯命潘朵拉带着一个盒子下凡, 潘朵拉私自打开盒子, 于是里面的疾病、罪恶等各种祸害全跑出来散步到世上。

Her husband is a pwnpkin-eater.

从字面意义上看, pumpkin-eater是“吃南瓜的人”。但是, pumpkin-eater是一个典故, 出自童谣 (nursery rhyme) :Peter, Peter Pumpkin eater, had a wife and couldn’t keep her.意思是:养不活老婆的人。

汉译英中, 这种方法也可以使西方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如:

气功:qigong, a system of deep breathing exercise.

太极拳:Taichiquan, a kin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shadow boxing.

清明:Chingming, a traditional Chinese holiday observed in late spring to commemorate the dead.

释义对比翻译法既达到了传递新信息的目的, 又避免了过度异化给读者带来的迷惑和理解困难, 对目的语文化造成的迁移应该是积极的、正面的。

4.2 直译对比翻译法

一般人认为, 直译 (Literal Translation) 就是译文尽可能地保留原文的语言表达形式, 包括用词、句子结构、比喻手段、文体风格等等, 以保持原作的丰姿, 求得“形似”, 以忠实于原文。从本质特点上来说, 直译应是属于异化的策略, 它有助于把原作中的异国情调和不同内容引入目的语中。

如“among wolves one must howl”, 这句英谚源于德语, 寓意为“入乡随俗”, 若直译为“在狼群中你就得嗥”, 既形象又贴切, 又可为汉语表达同一种意思增添一种别致新颖的说法:“Go to law for a sheep, you lose a cow”含有“得不偿失”之意, 用汉语的习惯和背景知识译为“捡了芝麻, 丢了西瓜”虽然没什么不可, 但是直译为“为羊打官司, 损失一头牛”既可达意, 又有机会吸收一次异国文化;“Time is money.”如今也多被直译为“时间就是金钱”, 它的旧译“一寸光阴一寸金”反而显得陈旧和呆板。许多极富表现力的外国词语就是这样通过直译进入汉语的, 如“穿梭外交” (shuttle diplomacy) .“武装到牙齿” (be armed to teeth) , “条条大路通罗马” (All roads lead to Rome.) 等都是很好的直译的例子, 它们大大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

同样, 汉语中的一些成语也通过直译进入了英文, 丰富了它们的文化, 同时也传达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如, “百闻不如一见”的英译“To hear a hundred times cannot be compared with seeing once.”“一人得道, 鸡犬升天”的英译“Even the dog swaggers when its master wins favor.”“瓜田不纳履, 李下不整冠”的英译“Neither adjust your shoe in a melon patch, nor your hat under a plum tree.”等都保持了汉语的原味, 但英语环境中的读者只要用心体会, 就不难明白其中的隐含意义。相应地, 英语文化里也增加了新的表达方法, 有了来自汉文化的异国情调。

4.3 音译对比翻译法

汉语中的音译 (transliteration) 是用汉语中谐音的字或字的组合翻译外来词, 而这些字或字的组合并不是汉语中现有的有意义的词。因此, 音译词不仅将异域文化中的新信息和新概念引入了汉语, 同时也丰富了语言文化, 而且音译外来词也是丰富自己语言的最直接、最有效、最显著的办法。以下便是一些最常见的音译词:

coffee咖啡, sardine沙丁 (鱼) , champagne香槟酒。

音译就是一种典型的异化方法, 因为一时在目的语中难以找到合适的对应词, 或是目的语中还根本不存在对等的概念和事物, 音译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个矛盾。这种方法一方面简单快捷, 很有利于信息的传播与交流;另一方面, 由于语音相同或相近, 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某些异国情调。历史上很多翻译活动都较好的运用了音译这一异化的方法。

因为汉语有自己的构词理据, 所以音译外来词时也是很有艺术的。汉语讲求“以形见义”, 很注重形与义或音与义的结合。音、形、义三者的有机结合, 使人们能辨其形、明其音、知其义, 往往还可以清楚地看出字形同字义、字音同字义之间的某种联系。因此, 很多音译外来词也很快被大众所接受, 被汉文化所融合。汉语结合自己的语言优势还使用了很多使音译外来词归化 (domestication) 的方法, 使外来文化很好的进入和融合到了汉文化之中, 实现了外来文化对汉文化的有益和积极的迁移。

4.4 意译对比翻译法

音译一直是一种直接、快捷的外来词翻译方法, 但是, 随着时间的推移, 人们对所译的事物和概念会逐渐熟悉起来, 或是由于本族语中也出现了对等的概念, 这时, 人们就会发现有的音译词显得冗长费解, 有的则会导致错误的联想, 引起歧义或误解。因此, 不少外来语常常经历一个从最初的音译形式到意译形式的变化过程。久而久之, 音译形式反而被人们淡忘了。

意译 (Free Translation) 取代音译现象的存在, 显示了意译有一定的优越性。意译是将别的民族中的语言形式按照汉语的构词方法或语言规范进行仿造, 着重整体意义的转达, 而不过分地拘泥于形式, 也不能孤立地去理解字面的意思。比如马力 (horsepower) 不是指马的力气, 而必须从整体上来理解。

(1) 有时意译比音译更容易理解, 意译符合通俗原则。

有许多音译词令读者费解。如ultimatum (哀的美顿书) , 究竟是什么“书”呢, 读者非得通过注释方能看明白;而将其意译成“最后通碟”却令人一目了然。Camera音译为“开麦拉”, 读者也会一头雾水, 这到底是个动词, 还是名词呢?所以现在意译成“照相机”或“摄影机”就通俗易懂多了。还有cider音译为“西打”, 让人莫名其妙, 意译成“苹果汁”就清楚明晰了。

(2) 有时意译比音译简洁明快, 意译符合经济省力原则。

有些词语的旧译 (音译) 用词冗长, 读起来拗口, 记起来又费劲, 而其意译用字却简单多了, 如:penicillin音译“盘尼西林”, 意译“青霉素”。Ambassador音译“奄巴萨托”, 意译“大使”。把上述音译和意译稍加比较便会发现意译形式言简意赅, 读音也上口多了。

(3) 有时意译比音译歧义少, 意译符合准确性原则。

有的音译字本身不含意义, 只是读音而已。但有时却引起必然的联想, 极易导致读者误解。如:telephone旧译 (音译) “德律风”, 乍一看, 像是气象术语, 很像是一种风的名字。其实则不然。意译却很清楚:电话。又如:massage旧译“马杀鸡”, 马是如何杀鸡的呢?其字面意义的确是不伦不类, 无法理解, 而其意译“按摩”就一点也不费解了。再如:parliament旧译“巴力门”, 其首先使人想到该东西是一扇门, 而其意译“国会”、“议会”, 却不易产生误解。

一些外来词的音译被后来的意译所取代, 这是语言发展的一种趋势。意译作为一种有效的翻译手段, 确实是功不可没的。意译的外来词汇一旦进入汉语, 读者理解和接受起来都比较自然。当然, 意译的方法并不只是用在词汇层面的翻译上, 而是被广泛用于翻译活动的各个层面, 自古以来关于直译与意译的争论就不仅仅是局限于词汇层面的。

5 结语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跨文化翻译是跨文化交际的基础, 是沟通不同文化的桥梁。但是不同的文化因为其形成的历史和环境迥然不同, 因此有着各自鲜明的历史, 地理, 宗教和习俗的特点。跨文化翻译必须设法做到让目的语的读者能够真正地通过阅读翻译作品来领略原语文化的精髓。将比较分析法运用到英汉翻译中, 可以使学生在翻译实践中克服母语干扰的意识得到增强, 两种语言在英译汉中的负迁移作用明显减弱, “翻译腔”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比较分析对学生句法和篇章层面的改进作用明显, 学生的篇章意识得到增强。比较分析法促进了学生英汉翻译水平的提高, 促进了学生交际能力和英语综合能力的发展。

摘要: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不同的特点。外国文化中独有的词汇、谚语、俗语等等地道的表达, 及其渊源和使用都是这些文化所固有的, 不容易掌握。因此, 本文作者尝试跨文化视角下将英汉比较分析方法应用于英语翻译教学中, 以期解决这个问题。比较分析不仅有利于翻译教学, 也有助于语言交际。通过比较分析, 人们可以进一步认识外语和母语的特点, 在进行交际时, 能够有意识地注意不同语言各自的表现方法, 以顺应这些差异, 防止表达错误, 避免运用失当, 从而达到交际目的。

关键词:比较分析法,翻译教学,跨文化,语篇

参考文献

[1] 施锦芳.英汉语言对比分析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9, 6.

[2] 王晓静.文化内涵下中英文颜色词意义对比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J].科技风, 2009, 21.

[3] 黄泽英.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西北医学教育, 2009, 1.

[4] 熊立久.大学英汉翻译教学策略[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1.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大数据时代冲击下财会变革对策探究下一篇:浅论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体系的创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