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企业党建工作思考

2023-02-11

第一篇:合资企业党建工作思考

企业基层党建工作思考

摘要:基层党建工作是企业长远发展的一个重要力量,在推进企业发展进步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国家对党建日益重视的今天各个企业也开始着重开展基层党建工作的建设。为此,文章在阐述新时代下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开展必要性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发展现状,就如何优化企业基层党建工作进行策略分析。

关键词:现代企业;基层党建;工作优化

党的十九大会议以来,党的建设在企业基层治理结构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出来,党员的思想觉悟和理想信念也逐渐得到唤醒,但是从发展实际情况来看,一些企业内部仍然有员工出现了不了解党建基本内容和不懂得在党建思想的引领下进行工作。为了能够更好地深化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文章结合新时期企业发展的特点和新时期社会对党建工作的要求,从多个维度具体分析如何更好地开展基层党建工作。

一、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开展的时代意义分析

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肩负着不同的历史任务,但在不同时代、不同情况下的工作与活动中,基层党组织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无论作为党的组织,还是一名党员,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都需要保持最先进的党性,清醒自己的头脑,在一系列工作中充分认识到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在党的党章纲领中对党基层组织工作的开展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和内涵,也就是说新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在整个党的活动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党的所有的工作源泉和动力。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情况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党组织建设,是现代企业

建设发展的保证,通过基层党建工作开展还能够让人们的生活水平步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开展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基层党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社会环境的多元化和企业之间竞争的复杂化使得企业发展开始更加注重经营管理,由此对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失去了应有的重视,使得企业内部的基层党建工作开展流于形式,无法充分发挥出基层党建工作在引领和维护企业发展中的作用。(2)基层党建组织机制不健全。当前,基层党建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没有得到完善考核机制和奖惩机制的支持,且对党员的教育管理体制和奖惩约束机制也没有建立,基层党组织建设缺乏必要的约束和实施手段,最终使得企业内部党建工作难以有效进行。(3)党建工作内容不丰富。基层党内组织生活流动性较差,且一系列组织活动的开展仅仅是在党的内部组织开展的,没有将一系列工作向外发展,党建工作的开展缺乏思想的引领性和针对性,党建工作内容总体上枯燥乏味、形式缺乏创意、活力缺失。(4)对基层党组织生活缺乏重视。党支部活动形式单一,在开展一系列活动的时候虽然涉及到了生活方面的内容,但是却没有对相关人员的工作进行管理和检查,基层党组织的生活质量和日常工作考核不完善。另外,现阶段的基层党建工作没有考虑到生活方向的内容,党组织干部的工作经常是一个人承担多个工作,没有根据时代的变化发展调整党建工作,更没有定期对企业基层党建干部人员组织必要的业务培训和思想熏陶,最终使得基层党建工作开展不顺畅。(5)基层党组织监督不完善。基层党组织内部监

督机制不完善,渠道不畅通,且一些企业党员和领导干部也没有对基层党内监督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在具体工作的时候比较随意,自觉接受监督的觉悟不高,最终使得工作的监督职能难以在真正意义上发挥出来。

三、新时代下企业基层党建工作优化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基层党建工作理念,把握基层党建工作重点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将党能够领导一切作为基本观点,并结合新时期社会发展情况提出了党建设的总体要求,也就是说在各个领域发展的过程中都是需要坚持党的基本领导的,在党的思想带动下全面激发每名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根据时代发展变化来调节优化新时期的党建工作内容。在开展基层党建工作的时候企业领导要定期带领全体员工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的最新讲话,引导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来了解新时期党建的基本内容,并通过一系列思想的引领来增强员工在工作方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另外,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还需要积极适应企业经济发展状态。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发展下,一些企业的发展逐渐完成了公司制的改造,在企业内部建立了现代化的制度,但是随着激烈的竞争和矛盾冲突的升级一些比较深层的问题也开始暴露出来。对于这些问题新时期的党建工作要将制度的确定和党建工作的融通性结合在一起,紧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变化来开展基层党建工作。

(二)建立健全完善的党建工作机制

第一,健全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在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开展的过

程中要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原则,在企业内部积极全面的落实基层党建工作机制的打造,并在基层企业内部打造一个完善的党建工作责任制。同时,企业基层党组织领导还需要在党建工作中主动承担起自己的工作责任,将党建工作提上日常工作议程,合理规划安排。第二,打造完善的基层党建工作考评机制。通过打造完善的考评机制能够对全体基层党建员工的工作情况进行评估,并借助评估经验来为更好地开展党建工作提供参考支持,全面提升党建工作的开展成效。第三,落实完善的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在基层党建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还需要在内部打造完善的学习教育制度,强化对基层党员的管理。在对党员干部开展培训的过程中需要将对党员的管理和企业发展目标有效结合在一起,不断提升企业党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先进性。第四,在企业内部逐渐完善基层党建工作激励机制,将党员培训标准确定为部门党员是否优秀的考核标准,并定期从多个角度上来综合考评党员的个人资质是否平等。

(三)确定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的地位,明确发展方向

企业党组织是党基层组织的一个重要分支,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逐渐在现代企业中得到落实。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组织需要根据时代发展变化来拥有更多的功能,即结合时代发展背景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身份地位,并借助党的先进性特点来解决企业党建工作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经过历史实践证明,共产党是通过企业党组织将党基本路线和方针落实的,通过党组织能够充分调动和确保先进思想在国家法律规定范围内。在党的基本路线方针许可作用下组织生产能够更好地推

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四)强化对企业基层党员干部的培训

强化党性教育的一个重要关键是增强企业内部广大党员干部工作的自觉性和自主性。在基层企业党组织内部也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培训来增强企业党员干部的工作自主性。另外,在企业的发展建设中还需要充分将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贯彻到企业内部,通过强化党的组织和制度建设来充分激发党员干部工作积极性,在企业内部营造出良好的党性工作范围,建立健全能够保证党员女干部基本工作权利的制度机制。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做好以下几个工作:第一,需要采取措施扩大党内民主,引导全体员工自觉为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为党员干部的发展提供必要制度和机制的保障。第二,拓宽联系群众渠道。结合各级探索形成的领导干部联系点、个人挂钩帮建、党员群众结对等好的做法从积极扩大联系、创新联系方式、完善联系内容几个方面着重思考怎样在企业内部打造一个群众互通互联的发展机制。同时,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聆听各部门人员的思想看法,凝聚党员力量来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第三,打造完善的服务关爱机制。在以人为本思想理念的引领下在企业内部打造一个互相关爱、互相进步的制度,并在制度的约束规范下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在企业内部营造一个和谐的工作氛围。

(五)打造党员学习教育的思想组织阵地

在以往,党员教育的学习模式主要是由相关人员组织各部门党员

在固定的时间、地点来统一学习最新的党知识文化。由此可以发现,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形式比较单一落后,即在确定好的时间和地点来组织企业党员干部进行统一的学习和思考,这种落后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帮助党员干部把握最新的党的思想主张和要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背景下,企业基层党组织需要积极把握机会,在企业内部加快打造一套完善的学习思想阵地,在企业内部打造一个线上线下共同配合的互动学习模式。其中,线下学习则是可以在固定的场所来完成学习,组织党员干部在固定的场合集中性学习某一种党文化知识。线下学习主要是通过打造一个平台来创设一个完善的基层党建活动载体,并在平台上及时更新最新的党员干部知识,从而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

(六)开展和企业发展相关的党建工作

新时期党员干部的党建工作要注重创新,通过创新来增强党员干部工作积极性。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建工作的开展要注重和其他部门的密切配合,确保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能够和企业生产实际充分结合在一起,全面增强党建工作的社会性和时代性。在新时期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包含两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做好一系列基础工作,根据企业发展实际和发展需求来完善党建工作质量考评机制和考评体系,确保各项党建工作开展的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第二部分党建工作的开展还需要做到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党建工作的开展和企业发展充分结合在一起。

(七)积极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融合各部门成员的关系

党风廉政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这项工作的开展是确保干群关系的重要纽带。为此,在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需要以建设为民为基本发展目标,以强化党员干部的训练和改进作为关键点,拉近基层党建工作和广大人民群众实际生活的距离。在基层党风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多部门的配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开展“干部进村入户”“领导干部蹲点服务”等活动,进一步密切与群众的联系,通过密切联系来转变企业基层干部的工作作风。另外,每年还需要组织基层干部开展一家一户的走访和宣传眼睛活动,着重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的温暖和关怀,形成了和谐奋进的社会氛围。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章在阐述新时代下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开展意义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下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开展存在的问题,为如何优化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进行了分析,旨在能够更好地促进基层党建工作开展。

【参考文献】

[1]如莫他,吴俊梅.关于新时期下推进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3(8):1-2.

[2]梁钢.关于新时期下推进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J].品牌研究,2018(3):249+253.

[3]初宏亮.新时期加强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与认识[J].中国科技博览,2011(24):243.

[4]杨俊.新时期加强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3(10):50.

[5]王清.关于做好新时期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J].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12(5):42.

[6]吕磊.新时代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思考[J].智库时代,2019(4):21-22.

[7]裴迎军.浅谈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的探索与思考[J].山西青年,2018.

[8]秦焕亮.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19):245-246.

作者:曹建华 单位:北京中交方圆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第二篇:企业创新工作的思考

历史的车轮已经载着我们进入一个新时代。过去200多年来,“美国梦”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也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这是一种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国家精神,创造了一个新兴国家强势崛起的历史奇迹。新一届中国领导倡导的“中国梦”已经开启,将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不知世界者,无以理解中国;不知未来者,无以评判当下;不知宏观者,无以处理微观。我们的梦想不是天马行空、好高骛远,更不是镜花水月、海市蜃楼。“中国梦”的精神实质是使命和担当,是理想和追求,是创造和实干。梦想是一盏指路明灯,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目前我国制造业技术水平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企业自我发展、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技术研发实力欠缺,研发队伍建设滞后,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比例偏低。而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很多企业缺乏的是创新的人才、创新的机制、创新的精神。“创新”毫无置疑地成为转型期的中国企业必须破解的命题。

创新不一定总是革命性的,创新不是要搞成多伟大的发明,变革是创新,点滴改良、优化设计也是创新。凡是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要且能为企业产生价值的市场、技术、管理甚至观念等方面的变革行为都是创新。未来我们要更多的关注以下这些方面:一是要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把自己的“绝活”做得更好,提升企业形象;二是要找准市场切入点,以老产品开发新市场,将新产品打入老市场,扩大市场份额;三是要根据市场需求,不失时机地开发新产品,扩大产品品种范围;四是要注重诚信建设,提升产品质量,遵守市场规则,杜绝低价倾销和假冒伪劣。

华为总裁任正非说过:“创业创新必须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中心”。优秀的企业一定是领先市场的创新者。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技术进步才是和产力和经济增长的最终源泉。我们要对外部创新环境的变化保持耐心和警惕,同时在内部锤炼“刺激创新”的管理机制和氛围,这才是每个制造业创新工作的王道所在,也是我们需要努力的目标。

企业任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实现利润最大化,企业赢利能力的保

证来自于生产、质量和市场。作为企业家还要时刻绷紧市场服务这根弦,要做到你不在市场就在去往市场的路上。很多的技术创新的灵感来源于市场和客户。

一个好企业,不应该是固态的,应该是液态的。无论市场是什么形状,企业的产品和服务都可以像水流进杯子、流进茶壶一样,将它充满。

市场是聪明的,是有生命力的。创新是发现已知、未知、潜在的市场需求。更需要我们在那些跨行业的区域、没人关注的区域,创新出一片新天地。

技术创新要有时间观念,企业技术创新工作中最大的浪费,实际上不是金钱的浪费,也不是物质的浪费,而是时间的浪费——这种浪费产生的原因是:一是我们没有关注市场的需求;二是我们没有关注行业的技术进步;三是我们不停地重复一些不必要重复的工作。而时间的浪费不会出现在我们的财务报表上。

创新最重要的是“核心创新”,即看准趋势把创新产品成功商业化。新产品犹如企业的新鲜血液,能够给企业增加新的活力和动力,已成为决定企业成败与否的关键。每个行业每年开发许多的新产品,不成功的新产品往往多于成功的新产品,但是成功的新产品不但带来高端市场,还带来高的附加值,提升创新者自身的水平和价值。

别人选择做大规模,我们要选择做精产品。“精品”体现在“优、强、特、新。”每个企业要关注前瞻性、前沿性的技术和方向,根据行业技术发展、国家产业政策动向和市场需求制订创新计划或规划。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这个有点浮躁的社会环境下,我们有幸置身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舞台之下,需要凝神静心、专注投入、自我修炼,乐于面对技术创新中的艰苦,甘于承受寂寞和平淡,敢于接受挫折和磨练。

如果将企业比作一艘远航的船,只有目标明确,才能劈波斩浪抵达彼岸。而创新就是颠覆过去航程的巨浪,只有不断颠覆过去,才能推着企业往前走,这便是创新的强大力量。成功企业的发展逻辑就是:有一帮人,专注一些事,并保持高度的热情,这就是文化的引导力量。我们要大力营造创新文化,将创新理念和个人成长融为一体,才能最大限度激发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如果想一值继续生存并保持其所在行业的领先地位,就必须把创新精神作为企业核心竞争优势,除此以外,再没有其他更合适的途径。好的创新精神企业需具备特殊的才能——从技术人才、技术专家到管理人才、市场营销人才——并且要把一个完全创新的想法运作成一种新型的商业模式。

激情创造梦想,梦想成就事业。这是一个“造梦”的时代,也是一个“寻梦”的时代,更是一个“圆梦”的时代。梦在心中,路在脚下;心诚则灵,行动则成。创新将会给你的企业带来发展后劲和竞争优势。

第三篇:民营企业党建工作思考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营企业党建工作随之展开且步步深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完善了网络,扩大了覆盖面;健全了制度,推进了规范化;加强了教育,增强了凝聚力;培植了典型,突出了影响力;发挥了优势,提高了战斗力。但是,对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新经济组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目标,对照县委党建工作“五个基本”建设的要求,我县民营企业党建工作仍然存在党组织覆盖率较低、民营企业党组织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发挥、民营企业中党的力量还很薄弱等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1、思想认识的偏差,困扰了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全县注册登记的民营企业971家,成立党组织的只有73家,党员730人;其中规模以上的民营企业302家,成立党组织的只有43家,还有23家符合条件应建未建,整体覆盖的比率偏低。其主要原因是,民营企业业主普遍存在“重建厂、轻建党”现象,认为企业生产经营好坏与抓不抓党建没多大关系,抓党建还要牵扯精力,缺乏开展党建工作的源动力。此外,从企业党组织负责人看,怕业主不支持、党员不积极、普通职工不理解,导致一些企业党组织“边建边瘫”,没有发挥作用;从企业党员看,不愿、不好发挥也难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从党务工作部门看,对如何支持民营企业党建工作还处在探索阶段,一些方式方法还不适应民营企业党建工作发展的要求;从一些职能部门看,没有把在民营企业建立党组织、开展党的工作作为自己的一项政治责任。

2、客观条件的限制,束缚了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一是企业生产经营的特殊性,导致党组织组建难。有的非公有制企业“小”(企业的规模较小、人员较少)、“变”(企业的性质和生产经营经常发生变化)、“散”(企业的经营地点分散)等特点,制约了党建工作的开展。二是企业员工的不稳定性,导致对党员的教育管理难。由于企业员工流动性大,党员人数经常发生变化,一些党员成为名副其实的“流动”党员,企业党组织难以开展正常的组织活动和实施有效的教育管理。三是企业产权的“非公性”,导致党组织活动开展难。党员员工工作时间由企业主支配,因而党组织开展活动在时间上缺乏自主性;党组织活动经费没有列入民营企业预算,临时有活动临时由业主拍板定夺,活动经费上存在依赖性,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企业党建工作的正常开展。

3、自身建设的薄弱,限制了民营企业党组织作用的发挥。党员数量不足、结构不优,党员力量比较单薄,党务工作者整体素质不高,思想上存在顾虑,行动上不愿出头,党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号召力不强,制约了发挥作用的积极性。不少党员因为利益关系或嫌麻烦而不愿把组织关系迁入企业,从而造成了还有一部分“隐性党员”存在,党支部难以掌握其工作、生活和学习情况,形成了管理的空白地带。民营企业党组织日常事务一般由中层管理人员兼任,而党员大都是工薪阶层,“雇佣”色彩很浓,加上业务工作繁忙,平时很难开展正常的组织生活。

二、几点建议

按照“党建、经济齐发展,组织、企业同壮大”的双赢目标,着力解决好民营企业党建工作“要不要建?谁来建?如何建?基本队伍如何建?党组织怎么发挥作用?”等一系列问题,夯实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思想基础、体制基础和实践基础。 第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解决“要不要建”的问题。对于民营企业“要不要建党组织”的问题,实际上也是认识问题,答案是肯定的,应该而且必须要建。就党建工作全局而言,做好民营企业的党建工作,是实现民营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是确保党在民营经济领域领导地位的需要,是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民营企业得以贯彻落实的需要,是强化企业发展的政治基础、组织基础和增强发展动力的需要,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就民营企业而言,建立民营企业党组织是提高企业形象的“金字招牌”,是上下沟通的“红色桥梁”,是推进企业健康发展的“政治动力”,是贯彻落实科学企业发展观的迫切需要。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运用各种手段,加深民营企业对党建工作的理解和认同,促进他们自觉主动地支持民营企业开展党建工作。

第二,设立专门工作机构,解决好“谁来牵头建”的问题。目前,已经成立的民营企业党组织分别隶属于地方党委和行业主管部门党委或总支、工商联民营企业总支、工商局非公经济总支,由于工作认识不统一,信息不畅通,协调不到位,导致对于党建基础较好的民营企业大家争着去组建党组织,而对党建基础薄弱的都不愿去牵头组建党组织。对于民营企业党组织建立后如何去引导企业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相关部门党组织领导没有放到应有的位置,有的甚至不闻不问。比如这次在新经济组织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就出现了底数难摸清、行动难协调、工作难部署等问题,统战部、工商联牵头指导学习实践活动,有的行业主管部门相互推诿,有的主管部门没有对下属的民营企业党组织进行过一次指导工作,有的地方党委由于人事调整,甚至连新经济组织的概念都没弄明白,更不说指导工作,致使部分民营企业党组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流于形式,走了过场,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建议成立专门的民营企业党建工作机构,在承担民营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任务的相关部门设立民营企业党的工作委员会,由其具体牵头负责民营企业党建工作,并对民营企业党组织统一进行归口领导和日常管理。

第三,五建并举,解决好“如何建”的问题。要在全面摸清底数的基础上,针对企业愿望、行业特点、规模大小、部门服务程度、约束力等不同因素,坚持“五建并举”全覆盖,全面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一是单独建。对有正式党员3名以上,符合组建支部条件的,单独建立党支部。符合建立总支条件的,建立总支;符合建立党委条件的,建立党委。二是联合建。对党员人数不足3名的,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邻”的原则,建立联合党支部。三是挂靠建。对规模小、稳定性差、仅有一两名党员的企业,挂靠所在地或就近成立党小组,待条件成熟后再成立党支部。四是改制建。对改制企业,原来有党组织的,从改制时起,党组织同步改建。五是发展建。对党员人数达不到组建条件的,积极稳妥地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条件成熟后适时组建。同时,开展“党员找党组织、党组织找党员”活动,找到“隐性”党员,按总支组织关系,纳入正常管理。

第四,创新方式方法,解决好基本队伍建设问题。按照“基本阵地稳固、基本队伍健全、基本制度完善、基本活动经常、基本保障落实”的目标,把“配好班子、搞好培训、抓好发展”作为工作重点,严把“三关”,加强对民营企业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一是把好党务干部选配关。采取内选、外聘等方式,将“政治素质好、组织能力强、懂经营管理、善做思想工作”的党员选进领导班子,重点选配好党组织书记。企业中有从事党务工作的合适人选,尽量从内部选配。同时,为加强民营企业党建工作,建议从县直相关部门抽调一批懂党务工作的党员干部,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或联络员。对生产经营较为稳定的企业,派驻党建指导员;对规模较小、职工人数较少的,实行多企或多户选派党建联络员。党建指导员和联络员的职责主要是帮宣传、帮组建、帮规范、帮发展、帮培养。二是把好党员培训关。在县委党校开设党员培训课堂,定期对民营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及党员开展培训,使他们能及时了解上级要求,拓宽工作思路,探索、交流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式方法。三是把好党员发展关。严把培养、公示、审批、教育“四大关口”,实行公推、预审、公示、票决“四项制度”,确保党员发展质量。要注重在企业一线职工、企业管理人员和生产技术骨干中发展党员,同时对民营企业主入党的问题也应予高度重视,不以财产多少定性质而以财产来源和去向定品质,不以身份名气定发展而以党的要求和标准慎重发展,逐步提高民营企业业主入党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第五,找准着力点,解决好党组织“如何发挥作用”的问题。民营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必须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指导思想,把加强党建工作与发展民营企业有机结合起来,找准着力点,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发挥好党的建设对民营企业发展的服务作用、保障作用和推动作用。一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要创新活动载体,本着“企业需要、业主理解、职工拥护、党员欢迎”的原则,开展党务工作。要在企业中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抓好企业文化建设。要围绕生产、经营这个企业的中心任务,切实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积极开展党的各项工作,发挥党员在各自岗位上的先锋模范作用,形成“艰苦环境有党员、关键岗位有党员、应急时刻有党员”的良好氛围。要在企业的生产活动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凝聚人心,凝聚力量。要靠思想教育提高人、靠核心力量凝聚人、靠企业精神鼓舞人、靠严格管理规范人、靠排忧解难感化人,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推动民营企业的不断发展。二要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民营企业党组织要坚持“引导不主导、参与不干预”的原则,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的规划、决策、管理,协助企业把好用人关,帮助业主理顺管理中不便出面协调的关系,支持企业依法经营,促进民营企业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三要发挥教育引导作用。要通过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党员和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技术、业务能力,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要教育引导业主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跟共产党走,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企业发展观、和谐企业发展观,引导他们把自身企业的发展同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把个人富裕与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结合起来,把遵循市场法则与发扬社会主义道德结合起来,主动参加“光彩事业”、“献爱心活动”,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培养出一批“红色老板”、“光彩老板”、“慈善老板”、“爱心老板”,真正让他们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优秀建设者。四要充分发挥保证监督作用。要监督企业党组织认真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处理好国家、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对员工的劳动待遇、工作时间、养老保险、社会医疗保障等问题,积极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

第四篇: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思考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回顾总结我市国资体制改革所取得的成就,党建工作在发挥国有企业党委班子政治核心作用、保证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在优化组织设置,完善制度,推动企业持续发展,在强根固本、激发广大干部职工创业热情、维护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仍然面临新的严峻的挑战,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一、当前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当前国有企业党组织自身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一是少数企业领导认识不足,思想上不够重视。往往以企业讲效益、忙行政、抓经营为借口,将党建工作与企业经营发展割裂开来,消极应付、流于形式,或束之高阁、任其自流。二是一些企业党建制度不完善、形同虚设,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党委中心组学习、党员学习日制度等不坚持、不落实。三是不少企业党务工作者知识结构单一,思想不稳定,工作不用心。有的企业行政领导对党务干部缺乏应有的支持和尊重,使党务干部在心理上产生不平衡,因而想尽办法改行搞经济工作或行政工作。此外,随着党政“一肩挑”的无限扩展,出现大批兼职党务干部,兼而不管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党务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下降。四是部分企业申请入党的职工和党员发展的数量呈下降趋势。一些青年职工不求政治进步,不愿申请入党,势必带来党员年龄结构日趋老化,政

治素质日趋低下等问题。一些党员感到自己在企业中无足轻重,光荣感、荣誉感逐步淡化,放松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因此也就影响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如何解决国有企业党务干部年龄老化、能力退化和党组织工作方式和活动方式陈旧、呆板的问题,成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不容回避的问题。

二、现代企业制度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提出了新挑战

(一)国企改革的目标任务决定党建工作的方向。国企改革的直接指向就是要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所谓现代企业制度,是指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一种新型企业制度。其核心内容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构建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框架体系。基本的领导体制是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强调的是政府依法管理企业,企业依法自主经营。这就要求企业党组织必须围绕这一指向,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为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框架体系认真履职,不断探索,主动服务,同时自觉摈弃那些不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旧观念、旧方法。

(二)党建工作的内容方法须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基本特征。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现代企业制度框架下,“新三会”(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与“老三会”(党委会、工会、职代会)是国有企业两大管理系统,其中,党委会与董事会分别处于政治核心与经营决策中心的地位,它们之间的和谐、统

一、密切配合,是国有企业改革成败的关键。实行董事会

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这是一种分层的权力结构和组织形式,即“新三会”体制(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权力框架的支点由厂长(经理)移到了股东会。尽管《公司法》保留了“老三会”(党委会、工会、职代会),但股东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职代会除了保护职工自身利益之外,不能对企业的经营方针、重大决策做出实质性的决定,董事会是公司常设权力机构,对股东负责,公司总经理由董事会任免,董事会有权对公司重大事项做出决定。新老三会的关系解决不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加强企业党建工作便会双双落空,而企业党委参与决策将更加障碍重重。这就要求企业党组织必须适应这种转变,理清工作思路、调整工作重点,主动协调好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党委会、工会、职代会的关系,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为国企改革和发展服务。

(三)现代企业制度与党管干部之间的矛盾要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机制解决。党管干部,是党建工作的一条重要原则,它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和发展,并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而赋予了它新的内容。这就是《公司法》及企业有关章程对企业法人治理结所赋予的人事权力。这种人事权力是与它们所承担的基本职责相对应的。也就是说,法人治理结构所具有的人事权力具有不可分离性,应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管干部的题中之义。但是,在我们党内相当一部分人中却无视这种变化,仍然按照计划经济的模式理解党管干部的原则,片面认为只有党委讨论任免干部才顺理成章,而董事会(董事长、总经理)讨论任免干部则名不正言不顺。实际上,党管干部固

然要管重要干部的任免,但这只是一方面内容,管好党的干部路线和政策,指导监督行政领导按照党的用人标准和原则任用干部,也应是党管干部原则应有内涵。另一方面,现代企业制度与党管干部之间的矛盾要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机制解决。一要改革现行企业干部人事制度。现行企业的人事管理活动集中体现为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人甚至中层管理人员都是党委任命或变相任命的。企业领导产生渠道的这一传统模式是与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领导体制相适应的,它是与公司制企业用人机制相矛盾的。改革企业的干部人事制度,必须保证所有者“在位”,以产权关系为纽带确立党管干部的主体,把党管干部原则同“出资者选择管理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企业领导人的管理与资产管理结合起来,按照谁出资、谁派人、谁控股、谁管理的原则,逐步按产权关系确定隶属关系,打破按行政级别确定隶属关系的做法,建立新的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体制。二要把运用市场机制配置人才作为企业用人的主渠道。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由企业经营管理者人才市场配置企业管理人员成为必然趋势,必将成为企业用人的主渠道。为此,各级党委和政府应积极培育企业经营管理者人才市场;只要善于把企业党组织的政治优势与现代企业制度结合起来,就一定能使国有企业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三要坚持党管干部的程序。企业公司化转制后,企业成为独立自主的法人实体,董事会是决策机构,董事长是法人代表。按《公司法》的规定,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应由董事会讨论聘任,中层管理人员董事会讨论后由主管经理聘任。因此,这就要改变以往的行政中层干部,经党委讨论同意后才聘任的程序。董事会按

《公司法》要求,讨论聘任干部是合法的,也代表党的利益和股民利益,只要按程序办就不需经党委会讨论同意了。党委应支持董事长、总经理依法行使职权。那么如何体现党委对聘任干部等重大问题的参与?应在董事会讨论前,由董事会主要负责人与党委领导沟通干部的情况,而党委应及时讨论提出意见或建议,尔后由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将集体讨论的意见向董事会主要领导沟通。董事会在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进行集体讨论决定,并履行聘任、解聘手续。此外,要发挥董事会和各级行政管理机构和部门中的共产党员作用。各级董事会和管理部门中的部分领导人是党员,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有责任、有义务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贯彻好党组织的意图和决定,可以起到党群干部所起不到的作用。

三、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对策思路

建立健全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制度,既是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也是保持国企正确的政治方向,实现国资保值增值的保证。为此,要不断探索完善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新机制。

(一)确立现代国企领导体制的基本框架。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股东大会是企业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是企业经营决策中心;总经理是企业生产经营指挥中心;职工代表大会、工会和监事会按照各自章程履行民主管理和监督职能。企业新的领导体制的运行原则、行为规范和具体构造,都应该服从这个框架的规定。

(二)建立党政沟通协商制度。建立厂长(经理)定期向党组织报告工作制度,企业党政领导在重大问题决策前的沟通制度。要通过发

挥董事会、监事会及行政班子中的党员的作用来体现党组织的意图,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要教育和监督参加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中的党员按照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行使规定的职权。

(三)推行企业党政干部换岗交流制度 。按照“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办法配备国有企业领导班子,是企业党组织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重要保证。但是,针对当前有些国有企业中层党组织矮化、虚化、软化、弱化的情况,可以在企业中层干部选拔和任用过程中,建立机关干部与基层干部交流制度,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与基层行政领导交换任职制度,生产骨干和优秀党员交叉培养制度。

(四)完善“党群工作一体化”机制。这是对党组织与群团组织的工作进行融合创新的一种工作模式。其具体做法是:在新经济组织中,以各级党组织为核心,以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为依托,以“党、工、青、妇”一体为载体,以引导、监督、维护为要素,以凝聚人心和促进发展为目的,通过机构上对应设置,人员上交叉任职,工作上统一协调、形成合力,最终实现党的建设、群团建设和企业发展的共赢。

(五)创新企业文化建设机制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文化是与企业同时存在的一种文化,既包括以提高企业家和管理者水平为目的的经营文化、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也包括以提高员工思想道德水准为目的的精神、教育、娱乐文化,能够长期推动

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文化和党建工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二者又互相联系、密不可分。从目的看,二者都是为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为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发展服务。从内容看,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培育企业精神,激励员工奋发向上,使企业与员工组成命运共同体,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在市场竞争中共谋发展;党建工作的内容是对员工进行马克思主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企业规章制度等教育。因此,企业文化完全可以成为党建工作的主要载体和重要的实现形式。

总之,衡量企业党建工作的好坏,不能停留在单纯地看开了多少次会、组织了多少次活动、建立了多少簿册等等形式上,而要在建立健全制度的同时,看党组织在企业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的保证和监督作用发挥得如何;看国有企业党组织是否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看企业党组织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尤其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的号召力、战斗力和凝聚力如何。为此,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努力探索适应新的现代企业制度下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方式。顺应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与民主化四大潮流,确立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的发展思路;强化“党要管党”的原则及相应的规范,鼓励不同类型企业创造各具特性的结构形式;适应党员从单一管理向多重管理的新变化,采用灵活、实效多样化手段,实现国有企业党的领导方式根本转变。

第五篇:做好企业环保工作的思考

环境保护工作,只是近年来才在督查和执法上加强了力度,引起了更多的重视,但社会环境意识差、环境保护基础薄弱的状况,要改变过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企业作为环境保护责任的主要承担者,因为历史欠账的原因和现实资金技术的原因,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更是困难重重,但我们通过努力,可以在现有条件下,把我们的环保工作做的更好。下面结合公司情况,谈谈做好企业环保工作的设想。

一、加强环保宣传和培训教育,提高员工环保意识 环境保护意识是我们做好环保工作的关键。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可以让各个岗位的人员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挥积极的作用。好的环保意识,能让领导在决策时,认真考虑环境保护工作,确保环保投入,让环保工作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有保障;好的环保意识,能让工程技术人员在技术改造和方案优化时,考虑更加完善的环保技术方案;好的环保意识,能让工人在操作时,加强责任心,尽量不发生跑冒滴漏,即使发生,也会采取尽量减少污染环境的措施进行处理。如果环保工作真能形成良性的分级负责、齐抓共管的局面,那做好企业环保工作就不是难事。

现状是企业员工环保意识淡薄。企业通过标语等宣传环保工作比较常见,但单独进行比较系统的环保培训教育比较少见,因而造成公司管理骨干和广大工人对环保法律法规、污染治理和预防技术措施知之甚少,进而到碰到问题就不知道怎么处理。

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要怎么形成呢,要靠我们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宣传和培训教育。

环境保护培训教育首先要领导重视,只有领导重视了工作才好开展。最好是企业一把手亲自讲课,同时领导在工作中和与员工的交往中要处处体现环保意识,潜移默化的效果是无法估量的。

环境保护的决策在高级管理层,技术控制在工程技术人员,落实在车间基层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因而培训教育要分多层次进行,侧重面也不一样。企业高管培训教育应侧重于法律法规,工程技术人员应侧重于法律法规和污染防治,基层管理人员和工人应侧重于法律法规和污染预防及应急处理。

环境保护培训教育应该形成长效机制,每年列入培训计划,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取得成效。

二、建立健全环保责任制

企业应该结合政府环保部门核定的排污总量、企业生产装置技术水平和环保装置的处理能力,合理确定自己的环境保护指标目标,并将环保目标层层分解,逐级签订环境保护责任书。

环保责任书应指标化,并每月考核,考核结果与考核单位负责人及员工工资、奖金挂钩,将环保责任落到实处。

三、做好环保基础管理 因为历史的原因,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环境保护基础管理工作比较差,企业要最大限度利用现有资源尽力做好环保工作,首先必须做好基础环保管理工作。

1.建立环保监测制度

很多企业,对自己的“三废”排放心里没有底,因为从来没有进行过系统监测,甚至连监测的设备、人员和技术条件都没有。因为没有基础数据,企业的污染治理和环保决策根本无从谈起。企业要配备必要的设备、人员和技术条件,对污染物内、外部排放点定期监测,及时掌握污染物排放和生产控制情况,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生产控制和污染治理装置的控制。监测数据也是我们落实环保责任制和判断异常排放的依据。

2.管理好污染治理装置

污染治理装置,不少处于无台帐、无操作规程、无操作记录、无专人管理的状态,因而污染治理装置的实际运行效果很成问题。污染治理设施,要跟生产装置一样,建立台帐、操作规程和运行记录,并有专人负责运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起到实际效果。

3.建立排污许可制度

可以控制的污染物排放(如检修清洗水等),要建立排放许可证制度,从制度和技术层面进行控制,尽量减少排放、减少环保装置的运行负荷。

4.建立合法(规)性审查制度

不少企业的废物外包处理管理比较混乱,危险废物给没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无形中也给自己留下了隐患,一旦在运转过程中发生事故,企业得承担法律责任。因而建立合法(规)性审查制度非常必要,一是配合政府对危险废物实现了良性管理,二也可以为企业避免损失。

四.建立应急救援机制

企业要建立完善的环保应急救援机制,以应付污染突发事故。主要从以下方面考虑:

(一)、建设必要的设施处理突发污染事故

1、厂区排水进行清污分流。厂区建立完善的清污分流排水系统,将可能在突发事故中外排的污染物引入污水管,避免污染物从清水管排出污染厂区外环境。

2、设立突发污染事故污染物收集处理装置。液态污染物设立应急池收集;气态污染物设立专门的引凤装置进入洗涤塔进行处理。

(二)、建立应急处理的能力

企业应有环境保护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必要的器材和人员,平时要定期演练,确保企业具备一定的应急处理能力。万一发生事故,可以进行应急处理,尽量减少和避免对厂区外环境造成污染。

五.适当投入,确保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成效

企业环保工作要有实际成效,必须保证适当投入,具体要保证以下投入:

1.人力方面的投入。要设立专门的机构进行环境保护管理,管理人员最好是专业人员;环保设施要配备专门操作工人进行运行管理。

2.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方面的投入。污染治理设施要像生产设施一样,进行运行和维护保养、检修投入,尽量发挥最大效果。

3.技术改造方面的投入。在技术改造时,应优先考虑污染少的先进工艺;对现有工艺,要及时改进,逐步消除污染物的排放。

4.污染治理项目的投入。污染治理基础研究差,污染治理技术不成熟,是中国环境保护的现状。这也造成了不少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污染治理项目,最终却不能起到预期效果的情况。因而在污染治理技术和工艺路线的选择时,我们应科学决策,尊重专业人士的意见。在污染治理资金有限的情况下,需要我们决策科学,选择合理的污染治理技术和工艺方案,污染治理项目才能少花钱,多产生成效。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聚氨酯中英文对照翻译下一篇:集成部门保密工作总结

热门文章

合资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