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管理及生产运营管理论文

2022-04-13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运行管理及生产运营管理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自ERP技术的广泛发展和企业应用以来,将财务、库存、销售和生产等经营管理流程进行集成和提升,通过平台管理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主要方式。

运行管理及生产运营管理论文 篇1:

浅谈运营成本管理办法

摘要:本文系统地阐述了成本管理及控制的概念、作用,通过建立健全地铁运营成本成本费用管理责任制、地铁运营成本费用的分类及开支范围、地铁运营成本费用管理的基础工作、运营成本费用预算管理、成本费用审批制度、地铁运营成本费用核算、地铁运营成本费用控制管理7个方面阐述了地铁运营成本管理办法,通过运营成本管理办法的制定,不断加强地铁运营的成本管理与控制,降低运营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地铁运营 成本管理 成本控制

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体系中的一项核心工作,在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由于企业的各项工作都以企业的生存发展的战略目标为中心,而降低成本增加赢利是直接影响企业生存的保障和发展的基础。因此,成本管理就成为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只有成本管理工作做好了,才会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地铁运营的成本费用是指地铁在为旅客提供运营服务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总和。是制定地铁票价、政府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1 地铁运营成本费用归口管理责任制

(1)生产部门:负责制定备品备件定额,运行材料消耗定额,检修材料消耗定额。努力提高设备健康水平,挖掘设备潜力,提出年度、季度的运行、检修、设备大中小修费用计划。

(2)技术安全部门:负责设施设备、消防设施和器材的管理及劳动防护用品、工器具的发放范围及配置标准,提出年度、季度生产计划、安全生产、生产维修等计划。

(3)人资部门:负责制定劳动定额、培训计划,控制工资总额。根据属地原则,制定社会保障措施,控制社会保障支出,提出年度、季度工资及培训计划。

(4)物资部门:负责制定库存限额及库存资金占用定额,协助生产部门制定生产材料消耗定额,做好节约代用、修旧利废工作,提出年度、季度各类物资采购计划。

(5)综合部门:负责办公用品、印刷品、电话电信等的管理及办公类物资、后勤保障用物资配置标准的制定工作。提出年度、季度各类办公类物资购置计划及电信电话等费用计划。

(6)财务部门:是成本管理的综合部门,汇总编制成本计划;掌握成本开支范围和标准,控制成本;参与制定有关成本的各项定额;如实核算成本,并进行综合分析。

2 地铁运营成本费用分类及开支范围

2.1 成本费用按其经济用途可分为期间费用、运营生产成本两大类。

(1)期间费用:包含管理费用、营销费用和财务费用。

(2)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管理人员工资、福利费、工会经费、教育经费、社会养老统筹、工伤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办公费、水电费、劳动保护费、差旅费、业务招待费、咨询费、公务车使用费及印花税等国家规定缴纳的各类税金。

(3)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企业营运期间发生的利息支出、金融机构手续费等。

(4)营销费用:是指企业实施营销管理与实践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运营广告宣传费、展览费等费用。

(5)运营生产成本:是在经营生产、维护维修地铁车辆及设备过程中实际耗用的各种修理用备件、消耗材料、燃润料、水电能耗等其他直接材料;直接从事运营生产活动的人员工资、福利费、奖金、补贴等;生产单位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如折旧、劳动保护费等。

2.2 运营生产成本的开支范围

(1)在运营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的能源(电力、水耗)、材料、燃润料。

(2)从事运营生产而发生的人工成本,如生产人员工资及附加。

(3)为管理和组织运营生产而发生的办公费、劳动保护费和生产用车费等。

(4)为生产而发生的修理维护费,主要包括材料费、委外修理费、车票印制费等,为运营车辆及设备完好和正常使用而发生的大、中、小修各级保养、检修、材料费用。

(5)按规定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用。

(6)为运营生产所发生的间接费用,如计量检测费、无线频率使用费、保安服务费、保洁服务费等。

(7)运营生产中发生的安全事故费,向保险公司交纳的乘客人身保险费。

(8)经财政部门或上级有关部门审查批准的列入成本的其他费用。

3 运营成本费用管理的基础工作

3.1编制生产消耗定额和费用定额;由生产、技术安全、财务、物资、综合等相关部门制定材料消耗定额、设备及能耗定额;各职能部门的费用开支定额和资金占用定额及库存限额。

3.2制定各项费用管理办法、公司薪酬管理制度等成本费用开支标准;并采取分级归口管理办法,各部门负责其预算内的可控费用,不可控费用由财务部统一控制。

3.3健全分公司原始记录和规范计量管理。对分公司所有物资的购进、领用、耗费、入库、出库转移等都必须有准确的计量和原始记录,并定期检查、及时传递。

3.4实行定额领料制度;按照维修修程定额领用消耗材料。

3.5健全考勤和统计制度;制定分公司考勤和统计管理办法并严格执行和报送相关统计报表,真实反映公司各项经济指标。

3.6建立相应的成本核算体系,从班组到部门要配备必要的成本控制和核算人员,对日常生产消耗、成本进行过程控制,认真做好原始数据的积累与核算工作,实行成本核算责任制。建立、健全各级原始台帐,为成本核算、预算及控制提供可靠的依据。

3.7下列各项开支不得列入成本

(1)应在基建项目中列支的各项费用,工会经费及营业外支出中开支的费用。

(2)各项赔偿金、违约金、滞纳金和罚款。

(3)基建项目借款利息和专项借款利息。

(4)与本单位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其他费用。

(5)超出国家规定开支标准部分的各项费用支出。

4 运营成本费用预算管理

4.1预算费用是在预测与决策的基础上,按照规定的目标和内容对企业未来的收入、运营、成本、现金流入与流出等方面以计划的形式具体的系统反映。

4.2成本费用预算管理。遵循“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分析、考核”的原则。

4.3建立完善的运营成本费用预算、控制分析、考核管理体系。

(1)每年根据各项生产经营目标、经营预算及成本降低率,编制成本费用预算。

(2)根据运营成本预算内容,制定分公司年度成本费用预算方法,编制年度预算并上报总公司审定后,分解运营成本费用指标,实行层级管理,落实成本费用主体,考核成本费用指标的完成情况,制定奖罚措施。

(3)强化定额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运营成本费用预算定额。

1)合理的确定设备检修作业预算,建立健全基础台账,科学合理修订和完善各项支出消耗定额,提高养护维修质量,延长设备使用周期,使资产运营状况和费用支出水平最优化。

2)注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根据生产任务需要,科学安排单位劳力结构,避免劳动力的闲置和浪费,严格控制外购劳务。

3)以预算目标为标准,通过实际与预算的比较和差异分析,确认其责任归属,并根据奖惩制度的规定,使考评结果与责任人的利益挂钩。

5 成本费用审批制度

5.1建立运营成本授权批准制度,审批人应当根据运营成本授权批准制度规定,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超越审批权限。

5.2下列项目进行授权审批:成本费用定额、成本费用计划、成本费用支出、成本费用分析。

5.3授权批准实行“一审一批制”為主,其他授权批准为辅的批准方式。

5.4财务部负责审核各部门的成本费用预算和计划并编制分公司成本费用预算和计划,定期编制成本费用相关财务报表,报总公司审批。

5.5各部门负责编制本部门的成本费用预算和计划,对超出本部门的成本费用支出事项提出申请并上报审批;对成本费用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汇总并定期编制本部门成本费用相关财务报表。

5.6编制相关申请报告或报表

(1)运营成本费用预算和计划及执行情况分析报告。

(2)各部门的成本费用预算和计划及执行情况分析报告。

(3)超出成本费用支出事项申请。

(4)其他成本费用在工作开展过程中须申报审批的事项。

6 运营成本核算方法

6.1成本核算方法有直接计入成本的费用和不直接计入成本需分配的费用。

6.2遵循权责发生制、配比原则、按实际成本计价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及谨慎原则。

6.3凡能直接计入的费用均直接汇集。如人员工资及福利、生产维修费、车站保安、保洁费、车票印制费、安全事故费等。

6.4凡不能直接计入成本的,按线路运行里程比例分配(多条线路情况下)。如办公费用、差旅费、修理费、消耗材料费、劳动保护费、印刷费、保安服务费、计量费和折旧等。

6.5水电能耗按实际消耗直接计入成本。

6.6维修材料费按实际消耗直接计入成本。

(1)材料成本包括材料购买价格、运杂费、装卸费、定额内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加工、整理及挑选费用等。

(2)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核算,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材料成本。

6.7委外维修费按权责发生制原则,按已履行合同进度计入成本。

6.8工程改造费按工程完工验收计入成本费用。

6.9成本核算必须划清下列界线,不得相互混淆:

(1)应分清本期成本与下期成本的界线;分清库存材料与消耗材料界线;分清维修材料与工程材料界线;分清一次性消耗件与可维修件和呆滞件的界线;分清接管材料与自购材料界线;分清预算费用与实际成本消耗之间的界线。

(2)本期成本与下期成本: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应按实际成本计量,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成本、费用;凡是属于下期的成本、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作为当期成本、费用。

(3)库存材料与消耗材料:库存材料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的备用的各类材料,包括储存在仓库的各类材料、备件、辅料,或者仍然处在生产过程中将要消耗的物料;消耗材料是指为用于生产设备、运营车辆的维修、保养而实际领用的物料,包括各类材料、修理用备件、辅料等。

(4)维修材料与工程材料:维修材料是指为运营生产设备、车辆的完好和正常使用所发生维修、保养用料,即按计划修程或故障修、临时修用料等。工程材料是指为完善原有设备的功能或缺陷,对其进行改造所领用消耗的材料,或企业的自营工程、在建工程领用的材料,不计入生产成本中。

(5)一次性消耗件与可维修件及呆滞件:一次性消耗件是指直接用于生产消耗,不可重复使用的备件;可维修件是指计划修程更换下来的各种可继续使用的配件,或经修复后仍具有使用功能的配件。呆滞、废弃的物料是指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的,生产中已不再需要且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已霉烂变质的,已遭毁损不具有修复使用功能的其他已无使用和转让价值的物料,企业将作为当期损失减少存货账面价值。

(6)接管材料与自购材料:接管材料是指由总公司移交的各类材料和备件等,已在基建期工程费用中列支,不再列入运营生产成本。自购材料是指由运营分公司自行采购的各类材料和备件,领用时计入运营生产成本中。

7 运营成本控制

7.1 运营成本控制管理

(1)制定成本控制方法。公司根据各类消耗定额,确定运营目标成本,并将其层层分解,落实到各责任主体。对目标成本的实现进行全过程控制,按时编制成本、费用计划并采取具体措施,保证目标的完成。

(2)材料成本控制。建立健全验收制度,制定存货管理办法,控制材料的采购成本和储存成本。制定完善领料制度,加强库存物料管理,督促检查物料的收发、领退、调拨、盘点、保管和报废等制度的贯彻执行,切实防止物料的短缺毁损;要加强财产物资的稽核工作,对材料(含行政劳保、维修材料等)每月一次进行清查盘点,保证帐帐相符,帐物相符。

(3)人工成本控制。合理设置工作岗位,按照线路规划、人员配置定岗定员,降低人工成本。

(4)運营费用控制。制定各类生产、管理用品配置标准,归口管理部门按照职能审核并严格执行,努力降低运营费用。

(5)成本分析和考核。建立成本分析考核制度,并纳入分公司绩效考核中。

7.2 运营成本控制措施

(1)加强运营成本的事前控制。从运营生产到运营服务全过程进行成本预测、决策,确定目标成本,制定费用预算和运营成本计划,进行运营成本的事前控制。首先,制定行之有效的运营成本控制标准;其次,建立运营成本控制的归口、分级责任制度;再次,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责任成本。按分工职责实行层级管理,按时编制成本、费用计划,并采取具体措施,保证目标的完成。

(2)强化运营成本的事中控制。在日常工作中,实行定额成本核算,分析和控制生产成本差异,将生产成本指标分解落实,进行运营成本的事中控制。一是对费用的控制;二是对成本的控制;三是对特别项目的控制。

(3)运营成本费用的发生和付款要严格执行公司授权文件的规定,各级审批人要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不得超越审批权限。应严格遵守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任何人无权修改扩大成本开支范围和提高开支标准,并坚持勤俭节约的原则,努力压缩成本支出。

(4)发挥成本事后控制的作用。分析影响运营成本升、降的因素,寻求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的方向和途径,拟定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的要求和措施,制定更加合理的定额标准和运营责任成本。

1)定期召开成本控制报告分析会。主要是在公司内部要定期进行生产成本分析,利用生产成本核算资料与定额成本进行比较分析。

2)分析成本差异,提出措施并纠正偏差。要经常检查定额和预算的执行情况,发现实际成本脱离定额成本发生偏差,要分析成本差异的量差和价差,以便进一步查明原因,采取积极措施纠正偏差,保证运营成本计划指标的实现。

3)建立奖惩制度。以定额成本为目标,建立公司成本考核制度,以责任者为成本考核对象,按责任的归属来核算有关的运营成本信息,把运营成本考核与效益工资、奖金结合起来,有奖有罚,以充分发挥成本分析考核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易颜新.成本管理会计,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8.

[2] 冯正权.非制造业企业的成本管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10),1.

[3] 何静.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9),1.

[4] 何宗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行与维修,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

[5] 周顺华.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系统,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6.·

作者:李萍

运行管理及生产运营管理论文 篇2:

ERP管理系统的工业化普及现状与应用

自ERP技术的广泛发展和企业应用以来,将财务、库存、销售和生产等经营管理流程进行集成和提升,通过平台管理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主要方式。在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大型巨型企业在不断扩展经营范围和进行跨国运营行为,这些大型跨国企业的运营管理都极为复杂和具有着不同行业的背景特点,不同的运作模式和区域经济方式使得这些企业对集成化的管理平台有着迫切的需求,通过ERP管理系统的集成化管理能力和大数据即时分析功能,提升了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加快了全球经营的步伐。

一、ERP管理方式的发展现状

ERP的科学定义是ERP-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计算机技术进步,更多计算机功能被开发和应用在企业管理上,通过大量的数据存储和信息处理,企业可以将计算机技术在管理过程进行应用。在1965年,针对当时的生产供应滞后于市场需求和生产交货不能即时跟进等系列问题,APICS(美国生产与库存管理协会)提出MRP即物料供求管理策略,实现对生产经营过程的“产、供、销”核心流程的集成化管理。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速,越来越多的全球采购需求推动着全球经济发展,以电子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的新时期ERP管理系统真正开始出现。现代的ERP管理系统包含了市场销售、内部资源、后勤运输、仓储物流、生产信息与维修等等更加广泛的管理功能。

中国制造企业实施的ERP系统缺乏供应链管理功能,大多数只关注于企业内部管理,不具备供应链上下游协调能力,“牛鞭效应”依然存在。ERP管理系统仍基于资金流和资源控制的以财务为中心的管理方式,在成本控制和信息共享方面有较好的作用,但从工业化生产的特殊性特别是特异化复杂工序和技术要求的满足方面,现有系统仍有较多不足,使得ERP系统在工业化生产上不能普及。

二、ERP管理系统的工业化应用存在问题的分析

1.ERP管理系统与工业生产的设计出发点不同。作为现有工业企业的生产管理电子化趋势,ERP管理系统已从简单的财务流程流程管理深入到生产流程管理中去,但以财务系统为基础和成本数量等指标为控制出发点的ERP管理系统,现有的ERP管理系统在设计过程中仍保留较多财务信息内容,或可以说是被财务数据所限制,而未能深入到各类型工业生产中。根据2010年中国企业信息化指数调研报告,目前财务管理部门应用信息系统比例较高,达到89.5%,但是采购管理部门、营销管理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等,比例相对较低,而研发部门、生产部门、质量部门、战略部门等管理部门,应用信息化系统的比例更低。因此,较多的工业企业在应用ERP管理系统的同时,仍可以发现较多与本行业企业生产流程所不相适应,且过多产生人工辅助工作或与生产技术衔接不紧密,因而导致较多ERP管理系统在实际的工业生产管理过程中,只有财务和统计人中较偏好应用,而大多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则是较为排斥,往往把ERP管理系统缩小为财务统计的应用工具,极大地阻碍了ERP管理系统在工业化生产中的.广泛运用。

2.ERP管理系统与工业内部的人力资源配套存在困难。在现代电子技术和管理理论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网络技术和信息处理理念被广泛应用于ERP系统的研发和应用过程中,无论简单的财务管理软件,还是SAP与用友等大型企业综合资源管理平台,都在不断地以新型电脑技术和新操作方式对传统管理模式进行着改变,集成了各种中央处理器、工作站和各支持功能的电脑,现代的ERP管理系统对网络技术和信息工具的操作功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ERP的集成性与实施过程中各业务部门之间协调困难的矛盾,ERP的先进性与企业人员素质不高的矛盾,计划的精确性与基础数据差的矛盾,企业需求与系统工作重心偏差的矛盾,高投入与慢收益的矛盾等等,在ERP实施过程中不断涌现,严重打击着企业管理者与实施人员的信心。

3.ERP管理系统未真正符合工业化的基础条件。就现有的专业化工业应用ERP管理系统来看,大型企业一般通过专业ERP软件公司进行设计和配置施工,这类型的ERP管理系统也充分参考了行业ERP软件的技术特征,具有明显的软件设计同质性甚至雷同特点。企业应认识到ERP系统的实施不仅仅是一项IT工程,更是一个管理改造工程,是对企业传统管理模式、业务流程、作业方式和作业习惯进行系统整合,以企业管理系统的再思考和不断完善为主线,是IT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有机融合,ERP不是一个简单的软件应用问题,而是代表着先进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思想。随着ERP管理系统的不断完善,具备工业化生产特征的ERP管理系统正在不断深入各行业中,但从现有的ERP管理系统以财务为核心的管理方式来看,大多行业类型的ERP管理系统还是把管理的重点集中在财务信息的收集和控制上,通过以会计部门为主的管理信息汇集,简单地分发管理目标和依据生产数据进行管理的方式还较为普遍,这种管理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符合工业化生产的技术特点和流程要求,在某种程度上说,这样的管理只是单纯地扩展财务数据的收集和汇总渠道,而不能有效地辅助生产经营的实际进度,也表明这些ERP管理系统对工业行业在技术角度缺乏应有的理解和配合。

三、ERP管理系统的工业化普及应用的对策

1.设计更加符合工业应用和技术的ERP管理系统。现有的ERP管理系统主要以财务视角和资源流转为出发点,与工业生产技术和生产流程的结合程度低。要有针对性地改变这种情况,应彻底转变ERP设计的指导思想,改变现有的IT技术人员为主,财务思想配套的设计方式;从工业生产技术出发,以工业专业技术人员为设计主体,在IT人员帮助下设计系统框架,以技术生产流程为ERP管理的走向和规则设定方式开展生产的ERP设计。以具体工业生产流程作为分析对象,铸造与冶金行业所对应的ERP管理系统,在设计时应有针对性地从模具设计的生产流程初始点,在系统上落实设计的时间、配套生产数量、计数方式和产品检验措施等生产细节,从生产技术角度进行软件开发,有效避免ERP管理系统与生产实际脱节的问题;在实际生产过程的模拟设计中,应突出实际生产的流程跟踪方式,改变简单的ERP管理系统单纯的原料数量和产量跟踪,对生产方式中的原料配比、设备配套、辅助材料比例和人力控制等因素进行具体化设计,以在实际ERP控制过程中体现生产流程控制和进行具体环节监控。

2.提高ERP管理系统的工业人力资源适应性。要想通过改变管理模式和增加电子设备的方式进行ERP管理系统的配置,就应适当减少系统安装阶段的数据输入和管理运行阶段的相关信息收集工作量。在ERP管理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执行ERP操作的自动化能力,提高ERP管理系统运行的自动化数据收集能力,针对特定行业生产中所涉及的各类型设备进行自动化数据接口设计,如在铸造和冶金行业中,直接在生产相关的砂处理设备、电炉设备和机加工设备等主要设备上安装工程数据和多媒体数据采集器,直接取得设备运行数据并导入ERP管理系统中,基于现有工业设备的科技水平,这方面的仪器设备较容易取得,所需要的就是与ERP管理系统的数据融合和对接能力的完善。

3.加强ERP管理系统与工业基础条件的匹配程度。在ERP管理系统的引入过程中,在行业软件系统的导入时,必然对服务器和计算机等硬件系统提出配套要求,同样由于成本等相关考虑因素,一般工业企业引入与生产关联度不大的计算机硬件时,在价格、可靠性、操作便利和维护性的考虑下,常常使得硬件匹配的过高或过低,而导致后续使用过程中的维护困难和整体系统操作不便等问题,而对一套每日使用的ERP管理系统而言,要经常性维护和更换硬件,则容易破坏系统正常数据采集和整体功能的正常发挥,而使得在信息化完善过程更加困难和充满挑战。因此,在工业化的ERP管理系统设计过程中,应充分对工业化产业的具体信息化准备进行了解,针对企业的内部人力资源、信息技术储备、硬件设施要求条件进行细化分析,根据行业的实际情况和企业的具体需求完善ERP管理系统的配套设计,不仅要完善系统的软件部分便利性应用设计,更要注重实际使用和运行过程中的实际硬件环境适应性,以及硬件在对于工业生产企业的可靠性和维护简易性,从配套设施的角度针对工业企业进行个性化完善与设计。

四、小结

信息化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直接推动了ERP管理系统的发展,从简单的财务管理系统到企业资源管理,发展至今的ERP管理系统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综合应用平台,但在适应一般商业流通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下,ERP管理系统在工业产业领域的应用则并不成功,特别是在特异化生产行业中。这类型的行业一方面有着对ERP管理系统较为迫切的成本管理和流程管理直接需求,但另一方面,这类型行业的生产技术较为复杂,行业特点与IT技术区隔较大,要在短时间改变现有ERP管理系统的单纯财务流和资源流的管理方式。因此,在整体系统设计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工业化生产技术吸收,加大专业生产技术人员的设计参与和实际应用验证,从ERP管理系统的设计阶段就真正符合工业化复杂生产的需求,这就是ERP管理系统成功的基础。成功的ERP管理系统应在设计阶段就高度重视系统配送的软硬件配套措施,争取在设计阶段就为系统的成功操作和运行提供全面的保障。[福建省大学生创新项目,编号:国家大学生创新项目201311311012]

(作者单位:三明学院管理学院)

作者:王群 陈丽芳 叶宁

运行管理及生产运营管理论文 篇3:

电费回收管理及核算策略分析

摘要:对于我国供电企业而言,电费的回收管理及电费的核算策略是两项至关重要的核心管理工作,需要得到高度重视。然而供电企业在进行收费管理時难免会遇到电费拖欠的问题,而供电企业尚未形成一套有效的管理办法,这就无形中增加了供电企业管理的风险,损害企业的自身利益。因此供电企业应加强电费回收方面的细节管理和法律制度方面的管理,以维护供电企业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供电企业;电费回收管理;电费核算策略

1电费回收管理与核算策略的相关概念

1.1电费回收管理

电费回收通常是指供电企业向用户提供电力资源之后,向用户收取相应金额的用电费用的一种工作。电费回收是为供电企业带来日常收入的主体因素,是企业能够开展运营管理的经济基础,电费回收的管理对企业的正常运作以及经济效益产生重要的直接影响。

1.2电费核算策略

电费核算是指电费管理人员在对用户的计量装置上显示的电量实行抄表后对读数进行复核,然后再利用受电容量及其价格计算出具体的电费,受电容量及电价通常是通过相关合同来确认所得,最后对电费的计算结果实施校核。

2电费回收与电费核算中的问题

2.1管理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电费金额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在实际的电力收费过程中,电费的顺利入账有一定的过程,当营销人员的汇入企业账户之前,实际收取的资金并不是该项工作应该登记的数据。财务方面存在着一定的账目混乱现象,资金的使用中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漏洞,资金的遗失情况很不利于企业的经济收益。违规用电的现象十分普遍,当前,我国对于违规用电行为有了明确的制止文件。但是,实际的工作中,对于这类问题存在忽视现象,抄核收人员的工作管理范围比较窄,不能够从企业发展的全局高度开展日常的工作,问题积累之后对于电力企业的经营效益是十分有害的,必须采取积极的改进措施。

2.2回收账款和营销款项两者数额存在问题

电费回收账款与营销款不一致是当前电费管理中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其根源在于营销部与财务部之间缺少默契,工作流程相互脱节所致。首先,营销部与财务部考核时间错位,对欠费情况的核算时间不一致。营销部将欠费核算安排在次月月初,而财务部则是当月核算。其次,在处理电费坏账时,营销部与财务部所用方法不同。财务部参考上报的坏账数据来处理应收账款,而营销部则是将已核销的坏账纳入电费的明细中进行处理。最后是应收电费数额不一致。供电企业受国家电力部门管制,经营理念有问题。

2.3管理体系不健全

供电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电费回收管理及电费核算的制度不健全,对电费回收的风险没能准确分析,缺乏市场经济的管理意识,对客户用电情况的变化没能进行及时掌握。在供电企业电费回收管理及电费核算方面,其本身是一个需要不断改进的动态过程,具体表现为供电企业电费回收管理及电费核算管理体系不规范以及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持手段等。一些供电企业的电费回收管理及电费核算不健全,导致供电企业电费回收管理及电费核算把关力度不强,电费差错以及资金风险存在的较多,工作质量差,这种情况不利于供电企业的良性循环发展。这些都会导致供电企业电费回收管理及电费核算方面问题的发生。

3电费回收管理及核算策略分析

3.1建立健全供电企业的电费管理制度

(1) 成立以经理为组长的电费回收工作管理领导小组,财务部、营销部加强对电费回收的管理,全面落实电费回收管理工作责任制。(2) 建立收费管理规章制度,完善考核办法和激励机制,实行划片分工、责任包干、领导挂点。(3) 不断拓展电费风险管理,转变先用电后缴费的管理模式,大力推广购电制宣传,提高电费预存率。(4) 各供电所全体抄收人员长期耐心细致地做好电费催收和解释工作,努力营造“电是商品”、“用电是您的权利,缴费是您的义务”的良好氛围,以优质服务促进电费回收。(5) 加大电费预缴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缴费方式、缴费时间及用电交费的有关政策规定,培养客户良好的缴费习惯。

3.2推行精益管理,确保电费预警到位

电力系统面向的是全社会的用电户,不仅包括大型的生产企事业单位,还包括城市社区居民、农村基层群众。对于电表抄写的工作复杂程度较高,工作量巨大。为了提高抄核收工作的质量,需要进行工作模式改革。从营销管理的角度负责电费的抄核收,利用信息科技手段将用户的用电量情况科学统计,及时供相关人员分析处理。要做好用户情况的统计工作,实现小组人员的定期走访,设置关键问题的走访咨询部门,解决用户的用电难题,不断将我国的供电事业推向一个新的台阶。要进行企业员工的服务意识训练,从思想意识层面加深对抄核收工作的认识。

3.3财务与营销的统一

供电企业应结合财务部门与营销部门存在的合作差的实际情况,不断的优化财务与营销两者的统一途径。具体的可以通过加强供电企业财务部门与营销部门合作的方式来实现,例如通过信息共享的方式来推动供电企业电费回收管理与电费核算工作水平的提高,可以通过提高供电企业电费档案管理的方式来推动财务与营销的统一,对供电企业客户档案的分析及客户用电情况分析,可以掌握应收电费的账龄情况,以账龄作为基础来优化电费的回收管理,通过电费欠款的催收,来降低坏账对供电企业的负面影响。在账务处理方面,通过电费账务的建立、电费账务审核等对电费总账设明细账目进行必要的查询,进而对供电企业的用电消耗进行科学的分析,掌握供电企业客户的用电情况,分析用电变化的情况以及原因,提高供电企业在经济运行方面的预测性。

4结语

总而言之,电力企业现阶段正在面临着新形势的改革,努力提高电力企业的电费回收管理及核算水平是应该重点考虑的。供电企业应提高对电费收缴的重视,并加强相关的管理制度建设,加强电费回收的精细管理,以提高电费回收的效率,保证电费能够及时回收,进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供电企业电费回收风险的成因及管控对策探讨[J].刘志勇.南方农机.2017(16).

[2]基于供电企业电费回收管理的研究[J].何晖.通讯世界.2017(11)[2]供电企业电费回收管理及电费核算[J].吴海燕.科技创新导报.2016(29).

[3]供电企业电费核算要求和电费管理策略[J].南洋.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9).

[4]浅析供电企业营销电费核算工作的开展[J].赵丹.经贸实践.2016(05).

(作者单位: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葫芦岛供电公司)

作者简介:陈宇思(1982.6.30—);性别:女;籍贯:辽宁省葫芦岛市;民族:汉族;学历:专科;职称:助理工程师,职务:抄表核算收费员:研究方向:电力营销;邮编:125000。

作者:陈宇思 王卉 龙雨婷 徐雯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电视剧制作播出模式分析论文下一篇:房地产管理人员职业道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