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改革开放

2022-07-06

第一篇:初中历史改革开放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 改革开放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改革开放 [1000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阅读安徽凤阳小岗村“包产到户”的史实,说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含义,知道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形式,认识改革对农村经济振兴的意义;培养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分析的能力。

知道国企改革是城市改革的重点,说出国企改革的过程;培养学生获取教材信息,材料分析能力。

知道深圳等特区的建立和发展情况;培养学生识图、表述图表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播放视频,感受家乡的活力,引入学习情境。通过对材料的解读,获取信息,掌握农村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视频和材料创设情境,解读海尔的发展,以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国企的改革。以漫画创设情境,通过对漫画的解读,对教材的阅读,了解深圳等特区的作用与影响。以图片、视频剪辑、歌曲等展现改革开放给国家、国人带来的变化,坚定推进改革开放的信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改革开放给家乡、社会带来的变化的感受,体会改革开放所带来的自信与从容,认识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坚定推进改革开放的信念;潜移默化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教学难点:

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情境教学、问题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等。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整理素材,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导学案; 学生预习,完成学案。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附:《改革开放》导学案 【学习目标】

了解农村改革和深圳特区的发展,了解国企的改革 【教材导读】

1.阅读教材关于安徽凤阳小岗村“包产到户”的史实;对比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后,农民积极性的变化,说一说各自的原因,思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含义。

2.阅读教材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概括特区的特殊之处;说一说特区的作用,根据《早期对外开放示意图》描述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

3.阅读国有企业的改革,了解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为什么没有活力的弊端,知道国企改革的进程。 【问题探究】 1.材料分析

材料一:“1977年6月,党中央派我到安徽当第一书记。安徽是个农业大省,又是‘左’倾错误的重灾区。农村问题特别严重,农民生活特别困难??吃不饱,穿不暖,住的房子不像个房子样,门窗都是泥土坯(做)的,桌子、凳子也是泥土坯的,找不到一件木器家具,真是家徒四壁呀!我真没料到,解放几十年了,不少农村还这么穷!我不能不问自己,这是什么原因?这能算是社会主义吗?人民公社到底有什么问题?为什么农民的积极性没有了?” ——万里(时任安徽省委书记) (1)阅读教材,为什么人民公社使农民的积极性没有了?

(2)这种情况是怎样改变的?

材料二: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三农”问题,在不同时期制定不同的土地政策,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

(3)分别写出图中AD两个阶段党和国家所采取的政策措施。

(4)B阶段生产资料的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5)阅读教材“凤阳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依据材料归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

材料四:为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1984年,全国取消了人民公社体制。 (6)请从取消人民公社体制,解放生产力的角度谈一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2.“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

——邓小平 (1)从材料看,设立特区的目的是什么?

(2)经济特区中有一个城市曾经是近代史上最早的通商口岸,是哪个城市?你能比较一下近代的开放与当今的对外开放有哪些不同吗?可以从本质、前提、影响等不同角度比较。

荐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全集 荐中

荐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川教版 (500字) 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全册

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3000字)

第二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反思

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全县推开已有两三年了,在课程改革的前沿阵地上,在历史教学的尝试与实践中,我切实感受到我与学生都在不由自主地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从讲堂到学堂的空间转变;从灌输到探究的教学方法的转变;从接受到合作的师生关系的转变。这种变化是是微妙的,更是欣喜的。

一、课程改革改变了教师一味传授的权威地位。教师从过去的讲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合作者。教师如何更好的成为学生的学习的帮助者和合作者呢?

(一)信任学生,他们就会带给你惊喜 回顾我以往的教学,为什么我会在课堂上当主角?为什么学生没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是因为我的不信任。初中的学生,懂什么?提几个问题让他们在书上找找答案回答一下,这就算是以学生为主体了。虽然由教师讲变成了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回答,但学生仍然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怎样才是真正地以学生为主体呢?首先就得信任他们,相信他们有能力自主地学习、思考和分析。第一节课,我信任他们,他们回报给我一份惊喜。

在讲第一课《我们的远古祖先》这节课时,我按照以往常规的教学方式很快完成了教学任务。还有十分钟,干什么呢?书后畅想天在 “想象并描述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我想就让学生写篇想象作文吧!现在的学生最不爱写作文,我无法相信他们在这十分钟会写出这样一篇文章,也不相信他们能写出什么来。为了调动他们的热情,我将题目改为“一个北京人的一天”。五分钟过去后,一个学生举手了——“我写完了。”之后不断地有人举手表示完成。到下课时,全班绝大多数完成了作文,而收上来的作品,令我格外惊喜。很多学生的文章新颖、非常富有想象力。这一节课学生们的杰作,令我对他们刮目相看,它也鼓励我再大胆些,放手让学生表现自己。

(二)教师在课堂中做一个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

要做好这些角色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教师在课前、课中要做大量工作。

1、要精心背课、背学生。教师要认真挖掘教材,精心设计每一个探究性的问题,设计每一个环节,力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历史课堂充满-,充满生机。要了解学生,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新的问题,既要做好可以预测的应对准备,也要想好不可预测的应对方法。

2、关注学生和学生学习过程

教学中,教师要真正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身上,想想学生在做什么,需要什么,依据他们的学习情况,灵活地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而不是机械地执行课前的课程设计。同时,还应特别关注全体学生,注意学生间的学习差异,通过不断调整教学进程,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卷入到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来。捕捉、放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如在学习《三国鼎立》一课时,我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时,就有同学根据平时所看电视剧《三国演义》提出:“诸葛亮那么傻,他为什么不自己当皇帝,他当皇帝说不定能统一天下。”的问题,虽然不尽科学合理,但课堂是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我们应该鼓励学生提出了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因势利导组织学生讨论,甚至辩论,最终达到“释疑、解惑”的作用。面对学生有别于他人的探究方式,我们要引发学生间的思维碰撞,让学生深入思考,顺利地进入更高的层次的学习。

3、充分开发课程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启迪学生的智力潜能,学起来也就觉得轻松愉悦。历史教师要充分开发课程资源,突出历史知识的趣味性、生动性,变抽象为形象,变无趣为有趣,使课堂对学生永远都有一种魅力,感受课堂生活的快乐。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设计引人入胜的开场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在学习《明朝和清朝前期的小说和艺术》课时,我先播放四大名著电视剧的主题曲片段,创设情境,很多同学也跟着大声唱,乐曲将学生的每一个思维细胞调动起来,我再因势利导,随即提问:你知道这是哪四部电视剧的主题曲吗?对我国的四大名著你又知道哪些呢?学生会很快进入到学习佳境。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堂课的开始是激发学生学习该堂课兴趣的十分重要的环节。或新颖别致,或诙谐幽默,或富有哲理的导言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在上课之始就被吸引,始终以浓厚的兴趣上好该节课。

②利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方式和丰富多彩的学生参与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日常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投影、录像、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手段展示枯燥、遥远的历史,如讲辽宋夏金元的关系时,我设计动态示意图形象直观的再现它们之间关系,直观、明了。讲到岳飞抗金时,我播放一首岳飞的《满江红》渲染气氛,讲明长城和北京故宫时,我播放北京故宫历史视频,长城四季风光图片让学生欣赏、感受。生动地再现历史可以代替单纯的说教与复述,能唤起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另外教学中我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予到教学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生活时,我让学生做河姆渡人干栏式房屋,半坡人的半穴居房屋,讲春秋战国的纷争时,我让学生搜集有关的成语故事进行小组竟赛,讲百家争鸣时,我让学生自编小品,扮成儒家、法家、道家的代表人物结合现实生活进行舌战,这些活动让学生觉得历史课堂不在沉闷,不在缺乏活力。

③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维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实践讲到商鞅变法,我作了如下设问:如果你是秦孝公、旧贵族、老百姓,你分别会对变法抱什么态度?为什么?让学生分角色扮演陈述不同人物的观点。讲张骞出使西域让学生思考:现代史学家剪伯赞这样评价张骞:“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外交家,同时又是一位战将,真可谓中国史上出类拔萃的人物也。”你是这样认为吗?请结合本课内容加以阐述。这些问题引发学生思维碰撞,把学生的探索、发现引向深入。

④注意学科间的结合,尤其是文史不分家,正确运用诗词、俗语、典故、成语等进行教学。这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如“卧薪尝胆”、“纸上谈兵”等成语生动再现了春秋战国时期争霸兼并战争中的故事。

⑤努力挖掘、充分发挥教材所蕴含的兴趣教学因素,来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愿望和动力。例:讲到“汉初休养生息政策”时,学生难于理解汉初统治者实行此政策的实质。有的学生错误地认为实行休养生息是因为汉初的皇帝好,不是为了剥削人民。为了让学生更易理解汉初统治者暂时减轻对人民负担的用意,我在讲课时举了一个“挤牛奶的启示”的例子来对比说明:同一头奶牛,用两种方法挤牛奶。A法:一次性榨干奶牛最多可得30斤牛奶(奶牛被榨干则死亡);B法:让奶牛吃草养肥,每天只挤5斤,却可连续挤牛奶二十天,共得100斤牛奶。问:哪种方法挤牛奶多?答案显而易见。学生也在趣味性的讲课中很轻易地理解到汉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实质.

二、新课程改中 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他们更愿意上历史课了

1、新的历史教材,从外观看,图文并茂,色彩鲜艳,深受学生喜爱;从内容上讲,降低了难度,淡化了知识体系,增加了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给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探究实践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这一点,比如历史文物仿制活动一课要求学生搜集历史文物图片,实物或仿古文物,动手制作仿古文物,可小组合作共同制作,互相探讨,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在这一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动手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在《三国历史故事会》一课中,教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讲述三国中的故事,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在欢声笑语中很快上完一堂课。历史探究活动课,是学生们活动的天地,他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纷纷将自己最好的作品展现给大家。当得到老师的鼓励时,别提有多高兴了,常常是下了课,学生们还围着老师问这问那,意犹未尽。他们开始成为学习的主人,由原来被动接受式的学习变为主动探究式的学习。

2、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始转变,学生学得主动了,变得大胆了。 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改变过去学生跟着教师转的被动局面,学生学得主动而灵活,由过去的苦学变成乐学。由过去的课堂上不愿发言到抢着发言。我在《宋代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教学中,设计了“假设在东京有一个六人家,夏日晚饭后,他们一般会做些什么呢?”的实践活动,同学们六人小组便讨论开了,确定主题、分配角色,各组同学争先恐后上台表演。有下棋的、看戏的、喝茶的、闲聊的,还有请邻居共享美食的,一时间课堂气氛达到了一个高潮。同学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能这么大胆主动,这是过去不可想象的。

3、课堂活起来了,学生“动”起来了。

没有了“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已从过去的注重老师教,转到了注重学生学。师生互动、学生间的互动成为课堂活动的主旋律。教学中我经常会留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让他们去动手操作、试验、讨论、归纳,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同学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学习热情高涨,使学习成为充满乐趣的事。在学习《六王毕四海一》一课时,我让学生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制作战国时期七雄拼图,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掌握了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形成正确的地理概念。

4、 建立了新型民主的师生关系

新的课程改革中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教师与学生同样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教学中师生关系开始变得民主、和谐、平等。在这种关系中,师爱的作用是伟大的。爱是无声的语言,爱是最美的教育。随堂潜入课,润心细无声。教学中我尽量使用鼓励性、发展性、启发性的语言,与学生们平等对话。用真情点击孩子心灵的鼠标,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自尊,促进学生产生最佳学习心态,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并在学习中实现自我调控。如:面对初一学生手忙脚乱不会学习历史的状态时,我引用印度诗人的:“播种一个信念,收获一个行动;播种一个行动,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个性格;播种一个性格,收获一种命运。”的教育规律诗,与他们进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谈心对话,并介绍一些学习历史课的基本方法。培养他们的自信,使全班学生信心倍增、精神振奋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由此可见,教学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更是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流、生命的对话、宽松和谐课堂氛围的营造和民主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三、新的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不断探究的学习理论。那么,光凭一本书、一张嘴走进课堂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让学生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说话,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系统等探索活动,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这一切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

在课改实践中,我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觉得自己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往往是上了这一课又要忙着准备下一课的内容,有时为了一个探索性的问题的设计而绞尽脑汗,还总觉得不尽如人意,总觉得自己知识太贫乏,迫切地需要去学习、去充实自己。渴望了解更多课改的知识,渴望指导,渴望交流,不断地丰富和提高自己。

在历史课程改革过程中,面对新课标、新教材,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也很多,怎样设计好每一个教案,每一堂课?怎样处理好教材?设计什么样的探究问题,才能激发学生们积极的情感,有利于他们的终身发展?为什么自己的课堂效果不理想,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还有对教材的验证及反思是否正确等等,这些都迫切需要大家在一起沟通和交流,让我们一起融入新课程,与新课程共同发展。

第三篇:初中历史课程学习评价改革实验初探

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评价是初中历史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起着调控教学活动的作用。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历史学习的评价往往通过平时的作业成绩、课堂提问成绩和考试成绩来进行综合评定。 教育部《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实施建议指出:历史教学评价主要根据“标准”,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历史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以及影响历史教学的各种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的价值判断。历史教学评价应以学生为中心,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了解“标准”的要求,以及评价方法与过程,并引导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便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评价不仅要考查学生在历史知识、历史学习技能的掌握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等方面是否达到“标准”要求,还要注意考查学生历史学习的过程与方法,避免将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惟一的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应具有科学性、灵活性和实践性。要综合采用观察、记录、调查、访问、讨论、作业、测验、档案、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种方法进行评

价。评价结果应反馈给学生,以便及时改进学生的学习。

根据《历史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在近两年的历史新课程改革实验中,我校在初中年级尝试进行了学生历史学习评价改革实验。在实验中我们主要采用了

以下几种方法:

一、讨论法

讨论法是历史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方法,它也是历史教学评价中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它的实施不仅有利于学生历史知识的积累与掌握,更有利于学生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也便于教师及时了解每一个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情况。 课堂讨论一般采用小组讨论与全班讨论相结合,每个小组6~8人,并选出组长、记录员、记时员、噪音控制员等。在进行小组讨论时,每个成员就讨论主题都要发言,由记录员做记录。例如:在学习了(人教版)《秦王扫六合》《伐无道,诛暴秦》这两课后,我们组织学生进行了关于秦始皇功过的讨论。具体过

程如下:

1.评价目标

观察学生在“秦始皇的功过”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学生对基本史实的掌握、阅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是否具有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评价过程

确定讨论课题:秦始皇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

设计评价标准:探究问题(5分),资料收集(2分),史论结合(1分),

语言表达(1分),合作协调(1分)。

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并参与学生的讨论。

3.评价总结

根据评价标准,在组长的主持下小组进行讨论,并对每一位成员的表现做出

评价。

4.反馈

学生普遍欢迎这种评价方式,为了准备这次课堂讨论,他们积极行动起来,去图书馆及上网广泛地收集材料。在辩论中,有的学生认为,“秦始皇是伟大的政治家”;也有学生认为,“秦始皇是残酷的暴君”。每位同学都力争使自己的发言观点鲜明,论据充分,史论结合,有理有据。在讨论中,激发了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不仅获取了知识而且初步学习了如何客观地认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通过该活动,教师不仅可以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还可以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归纳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以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等。

二、活动法

活动法是指利用活动评价活动的方法,一般采用经过认真研究的活动评价标准进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习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等,以学生自主活动、直接体验为基本形式进行活动,如,做作业、进行演讲、举办历史知识竞赛、制作历史图表、参观考察、开展社会调查等。在活动中,学生运用与历史学习活动紧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活动,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历史的直观认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

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 例如:在学习了春秋战国这段历史后,我们开展了:“自编、自画、自演东

周历史小故事”的活动。具体过程如下:

1.评价目标

评价学生对春秋战国基本史实的掌握和理解情况,以及用多种方法收集历史

信息和用多种方式表达历史事件的能力。

2.评价准备

(1)教师指导全班学生收集和整理东周(春秋、战国)时期的小故事,然

后列出目录。

(2)根据兴趣和个人特点,学生分为写作组、绘画组、表演组,分别进行

创作,每组选出组长。

(3)每一组民主选出代表本组最高水平的作品(自撰小故事、绘画作品、

剧本等),准备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4)选出1名主持人及4名评委。评委要求知识面广,在同学中有一定威

信,评分公正。

3.评价过程

(1)上课前布置教室,在黑板上写上活动主题:我编、我画、我演东周历史小故事。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请出3位组长简介本组各成员对这次活动的准

备情况,共约5分钟。

(2)每组各用6~8分钟的时间展示本组的作品。故事组的代表生动地讲述故事;绘画组的代表展出、介绍他们的绘画作品;表演组则演出历史小短剧。

(3)主持人公布评分标准:准备情况(2分);展示内容(4分);语言表达情况(2分);组内的团结协作(1分);投入活动的态度(1分)。

(4)学生集体评价:评委根据评分标准选出表现最佳小组,公布成绩。

4.评价总结

教师小结,指出不足,表扬突出者。

5.反馈

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纷繁,诸侯争霸、七雄并立,但学生很感兴趣,在课外也看过不少相关的故事。这次活动让他们有了空间和时间去表现自己的特长和掌握课本外的知识。通过讲故事、介绍绘画作品、表演小短剧,提高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写故事与剧本,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及写作能力得以提高;爱好美术的绘画组学生也展示了自己的才华;评选最佳小组活动,使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加强;评委的评价事物能力得到培养。可以说,一举多得。

三、学生个人作品档案法

学生个人作品档案法是指收集学生个人的历史学习作品,建立档案,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进行评价。我校为

七、八年级实验班的每位学生建立了“学生历史学习成长记录”档案袋。档案袋封面有评价记录表,袋内收入了与学生历史学习有关并能反映学生成就的材料,每一单元学习结束后,收集整理一次。学生本人是建立档案的主要参与者,教师提出要求并给予适当指导。档案袋里装有学生的历史学习单元计划、课堂学习表现记录、小组讨论记录、常规性作业、探究性学习

作业及综合性学习作业、测验和考试卷、历史学习小结、收集的历史资料等。如:在学习了“抗日战争”这一单元后,学生的档案袋里收录有课堂学习表现记录、小组讨论记录,还有对“南京大屠杀“的调查、访问资料等。有的学生放入了收集的图片;有的找到日本前早稻田大学文学部教授洞富雄写的《南京大屠杀》,德国人拉贝写的《拉贝日记》,并做了读书笔记;有的在网上下载了美国人贝德士博士目睹日军暴行的记录;还有的学生剪贴了《现代快报》上一篇八十多岁老人的当年亲身见闻;有几个学生在课前采访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工作

人员,在档案袋里放入了采访的录音磁带。

对于学生档案的评价,我们尝试采用了学生自我、同伴、家长和教师共同参与、综合评价的方法,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第。除对绝对成绩评定外,我们还设了相对评价成绩。如:某学生第一单元的测验成绩是及格,第二单元的测验是中,他的绝对评价成绩是中。但由于他相对自己来说学习有了明显的进步,因此我们给他第二单元测验的相对成绩记上一个优。或,某学生第一单元测验成绩是优,第二单元测验成绩是良,他的绝对成绩下降了,但如果他这次测验的成绩仍是班级前茅,那么他的相对评价成绩还是优。此外,学生的每件代表性作品我们尽量做到有教师、家长以及同学和自我的评语,评语突出学生历史学习的特长和优点。有时也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一些评价性的情感符号画贴

在评价表上,如用三个括号可以组成笑脸或哭脸。

经过近两年的实践,我们发现:建立学生历史学习成长档案,实行学生自我、同伴、家长和教师共同参与、综合评价的方法,让学生和家长了解教学目标并熟悉教学过程,有利于调动学生、家长的积极性,建立学生、家长、教师三方良好的协作关系,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历史学习积极性。学生以评价对象和评价者的双重身份参与评价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方法确实是一种能

较好地促进学生学习发展的评价方法。

四、测验法

测验法是对学生历史学习成果进行数量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评论,是历史教学中最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它一般用以评价学生一个教学单元、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历史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新课程改革要求历史教学的测验、考试要把历史知识和历史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考查,不但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更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测验要充分体现历史课程的综合性特点和独特的情感教育功能。我校在这方面也

做了一些尝试:

首先,测验的形式多样化。有笔试、口试还有DIY(Doityourself.自己动

手做一做)。

第二,题型多样化。除传统的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外,我们还设置了历史猜谜、巧连线、识图与设计、追根溯源、走进时光隧道等生动、活泼的试题。

第三,命题多样化。在单元测验中我们尝试采用自主测验的形式,教师命题占80分,其余20分让学生自己分组命题、编制试卷,测验后师生共同评价总结。

历史评价方法多种多样,以上只是我们初步的探索和尝试,我们将继续努力,让历史教学评价和学生的学习活动融为一体,使其真正成为学习过程的有机组成

部分。

第四篇:探究中考命题趋势 推进初中历史教学改革

长春市第七十二中学 张晓慧

备考对我们来说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果不同。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新课标历史教材使用率的提高,历史学科的命题更加体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2006年长春市中考单独命题中历史学科得以平稳过渡,探究课改实验区中考历史试题,在2007年的中考中,我们应即得循其规律,又得据其实际,采用新方法、新策略来应对。

一、06年中考试卷命题特点分析

2006年,长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学科命题是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遵循《2006年长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精神。命题专家们遵从课程标准,拟出了许多鲜活的精彩试题,认真研究这些题例及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发现其命题轨迹集中凸现在五个“走进”,即走进能力立意、走进知识综合、走进实际应用、走进科学探究、走进思想道德教育。领会这些“走进”,对引领历史课教学改革,应对07中考是大有裨益的。

二、题型类型与考查要点分析

1.选择题

选择题的考查范围较广。选择题是历史中考中必用题型,也是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主要题型。06年单项选择题在呈现方式上体现了多样化的特点,但值得注意的是,命题者已把“识图”、“材料”等题型引入选择题,并使该题型的考查目标伸向情感价值观领域,这类情况的出现要引起大家注意,需要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在审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提取有效信息,在选择的过程中注意从本质上去把握、区分备选项。

2.归纳列举题

归纳列举题一般为举出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历史知识。用于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目前也有部分地区采用此题型。近年部分地区把列举题的形式与其他题型整合应用,把此题型的考查功能提升到“简单应用”的层次。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

3.史实辨析题

史实辨析题是去年中考中新设置的一种题型,在呈现方式上通常是创设一种历史情景,提供一段对史实的文字表述,或一段对历史事物的总结评价,并针对一些主干知识设计几处错误,用来考察学生对具体史实掌握的准确程度,以及分析、辨别的能力。该类试题一般要求学生对材料进行分析辨别,准确找到错误之处,摘录出来,然后针对具体的错误点作出相应改正。但值得注意的是,许多课改实验区此题以有所突破,将改正变成说明理由,这样该类试题的知识跨度会增大,涉及领域会拓宽,综合归纳性要增强,所以要求学生在掌握具体史实的基础上,注意对历史内在纵横联系的梳理和总结,而且要求学生在表述上要明确。

4.材料解析题

此题型属于大型主观性命题。它以提供“历史材料”的形式,要求分析“材料”并解答有关问题。主要考查的是“应用能力”或“综合应用”能力。这方面的试题是最为缤纷多彩的部分,其表现形式更加灵活、生动、直观,以各种实物图片、地图、漫画、表格、图示等形式呈现出来。建议教师做重点的研究和训练。要善于在知识群体上对历史的再认识,及情感价值观的培养。突破该类试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古今中外历史事物之间的联系,形成对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在解答这类试题时,应把材料所反映的信息与所学的相关史实联系起来,并且在语言表述上要求精练、准确、同时要有是非观念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5.延伸探究题目

延伸探究题是05年中考中开始设置的一种题型,主要是考查“综合应用能力”。它不仅适用于大跨度的历史问题,也适用于阐释历史理论问题和涉及情感价值观的问题。此题型的功能定位于“应用能力”考查层面上。即解题的过程应体现知识的迁移,需要运用各种分析问题的方法。这类题强调一种历史思维的延伸,在灵活掌握主干知识的基础上,更多的强调历史事物间的交叉与渗透。同时强调一种探究能力,重视探究过程和方法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此类试题在以后的中考中在呈现方式上会更加体现综合性、概括性、分析探究性的特点。比如撰写小论文、辨析观点、问卷调查、史实报道、观点评析、撰写解说词、绘制图表、信息整合等多样的形式都可能出现。

三、探究中考历史命题方向

06年中考命题加大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与科技社会发展实际的联系。继续注重能力考察,改变死记硬背的现象。考察学生掌握规律的能力,比如学习知识的规律。重视创新精神,在试题中给学生展示才能提供空间。继续加强学科内综合,增强探究实践的能力。重视双基,体现基础性,突出历史学科最基础,最突出内容。关注过程与方法,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思想性、教育性。那么,建议教师在以后的教学和复习中要对以下几个方面给予侧重。

1.重在考查基础知识,比较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和综合

将互相关联的知识“整合”在同一试题中,避免过多地考查孤立的知识点,这是近年中考试题中表现出来的特征。相关知识很多具有内在联系或存在某种共性。学生对知识间的联系了解得越多,把握得越准确,越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而非仅仅记忆知识。因此这样的试题对改善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具有积极的意义。

近年来在问题中突出知识的综合性成为一种流行的趋势,此类试题采用“小切口、多层面”、“小切口、大跨度”等多种形式加强知识的综合性考查,力图考查对历史的整体把握能力和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这类试题在06年的试卷中应该比较普遍了。

2.试题力图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热点问题,体现历史试题的教育价值 史学与现实结合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历史教育的价值,历史试题能不能体现这一价值,会直接影响历史教学。从05年至06年以来,各地试题中注重联系社会现实,贴近学生生活,并且做法上有四个特点:其一是试题的形式生动活泼,内容表达更符合青少年的特征;其二是将德育的意图渗透在试题之中;三是直接把思想教育和“情感测量”结合在一起;四是结合社会热点问题设计历史试题。

越来越多的地区在命题中结合“热点”问题设计试题,涉及的范围包括长征70周年纪念、中美关系、863计划、世界博览会、日本的“历史认识”问题、批判“台独”、神六等。上述例题中,“历史”与“现实”结合得都比较好,无论是引用材料,还是提出问题都自然贴切。能够从现实出发,自然地引出历史,又从历史学习中导出学生的思想认识,较好地处理了历史、“现实”、思想教育和“情感测量”的关系。 3.重点关注:历史试题“开放性”改革,考评触角深入“情感、价值观”领域

0

5、06年“开放性”试题的总量不断增加。涉及的题型越来越多,涉及到识图题、材料题、问答题等。这一趋势应当为历史同行在教学与备考中重点关注的方面。主观性试题应增强开放性的意识,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地区命题者所接受。“开放”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让学生跳出教材的结论范围谈感想、谈体会、谈认识,二为写命题或自由命题“小论文”。考查的目标直接触向情感和价值观领域。评分标准也越来越科学。

历史考试引入“小论文”是近年来的事情。历史小论文命题形式能够较大限度地考查“综合应用”的能力,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考查学生的创造力,这对于历史教学的改革具有较大的自主发挥空间。经过近几年的尝试,历史小论文的评阅也有了一个较科学且具体的评价标准,保证了评分的公正性,能使不同的能力和情感等有具体的比照物。

4.乡土史涉题面会扩大,命题方式也趋于多样化

可以预料的是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展开,校本教材、乡土教材在教学中地位的不断提高,各地历史中考命题中,将乡土史甚至校本教材纳入考试范围的地区会增加。近几年已有不少地区在这方面进行了尝试,使乡土史考查时的命题方式也趋于多样化。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中考评价制度改革的全面推进,中考命题已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面对全新的课改理念,全新的教材体系,全新的中考评价,我们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准确把握命题趋势,推进初中历史教学改革。

第五篇:初中历史中外近现代的重大改革说课稿

历史复习专题:《中外近现代的重大改革》说课稿

一、专题内容分析

本专题是近几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之一。近几年河北省中考文综试题关于改革的试题出现的频率很高,所以这个专题在复习专题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本专题的内容涉及的内容包括:八年级上册第5课洋务运动、第6课戊戌变法、八年级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九年级上册第19课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九年级下册第2课苏俄新经济政策、第4课美国罗斯福新政和第10课11课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二、 专题目标分析

人类社会自产生以来,改革就与社会进步相伴而生。通过对中外历史重大改革的回眸,理解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学习改革家坚强不屈的意志,增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进一步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依据《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结合本校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确立复习目标。

1.能说出发生在中外近现代史上的重大改革;并按照不同的标准对改革进行分类。

2. 结合改革的内容、改革发生的特定历史背景、特点,比较几次重大的改革,如中日俄近代化道路的异同、社会主义改革的异同启示、20世纪三次改革的异同等,培养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正确评价改革的历史作用,并从中受到一定的启示。

3.通过本专题的复习,对改革有更深的认识,情感得到升华。学习改革家们坚持改革、勇于改革、勇于创新的精神,学习改革家坚强不屈的意志,增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进一步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三、专题重点难点分析

本专题的重点是:通过比较,认识中国的改革开放。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后,中国改革进入一个新时期。中国的改革走的是特色社会主义改革之路。本专题的难点是:通过学习能对改革有规律性的认识,如:对改革进行比较的基本要素:原因、目的、内容、方式、性质、特点、结果、作用、影响;总结决定改革成败的因素等。

四、教法、学法分析

本节课采取课前导学、课上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先学后教,通过导学案引导学生自学,教师结合课标要求进行检查。遵循学生由知识复习到能力锻炼再到情感抒发的认知规律。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讲,本专题不仅是旧知识的简单复习,更重要是指导学生专项训练知识综合拓展,通过小组合作互助,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由歌曲《走进新时代》关于歌颂改革开放的内容导入,使学生能一下感受到本专题的重点是中国的改革开放。 [专题复习]

1、出示本专题学习目标,使学生知道这节课学习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2、检查课前导学:列举出中外近现代史的重大改革,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并说出重点改革的基本情况。(提示:改革的基本要素:时间、背景、人物、内容、性质、结果、影响、启示)设计意图: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培养了归纳知识点的能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课堂的能力。

3、合作探究一:尝试按照不同的标准对改革进行归类。学生自学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了提高课堂效率,主要按照改革的时间、性质、结果和影响等三方面分类,其他的分类可以课下交流。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合作学习能力。

4、合作探究二:寻找异同点。提示:按照背景、性质、结、影响等方面比较。比较的对象也很多,主要从中国戊戌变法和日本明治维新、中国的改革开放、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和苏联、东欧社会主义改革三大类比较。设计意图:提高效率,有重点的针对性;培养学生比较问题的能力,发现规律,提高对改革的认识。

5、规律总结:你能说出改革的定义吗?你认为决定改革成败的因素有哪些?意图:锻炼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改革的成败取决于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和遵循社会发展规律。②进步的改革有时也会失败,这就取决于改革与反改革势力之间的力量对比, 以及改革者策略方针是否得当。

6、直击中考:作为中考的热点,总结考题规律:命题角度:中外历史上的改革是近几年各地中考的重要内容,一般的来讲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从评价的角度命题、从启示的角度命题、从比较的角度命题;方法技巧:认真审题,找出关键词;带着问题读材料,找到有效信息;结合分值答题,答案要点化。

解答中外历史上重大改革的主观题,可从下面几点考虑:①体制创新的重要性,如戊戌变法,未触动旧体制,改革必然失败;②充分认识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③要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改革必须根据自己的国情,实事求是地探索一条本国特色的改革之路;④改革是富国强兵之路,坚持改革,才能促进国家的进步和繁荣。设计意图:摸清考题方向,掌握答题思路,应对中考。

7、感悟收获:通过学习本专题,有什么收获?有哪些感悟?设计意图:情感升华,思想认识提高,学习改革家坚强不屈的意志,增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进一步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8、学以致用:

发试卷做练习题,加强巩固。

六、课后反思

一节课下来,感觉并不是很好。虽然我的状态很轻松自然,比较放得开,思路条理清晰,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学生的素质也不错,配合得也较好,但是课堂的结构分配不够合理,有些前松后紧,在合作探究分类、比较改革之处用时过多,导致本课的教学内容并没有完全体现出来,该说的没有说,该做的习题没有做。特别是本课的点睛之处——学生的思想认识的提高、情感的升华没有突出,是一个很大的遗憾,是一个无法弥补的过失,今后一定要合理安排时间。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从严治警心得体会下一篇:初中历史记忆口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