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公关研究论文

2022-05-07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网络公关研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普及,人们越来越多的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和服务。对于政府公关问题来说,如何利用好互联网这把“双刃剑”几乎直接决定了其工作开展效果。本文从政府网络公关的产生背景出发,结合当前网络公关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供相关研究进行参考。

网络公关研究论文 篇1:

Web2.0环境下企业网络公关策略研究

摘要:在信息时代,企业的公关活动已经不能局必须直面来自互联网上的新兴媒体力量。Web2.0时代,企业公关活动挑战和机遇并重。通过Web2.0平台,企业能够极大的提升自己的口碑,同样也有可能遭遇自己前所未有的危机。本文针对Web2.0,特别是CGM媒体环境的发展和应用图景进行描述,对未来Web2.0将会主导媒体的大环境预言,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该如何面对这样的环境、做出何种形式的变革。

關键词:Web2.0 用户生成内容媒体 公关 口碑 舆情监测

Key word:Web2.0 User production content media Public relationsOral traditions Popular feelings monitor

作者简介:郝中良,经济师,从事市场营销工作10余年,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2003年,更大的承载能力和更快的计算速度推动了网站动态化的技术变革,此时诞生了一大批创新的互联网应用,如P2P、AJAX、Flash等。这些技术变革带动了网站商业模式的创新,应用这些创新的网站——普遍称之为Web2.0网站,开始打破传统门户的垄断地位,成为互联网的中坚力量。 Web2.0时代就是CGM(Consumer Generated Media)时代,用户生成内容的媒体时代。在Web2.0时代,传播终于摆脱了传统媒体自上而下的单线模式,形成双向开放、双向均衡的传播模式,为公关活动,为主体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平等对话构筑了理想的沟通平台。

一、传播行为在Web2.0时代的改变

随着CGM媒体传播中用户和媒介的改变, Web2.0中的传播流程、传播效果也较之传统具有了很大的变化。必然,也会导致Web2.0环境下企业公关活动的改变。

(一)传播流程的改变

微观上,单个信息进行网状传播。无数信息经过整合,反映在Web2.0的整体环境下,信息的传播则形成了一个循环过程。

Web2.0时代,国内消费者对于传播,已经由被动接受,渐渐转变为主动搜索。消费者在初步获知信息后,会通过搜索了解有关产品的评论和分析,然后决定是否购买。同时,购买并不意味着整个传播过程的终结,许多用户在体验后,还会通过CGM媒体实现经验的分享。在CGM时代,传播途径已经不再是传统的厂商→媒体→用户的单向传播模式。而转变成用户搜索→体验→分享的循环传播模式。

(二)Web2.0环境的意见领袖和把关人

Web2.0的网状传播结构,使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意见领袖。CGM时代的意见领袖主要有以三个方面的特点:第一、意见领袖的产生方式更加多元化。掌握某种技能的用户,如博客作者;频繁接触CGM网站的用户,如论坛版主等都可以成为新的意见领袖。第二、意见领袖的身份多元化。

同样发生变化的还有“把关人”角色。在信息泛滥的Web2.0环境下,“把关”更多地从信息层面,提升到信息的整合层面。CGM网站不仅整合用户内容,并且做出索引和排序,在一定程度起到“把关人”作用。当信息达到一定数量级,排序本身,就已经是种非常有效的把关手段。

(三)对消费者的影响

在接受信息时,包括商业信息,例如新产品的推广,受众根据其对信息接受程度和反应快慢不同,也会分为:革新者、前期采用者、前期跟随者、后期追随者、落伍者。在商业传播活动中,由于种种客观原因的限制,大部分情况下,大型公关传播活动只能在短时间内集中采用。因此,大众传媒真正产生影响的是在“革新者”、“前期采用者”这些用户身上。CGM则不仅可以在第一时间,影响到“革新者”、“前期采用者”,还提供了前者一个发表意见、分享经验的平台,将影响扩大到前期跟随者、后期追随者、落伍者。相比较传统媒体,CGM可以影响的场域具有更宽泛的时间维度,对受众的影响更为持久深远。

(四)Web2.0环境下企业公关的观念改变

无论是网络技术的发展,还是传播观念的走向,都在越来越回归“人本位”的原点。用户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Web2.0时代,传播终于摆脱了传统媒体自上而下的单线模式。双向开放、双向均衡的传播模式,为公关活动提供了同样双向、开放、均衡的媒体平台。公关回归其原始目的,为促进主体和利益相关者(Stockholder)之间的平等对话而存在。

二、Web2.0网站滥用的负面影响

Web2.0网站除了能够有效协助企业推广,但由于使用不当或者监管不力,也会对企业产生灾难性的影响。

(一)人肉搜索

人肉搜索就是利用Web2.0网站,变信息搜索为人际搜索,由众多网民个人提供局部线索,最终获得完整的事情或人物的真相与隐私,并把这些细节曝光。人肉搜索最初是民间自发的,有着善良初衷的,主观上非恶意的网民集体行为;但是越来越多的情况中,“人肉搜索”突破了法律尺度,渐渐演变为一种侵权行为。

(二)病毒营销

虽然在许多CGM网站上,推广并不具有强制性,但是由于SNS、博客等CGM网站的特性,用户同时也是网站推广的利益相关者,所以许多用户默许、支持了这种方式的信息传播。用户有意或者无意地成为了信息(病毒)的携带者,加入到信息(病毒)的传播扩大过程中。更加令人反感的是,一些恶意网站、恶意软件通过病毒来盗取联系人名单,继续扩大其病毒营销。

(三)网络水军

信息轰炸推动了灌水大军的出现。即在论坛、社区、留言板等CGM网站发布大量信息。这种模式在中国被扭曲为“灌水”,并发展为单个公司上千人规模的专业“灌水”队伍。互联网充斥了这种技术含量不高的人海战术。目前,大批量发帖,无论是攻击对手还是宣传自己,都让网民及网络社区产生了极大的反感。

(四)搜索引擎的不正当使用

滥用搜索引擎大致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搜索保护,故意屏蔽负面信息;二、竞价排名,以商业手段干预搜索结果。无论竞价排名走向何处,都不是企业提升其搜索排名的唯一手段。在Web2.0公关活动中,企业要想获得较高的搜索引擎排名,还可以通过搜索引擎优化、充分披露信息、与合作站点交换链接、开展线上活动等多种途径来实现。

三、Web2.0时代的企业公关策略

(一)CGM网站在产品开发期的应用

由于害怕创意被复制,传统企业的生产模式通常封闭隐密。企业通过市场调研和用户分析来设计产品,制成后推向市场。产品的优劣完全取决于市场调研和用户分析的结果,以及企业的生产制作的规模,传统企业保持领先的方法就是规模效应。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优势很容易就被新技术所超越,而不断加快的新产品开发速度导致了市场调研和用户分析的结果往往滞后于用户真实的需求。

生产创造用户价值的产品,离不开企业与用户之间的沟通,这是企业公关第一个变革。在设计与生产产品的过程中,企业必须真正关注用户价值。企业可以利用CGM网站举办公关活动,例如邀请用户进行新产品设计,对新产品提出試用意见和建议,或者对将要投产的概念产品进行投票甄选……通过CGM网站,用户直接参与了企业的产品设计、开发过程。利用这种方式,企业可以及早把握用户关注的核心价值,扩大新产品的用户满意度,加强企业与用户的紧密联系,为下一阶段的营销活动打下基础。

(二)CGM在产品营销期的应用

有效利用CGM媒体传播的螺旋效应放大影响力,是企业公关变革的第二点内容。前文所述,CGM媒体传播的入口是搜索,核心价值是体验及分享。CGM时代的企业公关,必须聚焦在这三点上,才能完整实现CGM螺旋效应。

1、搜索

搜索引擎优化(SEO)是CGM媒体公关的起点。通过搜索引擎优化,网站可以获得更高的关键字相关性和搜索排名,从而提高点击率。在公关活动中,企业不单是推广自己的官方网站,数据显示只有24%的中国消费者会透过公司网站来取得公司的新闻和危机应对消息。企业不仅要同时推广宣传自己产品的CGM网站,还要注意信息内容的优化。

2、体验和分享

体验和分享则是企业在宣传推广阶段公关活动的主旋律。要实现这两点,企业需从媒体选择、创意设计、活动策划、沟通执行四个层面入手,贯彻CGM时代的公关变革。

(1)媒体选择

企业有必要开通自己的论坛和博客,用更为平易近人的方式对公众进行告知。其次,企业也应该鼓励上一阶段的用户(体验者)加入自己的论坛和博客群,积极评论和发表他们对产品的看法和认知。企业还可以和大型的CGM网站展开合作,在其网站上开通镜像专区,扩大影响力。最后需要指出,针对不同地区消费者的不同产品,其CGM媒体选择也不尽相同。

(2)创意设计

企业的公关创意应更多运用多媒体技术。CGM网站为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开放平台。企业的产品营销,可以根据自身特色,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以求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同时又能让用户体验到产品特性,对产品和服务等有更为直观的认识。

(3)沟通执行

CGM媒体公关的沟通执行,最大特点在于:实时、迅速、变动。相较于传统媒体的截稿时间、出版周期。新媒体平台几乎是24小时不中断工作。用户和企业之间的双向均衡、双向开放式对话也必须实时、迅速。CGM媒体也各有侧重,企业公关应定期检查最新的调查数据,避免依赖单一媒体形式。

(三)CGM舆情监测

企业在成功销售过程中,同时需要时刻注意并监控的舆论环境。CGM的特殊媒体形态,使其能够提供实时有效的媒体监控,并且便于媒体数据的统计分析。如何定期、定量、定性的监控CGM舆论,是企业有效实现舆情检测的重点。其中随着软件技术和硬件设备的发展,在短时间内搜集大量信息,定期和定量都不成问题。

舆情监测不仅可以监控潜在危机,同时可以检测企业产品、服务的受欢迎程度,更可以通过CGM掌握用户潮流动向,开发新产品、新服务,以赢得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郭光华.论网络舆论主体的群体“极化”倾向[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4).

[2]刘正荣.从非理性网络舆论看网民群体心理[J].现代传播,2007(3).

[3]谭伟.网络舆论概念及特征[J].湖南社会科学,2010(5).

[4]王雪.网络舆论、集体行为与社会控制[J].探求,2007(1).

作者:郝中良

网络公关研究论文 篇2:

基于新媒体环境下政府网络公关问题研究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普及,人们越来越多的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和服务。对于政府公关问题来说,如何利用好互联网这把“双刃剑”几乎直接决定了其工作开展效果。本文从政府网络公关的产生背景出发,结合当前网络公关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供相关研究进行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政府;网络公关

在互联网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新媒体行业也在逐渐走向成熟,并且具有传播快、范围广、形式灵活的特点,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技术一旦被运用到政府工作中,不仅可以提升工作效率,而且也可以为公民提供参与民主政治的良好平台,更能是政府和民众的联系更为直接,更为密切。由此可见,合理的运用新媒体,可以让政府在公关过程中收到良好效果。

1 政府网络公关的产生背景

首先,政府网络公关是政府网上政务工作的要求。从互联网技术进入中国以来,各地相继开展了政府网上工程,各级政府门户网站、平台及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逐渐走向成熟,为改进政府组织,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提供了有效手段。互聯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使政府公关的进步创造了条件,使政府能够更直接地与公众沟通,更便捷的解决问题。

网民数量的不断增加推动政府网络公关的形成。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同时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为54.3%,超过全球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网民总数较2016年底提升1.1个百分点。这就使政府可以通过网站、微博等多种渠道在第一时间向公众公布消息,同时,网络环境中极强的互动性亦可以形成互动的政府网络公关[1]。

最后网络媒体的不断发展对政府公关提出了新的要求。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行业在中国飞速发展,形形色色的网络媒体也应运而生,时至今日,网络媒体已经成为一把“双刃剑”,在合理运用的情况下可以提升政府办事效率,促进政务公开以及各种调研工作,有利于公民参政议政。但市场经济下,高度商业化的网络媒体由于受利益驱使,常会使用断章取义,甚至丑化等与事实不符的报道方式,给政府公关活动增加困难,因此针对网络媒体给政府公关活动带来的阻碍,熟练运用网络媒体手段进行相应的公关活动也是当前政府公关的必然要求。

2 当前政府网络公关存在的问题

2.1 相关专业人才供应不足

政府公关的主体在通常情况下基本是相关岗位的公务人员。但在互联网这种相对开放的环境下,几乎任何公务人员都能够在互联网上代表政府的形象。由于个别公务人员对互联网的认识不足,对网络公关还没有树立起清醒的认识,网络公关意识比较模糊,加上对新媒体技术的掌握和运用不理想,致使很难有效处理网民意见和诉求。此外,政府既对公务人员缺乏系统的网络公关的培训,又没有设立相应的部门对网络公关的相关工作进行系统管理。由于以上原因,最终导致了互联网的发展起来同相关专业人才的产出不成比例,使政府网络公关发展缓慢。

2.2 公众缺乏参与度

政府的网络公关活动以社会公众为服务对象,在我国,网络公关参与度低的现状体现在网络公民的缺失。网络公民是指在网络的基础上,能够持续关注政府动态、及相关政策法规,并给出合理化建议,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疑问,运用合理的手段与政府进行有效的沟通。当前我国虽未有着7.51亿网民,并且分布在各个年龄段和不同的职业领域,但网民素质普遍偏低,以娱乐消遣为目的的网民占据绝大部分比例,很多有网民会去主动关注政府动向和相关消息,利用互联网进行有效沟通的更是少之又少。

2.3 网络资源利用率不高

网络公关以网络为载体,可以利用不同的渠道对政府进行问政。在执行或过程中由于操作便捷,中间环节少,往往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政府只需要将信息进行整合,便可以很容易的找到规律性信息,从而判断出群众反应强烈的热点问题,为下一步工作以供参考。但在实践过程中,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特征显著,原本畅通的问政渠道中充斥着大量的无关信息,如以消遣为目的谈论无关信息的“咸鱼”和言论大多不真实且极端的“水军”,这就给政府在进行网络公关时增添了很大的工作量,同时也使真实性难以保证,种种现象直接导致了虽然网络资源颇为丰富,但是资源利用率却低得多。

2.4 缺少相应的制度保障

目前,政府网络公关制度规范尚不健全,虽然近几年政府相继颁布了各类法规来指导网络公关服务工作,然而由于其权威性相对于法律较弱,使之在执行过程中受诸多制约因素的影响,同时我国网络大环境这一客观因素也不容忽视,要想使得网络公关服务能够真正的开展到实处,除了制定完整的法律法规,利用法律的权威性规范以外,整顿网络环境,让公众有序参与到网络问政当中也是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3 提升政府网络公关能力的方法

3.1 转变思想,提升政府公信力。

我们的政府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所以在工作中,要做到心系人民群众,做好人民的公仆。政府相关公务人员应树立良好的公关意识,学会通过网络渠道进行政府公关。在具体事件的处理上,掩饰或沉默只会让公众对政府失望。政府应该利用网络积极主动地与公众进行对话,并及时做好公开信息,只有积极主动并持之以恒地做好以上工作,才更有利于提升政府公信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公众混乱的认知,也可以避免有损公平性的事件发生,更好的维持政府与社会公众的信任关系[2]。

3.2 培养和引进公关人才,提高网络服务质量

习近平同志的系列重要讲话中指出,要解决好“本领恐慌”问题,真正成为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目前的公务员队伍中相关专业的公务人员并不在多数,专业理论和技术的缺乏阻碍了相关工作的开展。因此,政府需要加强对公务人员的专业性培训,使之树立新媒体思维,对各种网络媒介拥有更清醒的认识,能够掌握并运用新媒体的特点、规律为工作创造便利条件。

3.3 提高公众参与度

电子政务工程是公民有序参与网络问政的基础,因此,提升公众参与度的首要前提是建设好国家基础信息系统,充分开发信息的资源。与此同时加大对电子政务系统的宣传力度,让公众充分了解并且能够运用电子政务系统参与到政府等额网络服务当中,让网民与政府的沟通畅通无阻,同时对于公众提出疑问、意见或建议及时予以反馈,不仅直接提高了公众的参与热情,更能够拉近与群众的關系。

3.4 营造和谐的网络公关环境

首先,健全有关网络管理的法律法规。通过网络立法为政府网络公关提供法 律标准,不仅是政府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也对规范网络环境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其次,注重政府网络信息资源的安全管理,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管理,使政府的网络公关环境更为和谐。

3.5 建立网络舆论反应的责任机制

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互动性等特点,网民自身受教育程度或情绪原因,难免会根据自己主观判断传播各种或好或坏的信息,因而导致舆论良莠不齐[3]。同时,匿名的网络环境,也给了一些网民创造了宣泄情绪的理想场所,由此可能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甚至误导大众舆论走向。因此,在处理舆论问题上,首先应对持有中立态度的大多数网民进行引导。处于中立态度的第三方言论往往是更具有社会协调功能的公共话语,公众话语是社会民间诉求的集体表达,集成了诸多私人话语的共同点,因此对其加以引导可在网络公关中获得更多的民意支持。其次,寻找舆论领袖,非官方网络媒体的公信力。 通过有影响力的社会公众人物撰写博客、对公共事件发布评论,以此来对广大民众进行正确的引导。

4 结语

运用网路手段进行政府公关不仅是更好的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同时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在实践过程中有关部门既要充分树立新媒体意识,认识到网络公关的积极作用,又要对网路媒体中存在的诸多挑战采取合理的方式加以应对,使网络公关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郭萍萍.新媒体影响下基层政府危机公关能力的提升[J].经济师,2017(11):36-37.

[2]王莉莉,崔凯翔.新媒体环境下政府网络公关问题探析[J].视听,2017(3):108-109.

[3]汪晓梅.试析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危机公关的对策[J].新闻研究导刊,2016,7(11):329.

[作者简介]陈舒,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生。研究方向:市场营销,工商管理。

作者:陈舒

网络公关研究论文 篇3:

关于网络公关与网络舆论关系研究

摘要:当各种网络公共事件频繁爆发并在现实生活中产生了强烈反响,引起了诸多关注之时,《时代周刊》的记者们率先揭开了“网络公关”这层神秘的面纱。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些网络公关公司竟然在操控着至少一半的社会舆论。但是面纱背后的真相却不仅仅是让我们有勇气去面对它,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去反思:是谁给“公关”抹了黑,我们该如何还原真实的民意、真实的网络舆情、以及正确的公关导向。

关键词:网络公关 网络舆情 操控

一、引言

 你敢想象吗?根据《谁在操纵网络舆论》的表述,网络上的50%的公共事件都是假的,也可以说一件网络上热炒的消息其真实度就在50%左右,你是信还是不信呢?网络公关公司的内部推手几乎从不相信网络中的言论,我们的网络大众被网络虚假信息肆意愚弄。我们的情感被他们横加践踏。鉴此,我们在思考,国人在深思,哪里才有真正的网络民意?又该如何破除网络公关营造出来的虚假舆论呢?

通常说来,公关就是公共关系的简称,但遗憾的是公众似乎只知公关不知公共关系。笔者认为,公关和公共关系早已不是似是而非的两种概念。公关,在中国社会里一直流行着一种错误的观点,误把公关理解为“公关小姐”。而公共关系这一概念,自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进入我国,在高等学府的学者眼里一般指一个社会组织用传播手段使自己与相关公众之间形成双向交流,使双方达到相互了解和相互适应的管理活动;可在有些中国公众眼里就只是“公关”。尽管经过了90年代的大力发展和整合,但公关直到今日还处在负面事件的阴影中、活在人们的误解里。要消除误解,我们就必须坚持摒除“公关”的错误认识,宣扬公共关系的真正含义。另外,我们认为公共关系是一个高尚的职业,绝不是一种鄙俗行为的代名词。因此,公共关系强调建立良好的沟通、树立正面形象的方式。现代网络公关。指的是我们组织通过网络渠道实现公关的效果。网络公关与网络舆论具有何种关系,他们之间具有何种影响,这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二、网络公关与网络舆论关系现状

时下,针对新闻热点,网络公关公司雇佣“水军”(兼职发帖者)来为客户发帖、回帖、转帖造势,从而控制舆论达到自己的目的。控制网络舆论,实现个人目的是网络公关者的真实意图,网络公关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

不少专家和学者对当下中国大搞经济建设背景下的社会风气表示了担忧。虽然我们经常意犹未尽地谈改革与开放对富裕生活变迁的影响,但这种速度赶不上从2000-2010这10年来网络蓬勃发展和信息高速流动的迅猛。网络赋予了各种文化交流一个广阔的平台,为言论自由创造了更为通畅的空间。在便捷的互联网操作下,信息分享无处不在,思想冲击“日新月异”。人们接受到的信息越多,知识自然越来越丰富,追求新奇的0理特点也越来越显著。一个“标题党”就像是大街小巷的吆喝着,可以立即引来闻风而动者,一条QQ短信息可以瞬间被千传万栽,一条关于刘翔退出奥运会的新闻可以骤然间形成一场轩然大波。往往是企业和组织的危机、负面的报道和消息最能吸引人们的眼球,最能弹出人们的口水。在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初期,不明白网络背后机构与组成的青年网民们,占了中国网民总人数30%,显然很容易被见风使舵者“操控”——他们可以利用公众的某些情绪,把原本符合公众客观情感的真实舆情演变为引起重大关注的虚假舆论,这样的后果太令人忧虑:那么,哪些因素导致这种不良结果的产生呢?

(一)网络受众沦落成为“工具”

中国互联网虽然处在一个成长阶段,可是它的发展却是惊人的,根据CNNIC(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简称)关于中国互联发展状况的报告,2008年底中国已经有2.9亿的网民。但在2010年7月中国的网民已经超过了4.2亿。进入中国互联网的门槛很低,4亿网民的组成结构十分复杂,多数人只是借助网络的便捷获取信息。这些大批量新进入互联网的网民们在享受网络的新奇和各种功能时,可能早早成为网络公关公司利用的对象。

面对巨大流量背后的利益链,网络公关公司制造各种言论、删帖、高回复量、买通互联网站等等措施,使得网民浏览网络中热点信息的第一时间被他们的意图所操控。尽管网络推手们自己不说,但是在他们眼里,广大的网民们是一群“思想情绪化的笨蛋”:网民们发表回帖也对事件产生直接的、情绪化的想法。可是网民们从来不会考虑这些假象背后的幕后操纵。有的甚至连事实真相都不曾考虑。况且这些“网络推手”也是经过一番精心策划,也没人揭发内幕。因此,用夸张的语言和所谓的“事实”调动他们的情绪易如反掌,广大网民被之玩弄于股掌之间。

(二)网络公关组织受利于商业竞争

网络公关组织越来越多,许多传统公关公司也相继介入互联网。当下网络公关的盈利模式和成功运作是得益于我国网络法治的力度不够和大多数网民的不成熟心理。然而他们这种不顾良知、旁观热闹和制造舆论影响的个中行为不是他们天生好奇或兴趣,是因为有利益方的需要,也即客户的强烈需求。

市场这么大,蛋糕这么大,大家都想自己成为切蛋糕的人,于是为了自己公司的利益,不同竞争性公司都愿意让第三者——网络公关公司去替他们做有违商业道德之事,想尽方法去给竞争对手造成负面影响和连锁危机;同时,紧接着而采的又是对方如发包炮制的“报复性”网络舆论,因此网络公关公司成为背着黑锅的跑腿军师。他们不是利用专业知识帮助组织进行危机化解,而是竭尽其能制造企业危机。当然也有很多网络公关公司拒绝这种不良行径,但是其中巨大利益的诱惑,又有几家公司可以抵挡得了呢。比如一些网站需要网络,厶\关公司来炒作网络红人等,都是出于一种商业利益。

(三)低成本高收益驱使下的网络公关

目前,中国国内以操纵网络舆论为生的公关公司或营销公司约有1000家,其中北京居多。而在为这些网络公关公司做兼职发帖人的“水军”浩浩荡荡有十余万之众。利用进入互联网门槛低、网络资源低廉、信息传播速度如同病毒繁殖般迅猛。“水军”上路很容易;而利用一套全面的舆情监控系统,网络公关公司一般付给“水军”的酬劳几百或上千元足以,但对于“水军”自身来说如此简单的工作有这种收益实属不错。

再有,曾经被许多网民痛批的“三毛党”、“五毛党”(吉指发一条帖子可收益三毛或者五毛钱的专职发帖人),像这样的人,网络公关公司几乎随处可觅,只是操作起来要隐蔽点、低调点。

三、建立网络公关与网络舆论合理关系路径探讨

舆论有两种,一种是事实传播;一种是谎言流行。对于客观事实,我们知道如何面对:但如何破除谎言呢,就必须找到认识谎言的切

点,甚至找到源头。一些网络公关公司在进行舆论造势的时候,通常为了扩散影响力要和多家网站合作,然而其中谎言的识别点就在各大论坛大批量的复制信息里,这样的帖子如出一辙,这样的谎言太容易觉察。仔细看看“华南虎”的照片和对地域等情况分析。专家看出其中破绽不是难事。同样,发帖人身份、回帖人身份都可以通过心理学知识、通过逻辑判断以及一般常识进行判断。

调查不能仅仅局限在网络环境中,网民的匿名有时难以区分真假。在现实生活中。从真实的生活中获取信息对企业和政府来说才更为有效,并且要及时通过媒体将真实的情况反馈给广大的网民。我们如何正确处理网络公关和网络舆论问关系,使网络舆论服务广大的网民,是我们学者需要研究的问题。

(一)重在德育,法治先行

虽然政府掌控了舆情监督的技术方法,但网络公关公司也具备了这样的技术。我们如果通过监控软件手段对网民的言论进行限制,反而可能引起网民的怀疑,网民的隐私将在技术的发达条件下被越来越容易窥探和获取。这样“网络黑社会”(也即前文所说“网络公关公司”、“水军”、“网络推手”等等)会获取舆情,造势之风更不可想象,当然也不能停滞发展技术监督的步伐。

因此有效地利用法律来保障网民们拥有合理的知情权、足够的言论自由;防止虚假舆论给社会造成负面影响。同时进一步规范商业道德、舆论道德。让网络公关活动服务于一个和谐的网络社会环境,让政府对舆情拥有调控和疏导的空间。

在一个多元化融合的社会背景中,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中道德的积极性不断发展,网络文明需要持续完善。从事公关活动的企业需要从企业责任上升到社会责任的高度,媒体工作者需要重视自己的新闻使命。唯此,我们的网络公关公司的职业道德才得以体现,我们的网络舆论才会净化。

(二)加强网络管理与提高网民的辨别力

很难要求网络工作者和网民做到理智地面对网络热点公共事件,可是网站的管理工作者们首先必须承担起对网民公众的责任心。不能颠倒事实黑白,昧着良心接受操控去制造虚假舆论。通过法律途径应该使得这些相关工作人员自觉接受来自社会和网络的监督,不能徇私舞弊,滥用职权,谋求不轨利益。

同时,通过加强网络管理来构建我国的网络管理机制,让所有的人都承担起自己在网络上的义务,并肩负起相应行为和结果的责任。同时,网民在面对各种铺天盖地而来的信息时,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讲冲动的言论和随意地转帖,不被黑心的企业和网络公关公司牵着鼻子走,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和判断是非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为其他人做正确引导。

(三)传统媒体切忌跟风网络舆论炒作

在网络媒体还未出现的时候。都是由传统媒体发布信息,广而告之;但如今传统媒体有时会因网络媒体掌控了许多第一时间新闻,吸引了受众的关注焦点,便开始为了迎合一些公众的口味。也不论真假就大肆报道网络热门事件、跟进炒作。

这恰恰是给这些负面舆论做了免费宣传,如果不能清醒意识到其中的要害,不做深入的调查就报道,长期来说不但伤害了一些组织的基本利益,对媒体自身也是一种伤害。这会使得传统媒体更依赖于网络舆论短暂的热点炒作,从而媒介自身的“意见领袖”功能成为公众的误导。当事情真相被曝光后,这些媒体也会失去公众的信任。

四、结论

现代社会是网络占据重要部分的社会,我们不能没有网络舆论,我们的网络公关要为我们的网络舆论服务,要遵循基本的道德和社会准则,绝不能为了自己私利操纵网络舆情。同时,我们的广大网民要有是非鉴别能力,面对网络舆论要懂得保持应有的怀疑态度和精神,不被祸乱网络舆论的少数公司利用。

我们有理由相信,网络公关在实现企业个体服务的同时也将服务全社会:网络舆论在传播真实信息的同时,必将抛弃沾满私利的虚假性。

作者:李俊松 杨舟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地区油画艺术论文下一篇:班级文化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