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清华人大的比较

2022-08-21

第一篇:北大清华人大的比较

北大,清华,人大的比较

很多人生平的第一次骄傲感,是从戴上北大或清华或人大的校徽开始的。这种骄傲感使这三所学校的毕业生往往在几十年沧桑之后,依然自称“XX人”以缅怀那个留住他们黄金岁月的地方。

从每年七月全国举子纷纷的高考看来,这三所学校的录取分数几乎在每个省都排在最前,加上它们的位置在北京,实际上在许多地方的考生心里,这三所学校代表着中心,考生的向往甚至包含了某种类似朝圣的意味。这三所学校在过去与今天都网罗了无数民族的精英。

共处在海淀区的这三所名校,由于诸多因素的不同,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是风采各异。

传统*烙印*性格——不同风格气质

一所名牌大学能给每个学生的身上都打上烙印,包括气质、性格,甚至到举手投足。

在采访了三校的许多学生之后,得出了关于三校学生的一些第一印象。北大生是自由民主开放带有傲气;清华人是严谨勤奋稳重但活跃不够;人大学生则是务实活跃、社会活动能力强,政治素质很硬。当然,随着历史的前进,一切都在发展,三校学生的身上也折射出更多更复杂的时代精神。

北大人的辉煌甚至可以上溯到清朝,那时北大的学生都身份极高,连上体育课,体育老师喝口令都得是:大人齐步走!(北大生的傲气也许发源于此吧)北大人最早喊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但整整一个世纪以来,北大人身上却似乎一直保持着中国传统的文人士大夫一些特质,有极强的书生气。北大源于中国传统的这种风范和魅力,也许要在将来,人们才能认识到其价值和影响,甚至要高于她曾经首倡的一些最明确无误的精神和教义。

人大不一样,在人大的学生身上一种更可贵的东西就是参与意识,在许多方面都是如此。一位人大大四的学生说:人大的学生“入世”的愿望似乎更强,这里的同学有政治抱负的也相对多一些,人大学生的政治抱负与北大的不太一样,北大生的抱负带有理想化色彩,而人大的学生更多的则是立足于参与。另外人大的学生的政治素质明显的高,有很强的历史使命感,这也是推动人大学生奋斗的原动力之一。

与北大流淌的文人气相反,清华则以其理工科学院的特点,把现代文明追求精确重实干的精神表露无余。与北大人悠闲甚至显懒散的脚步不同,清华人更象一张拉满的弓,他们步伐更迅速,眼神更坚定,表情更肃穆。

当北大人徘徊于未名湖畔,人大人奔跑于教二与学活之间,清华人鼓着腮帮子奔向球场的时候,我们有更多的东西需要思考,某些几千年来深埋在中国人骨子里的不同气质在这群精英的身上也有不同的体现。北大生追求娴静潇洒的心灵状态,清华人追求刻苦的劳作丰硕的成果,人大人追求的或许更类似于儒家精神的入世——在我们的入学通知书上便有着李文海校长亲笔书写的:“治经世致用之学”。这些特质是如此深刻的影响着中国的过去,也必将同样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未来。

北大的学生比较傲,每次出事了都想走在最前面,清华则恰好相反,稳重冷静,即使在最躁动的日子里,仍有不少清华学生可以踏踏实实地进行着往日里上自习下自习的程序。人大的学生介于两者中间,他们有激情,但是与北大生不同,他们的身上似乎载着更多纪律感和历史责任感。

就业*考研*出国———不同的奋斗历程

从校史看来,北大的历史是最长的,但北大人在经纶世务方面比不上清华人和人大人。若以一个人不同的人生阶段作比,则北大是青年,清华人大已是中年。青年有青年的敏锐,但也会有盲动和偏执的成分;中年有中年的务实,但也忌讳流于刻板,陷入僵化。

从更大的时间跨度上审视,清华与人大的学生似乎更容易成为社会的主流和中坚。北大的学生往往喜欢对现实带着批评、怀疑的目光。而人大清华培养出许多学生能比较快地成为各领域里的出类拔萃者,进入领导层。

由于三校的不同特点,使得这方面差异也挺大。对清华北大的同学来讲,就业的压力相对小一些。

数据显示,1998年北大考研的本科毕业生有597人,占当年毕业生总数的27%;出国的有302人,占本科毕业生总数13.6%。

清华的比例更高,1997年清华就已经有1113名本科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占当年本科毕业生总数的46.3%,到1998年清华本科毕业生攻读硕士学位人数达历史巅峰,共1370人,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55.6%。1998年出国本科毕业生为379人, 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15.4%。

人大的情况有所不同。我校学生处就业办公室的文书锋老师告诉记者,人大每年考研出国的毕业生有20%, 剩下80%的同学要就业。

人大因为以文科为主,不少专业的学生对考研的要求不像理工科那么迫切,(如果你是在清华学核物理之类高深技术,只拿个本科文凭就出去几乎什么事情都干不了。但文科的情况不一样。由于考研和出国的分流较少,就业的人就增多多了,找工作成了大四甚至大三同学生活的一个主题。

学生处处长马俊杰老师说,人大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是全国高校中最好的。在全国普遍的大学生就业压力下,人大的一次就业率仍能达到90%以上。文书锋老师介绍说,今年本科毕业生共1389人,迄今为止已有650人正式签约,占了一半以上,有四分之三已经落实(包括考研出国)。毕业的研究生有1031人,67%已签约。从就业质量而言,也比较高。

就供需比率而言,北大清华能达到1:4以上,人大稍低一些,今年的供需比是1:3。文书锋老师说,清华北大理工类的学生很多去了基层工作,人大的学生则大多想去国家机关或从事管理工作文字工作,而这些单位一般不会大规模地招人,不像清华北大的学生有时一个单位就去三四十人,我们“适于零售,不适于批发”。

不过,从用人单位的反馈(据学生处的调查问卷)看来,人大的学生无论在综合素质还是专业知识方面都比较好,能很快进入角色,但据反映学生的外语水平不够。

第二篇:清华、北大、人大保送生考试揭秘

清华、北大、人大保送生考试过程"全揭密"

[匿名] 赏心悦目留言:谁有保送面试的经验介绍一下,谢谢。

以下是2006年南外保送生到北京面试的部分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北大:仅需面试,答题要技巧

北大的保送生考试仅有面试。考试过程为:先进行2分钟自我介绍,然后进行英语口试,主要是阅读英语短文后回答问题,最后考官会随机问一些问题,涉及文学、科学、地理等各方面。此次南外参加北大保送生考试的学生共有8名,由于在考试中表现出色,目前北大方面有初步意向全部录取。

报考北大西班牙语系的学生宋凯茜认为,北大的保送生考试专业性不强,只要平时多关注一些新闻,对一些事件有自己的看法就可以,一定要有自己的看法。如这次她考试时,考官就问到了对“13亿人口日”有何看法、去年全球最大的新闻是什么等问题。考生孙皓则觉得,考试过程中时不时给考官来点小幽默,可以使气氛更融洽。

清华:笔试较难,面试重细节

清华分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笔试考4门课程,上午考1小时数学,下午3小时文科综合(历史、政治)或理科综合(物理、化学),以及语文、

外语3张试卷。面试每人有10分钟时间,2分钟自我介绍,8分钟自由提问。

此次南外共有5人参加清华保送生考试,多数考生反映笔试部分偏难。考生施洋说,数学的1小时考试有10个填空题和4个计算题,题量很大,很难完成。语文科目的作文题新颖,要求以“代际、沟通、差异性”3个关键词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这种题型在平时考试中没出现过。学生方晨也反映文科综合考试的试题很难,这些题目翻教科书甚至百科全书都不一定能找到答案。

面试部分,考官比较关注学生的自我发展,8分钟的自由提问涉及到很多生活中的细节。如考官在面试杨尔汝时,问到了她名字的来历、平时喜不喜欢上网,知道她是某论坛的斑竹后,又问当斑竹要具备的品质。考官还问“谁送你来北京参加考试的?”

人大:笔试三门,面试重特色

人大的保送生考试也分笔试和面试两个部分,笔试考语文、数学、外语3门,每门考试时间为2小时。面试先作自我介绍后,考官根据介绍随机提问,面试时间约10—15分钟。

今年参加人大保送生考试的南外学生共有2人。考生赵韵认为,语文试卷与高考试卷有很大不同,考文言文的部分很多,要求给很多文言词注音解释,文言文阅读还要求讲述文中某一事件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还有根据“锲而不舍”写一篇议论文。另外,试卷还有包罗万象的知识

填空。数学除了要有数学基本功外,还要用奥数的思维模式换角度思考。外语试卷不难但需积累词汇量。

对于人大的面试,考生康康觉得自我介绍非常重要。一般考官会根据考生自我介绍提问,所以介绍要突出自己的优势和特点,介绍自己熟悉的东西。康康在自我介绍时提到了自己曾参加英语节,于是考官问到了在英语节学到了什么、在学校怎么组织这样的活动等问题。

高考保送生面试感受——名校招生重素质

不能做“书呆子”

06年获得北京大学西班牙语保送资格的宋凯茜说,北大出的题目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包,知识面很广,看上去要求很高,实际上也并不难,只要平时多关注社会,关注新闻就可以了,但关键是凡事要有自己的见解,千万不能做“书呆子”。比如她在口试中就遇到这样一道题:你对13亿人口日有什么看法?她的回答是,媒体对第13亿小公民的强烈关注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干扰了他们全家作为普通人的正常生活,这种做法恰当与否值得思考。这个回答让5位考官连连点头微笑。在问到如果她到北大后将开展什么样的社团活动时,宋凯茜的大胆回答也让考官耳目一新,她说,北大人文气息很浓厚,但据她观察,整个北大都没有学生超市,她到北大后会考虑办个学生超市,为北大增加点商业气息。获北大德语专业保送资格的李萱是个文学爱好者,中学阶段就发表过不少习作,在考前所填的表格中,李萱列举了一些自己的作品。

没想到,面试时,她的一篇文章竟被教授当成问题提了出来,更让她意外的是,这位教授的话语间明显对这篇文章中观点持不同意见。但李萱还是坚持了自己的观点,并有理有据地加以说明。问题答完后,教授点头赞赏。面试结束后一位北大外院的负责人还称赞说,这位考生答得太好了,能坚持自己的观点,真想给她打满分!

能力比知识更重要

在几所高校的考试中,除了考查考生扎实的学科知识外,主考官们在面试中都特别看重能力。也许考生们的回答并非是考官们心目中的标准答案,但只要言之有理,从中体现出考生某方面的素质,一样会博得考官们的称赞。报考清华大学的施洋说,她被问到的一个问题是新交通法有一条规定,司机撞行人后,即使是行人全责,司机也要赔偿30%%,这项规定合不合理。施洋一口就答了个不合理,并说了自己的理由。这让几位考官面面相觑,反问她,既然不合理,为什么要出台这项规定。施洋镇定了一下情绪,又从人道主义的角度进行阐述。这种全面看待问题的方式显然让考官很满意。几所高校的面试中都有自我简介一项,而考官们对此也特别重视,往往会围绕你认为的“亮点”穷追不舍。报考人民大学的康康说,在面试自我介绍时,他说自己曾在学校英语节中表演过一个英文短剧。考官马上追问,在这个节目中你学到了什么?心理素质很关键

获北大日语系保送资格的曹集云说,自己的面试还颇曲折,在他读完一篇英语文章后,一位考官针对其中的一个发音纠正他,并说,你确信你的发音正确吗?曹集云说确信。没想到考官继续追问,你确信吗?来来回回反复了好几次,这让原本自信的他也有点怀疑了,不过他很快镇定了情绪,坚持己见,并从容地回答了下面的问题。也许正是这种沉着冷静的态度赢得了几位教授的共同赞赏,日语系和阿拉伯语系的两位主任还争着要他。曹集云在南外是体育部部长,平时经常要组织活动,虽然耽误了不少学习时间,但他认为这种经历对自己很有帮助,锻炼了自己处事的能力,遇到意外的情形也能迅速镇定下来。心理素质好在面试中的确能占到不少优势。康康在回答“你最喜欢的一本书”时,说了几句后突然发现自己压根就忘了这本书的内容,一开始紧张得汗都出来了,好在他马上调整情绪,老实地承认说这是他小时候最喜欢看的,现在有些忘了,不过现在最喜欢这样的一本书„„这个转折似乎也并没让考官反感,反而对他的应变能力颇为欣赏。

第三篇:“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论坛征稿启事

“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

博士生论坛征稿启事

学术是大学的生命,学术创新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促进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的学术交流与共同发展,提高博士生的学术研究水平,展现博士生的科研成果,特举办 “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四校博士生论坛。论坛将于2012年6月16日在北京大学举行。现面向四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征集论文,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论坛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 论坛时间、地点

拟定于2012年6月16日(周六),在北京大学理科5号楼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 征文要求

论坛鼓励言之有物、论证严密、问题描述清晰、对策建议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成果。论文内容要与论坛主题相关,题目可自拟。欢迎最新佳作,也可以是已公开发表的科研成果,但必须是原创。 文章格式要求

一、字体要求:题目,三号黑体,居中;摘要、正文、关键词,皆为五号宋体;注释及参考文献,小五号宋体。

二、字数要求:原则上不少于5000字,不超过10000字;摘要200字以内。

三、正文要求:文中计量单位,一律按照国际通用标准或国家标准,并用英文书写。文中年代,年月日、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文稿请用word录入排版,如有图表直接插入正文中。

四、注释及参考文献:

(1)书:作者,书名,出版社名,出版年月,页码;

(2)期刊:作者姓名,文章名,期刊名,年份,卷(期)、页码。

五、作者简介:请在投稿首页注明作者简介。作者简介50字以内,包括姓名、出生年月、工作单位、职称职务、专业领域、地址、邮编、电话、传真、电子邮箱等。

征文截止时间:

2012年5月28日(以E-Mail发送时间为准) 征文奖励设置

本次论坛设一等奖4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12名、优秀奖若干。 征文评选方式

论文评选按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北大的顺序实行学校间交叉评审,分别由各校专家组(3人左右)打分评议,按最后平均得分高低确定奖励等级。奖项按每校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若干名的方式分配,获奖者将获得论坛颁发的荣誉证书。获得一等奖以及主办单位得分第二的共计5篇作品将在论坛大会上作主题交流;经组委会遴选的相关论文,或可编辑为论文集正式出版,或向相关学术期刊推荐发表。 投稿联系方式

论文请以“学校名+作者姓名+论文标题”命名,以E-Mail形式发送至各校设置的投稿邮箱,之后由各校联络员统一汇总。

北京大学投稿邮箱:hdpsmile@163.com 北京大学联络人:

孟繁旺 15210893163 黄东波 18810516706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会

2012年5月

第四篇:北大清华的大师们

2011-03-27 19:01:

53最早接触的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和尚是河北的释明海法师,哲学学士。后来又认识了他的师弟,毕业于北大地质系的明影法师。一次偶然的交谈中,得知“文革”之后,前前后后约有5位以上的北大校友出家为僧。

上周末与家人去北京西北的凤凰岭爬山,在刚刚恢复为宗教活动场所的龙泉寺,验证了一个新的情况:最近两年,大约有七八位清华大学的博士或博士后出家,龙泉寺是他们的重要道场。用一位法师的话说,清华后来居上,出家人数一举超过了北大。

晨钟暮鼓、梵呗僧袍、念佛、坐禅,这样的修行生活显庆法师已经过了一年有余。在成为法师之前,他的名字叫邓文庆,拥有令 人羡慕的北京大学硕士头衔。但是毕业之后他选择了出家。

邓文庆的出家过程简洁而迅速,事先并未告知父母,也没有告诉其他亲友。“毕业之后就没有了他的消息,有说在某个中学教书的,也有传说他出家了,但是也不确信,直到看到报道才知道。”一名哲学系的同学说。

邓文庆的事之所以被报道出来,是因为北京大学“耕读社”和“国学社”的80名学生来到凤凰岭龙泉寺体验生活,他给同学们讲课,被认了出来——当年的邓文庆,曾是“耕读社”的首任社长。

与许多人想象的不同,这些“天之骄子”们选择出家,大多不是因为感情困惑、生理疾病等原因,而多是先接触了佛教理论并为之吸引后作出的一种人生选择。

现在广东四会六祖禅寺的登觉法师,出家前是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的硕士生。他回忆说,自己学社会学就是想帮助别人解决心理烦恼,但是总觉得学到的理论连自己的问题都解决不了。后来接触了佛教,觉得这是解除心理烦恼的好办法。于是他放弃了学位,迅速出家了。

在家,还是出家

选择出家修行这样一种人生的,当然并不止于年轻的学生。明影法师就是工作多年之后才接触佛教的。1989年毕业于北大地质系的他,曾经有一份令人羡慕的公务员工作,先在北京市海淀区,后在深圳市。

虽然工作优越,但是理科出身的他总爱对许多问题探究本来,越探究却越困惑。后来遇到了净慧法师,他觉得“终于找到归宿了”,于是在2001年成为他的校友明海的师弟。

曾经看过早期《今日说法》的观众,或许会记得经常在节目中担任嘉宾的两位气质优雅的女法学家,一位是中国人民大学的范愉,一位是北京大学的王小能。而后者,已经于2003年出家,法名衍能,现在五台山隐修。

现在的衍能法师,仍然不愿意接触任何媒体,她表示只有在修行到一定程度之后才敢和别人讨论在家出家的话题。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是,她出家前已经评上教授职称,工作顺利,经济宽裕,身体健康,也有美满的家庭。

曾任北京大学素食文化研究会会长的哲学系毕业生王文利对记者介绍,王小能老师出家前一直是研究会的指导教师,所以接触较多。她学佛多年,同事学生都知道。“她早就戒了荤酒,自称在家是„一锅两制‟。她很早就计划要出家,但是她师父,香港的一位高僧,劝她等孩子大一点再出家。所以她出家是早晚的事,家人也都早有预期。”王文利对记者说。 同样在五台山,还隐居着一位曾经非常有名的出家人——曾被誉为“第一神童”的宁铂。现在他在佛教界已小有名气,但却不再愿意谈起与“宁铂”相关的往事。

资料

龙泉寺有多位北大清华高材生

两棵600多岁的巨柏散发着苍凉的神秘气息,一左一右守护着千年古刹的山门――从北京西山凤凰岭自然风景区驱车行驶一刻钟后,龙泉寺到了,传闻武汉伢柳智宇放弃了麻省理工学院全额奖学金,要来此出家。

据居士和义工们介绍,龙泉寺内隐居的“真龙”不少:既有北大的也有清华的研究生。目前寺内排队等候剃度的净人众多,一些外地新建寺院,专门来这里寻找优秀人才。其中有位北大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在寺里当了3年多义工,一手建起“龙泉之声”网站,去年正式剃度。还有一位名校高材生,离婚后把百万家产留给了妻儿,孑然一身来此剃度。

此前媒体报道过的北京大学哲学系硕士邓文庆,毕业后在福建莆田广化寺剃度出家,人称“显庆法师”,2006年来到龙泉寺。他父母先规劝他还俗,后也成为龙泉寺居士,跟在儿子身边。不过显庆法师现已离开龙泉寺,在另一家寺院挑大梁。他的师兄、现任河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北柏林禅寺方丈明海法师,是北大哲学系八七级学生,他于毕业的次年――1992年在柏林禅寺从净慧老法师剃度出家,现在已是佛教界有名的高僧。

与许多人想象不同,这些“天之骄子”们选择出家,大多不是因为感情困惑、生活所迫等原因,而多是一种人生选择。龙泉寺的僧人告诉记者:“我们是在用另一种方式为社会服务。”

据《长江日报》

人物

北大耕读社――“三任社长都出家”

北京大学数学系毕业生柳智宇曾经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出国深造,并且得到一笔全额奖学金;另一个是到位于凤凰岭一带的千年古刹龙泉寺,遁入空门修习佛法。今年6月,这位从中学起就被称为“才子”、“大牛”的北大毕业生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他选择了后者。

在北大就读期间,柳智宇曾经参加过学校里的两个社团,一个是禅学社,另一个是耕读社。2008年起,柳智宇连续两年任北大耕读社社长,不再参与任何禅学社活动,已然淡出禅学社。

对于北大耕读社的社员们来说,柳智宇的选择其实并不出人意料。一位不愿具名的耕读社前社员对本报记者透露:“如果算上柳智宇,我们这个社团,三任社长都已经出家了。”据他介绍,第一位出家的社长就是耕读社的创办人,原北大哲学系硕士邓文庆。

“这件事情涉及别人的个人隐私,对他的选择我也不好表态,但是我们很多社员对此并不认可。”这位前社员说。

为什么有这么多高知出家?不是说科学知识越多,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就越强,人们的宗教性就越弱吗?北大清华的学子们出了什么问题?

实际上,类似的疑问在90多年前的美国就出现过,并有过非常专业的研究。1914年,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刘巴(James Leuba)以《美国科学家名人录》(American Men of Science)为据,随机抽样,询问科学家是否同意:“我相信一个对他祈祷可以期待得到回答的上帝。”刘巴想证明科学家是非宗教的,但令他吃惊的是,有41.8%的人选择了“是”。这是一个非常保守的比例。

1996年,埃德华"拉森(Edward J. Larson)和拉瑞"威赞(Larry Witham)复制了刘巴的研究,发现39.3%的科学家选择了“是”。他们的结论是:82年以后,科学家对上帝的信仰并没有衰落。

与北大清华毕业生出家为僧联系起来,笔者想说的是:知识多少或许与宗教信仰之间没有直接关系。在很多人的想象中,知识多了,人的宗教性会降低。从上述中美两国的经验看,这样的想象也许还值得探讨。在宗教社会学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学派,认为人们的宗教需求基本是稳定的,不会因为一些偶然的因素而改变。在宗教产品不充分的情况下,人们会以家族、国家、事业等宗教替代品来满足自己的宗教需求,但需求本身并没有大的改变。这一理论对于我们理解最近半个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或许很有启发。

有没有理论解释在出家方面为什么清华的学子后来居上呢?也已经有成熟的研究成果供我们参考。1969年,卡内基委员会对60,028名美国学者作问卷调查,发现科学家的信仰比例与其学科的科学化程度成正比。越是科学性强的学科,其科学家的信教比例也越高;反之则低。60%的数学家和统计学家自称“宗教人”,排行第一;其次是物理科学家和生命科学家,55%。倒数前3位则是人类学家(29%)、心理学家(33%)和社会学家(49%)。研究者的结论是“最不宗教的人在最少科学性的学科中”,这些人之所以倾向于非宗教,或许是因为他们的学科不太够格成

为发达的科学!

以此推断,似乎未来北大出身的和尚,要从数量上超过清华也难。

附:

□空间、时间和物质,是人类认识的错觉。

——爱因斯坦

□在二十一世纪开始的时候,以“弦论”为代表的物理学,真正步入“缘起性空”的禅境了。

——中科大前校长,科学院院士朱时清

□佛教不仅不是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最彻底的学理,科学造诣愈深者,愈能解释佛经中素不能解的真义。

——中国现代科学家尤智表

□辩证法在佛教徒那里已经达到比较精致的程度。弗里德利希·科本送我两卷他的著作《佛陀的宗教》,这是一部很重要的作。

——卡尔·马克思

□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乃兼善而非独善;乃入世而非厌世。

——梁启超

□佛教乃救世之仁。佛教是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佐科学之偏。国民不可无宗教思想,盖教有辅佐之功,政有护教之力,政以治身,教以治心,相得益彰,并行不悖。

——孙中山

□佛法的广大精深,余所素信不疑者也。

——陈独秀

□释迦牟尼其是大哲,我平常对人生有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而他居然大部分早已明白启示了。真是大哲。

——鲁迅

□佛教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业。

——朱光潜

□我本是科学家,对科学很感兴趣,我对佛教同样感兴趣。我个人认为佛法和科学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如果我们要悟得正觉,我们须以佛陀所教示的方法去切实修行。

——沈家祯

□佛学广矣、大矣、深矣、微矣,切于人事,证于实用,实天地间最高尚圆满、深切著名之学说也。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

——梁启超

□佛学之博大精深,虽有圣哲无所措手。

——康有为

□佛教是历史上唯一真正注重和依据实证的宗教。

——尼采

□无常的社会观,菩萨行的人生观,引导我走上革命道路。

——瞿秋白

感谢

分享到

推荐 3人

1人 喜欢 喜欢

2011-12-27 07:19:20 地下室人

很有意思的事情,但是我觉得作者在结尾的分析未免太外行了,还用统计学和社会学去解释,从这些人的知识背景看他们明显已经超越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范畴了,记者为什么不去深入采访他们的想法呢,就像「金阁寺」里所还原的主人公的内心世界那样,我觉得这篇报道基本还停留在猎奇的层次。

> 删除

> 我来回应

第五篇:我的梦想——清华北大

我去了清华北大

在这个烈日炎炎的暑假,我参加了学校举办的夏令营活动,听说夏令营的路线是游览我们梦寐以求的大学——清华和北大,同学们个个都喜气洋洋,心里那个乐呀„„我尤其高兴,因为我从小就听讲清华北大是我国第一流的高校,一直渴望去看看。

抑制着兴奋的心情,我们随着夏令营队伍游览过北京的天安门等名胜古迹后。终于等来了游览清华和北大的特殊日子。那是一个凉爽的凌晨,虽然还有点睡意朦胧但我们乘坐着大巴一路上叽叽喳喳,没有一个同学睡觉的,也没有一个同学舍得打开自己带的相机,生怕到真正想拍照的时候没电,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憧憬着清华和北大校园里那美丽的风景和气氛,都想用自己的相机更多地记录下那一流高校的“雄姿倩影”。

似乎过了太长的一段时间,大巴才到达了目的地。不顾司机叔叔的提醒不顾带队老师的招呼,我们争先恐后地几乎冲进了清华大学的校园。耳听相机拍照的咔嚓声,眼见无数的闪光灯仿佛无数的闪光震撼弹,使我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清华校园里有着整齐幽雅的布局,只见清一色的欧式建筑,错落有致地穿插着几个扑满荷叶的池塘,不时还有几只小蜻蜓飞来飞去,晨风吹过,这鸟语花香的校园里隐隐还传来朗朗读书声,放眼望去,原来是假期留校苦读的“学哥们”在池塘周围静坐读书。这真是一寸光阴一寸金的生动写照啊,这些已经踏入高等学府的学哥们是何等勤奋啊,即使是放假期间也不松懈学习。怀着敬佩的心情我们欣赏着清华大学里的每一处风景,拍摄着清华大学里的每一处风景,恋恋不舍地一步一回头,仿佛要把这清华校园的风光深深看进去看进去,一直装到每个人的心里。从清华校园后门出来的途中我们还看到了闻一多先生的雕像,朱自清先生亲笔写的对联„„真是让我大饱眼福啊。

接着,我们又利用下午的时间参观了北大。北大校园的建筑既有古派韵味又不失现代化的简约,古典建筑和现代化建筑的特征互相融合别有风趣。我们相继参观了博雅塔,未名湖„„最后,我们走到北大校园内两个巨大的华表前,只见华表旁两棵参天大树枝繁叶茂虬根环绕,好有气势。再仔细一看,一座巨大的深绿色建筑——北京大学图书馆就座落在不远处。一群北大学生正在图书馆门口排着长队,有的大学生手里拿着厚厚一叠书,有的利用排队的空隙低头看着书。看样子人才济济的北大和清华大学一样堪称勤奋之校啊。

参观完清华北大后,我被它们的风光和学生的勤奋所震撼,怪不得人人都想进去学习呢。美丽的校园风景,一流的校园设备,异常浓厚的学习气氛使清华北大形成了源源流长的校园文化。由此一游,我增加了加倍努力学习,长大后也去这些名校的决心和信心。

啊,清华北大,我梦中最美好的地方„„

河南商丘永城市三中初一:糖果屋里的甜蜜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北戴河旅游攻略最新下一篇:变电站班长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