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及其干预的质化研究——以贵州师范学院为例

2023-01-02

一、问题的提出

留守大学生是城市化带来的特殊群体。以往研究表明, 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在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方面存在特殊性;由于与父母长期分离, 他们在家庭教育、亲情关怀、学习生活、安全保护等方面经历了一系列问题。本研究从心理学视角去研究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 采用团辅来干预无疑具有很大创新性和探索精神, 也为高校人际关系的团辅干预提供了理论借鉴;以留守儿童自杀事件发生省份为例, 具本土化和代表性, 用深度访谈等质化研究范式分析他们的人际关系, 为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交往提供借鉴;不仅有利于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良好发展, 且对留守儿童的培育提供一定的建议, 引发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爱[1]。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的设计

1、研究对象

成员共有5名, 均来自贵州师范学院专业不同的女生, 平均年龄为20.5岁, 居住在农村, 留守时间不同。

2、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择质化研究的方法, 通过观察、访谈、团体辅导 (为主) , 以开放的研究态度, 了解研究对象的所思所做, 并采用了叙事研究的表达方式, 透过叙述在干预过程中所发生的与个案密切相关的事件, 来呈现治疗干预的完整性和过程性[2]。

3、团体辅导的实施及过程

团辅结束后, 我请大家分享了自己参加这几次团体辅导后的感想, 以下是其中一成员分享的部分摘录:

亲爱的伙伴们, 你们好!两个月的时光很快就结束了, 虽只是周末的一约, 却很开心、轻松。我们打开心扉, 聊自己, 聊家人、朋友。更多的认识自己、认识外界、自己的优点及学会赞扬别人, 学会了怎样与人更用心地交流。生活经历让我们同聚在一起, 收获了几颗真挚的心灵, 我们共同交流, 一起学习和游戏, 我们又因为性格的部分差异而形成自己的小世界, 当它们融汇在一起时, 是多么美丽漂亮的一幅彩图。谢谢彼此的相伴!我们虽多年与父母分开, 但是手机网络还是让我们与父母常年在一起, 并没有太多的与他人不一样。因为所经历的每一个人, 都共同构成了我们生活的多彩图, 一样的美丽, 一样的绽放[3]。

三、讨论与启示

第一、本学院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多存在自我效能感较低特点。

第二、她们对自我的认识受到许多外在因素的限制, 仅仅听从别人的评价, 并未认真了解过自己。

第三、大部分存在交往的心理渴望与交往方式的被动之间的矛盾。在心理上有交往的渴望, 但在行动上缺乏主动性, 对人际交往存在畏惧心理, 甚至自我封闭。强烈的交往需求与闭锁性导致的孤独感之间常常发生矛盾。

第四、团体辅导成员在辅导结束后的感受证明了团体辅导在对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人际交往干预的有效性[4]。

由于个人能力的不足, 相关经验不够丰富, 本研究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

一方面, 在招募的被试中没有男生, 所以异性之间的人际交往我们没有涉及。另一方面, 留守儿童与有留守经历大学生不仅是年龄上的延续, 更是同一个人的心理成长背景和未来人格塑造。目前研究认为留守经历对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但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 心理弹性视域下的留守经历大学生具有多种优秀的积极品质。重视该领域的研究具有重大的参考意义, 分析该群体的独特的优秀人格特质对目前留守儿童的教育和身心发展提供借鉴。

摘要:留守儿童的现象一般只在中国被提及, 也是中国近年出现的一个严重社会现象。从2015年6月9日晚, 贵州毕节4名留守儿童在家集体服农药自杀身亡事件看来, 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身心健康水平较低, 应当引起全社会的注意。本研究是以深度访谈等质化研究的范式, 来探讨留守经历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 所以相信出来的结论更加贴近他们的实际生活。

关键词:关鍵词:留守经历,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干预,质化

参考文献

[1] 赵建敏.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问题解析[J].成功:教育, 2011 (7) :275-276.

[2] 黄佳, 朱翠英.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研究[J].学理论, 2014 (25) :122-123.

[3] 倪磊.叙事取向团体辅导对改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 2013.

[4] 苏毓婧.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分析及改善的建议[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10 (2) :32-35.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研究转型论文下一篇:数学课堂教学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