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领导力对师生关系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022-09-11

教师领导力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具有的基本素质, 教师教育领导力这一领域是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一个教师的领导方式会直接影响到师生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学生与教师为达到共同目的而进行的交往与联系, 反映着教育活动的目的性, 现代社会中交往关系纷繁复杂, 师生关系中包含着复杂的工作关系和一般的人际关系、组织关系和情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和生理的健康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促进知识的传递。从师生关系层面, 足以看出教师领导力的重要性。

一、教师领导力

教师领导力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教师赋权运动。有关教师领导力概念的论述, 国内外众多学者均持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在英语中, “教师领导力”和“教师领导”一词均用“Teacher Leadership”来表示。“教师领导力”是基于教师实践活动的一种领导力模型, 这是其中一个学者给出的定义。[1]也有学者认为“教师领导力似乎更强调一种过程, 把教师的‘领导作用’放在引导和协调组织成员完成组织目标的过程中来认识, 它是一种非强制性的影响力。”[2]近些年, “教师领导力”受到了世界各地教育者的关注, 教师领导力的发展对于学校的革新、教师间合作模式的形成以及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还有学者的观点为, “教师领导力是教师在学校组织中, 通过自身的知识、能力等非权力因素及专业权利相互作用, 形成的一种对自我激励及对学生和其他成员的综合性影响力。”[3]通过对文献的阅读, 我认为教师领导力是教师通过对自我角色明确定位、对自我权利和义务拥有正确认知的情况下, 运用自身所具备的知识以及能力、个人魅力和深邃的洞察力对学校生活中发生的事件进行有效管理和指导的能力。这种能力既针对学校中的管理工作, 专业知识的传授, 同时也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尤其是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师生关系。

二、师生关系

“师”指教师, “生”指学生。教师与学生是教育活动中最关键的两个因素, 师生关系会受到课程安排的制约, 同时, 也会受到特定历史时期的影响和特定社会关系的制约。因此, 在一定程度上, 师生关系可以反映出某一时期学校的教学质量, 社会的精神文明状态以及国家对教育的关注程度。[4]师生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环境中, 每一时期的师生关系都有时代的烙印。

中国的师生关系思想源远流长, 孔子是中国传统师生关系中的代表人物, 其有关师生关系的观点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尊师重道”的儒家思想至今熠熠生辉。在《论语》一书中, 通过孔子和其弟子的对话, 体现了多种教师形象:教师要德高;教师要学高;教师要严谨笃学;教师要了解学生;教师要热爱学生;教师要诲人不倦;教师要公平、公正;教师要勇于实践, 具有创造性等。儒家的教师观虽然距今已有千年历史, 但仍然影响着后世对教师的看法和了解。“亲其师, 尊其道”学生只有相信、亲近自己的老师, 才能够相信、学习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同时, 具有渊博知识、擅长言谈技巧、秉承高尚人格、富有工作热情的老师也会有众多的追随者。师生二者在教学活动中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在荀子的时代, 曾把教师的地位等同于天地君亲, 足以看出儒家对教师地位的推崇, 和世人对教师的尊重。儒家的师生观一直都影响着历朝历代的师生观的形成与发展, 虽然教师的地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经历了多次跌宕起伏, 师生关系也随着教师地位的变迁而发生着改变, 但尊师重教的观念却永远保留在学生心中。

三、教师领导力对师生关系的影响因素

师生关系通常指教师与学生在共同的教学活动中, 通过二者之间的交往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联系。也就是说, 师生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因为共同存在而形成的, 而是要通过共同的交往活动以及相互间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的认同才得以建立形成。这是个复杂的过程, 必然会出现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一般说来, 学生都具有“向师性”, 学生都愿意和老师接近, 听从老师的教导, 和老师畅谈学习和生活的感受。如果老师能理解学生的这种心理, 便能建立起一种良好的师生互益的师生关系, 在师生之间建立起一座友好和信任的桥梁, 但在现实的教学和生活中, 教师并不能做得很好, 这就导致了教师的领导力有时会受到质疑。

(一) 教师的专业性

《教师法》指明“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在选择教师职业的时候就应当清楚了解其具有的专业性, 正如马克思所说:“能给人尊严的只有这样的职业——在从事这种职业时, 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 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的进行创造”。一个职业是否可以称之为专业有三个标准, 第一, 一种职业被称之为专业必须要有专门技能为保障、专利理论知识作为依据;第二, 作为专业的职业必须要维护服务者的利益, 同时还要遵守职业道德;第三, 在本行业内具有专业的自主权也是职业作为专业的一大标准。[5]但在当今的社会现象中, 有些教师为了一己私利把本应该在课堂讲授的知识放到了所谓的辅导班, 不仅加重了学生学习时间的负担、家长的经济负担, 也扰乱了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有的教师在课上任意体罚、用不当的言辞侮辱学生;甚至还有些教师私下收受家长馈赠的贵重礼物等, 这些现象都使教师的专业性受到了质疑, 动摇了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地位, 若此种状况得不到纠正, 教师就会逐步丧失其对教学的领导、对课堂管理的领导甚至丧失教师的尊严。

(二) 教师的教学方式

每位老师对教学都具有不同的领导方式, 教师领导方式取决于教师本人的专业知识、教学经验以及性格特征。教育方式大致分为四种类型:强硬专制型、仁慈专制型、放任自流型、民主型。[5]教师在入职后, 都会根据班级的特点和教师个人的特点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方式。以不同的教育方式来组织教学, 开展活动。强硬专制型的教育方式适合于具有依附性质的学生, 他们缺乏自主意识, 只有在高压的强制要求下才能更好地进行学习;对于自闭、胆小不敢表现自己的学生要采用仁慈型教育方式, 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表现力;放任自流型的教育方式更适用于具有高度自律和具有目标明确的学生, 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 更利于其发展和成长;经过研究调查, 学生普遍更加认同民主型教育方式, 民主意味着把学生看作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他们与教师具有平等的人格, 是站在同一个高度进行对话学习, 更利于形成良好的心理氛围。教师应当因材施教, 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 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化的发展。

(三) 教师缺乏“领导意识”

教师在职前培训阶段缺乏领导力课程的学习, 更谈不上将领导力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这就导致了教师从内心深处没有认同自己的“领导意识”。在教学中, 书本上写什么课堂上就教什么;在学校管理中, 校长说什么就做什么。当学生面对这样的老师时, 难免会对教师产生不信任的情感, 使教师自身的威信降低。教师缺乏“领导意识”不仅会对自己的教学管理等工作产生消极影响, 还会对师生关系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反应。经过多年的工作, 缺乏领导力的教师往往就会产生职业倦怠心理。职业倦怠易产生于助人职业 (如医护人员、警察、社会工作者、教师等) 。在这些职业里工作的特征是高情感、高奉献。马斯拉奇 (Maslach) 把职业倦怠分为三个维度:第一, 情绪耗竭;第二, 去人性化;第三, 个人成就感低。[6]当今教师面临着高工作量、高责任、低工资的现实情况, 高工作量导致教师出现生理耗竭, 很多教师都患有职业病, 慢性疲劳, 睡眠不足等, 心理和情绪上也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高责任、低工资导致教师为生计而发愁, 从而逐渐失去对教学的热情, 只单单把学生当做“物”来对待, 不进行感情的沟通, 疏离学生甚至谩骂体罚学生。教师领导意识的缺乏对于教师的职业生涯具有致命性的打击。

四、增强教师领导力的有效途径

(一) 教师要具有新的学生观

学生观指关于学生的本质属性和特征的基本观念体系。传统教育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缺乏知识、能力和经验的群体, 只看到学生当前的状态而忽视了他们潜在的发展潜力;传统的学生观强调知识的传授与经验的传递, 忽视了学生在学习知识时的主观能动性。新的学生观把学生看作是学习活动中不可替代的主体, 把每一个学生都看作是不断发展的人。只有具备新的学生观, 教师才不会把教育作为一个单向灌输的过程, 而是把教学当做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的过程, 通过互动拉近彼此心灵的距离, 从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是教师从“主导”到“领导”过渡的关键。[7]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钻研教材、选择教法外, 还要适时地了解学生, 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认知水平, 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跨越最近发展区的瓶颈, 给学生以正确的指导。

(二) 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

一个教师只有拥有渊博的知识才能得到学生的敬重和信服, 从而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丰富的教学和专业知识是教师领导力的重要体现, 教师只有具备这些基本素质, 才能对教学方向有准确的把握, 洞察学科发展的前沿, 对学生心理发展有正确认知。“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是对教师的最基本要求, 在当今社会, 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各类知识资源更容易获取, 这就要求教师还应具备更多的通识性知识以及信息获取的能力。不断更新自我, 这要求教师要积极参加各类学习项目;了解教育改革新动向、新理念;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学习, 用各类知识紧紧武装自己的头脑, 用渊博的知识给学生更加精彩的展示这个未知的世界。一个教师在知识上具有了权威, 那他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必然是高大的, 正如孔子, 用自己渊博的知识赢得了弟子的推崇, 更留下了“万世师表”这一美称, 这对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 教师要主动学习领导力理论课程

理论是实践开展的基础和前提。目前国内的师范院校少有开设领导力理论和培训的课程, 这导致许多师范生不了解领导力课程, 无法认识到领导力课程对其职业生涯的重要作用。教师在职前教育中缺失的部分应当在职后培训中弥补回来,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教育领导力讲座为教师讲解领导力基本知识, 利用教师的业余时间为教师提供领导力理论知识讲座, 组织讨论和实践学习;通过中小学与大学合作模式, 让大学中领导力理论研究的教授进入中小学, 与教师近距离交流, 为在校教师带来最前沿的理论成果, 丰富教师的视野, 激发其学习研究的热情, 最终将其研究成果和学习心得运用于实际教学中;通过网络学习有关领导力的各类信息, 当今社会强调终身学习, 作为教师更要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 网络的快捷和便利为教师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工具, 教师可以很轻易的学习到关于领导力的各种理论。一个具有领导力知识的教师, 一定是受到学生爱戴和喜欢的教师, 这直接关系到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师生关系从古至今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过:“教育的本质就在于建立个人与集体和社会这种实际联系的关系和体系, 以保证个人的社会化。”[8]教师领导力对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发挥着重要作用, 教育的基本职能就是要构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不仅使学生在宽松的氛围内健康成长, 而且可以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从而避免或减轻如职业倦怠等教师生涯中会遇到的问题。不论从学生角度还是教师角度来看, 师生关系的研究对于做好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培养合格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摘要:师生关系是当今教育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条件,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教师领导力对于师生关系的构建与发展是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已成为当代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师生关系,教师领导力,对策

参考文献

[1] 阿尔玛·哈里斯, 丹尼尔·缪伊斯.教师领导力与学校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2] 王晓晓, 建晖.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领导力的价值探析[J].新课程研究 (上旬刊) , 2012 (8) :98-100.

[3] 陈莺.教师专业化发展背景下的教师领导力研究:以上海市WS中学为个案[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2010.

[4] 高茜.论师生关系[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 2016.

[5] 李长吉, 陶丽.师生关系研究三十年[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38) :86-90.

[6] 汪江胜.影响师生关系发展的因素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 2010 (25) :167-169.

[7] 于文聪.教师领导力的角色转变及其路径探寻[J].教学与管理, 2018 (6) 48-50

[8] 邵晓枫.百年来中国思想史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2008.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性因素分析下一篇:独立书店城市文化功能与空间设计的人文关怀——以方所文化书店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