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2022-04-11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产业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呈现出的一大特点是国际产业大规模向中国转移。中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既有优势也有劣势。东中西部应抓住机遇,发挥不同优势,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发展。

产业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篇1:

抓住产业转移机遇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随着国际产业结构优化和布局调整,我国东部地区在主动承接发达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产业转移的同时,加快把传统产业向广大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作为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应该准确把握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总体趋势和内在规律,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产业转移的理论综述

产业转移是指在发展环境、资源条件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某一个地区或国家向另一个地区或国家转移的过程。为了解释国际间的产业转移,日本、美国等国的学者进行了广泛的理论研究,形成了产业转移的基本理论。

20世纪30年代,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通过对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工业发展的统计研究,总结出产业发展从接受转移到国内生产再到向外出口的三个阶段,即按照“进口一国内生产(进口替代)一出口”的模式相继更替,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后来,另一位日本经济学家大来佐武郎运用雁行模式对20世纪60-80年代东亚经济内部产业分工与转移的动态关系进行了解释。即以日本为领头雁,按照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劳动密集型产业依次转移到亚洲四小龙、东盟国家以及后来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弗农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弗农将产品生命周期划分为新产品阶段、成熟阶段、标准化阶段。产业转移开始于产品成熟期,而到了标准化阶段,技术发明国的生产和出口竞争优势受到技术模仿国的劳动成本优势和其他成本优势的重大挑战,技术发明国为了回避某些产品在生产上的劣势,顺应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将大规模进行产业转移。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提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他认为,发达国家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导致非熟练劳动力不足,劳动力成本上升,某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逐步丧失,必须将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20世纪70年代日本学者小岛清将雁行模式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结合起来,提出了“边际产业转移扩张理论”。该理论认为,投资国企业将资源从本国已经丧失了比较优势的产业中撤出,转移到其他国家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中,对转出国和转入国都是一种福利最大化的选择。

最近几年,我国学者对产业梯度转移理论进行了深入探讨。该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其产业结构的状况,而产业结构的状况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其主导产业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创新活动是决定区域发展梯度层次的决定性因素。而创新活动大都发生在高梯度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及产业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生产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而这种梯度转移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市系统扩展开来的。

二、产业区域转移的基础和条件

 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地区之间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存在巨大差异,无论是根据雁行模式、梯度转移,还是其他产业转移理论,都可以解释中国地区之间的产业转移现象,当然,大规模的产业转移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和条件。

(一)经济梯度是产业转移的前提条件

我国区域经济呈现明显二元结构特征,东部地区较为发达,而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相对落后,存在着不同的经济发展梯度。有梯度就有空间转移的可能。

(二)产业结构优化是产业转移的内在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抓住港澳台地区与东南亚国家产业转移的机遇。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创造经济奇迹。进入新世纪,东部地区许多产业都进入了成熟期,面临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的巨大压力,迫切需要把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等传统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而集中精力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

(三)解决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的外在压力是产业转移的动因

我国地区之间存在较大的生产要素价格差异。据测算,东部地区生产成本比中西部平均高30%-40%以上。当前,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人民币汇率升值。出口受阻、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原材料成本、环境成本逐渐上升等一系列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使东部地区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加快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是化解成本压力的必然选择。

(四)中西部地区逐渐改善的投资环境是产业转移的基础

近几年,中西部地区的交通、能源、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市场体系更加完善,产业、金融、财税、土地等政策措施不断优化,政府服务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这些为顺利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和县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分析

(一)政策优势

2010年1月,国家出台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允许示范区在经济发展领域先行先试,从投资、财税、金融、土地、对外开放5个方面给予明确的政策支持,鼓励长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向示范区转移产业。根据这个《规划》,安徽省在和县设立安徽省江北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以满足产业大规模、集群式转移的需要,同时带动几大产业组团联动发展,为皖江城市带多层次的区域合作提供平台。促进各板块功能整合、优势互补、联动发展。

(二)区位优势

和县与南京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南京山水相连,与本省最具经济活力的芜湖、马鞍山隔江相望。和县城与上述3个城市的市中心均在1小时车程(60公里)范围,南京长江三桥、芜湖长江大桥和正在建设中的马鞍山长江大桥,使和县与上述3个城市联系更加紧密。和县距省会合肥市也只有120公里,是南京都市圈、合肥经济圈和皖江城市带的交叠之地,淮南铁路、合芜高速公路、合巢马高速、巢宁公路、滁芜公路以及建设中的沿江高速公路,长江宁芜高速航道等穿越境内,既沿江又沿边,是长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在安徽所有县市中地理位置、交通条件最为优越。

(三)资源优势

和县的自然资源极其丰富,有丰富的煤、磷、白云石、石灰石等10多种矿产资源,拥有丰富的温泉资源和65公里的优质长江岸线资源:和县历史悠久、山水秀丽、名人辈出、古迹甚多,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有天门山、如山湖、香泉等自然和人文景观达20余处,和县猿人、陋室、乌江霸王祠、天门山等自然人文景观,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县是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生态示范县、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县、安徽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以和睦诚信、和气生财、和衷共济、和谐美满为基本内涵的“和文化”,彰显着和县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县农业人口占全部人口的85.3%,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结构的调整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大量的农业人

口需要转移到非农产业,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四)成本优势

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和县具有丰富而价格低廉的自然资源、土地资源、能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据测算,和县的土地、水电、劳动力价格仅为沿海发达地区的1/2或1/3。与中西部其他地区相比,发达完善的交通网络。毗邻大中城市的独特区位,正在建设中的长江万吨级深水港口郑蒲港及其物流产业群体使和县的物流成本比周边地区低1/3。这些都有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和商务成本。

(五)产业优势

近几年,和县工业逐步进入持续快速发展阶段。2009年工业实现增加值24.45亿元,增长22.6%。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01亿元。增长27.5%。化工、建材、船舶制造、机电、农副产品加工、轻工等6大主导产业已初具规模,具备一定的产业发展配套能力,为东部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四、和县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通过各种形式征求对和县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创设人人关心发展、人人参与发展的良好局面: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和竞争意识;积极创新实践,充分发挥国家赋予示范区先行先试的权力,正确处理好依法依规和灵活变通的关系,只要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只要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只要有利于人民群众的利益,就可以拿出开拓精神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让实践作为最终检验的标准。

(二)发挥区位优势,全面推进区域合作

一是融入南京都市圈。按照建设南京卫星城的定位,以交通一体化为基础,以互利互惠为原则,加强与南京市及其区、县的合作,把和县建成南京的以绿色蔬菜为主的农副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居住、旅游、休闲、度假基地,现代加工制造配套基地:把南京当作和县引进资金、技术、人才、产业基地,宣传推介和县、融入长三角、面向世界的最好平台。二是努力融入“合肥经济圈”。加快推进郑蒲港及其物流园区等项目建设,着力成为合肥经济圈承接产业转移先行区、通江达海的门户。三是积极寻求跨江发展。加强与芜湖、马鞍山市的沟通和合作,争取两岸联动,跨江发展。四是加强对外合作。以双赢为目标,探索尝试通过租赁、股份经营等方式在和县示范区内设立“区中区”、“园中园”、托管园和共管园。同时借鉴成熟的“飞地”开发经验,发展“飞地”经济。

(三)全力推进园区建设。拓展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平台

抓住国家和省支持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建设及推动开发园区升级的政策机遇,扩容升级现有园区,启动建设产业集中区,力争形成规模,创出品牌。一是积极参与江北集中区的开发建设。探索集中区合作共建机制,全力争取集中区建设管理和利益分配的最大化。围绕集中区重点发展的产业,按照“产业组团和产业链式”承接要求,加快大项目引进和配套,迅速形成规模,把集中区打造成示范区“标志性品牌”。二是加大现有开发园区的升级和拓展。根据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的形势,修订园区规划,从立足错位发展,提升特色产业优势考虑,以培育大产业、做大做强产业链为目标,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同时,创新园区管理体制,改善园区发展环境,积极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园区开发机制,鼓励社会各界投资者参与同区建设,推进园区公共设施项目的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

(四)创新承接途径,促进产业对接

加快产业的对接和互动是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核心。一是要从本地优势产业出发承接产业转移。把发挥区域特色与提升产业优化统一起来,着力承接有利于发挥资源优势、促进产业优化提升的项目,尽可能地占据产业价值链分工的高端环节,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二是要发挥集聚效应,引导产业相对集中。根据本地生产要素的特点,选择并培育适合本地持续发展的产业,以此为核心,延伸其上下游产业链,并大力发展相关服务业,促进形成一批中小企业相互配套,关联度大、带动力强、辐射面广、集约化高的优势产业集群,促使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发展良性互动,三是创新招商方式,提高招商成效。围绕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和培育重点新兴产业,针对性地开展会展招商、产业招商、专业队招商、以商招商、务工招商、网上招商等多种招商形式,精心组织实施好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招商引资活动,着力引进一批产业层次高、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增强示范区的发展后劲。

(五)强化措施配套。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

一是高效快捷的政务环境。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方便投资者为出发点,清理一切不必要的行政审批项目,缩减审批程序,减少审批环节,全面推行政务公开,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实行阳光操作,切实解决乱收费、乱罚款等执法不严、执法不公、执法腐败等问题。营造统一、完善、透明的制度和高效、规范、廉价的政府服务环境,提高承接产业转移的吸引力。二是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着力打造诚信政府、诚信部门,凡是出台的优惠政策,都要坚决执行;凡是对客商的许诺,都要坚决兑现:凡是协议约定的事项,都要坚决履行。努力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三是贴近亲和的服务环境。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要始终把服务放到首位,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人才培训和就业服务等体系,主动为投资者着想,及时排忧解难,努力营造“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氛围,以真挚的感情和良好的服务吸引、留住客商。四是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扶持中小企业创业发展,构建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

(六)承接产业转移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必须理性引资,降低环境风险。产业转移不能走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老路。要建立科学的环境评估体系,完善监督机制,规范市场运作。着力提高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严格执行国家产业准入标准。严禁承接发展各类违反国家产业政策、高能耗、高污染项目。大力推进重大节能、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示范工程建设,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作者:陶训健

产业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篇2:

对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摘 要: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呈现出的一大特点是国际产业大规模向中国转移。中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既有优势也有劣势。东中西部应抓住机遇,发挥不同优势,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发展。

关键词:国际产业转移;承接:发挥优势;区域经济发展

文獻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4—02—16

作者:胡 星

产业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篇3: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探析

【摘要】 区域经济发展的好坏是影响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科学规划区域经济发展空间,让各区域协调发展,对一个国家很重要。进行发展区域经济的理论探析,避免发展误区,发展好中国的四大板块区域经济,是促进整体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发展 理论探析

区域经济是以空间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为基础,从而进一步形成日益规范的空间经济发展格局。空间资源的合理性配置,是发展一个地区经济的基础。打破行政区域限制,科学发展区域经济,可以促进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定了包括经济特区、经济带、经济圈等一系列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依托良好资源优势,辐射和带动了一大批与之相关的区域经济的共同成长,为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国家重点经济带以及相继实施的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的区域总体发展战略,使各地区比较优势得到不同程度发挥。同时,国家在继续推动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型、迎接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更加重视西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桥头堡战略)、东北和中部的发展。目前,中国东部区域经济发展已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中西部发展还存在许多困难。

一、发展中国区域经济的主要困难

1、衔接板块区域发展战略与区域总体发展战略困难

目前,中国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地理位置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已划分出经济特区与四大板块区域发展战略,并提出优先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区域总体发展战略。可大部分限制、禁止开发的区域既是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也是开发不足的低收入地区,生存和发展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大规模迁移人口不现实,大规模财政转移支付有难度,如何实施面临现实难题。

2、兼顾区域均衡发展与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困难

要促进国内各区域均衡发展,必须运用公共政策资源对不发达地区实施援助,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如果区域政策偏离了方向,有可能损伤发达地区的竞争优势和影响国家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3、建立有效区域协调机制困难

随着各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配置已突破现有行政区划范围,但目前的行政区经济依然主导并限制着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配置,导致区域规划协调作用十分有限,对于涉及区域发展重大利益问题也难以协调。

4、促进区域规划与区域行动一致困难

制定区域规划的一个重要目的是通过统一规划促进区域内各经济主体分工合作,避免各自为政,重复建设。但是现实情形是,区域规划获得批准后,区域内各经济主体纷纷抢抓机遇,谋划各自的发展,甚至各主体之间为争取外部投资者落户不惜竞相让利攀比。结果,区域规划获批不仅没有对各地区开发提供正确指导,反而成为新一轮无序开发建设的开始。

二、发展中国区域经济的理论探析

1、选择科学发展路径、促进区域有序开发

按照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基础和未来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把区域空间划分为不同类型的主体功能区,确定各类型区域发展方向定位,适合开发的则大力开发、优先开发,并规范其开发秩序,不适合开发的则使人口和经济活动有序退出该区域,使人口与经济在区域空间合理均衡分布,引导产业相对集聚发展,引导城镇在地域上相对集中分布,形成功能清晰、规划有序的区域空间格局。新制度学派认为,“提高区域内现有资源的利用水平,能在区域内更有效地分配各种资源,实现空间资源配置的优化,实现区域内最佳增长,在区域间有效地再分配生产要素,区域经济政策制定时必须依据不同的区域和不同区域的发达程度作出合理选择”。可见,只有选择科学发展路径,才能促进区域有序开发。

2、分类制定区域政策、分类管理区域发展

优先开发区域侧重于依靠产业政策提升产业结构层次,依靠土地政策对建设用地实行更严格的增量控制。重点开发区域侧重于依靠投资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依靠产业政策承接优先开发区域的产业转移,并加强产业配套能力建设,以相对宽松的土地政策和人口政策,适度增加建设用地和人口扩容量,为加速工业化和城镇化奠定基础。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侧重于依靠财政政策增加公共服务和生态补偿方面的转移支付,依靠投资政策加强公共设施和生态设施的建设,依靠人口政策实施人口的有序迁移,同时实施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严禁改变生态用地的用途。殷存毅认为,“区域经济政策处理的是区位方面的问题,研究经济发展在什么地方,反映了在国家层次上处理区域问题的要求”。因此,分类制定区域政策、分类管理区域发展,才能找准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

3、尽量形成功能互补、和谐共生的区域关系

明确各区域的主体功能,可促进生产要素跨区域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重新整合,使产业分工与区域分工更加明确。从产业分工来看,东部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提升产业层次和竞争力,将不适合优化升级的低端产业转移到中西部;中西部要承接东部转移的产业,并立足本地优势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产业与部门,比如可选择资源密集型产业或劳动密集型产业,重化工业或轻纺工业,一般加工工业或服务业,前提是避免走东部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西部可以适度发展环保型特色产业,如生态农业和旅游业,适度开发矿产资源。从主体功能来看,西部着重环保功能,东部、中部和东北着重经济职能,但也有分工,东部注重经济质量的提升,中部和东北注重经济总量和规模的扩大。从相互关系来看,西部要为东部和中部提供生态屏障和环境基础,东部和中部要为西部承接人口、给予横向经济补偿并提供经济支撑,从而形成功能互补、相互依存、分工合作的关系。

4、科学提升区域要素禀赋、恰当把握区域比较优势

在发展区域经济的战略决策中,应始终注意自身有竞争力的经济要素,由这一要素来组合其他弱势要素,以获得组合的比较优势。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已经证明,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禀赋并不是唯一的关系,发展区域特色经济不能过分片面依赖自然资源禀赋,不要静止而是要动态看待要素禀赋,用发展和变化的眼光看待要素积累。在各区域内部,要贯彻协调原则,做到“内联外引”,即在区域内部实行以专业化协作为基础的经济联合,积极组织引进区域外部的先进技术、设备、管理和资金,促进区域经济优势的发挥。俄林的一般区位理论认为,“在一个国家内,在一个综合的时间里,所有的商品价格和生产要素价格都是由它们各自的供求关系决定的。供给方面包含着两种决定因素:一是资源禀赋状况,二是生产物质条件。由于各地区生产要素禀赋的不同,因此各地区的各种生产要素彼此是不能代替的,各地区生产的商品所包含的要素密集程度不同,可以大致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土地密集型、资源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商品”。因此,各区域要科学把握自己的资源禀赋,参加合理的竞争市场。王必达认为,“中西部地区要避免陷入比较优势陷阱,自然资源丰富对所在地区来说是一种比较优势,但如果过分依赖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形成单一产业结构,随着自然资源减少,对经济增长的束缚作用不断增强,就会步入比较优势陷阱”。因此,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产业结构上不断创新、不断提升、不断延伸,形成多元化高级化的产业结构,将自然资源静态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动态的比较优势,并且将产品的比较优势转化成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促使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

5、转变只注重GDP的理念、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主体功能区划强调了各地区资源环境对经济的承载能力不同,应施以不同的开发方式和开发强度,与其让严重荒漠化的地区大搞开发去追赶发达地区的增长速度,还不如让它休养生息、恢复生态。所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不能只注重经济总量,更重要的是要注重不同区域人民生活水平差距的缩小和生存环境的改善。区域管理学派认为,区域环境管理主要是对区域的水资源、土地资源、大气污染、噪声及废弃物污染等进行管理,体现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秦岭认为,“主体功能区的建设就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合理规划空间布局,引导经济布局、人口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明确了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东部和中部的主体功能是发展经济、西部的主体功能是保护环境,达到开发与保护并举,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如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能实现。

6、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问题日益凸现,影响着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由于区域问题的出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了各种“问题区域”。张可云将问题地区界定为:“中央政府区域经济管理机构依据一定的规则和程序确定的受援对象,是患有一种或者多种区域病,而且若无中央政府援助则难依靠自身力量医治这些病症的区域。”于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成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必然:一是完善市场环境,强化公共服务,为区域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二是改革公共财政,创新政府经济管理体制,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大助推力;三是进行金融创新,积极探索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金融体制改革。

【参考文献】

[1] 涅克拉索夫:区域经济学[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2] 殷存毅:区域发展与政策[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3] 俄林:区际间贸易和国际贸易[M].华夏出版社,2008.

[4] 王必达:后发优势与区域发展[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5] 秦岭:区域经济学理论与主体功能区规划[J].江汉论坛,2010(4).

(责任编辑:胡婉君)

作者:欧奇令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国民经济信息资源开发管理论文下一篇:解放思想集中精力经济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