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新谈教学管理论文

2022-04-25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古诗新谈教学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古诗的学习与鉴赏,往往让学生望而生畏,“三意品诗”是较好的教学路径。再现意象,就是“入画”,整合其信息,让古诗学习有形象感;厘清意脉,就是“清思”,梳理其结构,让古诗学习有掌控感;还原意境,就是“会心”,探析其心志,让古诗学习有品质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知,从碎片画面到整合信息,从浅表分析到深度体悟,促进学生对古诗的理解与建构。

古诗新谈教学管理论文 篇1:

强化校本教研 推动学校发展

加强和改进教研工作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和迫切任务。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校将加强校本教研作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内容来抓,成立了校本研究工作领导小组,确立了校本教研指导思想,制定了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并实施多项管理措施。具体做法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师培训和教学实践活动,强化了干部教师的校本教研意识,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高了教学质量,推动了学校发展的步伐。

一、以新理念为先导,确立校本教研的指导思想

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校本教研应立足于学校岗位的实际需要,把教师培训和教育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因此,我们以“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成长”为本,确立了“以提高教师专业化能力为主攻方向,立足岗位、积淀底蕴、发展自我”的校本教研的指导思想。

二、以新课程为内涵,制定校本教研的研究内容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都发生着重大的变化,教研工作也随之发生着变化。为使教研工作适应课程改革,成为教师的需要,我校将校本教研的工作重点放在课堂教学方式、教学质量提高、多元评价等方面,以期解决教师的一些实际问题。确定了研究内容以后,学校校本教研工作领导小组将研究内容细划到各教研组,进行微观教研,立足于小,着眼于实,以问题研究调动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热情。

三、校本教研活动的操作与实际效果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十分注重引导教师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针对教育教学活动的不同阶段撰写反思札记,开展自我反思,如具有前瞻性的教育教学行动前的反思、具有监控性的行动过程中的反思、具有批判性的行动后的反思等等。注意发挥教研组集体的力量,结合教师的自我反思,选择老师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普遍遇到的问题、困难或者困惑,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同时,还注意引导教师在思考和探索过程之中的互助与合作,建立与区教研室、教研员等专业人士的密切联系,请他们直接介人对教研组共同关心的问题的讨论,逐步打造学习共同体。

1.发现问题:教师在自我反思中发现教育教学存在困惑和问题,要和教研组的成员们进行交流,选择大家都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校本教研的主题。

例如,我校六年级现在使用的是人教社大修版教材。我们的老师认为,即使是老教材,也要上出新理念来,老师们通过研讨与反思,统一了思想,确立了一个重点,即对“教学目标”进行备课,同时,在备课本上作出“教学标记”。她们认为:“标记”主要能表现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完成而进行的教学重点设计和实际,反映出教师在完成教学目标时,如何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体现“亮点”。

2.制订计划:搜集、学习、整理相关的文献,了解所要研究的问题的症结和关键,在专业人士的指导和帮助下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和方案。

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发挥教研组的力量和作用,进行合作研究,促进教师同伴互助。例如,中年级语文组老师发现,随意翻开小学语文教材便可以看见古诗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这些古诗多是千古传诵的名家、名篇,既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又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能吟”,学习古诗的作用可见一般。因此,她们把“新课标指引下的古诗教学”作为校本教研的主要内容。采用执教者在专业人士的指导和组内教师共同研究的基础上,集思广益,查阅资料,深入思考钻研,写出教案。组内教师传阅后进行补充、质疑、释疑、修正、完善。然后上课教师在此基础上,结合本班实际,进行复备课后,方可实施。老师们运用新课标的理念,针对古诗本身的教学特点,制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结合我校美育渗透模式,合理采用新颖的教学手段制定了清晰的教学过程:(1)开课通过精美的画面,优美的故事激励学生去探寻美;(2)通过反复吟诵品味古诗的语言美;(3)通过理解词句感悟古诗的意境美;(4)通过拓展回味古诗的升华美。这种合作性的备课模式,较好地发挥了群体智慧,达到“全员参与,步调一致,用心来做,相互默契”的效果。

3.行动实践:根据制定的研究计划,教研组成员进行分工,分头开展教育教学实践和探索,并保持探索过程中的同伴互助。

以课例为载体,进行学科教学研究,是各组教师之间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目的的相互听课的一种教研形式,通过这种形式互相指导提升。如各教研组每天在课前或课后进行研讨与反思,集体备教、组织教学观摩、说课、评课、案例分析、问题会诊、与专家对话、读书交流、专题研讨、教改论坛等。

4.修改方案:结合实践过程中的遇到的实际问题,教研组反思,修改原来的行动计划,使之更加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

以课题为载体,促进专业发展。我校是区教育局确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验学校。开始,我们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是非常茫然的,不知如何下手。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带领教师们认真学习了有关综合实践课程的理论书籍,使大家对这一新型课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经过研究,大家都有了共同的目标,并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并根据前期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对原制定的研究方案进行了反复修改。老师们积极投入,没有年龄之分,没有职称区别,打破学科界限,跨年级研讨,活動开展地有声有色,形成了“在互动中提升,在反思中成长,在实践中发展”的校本教研新面貌。

5.再次实践:依据新的实施方案开展教育教学实践,取得第一手的实践资料,并注意反思实践过程是否和修订之后的方案相吻合。如果差距比较大,还需进一步修订方案,并进行第三轮的实践。

6.总结反思:我们要求教师个人将参加每次校本教所活动中感触最深的一件事、一个教育教学片段,通过案例的形式撰写出来,并和全组老师一起分享。同时教研组总结本次教研活动开展过程的得失,写出教研活动的报告。

四、以“四结合”为途径,形成校本教研的研究模式

1.学科教研和年级组教研相结合

我们将学科教研分为语文、数学、英语、综合四个大学科,形成了校本教研管理网络。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校长为执行负责人,教导主任为学科负责人,年级教研组长为年级负责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中坚力量。学校应通过网络式的管理模式,使学科教研得以落实。在每月一次的教研中我们着重解决教师在学习新课程理念中的共性问题和导向性的问题,并形成了多样化的教研形式:

第一种是集中式,市教育教学专家,知名特级教师,区教研员等多位教学能手为我们作专题讲座,他们为我们带来了教育改革的大量信息,不断更新教师们的教育理念。

第二种是专题研讨式,即以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为内容,重点对新教材的具体内容及相应的教学方式进行深入探讨,解决新课程理念与实践结合问题。

第三种是行动研究式,即在学科教研中,教师走上校本教研的主讲台,结合教学实践。谈经验、论观点,讲反思,把学习、培训及实践研究整合为一体,如说课、教材分析的示范和研究等。

第四种是案例分析式,用新的教育理念去剖析、研讨实际教学中的典型案例。无论是在学科组教研还是在年级组教研中,我们用新理念指导教学,指导教师备课、上课,用新理念开展教学研究,用新理念开发学生的学习活动,确保了教学流程的通畅,给教学管理注入了新的理念,保证了学校的管理有效地开展。

2.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在新形势和新要求下,从管理人员到—线教师都以教育理论和新课程标准来指导教研工作和课堂教学。我们组织教师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九年义务教育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系列文件,《走进新课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培训系列丛书》、《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等文集。通过学习,教师们全面了解了国家课程改革的形势背景和课程改革的理念,明确了新课程的各项要求。在学习的基础上,学校通过坚持学用结合,特别是强调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共同分享经验,相互学习、彼此支持,创设了严谨的学习研究氛围,使学习落到实处。

3.教学研究与教学活动相结合

校本教研为教师注入了新的理念,教师从校本教研中汲取了成长的营养,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创造了教师成长的机遇,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促进了教师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开展校本教研,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我们开展了“典型引路”、“说课、评课”、“为自己的未来投资”、“教师综合素质考核”、“教研组活动常规考核”、“尚美杯”教学评比、“美育课堂教学模式”运用与研究、“与新课程同步成长”教学论坛等系列活动。全校教师踊跃参加无一人远离,无一人旁观。在实践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逐步转变,各种评价形式的变化,各种媒体的有效辅助教学,课堂变成了学习乐园。课程改革实施的五年时间里,我校教师在国家、省、區、校级的教学活动中收获了丰硕的成果,有200余人次的论文在区级以上的评选中获奖或在报刊上发表,有82人次作区级以上观摩课、研究课、教材分析,教师辅导学生参加全国、市、区活动,有600多人次学生获奖。师生们体验到了学习研究的快乐,更感受到了成长的幸福。

4.教师培训与资源开发相结合

教师是教育的脊梁,师资队伍建设是办学永恒的主题。在校本教研中,每位教师既是研究实践者,又是资源开发者,我们充分抓住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的机遇,坚持“培训先行、全员参与”和“边实验、边研究、边培训”的原则,开展了多层次的培训活动:(1)宏观通识性培训。即以新课程为内涵的理论学习、专题报告等形式,对全体教师进行了新课程理念的培训,使教师认同并理解了新课程的意义,把握了新课程的理念,了解了新课程标准的特点。(2)微观针对性培训,由教学副校长和教导主任牵头,组织各学科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突出解决任课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及新教材的准确把握等问题。在培训过程中,我们着眼于挖掘每一位教师的潜能,把教师的潜能作为学校的资源,通过校本教研的形式让教师谈体会,述心得,使教师之间的问题在教师中得以解决。除了以年级组进行研讨,教师人人讲,活动人人参与以外,先后还有几十位教师走上大教研的舞台,实现了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教师在不断地学习中提高,在反思研究中成长。这就能提升教师队伍的理论化水平、钻研业务的能力,帮助更多的教师成长。许多教师正由传统的课程规范的复制者转向课程的研究者和创造者。

在深入开展校本教研、教师培训的同时,学校还成立了校本教研资源开发小组,累积了许多教学副产品,例如,职业道德建设之《师德篇》、《读书篇》,教育改革成果之《说课篇》、《反思篇》、《论文集》,教师、学生的学习成果篇之《我与一本好书》,“尚美杯”优质课教案集等。

作者:田 霞

古诗新谈教学管理论文 篇2:

意象?意脉?意境:古诗教学路径例析

【摘 要】古诗的学习与鉴赏,往往让学生望而生畏,“三意品诗”是较好的教学路径。再现意象,就是“入画”,整合其信息,让古诗学习有形象感;厘清意脉,就是“清思”,梳理其结构,让古诗学习有掌控感;还原意境,就是“会心”,探析其心志,让古诗学习有品质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知,从碎片画面到整合信息,从浅表分析到深度体悟,促进学生对古诗的理解与建构。

【关键词】古诗教学;再现意象;厘清意脉;还原意境

【作者简介】刘勇,正高级教师,四川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学语文教学和课堂教学管理;黄明丽,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学语文教学。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教育科研课题“义务教育阶段诗词教育创新与实践研究”(SCJG20A102)

《雁门太守行》为“诗鬼”李贺的名作,选编进了统编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诗词五首》一课。“行”是一种比较自由的诗歌体裁,章无定句,句无定言。基于这首诗的学习难度,笔者经多次搜集学生预习后仍存在的问题发现,大多数学生都不知道诗歌讲的是什么,也不知道诗人想要表达什么情感。

中国诗学是一种立足于人生命意识的文化传统。缘情言志是古诗的基本特征,但如何方能缘情言志,抵达诗歌的灵魂?具体说来,我们可以用四个关键词来概括古诗的文体特征:情志为本、因物兴感、立象尽意、境生象外。它以“情志”为生命本根,以“兴感”为生命的发动,以“意象”显现生命,以“意境”彰显生命经自我超越后所达到的境界。在“情志为本”的前提下,由“因物兴感”经“立象尽意”再到“境生象外”,从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诗歌生命活动的流程,这也就是中国诗学的内在逻辑。[1]

如何教学《雁门太守行》一诗?紧扣意象、意脉和意境,让古诗在课堂上复活,让学生能在李贺诗歌“诡谲”的温润面颊上感受奇绝的盎然诗意。

一、想象以入画

《易经·系辞上》说:“圣人立象以尽意。”在文学作品中,“象”即形象,“意”即意蕴。景因情而存在,情因景而饱满。意象,就是寓“意”于“象”,用来寄托诗人主观情志的客观物象。

“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高度评价《诗经》“为情而造文”,认为这是汉赋“为文而造情”所远不能及的。经典诗歌,往往是在情感的驱动下,通过意象的组合与重构来营造画面和渲染情志。

《雁门太守行》一开篇,欲写攻城敌人众多,却写“黑云压城城欲摧”,“黑云”这一意象,既可实写天上黑云密布,亦可喻指战争逼近边城,一个“压”字即写出双方力量之悬殊、形势之危急;欲写守城人众志成城,却写“甲光向日金鳞开”,“金鳞”这一意象,既实写阳光照耀下守城将士铠甲的金光闪闪,又虚写将士们报国之心的熠熠生辉。接着,诗人要写两军开战之况,说“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角声”和“燕脂”意象的组合,将战场杀伐之声与战争惨烈之色刻画得淋漓尽致,黯然凝重之情溢于言表。然后,要写乘夜奔袭之状,却写“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半卷红旗”写黑夜行军偃旗息鼓是为了“攻其不备”,“霜重鼓寒”则写天寒霜降鼓声沉闷,战争的紧张与激烈不言而喻。最后,抒写官军心中之志时,诗人一改当年“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豪情壮志,斗笔一转,说“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黄金台、玉龙剑之意象,写出了英勇战斗、拼死报国的价值观,含蓄地点出诗作的主旨。李贺是最会使用“陌生化”手法的诗人,纵观全诗,在意象的选择上,他既没有采用传统的抒情套路,也没有追逐一般的悲壮或典雅风格,而是呈现出一种诡谲、迷离的美。

所谓“陌生化”,实质在于不断更新我们对人生、事物和世界的陈旧感觉,其“手段”包括声音、意象、节奏、句法、音步、韵脚、叙述技巧等,实际上就是文学的全部形式元素,它们都具有“疏离”或“陌生”效果[2]26。《雁门太守行》中呕心沥血的每一句诗、每一种意象,都是以文学的形式行走,这样陌生化的处理都是基于生命的感召和诗性的表达。“这里的许多意象是都朝着一个总效果生发,它们融成一体,形成一个完整的境界,可以看成一幅画或一幕戏。”[3]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将诗歌意象的有序连缀幻化为学生心中可视化的情景与片段,从而使诗歌语言具备视觉性和情境性。纵览全诗,一场英勇悲壮的战争,一个忘身报国的勇士,便活脱脱地浮现于眼前,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有此效果,其意象的选择与组合功不可没。概言之,语言与节奏是诗歌的外壳,借助形象来抒写情志才是诗歌的内核。

二、厘脉以清思

诗歌之经典往往以打破常规的个别意象来替代具体的生活形态,从而生发无穷的想象空间,彰显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诗人吴侨之认为:“诗是现实的疯狂产婆。它们所见的,不是现实之物,也不是可能之物,而是必将实现之物。”[4]这就是学生读懂了个体意象,却依然无法理解这首诗的根本原因。

教师要带领学生梳理诗歌意脉,厘清作者的创作思路。什么是意脉?“意象不是孤立的而是群落的有机组合,其间有隐约相连的情志脉络……这可以叫作意脉(或者叫作情志脉)。”[5]要让隐性的意脉将显性的意象统一与整合起来,我们才能洞见诗人的内心。在未整合之前,意象会呈现出散漫零乱的特点,这无疑会增加理解的难度。诗歌用形象来表情达意,选择意象—加工意象—组合意象,这是诗歌创作的一般过程。

是诗人在带兵打仗吗?写的是哪场战争?战争的结局又如何?对此,学生会有很多猜测与想象。恰是答案的不确定性,才让诗歌拥有了更加强烈的普适性。这首诗之所以能够蕴藉动人,就在于其高度凝练而又含蓄地融入了故事,且超脱了故事叙述的窠臼。仔细考量,我们会发现这首诗歌的伏笔与悬念颇多,这让短短的一首古乐府在情节突转之中,虽跳脱而含蓄,但又有明显的情感变化轨迹,从而呈现出瑰丽神奇的特色。

叶圣陶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诗歌亦遵循此理,诗人构思之巧妙,用词之大胆,的确超出常人之想象,但同样有一个内在的理路。对诗作进行梳理,我们会发现,李贺将一场战争浓缩在一个昼夜的时间里加以表现,凝聚在三个画面中:一是白天,敌人云集欲以攻城,而我军戒备森严,对此,读者会去想象结局会怎样,这是意脉的发端;二是从白天到黄昏,战争极其惨烈,这是意脉的节点;三是中夜,我军出其不意,去袭击敌人,这是意脉的转折。诗末,诗人选用黄金台的典故以及玉龙剑的意象,这是意脉的升华。这些意象,通过选择、加工与重组,形成了意脉的衍生、曲折与起伏,从而让诗句带有强烈的、穿越时空的深邃视野和撼人心魄的生命意识,其动荡的意象组合构成了强大的言语张力,留给读者意味深长的诗味。“显性的跳跃(断)与隐性的衍生(连),形成了一种反差、一种张力,构成了一种‘象’断‘脉’连,若断若续,忽强忽弱,忽起忽伏的节奏。”[6]通过意脉还原,我们认识到诗人运用奇特的意象、凝练的语言和巧妙的构思,成功地抒写了这一首慷慨悲壮的战地悲歌。

“表象的选择需要有一个方向,即服从意念表达和情绪抒发的需要。”[7]掩卷长思,仿佛我们也经历了一场超越时空的战斗,作者赋予诗歌包孕性的哲思,既扣人心弦,又意味无尽,充满诗味与张力。

三、化境以会心

关于意境,一般认为:意指作品所写之情意;境指作品所写之景物。王国维以“境界”称之,《人间词话》指出,诗词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如何有境界?“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8]3他又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8]3由此观之,要有境界,一是诗人对其所写之景物须有真切的感受,二是要有传神表达此种真切感受之能力,即“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8]1。

诗歌不以常规出牌,不以常理抒情,如何透见其意境?一般说来,写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不宜使用浓艳色彩的词语,而李贺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和紫红色,不仅鲜明,而且浓艳,它们和黑色、秋色、玉白色等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诗人就像一个高明的画家,特别善于着色,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以色达意。他写诗,很少运用白描手法,总是借助想象给景物涂上各种各样新奇浓重的色彩,彰显景物的层次感。有时为了使画面更加鲜明,他还把一些性质不同甚至互相矛盾的事物糅合起来,使其并行错出,形成强烈的对比。如用压城的黑云暗喻敌军气焰的嚣张,借向日之甲光显示守城将士的雄姿英发,两相比照,色彩鲜明,爱憎分明。

李贺的诗篇不只奇诡,亦且妥帖。奇诡而又妥帖,是他诗歌创作的特色。这首诗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可算是奇诡了;而这种色彩斑斓的奇异画面却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变幻的战争风云,又显得很妥帖。“惟其奇诡,愈觉新颖;惟其妥贴,则倍感真切;奇诡而又妥帖,从而构成浑融蕴藉、富有情思的意境。这是李贺创作诗歌的绝招,他的可贵之处,也是他的难学之处。”[9]由此观之,李贺特别会造境,而且是以“非常理”的方式造境。以象迷人,以脉撼人,以境动人,难怪乎钱钟书曾在《谈艺录》中如此评价李贺的诗:“长吉穿幽入仄,惨淡经营,都在修辞设色。”

经典诗歌,情境往往难以截然分开,情境结合,韵味悠长。而这首诗将黄金台与易水凝聚于一首诗之中,将一场战争浓缩于一天之内,故让人难懂且产生了阅读距离。但细细品读,我们发现这种距离不是物理意义上的距离,而是心理与情感上的距离,它使物理距离产生变异,也使情感产生了裂变,在这种平行、对立、交互、错位之中,诗人将古代之典、边塞之战、秋天之色、杀伐之声等复杂的人生况味寓于诗中,达到了意在言外、境在象外、可望而不可即的效果,这就是该诗的奇特意境。

为何李贺会有这样的风格?这可能与其生平经历有关。李贺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其结局也特别诡异。他以唐诸王孙李长吉自诩,却遭遇武则天大肆杀戮高祖子孙;他七岁能诗,十五岁誉满京华,十八岁受到韩愈的大加赞赏,可是二十岁却遭遇了父亲去世,必须在家丁忧三年;二十一岁,参加府试,成绩优异,年底即可进长安参加进士考试,却遭遇妒贤嫉能之人所谓“父亲李晋肃之‘晋’与‘进’犯‘嫌名’,故不能参加进士考试”;后幸得韩愈极力举荐,他才得以担任从九品的奉礼郎,却又遭遇迁调无望,功名无成。从此,他便愤而辞官还乡,带着病弱之躯,在孤独悲愤中度过余生,仅27岁便离开了人世。

李贺诗歌风格的形成可能还与他的追求有关。李贺继承了《楚辞》的浪漫主义风格,特别是想象奇诡的特色,加之其常常以鬼蜮、神话等来讽今,所以后人有“李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此外,李贺受其良师韩愈提倡的“韩孟诗派”影响,追求“尚奇”之风。他写诗特别注重语言的锤炼,有文记载,其常常“焚膏继晷”,一匹瘦马、一个小童、一位孱弱的诗人一天到晚到处去“觅诗”,一想到好诗句就立马写下来投进背囊中,晚上回家也顾不上吃饭,搜罗诗句重新整理成诗。

经典之所以能传世而不朽,自然有其非凡之处,我们不可用固有的模式去思考。从再现意象,到厘清意脉,再到还原意境,是理解古诗的一般路径;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知,从碎片画面到整合信息,从浅表分析到深度体悟,这或许可促进学生对古诗的理解与建构,让教学更有实效。我们要感谢李贺,让这个世界的诗歌多了一种风格与样态,也多了很多经典与金句,学习本诗之余,再诵读“天若有情天亦老”,“雄鸡一声天下白”等千古佳句,体会其“鬼才”之誉,真感喟万千矣。

参考文献:

[1]陈伯海.一个生命论诗学范例的解读:中国诗学精神探源[J].社会科学戰线,2003(5):197-205.

[2]王荣生.文言文教学教学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一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

[4]中国教育新闻网.西蒙斯 词语[N/OL].(2021-05-26)[2022-02-08].http:∥m.jyb.cn/rmtzgjsb/202105/ta0210525_591657_wap.html.

[5]孙绍振,孙彦君.文学文本解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6]孙绍振.月迷津渡:古典诗词个案微观分析[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7]吴晓.意象符号与情感空间:诗学新解[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8]王国维.人间词话[M].徐调孚,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

[9]萧涤非,等.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蒋素利)

作者:刘勇 黄明丽

古诗新谈教学管理论文 篇3:

再谈选修课的“选”

曾在拙文《对选修课的“选”的思考》(详见《课堂内外·教师版》2010年8月号)中谈了对选修课的几点认识,似觉意犹未尽,这里再从实际操作的层面谈一谈,与大家进行探讨。

一、以“课程视野”观照选修教材

由于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旧习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与高考似乎没有直接关联的选修课往往成了走过场的点缀,或以必修教法处理选修教材,试图用选修课的手段达到为必修课补课的目的,教学管理与评价依然遵循必修课的既有思路和设计框架,或以试题教法处理选修教材,将选修课纳入高考复习的范围,按考纲的要求取舍选修内容,以考点训练的模式使用选修教材。这些做法显然都有违新课程的“课程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课程设计解释道:“必修课程要突出课程的基础性和均衡性”,“选修课程也应该体现基础性,但更应该致力于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这段纲领性文字大致呈现的基本信息:基础性意义是选修必修课程追求的共同价值,只是两种课程价值侧重的程度不一,即必修当“突出”,而选修则“体现”;选修课程应在必修课程均衡意义的基础上拓展与提升,彰显有个性地发展之意义。课程改革总体上设计了必修课与选修课两大板块,必修一律规定为1.25学年,选修为1.75学年,选修课所占的比重大于必修课,可见选修课程是这次课改的一大“亮点”,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因此,我们要把握选修课的特点,上好选修课。

上好选修课的前提是以“课程视野”观照选修教材。要立足于学生作为“人”的长远发展的目标,立足于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和选择性的需求,立足于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的新课程理念,在现行的高中语文选修教材课程资源的“金矿”上再做好“淘金”“冶金”的工作。举个例子,我们在人教课标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教学时,从古代诗歌以意象传达思想感情的特点出发,从鉴赏古诗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途径与方法出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可以以古代诗人的月亮情结作为一扇窗口,引导学生通过联想与想象,再现诗人所创造的画面,置身诗人所创造的诗境,把握意象,体味意境,领悟古诗的意蕴。不妨按照以下步骤组织教学活动:

以教材中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导入,让学生关注古代诗人的月亮情结。

请学生搜集、诵读并交流写月亮的古诗。相关的诗作很多,如李白的《古朗月行》《峨眉山月歌》《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挂席江上待月有怀》《望月有怀》《雨后望月》,杜甫的《月》《初月》《江月》《月圆》《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十六夜玩月》《十七夜对月》,张九龄的《望月怀远》《秋夕望月》,朱华的《海上生明月》,李涉的《杂曲歌辞·竹枝》,李峤的《中秋月二首》,骆宾王的《秋月》,白居易的《八月十五日夜同诸客玩月》,唐彦谦的《秋霁丰德寺与玄贞师咏月》,李建枢的《咏月》,无可的《中秋夜君山脚下看月》《中秋夜南楼寄友人》,苏轼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水调歌头(子由徐州中秋作)》,等等。

师生探究“月亮”意象在古代诗歌中的常见寓意,并认识古诗人的月亮情结与月亮寓意的关系。比如月亮传达思乡之情,明月蕴涵边人的悲愁,明月承载情感的无奈,明月寄寓时空的永恒,月亮的阴晴圆缺还喻指亲人的团聚分离与人生的圆满缺憾。

拓展延伸,使学生认识到意象是诗人思想情感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习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情感。在阅读鉴赏古诗时,可以抓住其中很鲜明的意象,透过意象破解诗歌所蕴含的情感与意义,真正进入诗歌所创造的艺术世界。

这样,以“课程视野”观照选修教材,把教材放到古诗鉴赏的体系中,根据学生实际挖掘课程资源,力戒“指导性教学”,以学生“自主研讨”为主,可促使学生饶有兴趣地积极参与,并在参与合作互动中有个性地发展。

二、用“哲学思维”审视选修课程

教育教学是一项复杂工程,客观上会有诸多的因素对其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然而这些因素只有经过人们理性的过滤和价值的判断,并据此作出选择与决策之后,才可能进入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而产生作用。所以,一切教育教学问题的解决,无不取决于执教者在更深层次,即哲学层次上对于教育教学的理解。正如著名教育哲学家谢密斯所言:“所有的教育问题最终都是哲学问题”,哲学处于教育教学的上位,它对教育教学起着决定性的规范和指导作用。那么,在选修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上,应该做哪些哲学的思考呢?

“得”与“失”的思考。事物都是相互关联的若干要素组成的统一体,教育者要善于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部分,同时要关注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部分,因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互相关联的,主要矛盾解决之后,次要矛盾会上升为主要矛盾。教育还需要前瞻意识和系统观。可是,现在的学校教育流行社会的“跟风病”,某某倡导什么,大家都不假思索趋之若鹜。比如新课程提出“探究”的理念,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大有益处的——这方面恰是我们过去教学所忽略的,曾引发“钱学森之问”——对于变革传统单一的教育教学方法也是有促进作用的,但是如果大家“一窝蜂”地只去让学生自主“探究”,而忽视了重学科基础的传统优势,其结果可能会是学生因知识“底气”不足而大大降低探究的质量,课堂上只是表面的“热闹”而不能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选修课程内容丰富,现行的选修教材多种多样,我们在选择的时候要有“得”与“失”的哲学思考,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有“得”与“失”的思考。“得”什么,如何“得”,既不能什么都想“得”,也不能“得”此“失”彼,更不能盲目“跟风”。语文选修课一方面要“体现基础性”,另一方面要“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如何弹好这个“得”与“失”的钢琴,很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与实践。

“多”与“少”的思考。以“多”与“少”的哲学思维来思考选修课程,就是要把握在已有课程资源的条件下求取效益的最大值。虽然语文课程资源十分丰富,但是语文教与学的时间有限,贪“多”会难以消化,过“少”则营养不足,这方面“多”就意味着那方面“少”。在选修课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老师抱着教材舍不得放,对《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篇篇过滤;有些老师又根据自己所好,随意地处理教材,或压根儿不买有些教材的账,只让学生课间看看了事。这些做法都没有处理好选修课“多”与“少”的关系。选修课程利用的“多”与“少”,一要看课程的价值,是否对学生的终生发展起至关重要作用;二要看是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是否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三要看是否与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内部条件相一致,能否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实施。

“引”与“放”的思考。选修课与必修课的区别到底在哪里?课程标准指出,必修课在于基础性和均衡性,选修课在于选择性和自主性。如此看来,必修课是规定性的课程,是以教师系统导读导练为主的课程,教师的引导作用占主导地位;选修课是自选性的课程,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课程,教师更多的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但是,实际的教学出现两种现象:一种是教师习惯了传统的讲读模式,不相信学生的自学能力,基本上还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另一种是认为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教师就要抛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学习的自主权完全交给学生,教师只需要把“羊”赶到“山上”去就了事了。这两种情况都没有处理好“引”与“放”的关系。选修课是更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可教师的“引”决不能忽视;但是“引”应“导而弗牵”,当“引”则“引”,当“放”则“放”。在选修课教学之前,我们要给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在一个专题探究之前,我们可通过讲座给学生知识和方法的引导;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之中,我们应当随时调控并帮助学生解除疑惑;在学生自主学习之后,我们要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整合,要将学习积淀内化为学生日后学习的营养。

三、寻找“联系点”重构选修教材

在选修课教学实践中,许多老师往往缺乏“课程意识”,没有气魄对教材大胆取舍,不敢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或贪图全面,或顾此失彼,它们的眼睛被重重叠叠的山峰遮住了,看不到教材的风景,也就上不出“选修味”。选修课应当突出选择性和个性,要根据教学实际活用选修教材,通过对已有教材的二次开发,取舍、增删、重组,使教学的目标更明确,更集中,教学的内容更与学生的心理水平相适应,教学的过程更能够开发学生的课程资源,更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我们在对选修教材作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可以找到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点”,再根据“联系点”合理重构教材。“联系点”可依据教材内容而定,如时代、体裁、题材、意象、作者等,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就可设计成不同的模块,“中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李白和杜甫”,“杜甫诗歌中的眼泪”,“从同经忧患到寂寞悲凉——唐代的贬谪诗”,“唐诗宋词中的月亮情结”,“宋词如水”,“一生悲欢在词中——品读《漱玉集》”,“怎样欣赏唐诗宋词中的名句”等等。像《先秦诸子选读》中《论语》选读,可以设计“儒家大师孔子的人生智慧”模块,从孔子的人生态度(如“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等),孔子的学习观(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等),孔子的做人之道(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等),孔子的政治思想(如“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等)四个方面整合孔子的语录,引导学生走进大师的心灵世界,借鉴大师的智慧,塑造自己的人生。

我们还可以跳出现行选修教材的圈子寻找“联系点”,进一步打通选修教材与必修教材以及相关读本,重构专题课程。例如“智者在苦难中的超越——走近苏轼”,以苏东坡被贬黄州所写的诗文为线索,把人教课标版必修二中的《前赤壁赋》,必修四中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人教课标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游沙湖》,《古文观止》中的《后赤壁赋》放在一起教学,让学生在感受东坡诗词文魅力的同时,体会东坡身处逆境的进取、正直、慈悲与旷达的胸襟和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

四、创设“亲历亲为”的情境开发学生身上的课程资源

有本书上说:美国的教师教学生画苹果时,提上一袋苹果,一人分一个,让学生看、摸、闻甚至咬上几口,然后开始画苹果,结果,大多数学生第一次画出来的像西瓜,第二次画出来的像梨,第三、四次画出来的才像苹果;而中国的教师教学生画苹果时,只带一支粉笔,先对全班学生讲画苹果的注意事项,然后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示范,要求学生照着老师的样板画出来,结果所有的学生第一次画出来的苹果就像苹果。比较而言,美国的学生虽然画得费劲且不太像苹果,但画出来的却是“生活中的苹果”“自己的苹果”,中国的学生虽然画得轻松且很像苹果,但画出来的却是“黑板上的苹果”“老师的苹果”。

作者:赵克明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数字绘画艺术探究论文下一篇:教学资源电子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