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慧图书馆智慧馆员评估的馆员建设

2022-09-14

一、问题的提出构成了主要的研究对象

根据目前对智慧图书馆的研究, 与传统的图书馆相对比, 现在智慧图书馆中的“智慧”重点是指智能化技术和设备的应用, 即利用技术的灵活性 (Smart) 促使图书馆智慧 (Wisdom) 的有效提高。目前在学术界正如火如荼的展开对智慧图书馆的研究, 而且已经取得了较丰厚的成果。根据已有的文献看, 智慧图书馆的组成要素和内容等构建了它主要的研究对象。比如刘丽斌谈到的智慧图书馆中包含人、资源、空间3大要素。以上文章都提及智慧图书馆的研究对象——人的因素, 但是, 现有对我们智慧图书馆中的馆员研讨与评议却并不多。是以本文试着对智慧图书馆中的馆员组建与评价展开探究和讨论, 以此推进智慧图书馆的建立设置与发展。

在探讨和评价估量智慧图书馆中的问题前, 明了智慧图书馆其中“智慧”的含义很重要, 当前学者们在探究讨论推广智慧图书馆的问题时, 仍然从技术的角度出发。他们多数研究的是以技术 (或机器智能) 层面为基础的智慧图书馆中的“智慧”, 不过图书馆当中人的“智慧”却被忽视了。图书馆中人的因素包括馆员和读者, 本文认为, 智慧图书馆中的“智慧”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第一是物的智慧, 是指图书馆在虚拟空间或物理空间中运行的时候用到的工具、技术、内容、资源、设备等, 按照不一样的用户而展现出一定的自组织性、自适应性与发展性等特点;还有一个方面是指人的智慧, 主要指的是个人通过专门的学习和实践所获取的知识、技能和经验, 与在这个基础上所产生的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和物的智慧相比较, 更具有创新性和道德性的是人的智慧。因而, 在智能技术和人类智慧互相融合的大背景下, 智慧图书馆的评估不仅需要评估对象的智慧, 还要评价人类的智慧。两个方面需要同时进行。本文试图从理论层面探讨智能图书馆员的评价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对智慧馆员的建设提出意见。

二、智慧馆员概念的提出

智慧图书馆员是智慧图书馆的必然产物。智慧图书馆本身应该是一个有知觉、能自我学习、会思考的系统, 它具有类人的特征, 因此作为图书馆真正的“人”——作为新一代的智能群体的图书馆员。他们不仅需要能堪任智慧图书馆的服务和管理体系, 而且还要有灵敏的洞察能力和敬业精神。能够随时掌握智慧人群对信息的需求与信息传播的新技术, 有效的提高智慧服务水平。智慧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是基于智慧馆员的知识服务。图书馆馆员作为图书馆内主要的活动组织者、参与者与推动者, 引导和促进了用户发展。因而在智慧图书馆发展的过程中, 经过不断的实践和反思, 图书馆员能发现出本身的价值, 从而形成图书馆的智慧, 经过实践工作的改良与优化, 提供知识性、创造性和增值型服务, 从而推进馆员的自我成长和专业性发展, 将推动图书馆智慧与用户智慧的生成与发展定为最终目标。在大部分图书馆学研究的领域中, 作为研究图书馆馆员专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大家比较关注的是图书馆馆员的能力与智慧。现有的一些研究结果说明, 图书馆馆员智慧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以下这些:服务理念、专业知识结构的可持续发展、技术经验、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品性等, 伴随图书馆馆员在实践活动中的不断完善和反思, 馆员的智慧也将会不断增长。

三、智慧馆员评估方法

任何评估都需要制定科学的评估方法, 智慧馆员的评估也是如此, 智慧馆员的评估应以对其所达到的智慧性程度进行解析与评价。

对于智慧图书馆来说, 图书馆馆员的智慧主要包含下面几个方面:技术经验、专业知识、优良的职业道德与品性等, 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显示, 在这几个方面中可以衡量的只有知识。所以, 评估智慧图书馆官员的时候, 主要是衡量和判断他们的知识储备。相比较于传统的图书馆, 对馆员的技术意识和使用能力、恰当应用技术等, 智慧图书馆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可以有效地提升图书馆馆员的专业能力和智慧。是以馆员的技术知识是衡量图书馆馆员智慧的一个重要标准。通过对国内国外馆员相关专业发展的研究文献调查与研究, 本文从“技术知识、实践知识、学科知识”三个维度对馆员的智慧进行综合评价。技术知识包括新技术和新媒体的使用能力并能进行快速更新的能力, 实践知识包括专业知识以外的能力, 学科知识包括对各种学科的了解及专业知识。当前, 对馆员知识的评估在这三个方面已有比较成熟的量表, 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因此这个框架我们可以用来测量智慧馆员的知识。对于馆员的品性、道德、服务精神、经验等不可估量的部分, 可要求馆员用自我反思来进行评估。智慧馆员除以上三个维度的评估以外, 最重要也是最难以以量化形式进行评估的能力就是创新能力, 鉴于创新能力在智慧图书馆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将创新能力纳入图书馆员考核中, 可以有效的激励图书馆员进行创新。另外我们还需要考虑的是怎么评价创新成果。毕竟这不能仅仅由表面现象来决定。本文认为:创新能力的评估要看重过程, 可以通过自我评价, 下属、同事、领导、用户等对馆员进行多元化、全方位的评估, 同时运用图书馆服务大数据进行分析, 如此有助于馆员建立长期的职业发展规划。应当注意的是, 在采用以上的方法对图书馆员智慧实行评估时, 需特别注意技术、实践和学科知识的特殊性以及它们所处的特殊情况, 不应采用一概而论的方式。另外, 在通过自我反思来评估图书馆员的非知识智慧时, 传统的评估机制也不能充分反映智慧图书馆员的服务价值。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工作日志、观察图书馆员的行为以及突发事件中图书馆员的应急反应来进行评估。应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灵活考核方法, 注重评估其服务深度和广度、服务态度、用户满意度等软指标。这些隐性智慧能进一步提升图书馆的吸引力和知名度, 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质量, 还可以帮助决策者重新认识图书馆。

四、基于智慧馆员评估的馆员建设

(一) 建立正式的智慧馆员管理制度规范

综上所述, 智慧馆员的评价包括三个维度, 这三个维度归纳起来就是专业技术能力、核心业务能力、服务能力与一般能力, 所以在智慧图书馆的管理规范中也要体现以上能力。因此在馆员的选拔上, 应适应智慧图书馆的特点, 除满足传统图书馆工作需求外, 要有较高的信息分析鉴别能力, 具备职业自主发展能力。还能够提供及时的学科服务, 并能熟练智慧图书馆技术知识, 对这些智慧馆员应具备的能力做出具体的要求, 以制度形式要求馆员自主提高自身职能能力。

(二) 设立合适的激励机制

让官员们互相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竞争氛围, 激励馆员们不断学习并充实自己, 提高专业水平, 掌握工作所需技术, 在推进智慧图书馆的建设进程中不断进步, 开拓创新, 这种学习和竞争应该以量化的测评确定。

(三) 加强对现有图书馆员的职业培训

智慧图书馆的技术层面发展非常快, 但现今图书馆馆员能力提升较慢, 因此应根据各馆的具体情况对馆员分类培训。首先应改变传统图书馆各个部门之间单打独斗和封闭的工作局面, 提高馆员之间和馆员与读者之间的合作交流能力, 因为在任何智慧化的环境中人与人的合作和交流能力是工作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智慧馆员除了工作上要熟练掌握技术以外, 还要与其他馆员配合, 同时在这种配合工作中服务读者, 这一切都是与人的沟通和交流, 没有较高的合作交流能力, 是无法做好智慧图书馆服务的。其次根据不同馆员的特点进行职业培训。图书馆应根据每个馆员的特点, 对其技术能力、职业态度、学科知识等方面有针对性的进行职业培训, 而不是单纯的外出开会和短期培训班。馆员通过取长补短, 都可以不同程度的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增进工作热情, 让不同水平的馆员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充分发挥其积极性, 能够保证智慧图书馆的稳步发展。

(四) 促进馆员的继续教育, 建立继续教育制度

智慧图书馆的工作需要对馆员各方面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馆员的继续教育非常必要, 这样智慧图书馆才能得以迅速发展;继续教育除了个人学历的提升以外, 图书馆应积极为馆员提供学习的方式和途径, 既要包括图书馆情报学、管理学、心理学等传统内容, 同时要持续并形成学习考核制度, 可通过组织馆员进行远程教育或定期集体培训等方式, 学习使用新软件、新系统、新设备, 利用新的设备更精准地获得用户需求并为用户提供更细致的服务。总之, 智慧馆员的继续教育应当是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的模式, 而且贯穿馆员职业生涯的始终。

五、结语

在互联网与智能技术更新与发展的今天, 图书馆的内外环境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智慧图书馆有着各种信息技术的支撑, 在发挥着传统图书馆职能的基础之上, 也有了深刻的变革, 对图书馆员的行为了明显的积极影响, 人的智慧与技术所带来的智慧性本质上是有区别的。图书馆的本质不会因为技术的应用而有所改变, 技术的应用也不会导致图书馆的灭亡。只有充分发挥智慧之眼——“馆员”的智慧, 才能够建设真正的智慧图书馆。

摘要:随着智慧图书馆的发展与不断创新, 推动了图书馆的变革。智慧图书馆的“智慧”既体现“物的智慧”, 也包含“人的智慧”。在评估智慧图书馆过程中, 评估的重点之一应该是馆员的智慧, 而智慧图书馆的建设重点之一应该是馆员的建设。

关键词:智慧图书馆,馆员,评估,建设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迎战国际金融危机的“中国答卷”下一篇:建筑规划设计中的创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