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辛亥革命练习

2022-08-19

第一篇:第9课辛亥革命练习

第9课 辛亥革命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义;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的过程及其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识图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和协作性学习的能力。

情感、意志和价值观:

通过了解革命党人前赴后继、浴血奋斗的革命史实,树立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和与时俱进、追求真理、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张扬,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 难点:对辛亥革命意义的理解

三、教学法指导

表格归纳、材料分析、多媒体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911年10月10日夜武昌城内响起了激烈的枪炮声。次日清晨,革命党人起义成功。随后,其他各省纷纷响应,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也寿终正寝。为了这一天的到来,革命志士们进行了长期的武装斗争,付出极大的牺牲。本课我们讲学习 第9课 辛亥革命

(二)讲授新课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1、萍浏醴起义:

1、萍浏醴起义刘道一(1884~1906),祖籍湖南衡山,生于湘潭。青年时代,追随其兄刘揆一从事革命活动。1904年,加入华兴会,联络会党准备起义,事败后流亡日本。次年,参加同盟会。1906年秋,刘道一参与领导的萍浏醴起义提前爆发,正在长沙运动新军的他在由衡阳返回长沙途中被捕。同年12月31日,他被清政府杀害于长沙浏阳门外,年仅22岁。他是留日学生中因反清革命被杀害的第一人,也是同盟会会员中为革命流血牺牲的第一个烈士。

2、安庆起义:

1907年7月6日,光复会成员安徽巡警处会办兼巡警学堂监督徐锡麟,在安庆策划、组织刺杀安徽巡抚恩铭,并率领学生军起义,攻占军械所,在激战4小时后,起义失败,徐锡麟等被捕,慷慨就义。

秋瑾在浙江准备策应,因歹徒告密,被捕牺牲。

3、广西起义:

1907年12月2日中国同盟会总理孙中山亲赴河内,与黄兴共同筹划领导广西起义,袭取镇南关。起义军奋战七昼夜,因但要缺乏,最终失败。

4、黄花岗起义

1910年11月孙中山、黄兴、赵声等革命党人在马来半岛的槟榔屿召开庇能会议,决定再次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黄兴担任总指挥,在越华路小东营五号设立起义总指挥部。1911年4月27日下午5时30分,黄兴率130余名敢死队员直扑两广总督署,发动了中国同盟会的第十次武装起义广州起义。敢死队突入总督署,总督张鸣岐逃走,起义军焚毁总督署后,在东辕门外与水师提督李准派来弹压起义的北洋军短兵相接。起义军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而不幸失败。

起义失败后,黄兴负伤撤回香港,喻培伦、方声洞,林觉民等革命志士牺牲,牺牲的中国同盟会会员有名可考者八十六人,其中七十二人的遗体由潘达微寻获安葬于广州红花岗。潘达微将红花岗改名为黄花岗,这次起义因此被称为黄花岗起义。

意义:黄花岗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二、武昌起义

1、武昌起义的原因

1911年,湖北革命组织文学社与共进会,在同盟会的推动下,积极谋划起义。

2、起义的主力

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

3、起义前的形势

10月初,共进会负责人孙武等在汉口租界制造炸弹,不慎爆炸,起义计划泄露。清政府到处搜捕革命党人,形势非常紧迫。

4、起义时间:1911年10月10日

5、起义过程

展示武昌起义示意图,出示起义过程:

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新军第八镇工程营的革命士兵在熊炳坤、金兆龙率领下,在新军工程营第八营打响武昌起义第一枪。新军工程营第八营旧址。

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起义发动,当夜起义军占领楚望台军械库

武昌新军工程营起义(10月10日)→夺取军械库→进攻总督衙门→占领武昌城→攻占汉口、汉阳→成立湖北军政府(10月11日),黎元洪为都督→各省纷纷响应,一半以上宣布独立

6、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把这次革命称为“辛亥革命”。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影响: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三)、本课小结

辛亥革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在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指导下(虽然有局限),当时鼓舞了革命党人坚持不懈的努力。以孙中山、黄兴、陆皓东、林觉民等为代表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长期不懈的努力,为辛亥革命的胜利杀开了一条血路。革命党人为国家、为民族不惜牺牲自己的大无畏精神鼓舞了全国人民。同时,革命党人利用报纸、杂志等媒体鼓吹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封建帝制退出历史的舞台。

(四)、课堂练习

1、历史学家陈旭麓曾说过“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其中的“它”指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2、人们把辛亥革命称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政治思想大解放,主要是因为它传播了(

)

A.资产阶级维新思想 B.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 C.马克思主义思想 D.民主科学思想

3、2016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作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一直致力于民主革命思想的宣传与实践,为此,他进行了以下活动(

)

①同盟会 ,领导辛亥革命 ②创立中华民国 ③率领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战争

④召开国民党一大,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 ⑤创办《新青年》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⑤

4、查阅古籍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以下都是中国近代发行的报刊,如果你要查阅孙中山关于对同盟会纲领最准确的阐述,你应该到去借阅(

)

A. B. C. D.

(五)、板书设计

第9课 辛亥革命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1、萍浏醴起义:

2、安庆起义:

3、广西起义:

4、黄花岗起义

二、武昌起义

1、武昌起义的原因

2、起义的主力

3、起义前的形势

4、起义时间:

5、起义过程

6、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六)、教学反思

第二篇:第9课 辛亥革命

【知识管理】

知识点1 革命志士的奋斗

萍浏醴起义:1906年冬,同盟会会员

、蔡绍南在萍乡、浏阳、醴陵发动武装起义,一个多月后失败。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

武装起义。虽然失败,但是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

安庆起义:1907年夏,

在安庆发动起义,与清军激战四小时后失败,徐锡麟死难。革命党人

被捕遇难。

广西起义:1907年,

、黄兴筹划领导,起义军奋战七昼夜,最终失败。

广州黄花岗起义:1911年,

提前发动广州起义,终因众寡悬殊,起义失败。牺牲的七十二名烈士葬于黄花岗,称作“

”。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知识点2 武昌起义

经过:

年10月10日晚,

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武昌全城被起义军占领。随后,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

取得胜利。

成果: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

为都督。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

影响:辛亥革命推翻了

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

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

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

,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基础过关】

知识点1 革命志士的奋斗

1.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同盟会影响下的江西萍乡和湖南浏阳、醴陵地区的会党和矿工发动反清武装起义,关于这次起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次起义未能成功

B.领导者是刘道一和蔡绍南 C.这次起义扩大了同盟会的声望

D.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二次武装起义

2.“危局如斯敢惜身?愿将生命作牺牲”是其豪迈诗篇。因歹徒告密,其在浙江绍兴被捕遇难,此人是(

) A.刘道一

B.秋瑾

C.黄兴

D.蒋翊武

3.下图是1911年4月27日晨,黄兴向党人写的绝命书,表示他效命疆场,视死如归的革命决心。这发生于哪一事件前(

)

A.中国同盟会成立

B.萍浏醴起义 C.广州黄花岗起义

D.安庆起义 知识点2 武昌起义

4.“壮哉!武昌首义,一枪打翻封建帝制;伟哉!天下响应,万众擎起民主共和。”这副对联中的“武昌首义”发生在(

) A.1898年

B.1911年

C.1919年

D.1927年

5.武昌起义是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也是辛亥革命的开端。武昌起义的主要力量是(

) A.爱国学生

B.湖北新军 C.知识分子

D.地主阶级

6.辛亥革命爆发后,独立浪潮迅速席卷全国,下图中首先脱离清政府独立的是(

)

A.a—湖北省

B.b—湖南省 C.c—安徽省

D.d—江西省

7.“他的伟大不只在领导中国人民促使社会向一个崭新的时代跃进,还在于在消灭帝制、缔造共和后仍为建设一个独立强盛、自由平等的中国而奋斗不息。”材料评价的人物是(

) A.洪秀全

B.孙中山 C.康有为

D.毛泽东

【能力提升】

8.在中国近代史上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社会各阶级相继进行救国之路的探索,下列史实中代表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探索的历史事件有(

) A.义和团运动和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和戊戌变法 C.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D.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

9.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大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由此推论,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

)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和自由权利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孙中山《〈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材料二:湖北军政府成立时的情景(下图)。

材料三: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下了一个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是孙中山对哪一事件的评价?该事件有何意义?

(2)材料一中的湖北军政府成立于哪一年?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方面来分析辛亥革命成为“分界线”的理由。

【直击中考】

11.(泰州中考)“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对联歌颂的是(

) A.康有为

B.孙中山 C.毛泽东

D.邓小平 知识管理

刘道一

第一次

徐锡麟

秋瑾

孙中山

黄兴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1911 武昌

武汉

湖北军政府

黎元洪

清王朝

君主专制

民族民主

思想解放

第9课 辛亥革命

基础过关

1.D 2.B 3.C 4.B 5.B 6.A 7.B 能力提升 8.C 9.A 10.答案:(1)黄花岗起义。黄花岗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2)1911年。辛亥革命。(3)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直击中考 11.B

第三篇:第9课练习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A.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实现共产主C.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

D.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下列关于最高理想与我国现阶段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相互关系表达错误的是

A 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

B 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最终目的

C 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要准备

D 共同理想是最高理想的发展方向

3.理想的实现要靠艰苦奋斗,下列各句能够体现艰苦奋斗精神的有

①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②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③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

4.对于“小康生活”的正确理解是

①小康就是接受良好的教育,精神生活充实 ②小康就是不愁吃不愁穿,丰衣足食 ③小康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 ④小康就是安居乐业,生活舒适便利

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②③④

5.“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对这一古训理解错误的是

A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B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是民族兴旺发达的法宝

C 没有艰苦奋斗就没有我们事业的成功和美好的未来

D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我们党的工作中心

6.中学生要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就要

①培养创新精神和增强创新能力 ②人人献身航天事业,争做航天英雄 ③立志成才,担负起振兴中华的崇高历史使命 ④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7.为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我们应做到

①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

②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③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艰苦奋斗,开拓创新

④关注世界共同的问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8.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为只有这样做,才能

①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③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④为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打下物质基础

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③④D ①②

9.作为继往开来的一代中学生,要想能够面对现代化建设,面对世界,面对未来,胜任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就必须

①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②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

③具有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专业技能 ④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A ①②④B ①②C ③④D ①②③④

下列关于

11.在21世纪头20年,党领导全国人民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①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②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 ③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④祖国更加繁荣富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④

12.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列故事不能较好地体现这一主题的是

A.卧薪尝胆B.负荆请罪C.悬梁刺股D.凿壁偷光

13.右侧这幅图告诉我们(图片1见书P113饼图)

①我国尚未进入小康社会②我国已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③我国还有部分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各地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

④我国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A、②④B、①③C、①③④D、②③④

14.下列关于艰苦奋斗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艰苦奋斗是一种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②艰苦奋斗是一种开拓进取的工作作风

③艰苦奋斗是一种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

④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D、②③④

15.新时期推进现代化建设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的创业精神有

①艰苦奋斗、勤俭节约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③积极探索、勇于创新④顾全大局、无私奉献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

16.近年来,许多大学生放弃东部优越的就业环境,主动到祖国西部去建功立业。对此,不正确的认识有①这是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体现

②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强烈的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的社会责任感

③只有到祖国西部去,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④西部的就业机会比东部多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③

17.理想的实现需要艰苦奋斗。下列古训能较好地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①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③君子耻其言过其行④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人类艰苦奋斗的创业史

B.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的精神之源

C.艰苦创业精神是某个时代所特有的精神

D.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

19.当代中国青年的最主要的社会责任是

A.求得民族的独立和人民解放B.享有权利的同时,又要履行相应的义务

C.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D.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单项选择题

1.2011年2月1日,温家宝总理在春节团拜会上说:“让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同心同德,奋发进取,在新的起点上继续阔步前进,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划线部分内容是我国各族人民的()

A.共同理想B.最高理想C.崇高理想D.最终理想

2.2011年2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文章指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事业观,科学地把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统一起来,是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目标的崇高的事业观。下列对于共同理想与我们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的关系描述正确是有()

①实现共同理想是一项艰巨的任务②共同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③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④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就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3.从漫画《希望》中我们可以认识到()

A.我国保障制度不健全,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

B.我国贫困人口数量巨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不可能实现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重而道远

D.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格格不入

4.2011年2月11日至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贵州考察时强调,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加大对欠发达地区扶持力度,坚持民生为先,在推进跨越式发展中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党和国家重视、解决“民生问题”()

①表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②表明党和政府以民为本,执政为民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④有利于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5.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1年1月9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下列关于“艰苦奋斗”发表了各自的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有()

①艰苦奋斗只是中国共产党发扬的一种精神②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③艰苦奋斗只是当今时代发扬的一种精神④艰苦奋斗是成就任何事业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和崇高美德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24.探究与实践

某校九年级思想品德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出示了这样一段材料:“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假如你是该班的同学,请你和同学们根据上述材料参与下列问题的探究:

(1)我国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请你谈谈那时的小康社会是什么样子的。

(2)实现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我国应坚持哪些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

(3)假如你是一位县长,你认为本县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应采取哪些重大举措?

(4)为把我国建设成为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35、新中国建立初期,美国曾叫嚣:“中国共产党能打赢战争,却无法解决几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几十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奇迹般地实现了一个个梦想,又满怀豪情地向实现一个个新梦想迈进。

梦想一:实现制度变更,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梦想二:解决温饱,并实现由温饱向的历史性跨越;

梦想三: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梦想四: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1)请在“梦想二”中的划线部分填上相应的内容。

(2)“梦想三”计划何时实现?我国实现“梦想三”以后,国家的发展状况是怎样的?

(3)“梦想一”到“梦想四”描绘的是我国哪一个社会发展阶段?该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什么?

(4)你准备怎样为实现梦想三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ADAAD6-10 CCADD11-15 ABDAC16-20 AACDB

二.非选择题

21、

22、 略

23.(1)艰苦奋斗的精神。

(2)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粉碎敌人的大扫荡,解放区掀起了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为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无数科技工作者发扬艰苦奋斗和创新精神,在许多高科技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如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的工作者们就是发扬了这种艰苦奋斗和创新精神,实现了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飞天梦想。

24.(1)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2)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等。

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等。

(3)应尊重人才,大力发展科技;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等。

(4)我们应立足中国的基本国情,着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关注社会共同的问题,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第四篇: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两次工业革命的条件、过程及影响,工业时代经济组织的形式及作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影响。通过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点,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两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发展的史实,认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经济要发展,科技要先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正确认识世界市场的形成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和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教学重点、难点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垄断组织出现的影响;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影响。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10分钟)

【学习要求】

1、 依据知识结构,认真研究合作探究题目,梳理基础知识,以备小组探究。 【知识结构】

一.两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就有哪些?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二.两次工业时代的经济组织形式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

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的时间,主要方式是什么?

预习自测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首要标志是( )

A、科技的发展突飞猛进 B、电力取代蒸汽广泛应用于生产 C、新发明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D、人类跨入计算机时代

2、下列关于铁路运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814年,约翰.迈克亚当成功研制出了第一台蒸汽做动力的火车

B、铁路集中了工业革命的多项成果 C、铁路的兴建加快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D、铁路旅行的盛行对当时的社会关系造成冲击

3、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 ) A、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提高 B、整个革命进程时间缩短 C、先进国家几乎同时进行 D、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4、“珍妮纺纱机”成为工业革命序幕的原因是( ) A、是最早的机器 B、以水力做动力

C、引起棉纺业发明机器的连锁反应 D、推动了其它工业部门使用机器

合作探究

1、阅读以下材料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选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请回答:

(1)依据材料,概括说明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2分)

(2)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哪个国家?其政治保障和劳动力条件是如何形成的?(6分)

(3)材料中蒸汽机是由谁改良后广泛应用于生产的?举两例说明蒸汽机在交通方面的成功应用。(3分)

(4)受工业革命的影响,当时盛行什么经济思想?该经济思想的创立者是谁?(4分)

2、从生活中寻找“历史”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按照下列提示,感受“生活中的工业文明”。

步骤一:走进历史,感受历史发展的巨大变化

(1)两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新的时代,分别是什么?(4分)

(2)举例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工业部门。(至少写3个。)(6分)

步骤二:回归生活,感受生活中的“工业文明” .

(4)科技改善生活。我们今天还有哪些生活用品利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至少写出2个)(4分)

步骤三:学会反思,感悟社会生活的真谛

(5)从工业革命以来的社会变化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2分)

3、 回答下列有关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问题。

(1)促使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有哪些?(3分)

(2)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5分)

(3)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是什么?(2分)

小 结

两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由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的飞跃。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经济组织发生变化,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限时检测

1、(2008年宁夏文综,35)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亚诺斯指出:“正如整个世界感受斯蒂芬孙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和加特林的机枪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斯塔夫里亚诺斯在这里说明的是: A.世界各地的横向联系进一步加强 B.工业革命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 c.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 D.科技革命对杜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2、(08重庆文综)下列表述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史实不符的是

A.汽船的发明改变了水上运输的状况B.发电机的问世使电力成为一种新能源 C. 无线电报的出现增强了各国的联系D.内燃机的创制推动了石化工业的发展

3、(2008年上海春季高考,7)右下图反映了1870年和1900年的世界石油产量,以下选项中能影响该时期世界石油产量的是( )

A石油化工业大发展 B飞机制造业大发展 C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 D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4、蒸汽机发明和使用后,在欧洲出现了一大批相对集中的城市,所以有人说:“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这是因为( )

A它大大提高了工业生产的动力和效率 B它摆脱了工厂受自然条件的限制 C它促进了相关行业机器的发明与改进 D它推动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

5、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为框架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这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 )

①国际贸易的发展 ②人口和资本的流动 ③武力威逼 ④ 科技革命的推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6、在19世纪上半期,欧洲流行着这样的说法:“史蒂姆(即蒸汽机)是英国人。”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①当时使用蒸汽机的都是英国人 ②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都是英国人发明的

③当时的英国已广泛使用蒸汽机 ④蒸汽机的出现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象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课后延伸

工业革命使现代文明降临人间,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人们把整个人类社会的演进用12个小时来表示,那么现代工业时代只代表最后5分钟。„„在现代化的初期,资本主义工业经济的需求,给予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很大的推动力,从而引发了科技革命。此后,科学技术开始以巨大的生产力转化功能回馈工业进步和经济发展,并间接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化。

——《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图1“克莱蒙特”号汽船 图2 “奔驰1号”车

材料三 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最先发生这个“5分钟事件”的是哪个国家?(1分)该国发生“5分种事件”的最基本的动因是什么?(2分)

(2)从图1到图2,交通工具的动力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与变化密切相关的新能源是什么?(1分

(3)上图反映19世纪晚期“全球化”趋势增强。19世纪末的科技革命为“全球化”趋势增强提供了哪些条件?(2分)

第五篇:第5课时 十几减9、8练习课

第5课时 十几减

9、8练习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十几减

9、十几减8,找出计算规律,提高计算速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2、初步学会解答用图画形式出现的求另一个加数的应用题.认识应用题的结构,理解数量关系,为学习文字应用题做准备。

重点重点: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被减数和差,找出计算规律,提高计算能力。 难点:学会求另一个加数的用图画表示的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十几减9和十几减8,在复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规律

1、教师在黑板上竖着依次书写:11,12,13,…,18,出示可以移动的 练习卡片,依次从上到下移动,让学生说出每个数减去9的得数,并写出来.

师:观察被减数和差,说出十几减9在计算上有什么规律?(十几减9的差都比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多1) 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呢?(因为个位上的数不够减,先用10减9剩1,1再加被减数个位上的数,所以十几减9的差比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多1) 师:计算十几减9的题目怎样想比较快?(给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加1.) 教师出示十几减9的式题卡片,让学生口算.

2、教师在黑板上竖着依次书写:11,12,13,…,17,出示可以移动的 练习卡片,依次从上到下移动,让学生说出每个数减去8的得数,并写出来.

师:观察被减数和差,说出十几减8在计算上有什么规律?(十几减8的差都比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多2) 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呢?(因为个位上的数不够减,先用10减8剩2,2再加被减数个位上的数,所以十几减8的差比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多2)

教师出示十几减8的式题卡片,让学生口算.

二、进行加法和减法的混合练习

1、出示小黑板,写好以下三组题:

指定三名学生到前面把算式和相应的得数用线连起来,看谁做得又快又对.

2、出示口算卡片,请两名同学起立进行抢答,谁先答对给谁加1分,最后看哪位同学累计分高.

8+3 11-9 10-89+6 14-8 15-8 8+5 18-9 9+7 17-9 14-98+89+2 9+812-816-9

三、教学补充题。

1、教师出示图文应用题1。

师:这幅图是什么意思?(筐里的苹果和筐外面的苹果一共有10个,筐外面有3个苹果,筐里面有几个苹果) 师:这道题的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师:要求筐里有多少个苹果,该怎样想?(想:几加3是10,7加3是10.从10个里去掉3个,也就是筐里有几个苹果) 师: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0-3=7.

2、教师出示图文应用题2。

师:这幅图是什么意思?(盒里的小棒和盒外的一共有14支,盒外有4支,盒里面的有几支) 师:这道题的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师:要求盒里面有多少支小棒,该怎样想?(想:几加4是14,10加4是14.从14支里去掉4支,就是盒里面有几支) 师: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14-4=10

4、猜一猜.师:今天老师带来了10张口算卡片,现在我们做几道:16-810-6 11-9 15-8 谁知道我手里还剩几张口算卡片?(老师手里还剩6张口算卡片) 师:你是怎样想的?(想:几加4是10,6加4是10,从10张里去掉4张,就是老师手里还剩几张卡片)

四、小结。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大学生5月思想汇报下一篇:第6课现在未来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