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冷链物流管理系统

2023-03-30

第一篇:食品冷链物流管理系统

食品冷链物流卫生规范与冷链食品安全食用指导方案

食品冷链物流卫生规范 与冷链食品安全食用指导方案(2 2 篇)

01 范围

规定了 在食品冷链物流过程中的基本要求、交接、运输配送、储存、人员和管理制度、追溯及召回、文件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和管理准则。

适用于各类食品出厂后到销售前需要温度控制的物流过程。

02 术语和定义

2.1 食品冷链物流以温度控制为 主要手段, 使食品 从出厂后到销售前始终处于所需温湿度范围内 的物流工程。

2.2 交接冷链物流过程中 的环节, 包括人库交接、出 库交接和配送交接等。

03 基本要求

3.1 应配备与冷链食品 生产经营相衔接的冷库、运输工具或其他符合冷链食品 储存温湿度要求的设施设备。

冷库、运输工具等设施设备应配置温湿度监测、记录、报警、调控装置, 监控装置应定期校验并记录。

设施设备应易于清洗、消毒、检查和维护。

3.2 冷库应具备配套的制冷系 统或保温条件缓存区的封闭 月 台, 同 时与车辆对接处应有防撞密封设施。

冷库门 应配备限制冷

热交换的装置, 并设置防反锁装置和警示标识。

3.3 运输工具厢体应使用 防水、防锈、耐腐蚀的材料,厢体内 壁应保持清洁卫生, 无毒、无害、无污染、无异味。应定期对运输工具的冷藏性能进行检查并记录。

3.4 应建立与储存、运输相配套的信息化系 统, 信息化系 统应有储存、运输管理相应的模块。

3.5 需温湿度控制的食品 在物流过程中 应符合其标签标示或相关标准规定的温湿度要求。

3.6 当 食品 冷链物流关系 到公共卫生事件时, 应及时根据有关部门 的要求, 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处置措施, 对相关区域和物品 按照有关要求进行清洗消毒, 对频繁接触部位应适当 增加消毒频次, 防止与冷链物流相关的人员 、环境和食品 受到污染。

04 交接

4.1 交接环境应符合食品 安全要求, 并建立清洁卫生管理制度。

4.2 交接时应检查食品 状态, 并确认食品 物流包装完整、清洁, 无污染、无异味。

4.3 交接时应确认食品 种类、数量、温度等信息, 确认无误后尽快装卸, 并做好交接记录。

4.4 交接时应测量食品 外箱表面温度或内 包装表面温度, 并记录; 如表面温度超出规定范围, 还应测量食品 中心温度。

4.5 交接时应严格控制作业环境温度并尽量缩短作业时间 , 以防止食品 温度超出规定范围 , 如无封闭 月 台, 装卸货间 隙应随时关闭 厢

体门 。

4.6 交接时应查验运输工具环境温度是否符合温控要求。

人库和配送交接时, 还应查验全程温度记录; 出 库交接时, 还应查验在库温度记录。

当 温度或食品 状态异常时, 应不予接收。

4.7 当 食品 冷链物流关系 到公共卫生事件时, 应进行食品 外包装及交接用 相关用 品 用 具的清洁和消毒。

05 运输配送

5.1 运输工具应保持清洁卫生, 应建立清洁卫生消毒记录制度, 定期对运输工具清洁、消毒。

运输工具不得运输有毒有害物质, 防止食品 被污染。

当 食品 冷链物流关系到公共卫生事件时, 应增加对运输工具的厢体内 外部、运输车辆驾驶室等的清洁消毒频次, 并做好记录。

5.2 应根据食品 的类型、特性、季节、运输距离等选择不同 的运输工具和运输路线, 同 一运输工具运输不同 食品 及多 点装卸时, 应根据产品 特性, 做好分装、分离或分隔,并存放在符合食品 储存温度要求的区域。

5.3 装货前应对运输工具进行检查, 根据食品 的运输温度对厢体进行预冷, 并应在运输开始前达到食品 运输需要的温度。

5.4 运输过程中 的温度应实时连续监控, 记录时间 间隔不宜超过 10min, 且应真实准确。

5.5 当 运输设备温度超出设定范围时, 应立即采取纠正行动和应急措施, 并如实记录超温的范围和时间 。

5.6 运输过程中 运输工具应采取安全性揩施, 如铅封或加锁等。

运输过程宜保持平稳, 装卸时应行动迅速、轻拿轻放, 并尽量减少车厢开门 次数和时间

5.7 配送前应确认食品 物流包装完整, 温度符合要求。

5.8

需 冷冻 的食品 在运输过程中 温度不应 高于一 18℃; 需冷藏的食品 在运输过程中 温度应为 0-10℃。

06 储存

6.1 冷库的温度显示、区域划分标识应清晰规范, 并做 好 温 度 记 录 , 确 保 准 确 真 实 , 记 录 间 隔 时 间 不 超 过30min。

6.2 冷库温度记录和显示设备宜放置在冷库外便于查看和控制的地方, 温度传感器或温度记录仪应放置在最能 反 映 食 品 温 度 或 者 平 均 温 度 的 位 置 , 建 筑 面 积 大 于 100m2 的冷库, 温度传感器或温度记录仪数量不少于 2 个;应建立库房温度记录保存制度。

6.3 当 冷库温湿度超出设定范围时, 应立即采取纠正行动和应急揩施, 并如实记录超过的范围和时间 。

6.4 不同 品 种、规格批次的产品 应分别堆垛, 防止串味和 交 叉污 染。

储存 的 食品 应 与 库 房 墙壁 间 距不 少 于10cm, 与地面间 距不少于 10cm。

6.5 冷库机房应 24h 不间 断运行并有应急措施。

6.6 冷库作业区应建立清洁卫生制度, 并建立记录机制。

食品 冷链物流关系 到公共卫生事件时, 应加强对货物转运存放区域、冷库机房的清洁消毒频次, 并做好记录。

6.7 需冷冻的食品 储存环境温度应不高于一 18℃ ,需冷藏的食品 储存环境温度应为 0℃~10℃。

对于有湿度要求的食品 , 还应满足相应的湿度储存要求。

07 人员和管理制度

7.1 应符合 GB 31621 的相关规定。

.7.2 从事食品 冷链物流各环节工作的人员 , 应接受运输、储存配送.交接及突发状况应急处理等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 具备相应的能力 , 并有明确的职贲和杈限报告操作过程中 出现的食品 安全问 题。

7.3 应建立食品 运输、储存、配送、交接等环节温湿度及操作要求制度。

7.4 应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及应急预案。

7.5 当 食品 冷链物梳关系 到公共卫生事件时, 应按照有关部门 的要求, 加强人员 健康状祝管理, 根据岗 位需要做好人员 健康防护。

08 追溯及召回

8.1 应符合 GB 31621 的相关规定。

8.2 当 食品 冷链物梳关系 到公共卫生事件时, 对受污染的食品 应按照有关部门 的要求进行处置。

09 文件管理

9.1 应符合 GB 31621 的相关规定。

9.2 文件保存期限应不少于食品 保质期满后 6 个月 ;没有明确保质期的, 保存期限应不少于 2 年。

9.3 当 食品 冷链物流关系 到公共卫生事件时, 应按照有关部门 的要求执行。

篇二:

冷链食品安全食用指导方案

一、“关注冷链食品”

尤 其 对 于 进 口 冷 链 食 品 ,“ 购 买 、储 存 、加 工 ”这 三 个 节 点 要 注 意 :

1.购买

✪去正规超〇〇或〇〇场选购冷链食品, 关注食品产地、来源、进口 食品检疫等相关信息以保证来源安全。

✪尽量避免用手直接接触, 可使用一次性手套, 接触后也应及时洗手, 同时戴好口 罩。

2.储存

✪最好采用独立封闭包装。

✪冷冻冰鲜食品放置冰箱冷冻室保存, 不要存放过长时间, 与熟食要分层存放。

3.加工

✪ 遵 循 “ 生 熟 分 开 ” 原 则 , 刀 具 、砧 板 、餐 具

( 盆 、盘 、碗 )

等 器 具 单 独 放 置 , 与 熟 食 的 分 开 ,使 用 完 后 及 时 清 洗 消 毒 , 清 洗 或 接 触 冷 冻 生 鲜 食 品后 , 应 洗 手 再 接 触 器 皿 或 熟 食 。

✪ 肉 蛋 海 鲜 类 食 物 一 定 要 烧 熟 煮 透 。

✪ 在 此 过 程 中 , 牢 记 不 摸 眼 口 鼻 !

二、“关注来自高风险地区的快递、

货物” ”

怎 么 做 ? 记 住 三 点 :

❶ 查 收 来 自 高 风 险 地 区 的 快 递 、货 物 时 , 可 戴上 塑 胶 手 套 或 一 次 性 手 套 。

❷ 收 到 来 自 高 风 险 地 区 的 快 递 、货 物 时 , 可 先用 75%的 酒 精 或 含 氯 消 毒 液 等 擦 拭 消 毒 ,但 需 要 注意 酒 精 是 易 燃 物 品 , 切 勿 进 行 大 面 积 喷 洒 消 毒 。❸ 拆 完 快 递 后 , 要 及 时 用 流 动 水 加 肥 皂 或 洗 手液 洗 手 ,或 使 用 免 洗 手 消 毒 液 。

三、“继续做好手卫生”

世 界 卫 生 组 织 提 示 , 正 确 洗 手 包 括“ 三 要 素 ” :

❶ 洗 手 时 使 用 流 动 水 冲 洗 。

❷ 使 用 肥 皂 或 洗 手 液 等 清 洁 用 品 。

❸ 洗 手 时 间 不 少 于 20 秒 。因 为 新 冠 病 毒 有 脂 质 包 膜 , 难 以 被 水 破 坏 , 而 皂液 在 作 用 一 定 时 间 后 可 破 坏 病 毒 包 膜 , 从 而 瓦 解 病 毒 。所 以 , 洗 手

需 要 保 持 一 定 时 间 , 充 分 搓 揉 不 少 于 20 秒 。

同 时 提 醒 , 肥 皂 应 保 持 清 洁 和 干 燥 , 减 少 共 用 ,并 定 期 清 洗 肥 皂 盒( 架 ), 以 免 成 为 微生 物 的“ 摇 篮 ”。

第二篇:食品冷链物流卫生规范

目录

01 范围 ..............................................................................1 02 术语和定义 ...................................................................2 2.1 食品冷链物流 .........................................................2 2.2 交接 ........................................................................2 03 基本要求 .......................................................................2 04 交接 ..............................................................................4 05 运输配送 .......................................................................5 06 储存 ..............................................................................6 07 人员和管理制度 ............................................................7 08 追溯及召回 ...................................................................8 09 文件管理 .......................................................................8

01 范围

 规定了在食品冷链物流过程中的基本要求、交接、运输配送、储存、人员和管理制度、追溯及召回、文件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和管理准则。

 适用于各类食品出厂后到销售前需要温度控制的物流过程。

02 术语和定义 2.1 食品冷链物流

以温度控制为主要手段,使食品从出厂后到销售前始终处于所需温湿度范围内的物流工程。

2 2.2 交接

冷链物流过程中的环节,包括人库交接、出库交接和配送交接等。

03 基本要求 3.1 应配备与冷链食品生产经营相衔接的冷库、运输工具或其他符合冷链食品储存温湿度要求的设施设备。冷

库、运输工具等设施设备应配置温湿度监测、记录、报警、调控装置,监控装置应定期校验并记录。设施设备应易于清洗、消毒、检查和维护。

3.2 冷库应具备配套的制冷系统或保温条件缓存区的封闭月台,同时与车辆对接处应有防撞密封设施。冷库门应配备限制冷热交换的装置,并设置防反锁装置和警示标识。

3.3 运输工具厢体应使用防水、防锈、耐腐蚀的材料,厢体内壁应保持清洁卫生,无毒、无害、无污染、无异味。应定期对运输工具的冷藏性能进行检查并记录。

3.4 应建立与储存、运输相配套的信息化系统,信息化系统应有储存、运输管理相应的模块。

3.5 需温湿度控制的食品在物流过程中应符合其标签标示或相关标准规定的温湿度要求。

3.6 当食品冷链物流关系到公共卫生事件时,应及时根据有关部门的要求,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处置措施,对相关区域和物品按照有关要求进行清洗消毒,对频繁接触部

位应适当增加消毒频次,防止与冷链物流相关的人员、环境和食品受到污染。

04 交接 4.1 交接环境应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并建立清洁卫生管理制度。

4.2 交接时应检查食品状态,并确认食品物流包装完整、清洁,无污染、无异味。

4.3 交接时应确认食品种类、数量、温度等信息,确认无误后尽快装卸,并做好交接记录。

4.4 交接时应测量食品外箱表面温度或内包装表面温度,并记录;如表面温度超出规定范围,还应测量食品中心温度。

4.5 交接时应严格控制作业环境温度并尽量缩短作业时间,以防止食品温度超出规定范围,如无封闭月台,装卸货间隙应随时关闭厢体门。

4.6 交接时应查验运输工具环境温度是否符合温控要求。人库和配送交接时,还应查验全程温度记录;出库

交接时,还应查验在库温度记录。当温度或食品状态异常时,应不予接收。

4.7 当食品冷链物流关系到公共卫生事件时,应进行食品外包装及交接用相关用品用具的清洁和消毒。

05 运输配送 5.1 运输工具应保持清洁卫生,应建立清洁卫生消毒记录制度,定期对运输工具清洁、消毒。运输工具不得运输有毒有害物质,防止食品被污染。当食品冷链物流关系到公共卫生事件时,应增加对运输工具的厢体内外部、运输车辆驾驶室等的清洁消毒频次,并做好记录。

5.2 应根据食品的类型、特性、季节、运输距离等选择不同的运输工具和运输路线,同一运输工具运输不同食品及多点装卸时,应根据产品特性,做好分装、分离或分隔,并存放在符合食品储存温度要求的区域。

5.3 装货前应对运输工具进行检查,根据食品的运输温度对厢体进行预冷,并应在运输开始前达到食品运输需要的温度。

5.4 运输过程中的温度应实时连续监控,记录时间间隔不宜超过 10min,且应真实准确。

5.5 当运输设备温度超出设定范围时,应立即采取纠正行动和应急措施,并如实记录超温的范围和时间。

5.6 运输过程中运输工具应采取安全性揩施,如铅封或加锁等。运输过程宜保持平稳,装卸时应行动迅速、轻拿轻放,并尽量减少车厢开门次数和时间。

5.7 配送前应确认食品物流包装完整,温度符合要求。

5.8 需冷冻 的食品在运输过程中温度不应高于一18℃;需冷藏的食品在运输过程中温度应为 0-10℃。

06 储存 6.1 冷库的温度显示、区域划分标识应清晰规范,并做好温度记录,确保准确真实,记录间隔时间不超过30min。

6.2 冷库温度记录和显示设备宜放置在冷库外便于查看和控制的地方,温度传感器或温度记录仪应放置在最能反映食品温度或者平均温度的位置,建筑面积大于

100m2 的冷库,温度传感器或温度记录仪数量不少于 2 个;应建立库房温度记录保存制度。

6.3 当冷库温湿度超出设定范围时,应立即采取纠正行动和应急揩施,并如实记录超过的范围和时间。

6.4 不同品种、规格批次的产品应分别堆垛,防止串味和交叉污染。储存的食品应与库房墙壁间距不少于10cm,与地面间距不少于 10cm。

6.5 冷库机房应 24h 不间断运行并有应急措施。

6.6 冷库作业区应建立清洁卫生制度,并建立记录机制。当食品冷链物流关系到公共卫生事件时,应加强对货物转运存放区域、冷库机房的清洁消毒频次,并做好记录。

6.7 需冷冻的食品储存环境温度应不高于一 18℃ ,需冷藏的食品储存环境温度应为 0℃~10℃。对于有湿度要求的食品,还应满足相应的湿度储存要求。

07 人员和管理制度 7.1 应符合 GB 31621 的相关规定。.

7.2 从事食品冷链物流各环节工作的人员,应接受运输、储存配送.交接及突发状况应急处理等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具备相应的能力,并有明确的职贲和杈限报告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

7.3 应建立食品运输、储存、配送、交接等环节温湿度及操作要求制度。

7.4 应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及应急预案。

7.5 当食品冷链物梳关系到公共卫生事件时,应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加强人员健康状祝管理,根据岗位需要做好人员健康防护。

08 追溯及召回 8.1 应符合 GB 31621 的相关规定。

8.2 当食品冷链物梳关系到公共卫生事件时,对受污染的食品应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进行处置。

09 文件管理 9.1 应符合 GB 31621 的相关规定。

9.2 文件保存期限应不少于食品保质期满后 6 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应不少于 2 年。

9.3 当食品冷链物流关系到公共卫生事件时,应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执行。

第三篇:食品冷链物流发展的难点与突破点

食品冷链物流发展的难点与突破点 中国的食品冷链还未形成体系,目前大约90%肉类、80%水产品、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基本上还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送,食品冷链变革需要三位一体化。

近日,在广州召开的“第四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期间,由广东省物流行业协会冷链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广东冷藏运输发展专题论坛”也在同期召开,来自日本、台湾及国内的冷链企业和专家共同探讨了目前中国冷链市场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其中,暨南大学现代流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海权对中国的食品冷链发展提出以下方面的见解与意见。

难点:食品冷链体系尚未成形

陈海权认为,从整体冷链体系而言,中国的食品冷链还未形成体系,无论是从中国经济发展的消费内需来看,还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都十分明显。目前大约90%肉类、80%水产品、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基本上还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销。冷冻食品产销冷链情况稍好,但由于部分产品流入集贸市场拆零散买,冷链存在中断现象。

针对这种现状,陈海权表示国内冷链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

一是冷链经营主体出现问题。主要表现在:食品冷链的复杂、投资大。由于食品冷链是以保证易腐食品品质为目的,以保持低温环境为核心要求的供应链系统,所以它比一般常温物流系统的要求更高,更复杂,建设投资也大。而目前我国的冷链系统还只是一个早期的冷冻设备市场,掌握的冷链技术在很多食品种类上还不能完全应用,相对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很大;没有建立生鲜经营管理体系。据他介绍相当部分企业始终未能有效地建立生鲜经营管理体系。商品结构和销售策略定位不清晰,导致毛利偏低,损耗难于控制;没有整合生鲜食品的产业链。企业无法有效整合生鲜经营背后的各种资源。随着规模扩大,整体经营成本难以得到控制,“规模反而不经济”。同时企业也未能解决生鲜商品结构日趋严重的同构化和产品更新问题。

二是冷链设施和监管机制不完善。他还认为,国内冷链设施设备严重不足。目前,我国易腐物品装车大多在露天而非在冷库和保温场所操作,80%-90%的水果、蔬菜、禽肉、水产品都是用普通卡车运输。仅水果、蔬菜等农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损失率就达25%-30%,损耗量居世界首位(可以养活2亿人的营养基本需求),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输的。造成这种窘境的直接原因是我国冷链设施和冷链装备严重不足,原有设施设备陈旧,发展和分布不均衡,无法为易腐食品流通系统提供低温保障。

陈海权介绍,我国冷链的实施没有国家或行业的专项标准。但只有一些大型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自己制定的一些标准,诸如冷藏链中对HACCP(危害分析和关键点控制)没有强制要求执行。因此,在监管上也是空白,法律法规有待完善。缺乏具有执行力的食品质量监控体系。

第三方食品冷链物流发展滞后。陈海权在会上表示,中国易腐食品除了外贸出口的部分以外,大部分在国内流通的易腐食品的物流配送业务多数都是由生产商和经销商完成。食品冷链的第三方物流发展十分滞后,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够健全,大大影响了食品物流的在途质量、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食品冷链的成本和商品损耗很高。

他认为食品冷链缺乏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整合,由于中国业的产业化程度和产销一体化水平不高,从行业的初级产品来看,虽然产销量巨大,但在初级产品和易腐食品应链上。易腐食品的时效性要求冷链各环节必须具有更高的组织协调性。目前,我国缺乏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整体规划与协调,缺乏食品冷链的综合性专业人才。

产业配套设施建设的误区。据陈海权介绍,在冷库建设中就存在着重视肉类冷库建设,轻视果蔬冷库建设;重视城市经营性冷库建设,轻视产地加工型冷库建设;重视大中型冷库建设,轻视批发零售冷库建设等非常严重的现象。

两大突破点

陈海权认为中国食品冷链发展需要突破两方面的障碍:一是要实现农产品现代化与现代流通体系接轨。中国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产品标准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农产品保鲜加工是农业生产的延续,是农业再生产过程中的“二产经济”,更是农产品与现代流通体系接轨的关键环节。二是要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正带动着以肉类、水果、蔬菜及水产品、奶类为代表的食品冷链保鲜市场的急剧升温。食品安全问题,只有通过优化、改造农产品流通渠道和流通方式,建立可追溯的农产品质量信息管理体系,最终解决食物安全问题。

据他介绍,发达国家把产后贮藏加工保鲜放在农业的首要位置。如美国农业总投入30%用于生产,70%用于产后加工保鲜,意大利、荷兰农产品保鲜产业化率为60%,而日本则大于70%。产后产值与采收时自然产值比,美国为3.7比1,日本2.2比1,而我国仅为0.38比1。

陈海权表示,国际上比较成形的食品冷链有两种模式:一是以企业为主体食品冷链体系,这种模式在美国、日本和西欧比较普遍,日本7-11是其中的代表;二是以保证大量食品的一般质量、降低在途损耗的价格与品质模式,这种模式一般为发展中国家采用。他认为中国食品冷链可以采取企业导向型或平台导向型两种发展模式:企业导向型依靠农业龙头企业和大型食品企业,发展以核心企业为轴心的食品冷链体系,串联供应链上下游,逐步形成覆盖分类食品产业的冷链保障体系。平台导向型是建设连接农产品主产区和消费地的食品冷链主干网络,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

陈海权强调超市需要配置生鲜加工配送中心,配送中心可以有效整合生鲜供应链的资源,实现加工生产和销售环节适当分离。在标准化管理的基础上加强成本核算和流程控制,并从强化产品跨区域性经营和自有加工产品的差异化经营上寻求新的利润支撑点。

最后,陈海权认为中国食品冷链变革需要三位一体化,一个国家的食品冷链保障体系建设,单靠任何一方都是难以有效推进的,它需要政府、行业组织和企业通力合作。政府应当制定食品冷链发展的政策环境和鼓励措施,加强行业规划的方向性引导;行业协会应发挥沟通协调作用,制定并落实行业整体规划和行业规范;企业应根据市场规则具体运作,合力推动中国食品冷链的逐步发展。

家乐福冷链保鲜措施

家乐福货品的新鲜是与其精细的商品采购营运制度分不开的,“Reteil is detail”(零售就是细节)就是形象的写照。要做到这点并不容易,需要采购、存货、销售等环节的密切配合,在营运过程的每个环节都加一个控制点。

采购和内部监控

采购是保证生鲜食品质量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家乐福对于生鲜食品有严格的采购标准。这些采购标准基本上是通过严格的挑选,家乐福会在当地建立稳定的供应链,有专门的供应商及时供应货品。在内部监控方面,家乐福中国区总部设有专人负责全国各分店商品的检验,每隔两个月要对每个分店的商品质量、库房、卖场和服务等进行全面的检查和分析。

自有生鲜品牌的开发

“家乐福质量体系”是家乐福生鲜自有品牌,是具有最好的质量和安全保障生鲜。该产品本着长期合作的关系以确保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符合特定的质量水准。产地和类型及可追溯性是供应链的质量主要体系。已应用质量体系的定牌产品有:猪肉、三文鱼(鲑鱼)、柚子、荔枝、苹果、橙子。

库存控制

库存控制是生鲜食品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了保证商品的新鲜度,必须做到一次订货量要适当,订货频率要高。家乐福针对不同的生鲜食品,设定不同的库存量,当天卖不出去就扔掉。即使有的货第二天可以卖,但这种货不符合家乐福的存货标准,一定要扔掉。

订货

每个店都根据电脑反映的销量来订货,尽可能做到零库存。同时,家乐福尽可能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来最大程度减少缺货现象的发生,平时各门店都指定了相应措施,及时反馈缺货信息,此外还安排专人负责卖场巡视,掌握存货动态。为确保安全库存,家乐福尽可能选择当地最优秀的供应商,使其能在规定的配送时间内及时补货。

保鲜设备

超市中的冷冻、冷藏设备在食品保鲜中发挥着很大作用,所以,家乐福对制冷设备的要求很高。在选择制冷设备时,家乐福要求厂家必须有售后安装和维修服务,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保证制冷系统昼夜不停地工作,以保持商品的新鲜与质量。

第四篇:第五届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年会暨全国食品与冷链物流企业家跨年联谊会

第五届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年会暨全国食品与冷链物

流企业家跨年联谊会

邀 请 函

为了增强行业导向,夯实基础、探讨发展方向,全面反映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动态,分析预测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趋势,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宣贯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积极推动中国食品工业与冷链物流两业联动发展,产业良性互动与融合发展,产业集群规模化建设,配套园区功能与冷链物流网络布局,区域战略统筹与兼容现状发展,召开行业年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鉴与此,中国冷链物流联盟拟定于2012年12月26-28日在天津举办2012行业年会和企业家联谊会。年会是行业一年一度的盛大集会,是行业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食品企业与冷链物流企业交流合作的最佳平台,也是冷链物流行业最具号召力和影响力的活动。年会在广大会员和业界人士的积极参与下,规模逐年壮大、水平不断提高、模式不断创新。

借此年会,旨在实现四个目标:(1)通过政府部门对宏观经济走势及冷链产业政策的分析报告,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提供政策理论依据;(2)号召我会食品类会员单位、示范基地、定点企业等组织众多知名生产商贸企业和冷链物流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总结盘点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交流经验,展望2013年的发展前景和规划;(3)围绕当前企业迫切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通过专题演讲和互动交流,为各企业释疑解惑,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服务质量;(4)将此次年会办成冷链物流行业全国性、专业性,高规格、最具权威的行业里程碑式盛会。

中国冷链物流万里行系列活动自举办以来,已连续在全国不同城市成功举办了十七届不同专题论坛会议。自2008年起“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年会”已连续举办了四届,第五届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年会是中国冷链物流万里行第十八次盛会。历届来,会议对于行业发展建设、政府深入了解行业状况、宣贯学习国家政策、搭建企业交流平台、传播冷链行业概念经验、推动冷链市场信息流通、提高企业运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保障食品安全、引导企业奉行绿色冷链与低碳节能提供良好的产学研交流平台。

附件1 第四届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年会

中国冷链物流万里行系列活动第十四届会议

主办单位:中国冷链物流联盟

北京农合同力物流技术研究院

联合主办:天津市中心渔港经济区管理委员会

组织单位:中国冷链物流万里行管理办公室

中冷联合(北京)企业管理中心

承办单位:中交百企(北京)企业管理中心

支持单位:农业部冷库及制冷设备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食品物流专业委员会

协办机构:中国冷链物流网、中国冷库资源网、中国冷链年鉴编辑部

全国冷链物流企业分布图编委会、全国冷链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全国食品冷链物流定点企业办公室、中国冷链物流50强企业测评办公室

时间地点:2012年12月26-28日,天津(具体见会议报到通知书)

官方网站: .cn,.cn和中国冷库资源网了解,全国统一热线:400-600-7919。

★ 了解中国冷链物流全貌的选择,★ 共同推动中国食品工业与冷链物流两业联动发展的社会机构,

★ 掌握中国冷链物流发展动态的权威平台,★ 实现市场营销与传播推广1+1模式的专业平台,

★联手打造冷链物流供应链,引领行业创新转型升级。

第五篇:食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规划建设之重点——冷库建设

关键字:连锁餐饮、食品中央工厂、冷链物流、制冷负荷、使用寿命„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大众化餐饮发展迅速,连锁餐饮中央厨房模式成为餐企降低物料经营成本、提高规模效益的途径。

中央厨房能使物料成本降低,但相比运营成本,物料成本的降低显而有限。中央厨房保持产品品质稳定、能够产生规模化效益却显而易见!主要的是餐企应选择好以最适合生产规模的店面数量作为建立中央工厂的门坎。

而中央厨房和QS食品中央工厂前期建设需要大量投资,配备完善的物流及冷热链系统、实验室等。其中冷库建设的投资占据很大比例,而冷库设计、建设直接关系到工程整体建设的成败!影响到日后工厂运营管理及预期使用寿命。

一般来说,食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的规划设计,应依据加工工艺设计各区域温层及设施配置。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中央厨房和食品中央工厂的功能及产品属性。之后,在进行细化设计前还要了解需要执行哪些国家有关食品安全、质量管理、冷库设计的标准规范。

然后,就是按照“冷库设计规范”进行冷库总体容量,制冷负荷及系统、机电配备控制,作业流程等细化设计了。

根据对食品加工及冷链存储标准的要求,餐饮食品生产单位存储库房主要分为常温库、冷藏库、冷冻库三种不同温度存储要求。

中央厨房和食品工厂根据食品生产加工需求需设置“速冻冷库”、温度在-18℃以下,一般控制在-25℃至-35℃;-40℃以下急冻的高档海鲜类存储;-25℃肉类、冰淇淋类等长期冻品储存;-18℃的一般肉类、水产冻品储存;0-4℃冷藏存储,以及果蔬类存储的气调库。

冷库建设方面需要注意:

1、预估存储容量要适应发展需要,建筑结构形式、地基处理要根据荷载要求,考虑防潮、防冻融„

2、内部作业形式考虑自动化仓库、自动分拣系统等设计需要。

3、制冷系统一般是氨系统或氟系统,制冷负荷计算、设备选型是关键„

4、根据不同温控要求选则适合的冷库板,施工时做好断热处理„

冷库实际经济使用寿命是很难计算的,冷库建造的不经济有可能会给后期带来较高的营运成本,表现为:后期制冷投入增加、温度降不到设计要求、耗电量加大、维护成本加大等。

但如果出现负荷设计误差、气密不足、断热不够、冷桥未处理、材料不达标„带来的直接后果将是:温度降不下来、耗电量加大、库存藏品品质受损,物流作业因冷凝水、冰霜影响受阻,甚至产生安全生产等危险„

中裕设计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973546950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生活老师工作经验交流下一篇: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