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美文学中戏剧性对白传统

2022-09-10

文学作品起源于生活, 又对生活进行高度的抽象概括, 为了提高作品的艺术欣赏价值, 作者会使用丰富多彩的写作手法, 戏剧性对白便是其中之一。英美中的经典文学作品, 通过戏剧性对白的艺术手法可以将描写的人物立体的呈现给读者。与中世纪不同, 当代的细节相对白融了人文和浪漫主义情怀。

一、戏剧性对白的概念分析

戏剧性对白在本质上属于艺术表达技巧, 最早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时期, 和英语诗歌几乎同时产生。英美文学发展史也是戏剧性对白发展史, 很多不朽名著就是因为借助戏剧性对白使得情节更加丰满和鲜活、人物形象更加突出。在中世纪后期, 戏剧性对白成为当时文学创作的主流手法, 得到作家和读者的青睐。截止到上个世纪末, 戏剧性对白的适用范围已经超越了诗歌体裁, 在小说作品中也崭露头角。跨越了历史长河的戏剧性对白, 在英美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地位越发突出, 适用范围逐步扩大, 成为英美文学的代表艺术方式。戏剧性对白在小说题材中的适用时间很短, 直到19世纪中叶, 戏剧性对白才真正成为一个专业的文学概念。在西方文学评论界, 很长一个时间段内对戏剧性对白有很大的争议, 情人节把作家和作品分割开, 反而让人不知所措。戏剧性对白的自我不仅代表主人公, 也代表作者本人, 是两者的结合体。

二、戏剧性对白的突出特点

(一) 客观性

对白的每一句话都是以第一人称叙述, 凸显说话者的主观情感, 但是仅就话语本身来讲, 对白是文学作品中主人公的观点, 并不是作者本人, 作者和对白的讲述人是分割的。因此, 英美经典文学作品中的戏剧性对白是主人公形象的表现, 作者只是作为一个第三者窥探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并将它用文字表现出来。即使文字表达的观点和作者自身思想重合, 只要是文学作品中主人公所说的话, 就是戏剧性对白, 即便作者本人是英美经典文学作品主人公的原型, 也不能改变写作手法的本质。因此, 戏剧性对白是主人公思想的客观表现, 从本质上讲与作者本身来说无关。

(二) 角色的独立性

英美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对白可以让整个作品呈现出两个截然不同的基调, 通过角色的对白彰显不同角色的差异和内心对白, 从中也可以感悟到作者的心声。比如, 但丁《神曲》内的诗歌, 不仅可以让读者感悟到主人公的心声, 还能够从中领略到作者的感想。但是, 应当警惕的是, 戏剧性对白对于作者本身思想观念的表达只是读者单方面的猜测, 是一种间接表达, 通过主人公的话语读者感悟到作者的态度倾向, 但是这没有任何权威, 作者不会把自己内心的观点强硬的灌输给读者, 而是会给英美经典文学作品创造丰富的想象空间, 任由读者驰骋想象。所以, 戏剧性对白是一个广阔的空间, 尤其是在启蒙运动后, 在文学评论界普遍认为戏剧性对白具有角色独立性, 曾经的戏剧性对白的权威意识逐渐瓦解。

(三) 性格塑造

在英美经典文学作品中, 主人公的话语经过戏剧化加工, 对白表达人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 通过他的对白不仅传达了主人公的所思所想, 也塑造了主人公的性格。所以, 戏剧性对白的精彩之处不只是主人公的话语, 还在于主人公内心情感和性情本质的揭露, 某些戏剧性对白还能预示故事的未来发展趋势。话语是戏剧性对白彰显主人公性格的载体, 通过对白抒发主人公的内心情感。因此, 戏剧性对白是对主人公内心情感的剖析, 在主流文学评论界, 心理对白也是戏剧性对白的同义词。

上述内容只是戏剧性对白突出特点的简述, 但是从中不难发现, 戏剧性对白在某种层面上和现代文学产生共鸣, 成为英语文学作者竞相追逐的写作手法, 戏剧性对白的加入让英美经典小说的文学和艺术价值有了质的飞跃。

三、戏剧性对白的外在形式

(一) 怨诗

作为一种古老的英美文学体裁, 怨诗最早可以上溯至古希腊时期。顾名思义, 该体裁的主流情感是悲怨的, 通过刻画主人公, 对逝世、分离、思慕等负面情感进行表达。14世纪末和15世纪初, 英文作品中出现了大量表达怨诗的主人公, 也借由主人公彰显作者本人的内心情感和性格特征。伴随西方思想解放运动如火如荼的开展, 文学艺术也得到攀升, 怨诗无论是数量还是在抨击时政的质量方面都与以往大不相同, 怨诗这种写作题材得到空前的发展, 作者内心情感也能通过文学作品向世界传达。米尔顿是怨诗的典型代表作者, 文艺复兴阶段, 作者突破了历史人物的局限性, 将很多当代人物甚至虚构中的人物融入了怨诗中, 这让怨诗的发展空间进行了扩张。浪漫主义潮流席卷下, 怨诗也加入了浪漫色彩。文学作品中使用怨诗来表达内心情感的角色都和作者自身在身份上有很大的差距。这让戏剧性对白变得更加客观, 主人公的叙述让主观性更加强烈。

(二) 信体诗

作为罗马时代的典型代表, 信体诗和怨诗不同, 虽然在主流情感基调上依然是表达一种悲伤的情绪, 但是在表述角度来说, 信体诗是以第三方角度进行表达。这种表达方式更加客观、说服性更强。文艺复兴阶段是信体诗广泛流传的时代, 丹尼尔的作品是信体诗的典型代表, 他的一篇作品中就利用信体诗体裁描述了一个妻子的困惑和思考, 尤其是通过对妻子困惑的刻画, 让读者能感受到妻子不受丈夫喜爱的原因在于妻子的平庸。无独有偶, 邓恩也借助信体诗抒发情感, 邓恩撰写的文学作品中, 一个叫萨福的主人公通过信体诗表达了自己对情人的思念。

理性时代的到来, 怨诗逐渐退出文学作品的中央, 信体诗的时代到来了。很多英美经典文学作品通过主人翁表达的信体诗对人性和社会进行了深刻剖析, 艺术价值也上升到了哲学层面, 这样戏剧性对白不再单纯是一种文学方面的娱乐, 反而承担着更加深沉的责任。

(三) 抒情诗

勃朗宁是戏剧性对白的最早定义者和揭示者, 他对戏剧性对白的喜爱超过了同时期所有诗人, 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她的文学作品有很多以“戏剧性”来命名。这彰显了勃朗宁对自己文学作品的自信, 特别是在他对文学作品概念的论述中, 他对戏剧性对白的本质和积极效果。进行了深入剖析。任何一部文学作品, 虽然会传达不同深刻的思想价值, 但是在本质上却是一种茶余饭后的娱乐, 让读者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来消耗时间。因此, 戏剧性是任何一部文学作品必须要具备的特性, 只有这样才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继而让读者认同作者表达的思想观点。抒情诗也是如此, 虽然抒情诗在本质上是作者编写的, 但是却是文学作品中主人公的所思所想, 所以抒情诗表达的观点其实是主人公的观点。只要文学作品中有证据表明抒情诗是主人公的感悟, 那该抒情诗便属于戏剧性对白。时代在变迁, 器具性对白的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变化, 但无论题材和载体发生怎样的不同, 只要是文中主人公的情感抒发, 则就是戏剧性对白。

四、结语

综上所述, 戏剧性对白从开始到今天, 经过了长达六个多世纪的历程, 其在英美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地位逐步攀升, 已融入了英语文学的思想精髓, 会制约英文文学发展路径。戏剧性对白的发展与现代小说共同成长, 对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感染力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其实, 对白无论是在人性刻画方面还是艺术价值领域都有较高的造诣。本文从英美文学出发, 探讨了戏剧性对白的概念、特点和形式, 希望能为英美文学赏析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摘要:世界广为流传的英美经典文学作品中, 戏剧性的对白是作品的闪光点之一, 其创造出的艺术价值往往是其它写作手法无法达到的, 尤其是在英美诗歌领域, 对白是个常用的艺术手法, 通过对白把作者的内心世界形象的表达出来。随着世界突飞猛进发展, 戏剧性对白也逐渐发生变化, 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都得到了空前的扩张, 这让对白登上更广阔的舞台, 也提升了英美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本文从英美文学作品出发, 剖析了戏剧性对白的概念和特点, 希望能为英美文学作品赏析做出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英美文学,戏剧性对白,传统

参考文献

[1] 狄玲.谈英美文学中的女性意识的体现[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8, 1401:92-96.

[2] 唐玉娟.“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英美文学教学模式探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8, 01:146-148.

[3] 黄甦, 胡敏.新媒体环境下英美文学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 3812:57-58.

[4] 水彩琴.英美文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研究[J].英语教师, 2018, 1803:16-21.

[5] 罗天霞.基于精神分析批评视阈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探究[J].外文研究, 2018, 601:55-58+107.

[6] 何欣.跨文化视角下英美文学作品语言艺术赏析--评《英美文学欣赏 (第三版) 》[J].江西社会科学, 2018, 3806:258-259.

[7] 关红艳, 杨文涛.英美文学教学设计与实践方法研究--评《英美文学与教学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 2018, 04:99.

[8] 陈嘉铭.语境文化对英美文学翻译的影响及其翻译策略[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8, 05:131-133.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基于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的优化策略探析下一篇: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意义和存在的突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