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方式中的古代文学论文

2022-04-16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传播方式中的古代文学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我国拥有十分悠久的历史,许多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孕育而生,汉语言文学就是其中之一。在现代社会中,汉语言文学依旧是一门广受欢迎的人文学科,许多人对汉语言文学很感兴趣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网络环境对文学研究的影响逐渐加大,其改变了很多学科的教学和传播方式,汉语言文学也不例外。本文主要就汉语言文学在网络环境下的传播进行阐述和分析。

传播方式中的古代文学论文 篇1:

传播载体的发展对《桃花扇》传播接受的影响

摘 要:清代经典传奇《桃花扇》自脱稿开始,经历了三百多年的历史岁月,仍然以各种不同的传播方式和接受方式流传与演变,形成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文学系列。本文主要从文献载体的角度出发来探析其传播接受中的影响因素。文章以时代为标准,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阐述了清代、20世纪以及近十几年的文献载体形式发展及其对受众的影响。

关键词:孔尚任 传播接受 传播载体

清康熙三十八年,孔尚任的《桃花扇》一经问世,就名噪京师。回首三百多年的岁月,这部古典名著以各种不同的传播方式和接受方式流传与演变,形成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文学系列。而在这部文学作品发展过程中,傳播媒介和文献载体占有关键性地位。接受美学代表人物姚斯说:“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对每一时代的每一读者均提供同样的观点的客体。它不是一尊纪念碑,形而上学地展示其超时代的本质。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乐谱,在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使本文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这里,姚斯将文学作品比作一部管弦乐谱,乐谱只有经过演奏者用不同演奏乐器的演奏才能连续性地传播给接受者。也正是由于不同时代的文献载体的不断发展,才形成了有生命活力的文学史。因此,本文试图从传播媒介和文献载体发展的角度,来探析其对《桃花扇》传播接受的影响。

一、清代《桃花扇》传播载体的发展及其对受众的影响

(一)定稿前后抄本的流传 孔尚任的创作是经历了长久的孕育,三易其稿才得以完成的。而在《桃花扇》定稿前后,主要是以抄本为载体进行传播和接受的。据作者自述,早在孔尚任未出仕时(即1684年前),《桃花扇》刚“画其轮廓”,尚未“饰其藻采”,其手稿就已经流传于友人之间。然而,虽然借读的人不少,却没有一句一字看完的。《桃花扇小引》中记录了这一情形:“今携(《桃花扇》)游长安,借读者虽多,竟无一句一字着眼看毕之人。每抚胸浩叹,几欲付之一火。”直到1699年农历六月,《桃花扇》最终定稿,其传播载体仍然是以抄本为主,只是除了孔尚任手稿本,其传抄本的流传扩大了其受众范围。而这受众范围的扩大,除了受其主题思想的影响之外,其定稿前手稿本的流传和传抄本的增多,也对《桃花扇》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抄本的流传形不成大量的藏书点,其受众主要还是限制于有能力的文人阶层。

(二)以演员为载体的舞台传播形式 在孔尚任的时代,传奇是最流行的传媒形式,而演员是对传奇最直接和专门的接受者与传播者,因此,他们也可以被看作是《桃花扇》的传播载体。《桃花扇》在场上面世的时间是1770年的元宵时节,户部左侍郎李木庵所购的“金斗班”首次对该剧进行了演出。此后,该剧在京师演出岁无虚日,豪门贵族以为风雅,甚至波及地处偏僻的湖北容美土司府。这种以演员为载体的舞台传播形式,与文字产生以前的口语交流阶段的口头传播形式十分相似,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有利于将真实情感强有力地表达出来,同时也有利于接受者与传播者之间的互动。在《桃花扇》的传播进程中,孔尚任很关注文本在实际演出时的效果,“意有未惬者,呼其部头,即席指点焉。”这种指点使得传播载体更深刻地理解和更正确地把握人物,进而可以将故事更传神地演绎给观众。此外,舞台演员的传播形式使那些不懂文字的人群有机会接触到这样的传奇,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其传播接受范围。其不足之处是接受过程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接受者不能多次、重复、自由地接触,影响了其接受水平。

(三)《桃花扇》刊本的流传 印刷出现以后,文献传播环境跨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文献开始大规模、迅速地涌向接受者,上层阶级对文献的垄断被削弱,民间横向文献传播渠道逐步发展。以刊本为载体的传播形式,不仅扩大了其传播范围,还影响了人们的接受方式。《桃花扇》已经形成在全国舞台盛演的局面之后,由津门诗人佟 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出资资助刊刻,这就是《桃花扇》在康熙四十八年(1709)的第一个刊刻本,应该就是介安堂原刻本。从此以后,又相继出现了不同版本的刊刻本,现存清代的刊刻本有康熙末年重刻本、西园刻本等。刊刻印刷的发展,有利于文献的保存,使得我们可以看到《桃花扇》的最早流传版本。同时,这些版本的多样化也促进了人们对《桃花扇》传奇的接受,之前在以演员为载体的舞台传播形式下,接受者主要是以感受性为核心的“视觉接受”,而在刊本流传的过程中,人们转为以理解为核心的“概念性接受”,有利于学者对《桃花扇》进行理论研究和批评。并且,接受者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自觉地决定阅读的时间、地点、速度和方式。

(四)《桃花扇》的图像传播 图像传播是戏曲经典传播的方式之一,在剧本传播、舞台传播之外,图像传播是戏曲经典传播的主要方式。广义上说,图像可以分为静态图像和动态图像,狭义上的图像主要是指静态图像。清代《桃花扇》的传播载体图像,主要是指在影视、动画等视觉动态图像之外的静态图像。如陈清远《李香君》的画像、叶衍兰《秦淮八艳图咏》,其中也有绘制的李香君像。在这种以画像为载体的传播形式下,产生了新的接受方式,即题画诗。这些题画诗主要是从对李香君外貌描写,对李香君忠贞爱情的赞咏和对李香君刚毅爱国的题咏等方面来阐释接受者对《桃花扇》的理解的。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时期,出现了《桃花扇》的插图版的刊刻本,如清王府藏彩绘本《桃花扇》,其戏曲唱词是手抄形式,绘画者坚白道人,四十四出戏皆有工笔重彩的绘画。这种图画与文字故事的穿插,将情节发展、人物形象更直观地展现给接受者,使其更深刻地理解作者要传达的主题思想。比如,在清彩绘本的插图中,把“却奁”这一经典情节中李香君却奁、脱裙衫等一系列动作以视觉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李香君的刚烈、阮大铖的奸佞在具体的色彩、形状和线条的组合中得以读解。图像的视觉传播比文字传播具有更突出的优势。

二、20世纪《桃花扇》传播载体的发展及其对受众的影响

(一)以视觉为主的印刷媒介 在文献传播接受活动中,无论传播载体如何发展,印刷本一直都是最具主导性作用的。在整个20世纪,《桃花扇》的主要传播载体仍然是印刷本,只是这一时期流行的主要版本都是加后人注释的。主要流行的版本有:1936年梁启超注本,1959年王季思、苏寰中、杨德平合注本,1979年增图校正本和1982年刘叶秋校注本。此外,《国学基本丛书》《万有文库》《集成曲谱》等,均收有《桃花扇》传奇的刊本。这些加有注释的版本,综合了前人对《桃花扇》的评点和自己的研究与理解,更清晰深刻地阐释了文本的信息,方便了接受者对其理解和研究。同时,不同注释本的流传,可以互见长短、相得益彰,也有利于广大读者的阅读、比较和鉴别。

(二)视听兼有的电影媒介 电影的产生推动了文献传播的发展。在电影电视出现之前,人们主要是通过印刷、文字、图像等载体对文献经典进行接受,但是普通百姓却很少能接触到这些经典,并且接受质量差强人意。而电影作为当时新生的、富有活力的传播载体,在冲破旧的桎梏过程中,负载着万千受众的热烈赞赏与殷切希望,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走向了第一个高潮时期。在这一高潮中,电影版《桃花扇》也开始流传,如欧阳予倩改变的电影《新桃花扇》,1940年吴村导演、周贻白编剧的电影《李香君》。这些电影是在抗日形势急剧发展、人民民族意识觉醒的背景下产生的,这体现了电影负着时代前驱的责任,同时也起到了对群众号召和激励的作用。60年代以后,又出现了一系列的电影版《桃花扇》,如梅阡、孙敬的电影《桃花扇》,楚原导演的粤剧电影《李香君》。粤剧电影《李香君》是在中西文化碰撞最为激烈的时期、戏曲的生存危机日益加剧之时拍摄的。其目的在于通过电影方式促进对粤剧的保护和传承。由此可见,不断改进传播载体和传播形式有利于延长经典文献的生命活力。

(三)以图像为主的传播载体 随着时代的发展,《桃花扇》的图像传播方式也呈现了多样化特征。图像传播形态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戏曲插本中的图像,一种是独立的戏曲图像。在这一时期,前一种图像形态主要有《绘图桃花扇影词》,还有曲沐改编中外古今文学名著故事大全《桃花扇》,中国古代戏曲名著珍藏本《桃花扇》(精装古版插图本,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等,其中有多幅插图。第二种形态又有连环画、漫画、年画等几种方式。《桃花扇》连环画有赵宏本绘制的《桃花扇》,任率英的工笔重彩连环画《桃花扇》。任率英的《桃花扇》往往成为年画、挂历、明信片、扑克牌等选择传播的对象。此外还有鲁海峰编文、宗孟画的《桃花扇传奇》连环画,沙鸥的《桃花扇》电影连环画等;辽宁美术出版社和人民美术出版社等都曾经出版以《桃花扇》故事为题材的戏曲连环画。连环画的出现弥补了单个图像瞬间性的不足,以空间的排列构成时间的连续,完成了对长篇戏曲故事的多景或全景的展示;还有年画版的《桃花扇》等。这些传播载体,对受众的要求越来越低,从而使得《桃花扇》故事可以在各个层次的读者中广泛传播。图像拓展了戏曲经典的接受群体,形成立体传播的效果,进一步加剧了戏曲经典大众化、民间化。

三、结语

自《桃花扇》问世以来,就一直以不同的载体传播与流传,从传统媒介(如剧本、舞台剧、电影等)到传播媒介的网络化的发展进程中,其传播效果在向广、快、全、多的特性发展,在不断发展的传播载体影响下,其接受效果也在向自由化、娱乐化、范围扩大化发展。这不仅仅丰富了人们的文化视野,也使传统经典戏曲得以流传与保存。因此,不断发展的传播载体的新形式对文献传播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姚斯.文学史作为文学科学的挑战[A].祝朝伟编.当代西方文论与翻译研究导引[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 王季思注.桃花扇[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3] 北京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論文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作 者:刘巍,辽宁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古代文学。

编 辑:张晴

作者:刘巍

传播方式中的古代文学论文 篇2:

分析汉语言文学在网络环境下的传播

摘要:我国拥有十分悠久的历史,许多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孕育而生,汉语言文学就是其中之一。在现代社会中,汉语言文学依旧是一门广受欢迎的人文学科,许多人对汉语言文学很感兴趣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网络环境对文学研究的影响逐渐加大,其改变了很多学科的教学和传播方式,汉语言文学也不例外。本文主要就汉语言文学在网络环境下的传播进行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 网络环境 传播

很多高校专门开设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可见汉语言文学在我国文学研究中的地位。通过汉语言文学的研究和学习,可以了解我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写作手法和文化内涵,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能提升自身的文学修养,有助于学生的持续发展。

一、网络环境下汉语言文学传播的特点

(一)词语简化

现如今,我国经济和科技都迅速发展,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文化建设。在网络环境下,人们有了更多交流平台和交流方式,信息传播的速度在不断加快,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逐渐被时代所淘汰,甚至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同步[1]。虽然网络技术为人们的沟通和交流提供了便利,但也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人们的交流方式也愈加简单化,很多网络词汇在网络交流中应运而生。这些网络词汇虽然具有一定的趣味性、简洁性,但对传统汉语言文学的传播和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例如“喜大普奔”就是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和奔走相告四个词语的缩写,看似一个成语,实则是一种网络语言,很容易使人产生误解。

(二)互动性强

随着网络的发展,各种信息技术日臻成熟,包括大数据、物联网等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缩短,人们的交流和沟通不会再受时间和区域的限制,而是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交流和沟通。在漢语言文学传播教学的过程中,利用网络可以提升教学的效率,减少时间、空间对文化传播的限制。不仅如此,网络环境还具有交互性的特点,传播者和被传播者之间可以进行交流互动。例如,教师通过网络授课的方式进行汉语言文学的传播教学,学生可以直接在教师直播的过程中向教师提问,也可以给教师留言或通过其他网络社交平台进行提问。教师接收到学生提出问题后,可以立刻给学生做出解答,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环境,提升汉语言文学传播的效率,同时也可以扩大传播的范围。

(三)资源丰富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区域、不同时代的文化,学习资源不再只有文字或图片,还包括视频、音频、AR等多种形式。通过连接互联网,可以共享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源,且在资源传播的过程中,可以获得各种各样的反馈。例如,网络中分享了某个文学典故,并在平台中广泛传播,许多人看到了这个典故,并对这个典故做出了评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资源得到了传播,同时获得了各种各样的信息反馈,这有助于文化的研究与发展。但在资源共享和传播的同时,也要注意区分真伪,避免谣言的产生。所以,要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做好知识的充足与整合,构建真实有效的知识库,为学习和传播汉语言文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模式创新

在汉语言传播的过程中,高校教学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大部分高校都会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该专业主要培养学生掌握汉语言和文学两项知识,课程包括语言、文学理论、文学等多种类型。在网络时代的背景下,高校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模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各种各样的汉语言文学知识,所以对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学生不仅要掌握汉语言文学的知识,还要具备信息处理能力,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知识学习。教师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资源,进而提升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效率,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汉语言文学人才。

二、网络环境下汉语言文学在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一)影响阅读习惯

在网络环境下,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阅读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现如今,人们的阅读节奏逐渐加快,对阅读的内容不会深思熟虑,往往只是简单地浏览。不仅如此,在网络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还会出现很多粗制滥造的汉语言文学作品,甚至有很多人没有考究内容的真伪就进行传播,严重影响了汉语言文学的传播质量,会误导很多汉语言文学的学习者[2]。所以,网络不仅给汉语言文学的传播带来了便利条件,也会对汉语言文学传播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进而造成许多读者忽略了汉语言文学的精髓之处,甚至出现很多理解上的偏差。例如,“细思恐极”是一个网络词语,很多人会将其误以为是成语。实际上,“恐极”只能表达“恐惧之极”,并不能表达“恐怖至极”。如果在汉语言文学学习的过程中遇到此类词语,很容易产生误解,进而影响汉语言文学的正确传播。

(二)影响传输精度

现如今,网络越来越开放,大部分平台都不限制人们的语言使用方式,网络传播的自由度较高。这种自由传播的方式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但同时也影响了文化传输的精准度。因为汉语言在我国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很多内容需要全面的还原和深入的考究,一些古文、古诗词等文学作品需要咬文嚼字地进行分析推断,应该坚持精益求精的原则。然而在网络文化的影响下,很多人忽略了汉语言文学中的内涵和意义,甚至在传播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误解和分歧。例如,“老气横秋”本意是形容人老练而自负的神情,但现在很多人误解其含意,把它用于形容陈腐、老套或年纪大等状态。尤其在网络环境下,很多人不会深究成语含义的对错,许多文章中错误使用成语,进而影响人们的理解,导致一错到底。

(三)缺少传播人才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汉语言文学传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对汉语言文学传播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汉语言文学的传播人才不仅要具备优秀的汉语言文学素养,还要掌握现代网络知识和网络技术,可以合理地利用网络传播汉语言文学,而不是扩大网络对汉语言文学的负面影响。然而,现在汉语言文学传播人才匮乏,一些人才虽然了解汉语言文学,但不了解现代科技,或反之掌握信息技术,但对汉语言文学理解得不够深入。

三、网络环境下汉语言文学的传播途径

(一)利用移动终端,建立传播平台

为了提升汉语言文学的传播效率,传播者应该合理利用网络技术和资源,充分融入网络环境之中,使汉语言文学有更便捷的传播途径和方式。在网络环境下,人们会使用各种移动终端进行交流和沟通,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等。传播者可以构建传播平台,使人们可以利用终端设备在网络环境中进行汉语言文学的交流和学习。传统的汉语言文学学习难度较大,很多古文词意与现代语言有很大的区别,尤其在较快的生活节奏下,大部分青少年都没办法沉心静气地进行文化研究[3]。针对这种情况,传播者应该创新汉语言文学传播方式,使青少年更容易接受。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利用现代网络社交平台进行文学科普和文化传播,包括微博、微信、论坛等平台。传播者可以提炼汉语言文学中的精华内容,然后将其编写成趣味性的文章或故事并在社交平台中发布。例如,可以创建微信公众号,每天发布一篇古诗词,并在诗词下方做出详细的词语解析和情感分析。可以对古诗词进行分类,如情感类、送别类等等。阅读者可以根据标题选择自己想要阅读的内容,同时也可以在内容下方进行评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满足现代人群的阅读需求,使汉语言文学的传播更加广泛和便捷。除了文字外,也可以采用制作视频、画漫画等方式进行文化传播。例如,现在有很多古风歌曲制作人,利用传统汉语言编写歌词,使汉语言文学更容易被人接受,促进了汉语言文学的传播。

(二)运用开放环境,丰富传播活动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交流环境呈现出开放性、多元性的特点,人们可以在网络中学习各个地区、各个国家的文化,学习和交流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和传播效率。但如上文所述,网络语言也对汉语言文学的传播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对此,应该合理地利用开放的网络环境,组织多样化的网络文学传播活动,由专门的文化部门负责引导和组织,可以邀请专业人士、学者、作家或其他从业人员参与活动,针对汉语言文学进行专题讲解和分析,针对网络词语进行深入的讲解,正确引导学习者,使网络成为文学传播的载体和平台,为汉语言文学传播提供更多便利。例如,陕西省青年志愿协会会长,同时也是著名相声演员的苗阜,在创作之余也积极地参与文化传播工作。其通过直播的方式讲述山西文化,观看人数高达128万,起到了良好的文化传播效果。

(三)编写网络教材,促进文化统一

为了促进汉语言文学有效的传播,可以组织相关教师编制专业、统一的网络教材,将网络中的资源信息整合在一起,为汉语言文学传播贡献更多力量。例如,采用超链接、数字化等技术,将不同层次、不同特色的文学内容融合在一起,坚持由浅入深的原则,构建完善、多元的网络教材,使其成为文学传播、教学引导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尤其要针对网络文化和汉语言文学之间存在的矛盾进行调整,促进二者之间的有机统一,构建良好的文学传播平台,避免在传播过程中出现分歧和误解。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网络环境背景下,要想更好地传播汉语言文学,就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汉语言文学传播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已有的知识体系进行巩固,然后吸收当前时代背景下带来的新知识、新文化,进而实现汉语言文学传播的创新和突破。

参考文献:

[1]陈文渊.探析汉语言文学在网络环境下的传播[J].祖国,2018(20):82.

[2]黄雪佳.汉语言文学在网络环境下的传播探讨[J].北方文学,2018(14):160.

[3]拓新.网络环境下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方法探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01):198-199.

(作者简介:李文婷,女,硕士研究生,兰州市广播电视大学,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责任编辑 刘冬杨)

作者:李文婷

传播方式中的古代文学论文 篇3:

梁代的辞赋传播

摘要:梁代是南北朝辞赋文学发展的重要时期,本文聚焦了辞赋在这一阶段里的传播过程,研究其传播方式并做出分类,从而总结出梁代辞赋的传播媒介和特点。

关键词:梁代辞赋;传播方式

魏晋以来,文学创作的内容先是脱离了经学的桎梏,继而成为文人们抒发感情,表达自我的工具,“文学自由”成为文学创作者们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追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梁代的诗歌散文等各种文体都得到了新的发展。其中“辞赋”这种文体更是得到了帝王和文人的关注,不仅开始注重“美文”,强调辞藻用典,更将赋体格式做了进一步规范,题材深入生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辞赋成为文学活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梁代赋的传播,对于了解当时的文学整体风貌具有重要意义。

一、梁代辞赋的传播环境

王兆鹏先生在《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研究的六个层面》一文中指出,文学传播的环境主要应从两个方面考虑即:软环境和硬环境。软环境指历史、经济、政治、技术等要素,硬环境指传播发生的具体场所。这里参照这一分类方法,简要介绍梁代辞赋传播的环境。

(一)软环境

公元502年,萧衍于建康称帝,建立起南朝的第三个朝代,国号大梁。自萧衍称帝到侯景之乱,梁代朝政稳固了47年,是整个南朝政权维持时间最长的朝代。社会环境相对稳定,民众休养生息,经济得到一定平稳发展,这为文学创作提供了相对良好的物质条件,而统治者的爱好则为文学发展打开了便利之门。

(二)硬环境

根据《梁书》、《陈书》等史书记载,梁代的文学活动过多产生于宫廷、宴饮、校猎、交游、酬赠、书籍编撰的过程中。辞赋也在这些活动中得以传播。

例如《隋书·虞世基传》提到:“陈主尝于莫府山校猎,令世基作《讲武赋》,于座奏之。陈主嘉之,赐马一匹。”(1)此次辞赋的传播就发生在校猎的过程中。

《梁书·张率传》中“四年三月,禊饮华光殿.其日,河南国献舞马,诏率赋之…时与到洽、周兴嗣同奉招为赋,高祖以率及兴嗣为工。”(2)“禊饮”意为古时农历三月上巳日之宴聚,所以这次辞赋传播应该发生在宴会中。

历史上著名的陆倕和任昉的《感知己赋赠任昉》、《答陆捶感知己赋》则是在交游与酬赠中产生的。

可见梁代辞赋传播的环境是多样的,辞赋的创作与传播成为文人的主要文学活动之一。

二、梁代辞赋的传播方式

通过对梁代相关史料的整理,依据文学传播的一般分类,本文将该时期的辞赋传播方式主要分为口头语言传播和文字传播,再依据具体传播的过程,将口头语言传播细化为评点传播、诵读传播,文字传播依据其体现方式的不同,细化为批评型传播、书写型传播、史书型传播、辑录型传播。

分类时对于含有几个传播方式的传播过程,选择传播过程中产生主要推动力的方式进行归类。

(一)口头语言传播

1.评点式传播

这里的评点式传播是指帝王、文学家、文学评论家对辞赋展开口头评点,或进行褒扬,或进行贬低,这一过程中,辞赋传播自然发生。

如在《梁书·王筠传》中记载:“约制《郊居赋》,构思积时,犹未都毕,乃要筠示其草,筠读至‘雌霓(五激反)连蜷’约抚掌欣抃(biàn)曰:‘仆尝恐人呼为霓(五鸡反)。’次至‘坠石磓(duī)星’,及‘冰悬坎而带坻’。筠皆击节称赞。约曰:‘知音者希,真赏殆绝,所以相要,政在此数句耳’。”(3)

根据陈鹏先生在《六朝骈文研究》中说:“霓”读五鸡反为平声,读五激反为仄声,如读五鸡反,原句“驾雌霓之连蜷,泛天江之悠永”节奏点为“——,—|”,不符合沈约主张的平仄相对。

这里的评点主要强调辞赋的音韵,这是依靠口头语言才更为精确,而作者属文时所表达的文学形式和思想也因为这样的评点得以传播。

2.诵读传播

诵读传播应该是当时辞赋传播最为日常的传播方式,《梁书·刘孝绰传》中记载:“孝绰辞藻为后进所宗,世重其文,每作一篇,朝成暮遍,好事者咸讽诵传写,流闻绝域。”(4)其中“讽诵”就是指口头的诵读,这一过程中,辞赋传播已经发生。

(二)文字传播

1.批评型传播

这里的批评型传播不同于前文的口头评点式传播,是批评者通过文字来表达批评内容的,比较典型的例子有《梁书·张率传》中的一段:“(高祖)手敕答曰:‘省赋(《待诏赋》)殊佳。相如工而不敏,枚皋速而不工,卿可谓兼二子于金马矣。’”(5)这里梁武帝不仅对张率的《待诏赋》进行了评价,还表明了他自己对于前代赋作家司马相如和枚皋的赋作看法,认为张率兼具两者创作的优点,赋工速敏,使得张率及其作品行于当世,留于史书。

事实上这一类型的传播中,无论传播者对辞赋抱有什么态度,辞赋传播都客观发生,且这一方式一方面本身就表现出了辞赋传播,因为必然是经过辞赋传播,才会产生辞赋批评,另一方面随着辞赋批评,辞赋本身也得以再次传播。

2.书写型传播

在赋的传播过程中,书写型传播显然是最为主要的传播方式,广义的书写型传播应该包含除了口头传播以外的所有传播方式,但这样泛化的分类不足以体现辞赋传播过程中的不同特点,因此这里将书写型传播定义为狭义的、通过“下诏”“上表”“阅读”“展示”“赠与”等形式进行文学传播并且不产生具体的文学批评的方式,主要强调辞赋的书写创作过程。

(1)下诏型传播与上表型传播

辞赋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承担了较强的政治作用,部分传播方式也无可避免的具有一定的政治色彩,比较典型的就是下诏型传播和上表型传播。

由于梁代的帝王对于辞赋的突出爱好,以及辞赋本身具有的抒情华美的特点,使得辞赋本身十分适合进行娱乐和彰功的活动,南梁的君主经常由于宴饮、校猎、新殿落成等等比较重大的事件命群臣作赋,并加以品评,这一过程中,众多赋作得以传播,众多辞赋家也得到了赏赐甚至获得仕途进步。

可以体现这种传播方式的记载有很多,这里举个典型例子,《梁书·张率传》中:“四年三月,禊饮华光殿。其日,河南国献舞马,诏率赋之…”之后又说:“时与到洽、周兴嗣同奉诏为赋,高祖以率及兴嗣为工。”也就是说帝王因“河南国献舞马”之事下诏让到洽、周兴嗣三人同时作赋,又评价张率和周兴嗣的赋为工,可见这一过程中必定伴随着辞赋传播。

下诏型传播的过程中辞赋家只是依据帝王要求进行辞赋创作,终归是以帝王作为主体,他们是这一传播方式的使用者和操作者。

上表型传播是与下诏型传播相对应的,以辞赋作家和帝王共为主体,自下而上的辞赋传播方式,是梁代辞赋传播的又一途径,因君主对文学的热爱,为了获得帝王赏识,主动上表、献赋成为很多善于辞赋创作的文臣的仕途选择。

梁代因献赋获得称赞的举不胜举,如《梁书·王规传》中记载“天监十二年,改构太极殿,功毕,规献《新殿赋》,其辞甚工。”(6)《梁书·萧子恪传附子云弟子晖传》中也有“性恬静,寡嗜好,尝预重云殿听制讲《三慧经》,退为《讲赋》奏之,甚见称赏。”(7)的记载。

上表献赋使得文人臣子可以达到某些实际的政治目的,如《梁书·文学·周兴嗣传》中记载:“高祖革命,兴嗣奏《休平赋》,其文甚美,高祖嘉之。拜安成王国侍郎,直华林省。”(8)周兴嗣这次升官应于辞赋之工有关。

在批评传播部分提到的《梁书·张率传》中的:“手敕答曰:‘省赋(《待诏赋》)殊佳。相如工而不敏,枚皋速而不工,卿可谓兼二子于金马矣。’”前面的一句是:“率又为《待诏赋》奏之,(高祖)甚见称赏。”可以看出,辞赋的传播往往是多种方式联动的,这里先是产生了上表型传播,接着产生了批评型传播。

(2)一般型书写传播

一般型的书写传播主要是以“阅读”“赠与”“展示”作为传播的具体方式,如《梁书·萧子恪传》“年十二,和从兄司徒竟陵王《高松赋》,卫军王俭见而奇之。”(9)这里的“卫军王俭见而奇之”对于辞赋传播来说重要的是“见”,而“奇”如果看做辞赋传播的结果即产生批评的话未免太过简单,这里的“奇”应是更强调被传播者的心理体验,而非理智有逻辑的文学批评,因此这里把这次辞赋传播归为“书写型传播。”

而《梁书·陆倕传》中所载:“倕与乐安任昉友善,为《感知己赋》以赠昉,昉因此名以报之曰:……”(10)则是通过书面型的赠与方式进行的传播,因此也是书写型传播。

3.史书型传播

与书写型传播类似,史书型传播广义上也可涵盖所有的传播方式,因此这里强调的是史书中将辞赋的具体内容表现出来的传播方式。

《梁书·朱异传》中记载:“皇太子又制《围城赋》,其末章云:“彼高冠及厚履,并鼎食而乘肥,升紫霄之丹地,排玉殿之金扉,陈谋谟之启沃,宣政刑之福威,四郊以之多垒,万邦以之未绥。问豺狼其何者?访虺蜴之为谁?”(11)这里留存的萧纲《围城赋》末章,使得《围城赋》没有彻底散佚,为研究蕭纲赋作提供了宝贵文本。

与此类似,沈约的《郊居赋》也在《梁书·沈约传》中完整的保留了下来。《梁书·沈约传》记载:“约性不饮酒,少嗜欲,虽时遇隆重,而居处俭素。立宅东田,瞩望郊阜。尝为《郊居赋》。”(12)史书中不仅存留了沈约的郊居赋全文,还对《郊居赋》的创作背景加以记录。

史书型传播这种方式传播留存下的辞赋作品或有比较大的历史政治价值,或者具有比较大的文学价值,对于研究当时的辞赋本身、乃至社会人文的各个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4.辑录型传播

辑录型传播指将辞赋作品辑录成集。这一类型传播中萧氏皇族的贡献尤为突出。《梁书·文学·周兴嗣传》中记载:“左卫率周舍奉敕注高祖所制《历代赋》,启兴嗣助焉。”(13)即梁武帝萧衍主持编撰了《历代赋》,而萧衍长子萧统承袭其父的兴趣,编撰有《昭明文选》。又根据《梁书·太祖五王传·安成王秀传附子机传》记载:“(萧机)所著诗赋数千言,世祖(萧纲)集而序之。”(14)

辑录型传播对于辞赋在后世传播的贡献最为突出,它将辞赋作品收集避免了一些作品的散佚,且编撰的过程也可窥得文学发展的端倪。

三、结语

梁代的文学自由化趋向使得辞赋得到了统治者和文人的推崇,辞赋创作、评论活动兴起,辞赋传播成为文学活动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口头语言和文字两种渠道得以传播,又因为具体的传播过程不同可进一步分为评点传播、诵读传播,批评型传播、书写型传播、史书型传播、辑录型传播。梁代的辞赋传播方式不是单一存在的,通常在一次辞赋传播过程中伴随着多种并行的传播方式,这是由传播者和传播环境以及传播媒介共同决定的。

注释:

[唐]魏征撰《隋书》卷六七,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569页。本文所引该书文字,均出自同一版本,为免繁琐,以下只随文标注书名、卷数和页码。

[唐]姚思廉撰《梁书》卷四九,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475~478页。本文所引该书文字,均出自同一版本,为免繁琐,以下只随文标注书名、卷数和页码。

《梁书》,第485页。

《梁书》,第483页。

《梁书》,第475页。

《梁书》,第581页。

《梁书》,第516页。

《梁书》,第697页。

《梁书》,第507页。

《梁书》,第401页。

《梁书》,第539页。

《梁书》,第236页。

《梁书》,第698页。

《梁书》,第345页。

参考文献:

[1](唐)姚思廉.梁书[M].中华书局,1973.

[2](唐)魏征.隋书[M].中华书局,1973.

[3] 冷卫国 . 汉魏六朝赋学批评 [M]. 商务印书馆,2013.

[4] 林家骊 . 一代辞宗——沈约传 [M]. 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

[5] 胡大雷 . 中古赋学研究 [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6] 王兆鹏 . 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研究的六个层面 [J]. 汉江论坛,2006 (5).

作者:王昕洁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建筑施工中的质量管理论文下一篇:消防行政执法规律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