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残疾人工作总结

2022-09-17

时间的流逝很快,我们在季节的变化中,也积累了众多工作佳绩。回首看不同阶段的工作,个人的业务水平也有着提升,为了更好的了解自身工作水平,可以为自己写一份工作总结。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街道残疾人工作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街道残疾人工作总结

东林街道残疾人联合会工作报告

(2012年3月8日)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下午好!

2009年至2011年,东林街道残联在街道党政的领导和区残联的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按照上级残联工作要求,紧紧围绕街道党委、政府各项工作部署,围绕残疾人的基本需求,立足基层,面向群众,切实加强残疾人组织建设,积极推进残疾人康复、就业培训、扶贫解困、宣教文体等各项工作,一心一意为残疾人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明显加强

三年来,我街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努力形成机构健全规范,队伍稳定实干,服务功能完善的残疾人组织网络,不断增强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加强我街残联组织建设,指导各社区建立了残疾人协会,实现了残疾人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网络健全的工作管理体系,为推动基层残疾人事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为加强残联干部的自身建设和提升业务知识水平,街道定期组织全街残联干部认真学习有关残联工作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残联工作业务知识的学习,切实提升了基层残联干部的政策和业务水平,增强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的职业道德意识,使他们真正做到“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群众解愁。”从而促进我街残联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二、康复救助富有成效

我街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在和平社区成立了康复训练站,并配备了相应的康复器材:1台普通轮椅、1件助行器(铝合金)、1副腋拐(铝合金)、1副腋拐(木制)、1支四脚手杖(铝合金)、2支肘杖(铝合金)、1支踝关节训练器等共计12套辅助器具。三年期间,街道共组织800余人进行了白内障筛查,其中65人次做了免费手术,并代表万盛区迎接了市创建白内障无障碍区验收小组对我街道“创建白内障无障碍区”检查验收工作获得好评。13名听力阻碍器患者参加瑞声达助听器的筛查,救助贫困残疾人58人,发放救助金32200元,为12名贫困精神病患者办理免费服药救助卡,为32名生活困难的一二级肢体残疾和智力精神残疾人办理了“阳光家园计划”居家托养,不断健全残疾人生理、生活状况。

三、劳动就业进一步推进

一直以来,我街大力加强《残疾人就业条例》的宣传,增强社会共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关注残疾人就业工作。在残疾人就业难度大的情况下,街道残联积极鼓励推荐61人次参加花草树木栽培、计算机专业、盲人按摩、摄影等培训班。通过培训,残疾人学到了知识,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为残疾人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四、宣传文体丰富残疾人生活

街道残联利用一年一度的“爱耳日”、“助残日”广泛开展宣传活动,采取标语、专栏、板报、咨询及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增强全社会的助残意识,使助残工作深入到各社区和广大居民心中,形成了重视、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的良好风尚。据统计,共书写标语20余条(幅),办理板报专栏21期,上街咨询3次,印发宣传150余份,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送去拐杖、坐便椅,固定托肘杖、轮椅桌等残疾人辅助器具共30余件。

三年来,街道残疾人联合会在发展残疾人事业上,取得了一些成绩,探索一些经验,但离党和政府的要求及残疾朋友的希望还有差距,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对《残疾人保障法》及市“实施办法”的宣传贯 彻不够广泛深入,广大群众的助残意识、观念还不强;

第二, 残疾人就业难的问题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 第三, 个别残疾人缺乏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信心 和决心,依赖性太强。

今后三年残联工作意见

一、 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胡总书记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和谐社会主义为指导,增强全心全意为广大残疾人服务的意识,广泛宣传《残疾人保障法》,提高市民助残意识,加快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使残疾人事业逐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进一步改善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和社会环境,巩固辖区和谐和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 工作目标

积极创造条件,努力缩小残疾人事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差距,使残疾人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增多、范围更大、积极性更高,自身素质不断提高,生活状况不断改善,把残疾人事业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 工作任务

1、 建立残疾人服务载体,做好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 依托社区服务机构、康复站为残疾人的生产劳动、脱贫致富提供服务,并逐步拓展其它服务内容,如:残疾人的就业服务、文化活动等,将助残、扶残工作转化到使残疾人脱贫致富上来,提高、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状况。

2、 设立助残志愿者联系员,为残疾人提供方便。 依托社区居委会,建立助残志愿者联络员,在志愿者和残疾人之间牵线搭桥,广泛联络、动员社会各界人士和单位为残疾人提供就近、就地、灵活多样的服务,使助残工作具体化、网络化。

3、 实行定期走访制,以达到沟通、教育、团结的目 的。

坚持定期走访,密切联系残疾人,听取意见,反映要求,沟通残疾人的思想、社会与残疾人的联系,团结、教育残疾人遵法守纪,履行应尽义务,将残疾人真切地纳入社会大家庭,共同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4、 继续、深入开展困难残疾人社会援助工作。 首先加强助残工作台的宣传教育,动员全社会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积极组织残疾人募捐活动,协助做好残疾人的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济等社会保障工作,以改善、提高残疾人的生活状况。

5、 营造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和条件:

依托社区机构,开展和促进残疾人康复、教育、文化生活和残疾预防工作,为残疾人参加社会生产提供好的环境和条件。

各位代表:残疾人事业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我们的任务光荣而艰巨,我们希望所有关心和支持残疾人事业的健全人,继续对残疾人事业倾注更多的爱,给予更大的支持,推动本街道残疾人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同时,希望所有的残疾人朋友进一步发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正确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切实履行义务,乐观进取,艰苦奋斗,努力拼搏。让我们共同为创造美好幸福生活,为辖区和谐社会的稳定,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XX街道依法取缔残疾人机动轮椅车非法营运工作总结

XX街道依法取缔残疾人机动

轮椅车非法营运工作总结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XX街道依法取缔残疾人机动轮椅车非法营运工作按照“统一部署、依法有序、有情操作、积极稳妥”的要求稳步推进,切实保障了残疾人的合法权益,进一步维护了社会的和谐安定。截止到去年12月31日,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取缔工作基本结束,现将有关情况作一小结,汇报如下:

一、调查摸底阶段

根据区残联的要求,我街道从2010年3月开始对残疾人机动轮椅车车主进行了调查摸底。各社区利用张榜公告、电话访问,上门入户等方式积极宣传,让残疾车主填写信息卡,摸清残疾车主基本情况。最终,我街道共26户残疾车主进行了摸底登记。

二、动员部署阶段

为保证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取缔工作的有序进行,市、区两级领导先后召开动员大会,统一思想,明确职责,街道根据两级领导的安排部署,成立包保领导小组、研读政策、积极宣传,为取缔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1、成立包保领导小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取缔工作得到了街道领导的高度重视,成立了由社区干部“一帮一”包保残疾车主,街道分管主任、残联理事长包保各社区的包保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定人定岗,一级负责一级,层层抓落实。

2、研读政策。通过市、区两级动员大会的会议精神,街道残联理事组织各社区残联专委专题学习依法取缔残疾人机动轮椅车非法运营的相关文件,研究讨论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取缔工作的方法、步骤以及主要的配套政策,为做好政策宣传和解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积极宣传。2010年11月下旬,街道、社区张榜公告取缔残疾人机动轮椅车非法营运工作开展,逐一致电3月26日登记上报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车主,宣传取缔工作的相关政策,发放《致全市广大残疾人机动轮椅车车主的一封信》,使此次残车置换工作深入到每户残疾车主家中,营造了全社会关心残疾人,残疾人要为城市管理出一把力的氛围。

三、全面实施阶段

1、需求摸底。为了解残疾车主的置换需求,社区包保小组成员以入户走访的方式对本人包保的对象进行了上门走访,让包保对象填写《残疾车主认证申请凭证》,我街道残联根据各社区上报信息,统计计算出本辖区要求残疾人新型代步车16辆和要求折旧补偿金人数10人。

2、残疾认证。根据区残联的统一安排,街道将6个社区分为上午下午两组,分开认证,各社区包保小组成员将认证时间和所需证件等相关信息及时告知各自包保对象,由街道残联理事以及各社区残联专委带队,统一准备车辆带领辖区内残疾车主前来参加残疾认证。根据专家组的评审认证,我街道共22人符合此次取缔残疾人机动轮椅车非法营运的政策要求。

3、回收置换。 为确保置换工作有序进行,并在置换中切实为残疾车主做好服务工作。区残联再次召开的取缔工作会议,根据布置,认证合格的残疾车主由各包保小组成员负责通知交车时间、地点以及所需证件,街道确定在残疾车置换日由分管主任、残联理事长以及各社区残联专委带队,准备好车辆接送残疾车主。由于领导重视,具体组织工作周密,我街道的置换工作井然有序,除了两位下肢高位截瘫残疾车主需当场置换新车以外,其余残疾车主均在政策奖励的前3日内上缴旧车。

4、发放置换金。根据残疾车主的不同需求,街道仔细核对要求置换新车和要求折旧补偿金人员名单以及置换金额,在接到置换金的第一时间通知各包保小组将存折发放至包保对象手中,消除残疾车主的疑虑。据统计,我街道要求置换新车人数16人,发放置换金3100元/人,要求折旧补偿金6人,发放置换金6100元/人,合计86200元。

5、发放新车。对于要求置换新车的残疾车主,由其包保人负责通知时间、地点以及所需证件,发放新车当日由街道残联理事长以及社区残联专委带队残疾车主到指定地点领取新车。生产厂家专程到场讲解新车性能和驾驶技艺,残疾车主现场接受培训,并由交警部门当场配发准驾证。对于从上缴旧车到拿到新车这段时间对残疾车主造成的不便,街道将统计出每位残疾车主的等待天数,给予每天30元的交通补偿费。

6、办理社保。根据取缔工作的政策要求,帮助残疾车主办理社

保以解决其后顾之忧是此次取缔行动中残疾人可以享受的主要的配套政策,经统计,我街道已退休残疾车主2人,未到退休年龄残疾车主20人,其中已购买社保人员13人,未购买人员7人,根据区残联以及区人社局的统一安排,与未到退休年龄的残疾车主签署自谋职业协议书,发放一次性就业补助,并为其办理居民养老保险,有愿意购买职工养老保险的人员可以填写申请书自愿申请,此阶段工作中,我街道20人全部签署自谋职业协议书,19人享受政府购买的居民养老保险,1人申请购买职工养老保险。

四、矛盾处理与再次摸查阶段

取缔残疾人机动轮椅车非法营运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难度也比较大。因此,社会矛盾不可避免。我街道遵照市、区两级领导的统一部署,积极稳妥的处理取缔工作出现的突发状况,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经调查处理,我街道取缔工作的主要问题集中在第一批认证未合格以及漏登人员要求享受同等待遇上。根据区残联的布置安排,街道对辖区有残疾车的漏登人员进行了重新的摸底排查,登记包括第一批认证不合格人员在内的漏登人员共7人,街道针对这7人成立包保组,包保到人,统一口径,多次上门或致电安抚他们的情绪,做好政策解释工作,及时上报他们的需求,截至目前为止,我街道第二批上缴旧车同时享受置换金人员4人,其余3人仍待新政策给予解决。

取缔残疾人机动轮椅车非法营运是改善城市管理、依法维护和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的需要,也是一项时间紧、难度大、政策性强的

工作。由于各级领导的重视,通过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协同工作,我街道基本完成了残疾车的取缔工作,解决了残疾人后顾之忧,增强了残疾人社会保障,维护了残疾人切身利益,推动了全社会的助残意识,有力地促进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第三篇:某街道残疾人联合会实践报告书

下午,我们暑期公交无障碍小组来到了XX街道残疾人联合会,对其负责人和联合会中的残疾人进行采访,并发放了调查问卷,获得了如下信息:

公交并没有专门的残疾人专线,其他的无障碍设施也有不到位之处。例如,人行无障碍通道总是被社会车辆占满,行动不便的残疾人不愿意出门。残疾人对残障车的使用较为频繁,但出行仍会使用到公交。然而,大多数残疾人认为公交无障碍只在电视上看到过,在生活中并没有体验到。

就公交无障碍本身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公交硬件设施方面,公交车的台阶过高,无论是上车还是下车对残疾人而言都有极大的不便。公交车的通道也过窄,没有足够的空间放置轮椅车,致使残疾人只能换位坐到位子上,轮椅车也必须收起来。目前,公交车上只有无障碍扶手可以为残疾人提供方便。此外,报站不够及时及有时会省略等现象,可能会导致盲人坐过站。其次,在公交站设施方面,若公交站能设置语音提示,对即将到站的车辆进行预告,将会为盲人以及夜间看不清公交车的数字的人群带来极大的便利。现已有的无障碍设施标记不够明显、难以辨识,部分公交站并没有无障碍设施。

就社会态度来看,年纪较大的社会成员较年级较轻的社会成员会更多的为残疾人提供帮助。在政府方面,无论是在购买残障车乃是住房等方面政府都没有给予残疾人相应的、应有的补贴和社会福利。

对于以上几点,残疾人就其本身需要也提出了一些建议(例如公交车的数字灯光标示,这个现在好像已经有了,可以去掉)残疾人在整个社会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每20个人中就有一个残疾人。给予残疾人必要的便利与关心,是我们整个社会应该去做的。这不光是为了给予残疾人关怀也是为了社会全体成员更和谐更有质量的生活。

第四篇:建立残疾人爱心互助站关注残疾人的切身利益——对南湖街道残疾人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残疾人事业是人道主义的事业,残疾人是社会弱势群体中最特殊困难的群体。胡锦涛总书记在上海特奥会期间指出:“让关爱的阳光照亮每一个残疾人的心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中发[20xx]7号)中指出:关心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文件明确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就是要着眼于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南湖区残联成立后,即着手对全区残疾人基本状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并决定在南湖街道试点,建立残疾人爱心互助站。4月,我们就建立残疾人爱心互助站在南湖街道进行了定点调研,听取残疾人和社区干部对爱心互助站设置的建议和要求。

一、调研基本思路和南湖街道残疾人现状 调研活动以发放调查问卷、走访残疾人家庭、召开社区干部座谈会的形式开展。我们就残疾人基本情况、家庭经济状况、就业需求、托养需求等内容设计了调查问卷,共下发624份,回收400余份;走访残疾人家庭主要是听取残疾人家属最关心和最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在社区干部座谈会上,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残疾人家庭存在的困难和希望解决的问题,并听取了对残联工作的意见建议。 据调查统计,目前南湖街道共有持证残疾人624人,其中,男性386人,女性238人;16—60周岁492人,16岁以下8人,60岁以上124人;有劳动能力474人,已就业341人;党员4人;重度残疾人24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61人,持特困残疾证12人。残疾人对于就业的需求非常迫切,部分残疾人要求托养。

二、残疾人生活中存在的困难 劳动就业有困难。残疾人丧失了部分劳动能力,在就业中成为最为弱势的群体。他们或是缺乏必要的技能,或是对工作要求过高,从而也拖累了家庭经济。残疾人就业难成了当前的一个重要问题。经常是社区干部费尽心思为他们找到工作,做不了几天或被辞或自己不愿做了;也有残疾人指出,在非福利企业上班,不能跟上一般职工的水平,自己有压力,而企业不可能为一个残疾人改造厕所、食堂设施等,非常不方便。 家庭照顾有困难。残疾人,特别是重度残疾人,通常需要专人护理。有相当一部分靠年迈的父母照顾,有困难;但父母过世靠兄弟姐妹照料的,更是不能保证质量。泾水社区有一户重度智力残家庭,仅母女两人,女儿已进入高三,如外出就学,残疾的母亲即面临无人照料的局面。桂苑社区有一户家庭三个智力残,原来靠七十多岁的父亲照料,父亲过世后,一家四人中仅读小学的儿子是健全人,生活根本无法自理。因为需要专人护理也便家庭减少了收入。我们走访中农翔社区一户肢体残疾人家庭,母亲开出租车,家庭经济状况良好,因儿子患病致残,全部收入都用于医治,并且需要专人护理,母亲只能放弃开出租车在家护理儿子,家庭经济状况明显下降。 康复训练有困难。现南湖街道有社区康复点3个,虽然距离残疾人家庭较近,但因为需要家人陪伴,医生指导,实际进行康复训练的较少。精神残疾人,往往是被关在家中,既不利于康复,也成为家人的一块心病。如泾水社区一轻度精神残疾人,在药物控制下病情较缓和,但家人不放心她独自外出,每天关在家中,他们也需要有心理疏导,融入社会的一个场所。 重度精神残疾人的治疗和照料成为各社区面临的共同的难点。一个精神残疾人会影响家庭、楼栋甚至整个社区。现在在乌镇精神病医院治疗的费用是一年超过4万元,家庭无法承担。(市残联即将出台文件,逐步实行集中托养治疗。)

三、关于残疾人爱心互助站的构思 根据省政府关于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的相关要求,以及残疾人的实际需求,我们计划在南湖街道建立残疾人爱心互助站——博爱阳光驿站。

1、阳光驿站的基本功能: 一是日间照料和居家安养。对于有托养意愿的残疾人,日间可到阳光驿站参加活动,接受照料;对于无法到阳光驿站又有护理要求的,可实行居家安养,由工作人员送午餐到家,并开展一些基本的照料、护理服务和康复指导。 二是开展来料加工业务。针对残疾人的就业需求和实际就业难的现实,依托南湖街道现有的来料加工点,开展来料加工业务,实现非正规就业;开展手工编织培训班,为残疾人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 三是康复训练。配备必需的康复器械,医生定期指导残疾人开展康复训练;开设心理咨询室,招募有专业资格的志愿者定期提供服务。 四是开展文体活动。以阳光驿站为平台,组织残疾人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开设图书室,丰富残疾人的业余文化生活。在具体实施后可扩展的功能:发布残疾人招聘信息,开展贫困残疾人结对帮扶活动。

2、阳光驿站的人员设置: 阳光驿站照料护理残疾人的岗位,作为社区公益性岗位,招募残疾人义工;结合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阳光驿站的管理人员与专职委员相结合;招募志愿者,为残疾人提供服务。

第五篇:中原西路街道关于组织开展2014年“关爱残疾人”志愿服务行动的通知

中原西路党发[2014]19号

中原西路街道关于组织开展2014年 “关爱残疾人”志愿服务行动的通知

各行政村、社区,街道各科室:

为更好地帮助辖区内的残疾人,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研究决定,组织开展“关爱他人——爱幼助残志愿服务行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指导思想

以群众路线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以弘扬雷锋精神为主题,精心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幼志愿服务活动,积极为留守儿童排忧解难,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

二、 开展亲情关爱志愿服务

1、组织志愿者通过“爱心妈妈”、“代理家长”等方式,对留守儿童进行生活照顾和亲情关爱,让留守儿童定期与父母通过视

频进行亲情互动。组织志愿者利用寒暑假,开展夏令营、冬令营等活动,创造条件让留守儿童与父母团聚,加强亲情沟通,帮助流动儿童尽快融入城市生活,促进同伴交往及社区融合。推广“一对一”、城乡儿童“手拉手”等活动,倡导邻里互助、结对帮扶,使留守流动儿童得到帮助和照顾。

2、开展教育辅导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家庭教育志愿服务,通过组织家庭教育进社区、家庭教育流动车、巡讲团,开设家庭教育热线等,动员志愿者深入城乡社区,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科学知识,提升留守流动儿童家长教育子女的责任意识和能力。积极推进社会教育志愿服务,依托社区、农村的公共服务设施、妇女儿童之家、校外活动场所、心理援助站等,组织志愿者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托管服务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外教育活动,建立完善学校、家庭、社区有效衔接的教育网络。壮大“五老”网吧义务监督员队伍,教育引导儿童远离不良信息影响,营造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文化环境。组织学生志愿者到农民工子弟学校和寄宿制中小学校,为留守流动儿童提供学习辅导和兴趣培养。

3、开展权益保护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对留守流动儿童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安全自护教育、预防犯罪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制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动员法律援助机构通过开设法律咨询热线等,为留守流动儿童及家庭提供切实有效的维权和司法援助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宣传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知识和政策,引导留守流动儿童自立自强,做品学兼优的好孩子。以传统节日、“六一”儿童节等为契机,组织志愿者对留守流动儿童进行

慰问,使他们感受社会的关爱。

三、 开展社区家庭助残志愿服务

以社区为依托,以有专业技能的社区居民、社区工作人员、低龄老年人为主体,依托辖区内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等社会资源,广泛开展康复医疗、就业指导、技能培训、维权咨询、居家照料、心理辅导等志愿服务,开展残疾人社会保障信息及需求调查。组织志愿者帮助残疾人办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医疗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医疗合作、二代残疾人证、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的申请、申领等相关手续;帮助符合条件的困难残疾人家庭,尤其是重度残疾人、一户多残、老残一体家庭办理低保、临时救助、生活补助、护理补贴的申请和落实手续。组织残疾人力所能及地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让更多的残疾人在得到志愿帮扶的同时加入志愿服务行列。

2、开展康复医疗助残志愿服务。组织康复和医疗专业技术人员义务开展送医送药送辅助器具进社区、进家庭活动,为残疾人提供方便快捷的康复医疗服务。组织心理疏导志愿者为残疾人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服务,预防心理疾患的发生。组织医疗卫生志愿者为残疾人尤其是截瘫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等残疾人提供卫生、护理常识咨询志愿服务,以及义务健康体检和常见病诊治。

3、开展支教就学助残志愿服务。广泛开展“手拉手红领巾志愿助残”活动,积极推动志愿助残精神进校园、进课堂,培养广大青少年的志愿助残意识。鼓励大中学校学生志愿者与困难家庭的残疾孩子或残疾人家庭子女结对子,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开

展义务家教活动,提供学习辅导。开展“扶残助学〃送教上门”志愿服务,针对不能到学校接受正常教育的适龄重度残疾儿童、脑瘫儿童、多重残疾儿童,以及残疾人家庭的辍学或在读子女,组织教师和高校学生志愿者上门进行教育辅导。组织开展针对文盲半文盲青壮年残疾人的志愿扫盲活动,提高他们的识读能力和文化水平。组织开展手语学习和培训志愿活动,为有需求的聋人朋友提供手语志愿服务。

4、开展就业培训助残志愿服务。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为残疾人提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残疾人职业技能水平和社会竞争能力。组织志愿者开展企业用工需求调查和残疾人就业需求调查,收集人力资源市场信息,为残疾人就业提供政策咨询、信息引导等服务,为自主创业的残疾人提供信息搜集、手续办理等服务。组织志愿者开展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就业条例等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宣传。

5、开展扶贫开发助残志愿服务。积极动员农村基层组织、干部、群众、致富能手等与农村贫困残疾人结对子,通过“一帮一”、“多帮一”等形式,帮助残疾人脱贫致富。依托现有青年志愿服务工作项目,动员青年志愿者参与助残志愿服务,积极为残疾人排忧解难。

6、开展文化体育助残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帮助盲人到盲文图书馆、阅览室等场所读书看报、借阅图书,开展“陪盲人看电影”活动。结合“残疾人文化进社区”项目,开展为残疾人“送歌声、送图书、送知识、送欢乐、送爱心”志愿服务。组织动员文艺院团演职人员、退休人员、艺术院校(系)师生,深入城乡

社区和残疾人较为集中的服务(福利)场所,依托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助残志愿服务。积极开展残疾人体育健身志愿服务活动,组织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为残疾人提供健身指导咨询志愿服务。

7、开展权益维护助残志愿服务。组织法律工作者、法律院校师生,义务宣传普及涉残法律知识,为有需求的残疾人提供咨询、代书、调解、代理、辩护等法律服务,增强残疾人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和依法维权的能力。开展“残疾人出行和信息无障碍”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宣传普及无障碍知识,劝导阻碍和破坏无障碍设施的行为,帮助残疾人搭乘公共交通工具,营造残疾人安全出行的无障碍环境。

四、 具体工作内容

1、加强组织领导,整合各方资源。各行政村、社区要充分认识组织开展“关爱他人——爱幼助残志愿服务行动”的重要意义,把这项活动与敬老、帮农民工志愿服务结合起来,作为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弘扬雷锋精神、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重要抓手,摆上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位置,融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在全社会兴起“关爱他人——爱幼助残志愿服务行动”热潮。

2、突出思想内涵,营造浓厚氛围。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贯穿到“关爱他人——爱幼助残志愿服务行动”全过程和各方面,广泛普及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大力弘扬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引导人们在参与

中培育高尚道德情操。爱幼志愿服务要坚持以人为本、儿童优先的理念,以亲情关爱、教育辅导、权益保护、扶贫助困等为重点,积极为留守流动儿童送温暖、献爱心,不断优化留守流动儿童成长环境。助残志愿服务要大力弘扬人道主义思想,围绕生活救助、潜能开发、障碍补偿等内容,突出人文关怀,多办好事实事,努力营造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氛围。

3、建立长效机制,务求取得实效。积极探索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志愿服务的有效模式,整合助残志愿服务活动资源,不断壮大志愿者队伍,建立完善注册登记、动态管理、激励保障机制,实现志愿者、服务对象和活动项目的有效衔接,不断提高爱幼助残志愿服务水平。

中共中原西路街道工委

2014年3月20日

主题词:残疾人

志愿服务

方案

中共中原西路街道工委 2014年3月20日印发

(共印50份)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机电工程系毕业设计下一篇:经典毕业感言大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