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民主建设管理论文

2022-04-27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基层民主建设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当前,要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理论研究,提高全党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的民主素质,完善党内基层民主运行机制,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

基层民主建设管理论文 篇1:

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存在的难题与对策

【摘 要】福州正值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民主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福州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文章从福州市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基本经验、基层党员在落实民主权利方面突出问题、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难题所在和扎实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基本思路等四个方面对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基本经验;难题;对策;福州市

当前,福州正处于改革创新的攻坚期、经济发展的黄金期和社会建设的转型期,肩负着省委、省政府对省会城市发展寄予的重托和711多万城乡群众对福州未来的新期待。中共福州市委党校课题组为完成本课题的研究任务,深入福州市进行了实地调研,主要采取个别访谈、召开座谈会和发放问卷的方式开展本课题研究。课题问卷共发放111份,回收问卷110份,回收率为99.1%;有效问卷108份,有效回收率为97.3%。通过认真思考、分析比较,我们对党内基层民主建设有了一些新的认识。据此,汇集成文。

一、福州市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初步成效与基本经验

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是一个党建理论课题,更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实践课题。福州市位于福建东部、闽江下游沿岸,是福建省会、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东南沿海重要都市、海西现代金融服务业中心。2012年,福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03亿元。公共财政总收入597.39亿元,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收入382.01亿元。扎实的经济基础,为党建改革创新打下了坚实基础。中共福州市委结合自身的特点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做到坚持不懈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推进农村、企业、城市社区和机关、学校、新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探索区域化党建模式,整合利用区域党建资源,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为福州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从福州市的实践来看,本课题组经过分析,认为福州市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基本经验初步可以总结为四点。

1.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必须坚持稳妥有序推进。民主本身是一定历史时期一定经济发展水平的产物。不同经济社会条件下,基层党员和群众对党内民主的认识不同,对民主的诉求也不尽相同。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表明,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要注意因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所导致的民主诉求的差异,也要注意不同基层党员群体、基层干部群体对民主内容要求方面的差异。福州市稳妥有序推进党内基层民主的风格,符合民主发展的一般规律,符合既要发展党内民主又要保持局面稳定的要求。

2.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必须坚持协调共进方针。从福州市的实践看:一是要与“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总要求相协调。不能借口要坚持党的领导而否定民主的作用,也不能以人民民主取代党内民主,党内基层民主必须在党内法规制度的框架内稳妥有序推进。二是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不断深化“135”社区党建工作模式和继续推行“168”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机制,以满足党内外群众对党内基层民主的要求。三是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与基层党建各项任务的相协调。应该把握的原则是整体推进,总体筹划,协调发展。

3.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必须坚持重点突破原则。从近几年的实践和效果看,有效选准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突破重点,可以达到以点带面,全面发展的效果。如,福州市委强调基层党组织要实行党务公开和直接选举。潘泽林先生认为,实行党务公开,保障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是发展党内基层民主的逻辑起点。的确,实行党务公开,是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一个重要制度安排。

4.党内基层民主必须与基层人民民主互动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党内民主建设的做法与基本经验是,以扩大黨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这应该成为今后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方向。从福州市近几年的实践来看,充分发挥党内基层民主对基层人民民主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不仅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基层人民民主的良性发展,而且有利于形成党内基层民主与基层人民民主共同发展的生动局面。如鼓楼区东街街道军门社区的“135”社区党建工作模式和连江官坞“168”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机制。

二、基层党员在落实民主权利方面突出问题

本课题组经过调查认为,近年来,福州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十八大精神,大力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促进了福州科学发展新跨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这为进一步推进福州市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深化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石。然而,在落实民主权利方面,也有部分基层党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笔者认为,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农民党员不会民主。在村民自治高歌猛进的视域下,有部分农民党员虽然参与党内民主,但由于没有正确的民主意识,对民主权利缺乏理性的认识,导致部分农民党员不能正确有效的行使民主权利。比如,在民主选择村委会成员和村支部成员时,不能正确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而是谁是自己人就选谁,谁给好处多就选谁,完全以自己的利益划线,而不去管选出来的人是否能用,是否有利于全局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尤其在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甚至还有个别农民党员运用诸如威胁、贿赂、欺骗、虚报选票票数、伪造选票、暴力等种种不正当的手段进行竞争与参选,既造成了相当恶劣的影响,也在不断消解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成就。

2.部分机关党员不敢民主。在机关党员民主素质不断提高、民主意识不断增强的景观下,部分机关党员的民主观念民主修养等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域。对党内事务不闻不问,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忙于个人事务。对领导对组织唯命是从,错误地曲解党的“下级服从上级”组织原则,把上下级关系搞成了人身依附关系。对一些领导提出的不那么高明的甚至是严重违背民主原则的意见或观点,不仅不敢表达出自己不同的意见和真实的看法,如果非表达不可,往往也是顾左右而言他,而且有时还会找一些理论依据来确证领导的意见。

3.领导干部党员不让民主。这个群体的主要构成是领导干部党员,特别是基层单位的主官党员,他们中有的是对推进党内基层民主缺乏正确的认识,怕搞民主搞出乱子,驾驭不了局面,如有的怕班子成员对敏感议题跑风漏气影响决策,有的怕反复走程序落下“不敢拍板,不敢负责”的口实;有的虽然对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意义也很清楚,但由于考虑问题只从自身利益出发,怕充分发扬民主限制自己的权利,影响自己的权威,失去自己的利益,因而对推进党内基层民主有一种本能的排斥。如在党务公开上,主要是体现为一些应该让全体党员知道的事情,极少数领导干部往往是捂住、盖着,或是无关紧要的公开,关键、重大的问题则强调保密纪律捂着;一些本应该让全体党员参与的事情,往往是堵着、瞒着。这种人即使在班子讨论决策前,也存在着酝酿沟通不够,决策中提出意见后,往往是以“大家没有意见就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通过决议或形成决策。

三、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难题所在

要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就必须正视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难题,并针对难题,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本课题组经过调查认为,当前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难题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1.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先天条件不优。中国共产党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先天条件不优的表现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中国思想文化传统的负面影响。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文化一旦形成并为人们所接受,其存在和发展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无数的历史经验证明,不论我们主观上是否承认,传统始终是我们无法摆脱的天然纽带。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思想文化传统,已经稳固地植根于我们民族的性格中,积淀于民族每一个成员的血脉里。即使经过了五四以来历次激进的文化批判和“文革”那样的浩劫,传统文化依然发挥着深刻而持久的作用。既然是历史上形成的传统,就不免精华与糟粕并存、真理与谬误混杂,也就是说中国思想文化传统具有两重性。其消極影响至今在社会生活中仍不时表现出来,比如社会生活中那种惟权、惟上、家长制、一言堂、特殊化等等。这些负面影响,不利于我们进行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其二,战争时期形成的强调集中与服从的党建体制的影响。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虽然也讲民主集中制,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还是重在集中,忽略民主,强调的是服从而不是讲尊重个体,这就很自然地形成了一种集中大于民主的高度集权的党建体制,这种强调集中与服从的党建体制,也不利于我们进行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其三,苏共建党模式的影响。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初,在党内民主生活方面基本照搬照抄苏共的建党模式。建国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在很大程度上照搬苏联模式,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了类似于苏联的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从而强化了少数人的集权意识,同时也淡化了全党的民主意识,忽视党员的民主权利。这种影响,同样不利于我们进行党内基层民主建设。

2.党内基层民主的现行体制机制的缺陷。近几年来,虽然我们党陆续出台了《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党内监督条例》等规范性文件,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程序、细节等操作性规范,导致这些规范性文件难以树立起制度的刚性权威。本课题组经过调查认为,当前党内基层民主的体制机制缺陷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党的基层组织在机制设置、领导隶属关系和管理权限划分等方面缺乏科学性,这导致了在现实中,一个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强不强往往不是和整个组织的构成相联系,而是和一个强势的具有超强个人能力或魅力的支部书记或党委书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其二,党的基层组织内部各有关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不顺,其内部机理即相互关系、内在工作方式难以做到有条不紊,更多的时候则是杂乱无章,工作随意性强,往往是一个领导的性格决定了一个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思路,而不是那种一旦机制建立以后,无论再强大的的个人,再强势的党组织负责人也只能在特定的规则下做好其本职工作。由此可见,党内基层民主的现行体制机制上的缺陷,是制约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体制因素。

3.党员个体素质不高。党员个体素质不高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部分基层党员干部对党员的民主权利讲得少,因而造成党员民主权利保障落实不到位。比如,有的对于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应该怎样进行,进行到什么程度,心中无底;有的对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认识不足,认为基层党员水平低、素质差,搞民主容易出乱子,到时驾驭不了局面;等等。其二,一些群众党员不知民主为何物,对自身拥有什么民主权利,怎样行使民主权利的认识也不够,因而不能正确地行使民主权利。比如,有的缺乏民主意识,在党内生活中不知监督为何物,只习惯于“服从”或“拥护”;有的不能正确地理解和行使民主权利,在党内和社会生活中要么为了眼前的利益把自己的权利给出卖了,要么为了一己的私利与他人争权夺利。等等。

4.保障制度的缺失。当前在党内基层民主的保障因素方面,我们党建立了一系列的制度措施,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不少的缺失,其主要表现是党员在行使民主权利遇到阻力或打击报复时,没能得到及时公正有效充分的保护。在现行的政治体制下,同样是一个单位的党员,比较听话的,会顺着领导的意思行事的得到的好处比较多,而那些敢于行使民主权利的则容易遭受打击报复,往往是日子难过。比如,石家庄市建委的党员郭光允同志,由于行使民主权利而历经磨难,其本人及家庭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因此,必须建立强有力的保障制度,以及时公正有效充分的解决党员行使民主权利时,可能遇到的阻力或可能遭受的打击报复,这样普通党员在行使民主权利时才不会怕惹事,不会怕打击报复,也才敢于行使其应有的民主权利。

四、扎实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基本思路

1.突破传统理念,把现代民主规则引入到党内生活中。现代民主政治实践表明,没有现代民主理念的支撑,民主政治就会流于形式而徒有虚名,甚至会出现那种在民主的招牌下回归专制传统的怪现象。在中国这块极富专制传统的土地上,要让现代民主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前提就要破解党内基层民主条件先天条件不优的难题,通过这个难题的破解,把现代民主规则引入到党内生活中,使民主逐步成为全体党员的政治生活必需品,成为其日常生活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和好处,还要让民主养成为全体党员和人民群众的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就要大力提倡解放思想,勇于突破讲究“服从”或“拥护”的传统,树立尊重主体意识、主体地位的现代民主理念,当前,迫切需要提倡思想解放,突破传统理念,把现代民主规则引入到党内生活中的主要有:基层一般党员如何以其独立的主体身份直接参与和管理党内事务,党代表及党的领导干部的产生应怎样从安排性选举真正走向竞争性选举,党内公开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制度如何建立以及不同意见如何进行平等讨论,党务公开应以什么形式、应有哪些内容、应采取什么程序才符合现代民主政治的要求,党内民主监督的应有哪些措施、哪些环节才有力度等。

2.完善体制机制,使党内基层民主建设有章可循。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首先应该做到有章可循,而要做到有章可循,必须建立健全党内基层民主制度。从当前的基层党建实际来看,一是要建立健全党务公开制度,保障基层党员的知情权。在内容上要着重公开涉及党员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如党费管理使用情况、干部选拔任用情况、领导干部廉政建设情况等;在形式上可根据内容来定时限、急缓程度等,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如采取公开栏、报纸、电视、网络等形式。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疏通党内民主渠道,拓宽党内民主途径,丰富党内民主形式,使党员的民主权利得到充分行使,实现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广泛参与、有效管理和积极监督。二是改革党内基层组织选举制度,落实基层党员的选择权。基层组织民主选举是党内基层民主最直接、最具体的体现,是衡量和判断党内民主发展状况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要改进和规范选举程序和投票方式,要采取由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与上级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最终实现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都能够由“公推直选”办法来产生。在此要科学设置选举程序和选举方法,严格民主选举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特别是对选举程序要进行公开,使广大党员能够了解选举全过程,以便更好地行使选择权。三是完善民主决策制度,扩大基层党员的参与权。要建立健全民主议事制度,畅通党员表达意愿或提出意见的渠道,使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在决策时做到不调查研究不决策,不征求意见不决策,不集体讨论不决策。同时,要建立健全决策执行中的信息反馈制度,基层党组织决策后要定期将每一项决策以及贯彻落实进展情况进行公布,要通过建立党员代表信息反馈制度,对广大党员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情况进行督促跟踪检查。如有可能,要实行党员旁听制,对此,党组织要将近期需要研究决策的议题向全体党员公布,党员可以通过自荐、联名推荐等方式进行报名,再由基层党组织通过随机抽取和组织选定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旁听的对象。四是完善民主监督制度,扩大基层党员的监督权。从理论上说,选举是权力使用权的委托,而不是所有权的让渡,权力的所有者依然是选举者。监督就是权力的委托人对权力的受托人的控制,保证后者只能按照前者的意志和利益行使权力。党员的监督权与选举权是辩证统一的,党内监督制度是党内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必要条件,监督权是选举权的必然延伸和必需配置。要加强基层党员的民主监督,做到监督有力,就要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来保障其监督权,使基层民主监督工作成为一种常态。为此,要提升基层党员素质,使其能正确发挥出监督主体的应有作用;要畅通党员监督渠道,使基层党员监督渠道畅通无阻;要完善党员向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询问、质询制度,尊重和保护基层党员的舆论、监督权利,使党员领导干部时时处于群众党员的监督之中;要充分发挥民主评议的监督作用,将民主评议结果与干部奖惩、任用挂钩,对于侵犯基层党员民主权利、压制批评甚至进行打击报复或诬告陷害的行为,要及时地、毫不手软地予以查处,使党员领导干部不敢践踏民主。

3.提高个体素质,充分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制度是人制定的,也是需要人来遵守、维护的,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基层的党员包括党员干部必须做到自觉遵守、维护相关规则。如果基层的党员缺乏遵守、维护党内民主规则的自觉性,那么再好的规章制度也没有什么用处,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設的良好愿望与要求也只能落空。当前,要让基层党员自觉遵守、维护民主建设制度,就要把党内民主教育纳入党员经常性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基层党员的党内民主教育培训。通过党课、专题培训等形式,加强加大对《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的宣传和教育力度,不断增强党员的民主意识、平等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其发挥主体作用的素质和能力。一方面,对普通党员要重点开展党员权利和义务教育,增强其主体意识,懂得和运用党章赋予的民主权利,学会用民主的方式解决党内问题,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营造宽松、和谐的党内民主氛围。另一方面,对党员领导干部,要引导帮助其清除封建主义残余思想,牢固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的观念,自觉地在民主、科学的规范中运用手中的权力,自觉地遵守党内民主建设规范。在此,重点要进行民主集中制教育,既提高其遵守党内民主制度规定的自觉性,发挥其在党内民主中的表率作用,也解决当前一些领导干部民主意识淡薄、忽视党员民主权利和不愿接受监督等突出问题。通过教育培训,使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理论深入到广大基层党员心中,并自觉地转化为党内民主实践。

4.消除后顾之忧,使普通党员放心行使民主权利。要发挥基层组织党员行使民主权利的积极性,除了提高其参与认识、参与水平,完善参与渠道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使其在行使民主权利时没有后顾之忧,放心大胆地参与、享受其应有的民主权利。要做到使普通党员在行使民主权利时没有后顾之忧,一是要有章可循,使普通党员能理直气壮地行使民主权利。为此,要强化党章的最高权威,以党章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在党的政治生活中突出党员的主体性地位;贯彻落实好《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进一步建立健全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工作机制和制度,完善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二是要严格监督,使掌握一定权力的党员领导干部不敢违反民主规则。要完善监督、奖惩机制,加强民主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保证各项制度规定落到实处。当前要特别加强民主程序的监督检查,尤其是要完善纪律检查委员会体制,要改变纪委权力来源于、依附于同级党委的现状,提高其工作的独立性地位,为此要实行纪委受同级党的代表大会和上级纪委双重领导的体制;应制定规范具体的带有程序性的监督条例,加强现实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各级纪委和党员群众的监督提供有效的法规和制度依据。只有这样,才能使掌握一定权力的党员领导干部不敢违反民主规则,也才能使普通党员在行使民主权利时摆脱怕或后怕的感觉。三是要完善救济措施,对于因为敢于行使应有的民主权利而利益受损的党员,要有完善的政治、经济救济措施。要改变目前党内法规对保障党员权利规定的多,而对于侵犯党员权利的行为应该怎么惩戒制度少的状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特别是程序方面的细则,使党员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只有通过完善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方面的救济措施而使普通党员不因捍卫民主权利而利益受损,才能真正调动起广大基层党员的参与党内民主的积极性。

参 考 文 献

[1]本书编写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3]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J].求是.2009(19)

[4]胡锦涛.努力开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新局面[J].求是.2010(1)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献[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8]三中全会以来(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9]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

[10]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年~1978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2年福州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基地重点课题(项目编号:FZ20122002)的研究成果。课题负责人:肖文桂;课题组成员:王青松、赖世力。

作者:中共福州市委党校课题组

基层民主建设管理论文 篇2:

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经验与创新

【摘要】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当前,要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理论研究,提高全党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的民主素质,完善党内基层民主运行机制,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

【关键词】党内基层民主 运行机制 基本经验

党内基层民主是指在党的基层组织中开展的民主,是党的广大基层组织及普通党员群众的民主实践活动。党内基层民主是发展党内民主的基础,是推进党内民主这一系统工程的起点。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高度重视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总结这些经验有益于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基本经验

改革开放之后,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的改革发展,党内基层民主建设进入了全面探索、开拓创新的新阶段,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丰硕成果。

坚持从党情国情出发,渐进式地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民主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民主发展的程度受制于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不同经济社会条件下,民主会具有不同的发展程度和发展水平。民主又是具有阶级性的,不同性质的社会制度和政党,会具有不同性质的民主。中国共产党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也是如此,它既是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任务服务的,同时又受到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水平以及党自身组织和党员状况的影响和制约。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必须立足于我们的国情、党情,走一条具有中国共产党特色的党内基层民主发展之路,决不能照抄照搬国外政党党内民主的发展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大力发展党内基层民主过程中,走的是基层试点与上级规范指导相结合的渐进推广路径。首先从改革和完善基层党内选举制度入手。因为落实党员对党的组织负责人的选举权,是党内民主建设的一个核心问题。选举权是一个综合的民主权利,既体现对重要事务发表意见的权利,又体现了充分参与决策的权利,同时还体现了有效监督和制约党的领导干部的权利。而且党内选举的改革也易于操作,易出成效。

坚持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实现充分发扬民主与保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的有机统一。民主集中制是我党根本的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它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党内民主是党的生机和活力的源泉,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基本条件,也是党内民主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改革开放以来,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顺利进行和健康发展,得益于党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自始至终坚持了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坚持了党对民主建设的每一环节的正确领导。这样做,既维护了党内的团结和统一,又实现了广大基层党员群众的民主权利,保持了基层组织的活力,营造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政治局面,实现了基层社会的稳定。

坚持以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行为主体。党内民主的本质是党内事务由党员当家作主。党员在党内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党员的民主权利能否得到切实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全面恢复并不断完善党员的民主权利体系,注重对党员干部进行党内民主意识教育,各地基层党组织广泛开展了有关党员民主权利的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创造出了“党员之家”、离退休党员活动站、党员论坛、党员议事会等活动载体以及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户、党员承诺、设岗定责、结对帮扶和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平台,增强了广大基层党员的主体意识和民主权利意识,拓宽了党员发挥主体作用的渠道和途径。

坚持提高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制度化水平,在建立健全法规制度基础上形成科学的党内基层民主运行机制。民主的发展必须要有严格的科学的制度来加以规范和保障,这是发展民主政治的普遍规律,也是建国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党内民主建设的教训总结。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时曾深刻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不是说个人没有责任,而是说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六大报告率先提出了发展党内民主的清晰思路:“要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为重点,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建立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遵循民主制度化的思路,党的各级组织对经过实践检验并证明是成功的好做法及时加以总结和提炼,上升为党内民主的条例、准则和规章等各种规范,使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实践创新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有制度可循。

坚持党内基层民主与人民民主互促共进,以党内基层民主带动和促进基层人民民主。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关键也在党,在于党内民主的发展。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探索得出的科学结论,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条切实可行、易见成效的途径。党的基层组织遍布我国社会各个基层,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从发展党内基层民主入手,推动自下而上的党内民主建设和人民民主建设,会大大增强党的凝聚力,提高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基层民主建设相对来说属于局部问题,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直接震动较小,民主发展过程中的不可控因素也比较容易控制和处理,从而降低民主建设探索改革中的风险,避免党、国家和社会的失控以至动荡。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实现与基层人民民主的有效对接和良性互动,是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发展方向。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

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政治方向。发展党内基层民主,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党内民主建设道路为前进方向,以实现党员主体地位和党员民主权利为核心和基础,以民主的制度化建设为根本保证,以改革创新精神为推进动力,在党的各级组织统一领导和统筹规划下,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开拓创新,谨慎稳妥,走中国特色的渐进式的党内民主发展道路。

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理论研究。理论是行动的指南。认真总结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实践经验和教训,深入研究和创新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理论,可以解决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实际运作中遇到的难题,是防止党内基层民主步入误区和风险的理论条件,也是统一党员干部思想、形成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强大动力的必要前提。因此,必须立足于当前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生动实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系统研究党内基层民主理论问题,重点是研究和完善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基本理论、党内基层民主与社会基层民主关系特别是村党组织与村委会之间关系理论、党内基层民主困难化解和风险控制理论,努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理论体系、政策体系和制度体系。

提高全党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的民主素质。党员干部的民主素质是党内基层民主健康顺利发展的基础条件。必须大力提高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尤其注重民主素质提高,包括民主权利意识、民主困难意识,增强他们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能力和水平。一是加强党员队伍的素质教育,激活党员的主体意识,提高党员队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二是改善基层党员队伍的结构,从源头上提高基层党员的整体素质。三是提高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和领导班子成员的民主素质,这是发展党内基层民主的关键环节。

完善党内基层民主运行机制,坚定不移地走依靠制度发展民主之路。健全的运行机制是促进党内基层民主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探索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的要求,重点完善五个方面的机制:

一是完善党内基层民主选举的运行机制。主要是进一步完善选举程序,把直接选举逐步扩大到乡镇街党委,严格限制领导干部届中调整的数量。据对村党组织书记的调查统计,在当前发展党内基层民主应当首先从何处着手问题上,排在第一位的看法是应从“公推直选”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入手。二是完善党内基层民主决策的运行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基层党组织工作规则、议事规则、决策程序的实施细则,严格实行票决制,重点要畅通党员群众参与决策的渠道。据对村党组织书记和县处级干部调查统计,党员了解党组织事务的渠道还比较单一,主要是通过党的会议这个渠道;党组织决定重大事项也只是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充分征求党员群众意见不够,事先征求党员群众意见更不够。三是完善党内基层民主管理的运行机制,主要是明确界定基层党组织及其主要负责人的职能、权责,切实将“一把手”权力体制转变为名副其实的集体领导的委员会制;完善基层党务公开工作的内容、形式。调查显示,尽管各地党组织都普遍实行了党务公开制度,但其效果还不尽如人意。四是完善党内基层民主监督的运行机制。主要是制定基层党组织党内民主监督实施细则,特别是要探索落实党员群众监督权的具体措施。五是完善实现党员权利的运行机制,主要是制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的具体实施办法,进一步细化党员的民主权利及其落实和保护办法。(作者为中共烟台市委党校副教授)

作者:曲春杰

基层民主建设管理论文 篇3:

浅谈河北农村基层民主建设

摘 要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民数量特别多的国家,农村和农民是我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民主建设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通过简要论述目前河北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总结和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最后针对河北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为促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提供相关参考。

【关键词】河北;农村;基层民主;民主建设

基层民主是我国最基本的民主制度,同时也是影响人数最多的民主制度。无论是从历史还是从现实的角度分析,基层民主建设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本文通过对河北省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进而分析了目前河北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深入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了促进河北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相关意见。

1 目前河北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存在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河北省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认为目前河北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情况不容乐观,同时总结出目前河北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民主选举的状况

目前,我国开始大力推行依法治国的方针政策,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情况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是民主选举情况依然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民参与民主选举的积极性不够,很多农民认为候选人中谁中选与自己的关系不是很大,自己无法从其中获得直接的利益,同时由于民主选举可能会耽误农民自身的生活,因此很多人都选择不参与民主选举;第二,通过本文进行的相关调查得知,目前河北农村中很多青年都在外打工,在家的时间比较短,而在进行民主选举时可能很多人都无法直接参与,有些人选择让其他人代替投票,有些人则干脆直接放弃参加民主选举。

1.2 民主决策情况较为模糊

农村形成村委会组织,会对村中的一些日常事务进行民主决策,因此可以说民主决策也是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然而,通过本文的调查和研究得知,河北农村中很多农民对于民主决策情况较为模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本文的调查得知,有将近百分之二十的农民不知道自己有参与民主决策的权利,很多人认为民主决策是村委会相关干部的事情,与自己毫无关系,自己只要履行相关的民主决策即可;第二,村委会的民主决策每年应该至少召开一次,但是目前很多农村还无法做到每年至少一次的保证。另外,在召开民主决策的过程中很多农民都会缺席,同时很多人对于民主决策的事件和利弊都不清楚,只是根据自己的直觉,或者是其他人的引导进行决策。

1.3 民主监督的相关情况

对于村委会中的一些民主决策或者是相关事项,农民都具有民主监督的权利,然而通过本文的调查和研究,在河边农村民主监督的情况非常混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很多人虽然知道自己享有民主监督的权利,但是村委会没有主动对村中的账目或者其他相关工作进行公开,很多农民并不会主动要求实施民主监督的权利,因此民主监督的情况不容乐观;第二,很多人认为,在村委会的墙上张贴一些相关的账目说明或者是大字报,就说明村委会的账目是公开的,这种认识是非常错误的,因为村委会的领导者会决定公开什么内容,不公开什么内容,而不是基层民众决定的。

2 河北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现状形成的原因

根据以上的论述可知,我国河北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过程中,很多情况都不容乐观,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经过深入的分析和总结,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2.1 对于相关法律知识缺乏了解

对于河北农村的民众来讲,无法很好地行使自己的基层民主权利,其主要原因是对相关的法律缺乏一定的了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目前河北很多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比较低,对于相关的法律法规缺乏基本的了解,不知道自身享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也不能针对基层民主建设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导致我国基层民主建设进展较为缓慢;第二,很多农民学历比较低这是普遍的现象,但是村委会并没有将民众具有的权利进行相关的介绍,因此很多民众无法从村委会或者其他相关的途径获得相关的知识,也就无法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发挥自己的力量。

2.2 村委会没有将权利交还给民众

我国是人民民主的国家,民众享有一些政治的权利和义务,村委会作为农村的基层民主组织,应该不断培养民众的自治意识,从而真正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自治组织。但是村委会并没有将相关的权利交还给民众,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一些村委会的人员贪恋权利,希望在民众之间树立自己的威信,让基层的民众服从自己的组织和安排,因此并没有让相应的民众了解自身具有的基本政治常识;第二,乡政府作为村委会的指导组织,虽然能够对村委会的一些行为做出一定的指导,但是并不能干涉村委会的自治行为,但是很多乡政府错误地认为自己是村委会的领导者,过多地干涉村委会的自治行为,导致村民无法很好地行使自己的权利。

3 促进河北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相关建议

对于我国来讲,基层的民众比较多,同时我国又是人民民主制度的国家,所以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论述可知,目前我国河北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并且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河北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可以参考以下几点意见:

3.1 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对于我国农村来讲,农民的受教育程度都普遍偏低,这也是造成我国河北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无法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的农村基层民主建设,需要从整体上提高农民的素质,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需要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包括经济方面和宣传方面的投入等等,使得农民认识到农村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需要使得农民切实感受到农村教育的低门槛,能够更好地参与到农村教育的过程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第二,要充分利用相关的资源,不断提高农民的民主意识,可以对农民进行再教育,使得农民充分认识到自己具有的权利和义务,并且积极参与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等事务中去;另外村委会还需要利用电视、广播等多种媒体手段,对民众具有的权利和义务进行宣传,提高农民的民主意识。

3.2 不断完善民主选举、决策和监督

对于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来讲,其主要的内容是民主选举、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河北农村基层民主建设,需要在这三个方面进行不断地完善,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需要不断完备相关的法律法规,在依法治国的前提下,我国的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得到了发展,这得益于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完善。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同样也需要不断地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让农民能够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发挥自身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的作用;第二,农民、村委会和乡政府应该相互协作,农民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民主权利和义务,村委会应该积极鼓励农村参与到民主活动中去,乡政府应该对村委会做出相应的指导,三者相互合作不断发挥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强大作用。

3.3 不断提高农民的经济基础

对于我国来讲,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为了更好地完善河北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也需要不断提高农民的经济基础,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我国河北省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因此相关领导者应该充分发挥河北省的经济,切实提高农民的收入,让农民从繁重的农业劳动中解脱出来,才能够有时间有精力地参与到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去;第二,很多农民对于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存在一定的错误知识,认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等多项农村基层民主活动都与自己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所以很多农民没有积极参与到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来。但是,从长远角度来讲,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民主选举在一定程度上都与农民的利益相关,所以应该使得农民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到民主活动中来,能够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

4 小结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论述可知,目前在我国河北省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因此必须要根据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对症下药,从而不断地提高河北农村基层民主的建设。相信,随着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不断改革,能够更好地使得农民充分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同时也能够履行自己的政治义务,更好地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陈展图.中国农村基层民主的困境与出路——基于两个村民主选举的实证考察[J].农村经济,2015(03):05.

[2]王丽.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知识经济,2015(02):69-69.

[3]孔政.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农民政治参与的困境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6(07):094.

[4]匡惜惜.经济现代化背景下新农村基层民主建设[J].农技服务,2016,33(03): 218-218.

作者:赵会分等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论文下一篇:居住室内建筑节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