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型企业的新经济论文

2022-04-15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基于学习型企业的新经济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以项目化促进“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联动”发展是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要,也是丰富地区居民生活的需要,更是服务地方经济增长的需要,但目前面临着三区联动机制及领域差别较大、三区现有教育专业人才互通不够、法律保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基于学习型企业的新经济论文 篇1: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学习力结构特征及其提升策略

摘 要 学习力是新工科背景下工程科技人才所应具备的基础和关键能力。学习力结构要素包括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通过对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学习力结构特征的调查分析可知: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的学习力整体呈现正向趋异态势,具有较大提升空间;学习动力以外在压力为主,但内在动力相对不足;课堂学习投入度较高,但课外学习的主动积极性不强;具備一定学习能力,但自主合作学习意识比较欠缺;学习力各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构成学习力整体特征。据此提出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学习力的提升策略:涵养家国情怀的价值观引导,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建立职业生涯与学业导师制,提升学习品质与专业归属感;重构充满“获得感”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深度有效学习;创建师生学习共同体,赋予学生学习自主权;打造智慧学习生态,实现学生自适应学习与成长。

关键词 新工科;地方本科院校;学习力;结构特征;提升策略

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在引发世界格局的深刻调整。为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国家提出“新工科”战略,有力推动了新经济时代工程教育改革的深化。2018年,教育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强调,要加强新工科建设,加快培养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1]。如何培养适应未来挑战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的话题。“学与教”的变革是新工科建设的关键任务之一。新工科背景下,社会需求快速变化,未来的工程科技人才要应用现在还未出现的技术,去解决还未出现的问题,这对工程科技人才的学习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具有较强学习力的工程科技人才,才能面对未来的挑战,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更好地实现学科跨界整合,解决各种未知问题。从这一意义上说,学习力是新工科背景下新时代工程科技人才所应具备的基础和关键能力,是应对不断变化的工程人才核心素养需求的有效途径[2]。因此,关注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学习力的现状特征,分析探索提升学生学习力的有效策略,对于加强新工科建设,提高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国家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所需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学习力的内涵与结构

(一)学习力的内涵

“学习力”概念最早源于“学习型组织”的管理学研究,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福瑞斯特(Jay Forrester)教授1965年提出的。20世纪90年代中期,学习力逐渐成为一项前沿的管理理论,被广泛应用在企业管理和文化领域。21世纪初,由英国学者盖伊·克莱斯顿(Guy Claxton)和帕特里夏·布罗德富特(Patricia Broadfoot)发起的“有效终身学习指标”(ELLI)项目的学习力研究,尝试为学习注入新的内涵,成为教育领域影响力较大的学习力研究成果。该项研究经历了两个阶段的两个专题重点:关于“学习力的内涵和构成要素”的基础理论研究,以及探讨“学科课堂上如何构建学生学习力”的应用研究。研究表明:课堂上教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力,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应变能力、团队精神和创新力,而且能够帮助后进学生建立自信[3]。

当代学者对于学习力概念的理解不断深化。有学者从个体知识学习的角度对学习力进行界定,认为学习力是人们获取、分享、运用和创造知识的能力,是动态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尺子[4]。裴娣娜从人的生命自觉,对学习力作出回归原点的思考,认为学习力是学生的生长力(活力、能量),是人的生成、生长和发展,是人具有的饱满生命能量和活力[5]。这样一种基于学生主体生成视角的学习力思考,为学习力内涵注入了更多的生命力特征。基于多向度的综合思考,本研究认为,学习力是个体内在学习品质和外化学习能量的整合,是个体生成和发展的活力源泉。

(二)学习力的要素结构

在学习力概念界定基础上,中外许多学者提出了学习力要素结构理论。苏格兰格拉斯哥大学教授迈克杰屈克(B.J.McGettrick)参照DNA结构模型,提出学习是两条学习链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一条链反映了学习的意愿,包括态度、价值观、情感、意向和动机等诸方面;另一条链反映了学习试图达到的结构,包括所学的知识、技能和理解等内容,两条学习链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增进学习者的学习能力[6]。日本学者广冈则力图从学习力的客体侧面与主体侧面相统一的角度,将学习力设为外层、中层和内层三层结构,以思维态度(含思维、操作、感受表达诸态度)为核心,以知识(技术)为外围构成学习力模型[7]。国内有学者认为,学习力主要由目标要素、经验要素和意志力要素构成,各要素的质量及其相互之间的结构情况直接影响着个体学习力的强弱[8]。基于已有研究的分析,本研究将学习力的要素结构概括为由内而外的三个层次,即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见图1。

学习动力是学习力的原发基础层,着重解决学生为什么学习的问题,其包含有关学科的学习价值观、学习动机、学习信心、学习理想和学习信念等。皮亚杰在《发生认识论》中指出,“显然智力要发挥功能,其必须由一种情感的力量来驱动。如果一个问题不能让他感兴趣,那么这个人将永远不能解决问题。所有事务的推动力在于兴趣,在于情感动机……”[9]。一般来说,学习目标越明确,兴趣越浓,动机越强,学习动力越大。从类型上,学习动力可分为内部动力和外在压力两种。内部动力是存在于人的主观意识之内的、能推动个体从事学习的各种力量构成的有机整体,包括学习需要、学习兴趣、学习信念等。外在压力指存在于个体外部,能激发个体学习的各种条件要素构成的整体,包括社会需要、家庭期望、教育激励、竞争机制、学习环境等[10]。

学习毅力是学习力的中间推动层,主要是指通过意志努力解决个体学习的持续性问题,通过学习的投入度、参与度得以外化呈现。一般来说,学习毅力越强,学习的投入度就会越高。新西兰学者约翰·哈蒂在对800多项关于学业成就的元分析综合报告中提出,学习参与度不仅与专注于任务的程度有非常强的相关性,而且对学业成就的效应量非常高。该研究将学习参与度定义为在规定的科学课堂里面,一个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有效时间——比如实验、听讲、参与讨论、提问回答和做笔记等[11]。由此可见,学习毅力也是构成学生学习力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学习能力是学习力的外化实现层,包含学习所需的各种基本能力,诸如观察力、阅读力、记忆力、理解力、判断力、表达力等,是决定学习能否富有成效的关键。我们常常发现,有些人观察的方式和其他人不一样,他们对信息记得更牢,或者对信息的阐释更正确。而这往往不能简单归结为技巧问题,其需要学习者必须表现出想象力和批判意识等学习能力[12]。誠如法国学者安德烈·焦尔当在《学习的本质》中指出,“学习者对任务处理的思考越多,就越能找到并修正其中的错误、局限和紊乱,进而很快就能分析正在发生的实践,阐明使用的策略及其恰当性,使最高效的状态得以出现。”[13]因此,学习能力强的个体,就会善于从各个方面搜集、积累需要的学习信息,并能将这些信息整理、组合成有价值的学习成果。

总之,学习力是学生个体及其所在环境所具有的由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等因素相互叠加、互相促进所形成的学习执行力。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作为学习力的结构要素,既存在层级关系,又互相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学生的学习力特质。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容易发生学习困难;学习困难不能被有效克服,就会影响学习动力,没有学习动力也就难以坚持学习。本研究对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学习力结构特征的调查分析,正是以此作为理论框架展开的。

二、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学习力结构特征的调查分析

(一)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地方本科院校学生作为研究母群。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选取东、中、西部4所地方本科院校,每个学校一至四年级本科学生作为样本,合计样本学生950人。

2.研究工具

以自编问卷“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学习力调查问卷”作为测量工具。问卷的编制参考国内学者相关研究并予以整合,包括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三个子项共22个题项。问卷的填答方式,采用5点量表,选项从“非常适合”到“非常不适合”,由样本学生勾选适当答案。勾选“非常适合”计5分,依次递减,勾选“非常不适合”计1分。

3.资料收集与处理

问卷先后发放至上述抽取的4所地方本科院校,委托各学校一位负责教师安排发放并收回,合计回收问卷832份。经审慎筛选后,获得有效问卷736份。针对问卷调查所得的资料,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具体方法是:通过平均数、标准差等描述统计方法,统计分析样本学生学习力及其各结构要素的集中趋势与离散程度;通过相关分析,说明学生的学习毅力与学习能力、学习能力与学习动力、学习毅力与学习动力是否存在相关性。

(二)研究结果分析

1.学习力整体呈现正向、趋异态势,具有较大提升空间

对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学习力整体水平的调查分析显示:一方面,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的学习力整体呈现积极、趋异态势。学习力的总体均值(M=3.29)以及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三个要素的均值(M=3.32;3.23;3.31)全部大于中位数3,说明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整体具有较为积极、正向的学习力特征;而学习力及其各个要素的标准差均大于1,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学习力特征的多样化和差异性。另一方面,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的学习力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因为从均值情况来看,尽管普遍高于中位数,但都仅仅略高于中位数,学生学习力水平尚需进一步提升。见表1。

2.学习动力以外在压力为主,内在动力相对不足

进一步对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学习力各个结构要素进行细化分析显示,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学习动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是“找到好工作”(M=3.72)、“达到父母的期望”(M=3.58)、“毕业拿文凭”(M=3.50),这些因素更多是来自于社会需要、家庭期望等外部压力;而“对国家社会做贡献”(M=3.36)、“对专业领域有浓厚的兴趣”(M=3.19)等来自于自身学习信念、学习兴趣的内在动力相对不足。值得注意的是,“吸引别人的注意”(M=3.82)、“赢得同学之间的竞争”(M=2.95)这两个因素对学生学习动力的影响最小,这表明,作为本科阶段的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的学习动力,不太受他人评价的影响,而是更多着眼于未来的自我发展。见图2。

3.课堂学习投入度较高,课外学习的主动积极性不强

对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学习毅力调查数据的分析显示,学生在“上课始终专心听讲”(M=3.59)、“坚持认真做好笔记”(M=3.32)等几个方面分值较高;而在“坚持每周完成大量的专业拓展阅读任务”(M=3.04)、“坚持课前预习上课内容”(M=3.05)、“课余时间大多用于学习”(M=3.11)等几个方面则分值明显较低。由此可知,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的课堂学习投入度和持久度较高,但课外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则明显较弱,有待加强。见图3。

4.具备一定学习能力,但自主合作学习意识比较欠缺

对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学习能力调查数据的分析显示,学生在“看书时习惯做笔记或对重点内容做标记”(M=3.62)、“能够准确把握学习内容的重点”(M=3.50)、“能够合理分配课余学习与休闲时间”(M=3.44)、“能够清楚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并有效执行”(M=3.31)等方面均值较高;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M=3.07)、“主动和老师沟通请教学习中的问题”(M=3.11)、“通过课后查阅相关资料深化拓展学习内容”(M=3.14)、“经常与同学合作学习和讨论”(M=3.28)等方面均值偏低。由此可知,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但在师生交往、生生合作以及主动学习方面的意识比较欠缺。见图4。

5.各结构要素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构成学习力整体特征

对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学习动力与学习毅力、学习毅力与学习能力、学习动力与学习能力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学习毅力与学习能力存在显著正相关(r=.656,p<.01);学习毅力与学习动力存在显著正相关(r=.568,p<.01);学习能力与学习动力存在显著正相关(r=.652,p<.01)。即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学习动力具有同增同减的关系。见表2。

由此可知,学生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就会对学习游刃有余,并由此增强对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有了学习动力,便会有更多的学习投入并持之以恒学习好。反之亦然。因此,在地方本科院校的教育教学中,撬动学生学习力的任何一个支点,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鼓励学生更加持久的学习投入、指导学生更加科学的学习策略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等,都可能带来学生学习力的整体性提高。

三、以“课堂革命”推动“学习变革”: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学习力提升策略

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推进本科教育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把“培养人”作为根本任务。在强调本科教育的内涵发展时,特别指出要“推动课堂革命,建好质量文化”。“课堂革命”不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简单修补,而是对传统课堂的教与学形态、师与生关系的颠覆性变革: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强调教为学服务,通过教学改革促进学习革命,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力的有效提升。

(一)涵养家国情怀的价值观引导,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

大学阶段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是否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无论对于当下学习动机与学习目标的形成,还是未来工程科技人才的发展都至关重要。高等教育把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基本点之一便是要“回归初心”,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最好的教育还必须帮助学生超越他们的私利,获得更具综合性的知識,把他们的学习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就是大学教育的意义。”[14]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要“回归初心”,不仅要培养学生过硬的工程科技专业能力和素养,还要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新时代工程科技人才。这种高尚情怀不仅可以成为为国奋斗的精神力量,也可以成为激发学生“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内在学习动力。而这也正是新时代工科生所必备的素质。为此,地方本科院校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促进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培养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新时代工程科技人才。

(二)建立职业生涯与学业导师制,提升学习品质与专业归属感

学业生涯规划是帮助学生确定个人发展目标,培养良好学习品质的重要方式。把职业规划与学业相结合,从学生的人格特性出发,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基础上给予学业指导,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方向、有目标、有动力、有热情。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可以实施职业规划与学业导师制,从学业指导和职业规划入手,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内在潜力,结合专业和学生个性发展需要,适时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在职业生涯、大学学业、生活及心理方面的困惑,帮助学生构建稳定的自我概念,建立切实可行的生涯目标和学业目标并协助实现,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使求知成才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通过学习研讨、企业参观、专家报告等形式,让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详细了解自己的专业,关注行业发展动态,在长期与真实环境互动的学习过程中,使知识与技能应用于现实的工程科技实践中,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业自信心和专业归属感。

(三)重构充满“获得感”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深度有效学习

当代大学教育教学发生了两个最直接的变化,即高深知识被重新审视,师生地位被重新建构。在此背景下,有学者提出了大学创新教学的民主化、延展性、探究性和参与性四原则,即“DEEP”原则,其潜在的另一层含义是大学创新教学必须引领学生开展“深度学习”[15]。“课堂革命”首先需要教师对学习的认知性革命:实现深度有效的学习,需要课堂不仅具有趣味性,还要具有“获得感”。充满“获得感”的课程应当是高阶性的、创新性的和具有挑战度的。通过适当扩大课程的可选择性,科学增加课程深度,合理提高课程难度,有效提升学业挑战度等方式对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合理“增负”,可以激发求知欲望,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能力。当然,扩大课程的可选择性,并不是让学生对课程单凭喜好任意自由选择,而是需要地方本科院校按照一定培养目标进行符合教育规律的系统课程设计,实现规范性要求、灵活性选课和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平衡与结合,使学生毕业时能够达到工程科技人才所需具备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以“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为导向整合课程[16],打破学科界限,将相关学科知识进行系统性重组,建设覆盖范围更为广泛的通识教育和更加注重不同学科专业交叉融合的新学科专业课程集群。回归工程实践,设计项目导向的现代工程实践课程体系,推进产学研合作,引导学生参与工程训练、课内外工程实践等活动,拓展学生学习视域,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性转化。

(四)创建师生学习共同体,赋予学生学习自主权

大学的最初含义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体,是知识分子特有的“社区”。通过辩难和讨论来追求学问、探索未知的世界,教师和学生都会通过双向的交流而受益,不带任何功利目的[17]。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最终都要落实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因此,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应当尊重学生个性发展,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培养学生成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鲜活生命特征和富有创新活力的人。这有赖于教师与学生建立起一种借助交互主体式实践构筑的共同体关系。落实到课堂教学层面,需要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建立平等交往、对话关系,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学生表达思想的倾听者,提高教学的互动性、多样性、灵活性和舒适性,重建学生的教育主体性和学习自主权。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兴趣与特点,设计多样化教学方法,调动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理论教学以案例为驱动,注重问题分析与工程技术原理知识的应用;实验教学根据理论教学知识点设计相应实验场景,鼓励启发学生对比尝试不同技术方法分析解决问题。通过亲历问题分析、实验操作、案例解决等过程,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五)打造智慧学习生态,实现学生自适应学习与成长

2018年9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教学改革促进学习革命,积极推广小班化教学、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大力推进智慧教室建设,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18]新工科背景下,要提升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学习力,就要打破传统课程学习理念和方式的局限,将其外延扩展至不受时空限制、包含大量学习资源的“互联网+”学习平台,探索实施智能化的精准教育,打造适应未来工程科技人才学习与成长的智慧学习环境。作为一种新兴技术手段,自适应学习是大数据时代个性化学习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全面获取学生数据、及时调整学习内容及学习难度、适时做出学习评价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提升学生学习力具有重要价值[19]。地方本科院校可以尝试自主开发或应用CogBooks、Fulcrum Labs、Mastering等自适应学习工具,使学生根据具体的学习情境、学习风格、认知水平等個体特征适时调整自身学习活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自身学习兴趣与学习信心,从而提升学习效果。从这一意义上说,自适应学习的学习结果不仅是知识与技能的获得,更是在不断监控自身学习过程中的自我成长。

参 考 文 献

[1]陈宝生.坚持以本为本 推进四个回归,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四川成都,2018-06-21.

[2]李瑾,张宁,云霄. 新工科背景下工科生自主学习力的深度构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5):71-77.

[3][5]裴娣娜.学习力:诠释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新视野[J].课程·教材·教法,2016(7):4-9.

[4]朱唤民.发展学习力:教学管理应有之义[J].中国教育学刊,2011(10):88-89.

[6]Mc Gettrick. Emerging Conception of Scholarship[R]. Toronto:Canadian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Education,2002.

[7]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259-261.

[8]刘斌祥,邹亚建.学习力结构释义[J].科技创业月刊,2007(6):131-132.

[9][丹]克努兹·伊列雷斯.我们如何学习:全视角学习理论[M].孙玫璐,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83.

[10]吴太胜.高职生学习动力系统及其校域调控与开发的路径选择[J].职业技术教育,2006(16):20-23.

[11]约翰·哈蒂.可见的学习:对800多项关于学业成就的元分析的综合报告[M].彭正梅,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59.

[12][13]安德烈·焦尔当.学习的本质[M].杭零,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13.114.

[14]欧内斯特·L.博耶.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M].涂艳国,方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68.

[15]王洪才,等.大学创新教学理论与实践——后现代大学的来临及其回应[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159.

[16]瞿振元.推动高等工程教育向更高水平迈进[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12-16.

[17]孙冰红,杨向卫.行业院校办学特色形成应注意处理几个关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8(17):34-36.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Z].教高[2018]2号,2018-09-17.

[19]胡旺,陈瑶.自适应学习:大数据时代个性化学习的新推力[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21):42-47.

作者:史铭之

基于学习型企业的新经济论文 篇2:

以项目化促进“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联动”发展

[摘要]以项目化促进“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联动”发展是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要,也是丰富地区居民生活的需要,更是服务地方经济增长的需要,但目前面临着三区联动机制及领域差别较大、三区现有教育专业人才互通不够、法律保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对此,文章提出高职院校参与教育项目方案设计与指导、区域教育项目管理团队的专业化培育、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管理、三方项目经费的筹措与管理分工、教育项目化运营的考核评价、区域教育项目特色品牌打造等具体做法,并介绍了高职院校相关的项目品牌。

[关键词]项目化;三区联动;发展

[作者简介]施健(1989- ),男,江苏南京人,江苏开放大学,助理研究员,硕士;钱旭初(1962- ),男,江苏常州人,江苏开放大学社会教育处处长,教授。(江苏  南京  210036)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社会教育规划课题2021年度立项资助课题“开放教育、职业教育、社会教育资源整合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JSS-C-2021020)、华东地区开放大学联盟2021年度联合科研攻关课题“江浙沪社区教特色品牌发展研究”(项目编号:HDLMKT2118)和江苏开放大学(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十三五”2019年度学校发展应用对策研究重点课题“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联动工作机制研究——以促进桥林街道石碛社区教育项目发展为例”(课题编号:19SSWZ-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高职院校服务“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联动”发展是充分响应国家号召创新教育载体和学习形式的一种重要形式,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各方资源,为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还可以培育一批优质的学习项目品牌。文章主要围绕 “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联动”发展这一背景,对高职院校以项目化运营方式促进辖区教育发展这一问题进行论述。

一、“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联动”发展的必要性

“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联动”指的是大学校区、产业园区(或科技园区)和公共社区三者之间的联动式发展,是以大学校区为依托,以产业园区为平台,通过资源在公共社区的集聚与共享,不断推动校区、园区和社区的融合式发展。通过社区教育项目化,以在社区的运营为目标,大力促进当地教育惠民,从而促进园区的升级与发展,服务当地经济建设与公共社区教育服务体系建设。

(一)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要

“社区”是当下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基本单位之一。社区将环境教育与活动教育相互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具备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先天条件。同一地区的居民有着相近的生活习惯、地域特点、文化背景,这为他们共同参与社区教育活动提供了保证。目前,我国社区教育发展呈现参差不齐的局面,在“珠三角”“长三角”一些地区发展较好,但在其他地区特别是一些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还仅限于起步甚至空白阶段,专业师资欠缺、学科体系落后、课程资源匮乏、公共资源使用效率偏低等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区域教育的发展。校区、园区所具备的学科、师资、资源优势,对解决上述问题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联动”是有效解决目前我国落后地区教育发展困境的有益尝试之一。

(二)丰富地区居民生活的需要

先进文化的发展和社会人文精神的提升是当今社会文化发展的根基。随着农村人口不断城镇化及城市人口扩张,社区文化正成为一个地区的文化窗口,关乎着这个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及品牌形象。社区文化的形式丰富多样,像老年人群开展的书画弹唱活动、广场舞比赛、社区健康讲座等都属于社区文化。现阶段,很多地方的社区活动还仅仅局限于社区内举行,可使用的设施、场地等资源也只是社区本身的资源,难以满足众多人群的需求。三区联动发展可以植入更多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打破這一壁垒。社区文化活动的项目走进大学校区及园区开展,不仅可以解决场地、师资等问题,还能让社区居民充分享受高职院校及政府部门的学习环境,一些以往难以开展的项目也有了可操作性。

(三)三区联动发展是服务地方经济增长的需要

1.有利于区域资源的优势整合。高校是区域高等教育资源的中心,拥有大量的学习、科研资源,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园区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决策者,其基本职能之一就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社会服务;而社区作为一个地区居民日常生活的阵地,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区域的社会稳定、和谐。三区联动发展不仅可以最大化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促进这一地区的产业发展,提高居民生活幸福指数,更为重要的是,产业的升级提升,以及居民知识、文化水平的增长又能反哺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区域社会公共服务资源的高效利用十分有益。

2.有利于带动区域经济水平提升。随着当今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新兴产业升级重组的发展浪潮,传统行业的竞争力正急剧下降,很多以往依靠人力资本优势的行业正逐步向工业化、机械化转型,在这一新的发展形势下,高职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新经济形势下,给高校人才培养方式、园区产业转型发展方向、社区建设规划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三区联动发展有利于更好地整合、把脉区域经济发展方向,依据地区产业特点及资源情况量身定制项目方案,通过三方合作,以项目化运行手段带动区域经济水平达到新的高度。

3.有利于创造新的就创业岗位。随着电商的发展,B2B、B2C交易模式已相当普遍,在给传统行业产业发展带来一定影响的同时,也涌现出了一批新型“小微”企业,并且这些新兴企业正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成长起来。三区联动发展能够更加熟悉区域资源情况,把准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着力培育打造特色产业。便于高效、快速地孵化更多产业集群,这就能够间接创造出一批又一批新的就业创业岗位,随着岗位需求的提升,“人才吸虹效应”会愈发明显。

4.有利于引领区域产业转型发展。全球新的经济结构及产业集群决定了转型发展是我国多数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而“怎么转”“转哪里”“何时转”成为一些企业所面临的困扰。作为三区联动发展的各方主体,园区在转型方向上可以给予企业一定的帮助;高校利用自身科研、学术的优势可以在“怎么转”这一问题上为区域企业出谋划策;而社区作为居民学习生活的最基层组织,拥有着大量的人力资本,在一定时期可以给企业转型发展提供必要的人员支持。三区合作,整合资源优势,不仅可以更好地监测当地产业发展动态,把握企业转型发展时机,同时对地区产业的优化整合、革新升级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5.有利于强化社区居民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社区居民因受到不同文化、学历、背景、家庭、习俗等方面的影响,其适应社会需求的生存能力也不尽相同。特别是对于一些老城区、偏远地区的原生态社区居民来说,往往适应社会需求的生存能力较差,这就需要教育植入去帮助其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学习、生活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校区、园区、社区联动发展可以有针对性地应对片区居民的共性问题,以片区居民的特点适时开展各类教育项目及活动,让居民更好地提升自己生活的能力,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新形势、新需求。

二、“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联动”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三者运行模式及发展机制存在较大差异

社区教育面向不同的地区,针对不同的人群,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实现不同的目标。其范围广泛,是一个综合类教育系统。当下,区域教育发展的理想状态是通过整合校区、园区、社区三方各自优势资源,形成教育合力,提高产教研水平。现阶段,我国教育发展呈现出“东部沿海地区高速发展,中部平原地区茁壮成长,西部偏远地区缓慢前行”的态势。在一些三四线城市尤其是偏远地区,社区居民教育还没有引起政府等相关部门的重视,社会机构参与程度较低,并未形成教育发展联动机制。而且作为三种不同形态的社会组织,校区、园区、社区各自在文化、制度、理念上存在着较大差异,这也给三方合作带来了一些难度。

(二)三区现有教育专业人才互通不夠

社区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在各类教育中还处于偏末端位置,且地区发展差距较大。在一些社区教育开展相对滞后的地区,面向社区居民层面的教学课程体系建设、项目模块化构建、教学效果评价反馈机制等还处于起步阶段。社区教育这一专业也是近些年来才逐步在我国少数高校中进行试点设置,相较于其他教育类专业而言还属于较为“冷门”的范畴。这也造成了各地社区教育专业“科班”出身的人才凤毛麟角,在实践中从项目发展的顶层设计环节相较于其他教育类别就已经薄弱了许多。此外,从整个社会层面来看,高校拥有着大量的教学、科研人才资源,而园区的人力资本优势也极为丰富,二者的结合可以强化人才优势,形成合力。但现实中,往往受困于双方在学科背景、培养模式、认知范畴、评价标准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二者合作往往难以取得1+1>2的预期效果。再者,由于校区、园区、社区三方人员的工作目标不同,各自所站的角度也各有侧重,容易在合作过程中产生分歧甚至纠纷。随着三方合作交流机会的增加,彼此之间的联系将会更为紧密。三方需要在专业认证标准、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性人员流动等领域逐步达成共识,进一步实现互通。

(三)三区联动缺乏法律保障

国家各项工作的开展和运行都离不开法律层面的支持和保障,三区联动发展亦是如此。受困于起步较晚,目前我国在教育合作、教育外包等方面的相关政策文件还不够完善,地方性的法律法规标准又参差不齐。这就使得三方在进入到实质性层面深入合作时,时常无法准确地熟知彼此的权利与义务,容易产生一系列法务上的问题。首先,关于社区与高校的合作条款,在法律层面上还处于“空白”状态,没有一个法律条文或是政策文件明确划定高校与社区合作时各自的责任和权利。其次,高校与园区的合作往往局限于校企、校政层面的合作,其中多是以高校科研扶持、政策理论指导为主的合作伙伴关系。从以往的实践经验上来看,高校与园区的合作并没有涉及太多法律层面上的划分,更没有涉足区域教育领域的深度合作共建。最后,园区作为一定区域的管理、宏观调控部门,往往发挥着“指挥官”“裁判员”的功能,很多上层设计的工作都是由园区规划部门负责统筹安排,具体任务由下属社区进行落实。这种“上下级”的关系使得园区与社区之间的合作容易产生错误的实施路径,造成内部动机偏离等问题。

三、以项目化促进“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联动”发展的具体做法

“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联动”融合式发展,就是以园区街道居民教育发展为研究对象,以满足老百姓学习需求及生活品质为目标,充分运用三方资源,发挥各自优势,结合当地居民需求进行教育项目的开发和运营活动。以丰富多彩的教育项目活动来促进当地教育品牌影响力的提升,从而增进当地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数,以便提炼出相对完善、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教育惠民项目管理模式。为此,从总体上要求项目设计内容要偏重实践提炼,具体做法要符合各地的风土人情和现实情况。

(一)高校参与教育项目方案设计与指导

方案的设计关乎整个项目能否立项以及立项后实施效果的好坏。因此,在各地实施“项目化”运行的前提是做好需求调研及绩效分析,以保证方案设计的科学性。高职院校运用专业技能,对辖区教育需求进行调研分析,并有针对性地筛选符合当地实际的教育惠民项目得以解决。开展技能培训、专业指导、课程设计等,以具体的案例实验进行论证,形成相对固定详细的教育项目标准,以期今后更好地在当地推广、普及教育惠民活动。

(二)区域教育项目管理团队的专业化培育

一个区域继续教育水平的发展层次高低取决于专业化人才的水平,教育行业对于人力资本的投资是相对比较重要的,人才层次决定教育质量。各地在开发三区资源的时候应着重考虑人才培育问题,需根据当地辖区现有管理人员的构成情况、素质水平、分工任务等具体细节,总结不足、优胜劣汰、适时调整,并进行实践性的专业化培训,提炼教育项目管理团队专业化发展的途径,形成可供借鉴的管理模式。校区、园区、社区三方应各尽其职,充分发挥在各自领域的专业人力资源优势。

(三)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管理

以“项目化”手段进行三区联动式合作发展,就要按照项目过程管理的制度来严格管控每一个环节,按照企业产品“生产线”的流程来进行项目规范化操作,保证做到项目实施过程的全方位监控、把握。因此,在项目前期面对潜在的风险,甚至会影响到项目效果的重大问题时,必须做到万无一失,提前防控预估风险点,确保项目正常运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派专人对项目的推进情况进行跟踪,深入实地调研指导和监督,梳理各种问题,帮助社区不断完善项目进展,丰富活动内涵,确保项目成效。

(四)三方项目经费的筹措与管理分工

以项目化手段开展区域教育活动,必然会涉及经费问题。经费的到位程度及使用效率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项目的发展质量。而基于终身教育的公益性质,很多时候会造成区域教育项目开展经费的局限性,给三区联动促进教育项目的长效发展带来一定的挑战。这就要求校方、园方、社区明确各自的职责,运用招商引资、财政拨款、企业赞助、民间筹集等渠道解决资金问题。同时,在项目开展之前,要明确资金的使用规则、分配比例及各自职责,避免造成资金使用混乱,引起矛盾。各地在项目经营中要运用校区、园区、社区三方的优势资源以及在社区项目开发运营中各项目的经费筹措和使用管理情况,探讨拓宽经费来源的可行性措施,并选取典型案例进行研究,形成适合当地社区发展模式的教育项目经费筹措方式。

(五)教育项目化运营的考核评价

教育项目化运行的考核评价是对一个项目运行全过程的跟踪监管及反馈总结过程。考核结果决定着项目的运营质量、社会反响及可持续发展程度。因此,如何针对各地社区自身的特点,研制出一套有效、简便的项目运营考核指标体系,将决定着一个项目在该地区发展的前景及推广价值。各地在设计项目考核标准的时候应从项目本身出发,突出体现活动的特色及社会效益,结合居民参与的实际体验,最终对项目过程及结果进行可行性考核,并形成一套适合当地教育项目发展的评价标准。

(六)区域教育项目特色品牌打造

项目化模式的开展是为了探索和推广三区联动在一定区域的发展及所产生的社会效益,服务广大居民百姓,提高其业余生活质量,满足其学习需求。三区联动发展就是要充分发挥区域内各方资源的优势,将区域内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形成规模效益,在众多项目化活动开展中打造一批特色品牌,形成区域优势。因此,各地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应尽量分类参与,多角度探索,從平台建设、体制机制研究、老年教育发展、基地建设、社区课程建设、科研能力提升等多方面维度开展项目活动,最终形成几个符合当地发展的区域教育特色品牌项目。

四、高职院校以项目品牌助力“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联动”发展

(一)“学习在线”线上教育平台系统

“学习在线”线上教育平台系统是以网上学习平台为依托衍生出来的服务社区教育项目活动的一个大的“资源库”,其整合了区域内教育元素的一切资源,并将其网络化,便于居民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线上教育系统要求充分发挥各级学习在线、园区内科研院所、高校等平台的牵头作用,做好覆盖各级系统的互联互通。通过各类课程建设及线上互动活动、评奖评优,搭建终身学习资源网上超市。帮助居民实现“自助式”学习,推进网上学习“共同体”建设,充分利用各类信息化终端为居民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服务。与此同时,对居民的学习成果做好档案记录、归档保存等工作,形成完善的居民学习电子档案库。通过“学分银行”系统对居民的继续教育学分进行认证、转换,形成随学随存、随存随换的终身学习新态势。

(二)“学习苑”特色品牌项目打造

“学习苑”项目是指由园区内的各高校、园区街道委员会、社区及有关单位合作共建的社区教育特色品牌。由三区牵头规划“学习苑”项目方案,街道、社区负责承建、实施具体项目,高校对承建单位提供师资、资源、科研等方面的互动和指导,通过教育支持的方式将居民所需送教上门,通过若干活动的良性互动,逐渐形成品牌,做出特色,打通教育帮扶“最后一公里”。“学习苑”品牌是基于“终端取胜”的理念,进一步落实三区联动发展对社区教育推进的引领作用,激发社区教育的创新活力,寻求“政、校、企、社(区)”合作的有效模式与机制,开展多样性的区域教育活动。形成一批“实体化、个性化、品牌化”的实践范例,为开展各项研究和改革提供试验基地,更好地服务区域百姓教育。经过一定周期的项目孵化,打造成为在区域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社区教育特色品牌。“学习苑”通过项目化手段运作、体系化模式建设、标准化原则推进,能够进一步强化保障社区居民教育活动的基础能力建设。项目以服务公众学习、助力学习型社会建设为根本,已逐步发展成为居民“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学有所长”教育活动的重要阵地。

(三)“名师工作室”地域名师体验

“名师工作室”是指由当地文化名人、能工巧匠、名师挂帅主持,在当地社会教育工作中或开展特色主题教学实践,或进行教学模式探索创新,或开展特色资源建设、理论研究、品牌项目创建并产生较大社会影响力的相对固定的工作团队。“名师工作室”项目可最大化利用各地文化名人、能工巧匠的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对于区域教育内涵建设、文化提升有着积极作用。在充分发挥区域名人名师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的同时,还可进一步壮大师资队伍、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对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与市民文化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深远的意义。

(四)“养教联动基地”老年教育试点

所谓养教联动,指的是在园区内的高校及相关教育机构与社区、养老院、福利院等单位进行互动,整合多方资源合作共建的实体性场所。校区将教育资源主动送到养教联动基地项目点上,通过教育讲座、现场体验、技能培训等教学方式为老年群体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活动。养教联动基地项目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优化区域教育资源供给,创新老年群体学习方式,增强活力,提升生命质量。通过智能化教育技术赋能等手段消除老年人“数字鸿沟”,提升老年教育现代化水平,让老年群体最大化享受教育福利。

(五)高职院校“学习体验基地”创新

高职院校学习体验基地建设是以某种体验式教学手段为主要方法,通过沉浸式学习促使受教者吸收知识。“学习体验基地”项目通常由多部门联合推进建设,整合教育、科技、人文、旅游等社会多方资源,开展诸如地域文化宣传、红色文化教育、科学技术传播、农耕研学体验、生活艺术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等多种形态的学习体验项目。项目着重强调受教者自身的体验式学习过程,改变了传统的学习者被动当“听众”的教学模式,创新了居民的学习方法和求学路径,在实践层面进一步推动了终身教育的发展。

(六)开展“系列技能大赛”助力区域居民教育水平

依托高职院校、园区的资源,在区域内开展诸如摄影大赛、书画大赛、歌咏大赛、烹饪大赛、青少年科普大赛等一系列丰富社区居民生活的教育惠民项目。通过技能比拼、手艺展示、互动交流、工匠精神传承等多种形式提高社区活力,增强居民的活动参与率。高职院校牵头搭台,通过系列技能大赛等活动,培养居民的业余爱好,增进邻里间的联系,构建和谐社区生活。

三区联动发展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终身教育和全民学习理念的不断普及深耕,居民对于更多教育项目,特别是项目化、常态化教育活动的开展需求会愈加旺盛。借助社会各方力量发展我国居民教育是促进这一领域健康、持续发展的长久之计。三区联动的本质是高等教育、科技园区、城市社区合力促进知识价值链、产业链、增长极整合发展的新模式。因此,以项目化推进地域教育发展箭在弦上,应充分整合三方资源,提升居民参与热情,以产学研促进区域居民教育层次提升,以常态化推动教育活动稳定发展,进一步发挥项目化的优势,促进“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联动”助力区域教育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洁.终身教育与社会发展[J].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2001(4):48-49.

[2]许海深,邢艳红.地方高校参与社区教育对策研究[J].成人教育,2019(4):37-40.

[3]李建强,黄海洋.“三区联动”的主要模式及其多维视角解析[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9(3):127-131.

[4]殷德生,江海英.产城融合中的“三区联动”运行机制与中国实践模式[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27-32.

作者:施健 钱旭初

基于学习型企业的新经济论文 篇3:

提高电子商务课程学习兴趣的几点措施

摘要:本文从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兴趣的角度分析了高校电子商务课程存在的问题,根据几年来的教学经验,从因材施教、教材选择、课堂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方法、与毕业设计环节结合等各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将兴趣教学贯穿到整个电子商务的课程教学中,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电子商务;课堂教学;学习兴趣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电子商务日益成为新经济时代的一种商业工具,并衍生出大量的新兴商业模式。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带来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大量需求,近几年,许多高等院校为适应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要,纷纷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及课程。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从2003年开始开设电子商务选修课,迄今已历时5年。笔者作为在高校担任该课程教学的教师,结合在实践中积累的点滴教学经验,对在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进一步推动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改革,从而培养出能适应社会需求的电子商务人才。

2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电子商务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按照指定教材,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练习为辅,配以实验环节即构成传统的教学模式。几年的课堂实践证明,此模式下的教学存在课程目标模糊、理论冗长、学生兴趣低下等问题。

2.1课程目标模糊

设置电子商务课程的初衷是适应社会发展,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但是如何去适应、如何去满足,各高校却没有明确的目标,不知道培养出来的电子商务人才将来究竟能够具体从事什么工作,或者提出的目标宽泛,试图培养出“万能型的”电子商务人才;从学生的角度看,他们大部分是根据课程名字或者课程“是否好通过”而选修该课程。这些学生进入课程学习以后,定位模糊、方向不明。如果不首先从培养学生兴趣入手,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抱怨情绪和抵制情绪越来越强,再好的教学方法和实践体系可能都无法改变学生的心理状态。

2.2教材内容过于理论化

目前许多电子商务教材内容都是从实践中提升的理论, 且内容覆盖面非常广, 涉及到网络基础知识、物流知识、安全方面的知识、营销知识等,泛而不精。学生很难一下子掌握这么多的知识,并且没有侧重点,造成很多学生看了教材内容之后, 仍然不明白电子商务的概念。即使梳理通了理论知识,也无从下手,没有切身体验,从而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另外,虽然实践教学环节有相应的电子商务平台,但电子商务平台往往都是完善的电子商务操作,与现实环境脱节。[6]

2.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陈旧

虽然已经有了不少电子商务教学改革的成果,如“角色-模块”教学模式在电子商务教学中的实施与探讨[1],Wiki在电子商务教学中的应用[2],电子商务课程创新教学模式探讨[5]等,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仍根深蒂固。现在很多电子商务教学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利用讲解、板书和各种媒体作为教学手段和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则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这种方式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很难激发学生在课堂外主动地去探求、获取知识,从而使学生感到电子商务课程与其他理论性强的课程没有区别。

3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措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新的源泉、思维的动力。把兴趣引入课堂在高校教学中已经逐步引起重视。例如,文献[4]研究了如何把兴趣引入计算机英语教学,文献[5]研究了如何在C语言的课堂教学中提升学习兴趣。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电子商务课程中的重要性体现尤甚。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加以适当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引导和开发学生对电子商务的兴趣,促使他们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笔者认为应该放在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改革的第一步。

3.1重视因材施教,个性化课程作业

教育教学也是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遵循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首先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求知欲望,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发现和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制订周密的教学计划,选定合適的教学内容。例如,有不同职业规划的同学需要在课堂中锻炼各自的能力,在布置各种课程作业时,教师也应当给学生一定的选择余地。如打算锻炼开发能力的同学可以尝试开发校园网上交易平台;对科研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找到合适的题目研究,最终形成论文;对网络创业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参加模拟项目,制定相应的计划;对项目管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担任小组的项目组长,对项目进行规划并监督项目的实施。

3.2跟踪应用发展,把握教材选择

在选择教材的时候首先要适度征求老师的意见,因为老师是直接接触书本和学生反馈意见的人,对教材质量的评估有一定权威;另外选择教材时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具体情况有所侧重,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好能了解教材的观点、侧重和编制之后再考虑这本教材对于教学的价值。例如,我校最初选择的教材,在经历了两次讲解后暴露出内容陈旧、没有侧重点等诸多缺点,在经过各位老师讨论并征求学生意见后,选择了《网络环境下的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建设》,这本教材利用网络研究的背景,经过对企业和政府大量的需求分析,有所侧重地介绍了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的相关知识,为学生毕业后的求职选择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3.3在课堂和实验教学中综合运用各种方法

电子商务课程特性决定了必须要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之相适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类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且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和心态下完成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精神,使之真正做到对讲授的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3.3.1课堂教学

(1) 使用悬疑,引导教学互动

基于问题解决的自主教学模式近年来被许多教育专家推崇,已经成为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专业人才的重要教学模式之一。在这种教学模式中,首先由教师设立情境或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发现并解决问题。由于电子商务专业发展迅速,因此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快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即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同时,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学生可以很容易地在网络上获得各种学习资源,这也使自主式学习成为可能。在教授新知识时,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及学生熟悉的生产领域引入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活动了解所学知识的生产、生活背景,再将这些知识抽象出来,获得相应的概念、法则等等。由于问题自然而然地产生于真实而复杂的背景中,使学生感受到问题与背景相关联的同时,也感受到问题是自己的(是自己所面临的或由自己提出来的),而非教师强加的(但肯定是教师有目的设计的)。呈现在学生面前的问题就成为一种特定的学习任务,而解决这些问题就构成了学习活动。

例如,在讲解电子商务的特点时,先向学生介绍最新的统计资料分析,平均每做成一笔贸易需要份纸面单证,而全世界每年做成的贸易不下亿笔。因贸易活动而产生的纸面文件数以十亿计,纸面文件的处理工作十分繁重。然而,电子商务的实施使繁重的文件处理工作效率倍增。以新加坡为例,该国电子商务的实施使得贸易申报表的处理时间由一天降为一分钟,每份文件的处理成本从5美元降至0.8美元[7]。当教师将这样的案例引入课堂之后,学生自然会得出电子商务效率高、成本低的特点,而且课堂内容丰富了,学生的印象深刻了,死记硬背的现象也减少了。

(2) 运用启发,拉近师生关系

要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兴趣,使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向学生传递知识,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和合作者,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形成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要亲近学生。有一句话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只有让学生接受你,他们才能喜欢上你的课,进而学好这门课程。在课余时间应尽量多与学生沟通,谈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

例如,通过学生熟悉的游戏玩法中的一些交易问题,启发他们接受了网上交易的一些步骤,同时也在自然而然的交流中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3) 研究案例,理论结合实践

理论与实践能否有机结合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电子商务课程的兴趣以及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特点,注重教学理论与实践并重。电子商务中有很多概念比较抽象,如电子钱包、数字证书、数字签名等,纯粹的理论解释会让学生感到乏味,只有结合直观的案例演示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进而促进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在教学环节,利用多媒体教学直观、活泼的优势,通过大量浅显易懂的案例,演示与实践,力求每个知识点都从实际案例出发,努力贯彻“案例—概念—技术—实际操作及应用”这一流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以概念和方法为铺垫,重点放在电子商务系统的实际操作上,尽量避免枯燥的纯理论讲解,突出实用性。

例如,在讲授电子商务的物流时,先通过视频播放美国沃尔玛公司配送中心的运作流程,制作幻灯片展示其物流配送形式示意图,然后再引入物流的概念及分类等理论知识;最后再通过演示“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室系统”中有关物流的内容,让学生对讲授的理论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又如,在讲解电子钱包这一概念时,对于实物形态的Modex电子钱包可以通过图片的形式直观地展示其外观,对于虚拟形态的电子钱包不妨以中银电子钱包软件为例演示一下其使用方法;在介绍网络银行时,用幻灯片演示如何利用网络银行进行电子商务网上交易的全过程,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4) 课堂讨论,深化理解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多地组织小组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除了实践能力以外,团队协作意识、学术道德意识都是未来人才所必备的素质。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小组完成任务,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共同完成某个项目,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团队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主动地思考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加深了知识的深层记忆和理解,也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3.3.2实践教学

(1) 单元实验——组合实验——综合实验

对于某个知识点,教师最好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 即将实验内容按照知识系统结构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模块,通过设计典型实验案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励学生的自主设计和探求,让学生循序渐进的掌握知识,并利用实验室和网络学习资源寻找解决方案并动手设计实现。

例如,在讲授电子商务交易过程及电子商务网站建设这两部分内容时,首先进行单元实验,即通过幻灯片演示电子商务交易过程的流程图,并上机让学生真正在网上进行一次购买过程,使其真实感受网上交易的过程,并对网上商店有了直观的理解,如阿里巴巴的淘宝网以全免费的方式对公众开放,可以让学生购买商品、销售商品,体验C2C电子商务给我们带来的乐趣。这就可以改善电子商务实验课的教学模式,不需要局限于学生在电子商务模拟平台上操作;然后进行组合实验,即让学生在互联网上选择一个平台,注册开店,了解个人网上交易的整体环境和运营机制,亲身体验个人网上交易的全过程,学习网络营销的策略和技巧;最后进行综合实验,即将学生分成几组,进入阿里巴巴的淘宝网进行实际的开店体验,体验电子商务交易带来的实际经济收入以及在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障碍,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电子商务的兴趣以及对课堂理论教学的需求。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不仅以极大的兴趣掌握了这两部分的理论知识,还能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综合处理能力,锻炼学生在团队开发中的分工和协作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技术应用创新能力。

(2) 实验—教学—再实验

首先讓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发现问题,引发其对课堂理论教学的需求,然后带着问题去学习理论知识,最后再利用所学知识进一步完善实验过程。这种实验模式显然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渴求和兴趣,让原本枯燥的理论讲解变得生动起来。

例如,在讲授电子商务安全中的数字证书这一节时,先让学生上机亲自收发带有数字证书的加密电子邮件,然后课堂讲授数字证书的原理,最后再上机实践从申请数字证书到利用数字证书进行各种加密网上交易的过程。

3.4与学生毕业设计相结合

电子商务应用的行业领域极为广泛, 几乎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电子商务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是否能够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许多学生在做毕业设计时偏爱选择与电子商务有关的题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针对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确定毕业设计题目,然后指导学生在讲授过程中逐步完善毕业设计,并将毕业设计各个阶段的成果以各种报告和讲演的形式交流总结。这种毕业设计与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可以锻炼学生的分析力和创造力,模拟现实世界项目开发的全过程,提高他们课堂所学知识和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4结束语

性格决定命运,兴趣影响人生。在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中,如何启发学生领悟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善于运用电子商务的眼光去观察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为值得每位教师重视的问题。笔者根据几年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经验,针对学生“喜欢电子商务,但学习起来又提不起兴趣”的矛盾心理,从培养学生兴趣的角度探讨了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中的若干方法,但是“教学有法,法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必须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出发点,根据每节课的具体内容来综合、灵活地选择最合适、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协作学习的能力。使学生成为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复合型人才,从而为学生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的电子商务课程在课程设计和教学改革方面正朝着这个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 唐吉. “角色-模块”教学模式在电子商务教学中的实施与探讨[J]. 计算机教育,2007,(20):11-14.

[2] 赵卫东,王安华. Wiki在电子商务教学中的应用[J]. 计算机教育,2007,(24):133-136.

[3] 孟健. 电子商务课程创新教学模式探讨[J]. 电子商务,2006,(9):81-86.

[4] 屠红蕾. 把兴趣引入计算机英语教学[J]. 计算机教育,2007,(6):47-49.

[5] 赵妮,熊高君. 激活课堂气氛,提升学习兴趣—谈C语言课堂教学方法[J]. 计算机教育,2008,(12):41-43.

[6] 张国友. 两大问题困扰电子商务教学[J]. 电子商务世界,2005,(12):88-89.

[7] 刘新梅,宗琛. 电子商务教学中应注重联系生活培养学生能力[J]. 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6(4):47-48.

作者:赵明华 董 东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产业结构调整与国际贸易论文下一篇:硕士研究生教育农业推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