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两制与祖国的统一

2023-05-21

第一篇:一国两制与祖国的统一

一国两制与祖国的统一大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实行和平统一祖国的条件;中国共产党对***当局攻统一后对**的基本政策;“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谈判;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意义;海峡两岸交流的日益频繁。

2.能力方面:

(1)通过实行和平统一祖国的条件和“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提出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概括问题的能力。

(2)通过香港顺利回归和海峡两岸交流的教学,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态度、价值观方面:

(1)通过“一国两制”的构想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具有创造性的重大战略决策,对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2)通过香港顺利回归和海峡两岸交流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学法指导方面:

(1)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对**和香港问题的基本方针政策,让学生学会比较思维方法。

(2)引导学生阅读理解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的历史资料,帮助学生掌握研习历史资料的方法。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香港顺利回归祖国是重点。香港顺利回归,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香港顺利回归,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学习这一内容,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难点分析:“一国两制”的构想的提出是难点。学生受所学知识限制,对新中国成立后港澳台的历史发展情况并不太了解,因而难于正确理解“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教学中必须补充相应知识,互相讨论,共同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结论。

课堂教学设计

师:同学们,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党和政府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了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党和政府也作出了不懈努力。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国两制”与祖国的统一大业。

(板书第四节课题)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实行和平统一祖国的条件

师:新中国成立后,祖国大陆真正实现了统一。但是还有港、澳、台和一些岛屿没有统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国各民族人民的愿望,也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的神圣使命。解决这一问题可以有武力和和平两种方式,它们各有什么利弊呢?(引导学生分析)

生:(分析并概括)

师:(对学生的认识进行简单的总结)应该看到,武力解决,总会造成损失,不仅会延缓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而且会影响港、澳、台地区的繁荣与稳定,不利于亚洲和世界和平。正是有鉴于此,党和政府决定和平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改革开放以后,实行和平统一祖国的条件日益成熟。(让学生结合教材中文字叙述分析并概括实行和平统一祖国的条件)

生:(分析并概括)

师:(结合学生的认识进行简单总结)实现统一,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意愿;中国国际地位提高,赢得国际社会普遍承认;改革开放,中国综合国力增强,都为我们的和平统一大业提供了条件。但是要通过和平方式完成统一使命,就必须找出一个能为各方所接受的方案。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同胞书》,率先表达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愿,迈出了和平统一祖国的第一步。1981年时又做了解释说明。

2.中国共产党对统一后的**的基本政策

师:投影出示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关于**问题方针政策的主要内容(一)为了尽早结束中华民族陷于分裂的不幸局面,我们建议举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对等谈判,实现第三次合作,共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双方可先派人接触,充分交换意见。(三)国家实现统一后,**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地方事务。(四)**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私人财产、房屋、土地、企业所有权、合法继承权和外国投资不受侵犯。(七)**各族人民、各界人士愿回祖国大陆定居的,保证妥善安排,不受歧视,来去自由。(八)欢迎**工商界人士回祖国大陆投资,兴办各种经济事业,保证其合法权益和利润。

师:(指导学生阅读上述材料,明确中国共产党对*****当局的态度)

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

师:引人注目的是“建议举行两党对等谈判,实现第三次合作,共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不是提出“中央与地方谈判”正是我们充分考虑了**的历史和现状后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提出的。(指导学生阅读上述材料,明确中国共产党在统一后对**的基本政策)

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

师:新中国成立后,海峡两岸敌对了近30年,此时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如此宽松的政策决不是偶然的。(引导学生分析其必然性)

生:(分析材料,互相讨论,发表意见)

师:(对学生的认识作简单总结)应该说,**同胞在与大陆分隔的这30年中,逐渐接受了资本主义制度和思想,但也从未忘记海峡两岸的人民同是炎黄子孙。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80年代初,为了加快祖国统一大业,提出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3.“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

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明确“一国两制”构想的内容,思想“一国两制”提出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生:(分析材料,互相讨论,发表意见)

师:(对学生的认识作简单总结)应该承认,“一国两制”是保持**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的最好方案;是祖国繁荣昌盛的需要,符合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整体利益;是中国统一大业的需要;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需要。为全世界提供了一种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和争端的模式和范例。不过,因**问题而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却在解决香港问题上首先得到了成功的运用。

二、香港顺利回归

1.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

师:香港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战争后一直被英国占领。(引导学生回忆香港问题形成的历史)

生:(与教师共同回忆)师:要用和平方式解决香港主权问题,必须有一个中、英、港三方面都能接受的方案,既要维护中华民族的主权,又要照顾到香港居民的利益,还要让英方能够接受。应当说,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为双方的差距太大了。中英会谈伊始,撒切尔夫人“挟福克兰群岛胜利之威”访华,不想把香港交还中国。英国政府代表开始提出“三个条约继续有效”;接着提出“以主权换治权”,有人比喻为“中国当董事长,英国当总经理”,其实质还是保持殖民统治;最后提出英国要对香港实行某种程度的“参与”,这实际上是要求变相的主权。针对英方的言论,邓小平说,“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将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中国和英国就是在这个前提下来进行谈判,商讨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和办法。”此后中英双方又进行了多次谈判,逐渐缩小了双方的分歧。终于在1984年12月达成了协议,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引导学生分析香港问题能够和平解决的原因)

生:(分析并概括)

师:(对学生的认识作简单总结)中英就香港问题达成协议,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增强的结果,是“一国两制”方针政策的结果,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互谅互让的结果,它证明中因世界上是值得依赖的国家。师:在联合声明中,**郑重宣布对香港问题的12条基本方针政策。(出示12条基本方针政策的部分内容)(二)香港特别行政区直辖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除外交和国防事物属中央人民政府管理外,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三)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现行的法律基本不变。(五)香港的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八)香港特别行政区将保持财政独立。中央人民政府不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征税。(九)香港特别行政区可同英国和其它国家建立互利的经济关系。英国和其它国家在香港的经济利益将得到照顾。(十)香港特别行政区可以“中国香港”名义单独地同各国各地区及有关国际组织保持和发展经济、文化关系,并签定有关协定……可自行签发出入香港的旅行证件。

师:(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分析该材料所反映的实质内容及其与对**政策的异同点)

生:(分析材料,互相讨论,发表意见)

师:(对学生的认识作简单总结)可以看出,“十二条”内容的实质就是“一国两制”,是“一国两制”的具体化;与对台政策相比,香港不可保留自己的军队,还是不同的历史情况决定的,**问题是我国内政,香港问题是我们恢复行使主权。

2.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谈判

师:香港问题和平谈判成功,为同样久而未决的澳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范例(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两个声明发表的历史意义)

生:(分析并概括)

师:(对学生的认识作简单总结)3.香港回归祖国师:(放有关香港回归录像剪辑,然后引导学生分析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意义)

生:(边看录像边思考,然后回答问题)

师:(对学生的认识作简单总结)

二、海峡两岸的交流

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海峡两岸由隔绝到交流日益频繁的原因)

生:(阅读材料,分析并概括)

师:(对学生的认识作简单总结)海峡两岸由隔绝到交流,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党的改革开放、“一国两制”政策的英明。(引导学生分析阻碍祖国最后完成统一大业的因素和推动祖国最后完成统一大业的因素)

生:(分析并概括)

师:(对学生的认识作简单总结)尽管在祖国的统一大业中还有不和谐的声音,还有来自**岛内和国际上某些反华势力的干涉,但是我们相信,在党和政府“一国两制”政策的英明指导和港、澳地区的顺利实践下,在祖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的情况下,在全国人民的迫切支持期待和全世界所有华人、爱好和平的人们的推动下,祖国统一大业的最终完成,已经为期不远了,我们盼望着。

第二篇:第14课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第2课新中国政权的巩固说课教案

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新中国政权的巩固》。下面我将从教学理念、教材与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四个方面谈谈我的教学设计思路。

一、教学理念

力求通过一系列的课堂活动,关注和尊重学生自身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和体验,注重学生参与、在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过程中分享感悟,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教材与学情分析

(一)本课的地位与作用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是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第2课,隶属于第一学习主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是中国现代史的必修重点内容之一。

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分为两部分,即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政权的斗争。第一部分包括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条件、过程、意义;第二部分包括全国领土的基本解放、抗美援朝、土地改革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中国政府派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土地改革的开展 及基本完成

2.理解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和中朝人民反侵略战争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 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有效利用课本插图和《历史地图册》的图片,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大致

过程,理解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

2.收集整理课本图片、历史网站、文学作品、乡土教材等课程资源中有关土地改 革的信息,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志愿军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迫使美国在停战协 定上签字,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中国农民在两千多年来所憧憬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终于在党的领导下实 现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祖国是值得我们热爱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抗美援朝战争的大致过程和志愿军将士的动人事迹

2、教学难点: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这首歌曲反映了我国建国初期的什么事件?(抗美援朝战争)是哪支部队带领中华好儿女“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新中国还采取哪些措施巩固政权呢?(创设歌曲激发学生兴趣,总体感知教材)

以及电影《上甘岭》、歌曲《我的祖国》片段

二、讲授新课

(一)抗美援朝战争

1、抗美援朝的原因

【师】:播放反映抗美援朝的纪录片资料。各抒己见:为什么说抗美援朝就是保

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当时应该出兵吗?为什么?

A.侵略者已经将战火烧到我国,炸我东北、杀我同胞、毁我财产,我们必须奋

起维护自己的安全。

B.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公开与新中国为敌, 我们除了出兵反抗,别无选择。

C.朝鲜在当时国力较为弱小,但是与我们同是社会主义国家,十分友好。美国

已是资本主义头号强国,又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攻占了朝鲜许多领土。我们必须 援助朝鲜抗击美国,才符合国际道义。

美国侵略朝鲜,第七舰队开赴台湾海峡

战火烧至中朝边境,威胁中国安全

朝鲜人民主主义共和国的请求

你认为中国当时应积极参战,还是保守行事,静观事态发展?

<学生活动>辩论

正方:中国参战是合情合理的

反方:中国参战是不合情合理的。

(学生通过小辩论清晰地认识到中国参战既是对自己的保护,同时对整个世界也是一种正义的声张)

<叙述>中国在面临国内外重大困难和严峻挑战的情况下,为了巩固新生政权,发扬正义的国际精神,打破美国险恶政治企图,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人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承转>那么,战争形势究竟如何?结果又怎样?

2、自主学习

3、【简单讲述】抗美援朝的战况。

(或播放纪录片;多媒体动画演示战役的步步推进)

(展示图示:《中朝部队三年战绩表》)

(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图片,介绍志愿军战士的生活。)

4、讲述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的故事

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

(1).你知道哪些志愿军的动人事迹?(让若干名学生讲故事,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毛岸英、罗盛教、和王成等人的感人故事。)——培养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2).黄继光与邱少云的事迹中,各有什么特点?

(前者是在上甘岭用胸膛堵敌人枪眼的英雄,后者是在另一个高地严守潜伏纪

律、烈火烧身不动摇的好汉。)

(3).他们的事迹体现了什么精神?

(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无私的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等。)

(4).人们为什么称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最可爱的人”?

A. 他们具有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等。

B. 他们为保家卫国、支援朝鲜,赴朝作战。他们在战斗中英勇顽强、不畏艰险,热爱祖国、不怕困难、英勇战斗、不怕牺牲,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赢得这场战争,伸张了正义,援助了朝鲜,保卫了祖国,为国家和

民族赢得了崇高的国际荣誉。)

【论从史出】: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 岸上驾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彭德怀:《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

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

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联合国军”总司令、美国将军克拉克回忆录:《从多瑙河到鸭绿江》

【师】:阅读材料,议一议,朝鲜战争的结局对新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有什么意

义?

【思维拓展】:抗美援朝战争有什么意义呢?

(二)

土地改革运动

【师】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二个框题:土地改革运动,

思考:

1、土地改革的起止时间与抗美援朝的起止时间有什么异同?

(都开始于1950年;但是,全国土改基本完成于1952年底,抗美援朝胜利于

1953年7月。)

2、这次土地改革同过去的土改有什么不同?

(注意保存富农经济,也给地主分上应得的一份土地,让他们自食其力,富有

人文主义精神,减少了改革的阻力。)

3、土地改革的意义:

(指导学生观看《历史地图册》7页《土地改革》图和课本相关插图,形象地了

解土改经过和农民心情,通过讨论加深理解土改的历史意义。)

土改完成后,我国的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了土地的新主人,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

2、农民翻身后,对于新中国人民政权的生存和发展起了什么作用?(起了巩固的作用。因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村生产力获得极大解放,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 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提问】

1:、

土改完成后,我国的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了土地的新主人,实现了

“耕者有其田”的理想。)

2、农民翻身后,对于新中国人民政权的生存和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起了巩固的作用。

因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农村生产力获得极大解放,

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朗读反映土改的《暴风骤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小说作品中的片段, 分享交流感受,加深对土改的认识。)

(三)镇压镇压革命运动:(了解)

1、时间:

1950

10

月——

19

52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

、政策

:镇压与宽大相结合

三、结束新课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抗美援朝、土地改革运动和镇压反革命运动

的知识,下去以后,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这三次运动几乎是在同一时期开展的, 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我们下节课再来一起探讨。

第三篇:《“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ppt课件制作脚本-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ppt课件制作脚本课题名称:《“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八年级《历史》) 制 作 者:李娜

学 校:仙台镇初级中学 制作工具:powerpoint

课文说明:《“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这是八年级历史教材中的一课,本课内容既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又属于现代中国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进程中的重大政治问题,更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因此,本课内容在教材教学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一国两制”构想,港澳回归,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设置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

2.过程与方法:利用图片资料、时事新闻,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探究“一国两制”理论和实践,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和论从史出的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祖国统一进程的学习,培养师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以及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其维护祖国统

一、振兴中华的使命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一国两制” 的构想和香港回归。

难点:“一国两制”内涵的理解,正确认识台湾问题,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流程说明:

第1张、点击出示课题:伴随歌曲“一九九七”呈现出有关香港、澳门、台湾相关的图片等。

第2张、点击出示歌曲“一九九七”的歌词,且伴随着音乐,点击出示问题。

第3张、点击依次出示问题什么是一国两制,概念、目的等 第4张、点击依次出示香港图片、及香港问题的由来等 第5张、点击出示视频香港回归政权交接

第6张、点击出示问题“中国为什么能够在20世纪末的1997年7月1日实现香港的回归?”学生讨论概括之后点击出示参考答案。 第7--9张、依次点击出示有关香港回归后的图片,了解今日美丽的香港。

第10---12张、依次点击出示澳门问题的由来。伴随着七子之歌了解澳门的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第13--15张、依次点击出示有关澳门回归及回归后的图片,了解今日美丽的澳门。

第16张、点击出示出示问题“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有什么重要意义?”学生讨论概括之后点击出示参考答案。

第18张、点击出示问题想一想“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的性质一样吗?”为什么?

第18张、点击出示台湾昨天的历史 第19张、点击出示图片,台湾的美丽

第20--21张、点击出示台独分子阻碍国家统一的事实

第22张、点击出示问题“针对以上资料和一些现实问题,你知道实现海峡两岸祖国统一主要存在哪些障碍?”

第23--28张、点击依次出示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密切的图片等 第29张、点击所得结论:祖国统一是历史必然趋势

第30张、点击出示问题“青少年在祖国统一大业中能做什么?”学生思考、讨论、总结后,点击出示参考答案。 第31张、点击出示练习题

第32张、点击伴随音乐出示:台湾自古是中国的神圣领土、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是大势所趋等

第四篇: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学习主题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第14课“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教学设计2

第14课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1新设计

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课本插图激动人心的情景,体验香港、澳门与祖国大家庭血脉相连的深情,从而进一步巩固爱国情感,深化追求祖国统一的理念;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材有关“一国两制”和香港、澳门回归等历史事实的描述,认识其历史意义,培养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比较民族区域自治和特别行政区的差异,进一步领会一国两制的含义。

三、知识与能力:

“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含义、意义。 3学情分析

学生对港澳台问题有所了解,有印象,但要构建知识系统尚有难度,教师必须加以引导。另外对于一国两制的内容,学生在思想品德课上已接触了解,故教学时不能只停留在含义本身,而应通过其它方式比较分析加深理解和认识,立争全面准确把握。 4重点难点

重点:“一国两制‘的内涵及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难点:为什么要实行“一国两制”,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历史意义 5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14课导入

由于历史原因,祖国还没有完全统一起来。为了完成统一大业,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朝着神圣的目标大踏步地前进着。 活动2【讲授】14课

历史之源——港澳台问题的由来

1、香港问题的由来:引导学生回忆,教师补充。

2、澳门问题的由来:教师补充。

3、台湾问题的由来。

引导学生联系史实了解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近代以来,台湾与大陆有过哪两次分离?

4、思考:港澳问题和台湾问题性质上是一样的吗? 统一之策——“一国两制”的构想 “一国两制”构想

这一方针是谁在什么时候完整提出来的?你知道它的含义吗?“一国两制”的提出有什么历史意义?

2.探究:民族自治区与特别行政区有何异同?

异:民族自治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特别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二者自治权力大小不同。 同:都行使自治权;都要接受国家统一领导。 回归之路——香港、澳门的回归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1、两个《联合声明》怎样体现了“一国两制”的原则?

2、香港和澳门分别在哪一年回归祖国?(1997年、1999年。)

3、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有什么历史意义?P94

4、16世纪中叶,葡萄牙侵占了澳门,100多年前,英国侵占了香港。为什么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能够收回香港和澳门?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启示? 祖国统一大业的未来展望

5.祖国大陆与台湾的经济文化交流 阅读课文回答:

1、中国共产党为结束海峡两岸的人为隔阂局面作了怎样的努力?

2、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是什么?海峡两岸有怎样的经济文化交流?

3、目前,阻挠统一的势力来自哪些方面?

4、你怎样认识两岸统一这个问题? 活动3【作业】14课

课堂完成学习测评,心得与疑问

第五篇: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学习主题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第14课“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教学设计4

第14课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1教学目标

1、了解“一国两制”提出的过程和海峡两岸交流日益密切的史实;理解“一国两制”的含义;记住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

2、归纳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的历史意义。

3、分析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的主要原因。 2学情分析

1、知识基础:我所教的班级学生大多数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都较强,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历史成绩也不错,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较高。但班级学生也存在认知水平和发展趋势参差不齐,少数学生存在着偏科现象,月考和期中考试都出现了不及格的现象。

2、学习能力:学生比较喜欢做选择题,对主观题的解答缺乏兴趣,分析、理解、归纳、探究问题的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大大加强学生运用知识解答问题能力的训练,在问题设置上注意梯度,尽量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同时,教师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究欲,提高学生的历史成绩。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一国两制”的内涵及意义;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台湾回归祖国涉及的诸多因素。 4教学方法

情景导入法、问题引入法、分析法、讨论法、探究法。 5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情景导入 上课前,我们先来听一首熟悉的歌

教师:这首歌同学们一定很熟悉,是什么歌呢?(学生齐答《七子之歌----澳门》) 教师提问:(1)歌声中凝聚着历史,你能从这首歌中得出哪些历史信息呢?歌声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呢?(惆怅、思念祖国,渴望回到祖国怀抱)

教师:1925年,爱国诗人闻一多把被外国占领的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这七处中国领土,比作与母亲离散的七个儿女,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思恋母亲,母亲也一直在努力找回儿女,在母亲的努力下,漂泊在外的的儿女绝大部分回到母亲温暖的怀抱。 (2)到上个世纪80年代,还有哪些游子没有回到母亲的怀抱?(香港、澳门、台湾)

1 今天,我们就来回望离散多年的游子是怎样回到母亲怀抱的?同学们打开教材P91第14课 出示幻灯片教师板书课题:14课“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活动2【讲授】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邓小平为什么要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既要照顾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大陆与 港澳台地区的差别,又要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维护民族与国家的根本利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怎样理解“一国两制”的含义? 它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指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统一主权的国家里,以祖国统一为前提,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活动3【讲授】

二、香港澳门的回归

1、复习旧知:教师补充香港澳门问题的历史由来并指导学生观看《英国侵占香港示意图》和《香港问题》介绍:16世纪后期,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19世纪中期以来,英国通过1842年的《南京条约》 、1860年的《北京条约》和1898年的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依次割占了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深圳河以南、界限街以北地区)。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从未承认这些不平等条约,并再三表示将在适当时候收回这些领土。“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2、 香港和澳门分别在哪一年回归祖国?(1997年、1999年。)

3、引导学生观看课本相关插图和《七子之歌》,回顾体验那激动人心的情景。

教师指出:闻一多所说的“七子”是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到目前为止,它们都已回归祖国怀抱。其中,台湾和大陆虽然还没有统一起来,但是在抗日战争胜利时,日本已经把它归还我国。台湾属于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是国际上公认的事实。

4、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有什么历史意义? 观看香港澳门回归视频。

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组织学生识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区徽,并说出 它们的含义。

A.香港区旗含义:红旗代表祖国,紫荆花代表香港,寓意着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祖国的怀抱中兴旺发达。红白两色,体现着“一国两制”的精神。 活动4【讲授】

三、祖国大陆与台湾的经济文化交流 朗诵余光中乡愁,说说诗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为了解决台湾问题提出过哪些 方针?

2 A. 建国初期: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 B. 20世纪50 年代中期: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C. 改革开放以后: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并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2、改革开放以来,哪些事件密切了两岸交往、推进了祖国统一大业? A. 1979年,人民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马祖。

B. 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逐步开放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 C.1992年,台湾“海基会” 和大陆“海协会”达成“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1993年,两会举行“汪辜会谈”,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E. 1995年,江泽民提出了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3、目前,阻挠统一的势力来自哪些方面? 一是利用台湾问题牵制我国的外国反华势力, 二是蓄意制造分裂的台湾当局。

教师过渡:面对着这种复杂的局面,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一方面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反分裂、反“台独”斗争;另一方面经过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和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继续密切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

4、请你说说两岸交往日益密切的重要表现。

启发学生从课本或其他课程资源上寻找人员往来、商业贸易、通邮、通航等方面的事例进行讨论和回答。

5、两岸经济、文化交流迅速发展的基础是什么? 都是炎黄子孙,有紧密相连的血脉关系,有共同的文字、语言和传统文化,还有党和政府坚持推进祖国的统一大业等。

6、你怎样认识两岸统一这个问题? 中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我们要自觉树立起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感,维护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亲情,坚 决反对台独分子的分裂活动。 活动5【练习】巩固练习

1 想一想”:“一国两制”的构想是怎样照顾到香港和台湾的历史和实际情况的? 2 建议学生整理出一期专题板报,内容可以包含:香港地区经济的现状、香港历史的由来、中央政府对香港的基本政策、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实施的全国性法律、香港的未来与展望等。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迎国庆歌咏比赛主持词下一篇:员工感恩公司的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