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以泸职院液气压课程为例

2023-02-05

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表明,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是高等职业教育实施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手段, 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平台, 同时也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也是高职办出特色的唯一途径。不少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已经构建了适合自身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但校企合作的深度、广度不一;且各高职院校或为行业、企业、民营资本举办, 或为教育部门直接举办, 或为地方政府举办, 自身条件和背景不同, 所以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 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我们开展校企合作, 只能是边做边摸索, 从自身实际出发, 扬长补短, 适度借鉴, 走自己的校企合作之路。但综观国内高职种类繁多的校企合作模式, 无论叫什么名称, 大都有一个共同的本质特点, 那就是仍然归属于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 而这恰恰导致偏离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初衷与本质目标, 这是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本质问题。有人把国内高职教育现有的校企合作分为三个层次, 按照此种分类, 我院的校企合作模式, 从其形式上讲, 至今还是处于浅层次的初级阶段和刚刚开始的中层次的起步阶段, 其合作深度与深层次的高级阶段相距还甚远。

低起点开展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不妨绕过国内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通病, 尝试构建企业主导的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体系, 以此为切入点, 直接回归到校企合作的本质目标, 那就是培养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劳动者。或许能走出一条具有泸州职业技术学院特色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之路。

1 背景与依托

1.1 示范院校建设背景

教高[2006]16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高职院校“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 厂校合作”, “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对于地方高职院校来说, 只有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紧密结合本地特色优势行业、产业, 校企合作共同构建实训教学体系, 才是生存之路, 发展之道。川教[2010]4号文件明确了四川从2009年起启动四川省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明确提出“将职业岗位所需的专业核心能力和关键能力培养融入专业教学体系”, 要实现此要求, 必须把实践课程体系改革作为突破口, 革除人才培养模式闭门造车的老思路, 让“学校的师资走出去, 行企业专家引进来”, 共同构建实训教学体系。

1.2 产业依托与发展前景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是由泸州市人民政府作为主办单位的地方职业技术院校, 这决定了泸州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必须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为中心。泸州是川南老牌工业基地, 拥有长江液压厂、邦力重机、川油钻采等一大批工程机械企业及其广泛的配套产业链, 随着“四个四战略”的实施, 建设中的四川第一大港、四川最大的无烟煤生产基地——古叙煤田、以及即将建设的川滇黔渝物流中心等都急需大量的液气压技术人才。在这种背景与依托下, 以校企合作构建液气压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既是学院革新实践教学体系的契机, 也是适应新形势, 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2 现状与价值

2.1 机电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2.1.1 工位严重不足

以液气压课程为例,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液压实践课程, 目前基本处于起步阶段。液压实训室现仅有两台THPYC-1型液压传动实验装置及一台小型透明液压实验台, 只能满足最基本的液压回路的连接训练要求。液气压实践课程现有的基础元件、设备与师资满足不了院内机电一体化、汽车检测与维修、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三个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实训要求, 抑制了学生液气压元件拆装能力、故障检修能力、系统设计能力的形成。

2.1.2 理论课与实践课存在一定程度脱节

现行的机电专业实践课程几乎都是先上完十几个周的理论课, 再在期末考试前进行实训专周教学。

首先, 这种实践课程安排模式不利于学生“即学即用”——专周实训时遗忘了大部分理论知识, 几个周的专周实训结束后, 期末考试成绩必然受到影响, 学习信心和热情受到打击。其次, 把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刻意分开导致理论教学安排与实践教学安排容易发生相互冲突, 经常是理论课程还有很多没有结束, 实践专周已经开始, 导致教师频繁调课补课, 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最后, 大多数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在内容及案例上结合度不够紧密, 联系不够充分。

2.1.3 实践教学体系“闭门造车”

机电专业现行的实践教学体系, 从课程标准的制定、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教材的编写、学生考核评价体系, 到课程目标达成与效果的监测评估, 都基本看不见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参与的痕迹, 可以说基本上就是“闭门造车”、“自娱自乐”, 也就谈不上实践教学体系校企合作的深度、广度。

2.1.4 教学目标与效果评价没有依托

学校培养的人才是给社会使用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 对教学目标与教学效果最有资格发言的应当是行业、企业、用人单位, 包括在校及已离校参加相关专业工作的学生。建立并依托多方评价及反馈改进机制, 而不是局限于教学职能部门进行监测评估, 才能构建符合科学发展观的, 可持续改进, 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

2.2 校企合作构建实践课程体系的价值

从学校这个角度来说, 仅仅依靠学校自身及其主办单位, 建设出能培养学生“职业岗位所需的专业核心能力和关键能力”的实训基地、实践课程体系, 服务泸州经济大发展, 显然是不够的, 经济上也是不太现实的。因此, 构建校企合作的液气压实践课程教学体系, 不仅是提高液气压课程教学水平的当务之急, 更是整合企、校资源, 实现多方资源共享、增值的有效途径。

从企业方面来说, 更是减小用工成本, 产生规模效应, 获得优质人力资源, 构建双赢, 获得长远丰厚利益的最终诉求。

构建成功的校企合作液气压实践课程体系, 第一能探索适合我院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解决前述机电专业实践教学现状的弊病, 提高教学质量, 更好实现教学目标;第二能丰富泸职院的内涵建设、专业建设, 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提高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水平, 增进学院面向社会培训液气压人才的能力;第三能遵循地方政府指向, 积极为泸州经济、社会建设服务。第四能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 探寻校企深度合作的领域, 推行教育部倡导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第五能建设好生产性实践教学基地, 为双师培养, 加强横向科研工作, 开展更深、更广阔的校企合作打下基础, 最终满足校企双方利益诉求。

3 方法与途径

从行企业主导开发液气压实践课程体系入手进行初期工作;中期开展构建横向联盟体, 成立董事会, 形成多元投资主体共建技师学院、共建专业, 共同承担办学风险, 共同分享办学效益;远期拓宽合作形式, 逐步开展深入广泛的校企合作, 共同研发产品, 制定科研攻关与经济研究方向, 转化研究成果, 知识资本化, 经营决策互动化, 提高整体效益。

3.1 建立校企合作部门, 成立校企合作专业指导委员会

有一位国示院校专家教授曾经说过——“示范就是校企合作的示范, 建示范高职就是建校企合作的典范”。基于这个角度, 可以考虑成立校企合作部门 (如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把示范建设办与校企合作处合为一个部门) , 具体进行校企合作理论研究、明确目标、出台激励政策、构建针对专业的校企合作指标考核体系与预算保障机制、规范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等活动。

建立校企合作专业指导委员会, 以此为引领, 从行业、企业甚或政府相关部门选择有丰富实践经验、能力高超的高级人才、高级工程师、总经理、管理人员等, 聘为名誉教授、名誉讲师进入专业指导委员会由专业指导委员会代表行业、企业主导构建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体系。

由行业、企业专家委员会根据行企业需求, 制定实训课程目标, 参与实训课程体系构建, 主导实训设施的选购。

3.2 实践课程标准的制定

专业指导委员会进行制定实践课程标准的工作, 此工作必须以行企业专家作为主导, 以就业为导向, 优先满足参与校企合作的行业企业需求,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 并形成定期修订的机制及经费保障体制。

3.2.1 课程目标、技能目标的制订

专业指导委员会及其行企业专家结合行企业实际人才需求、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制定实训课程大纲、职业技能目标细则, 职业岗位能力需求, 职业道德标准, 人文素质教育目标等, 以此指导实训内容构建。

3.2.2 课程内容及教学模式

(1) 液气压实训课程内容构建:紧紧围绕实训课程目标、技能目标构建实训内容由专业指导委员会主导, 学院专业教师参与共同研定实训课程内容。实训课程内容还应征求在相应工作岗位工作两年以上的学院毕业生意见。专业指导委员会参与课程实践教材的编写, 把实践课程内容具体化。如:由专业指导委员会主导编写实训指导书, 编写液压维护维修及故障处理教材等。

(2) 改革液气压课程的教学模式:笔者从2004年至今年年从事该门课程教学, 从最初没有挂图使用黑板教学, 到使用大量多媒体动画、生产录像、现场及实际零部件图片, 到有两台实验台, 每次提升的教学效果并不是非常明显。经过在学生中广泛调查, 结合教学实际, 深入思考, 得出要进一步提高高职教学质量, 必须把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结合在一起的结论。摈弃实训专周的做法, 把理论课程搬到实训室来进行边讲理论边实践, 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3.2.3 课程考核评价模式的改革

实践课程考核模式应不仅考核学生的技能水平, 还要兼顾考核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团队沟通能力、组织与服从意识。实训考核模式可以考虑以考核小组而不是考核个人的方式构建, 由行业企业专家委员会与学院专业教师共同拟制考核办法, 建立反馈机制, 持续改进, 不断修改完善。

3.2.4 课程质量监控模式的改革

最有资格和权利评价高职院校实践课程教学质量的, 应该是来自行业企业的专家, 他们能切实的理解和掌控实训课程教学目标, 懂得实训课程教学内容, 正确评价实训课程教学质量。因此, 监控实训教学质量的人员应由专业指导委员会行企业专家兼任, 并参与教学质量监控工作, 变监控教学常规为监控技能目标、人文目标、职业道德教育目标完成与否。实训课程内容要设立教学质量监控点, 由负责实训课程监控的行企业专家向授课教师及专家委员会反馈实训课程目标完成情况, 提出改进意见以便及时修订教学情况, 持续该进教学质量, 实现科学发展。监控的目的是了解实训教学目标完成情况, 提出改进办法, 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达到双师素质, 帮助学校提高教学质量。

3.3 实训设备的来源

3.3.1 企业为主导的采购

地方高职院校的实训设备采购, 最有发言权的不是学院专业教师, 也不是教育主管行政领导。真正懂设备, 了解行业企业对设备应用需求, 人才培养的设备需求的仍然是行业企业。因此, 高职院校的液压实训设备采购, 应该由与学院深度合作的行业企业提出意见, 校企双方按照实际情况共同拟制实训设备采购的类型、规模、数量和计划, 尽量采用合作企业生产的, 能满足教学需要的设备。这不仅是因为来自这些行业企业的专家委员会成员更熟悉这些设备, 便于开展实训教学, 也是校企合作中, 企校双方的利益结合点之一。

3.3.2 工学结合争取企业行业捐赠

学院实训设备的来源不能“等、靠、要”, 指望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全部解决是不现实的, 必须另辟蹊径, 与相关行业、企业建立深度合作项目。可按照与学院深度合作的行业、企业需求开展工学结合并且针对性极强的教学工作, 培养行业企业急需人才, 解决行业企业用人难题。同时, 由这些企业捐赠相应的实训器材, 设备, 并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

4 目标与效果预期

最低目标及其预期效果——构建成功的校企合作液气压实践教学体系, 进一步提高机电类专业学生液气压技能水平。

中级目标及其预期效果——为其他专业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提供借鉴模式、直至实现校企合作共建专业, 开发新专业, 为校企合作打造横向联盟体提供专业基础,

最高目标及其预期效果——构建具有泸州职业技术学院特色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形成液气压生产性实践教学基地, 实现校企深度、广度合作, 获得更优校企合作经济效益。

摘要:本文从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实践教学的现状及背景出发, 以构建该校液气压课程实践教学体系为例, 提出了在实践教学安排、目标、内容、实践教材、实训设备的选购与使用、考核评价体系与质量监控点等方面进行以企业为主导的深度校企合作思路, 探究地方院校开展深度校企合作, 构建实践教学模式的方法途径。

关键词:企业主导,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技能目标,持续改进,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俊英.学校与企业:校企互动双向介入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2] 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3]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高技能培训联合委员会.推进校企合作工作指导手册[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8.

[4] 方德英.校企合作创新:博弈演化与对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7.

[5] 冯理政, 夏建国.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职教通讯) , 2009, 24 (3) :68~69.

[6] 尤长军.论“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学生的德育教育[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11 (4) :59~60.

[7] 杨广金.浅议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建设[J].职业与教育, 2009 (11) :71~72.

[8] 黄亚妮.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初探[J].教育发展研究, 2006 (10) :68~73.

[9] 李高峰.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分析与思考[J].成人教育, 2009, 29 (9) :32~34.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营改增”政策下电力服务企业提升税收管理的探讨下一篇:谈儿童美术教学中多种绘画方法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