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教学模式应用分析论文

2022-04-14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研究型教学模式应用分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应用技术型高校是现代高等教育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结构转型与高等教育系统变革进程中,建设应用技术型高校已经成为国家教育顶层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转型、新建、升格”的方式,一批应用技术型高校逐步由顶层设计进入实践探索阶段。但是,当前我国应用技术型高校建设在办学定位、建设基础及内涵发展等方面依然存在比较明显的问题。

研究型教学模式应用分析论文 篇1:

网络学习者资源应用行为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   要:网络学习者的资源应用行为分析是学习分析领域的研究重点。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资源应用行为分析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收集-分析-应用”于一体的资源应用行为分析框架,将分析过程具体区别为描述型、诊断型和预测型三种类型,并采用“python”语言及“django”框架设计和开发了基于该框架的资源应用行为分析系统,同时利用edX和案例网络教育学院的真实数据对系统可用性进行了验证。本研究对于探索网络学习者资源应用行为特征,实现更为有效和精准的远程学习指导都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网络学习者;资源应用行为;行为分析系统;系统设计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信息化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网络进行学习,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也带了教育数据的爆发式增长,探究数据的奥秘无疑将成为未来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学习分析、教育数据挖掘、教育大数据等方法的提出都是对这一数字时代的呼应。网络学习行为是发生于e-Learning环境中的、与学习相关的各种行为,其行为主体是学习者,行为客体则主要为数字化学习资源[1]。根据穆尔的学习行为交互分类理论,学习过程中有三种交互类型:学习者与学习内容的交互、学习者与教师的交互、学习者与学习者的交互网络学习交互行为。本研究所关注的资源应用行为,其研究的主要对象就是关注学习者与学习资源的交互,相对于网络学习行为而言,资源应用行为更直接和具体,因而数据更容易被记录和分析。

毫无疑问,数据分析方法和分析技术在在线教育领域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多,其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处于快速发展之中。比如社会网络分析工具“SNAPP”能够从学习管理系统中获取数据,通过可视化的方法显示学生之间互动情况;同时,已有内容分析工具能够利用视觉分析技术,获得学习者学习过程信息。本研究关注于网络学习者资源应用行为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方面旨在弥补现有学习平台分析功能的匮乏,已有的众多在线学习平台大多不具有深层次意义上的分析功能,或者甚至就没有相应功能,其分析过程和方法的标准化也根本无从谈起;另一方面则是力图使得面向学习者的行为分析可以更为便捷。

二、研究目标和方法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设计开发网络学习者资源应用行为分析系统。基于已有研究,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对国内外学者关于资源应用行为分析模型以及主要分析方法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资源应用行为分析框架,将分析过程分为描述型、诊断型和预测型,模型从宏观角度对资源应用分析系统的开发提供了建设性的意见;基于此框架,研究设计和开发了资源应用行为分析工具,此工具实现接收教师或教学工作者上传的资源应用行为数据,并通过系统内部的分析过程反馈分析结果,最终实现描述型、诊断型和预测型三方面核心功能。本研究的技术路线经历了理论建构、技术实现、应用验证三个阶段,相应地综合应用了文献分析、技术开发等研究方法。

理论建构阶段。主要研究了行为科学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学习分析技术、学习者分类模型,并在此基础之上,依据网络学习者与学习资源交互的环境特点,提出了网络学习者资源应用行为分析模型并建立了三个维度的分析方法。

技术实现阶段。主要研究可视化技术,数据分析方法,机器学习算法用来分析网络学习者资源应用行为数据,以期评估学习过程,诊断学习情况,预测未来表现等。

应用验证阶段。主要是在资源应用行为分析模型的基础之上,通过使用Web开发技术以及数据分析方法、机器学习算法开发和实现网络学习者资源应用行为分析工具,工具能够接收上传的学习相关数据,通过选择不同的分析方法获取分析结果。最后使用工具分析案例网院成人教育的数据和部分MOOC开源数据来验证工具的可用性。

三、相关研究

国外对于资源应用行为的研究更多偏向于应用实践方面。自2012年学习分析技术提出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学习者在网络学习中的学习行为。美国普渡大学通过建立预测模型和使用相关可视化技术,对学习者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跟踪,当学习者可能出现学业不通过等危险情况时,可视化信号就会将此信息传递给教师和学生,以便改善学习者的学习效果[2]。A Anderson、D Huttenlocher等人通过对Coursera平台上的课程数据分析得出课程参与度与学生绩效的关系,優秀学习者的学习习惯以及激励机制对学生参与度的影响[3]。麻省理工学院的PJ Guo、J Kim、R Rubin分析了edX上690万条视频观看记录,统计分析后得出结论:少于六分钟的视频最吸引人[4]。本研究调研了现阶段关于资源应用行为的国内研究,时间范围从2004年到2016年,共搜索出1130篇文献。纵观目前国内的研究成果,发现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向:

(1)关于网络学习行为的理论研究,其中包括天津外国语大学杨丽娜等关于行为动机的研究,文中从心理因素、技术因素和资源因素三个方面建立了行为发生的前因模型,并对提出的因素进行了验证[5];华中师范大学彭文辉在对学习行为内涵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学习行为的OCCP分类模项,以及网络学习行为的“S-F-T”三维分类模型,这两种模型是抽象和形式化描述学习行为序列的基础[6]。辽宁师范大学李玉斌等学者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指导,构建起具有9个潜在变量的网络学习行为模型(USEBM)[7]。

(2)关于网络学习行为分析系统的研究,其中包括陕西师范大学王丽娜以对网络学习行为系统分析为基础,结合网络学习行为评价的目的和指标,设计了网络学习行为的评价模型[8];华中师范大学黄克斌等通过分析常见的网络学习行为量化参数,设计了一个智能化的网络学习行为分析系统[9];中南大学吴玲艳运用Web Services和Web日志挖掘等技术,设计并初步实现了包含行为采集、行为统计分析、学习评价三个模块的网络学习行为分析评价系统[10]。

(3)关于行为指标的分析研究,国家开放大学魏顺平等通过记录学习者对网络课程不同模块的浏览及跳转数据,分析学生对资源的使用情况[11]。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范洁通过对决策树中C4.5算法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属性相关性的C4.5决策树规则生成算法预测学生成绩[12]。东北师范大学马杰等人运用多元回归分析预测与学生课程总分呈显著相关的教学模块,通过预测模型快速定位重点模块,从而提高教学效果[13]。

综上所述发现,国内外在资源应用行为的研究上收获颇丰。各种模型、各种系统、各种分析方法层出不穷。将这些研究仔细分析对比以后不难发现,虽然学者们在各自研究的基础上都取得了一些突破,但大家更多是依照自己的研究领域和方向,以及能够获得的资源设计分析系统和方法,而各种方法和系统之间差别较大,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或者框架。这就导致研究成果的实践性比较差。现如今,越来越多人来到线上进行学习,但是在线平台和系统的不同也导致了数据整合上的困难,虽然大数据分析技术已逐渐的成熟,但是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如达不到一定的统一,这将使得未来对网络学习者资源应用的分析过程变得更加复杂。

四、前期研究

本研究在对这些学习分析模型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之上,加之对学习者在网络学习环境中的资源应用行为进行了相关研究,提出了网络学习者资源应用行为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本模型主要借鉴了学习分析模型中的三个主要过程和循环结构。

资源应用行为的整个分析过程主要是由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知识应用三个部分组成。第一个阶段是数据收集。收集的数据主要来自于在线学习平台的数据库以及日志文件,数据库和日志文件里保留了学习者与网络学习资源交互的大部分行为数据。由于数据的来源不同,所以需要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相应处理,其中包括标准化处理、删除存在误差的数据以及对空值进行填充等。资源应用行为分析模型中使用的数据是学习者与网络学习资源交互时产生的行为数据,这些数据可以根据不同的特点分为行为过程数据和行为结果数据。其中,行为过程数据是指网络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与学习资源交互时产生的操作型数据,例如:登陆时间、登陆时长、练习时长等。行为结果数据是指由一连串操作行为以后产生的结果型数据。例如:学生练习的成绩、系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的评价、是否通过考试等。

第二个阶段是数据分析。数据分析阶段基于数据分析方法、機器学习算法等,对数据进行分析。此模型中将数据分析分为三种不同类型的分析,主要包括:描述型分析、诊断型分析、预测型分析。描述型分析是根据事先分析的成果,将某些数据集中,以某种直观、概括、全面的形式将需要表达的信息展现出来。教师可以通过这些直观的结果迅速发现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一些特点,总结出一些规律等。由于学习者心理因素、成长环境等因素的不同,导致在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特点也有所差别,识别出这些不同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了解学习者,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保障。诊断型分析就是利用资源应用行为数据建立学习者分类模型,接着再根据模型对学习者进行分类,并针对不同的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指导方法,改善学习结果。教师需要根据诊断的结果,按照学习者的偏好和习惯组织学习活动和资源,以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预测型分析主要是根据学习者在学习平台中留下的行为数据,使用机器学习算法建立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关系,最终达到预测学习绩效的目的。此类型的分析可以帮助教师找到那些可能无法通过考试的学习者,教师需要对这些学习者采取必要的措施以改善学习行为。

第三个阶段就是知识应用。知识应用的对象主要是教师、学生以及从事教学相关的工作者。经过相应的数据分析以后,教师根据分析的结果,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和已知的学生特点进行相应的知识应用。由于分析类型的不同,知识应用的方法也不相同。可以分为可视化、个性化和预测三种。可视化是指将数据库中的数据用图表的方式呈现,利用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将海量的数据转换成直观可见的图形图像,将复杂不容易理解的信息表示出来。个性化是根据诊断型分析中分析结果,通过网络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资源应用行为的不同表现,诊断出属于具体的类别,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指导方法。预测是将当前学生的资源应用行为放入预测型分析模型中,对学生下一阶段学习结果或者学习行为进行预测。

最后,模型还强调了循环结构,模型将知识应用的结果反馈给收集数据、分析系统的管理者,或者教辅人员根据返回的结果重新设计和改善收集的数据,提高分析的准确度。需要注意的是,整个分析过程是在宏观和微观环境下工作的,这里的环境包含了影响整个分析过程的各方面要素条件。

五、系统设计及开发

1.系统设计原则

根据资源应用分析工具自身的特点和使用环境,整体的设计都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简便性

分析工具的使用者大多是一些计算机技术能力较弱的教师,对于他们来说只需要掌握一些简单的操作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所以在这个系统的功能设计和流程设计中一定要注意操作的简便性,能够使计算机水平一般的人也能够使用此工具。

(2)独立性

如上所说,工具的分析功能可能随时需要调整,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注意系统的独立性。其中每个分析功能需要独立出来,当系统需要改变某个分析方法的时候,要保证其能够不影响其他功能的分析过程。

(3)可扩展性

可扩展性能够保证系统对变化及时做出反应。系统的功能不仅需要调整,更多的时候需要增加某个某块或某种功能,此时较强的可扩展性能够使系统迅速适应这种变化。

(4)准确性

毋庸置疑,此工具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分析方法的使用。而这些分析方法必须保证其一定的准确性,只有正确的分析结果才能帮助教师了解和改善学习者的学习情况。

2.系统设计思路

分析工具的整个工作过程可以看做是一个“黑盒”,工具的使用者只需要按照工具给出的格式上传数据,具体分析功能将交给系统来完成。使用者在上传文件之后,点击自己需要分析的部分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分析结果。因此,根据系统功能确定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系统的输入是用户上传的学习者相关数据,系统的输出是具体的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

3.功能模块设计

基于前期研究成果和系统设计思路,该系统包括如下三个模块:

(1)数据交互模块

本模塊主要实现了用户与服务器端数据交互的功能。数据交互模块主要分为两个部分:格式下载和数据上传。格式下载是为了统一上传的数据格式便于进行分析。用户可以通过页面左上角的格式下载链接,下载本工具能够支持的数据格式。数据的上传主要是由教师或者教学工作者按照所要求格式将排版好的学习者行为数据上传到服务器中。系统目前主要支持xlsx格式的Excel文档和txt格式的文本文档。上传的文件不仅仅用于分析,还会保存在服务器中,为以后开发用户管理系统做准备。

(2)数据分析模块

用户上传了数据以后,进入分析主页面,如图3所示。顾名思义,此模块实现了对于上传数据的分析。按照前面建立的模型,将分析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描述型分析、诊断型分析和预测型分析。

①描述型分析

描述型分析中有描述学习时间、发帖量、作业时间与成绩关系的散点图,此方法清晰展示了全部学习者资源应用行为与成绩的关系,由此可以发现行为对成绩的影响;还有描述学生学习时间变化的折线图,教师可以根据此图发现后进学生;以及描述资源偏好的直方图,教师可以借助此结果进行不同学习资源的推荐。图4所示为描述型分析选择页面。

②诊断型分析

描述型分析包括了根据格雷戈克学习风格模型的学习风格诊断,根据威特金认知风格模型的认知风格诊断,以及国内外文献中已经论证使用的学习困难诊断,作业完成效率诊断和稳定性诊断。每一种诊断都是依据先前研究者的研究结果或在其基础之上根据自身的研究环境和条件进行学习者分类,并对不同的学习者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其中格雷戈克将学习者分为四种不同的学习风格,包括喜欢通过直接的动手经验学习,希望教学组织得井然有序的具体──序列型风格;能通过试误法,从探索经验中迅速得出结论的具体──随机型;善于理解以逻辑序列呈示的词语或符号信息的抽象——序列型;善于从演讲中抓住要点,理解意思,并能对演讲者的声调和演说风格做出反应的抽象──随机型。威特金认为风格诊断将学习者的认知风格分为倾向于以外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场依存型和倾向于更多利用内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场独立型。学习困难诊断模型主要参照了国外学者Vincent Aleven等人设计的求助行为模型(help-seeking behavior Model)来诊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遇到问题,作业完成效率诊断和稳定性诊断则使用了José A. Ruipérez-Valiente、Pedro J. Mu?oz-Merino等人使用的数据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对比,发现存在问题的学习者。

③预测型分析

在预测型分析中,主要使用了关联分析和分类决策树两种分析方法对网络学习者的下一阶段成绩进行预测。决策树预测主要根据前一阶段学习者的表现,各个模块的学习时间和成绩来预测最终是否可以通过此课程。关联分析主要是通过同学在各个章节的成绩来预测章节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图5所示为预测型分析选择页面。

(3)知识应用模块

根据分析方法的不同,知识应用也大致分为三种类型。针对描述型分析的结果将数据通过图表的方式呈现,利用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对海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最后转换成客观可见的图表。诊断型分析的结果由两种不同形式体现,一种是反馈可视化的结果,通过图表可以清晰判断学习者的类型。另一种的分析结果会给用户反馈学习者的诊断类型,而且针对不同学习者还会提供专业的建议。预测型分析则根据建立的预测模型反馈预测结果。

4.系统开发

在技术支撑方面的研究点主要包括可视化、机器学习以及网页设计技术。机器学习是本研究中开发分析工具的重点支撑技术,可视化技术是分析结果呈现方面的研究重点,网页设计技术应用在形成工具时的网页显示和交互。由于分析工具的特性以及前期对于两种结构的调研,最终选择了B/S作为系统的架构。其最大的优点就是对系统使用者的友好。本研究考虑到开发周期和系统的维护,选择使用“python”语言以及其开源框架“django”进行开发,可视化方面使用了“Google Char”,其具有良好的跨浏览器兼容性。系统数据交互功能的实现,文件下载,主要是指用户从服务器端将文件下载到本地的过程。本研究通过超链接获取文件地址,然后“read”函数读入文件,最后通过“django”中“StreamingHttpRespons”对象传输到浏览器中。其中在实现文件下载的过程中,方便处理较大的文件,使用了迭代器。数据上传实现了将数据文件上传到服务器中。当“Django”处理一个上传文件的时候,文件数据被放在“req.FILES”中,“Class FileForm”创建了一个能够接收“req.FILES”文件数据的表单视图。通过“POST”方式,可以获取“req.FILES”文件,再使用“file”的写操作将文件写入服务器磁盘之中。系统通过正则表达式来判断上传文件的格式,符合格式的将可以进行下一步分析工作。

以诊断型分析中的作业完成效率诊断为例。系统中,在相同时间内,得分较高的可以认为效率高,在分数同样的情况时,可以认为花费时间较少的效率较高。根据这个结论,本研究用“Score /Time”来表示效率。但是排出单次做题偶然性,又引入了尝试次数此项数据。最终效率的计算公式为“Score ×ATTEMPT_NUMBER/Time”(作业得分×尝试次数/总时间),其中“ATTEMPT_NUMBER”表示尝试某一章节练习的总次数,“Time”代表这些尝试所花费的总时间,而“Score”代表了所有尝试的总得分。从公式中可以发现,算出的结果越大则可以认为效率越高。如果某个学生多次尝试某章节习题,虽然时间也随着变多,但是随着自己熟练度的增加,将“ATTEMPT_NUMBER/Time”提高,便可提高自己的效率。由于每门学科或者教学环境的差异,为了更准确地找到效率突出的人,又加入平均值这个数据。通过把效率和平均值相比较就能找到那些“特殊的人”。此诊断方法只会反馈诊断结果,对于那些效率较低的人,则需要教师通过一些个性化的指导措辞来改善他们的行为[14]。最终反馈的可视化形式如图6所示,横坐标代表每个学习者,纵坐标代表了效率的数值。图中的横线表示平均水平。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三个学生的学习效率超过横线很多,可认为学习效率较高,对于第六个学习者由于学习效率较低,教师需要通过单独进行沟通来改善此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六、系统应用

为验证该系统的有效性,本研究中采用了两方面数据来进行测试,分别是基于edX平台的开放学习者资源应用行为数据,以及某案例网络教育学院成人教育数据。

1.数据准备

该验证部分的MOOC数据,来自于麻省理工学院在edX平台上开设的计算机科学及编程导论课程,本研究选择其在2013年春季学期参加此课程的学生资源应用行为数据。此数据集是由MOOC课程的教辅人员整理后提供的“csv”文件。分析数据表中的属性,大部分是学习行为结果数据,对于诊断型和预测型的分析支持度不高,所以把这部分数据进行描述型分析的数据应用。

本文工具验证使用的另一部分数据是来自案例网络教育学院成人远程教育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这些数据都是直接来源于数据库,未经过任何整理。此部分数据较为详细,由多个数据表构成,由数据表显示,数据库里存储了行为结果和行为过程两个维度的多种数据,所以此项数据可以被用来测试工具的描述型分析、诊断型分析和预测型分析三个部分。

2.描述型分析的数据应用

通過分析MOOC数据的属性,结合分析工具需要的数据,以MOOC数据中的“”play_video”(观看视频的次数)和“grade”(成绩)两个属性为例,使用散点图的呈现方式,探索视频观看次数与成绩的关系。在使用分析工具之前,需要对数据进行一些处理。通过把一些空值点和可能出现偏差的点删除以后,还有三万多条数据,其中“Video_views”大于500的数据有1000多条,由于视频观看次数的跨度比较大,大部分数据的“Video_views”集中在0-500,所以为了避免这部分数据在生成图像时影响结果,大于500的数据删除。再通过分层抽样选取1000个点使用分析工具,显示结果如图7所示。

从图7中也可以发现以下几个特点:

(1)散点的分布没有规律

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散点的分布比较杂乱,但是由于学习者能力参差不齐,一部分学习者的能力较强或者有一定的基础,一部分的学习者学习能力较差或者对此领域没有多少基础,所以导致图杂乱无章,散点的分布没有规律。

(2)两个变量部分呈正相关关系

仔细观察图7,可以看出,较多的点集中在图的左上三角,这就意味着,随着视频观看次数的增多,学习成绩也会有所提高。对于学习能力相近的人来说,成绩与视频观看的次数呈现正相关关系。

(3)在横轴的各个阶段,成绩为零的都占很大比例

图7中显示,各个视频观看次数阶段的学习者都有未取得成绩的。这也揭示了MOOC教育的一大弊端——学生的完成度较低。对于MOOC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来说,参与人数较多,但是完成度却没有保证。不过,从好的一方面考虑,可以认为学习者是为了知识而学习,并不是为了成绩或者证书。

从案例网络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习数据中提取所需要的属性,同样经过删除、抽样等方法得到500个数据,然后将其整理成Excel文件上传到工具中,得到的分析结果如图8 所示。

从图8中,可以发现以下特点:

(1)存在明显的正相关趋势

相比MOOC的分析结果,图8中的正相关的趋势更为明显。说明了在成人教育中,大部分学习者的知识水平处于同一层次,这样成绩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个人的努力,所以当观看视频的次数较多时,会取得较高的成绩。

(2)大部分成绩分布在上三角

由于成人教育的目的是扩大教育机会,提高国民素质,为那些由于各种原因失去受教育机会的人提供第二次获取学历的机会。所以其考核的难度设置的较低以保证大部分的学习者都能完成学业。只要按照老师的要求学习,大部分的成绩都能达到0.6-0.8之间。

由以上描述型分析可以看出,MOOC教育和成人教育的一些差异,MOOC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目的不同,MOOC教育的意义在于使全世界各国都能接触到世界一流的教育,其目的是知识的传授,而成人教育的目的则是为一种较低水平的学历教育。由于其目的的不同,学习者的构成也有很大的区别。MOOC本身面对的就是世界各国各种水平的学习者,所以其学习过程会呈现较为随机的状态。而成人教育的学习者基本上都具有相同背景,所以表现出的规律性较强。

3.诊断型分析的数据应用

前面的章节已经介绍了诊断型分析所需要的数据,这里直接从数据库提出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后上传至工具中得到以下反馈结果。图9显示了学习风格诊断的分析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出分析结果分为两个部分:诊断结果和建议。诊断结果部分显示了每个学生对应的学习风格类型,建议部分描述各种所需要的应对措施。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类型以及建议进行个性化的指导。

图10显示了学习效率诊断。这一分析需要教师根据结果自行判断其需要采取的措施,例如在学习效率诊断中,发现3号学生的效率较高而6号学生的效率较低,教师可以以小组活动或者邮件告知等方式促使这两个学习者进行交流,以期改善6号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大多数情况下,在长期学习某门课时,学习时间相对固定的学习者往往会取得较好的成绩。通过稳定性诊断,教师可以通知那些看似努力的同学(平均值比较高但方差比较大),改变自己的学习习惯可能会事半功倍。

4.预测型分析的数据应用

本研究提取了案例学院特定课程四个模块的学生学习成绩作为预测型分析的数据。将这些数据上传到工具以后选择关联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第一单元和第四单元、第三单元和第四单元之间的相关度较高,也就意味着学习者如果在第一单元中表现较好,很大概率在第四单元中有优异的表现。通过使用真实数据对工具进行试用后,发现工具的可用性较强。通过分析工具能清晰评价学生学习的整体情况以及课程设计的质量,并且通过诊断型分析能找出不同学习者之间的差别,为个性化指导提供基础。最后,教师可以使用预测型分析为危险的学习者提供帮助,依据课程之间的关系更好地设计后续的课程等。

七、后续研究

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线教育将会变得越来越普及,提高在线教育质量以及实现个性化教学是未来在线教育发展的目标。教育信息化的逐渐深入带来了教育数据的爆发式增长,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技术也蓬勃发展。通过分析这些教育相关数据,使实现个性化教学目标成为可能。后续研究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继续开展:

1.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功能的分离

本研究中也提到,分析工具实现了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的分离,这样可以在不改变在线教育平台系统结构的情况下保证分析的统一性。但是相对造成了操作较繁琐的问题,系统无法直接将收集的结果提交,而需要人工提交数据,在操作过程中,需要花费时间去处理数据格式等问题。未来需要对数据库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以实现在线教育平台数据库中的数据自动提交给分析工具,教师可在直接在工具中查看,不需要手动提交。

2.数据分析方法有待完善

本研究的数据分析方法借鉴国内外学者的不同研究,虽然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方法的可用性,但是由于各自研究的环境不同,在结果上肯定会出现一些偏差。而且由于本文是模型和工具的探索,无法掌握现研究阶段所有的分析方法。因此建议后续研究中,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和算法,比较其差异性的同时逐步完善工具。

3.用户体验还有待提高

该分析工具虽然在界面有较好的交互,并在工具设计原则中注重用户使用的简便性,但是由于本研究在设计开发工具时,缺少对用户体验的研究。因此系统还需要针对用户体验,对页面及部分功能模块做适当的修改。

参考文献:

[1][6]彭文辉.网络学习行为分析及建模[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2]Matthew D.Pistilli,Kimberly E.Arnold. In practice: Purdue Signals: Mining real‐time academic data to enhance student success[J]. About Campus,2010(3).

[3]Anderson A, Huttenlocher D, Kleinberg J, et al. Engaging with Massive Online Courses[J]. Eprint Arxiv, 2014:687-698.

[4]Guo P J, Kim J, Rubin R. How video production affects student engagement: an empirical study of MOOC videos[C].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ACM conference on Learning @ scale conference. ACM, 2014:41-50.

[5]杨丽娜,颜志军.信息技术采纳视角下的网络学习行为实证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版),2011,4(7):36-40.

[7]李玉斌,严雪松,姚巧红.网络学习行为模型的建构与实证——基于在校大学生的调查[J].电化教育研究,2012(2):39-43.

[8]王丽娜.网络学习行为分析及评价[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9.

[9]黄克斌.网络学习行为及其分析系统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10]吴玲艳.网络学习行为分析评价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长沙:中南大学,2012.

[11]魏顺平.学习分析技术:挖掘大数据时代下教育数据的价值[J].现代教育技术,2013(2):11-15.

[12]范洁.基于数据挖掘的在线学习行为评估系统设计与实现[D].长沙: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

[13]馬杰,赵蔚,张洁.基于学习分析技术的预测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11):30-38.

[14]Mu?oz-Merino P J, Valiente J A R, Kloos C D. Inferring higher level learning information from low level data for the Khan Academy platform[C].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earning Analytics and Knowledge. ACM, 2013:112-116.

(编辑:王晓明)

作者: 王楠 张玮

研究型教学模式应用分析论文 篇2:

应用技术型高校建设:基本逻辑、现实问题及改革路径

摘 要 应用技术型高校是现代高等教育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结构转型与高等教育系统变革进程中,建设应用技术型高校已经成为国家教育顶层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转型、新建、升格”的方式,一批应用技术型高校逐步由顶层设计进入实践探索阶段。但是,当前我国应用技术型高校建设在办学定位、建设基础及内涵发展等方面依然存在比较明显的问题。鉴于此,我国应用技术型高校需要在政策安排、特色化发展、师资队伍建设及分类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更为深入的改革,以便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诉求与教育发展阶段性要求。

关键词 应用技术型高校;基本逻辑;发展模式;师资队伍

应用技术型高校是现代高等教育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类院校类型。但长期以来,这一类型高等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处于缺位的状态。2015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提出,坚持试点先行、示范引领的发展思路,确定一批有条件、有意愿的试点高校率先探索应用型发展模式。由此,建设一批应用技术高等学校正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顶层设计的重要内容。新的高等院校类型在特定环境中的出现和发展是外部需求的结果。欧洲应用技术型高校的生长过程与欧洲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紧密相关,其创立初期是为满足高校扩张和学生多样化需求,而后在市场化和国际化战略推动下,将功能定位在应用科研上,并加强与企业和地区的联系[1]。关于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应用技术类高等院校,政府、高等院校及理论研究界提出了多样化的路径。但是,作为具有独立身份特征的一类高等院校,应用技术型高校建设不仅要适应源于其组织特性的一般规律,更为重要的是我国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发展应该符合本土社会经济及教育发展的特殊需求。

一、我国应用技术型高校建设的基本逻辑

我国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出现与发展有一个复杂的过程,并非是我国高等院校院校系统主动求变的产物,而是内外部需(诉)求积累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

(一)应用技术型高校建设的驱动力

应用技术大学的概念是一个舶来品,但是,建设一批应用技术型高校源于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內外部发展诉求。其中,来自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外部需求是主要驱动力,高等教育系统的内部发展诉求是根源。从表象来看,应用技术型高校建设是我国政策推动的产物,但是,建设的逻辑起点在于对新的人才类型的供需矛盾——介于工程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之间的技术型人才[2]。这是由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共性特征决定的。产业形态的改变对人才与技术提出了更为多元化、复杂化的需求。应用型技术及与之相关的人才类型成为这一需求转变的核心内容。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类型结构的改变。作为传统的人力资源大国,我国要想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需要形成完整的、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生态系统。但是,应用技术人才作为在全球产业的人才需求链中具有普遍性的一类人才,在我国的人才链中却处于短缺状态。因此,加强应用技术型人才队伍建设是完善人才链的关键所在。

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是人才培养,但是其所培养的人才中对“应用技术型人才”的模糊定位造成了高等教育人才产出结构的失衡与人才链的断裂。主要表现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技术技能人才,普通本科院校主要是培养学科型人才,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处于缺位状态。这种现实造成了人才链与产业链的脱节,从更深层次上来看,呈现出高等教育领域与工作世界的割裂。因此,通过建设一批应用技术型高校,培养应用技术人才,是为适应产业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最大化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促进实现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教发[2014]6号)中明确提出,发展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培养本科层次职业人才。这也是进一步建设现代教育体系,完善高等院校类型结构的重要举措。

(二)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发展模式

从发展模式上来看,我国应用技术型高校总体上包括转型类、新建院校类及专科层次高职高专院校升格类。

第一,转型类高校主要受政策驱动。2015年,教育部提出推动部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从而催生一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及民办院校(尤其是学院)。在这种类型高校中,其实践形式主要包括三类:整体转型、专业试点及更名。如福建省推出18所转型高校和在24所本科院校中推行几十个专业试点;湖北省18所高校整体转型,5所高校进行部分专业试点;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由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转变而来。

第二,新建本科院校主要受区域社会经济的驱动。新建本科院校立足区域经济及产业结构的特殊需求,建立符合地方产业需求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高校。这类院校实践形式多元化,凸显了地方特色。如深圳应用技术大学以深圳大学应用技术类学科为基础,通过分离与整合,形成应用技术大学;滇西应用技术大学以特色学院为抓手,建设符合区域产业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立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殊要求,建立了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良性互动机制。

第三,专科层次高职高专院校升格类主要受教育驱动。在教育系统中,院校层次升级是高等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必经阶段。但是,在我国当前教育政策安排的范畴中,“升格”成为政策限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如《教育部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教发[2017]3号)(下文简称《设置意见》明确提出“高等职业学校原则上不升格为本科学校,不与本科学校合并,也不更名为高等专科学校”。但是,这并未完全否定部分具备特定条件的专科层次普通高校升格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可能。如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是国内首所升级为应用技术本科的高职院校,学校办学定位于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主要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该校既实施本科层次应用技术教育,又实施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根据办学条件和社会需求稳步调整办学层次结构,每年稳妥安排增加本科学生。在政策规制与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结构变迁的双重压力下,部分专科层次高等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是顺应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合理改革举措。

二、应用技术型高校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应用技术型高校建设已经由顶层设计逐步进入实践改革阶段。多元化的建设模式围绕应用技术人才培养与应用技术服务,逐步形成了应用技术型高校发展的中国特色:顶层设计引导、立足区域特色,形成学校特色与产业特色的双元模式。但是,我国应用技术型高校建设在政策安排与具体实践之间依然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从政策来看,其建设路径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制度创新;从实践来看,其建设路径主要体现为改革与改良的基本实践操作思路。这两种路径中,我国应用技术型高校建设也呈现出诸多尚未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一)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定位仍然比较模糊

应用技术型高校建设虽然在政策与实践方面已经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索,但关于其办学定位依然存在诸多不清晰的问题。《设置意见》,以人才培养定位为依据,我国高等教育总体上可分为研究型、应用型和职业技能型三大类型。研究型高等学校主要以培养致力于学术研究的创新型人才为主,开展理论研究与创新。应用型高等学校主要从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本科以上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并从事社会发展与科技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职业技能型高等学校主要从事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专科层次技能型人才培养,并积极开展或参与技术服务及技能应用型改革与创新。该划分标准在政策层面比较清晰地区分了研究型、应用型及技术技能型院校的特征。但是,其表達模式及内涵上依然存在诸多模糊的问题。第一,应用技术型高校与专科层次高职院校的区别主要是学位优势,办学质量相关的比较优势并不明显。其与职业技能型院校的区别仅体现在院校层次上,即“本科以上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那么,“本科以下应用型人才”由哪一类型的院校培养则成为隐藏其中的命题。《设置意见》对职业技能型院校的划分试图明确高职高专类院校的职业技能型特征,却忽略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连续性特征,将应用型人才等同于本科层次以上的应用型人才。第二,应用技术型高校与研究型大学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其培养目标上。前者与后者的核心区别是培养目标与服务面向,即培养应用型人才,从事社会发展与科技应用方面的研究。但是,在实践中,研究型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及应用技术服务方面依然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应用技术型高校并没有体现出特殊性及竞争优势。

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发展遵循着双重发展逻辑,但从动力机制来看,外部需求的影响更为重要。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校长陆靖认为,我国高等教育目前更加强调“重技重能”,引导地方本科高校转型。但应用型大学首先还是本科“高校”,不为培养低成本劳动力,只不过以应用型为其鲜明特色。目前,简单地把应用型高校看作是以培育“动手能力”为核心的认识是一个误区。人才培养应该更加注重应用技术教育与厚基础、宽口径的大学教育相结合,彰显“本科水平、技术特征”[3]。该论述虽是对应用技术型高校类属特征的描述,是以高等教育发展的内部诉求为基础,却忽略了外部需求在应用技术型高校发展中的决定性地位。从根本上来说,我国应用技术型高校发展定位的模糊问题是由我国高等院校分类的基本特征决定的,即由内而外,而非由外而内。我国高等学校分类是对院校类型特征的内部分类,然后在分类基础上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而非以人才类型的划分为基础,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厘定院校类型。但是,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发展逻辑则是外部需求的产物,这种由内而外的类属内涵描述造成其人才培养目标的价值偏好于院校类型的划分,而非对外部需求差异性的回应。综合来看,关于“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并不清晰,“为什么建设应用技术型高校”及“如何建设应用技术型高校”等问题亟需进一步厘清。

(二)应用技术型高校建设的实践基础薄弱

从无到有和二次转型是我国应用技术型高校建设的两个基本特征。这两个基本特征也表明,当前应用技术型高校建设基础比较薄弱。第一,应用技术型高校的长期缺位造成建设实践条件缺失。应用型人才在我国高等院校人才产出中早已存在,但应用技术型高校仍然处于探索建设阶段。在应用技术型高校建设之前,根据人才产出类型,我国高等院校总体上划分为培养知识型人才与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两种,即本科院校与高职高专院校。这也就造成在知识—技能之间,人才供给主体的缺位。我国应用技术型高校建设正是在这一现实基础上开始的。同时,高等院校系统中间层次的不成熟也是转型的必要条件。第二,转型院校的基础薄弱。转型发展是我国应用技术型高校建设的主要路径。根据国家政策要求,这部分转型院校主要是一批新建本科院校和民办本科院校(包括独立学院)。根据2016年教育部发布的全国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监测报告,新建本科院校在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产学研合作教育仍难以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专任教师依然数量不足,教学水平亟待提升;部分民办院校办学条件较差,社会满意度相对较低。由于这部分院校的先天不足与优势缺失,使得他们成为本科院校中的弱势群体。当前的改革是通过转型发展对其进行补偿性政策供给,因此,其面临着第一次转型尚未成熟的现实条件下开启第二转型的现实困境。

二次转型主要是指地方本科院校的二次转型与独立学院的二次转型。新建本科院校是指1999年以来通过专科升本科、合并等方式在地市级城市组建的本科。2013年,地方新建本科高校数占本科高校总量的55%,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力量。独立学院也是在2000年才出现的中国特色院校。根据2016年教育部发布的《全国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监测报告》和《百所新建院校合格评估绩效报告》,2000-2015年,我国新建本科院校达403所,独立学院300余所,新建本科院校分布于19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全国共339个)布点率达57.82%。其中,非省会城市208所,占总数的51.61%。但新建本科院校与独立学院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也出现了办学定位模糊和人才培养同质化等问题。这一现实提供了其改革的实践基础。应用技术型高校建设为这部分院校改革发展提供了方向。如广西省初步遴选了19所普通本科试点转型,其中11所是1999年专升本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8所为独立学院[4]。广东省14所转型院校中,新建本科院校8所,独立学院5所,民办高校1所[5]。从时间跨度来看,这些院校建校时间较短,但规模扩张迅速。建校初期,这些院校缓解了高等教育机会供需严重不足的矛盾。但是,高等教育发展是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的,转型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依附性向独立性转变的必然趋势。处于内涵式建设的新阶段,这两类院校需要寻找符合自身的发展模式。新建本科、独立学院与研究型大学、高职院校是有本质差异的。前者只是对其身份特征的描述,而后者是对其人才培养内涵的描述。这两类院校虽然在探索符合自身发展的路径,但是其发展重心依然没有形成特色鲜明的“质量生成机制”。从这个方面来看,这两类院校的转型发展面临着首次转型尚未成熟基础上的二次转型困境。

(三)应用技术型高校规模发展和内涵提升的支撑政策相对缺失

应用技术型高校建设起步阶段,规模体量相对较大。根据相关政策安排,约600多所新建本科院校作为其规模目标。这一规模约占我国本科院校总规模的一半,其转型发展必然引发高等院校类型秩序的大调整。为避免可能产生的规模过度问题,如何实现应用技术型高校的规模动态调整是未来这类院校发展必需解决的问题。但是,应用技术型高校建设面临的诸多问题进一步加剧了这一问题出现的可能性。

一是建设标准缺失。如前所述,应用型是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描述。具体而言,职业院校和民办院校培养的是技术操作型应用人才和技能型应用人才,强调按岗位培养、按职业和岗位设置专业,关注今天已经存在的职业和岗位去培养其学生,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在理论学习上对学生不作过多要求。而作为以“应用型”为特征的本科院校来讲,其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指向则完全不同。除了满足现在已有的岗位和职业以外,而且能应对行业企业快速升级的变化,应对未来可能产生的新型岗位和业态[6]。新建本科院校、新建应用科技大学、民办高校及升格高职院校构成了当前的应用技术型高校系统。但这些院校在办学条件、人才培养目标及管理方面差异明顯。这类院校的建设并没有围绕“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设计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院校教学运行机制、师资队伍建设思路及质量保障等。在应用技术型高校已进入实践探索阶段之后,以“合格”为目标的标准已成为其基本条件,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建设举措应着重关注如何在已有条件基础之上体现“应用型”。但是,从现实来看,我国应用技术型高校建设依然是对“何为应用技术型高等学校”的标准的回应,应用为目的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标准、应用型成果转化及服务提供及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与师资队伍要求等方面的规范性与规制性制度安排严重缺位。

二是动态调整机制缺乏。高等院校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生态链,新院校的增加与传统院校的转型发展是保持其生态链完整的关键。保持院校层次之间的流动性是高等院校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是一种必然趋势。但是,我国应用型高校建设初期,政策安排与实践建设的重点是“量”的增加,即规模扩张。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奠定了规模存量的基础。在这一规模存量中,实现“应用型”建设目标的院校并不等于这类院校总体。部分不符合建设目标要求的高等院校的政策安排缺位,使得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成为必然路径。地方应用型本科的转型也不是一个简单的高等教育管理体系划分与转换。这不但涉及国家教育管理体制调整、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等制度层面的重新构建,更是一场教育观念的大变革、专本院校主体行动的大调整和大协同。另外,具有比较优势的部分高职院校具备了举办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办学实力,但限于国家政策安排,造成区别于新建本科院校的遴选对象缺乏,导致应用型高校建设内部生态的单一化。

应用型高校建设的必然性与应用型高校政策安排的不确定之间的矛盾,造成了这类院校的发展面临着教育过度问题,更有甚者,不成功的转型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及人才培养的不合理性,从而引发教育灾难。因此,当前我国应用型高校建设过程中,退出机制的缺失并不仅仅表现为制度安排的不完善,还可能产生有更深层次的影响,最终危及这类院校的科学、有序发展。

三、应用技术型高校发展路径

(一)坚持政策引导,继续完善应用技术型高校建设的政策安排

在政府层面,以政策安排进一步明确其高等院校的合法性身份,避免其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中的身份混乱。诚如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从其出现到建立并成为德国高等教育中的一种典型院校类型,这一过程中的关键是政策的合理引导。以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建设为例,1967年,巴登符腾堡州文化部出台《达伦多夫计划》,第一次提出将工程师学校以及其他同等类型学校纳入高等教育,将其称作“应用科技大学”。1968年颁布的《联邦州应用科技大学统一协定》明确规定:“应用科技大学是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领域的独立机构。”[7] 1969年颁布的《各州统一专科学校的规定》宣布,将应用技术大学建设成独立的高等教育机构。1971年,联邦政府开展应用技术大学行动,赋予这类高校技术研究和技术开发的使命。1976年,《高等教育总纲法》明确了应用技术大学的法定地位。1998年修订的《高等教育总纲法》要求应用技术大学采用全球互认的学分制,并允许其与研究型大学一样授予二级学位[8]。我国应用技术大学虽然是政策先行,但相关政策安排依然需要持续推进。如建立应用技术高校设置管理办法,明确应用技术大学设置标准、参与主体构成、院校职能、质量保障机制及退出机制;形成国家—地方二级管理机制,明确地方、高校、企业在应用技术高校中的作用。

(二)立足区域需求,从院校与区域二个层面探索特色化发展路径

重视院校特色建设,重点凸显区域特色和院校特色。发展路径的特色化,并不仅仅是路径的转变,而是类型特征的进一步明确。第一,凸显区域特色。区域性是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基本特征,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是其基本使命。但是,我国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悬殊,区域办学水平与办学质量存在较大差距。鉴于这种现实及应用型高校的薄弱基础,应用型高校建设应坚持错位基础上的差异原则,坚持走特色发展路径,尤其重视挖掘区域特色。立足区域需求的特殊性及人才与技术供给短板,建构区域特色。专业设置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需要错位发展,课程与教学模式也应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配套。第二,凸显院校特色。应用型是这类高等院校的基本组织特性,应用型基础上的特色建设是其必要条件。因此,需要明确不同类型应用技术型高校的生态位,构建其生态系统。如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提出了“小型、精品、特色化办学”的道路。特色学院办学成败直接关系到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建设和发展进程,直接关系到滇西应用技术大学能否实现“创办一个学院,振兴一个产业,造福一方群众,传承一方文化”的目标[9]。应用技术型高校需要体现其院校特色,通过内化区域特色及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实现特色化办学,走出一条应用技术型高校的特色化发展之路。

(三)优化师资队伍的类型结构,以结构化师资团队建设提升师资整体质量

师资质量是影响办学质量的关键要素。应用技术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需要在改造传统师资结构、培育储备师资力量及拓宽师资来源渠道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革。应用技术型高校主要是通过转型或新建而建立的。因此,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师资队伍依然保持着本科院校或者其他类型母体院校师资队伍结构。高等院校的类型转变必然需要支撑起发展目标的师资力量与之匹配。当前,我国应用技术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既需要借鉴国外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建设经验,更应该立足我国高等院校及应用技术型高校建设的特殊性,探索师资队伍建设之路。在这里,应用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需要与研究型大学、高职高专院校的师资队伍思路区别开来。其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应在学术型师资、双师型师资之间寻找合理的定位。第一,加强师资团队建设。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整合不同学科的师资力量,围绕专业或者专业群,进一步对已有师资力量进行重新分配,搭建师资团队。第二,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实践能力。一是通过实践挂职或者组织专门培训,提升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同时培育一部分双师型教师。二是加大力度引进一批技能型师资,让他们担任实践教学、参与师资团队建设及教师实践指导等任务。第三,创新教学科研模式。在办学过程中,通过“双师”合作,建构双师型教学模式和联合科研公关机制,推动学术型师资与技能型师资的能力转化。

(四)探索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分类管理模式

我国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建设模式不同,造成了院校办学水平差异较大。针对这些高校存在的院校差异与区域差异,需要对这些院校进行政府引导、地方主导、分类管理、分类发展,在“应用型”的基础上,探索内部分层分类推进策略,建设一流技术大学,引领发展。第一,转型院校管理策略。转型院校需要实现由外而内的转型。转型院校在实现偏重学术性向体现应用性转型中,应重点推进其办学理念转变、办学条件改变及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型。其中,办学理念是实质,办学条件是基础,教育教学模式是关键。办学理念体现办学目标。办学条件改善要服务于“产教融合”的要求,服务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实践教学条件的提升尤为重要。教育教学模式需要摆脱学科型的束缚,体现“工学结合”的要求。第二,新建院校管理策略。新建院校的起点即应用技术型高校,这部分院校因其先天优势,更容易形成示范引领效应,应予以重点扶持。重点鼓励部分新建院校的特色发展,探索学校—区域融合的办学模式,建成一批应用技术型高校的示范院校。以新体制、新模式、新思路,建立符合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机制,推进这部分院校加强与国外应用技术型高校合作,探索应用技术型高校发展的中国特色路径。第三,升格院校管理策略。对升格院校,重点监控其基本办学条件及教育教学理念与应用技术型人才建设目标的契合度,探索出一条由技术技能型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院校转型与升级的道路。第四,院校动态调整策略。院校分类管理也需要院校分类调整。建立应用技术型高校运行监控机制,以特色化、优质化为基本原则,加快对部分办学特色不鲜明、办学水平较低、专业设置重合度高的应用型高校进行院校调整,以合并、停办等方式,通过校内整合、校际合作,建设一批优质应用技术型高校。

参 考 文 献

[1]陶东梅,杨东平.应用技术大学的多样化:欧洲对中国的启示[J].江苏高教,2015(6):28-32.

[2]刘冬,侯晨.应用技术型大学与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比较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7(17):21-24.

[3]陈彬,黄辛.应用型人才培养不能只关注当下[EB/OL].(2017-08-20)[2017-10-10].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

[4]广西新闻网.广西19所高校或转为应用型大学 让本科生“会干活”[EB/OL].(2017-08-20)[2017-10-10]. http://www.gxnews.com.cn.

[5]广东省教育厅.关于普通本科转型试点高校遴选结果的公示[EB/OL] .(2017-08-20)[2017-10-10].http://zwgk.gd.gov.cn.

[6]李剑平.地方本科院校与高职高专不应对立[N].中国青年报,2014-11-08(3).

[7]贺艷芳,徐国庆.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兴起、特征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16(2):17-26.

[8]母华敏,等.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建设50年:历程、经验及启示[J].职教通讯,2017(1):49-54.

[9]杨丽宏.探索应用技术大学特色学院的办学模式[N].中国高等教育,2016(19):50-51.

Key words applied technology university; basic logic; development mode; teaching staff

Author Li Wenjun, lecturer of Yingk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hd of Liaoning University(Yingkong 115014); Jiang Fang, lecturer of Yingk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作者:李文俊 蒋芳

研究型教学模式应用分析论文 篇3:

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国画应用型专业教学实践要求的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摘要:中国画应用型专业师资队伍主要是以中国画专业为背景,兼顾多学科、多知识和多学历层次的师资队伍。拥有高水平、注重实践应用、符合教学实践要求的师资队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本科生培养的保障和基石。本文从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国画应用型专业师资队伍的现状基础、存在问题、建设思路及建设方法等方面探索师资队伍建设。

关键词:师资队伍建设;应用型专业;中国画;

中国画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是中华文明的瑰宝。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保持传统、尊重传统、改革创新,同时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需要提供助力,开设中国画应用型专业是在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下衍生而来的,但是由于应用型本科的办学背景,往往欠缺应用型中国画人才培养的能力,主要走的是传统美术教育路线,对应用型中国画专业人才培养影响甚大。目前,应用型中国画人才培养还处在探索阶段,本文在认真分析研究现行的中国画专业师资队伍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学习研究国内外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和美术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师资队伍要求,以北海藝术设计学院为例提出适用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美术学类应用型中国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路,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美术学类中国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义

习总书记在2018年9月10日召开的第五次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兴国必先强师”基础上,要求要把“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作为新时代加强教师队伍改革建设的根本要求与基本标准。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用型的发展与建设,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应用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是应用型专业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基础,这样应用型专业教育才能组织、才能进行、才能提高、才能发展。

(一)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

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与主导者,是一切教育行为的实践与变革者,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与发展从根本上来说首先是师资队伍的建设。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应该具有系统的知识结构、较高的学术水平、师德师风高尚、不懈的专业追求、无私的奉献精神,才能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根本目的。应用型中国画专业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可依据应用型专业特点,对现有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育理念进行更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应用型中国画专业师资队伍的要求对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育技术进行更新与加强,以适合应用型中国画专业的专业建设和发展。

(二)推进专业的发展

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是高等学校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心。而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硬件设施、师资队伍、管理水平以及教学水平等,而其中对于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关键。拥有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直接决定着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专业建设和发展,首先需要建设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素质,建设一流的专业就必须拥有一流的师资团队。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目的是为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如引进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培养优秀教师,建立拔尖教师的培养和保护机制;培养优秀教学科研团队、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建立团队合作机制,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鼓励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兼职,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增强专业建设与社会发展的相适用性;优化教学考核办法,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多投入精力,充分认识到一名优秀教师对学生、对学校乃至对专业发展的重要性,正如习总书记所指出的:“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综上所述,确保教师队伍建设优先发展,对专业建设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现状

(一)师资队伍的结构不合理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开设时间相对较短,应用型本科院校多为职业类院校或其他民办院校转型的,在转型过程中老教师在应用型专业的转型上存在困难,成功转型的中老年骨干教师较少,而新引进的青年教师主要注重高学历和科研能力,教学能力需要在岗位中逐渐培养,同时青年教师的占比较大,青年教师的执教时间较短,职称主要为讲师及以下,从职称的结构来看,高级职称占比很低,中级职称占比较高,教学主力主要为讲师或以下职称的青年教师,师资队伍的梯队合理性偏低。另外,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国画应用型专业的人才培养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中国画作为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教学中需要课堂教学能力很强的教师,而中国画专业在“应用性”上,一方面需要与现代的新媒体进行融合发展,另一方面需要在艺术创作中强化实践应用,故而对于教师在知识结构上需要有一定的跨专业的能力,并且中国画艺术创作实践应用能力强,具备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以满足人才培养在应用型上的发展教学需求。

(二)师资队伍的应用素质较弱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研究型大学相比较,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以本科教育为主,注重基础能力,强调应用型和技能型,培养能够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人才。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强调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实用性和市场需求,相比高职专科院校更加注重扎实的理论基础,相比研究型本科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的同时也拥有很强的实践能力,能适应实际岗位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应用型专业的教师在具备高尚的师德师风和专业教学能力等基本要求外,还需要在实践能力和跨专业创新等应用能力。而目前大部分应用型院校也是近几年才开始转型的,当前,中国画应用型专业的教学主要为“教学研究型”教学体系机制下培养出的教师为主,在实践与技能以及社会服务方面的能力上相对不足,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对应的师资的应用素质需求存在着一定的矛盾。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国画应用型专业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思路

(一)理顺中国画应用型专业的师资需求

本文提出中国画应用型专业主要基于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强调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培养掌握绘画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备基本绘画创作能力和正确的创作观,同时具备扎实的文化艺术素养和专业技术以及积极的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能够在绘画专业领域的单位或部门从事美术创作、美术教学、数字绘画制作等工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基于以上人才培养目标,中国画应用型专业的师资需求,除了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知识结构外,还应该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应用型科研水平,并且在跨专业创新上具备一定的能力,以实现在实践与社会服务能力上满足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需求。最大化的明晰每位专任教师的学历、职业经历、兴趣及能力,并把专业教师所具备的具体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和行业经验与人才培养需要的师资能力相结合,对口施教、施研。

(二)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鼓励现有教师深造转型

青年教师作为应用型转型高校的主要力量,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长远发展是十分关键的。青年教师的学历主要以硕士研究生为主,目前国内中国画方向硕士研究生的人才培养主要以“研究型”为主,对于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非常缺乏。因此,在中国画应用型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上,首先应该注重对青年教师在教学能力及应用与实践能力上的培养。一方面,要优化学校与学院的在职培训,多开展教學能力方面的讲座和辅导,二级学院开展专业公开课教学观摩和专业实践训练,实施随堂听课制度,以期不断的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对青年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方面也需要创造条件加强锻炼,鼓励教师到相关企业或实训基地进行学习锻炼,加强教师知识体系和实践能力结构的更新和发展,强化青年教师应用型专业素质。

鼓励现有教师的深造转型,主要源于现有教师主要来源于“研究型”人才培养机制,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核心,提高教师的应用性能力素质是应用型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关键。因此,对于现有教师一方面应加强学校内部的应用型能力培训,另一方面鼓励教师深造,如参加进修学习,参与兄弟院校之间的专业建设交流,聘请行业专家进行培训,以及专业相关的各种行业应用的论坛、研讨、会议等。只有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了,才能更好的为专业教学和科研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专业的竞争了才能加强。

(三)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和跨专业能力

高校教育作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部分,是社会科技进步的探索者,为社会科技不断提供动力的机构,其最关键的便是创新,高校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对于国家和民族来说,是发展进步的灵魂和不竭动力,对于高校来说,是决定高校发展方向、规模、速度等诸多方面的关键。教师作为高校发展的重要部分,加强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是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进步、才能发展。具体来说,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教学方法、课程设置、专业实践、科研实验等多个方面。教学方法上大胆的根据教学经验和社会发展要求进行创新性改革和探索;课程设置上强调与时代发展同步,加强与市场人才需求相接轨;专业实践上强调专业基础的同时,与企事业单位实际工作岗位的实践能力相匹配,并探索新技术与新方法;科研实验方面鼓励研究空白领域、探索新路径,为教学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新动力。

在新文科的背景下,跨专业能力是对新时代教师的新要求,中国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新时代不断发展,中国画怎么与时代发展接轨是一项重大的课题,是值得我们高校专业教师思考的问题。我院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开设了部分数字绘画课程,以此类课程作为数字化延伸,在传统艺术与新媒体发展相结合的道路上进行探索。因此,中国画应用型专业对教师在新媒体知识体系上有了新要求,不仅需要教师拥有深厚的中国画专业理论知识和很强的实践能力,同时需要教师对新媒体技术和知识具有较深入的研究,以便在传统绘画和新媒体技术上发现其相互融合的可能性,探索中国画应用型专业与新时代相融合的路径。

(四)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大赛

应用型专业强调专业能力的应用与实践,参加各类专业比赛正是将专业知识用于创新实践的验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这一教学模式广泛应用于应用型专业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省级或国家级展览,使学生通过投送展览来积累创作和参展经验,提升业界对于本专业学生的认可程度。其中一年一次的“全国互联网+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以及“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等各类专业比赛正是本专业在实践中的展示与应用。因此,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大赛,通过比赛验证教师的教学能力和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从专业比赛方面与其他院校拉开差距,为专业的发展提供竞争力。

(五)加强应用型专业教学和科研团队建设

加强应用型专业教学和科研团队建设,能够促进教师实践和动态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促进教师个人与教学团队的有效结合,推动应用型专业教学和科研团队建设与应用型专业建设各要素融合互促。以中国画应用型专业为依托,以学科专家和高学历人才为核心组建应用型专业教学和科研团队开展创新性研究,以期为应用型专业建设与发展提供科研成果。

具体措施上,一方面,开展师资队伍的合作机制建设,规范应用型专业教学和科研团队合作激励评价机制与团队文化建设,明确团队合作的目标,充分调动个人与团队的积极性和相互融合性,通过学术带头人吸引专业相近的高质量研究人员参与组合团队,通过参与项目、教学配合等方式促进专业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另一方面,推动应用型专业教学和科研团队与专业建设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加强应用型专业教学与科研一体化,以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导线,串联相近课程任课教师形成教学内容相近的教师团队,同步开展科研与教改项目,形成教学与科研互促的专业教师团队。

四、小结

综上,依据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针对中国画应用型专业的专业特点,提出中国画应用型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新时代社会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定位,针对具体情况进行落实相关改善措施,以促进中国画应用型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适应时代步伐,不断创新发展,为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董莉.车承军.党跃轩,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与探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01).

[2]闫龙岷.董想,应用型本科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2011(34):285.

[3]李晓菁.刘小丹.李卫东,地方高校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策略研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2):71-74.

[4]李晓延,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J].人民论坛,2018(35):121-123.

[5]詹学文.詹秋文,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2013(4):102-104.

基金项目:2020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一般项目《应用型本科院校艺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以中国画专业为例》,项目编号:2020JGA369.

作者简介:陈建江(1988-),男,湖南长沙人,美术学硕士,北海艺术设计学院美术学院综合办公室副主任,主要从事美术学、中国画专业研究。

作者:陈建江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职业中学教师城镇化发展论文下一篇:工程技术人员的举报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