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费预算管理论文

2022-05-02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教育经费预算管理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摘要]职工教育经费预算是当前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关系着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加强职工教育经费预算,对推动职工教育事业的发展能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教育经费预算管理论文 篇1:

关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预算管理的思考

摘 要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来源主要是建立在由政府包干的基础上,但预算工作缺乏有效的依据和标准。为了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使用的合法性、合理性、经济性,保证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必要强化经费的预算管理。本文以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预算管理为出发点,分析了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农村义务教育 经费预算 预算管理制度

一、建立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预算是农村中小学根据教育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包括教育事业费(即各级各类的学校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和教育基本建投资(建筑校舍和购置大型教学设备的费用)等。它反映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计划和发展规划,反映农村中小学对教育经费的需求,是教育部门预算的基础,是政府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萨缪尔森对公共产品“效用的不可分性、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解释, 义务教育属于公共物品,但长期以来,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一直得不到政府的全面保障。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公共财政覆盖的范围扩大和公共服务资金的投入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现已全部纳入财政保障范围。中央财政2011年拨给地方教育款项中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部分资金预算566.3亿元。其中免费教科书资金129.4亿元、公用经费补助资金335.3亿元、中西部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58.7亿元、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资金42.9亿元。财政部要求各地按照有关政策要求,做好预算编制、政府采购、项目组织实施等相关工作,并确保地方应承担的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保证农村中小学校正常运转。因此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长效机制势在必行。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预算的管理,直接关系到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方针和政策的落实。对于明确政府的责任,规范政府的行为,保证义务教育的经费来源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预算管理的现状

随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实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大量增加,经费管理制度框架不断完善。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农村中小学预算财务管理基础较为薄弱等原因,经费管理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预算管理的认识不到位。

按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中央专项资金会计核算暂行办法》的规定,我国实行各级政府、各部门及所属单位都应按照规定实行各级预算的编制进行预算。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预算是单位预算,由县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进行预算。由于县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对经费预算管理重要性的宣传力度不到位、教育培训不够,致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对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没有建立有效的预算管理机制,预算管理仅仅只限于形式上。

(二)预算管理体制的不完善。

目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预算是根据地方财政部门关于编制年度预算进行统一部署的。农村中小学校根据自身学校的基本情况和发展的需求,编制年度预算建议数, 上报给县级教育行政部门, 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审核、汇编报送县级财政部门。县级财政部门结合实际根据行政部门上报的预算数额,统筹安排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经费, 编制财政预算方案报给县级人民政府审定, 经批准后再由县级财政部门下达预算金额。在此过程中,由于缺乏实地考察,沟通和协调,通常仅仅只是根据上一年度的预算作为编制预算的基础,这种方法没有考虑到农村中小学自身的发展和师资力量的改进,有失公平公正,导致教育经费预算没有针对性和计划性,不利于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有些学校为了获得私利,故意虚夸预算编制金额,使得实际教育经费预算执行困难。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预算管理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完整的预算控制机制,导致了预算约束不足。目前一些农村偏远地区尚未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有的虽有相关的管理制度,但形同虚设,并没有严格按照规章行事,使得教育资金利用的循环严重脱节。

(三)预算监督力度不够。

预算管理中强调预算经过人大批准后具有法律效力,必须严格执行,未经法定程序,无特殊原因,不得随意变更或追加。但由于没有建立相应的监督反馈机制,有些农村中小学在预算经费获得后,并没有按照所编制的预算项目进行收支活动,使得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预算经费的执行效果比预期相差甚大。有些学校正常的教育经费被非教育支出所挪用,只对学校的人员发放经费,而拖欠教育设备款或基础建设维修费用等现象普遍存在。

三、强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预算管理的建议

针对上述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经费预算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建立和健全预算管理体制:

(一)提高对教育经费预算管理的认识。

目前我国中小学校财务管理以校长负责制为主,因此各农村中小学校长应提高自身对预算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在工作上要大力宣传预算管理在学校发展中的特殊作用,对学校财务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和学习,切实作好预算工作,特别是有关预算制度如何集体落实问题应全面理解。建立健全学校预算管理体制,严格按批复的预算抓好执行,合理合规使用资金,以预算管理为中心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只有及时正确地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才能真正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壮大。

(二)完善义务教育经费预算管理体制。

省级财政、教育部门负责按照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地区农村中小学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以及经费管理、绩效评價等办法。按照《预算法》、《会计法》等的要求,结合本辖区内的实际情况确定统一拨款标准和追加变动余地,项目拨款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 汇总审核拨付, 并建立严格的项目资金追加程序,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投入力度,合理分配中央和省级各项保障机制经费,建立公平合理的测算体系与高效透明的拨款程序。

县级财政、教育部门负责制定全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预算管理办法,并组织和指导预算的编制、执行、调整和决算等工作,定期向上级财政部门报告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保障管理情况。及时足额拨付保障机制资金。同时,县级政府拨款机构在具体拨款过程中还注重处理、协调与拨款有关的各部门、学校、家长、学生及其他相关人员之间的关系, 从而使规范化的拨款体制落到实处。

农村中小学校长应负责组织学校按规定编制学校年度预算制定学校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学校资产管理。对学校经济活动及财务收支情况进行控制和监督。定期公示学校财务收支状况,组织编制学校年度决算,进行财务分析,如实向上级部门反映学校财务收支状况,保证教育经费的透明和公开。

(三)加强义务教育经费预算监督力度。

农村中小学应建立起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的预算管理监督体制来提高预算经费的绩效管理。内部监督主要是指农村中小学的全体师生应共同监督学校的预算管理活动,农村中小学应将学校每年度的预算、决算等项目公开公正透明,接受全体师生及学生家长的监督。外部监督指应加强审计部门、财政部门及教育主管部门的监督。加强预算的监督、考核力度,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严格按照预算执行。根据“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的原则,应对农村中小学实际情况的预算编制、审核和批准的过程进行的监督检查,以确保编制的预算是否真实、科学, 内容是否具体,是否将最急迫、最重要、可行性最强的经费保证落实到位;对农村中小学预算执行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保证预算目标的顺利实现;对执行结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揭露矛盾,总结政府预算管理中的经验教训。□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顾昕,周适. 中国公共教育经费投入与支出的现实审视. 河北学刊,2010,03.

[2]黄杰.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构建.中国农业教育,2005,2.

[3]姜洪祥. 略论当前基础教育经费存在的问题与改进. 财经界,2010,02.

[4]刘宛若,张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的原因与对策.甘肃农业, 2006,3.

作者:李超

教育经费预算管理论文 篇2:

关于教育经费预算管理机制的改革与创新研究

[摘要]职工教育经费预算是当前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关系着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加强职工教育经费预算,对推动职工教育事业的发展能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关键词]教育经费 职工培训 预算

职工教育培训作为人力资本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受到管理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许多单位将之视为关乎员工个人和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职工教育经费预算机制是保障员工参与培训公益性目标实现的关键。本文以此为背景,对某海上救助单位职工教育经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教育经费预算机制创新的具体措施。

一、职工教育经费预算的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知识经济时代,科学知识总量正以几何级数增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单位对职工业务素质和知识结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单位组织职工接受教育培训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趋势。而建立职工教育经费的预算机制,能更好地促进单位对职工培训制度的重视度。建立职工教育经费预算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对单位职工培训经费的统一规划使用,确保教育经费得到规范,有效的使用。

具体到本文研究的某海上救助单位,其职工教育经费预算体制就是在立足于单位经济发展的背景下,通过创建职工教育培训机构和联合企业自主培养等途径,建立起成体系的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管理规则,以保障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满足和增进单位职工的业务水平和道德素质。

总而言之,职工教育经费预算机制是各种行为主体共同管理单位职工教育培训经费配置事务的诸种方式的总和。职工教育培训经费预算机制的研究,是针对其经费配置低效率、不公平发起的,其目的在于强化教育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和合法性,开始重新调整单位与职工之间的权力边界。因此,职工教育培训经费预算机制强调效率、法治、责任,强调在一个既定的范围内运用单位权威维持秩序,满足职工个人发展和单位健康运转的需要,以最大限度地增进职工教育培训事业的公共利益。

二、职工教育经费预算管理的工作职贾讨论

职工教育经费预算管理工作,并不仅仅只是编制经费预算表,工作人员应积极树立全面预算管理的工作理念,推动职工教育经费预算工作的细节化和精细化管理。一般来说,主管职工教育经费预算的工作人员应参与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参与职工各种培训场所的布局、培训规模等事项的检查、评估和指导;二是精确做好人员需求的摸底预测工作,组织编制年度教育培训计划,布置、安排、检查有关职工教育培训任务和工作;三是按照举办培训班申报审批制度,归口管理办班计划。管理内容包括培训对象、教学计划、办班地点、经费来源、收费标准等方面,检查办班计划执行情况;四是编制职工教育经费预算,搞好经费的使用和管理。

在职工教育经费预算管理工作职责规划中,本文所研究的海事救助单位有着比较清晰的工作定位以及明确的预算工作职责规划:一是预算权责分明,海事单位职工教育经费预算管理工作是在处级干部的领导下进行展开,能保证职责岗位分离,权限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约束。二是预算工作以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为准绳,积极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对职工教育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及上级主管部门对职工教育工作的各项管理制度、规章和决定。三是预算管理工作具有开阔性和发展性的特点。海事救助单位职工教育经费预算部门经常与各兄弟单位进行沟通和联系,以吸取先进的职工教育经费预算的管理经验。四是预算编制审核程序有着严格的管理制度。海事救助单位的各项教育经费预算的编制,都是以满足局属各单位的需求为标准,在做好经费预算的同时,相关培训计划还需报到领导处进行严格的审核。五是经费预算可以进行动态调整。有关职工教育培训计划,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脱离预算范围内的事项发生,这时,预算部门可以根据原定计划的实施情况,对经费预算进行动态调整,以保证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六是对教育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全程跟踪。为了规范职工教育经费在预算范围内合理使用,海事救助单位不仅对每笔预算经费进行严格审批,更对教育经费的后期使用情况及效果采取跟踪监督,保障教育经费落实到位、用到实处、恰到好处。此外,海事救助单位对职工教育预算经费投入效果的评价具有一定的话语权,比如说教育经费预算主管部门负责参与全局工人技术等级岗位考核培训工作、审核各类学习班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以及加强SMS培训管理和考核工作等。

三、职工教育经费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海事救助单位的职工教育经费预算支出基本上还是根据预估职工人数来安排,还停留在基数预算的编制方法上,弹性预算管理在职工教育经费预算支出中还是一片空白。当前的预算模式遵循“以人定支”的编制思路,这种方式存在明显的弊端。其一,不利于职工个性化的保持以及综合平衡能力的发展。其二,这种预算模式也不利于开展具体的管理工作和财务监督管理工作。对人员的管理是当前各项管理中最困难的部分,职工接受培训的随意性很大,不确定性很高,这样不利于财务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其三,容易促成经费的过度消费等。

另外,本文讨论的某海事救助单位在职工教育经费预算编制控制中还存在一些漏洞。比如尽管该单位已经将职工教育经费单独列出以作为专项支出,但是其预算编制的基础数据缺乏标准,尤其是单位各部门人员方面缺乏统一的基础数据处理标准,容易造成预算执行软化的现象。还有,职工教育经费的预算太过于笼统,经费开支计划不具体,只是大略地把有关开支项目列于一类,一些该细化的项目没有细化,极易导致预算执行中出现铺张浪费的现象。再比如说,该单位编制的职工教育经费预算存在目标责任不清的地方,虽然有专员对教育经费的使用效果做出评价,但是,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的主观性,没有成套的制度标准予以明确责任。

四、职工教育经费预算管理机制的创新对策研究

对于职工教育经费的预算编制,财务部门应负责积极贯彻国家有关职工教育经费使用规定和标准,并结合单位有关员工培训计划,提出开班、编写教材、资料、电化教学材料等用途的经费计划,并对经费使用进行跟踪管理。具体来说,对职工教育经费预算管理机制的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单位技术类项目的教育经费预算应进行资料的补充

1 单位新项目新业务的开展,应充分考虑岗位技术技能要求、设备操作难度等因素,按照有关规定的相关标准,在项目投资中列支技术技能培训费用。

2 单位进行救助技能项目的培训,应按相关规定从项目投入中提取职工技术技能培训经费,重点保证技术骨干、高技能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加强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管理

1 建立健全职工教育培训经费提取和使用的规章制度,严格按照规定范围和控制额度开支。管理者应确保本单位职工教育经费的提取与使用。

2 单位职工教育培训主管部门要根据职工教育与培训计划合理安排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使用。对于本文的研究对象来说,该海事救助单位提取的职工教育培训经费还应与二级单位协定,划分一定的比例分别管理与使用。

3 鼓励单位建立职工个人学习与培训账户制度。对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费用的培训计划,可以采取单位、个人、工会共同向账户注资方法,支持职工个人学习与培训,并建立学习档案,完整记录职工学习与培训的情况。

(三)严格预算调整,经费预算按批复执行

职工教育经费预算一经确定,要严格按照批复的预算科目和数额执行,不得突破预算,不得随意调整挪用。对于一些临时性突发培训,要严格按照有关规章制度和程序办理报批手续。对这类突发性和偶然性的预算调整,应先由人事部门提出申请,经财务部门审核后编制调整方案,预算调整方案必须详细注明调整的原因、项目、数额、经费来源、预算现状和调整措施等内容,做到一事一报,并按规定的审批权限和程序报批。

(四)完善经费提取与使用的监督

1 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内部审计等有关部门要分别履行监督单位提取与使用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职责。

2 单位应将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提取与使用情况列为厂务公开的内容,向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报告,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公开,接受职工代表的质询和全体职工的监督。

参考文献

[1]王贵军,昊莉.《加强预算管控,提高事业经费管理水平》中国集体经济.2009.11

[2]刘宝清,杜富春,姚斌.《加强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管理不容忽视》.现代企业,2009.08

[3]吴景松,俞建伟,刘瑜《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保障机制研究》.现代企业教盲,2009.04

[4]尚会英.《企业职工教育经费使用与管理的几点思考》.冶金财会,2010.03

[5]顾昕,周适.《中国公共教育经费投入与支出的现实审视》.河北学刊,2010.03

[6]姜洪祥.《略论当前基础教育经费存在的问题与改进》.财经界.2010.02

作者:欧阳洁英

教育经费预算管理论文 篇3:

试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科学预算管理

2005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开始实行,确定了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原则。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农村义务教育经费,这一原则的确立,避免了“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体制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分担责任不清、相互扯皮等缺陷,是对“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完善,从体制上确保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来源。《财政部、教育部关于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加强财政预算管理的通知》明确规定,对农村中小学经费实行“校财局管”。因此,要“加强县级预算管理,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校预算编制制度。科学规范的农村中小学预算管理制度,是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顺利实施的重要措施,是规范农村中小学经费管理的关键环节”,并要求2006、2007两年分别在西部和中部地区分区域全面试编规范的农村中小学预算,2008年开始,正式编制农村中小学经费预算。

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科学预算管理的内容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预算是农村中小学根据教育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它反映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计划和发展规划,反映农村中小学对教育经费的需求,是农村中小学财务工作的基本依据。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科学预算管理包括以下几方面。从内容上看,包括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收入预算指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勤工俭学收入和其他收入,支出预算指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从预算编制上看,预算的内容要全,预算数据要实,预算的安排要细;从预算审批上看,要经过“两上两下”的审批流程,即预算建议数上报,预算控制数下达;预算草案上报,预算批复下达;从预算的实施上看,预算执行要严,加强监督以及监督评价。

二、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没有编制预算

对于农村中小学来说,预算编制是个新鲜的事情,长期以来处于空白,新机制实施后,虽然国家三令五申强调农村中小学科学的预算编制关系到新机制改革的成败,并组织专家、学者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演讲,说明农村中小学预算编制的内容,强调农村中小学预算编制的重要性,但仍然有不少地方的中小学校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真正认识到预算工作的重要性。有些中小学简单地认为作预算就是开口向上级要钱,怕得罪上级,影响前程,干脆坐等上级的“施舍”,给多少,就拿多少,不“惹事生非”。

2.预算由政府财政部门代为编制

新机制实施之前,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由当地政府包干,中小学校教育经费收支预算也由当地乡镇中心学校财政机构代办。新机制实施后,虽然撤销了乡镇中心学校财政机构,取而代之的是县域内的中心财务会计机构,但由于农村中小学财会人员的缺乏,自身无法编制预算,仍然委托乡镇财政代为编制。乡镇财政通常只是根据中小学校上一年度或以往年度的预算作为编制基础,缺乏与各中小学校充分的沟通、协调和讨论,既不了解学校的收入,也不清楚学校的支出,编制出来的预算不符合实际,在执行过程中问题百出。

3.编制预算的片面性

科学预算必须做到预算的全面性,既要保证有“吃饭”的钱,也要保证有“建设”的钱;既要预算支出,也要预算收入。新机制实施后,很多学校开始编制预算,但普遍存在预算编制片面性的缺陷。有些学校由于发展眼光的短浅,只顾眼前,看不到学校未来的发展。在编制预算时,只考虑到学校维持基本运转的日常经费,没有把保证事业发展的专项经费纳入预算;有些学校只预算支出,没有预算收入,有意扩大支出,隐瞒收入;还有一些预算,内容不够具体,没有收支的明细项目和科目等等。预算编制的片面性造成经费支出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也是造成经费挪作他用和乱收费的根源,不利于农村中小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4.简化预算审批流程

科学的预算管理,要严格遵循预算审批的“两上两下”流程,但在实际的操作、执行过程中,有些学校跳过“一上”和“一下”环节,认为“一上”和“一下”环节只不过是作秀而已,不屑为之,而是直接按照学生人数、公用经费标准以及教师人员经费,进入“二上”环节。“两上两下”审批流程,“可以产生许多的信息流动,使财政部门更加了解教育、了解学校,理解教育、理解学校,进而支持教育、支持学校,也可以使教育部门和学校了解财政,理解财政部门,支持财政部门”,而审批流程的减少,减少了信息在各有关部门之间的流动,造成各部门之间的不了解,不支持。

由于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预算管理是较为新鲜的事情,新机制实行后才引起重视,作为经费预算管理的配套机制的监督机制的建设自然就相对滞后。再加上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主体由乡镇转移到县域,在此过程中,有许多的关系没有理顺,导致经费预算在执行过程中,监督主体缺位或不明,责任不清。监督机制特别是外部监督机制的不完善,使农村中小学在执行预算过程中缺乏外在约束力,违规使用教育经费的做法得不到发现,挪用、变更教育经费用途的行为没有受到处罚,被批准的预算也未能执行。

三、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预算管理问题的途径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各中小学校应该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改革成败的高度,认识中小学校经费科学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从而做好预算工作。正确的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正确认识了预算的重要性,才能编制出高质量的预算。因此,各中小学校要从对作预算的狭隘认识中摆脱出来,着眼于农村中小学教育事业发展和新机制改革成败的大局,正确、全面、科学地认识中小学预算管理。

2.全面、科学地编制预算

中小学校要成立专门预算编制小组,在校领导统一安排下,由学校的财务、总务、教务和教师等各方面共同参与,结合学校的实际和未来发展,综合安排各项支出,实事求是地编制预算。要做到内容全、数据实、安排细,收支来源可靠,有依据,能实现,同时在预算审批程序上,不能因为麻烦而刻意减少审批环节,要严格按照程序进行。

3.预算执行落到实处

预算草案经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后,就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经费的使用就要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执行,否则,就是违法行为,甚至是犯罪行为。预算批复下达后,只是从法律上规定学校可以用多少钱,但这些钱要到各个中小学,还要填写《用款计划申请表》,经过县教育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核后办理资金拨付手续。钱到学校后,要严格按照预算的项目和科目分配资金,不得随意变更和调整资金的数量和用途。如果因为国家政策的变化或自然灾害等原因,直接影响中小学正常教育教学活动,可以对预算进行调整,但要按程序进行。

四、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

1.可以规范政府行为,保证义务教育经费的来源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预算管理反映了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对教育经费的需求,只有教育经费到位了,农村教育事业才能得到发展。相反,农村教育事业就停滞不前,甚至瘫痪。基础教育瘫痪,就必然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教育事业,动摇国家的根基。各级政府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无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必然按照中央的指示,把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纳入到公共财政体制保障范围,必然按照新机制的规定,规范政府行为,按时保量地分担、拨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

2.可以规范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行为,提高教育经费使用透明度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预算草案进行审核,就必须下大力气彻底摸清各学校的家底,确保各学校所编的预算符合实际。由于预算要落实到具体项目上,明确具体项目的投入金额和资金的安排时间,这样,教育行政部门就必须对项目及经费的安排进行研究论证,看是否可行,行则实行,不行就改进,从而提高资金使用的透明度。

3.可以规范学校内部的经费管理行为,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率

预算审议通过后,就赋予了法律效力和约束力,各中小学就不敢轻易违背,一切收支都必须按照预算执行,按预算规定的金额和时间收支经费。如果不按预算执行,就要追究各中小学校,特别是校长的责任,从而有效地杜绝经费使用的随意性和暗箱操作,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使用的效率性。

因此,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和来源有了制度保障之后,科学、规范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预算管理,是教育经费合理、有效利用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李红超.农村中小学预算管理困境探析.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9(3).

[2] 章霞,宋良荣.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预算管理探讨.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

[3] 安晓敏.建立以学校需求为导向的义务教育预算管理制度.教育发展研究,2009(1).

(责任编辑付一静)

作者:何龙安 付文茂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日常护理风险管理论文下一篇:我国教师师德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