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导入教学管理论文

2022-04-20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语文新课导入教学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新课程改革向我们走来,这是一轮全新的教育改革浪潮,它要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去理解,让我们教师去做出理性的思考,我们教师要明白在新课改中要做什么。我们教师教学的阵地是课堂,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科的特点,进行创新教学。

语文新课导入教学管理论文 篇1:

倡导“真备”“真教” 实现课堂增效

【摘   要】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要摒弃虚假浮躁之风,追寻课堂失落的纯真。倡导“真备”“真教”是助推核心素养精准落地的重要途径和关键点。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备课指导思想,改变传统备课的设计理念,着力凸显思维个性。课堂教学要回归语文本质属性,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学改革,坚守“整体观照”理念,构建和谐融洽的语文教育格局。

【关键词】课堂教学;真备;真教;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对素质教育的细化与深化。目前对核心素养实践层面的探索与研究,尚属初级阶段。如何让核心素养在语文课堂上生根发芽乃至开花结果,如何构建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新课堂,是一线语文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

一、在立德树人语境下,摒弃“假备课”、倡导“真备课”是必然选择

(一)虚假备课的乱象必须遏制

新课改以来,广大教师努力探索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的实效性,使课堂教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然而,由于一些教师尚未真正理解和接纳新课程理念和备课的真谛,备课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虚假和浮躁,诸多的失真现象可以说是触目可见。以下几种类型,已经成了备课的常态。

一是“一如往昔”型。课改的浪潮滚滚而来,有些教师的备课本却“一如往昔”:购买所教年级的《优秀教案集》,“搬”到自己的本子上,目标如旧,设计过程如旧。还有些教师一直“珍藏”着自己的“旧船票”——旧备课本,重教某个年级时,就埋头“复制”一遍,或直接把旧备课本换上新封面作为“新船票”,试图登上新学期的航船。

二是“快捷移植”型。网络便捷了学习和生活,也为教学研究提供了鲜活灵动的资源。但很多教师不是科学地运用资源,努力丰厚自己的知识储备,积极开阔自己的教育视野,而是在备课本上进行“快捷移植”:敲击鼠标,链接“百度”,打开“教学设计”,点击“打印”。于是,教案有了。有时间就抄写一遍,没时间就直接粘贴到本子上,真是快捷、省时又方便。

三是“有茎无叶”型。这样的备课并不鲜见:教学目标略;教学重难点略;教学过程呈现1、2、3点;作业设计略。这样的备课除了极其简单地列了几个教学环节,其他的教学内容均不呈现。呈现的仅仅是教学之“茎”,无“叶”无“花”,课堂上根本无法操作。

四是“东拼西凑”型。刚开学,同一年级组的教师便领取了属于自己的任务——每人备几篇课文。备好后,拼凑成一册教案,每位教师一份,美其名曰“三个臭皮匠,凑成一个诸葛亮”。然而,在课前愿意浏览别人教案的寥寥无几,这样东拼西凑起来的教案自然成了“美丽的摆设”。

五是“如出一辙”型。“导入新课—讲读新课—归纳小结—布置作业”这样的流程应用于不同的教学内容。毋庸置疑,这样的备课已是“机械化”了。年级要求、教材特点、学生个性、教师的个人风格完全抛掷九霄云外。这样程式化的备课,缺乏灵性,又谈何“因材施教”呢?

更有甚者,课前干脆不备课,尤其表现在写作指导和口语交际课,有的教师不是认真思索后备课,而是凭着自己的灵感即兴教学,课堂上“踩着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

语文备课中会出现这么多的问题,主要原因是教师思想认知上不到位和教学管理中有疏忽,所以备课未能受到教师足够的理解与重视。

(二)“真备”理念亟待确立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深入开展。如何以新课程理念来审视传统的备课,让备课与课改同行,成了关注和研究的热点话题。

毋庸置疑,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是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核心。教育的高质量依托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的提质增效又离不开备课的导向和引领。在立德树人语境下,实现备课的深度变革,必须摒弃“假备课”,倡导“真备课”。

什么是“真备课”?有专家认为,备课备的应该是终身的感悟,而不是一时的偶有所得;备的应该是刻在心中永远难以忘怀的教学蓝图,而不是写在纸上供人查验的吃饭家什;备的应该是形式和内容俱佳的美好篇章,而不应是徒有外表的花拳绣腿。

为此,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提升:一是树立正确的备课指导思想,确立“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的价值取向和以新课程理念为出发點的备课观。以课程标准引领备课,以崭新的教学设计代替传统的教案,在备课中融入教师的科学精神和智慧。二是改变传统备课的设计理念,变教案为学案,变师案为生案,使教案为学生的学服务,变“以教论学”为“以学论教”,从重视“教”的构思转向重视学生“学”的引导。三是备课要着力凸显个性,闪耀独特的思维亮色,要充分体现开放性和动态生成性,要体现教师的创造力,不要迷信教参和教案集。

二、在积极语用视域下,革除“假教”、崇尚“真教”是必由之路

(一)课堂失真的倾向值得警觉

随着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新的语文教育观在与各种课程理念、教学智慧、教育精神不断的碰撞和融合中得到建构,语文课堂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面貌。与此同时,由于对某些课程观念的误读,实践上的误判,再加上社会上虚假、浮躁之风的影响,课堂上出现了诸多值得注意的倾向,其中被谈论得最多的有以下五种倾向。

一是在语文课堂上,烦琐分析与滔滔不绝的讲问之风过盛,教学时空泛的“人文精神”渲染过度,拓展过多,教学花样层出不穷,课堂上“蜂飞蝶舞”频频闪现,呈现的是虚张声势的表面繁荣。

二是在践行课标中出现许多伪善、虚假的现象,最为突出的当数“非语文”现象充斥课堂。语文教学逐渐走向空泛和虚化。具体表现有:为多媒体所累的“非语文”现象,打着“学科整合”幌子的“非语文”现象,教学内容泛化和教学过程形式化的“非语文”现象。

三是课堂上出现令人尴尬的失衡现象,具体表现为虚假自主、无效学习、随意探究、孤立文本、讨论泛化、弱化基础等。对此,语文教育专家杨再隋用“虚”“闹”“杂”“碎”“偏”五个字做了概括。

四是在语文课堂中出现了“貌合神离”的现象,致使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走向新的歧路。具体表现为:一味强调“合作探究”而忽视实际效果;一味注重“学科整合”而迷失“语文本质”;一味凸显“主体地位”而削弱“主导作用”;一味推崇“赏识评价”而缺乏“真情实感”;一味追求教学形式上的华美和轰动效应而让“生本课堂”被异化为“唯美课堂”,课堂教学主流价值观正在消解。

五是一些教师担心别人指责其观念陈旧,行为落伍。教学时他们积极与“新潮”攀亲,努力向“流行”靠拢,盲目跟风,追逐时尚,什么流行模仿什么,往往在模仿上驻足良久,被求异心态和完美心态所累。

(二)崇尚“真教”刻不容缓

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成为高频词,强化“语用”功能受到关注,但在实践中,窄化语用、误解语用、泛化语用等现象日益凸显。针对语文课堂教学诸多方面的问题,面对“非语文”“泛语文”“假语文”的状态,许多有识之士从各个层级、各个方面来解读真语文、探索真语文、实践真语文。课堂革命,已势在必行。

那么,在新时代背景下,课堂将怎样变革?研究者认为,革除“假教”,崇尚“真教”是关键。

什么是“真教”?有识之士归纳了三点要义:一是设置的教学目标要体现《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性质,教学实施要向着课程目标前进,着力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二是“真教”要回归语文的天然本色,简朴实在。崇尚“真教”,就要给课堂“减肥”“消肿”“去水”“瘦身”,摒弃那些不必要的烦琐、花哨的行为,力求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流程科学、媒体得当、讲究实效。三是根据文本特点和学生的特点合理地选择课程内容,依据认知规律,坚持以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为主线设计教学流程,力求板块清晰、流程简洁。

三、践行“真备”“真教”,实现课堂增效

(一)以课程标准引领备课,让备课与课改同行

在积极语用的视域下,如何做到“真备课”?对此,《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无论教学理念怎样更新,教材怎样变革,对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准确解读教材,恰当处理教材都是亘古不变的要求。有专家指出,语文教师钻研教材要深入,要入乎其内。因为只有入乎其内,方能和作者心心相印,息息相关,同呼吸共命运,成为作者的知音。处理教材要浅出,要出乎其外。唯有出乎其外才能循循善誘,才能吸引学生,才能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

按照专家学者的见解,笔者认为教师“真备课”至少要把握三个关键。

一是把握教材应当做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要想把握教材,就应当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解读教材,而且至少需要从以下三个角度去读:首先从成人的视角去读作品,其次从儿童的立场去读文本,最后从职业人的角度去读教材。几个轮回下来,就如同从远、近、高、低各个角度欣赏庐山一样,教者“心中有本”,方能识得“庐山真面目”。用成人的视角,读出自己的独特理解;用儿童的视角,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用职业人的视角,把准文本的价值取向。钻研教材,还要“三心”相通:一要理解编者和作者的心,二要锤炼学生的心,三要体现教者的心。

二是处理教材应当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把握教材时,教者站在了最高层,便能“一览众山小”。以此为起点,还应创造性地处理教材,使之成为最合适的学习载体,让学生得到很多收获。处理教材时,教师既要重本、用本,又不能唯本,使“教材”转化为“学材”,实现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从“教本”向“学本”的转变。这是优化备课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

三是课前预设应当期待“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学生在课堂上能像蝴蝶和黄莺那样美好自在,这是语文教师的期待。怀揣这样的目标,教师就必须真正践行“以学定教,为学服务”。笔者认为,用这种思维去备课,教师已经迈向了成功之道。

(二)以积极语用引领教学,使核心素养在课堂上精准落地

为实现“真教”,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语文教育研究者从“本体论”“课程论”“整体观”“语用学”等视角,提出了诸多新思路、新方略。

一是回归语文本质属性,恪守语文姓“语”。语文姓“语”,强调的是语文的特质和个性。只有准确把握这一关键点,毫不偏颇,语文教师才能坚守语文课程本位,才能卓有成效地完成语文教学的任务。也唯有恪守语文姓“语”,才能最大程度避免“非语文”“泛语文”“假语文”的倾向,语文教学才有可能昂扬走向正道,回归本色,回归本真。

二是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语文教学改革发展之全局。语文教师要用系统的、发展的、辩证的思想来认识和处理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诸多的复杂关系。当前乃至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需要从这样几个方面来构建和谐融洽的语文教育格局:(1)坚持“工具性”“人文性”的琴瑟和谐。(2)坚持“继承”“创新”的渗透濡染。(3)坚持语文教育各构成要素整体推动。(4)坚持“标准”“多元”水乳交融。(5)坚持“主体”“主导”相辅相成。(6)坚持“实”“活”灵动融合。追求和谐、平衡发展,回归小学语文教育本质,这是推进课程改革迫在眉睫之事。

三是构建核心素养语境下的新课堂,使核心素养在课堂上精准落地。欲使核心素养在课堂上落地生根,语文教师必须坚守“整体观照”的课堂教学理念,深化语文学科教学目标,改革教学过程,更新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使语文课堂实现一系列转变。研究者提出,语文教学目标须从“指向三维目标”转向“指向核心素养”,教学内容须从“语文知识体系”转向“语文核心素养体系”,教学方式须从“反复记忆与强化训练”转向“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教学评价须从“以语文知识为中心”转向“以学业质量标准为导向”。

四是坚守语言运用,利用语言文字进行听说读写各种活动。《课程标准》强调“语言文字运用”处于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核心地位,也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出发点。语文教学必须从“重语言理解”向“重语言运用”转变。为此,有识之士提出相关的策略,提倡“积极语用”,利用听说读写的各种活动解决字词句篇的问题,建构“语用”教学新秩序,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语文教学中,教者不仅可以从单元话题、文本体裁等诸多方面找寻语用点,还应开拓思路,关注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习作、口语交际等板块,着力加强语用训练。

参考文献:

[1]吴益.漫谈课改背景下的备课[J].语文建设,2003(7).

[2]赵学英.备课不只是写教案[J].人民教育,2002(11).

[3]戴正兴,戴晓芳.和青年教师谈小学语文备课[J].云南教育,1999(Z2).

[4]曹永鸣,黄华,张皓,等.一节好课的评价标准[J].语文教学通讯,2004(28).

[5]李海林.语文课程改革的进展、问题及前瞻[J].语文建设,2006(3).

[6]荣维东,杜娟.语文教育亟待语用转型与体系重建[J].中国教育学刊,2015(5).

[7]戴正兴.好课是纯真和简约的融合[J].辽宁教育,2015(7).

(江苏省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   212300)

作者:黄玉红

语文新课导入教学管理论文 篇2:

谈新课改下中学语文教学的创新方法

新课程改革向我们走来,这是一轮全新的教育改革浪潮,它要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去理解,让我们教师去做出理性的思考,我们教师要明白在新课改中要做什么。

我们教师教学的阵地是课堂,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科的特点,进行创新教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创新”是一个常论不衰的话题,我们每天都在课堂教学有新的思想和方法,即使是经常教语文有经验的老教师,也面对不同的学生,即使是同一年级,也有不同的学习态度,文学基础的学生,而用不同的方法教学,这就是创新的原动力。因此用同一方法去教学,是不能把语文课堂教学搞得很好的,我们呼吁,语文课堂教学要有“创新”意识。

一、新课改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

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求实性。求实是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首先应该做到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上,端正教与学的态度,不能在教学中摆花架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要落到实处,我们的部分教师在新课改中的认识不够,并没有真正领悟新课改的精神,原来的教学法也好,新课改也罢,都是要学生学习知识,都是一种大语文观,是语文与生活的积累和运用,语文的应用来自于生活,并不是一个单一的学科所在,语文的教学就是一种求实,一种学生对知识用于生活的积累的过程。学了语文,就是要在生活中运用,而生活的积累反过来又影响语文的学习。语文教师对课堂教学,要以严谨的态度,求实的精神去教学中教与学。我们所认为的求实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能力,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创新能力,是一种穿插于素质教育的新课堂教学。

一堂好课,不一定非得有很完整的结构,只要是在课堂教学中完善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就是成功的课,我们在看一堂好课,总是用欣赏和批评的眼光去看,去评,去要求,但每个教师的每堂好课,并不一定是经得住推敲的,那么,语文课堂教学就是在重在落实。是达到锻炼学生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注重知识掌握的深度的广度。新课改下的学生,在注重知识的汲取面,书本上的东西是不能让其满足的,要多方面让学生去得到知识的来路,这要求教师在教学法中注意学生的朗读,在把读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课堂上写作文,也要在生活中去习作,要学生在生活中积累情感,这是一个不可忽略的方面。

二、语文课堂教学创新

1.语文教师要有创新教学的胆识。

胆识,是语文教师创新的前提。很多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受了很多的约束,诸如教本内容的约束,教学时间的约束,教学管理的约束,教学思路的约束,使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不敢创新,千篇一律的机械的进行传统的教学或是这个教师传统教学课文的定式。以前上课,什么都是现成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程序,教学手段,教学进度等。只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忠实地传达出来,特别是老上语文的语文教师,在其课文的教学上是惊人的相似。笔者曾经历过我们的语文教师在不同的年代教同一篇課文,上课的各方面惊人相似,相似到乃至于板书、作业、导入课程的语言等等。这样的课堂教学也是教师备课的一种模式而也,这不能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思考,当然,一成不变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不能在教学上有突破的,十几年的课堂教学方法没变,而十几年的学生却是变了,十几年的社会生活变了,十几年的人的思维也变了,不只是变了,而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又为何不变?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有一种心理上的约束,这可以用另一种话说,是过多的忧心。有自己创新。生怕学校常规管理的约束的忧心,有学生是否学到的忧心,有过多的忧心,而导致于教师在教学的忧心。关于这些,实是教师的一种多虑。这要语文教师的一种胆识。

2.课堂教学具有“不确定性”,就是创新的土壤。

课程的可变性的东西太多了,课堂教学不是公式,它具有不确定性。每个教师都有不同的教学语言、教学风格、教学切入点。同一课文的不确定性的东西太多,而这才使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这新的活力才能给教师和学生提供创新的空间,当然也就有创新的要求。

教师教学时的再创造实是学生心灵想象的再创造过程,教师只是一种引导,引导学生去想象、探究,教师在语文教学时,只仅仅是点拨一下,留给学生更大的空间去再创造。同一个问题,可以让教师与学生凭着自己的经验去进行不同的解读。在教学内容上,师生根据不同的处境进行不同的提升、拓展、丰富,不必担心学生是否懂,让学生在课堂学习时感受再创造的成功感,这就会增强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一旦喜欢探究,那将是他们终身的能力的体现,其教育意义是重大的。

3.中学语文教学的创新模式多样,新教法、新课堂都是创新的范畴。

课堂创新教学,不是一个表演,而是一种观念,指导于教学时的一种习惯,何为创新,就是不拘一格,教学内容的不拘一格,课堂结构的不拘一格,师生互动的不拘一格,只要是适合学生思维和心灵的健康美,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不拘一格。

关于课堂结构,很多表演课做到了不拘一格,那么,试问,在平常教学中,教师教学是否不拘一格吗?很多公开课是一种纯表演,是让人说喜不说忧的课,而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的特殊性,诸如地域性、人文性都各有新异,这不拘一格就是一种创新,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思想,不能为表演才想起小组讨论、探究合作、师生互动等,师道尊严,不是在思维定势上的一种尊重,这要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再创造的灵活性,并不局限到某一点、某一课,是很多的时间和空间都是一种创新的天地。

同一学科,同一年级,由于地域的不同,其学科创新的内涵不同,这是我国地方教育的特殊性,这是一种限制,但也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4.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的重头戏是作文的改革,作文的题材以及写作技法都是创新的大天地。比如,三农问题,在城市的学生觉得题材的陌生,可村镇的学生表现这样的题材,就是很切近,小天地写大时代,这是农村学生的优势,可写到城市的发展和改革,那就不能互相比较了。同是西部大开发的题材,城镇学生熟悉网络、多媒体,而乡村学生则熟悉退耕还林,税费改革,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创新上,是有很广泛的天地,创新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不是从公开课上去照搬,而是熟悉地用到教学中,是一种随心娴熟的课程改革,没有定法可循。因此中学语文教学的创新不仅是在语言的积累和阅读上,而且运用在写作上,都是一种大胆的尝试,无章可循。

作者:张玲

语文新课导入教学管理论文 篇3:

中职语文教学中“微课”应用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本文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笔者尝试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微课”,结合新课导入、情境创设、重难点突破、课外拓展和经典熏陶等内容进行实践,探索如何在职校语文教学中运用“微课”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之增强数字化时代适应能力,为其以后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语文教学 ; “微课”

语文是全国中职学校每一个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之一,是工具性和人文性高度统一的综合性学科,对于学生形成良好职业素养及终身学习发展都具有关键作用。但随着职校专业课程的改革和实施如火如荼,职业教育“重技能”理念日渐强化,语文课程逐渐被“边缘化”,处在一个相当尴尬的位置。笔者意图通过找到中职语文教学与“微课”应用两者有机融合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中职语文课程“边缘化”的倾向。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通过实践分析,我们认识到结合“微课”能在语文教育课程中发挥强大的促进作用,学生对语文课堂的满意度、学习兴趣以及课堂效果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如何恰如其分地在职校语文教学中运用“微课”,值得每一位中职语文教师探讨和实践。下面,笔者针对语文“微课”教学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提出以下的建议:

一、“微课”导入新课,未成曲调先有情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开端,是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环节。课堂导入得好,往往会起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击中学生的“心湖”,激起朵朵涟漪,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流程的流畅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因此,凡是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十分注意教学课堂的导入艺术。[1]

“微课”由于图文声并茂,能够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在课堂导入中具有一定优势。如在讲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前选配一曲《大江东去》,在讲授《我爱这土地》前播放一段爱国影片的剪辑视频,如此一来,就渲染了良好的氛围,使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取得了较好的导入效果,为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打下基础。

二、“微课”创设情境,不尽之意于言外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语文”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情感是追求真理的动力,是智力的翅膀,积极的情感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

“微课”以图片、音乐、视频为核心,在创设情境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如讲授《琵琶行》时,用一曲哀怨的琵琶独奏,勾勒出“枫叶”、“斜月”、“孤帆”、“秋瑟”的画面,瞬间就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到了凄冷、抑郁的氛围中。不尽之意于言外,这样就为理解“天涯沦落”的意境奠定了很好情感基调。

三、“微课”聚焦重难点,不畏浮云遮望眼

“微课”以短小精悍的特点,对单个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有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将微课巧妙地融入日常的课堂教学,针对某个方面,目标明确,反复训练,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和易混淆点,强化理解效果,完成知识内化。[2]

笔者在《鸿门宴》的拓展课上,运用了头脑风暴和思维导图这两种方法制作“微课”。首先提出了“ 假如项羽一怒之下杀了刘邦,又将是怎样的结局?”的问题,引导同学们自由设想,老师和同学们都不针对答案作出评价。没有标准答案的束缚,课堂氛围非常活跃。此时,“微课”也出示了五花八门的答案。学生看到自己的设想跟视频人物吻合时,自信心油然而生。学生设想的结局可能是多样的,只要能自圆其说,合乎一定的逻辑就可以,不求答案一致。看完“微课”,还可以考虑给学生布置续写作业:每小组围绕中心话题绘制一幅思维导图,记录思维过程。

四、“微课”课外拓展,细雨润物湿无声

语文课外拓展是课内学习的补充和延伸,不能离开教材这一依托。“微课”以其直观独特的呈现方式、丰富精彩的呈现内容,是让学生爱读语文、读好语文的有效方式,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拓展方面有着很强的优势。

在引导学生课外拓展时,可以多借用微课形式。如《隐形的翅膀》课文塑造了自强不息的青年形象,他不屈于挫折,满怀希望,携着梦想,不断追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微课呈现电影《隐形的翅膀》有关的精彩内容,阐述身残志坚的坚持和感动,激发学生课外去观看的浓厚兴趣。讲授《士兵突击》时,把学生带进《士兵突击》,体味“不抛弃、不放弃”的动人故事;讲授《林黛玉进贾府》时,把学生带进《红楼梦》;讲授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把学生带向《水浒传》,这就让中职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对加深教材的理解,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非常关键,无形中也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能力。

五、“微课”熏陶情操,桃李不言下成蹊

古典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底蕴深厚、博大精深,培育了无数伟大的仁人志士。其中有数不尽的优秀文献,如唐诗宋词、四书五经、孔子、老子、莊子等。诵读古典美文有“娱目、动情、激思、励志”(于漪)之功效。胡锦涛主席曾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教育法》也提到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取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3]

短篇诗词,可以运用“微课”方式让学生课外学习、领悟。对于中职生来说,朗诵、音乐、图片方式把抽象的诗词形象化,更易于理解。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耳濡目染,富有哲理的语句在脑海中萦绕,使之成为修身养性、终身受益的法宝。

在循序渐进的诵读熏陶中,强化语文教育中的人文精神熏陶,潜移默化地汲取经典精华,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行为方式。培养学生正确的人际交往方式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褪去身上的陋习,为以后的工作生活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础,最终实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彦.微课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教育纵横,2015(4)

[2]康昊艳.微课在职业院校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管理,2014(9)下

[3]程钰铭.从《侍坐章》论中职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http://wenku.baidu.com/link?url=P1n6RAS3xs4FTXq4IkM6hV1

rfqXxt64ZRsIZYBqoxKscL0pKldQxYWH2yb8cDzyiSAm0HipJh

pUPyZVwRcM2IJwYfxIdTe9yFIFAIf6ywYe

作者:林燕霞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科学素养教育小学科学论文下一篇:公司职工思想政治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