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降低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患者中不良反应的影响

2022-09-11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 且是一种终身性疾病, 目前临床最佳的治疗手段是通过胰岛素泵治疗[1]。 胰岛素泵主要通过在患者皮下持续性注入胰岛素的方式,从而模拟正常的胰腺分泌胰岛素的功能,来减轻患者症状。 胰岛素泵能帮助患者减轻多次注射胰岛素带来的痛苦和麻烦, 因此被广大患者和医师所接受, 但使用的过程中因操作不当或胰岛素泵自身的特点等原因导致患者使用后不良反应情况较多, 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2]。 该院回顾性分析了2013 年4月—2014 年4 月采用胰岛素治疗的120 例糖尿病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并制定对应的护理干预,实施后对比其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 年4 月—2014 年4 月该院收治并给予胰岛素泵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20 例为对照组。 其中男性55 例,女性65 例,患者年龄20~64 岁,平均年龄(55.2±5.4)岁,糖尿病类型:42 例1 型糖尿病患者,78例2 型糖尿病患者,FPG(空腹血糖含量)为(12.5±2.1)mmol/L,用餐2 h后血糖含量为(16.9±3.2)mmol/L,佩戴胰岛素泵的时间:7~10 d,平均天数为(8.1±0.8)d;随机选取2014 年5 月—2015 年4 月实施护理干预期间采用胰岛素泵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20 例作为干预组。 其中男性52 例,女性68 例,患者年龄20~68 岁,平均年龄(56.5±4.8)岁,糖尿病类型:41 例1 型糖尿病患者,79例2 型糖尿病患者,FPG为(12.8±2.2)mmol/L,用餐2 h后血糖含量为(17.1±3.2)mmol/L,佩戴胰岛素泵的时间:7~10 d,平均天数为(8.2±0.7)d。统计学分析对照组干预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血糖情况、性别年龄、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该院2013 年4 月—2014 年4 月期间的对照组患者在佩戴胰岛素泵期间仅给予传统的护理,如定时用餐用药,控制患者饮食,并定期检查胰岛素泵佩戴情况等。 该院通过分析探讨不良原因,制定出相对应的干预措施,并与2014 年5 月起开始实施,干预组患者给予有针对性的干预护理措施。 具体护理措施如下:(1)多数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泵感到陌生, 且由于佩戴胰岛素泵后常常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不便, 致使患者产生恐惧、抑郁等心理反应。 因此,在佩戴前应详细向患者家属讲解胰岛素泵的工作原理、 使用方法及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对其的认识度,从而消除患者不良心理,及时应对佩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对护士进行培训, 使其能熟练掌握胰岛素泵的使用安装方法,以及正常调试和报警异常处理操作。 (3)时刻注意患者血糖情况, 根据其血糖含量的变化及时调整胰岛素的射入量。 护士应不断巡视,防止出现患者低血糖症状,并及时给予对应措施。 (4)合理控制患者饮食,制定饮食食谱, 并督导患者规律进食, 确保胰岛素的用量。 (5)用餐后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如散步、上下楼梯等有氧运动。 (6)讲解低血糖基础知识,严密观察患者低血糖反应。 (7)做好预防处理,督导患者饭前饭后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定时对休息场所消毒处理。每3~5 d更换一次输注部位,防止输注部位感染。每天密切观察患者输注部位有无出血、过敏、红肿等情况发生,若出现不良情况应立即给予处理。

1.3 观察指标

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比其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配对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使用胰岛素泵后38 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情况,其不良反应率为31.67%,且尤其表现在输注障碍(12 例),输注部位出血感染脱管(10 例);干预组患者使用胰岛素泵后12 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情况,其不良反应率为10.0%,而输注障碍仅有2 例,输注部位出血感染脱管共有4 例;分析对比可知,干预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后其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在低血糖、高血糖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表2。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内分泌代谢综合症, 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临床主要采用胰岛素泵治疗,胰岛素泵使用方便安全、给药灵活准确,能减轻患者因长期注射带来的痛苦, 且能基本满足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中的个体要求, 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3]。 在胰岛素泵治疗2 型糖尿病患者中,胰岛素泵既能有效控制血糖,又能保护 β 细胞的功能性,促进I相胰岛素分泌功能的恢复[4]。 胰岛素泵主要通过模拟人体胰腺生理功能实现胰岛素的皮下注射, 从而控制血糖,降低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但是因其不规范的使用操作管理方式和其本身独有的特点, 造成患者不良反应率大大增加,如输注部位出现出血、感染、脱管等,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5]。

给予患者护理干预措施就是主动的接触患者,并根据其基本情况, 通过沟通等方式向患者讲解糖尿病疾病的知识和胰岛素泵的使用方法、意外处理步骤,使患者切实了解自己的病情,并支持和配合医师治疗,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情况[6]。 该研究通过分组给予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可知,干预组给予护理干预后,其胰岛素泵不良反应率为10.0%,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31.67%, 且主要表现在输注部位障碍、出血、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通过规范化培训,能增强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通过对病人进行饮食干预、心理干预、日常锻炼干预及胰岛素泵的使用指导等, 能确保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方案的有效措施。 胰岛素泵的使用过程中,通过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 及时发现问题, 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减少胰岛素泵的不良反应情况,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同时采用胰岛素泵治疗可以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减缓并发症的发生, 并减轻其发生程度, 稳定患者血糖,提高其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 给予采用胰岛素泵治疗的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通过心理、运动、饮食等干预措施及胰岛素泵的使用指导等措施,能提高患者操作熟练度,又能减少其不良反应情况, 保证患者采用胰岛素泵治疗的顺利进行,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 研究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降低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患者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该院收治并采用胰岛素泵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20例为对照组,分析其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并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间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后采用胰岛素泵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20例为干预组,回顾其临床资料,并分析对比其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使用胰岛素泵的不良反应率为(1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率(3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有较好的干预效果,通过干预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运动情况能降低患者胰岛素泵治疗的不良反应率,从而确保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患者能顺利进行,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胰岛素泵,护理干预,糖尿病,不良反应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职院校教学电子档案的内容与管理下一篇:防火墙隐藏对拉螺杆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