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对比

2023-04-27

第一篇: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对比

从钓鱼岛事件的相关报道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优劣对比(讲稿)[最终版]

第1张

大家好,我是****班***组的 袁仑伦,很高心有机会在这里做这个演讲。我这次演讲的题目是《从钓鱼岛事件相关报道看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 优劣对比》 (点一下鼠标)

第2张

这次的钓鱼岛事件,由于日本执意要购买钓鱼岛,而使得整个事件急剧升温,不论是报刊,杂志类的传统媒体,还是各大门户网站,都用头版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

(点一下鼠标)

由于时间关系,我只收集了一部分报道的页面。左边是以环球时报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右边是以网易,搜狐为代表的新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人们信息的获取方式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报刊、杂志等平面媒体。各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媒体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像主权问题这种具有极高关注度的话题,各种媒体都想方设法提供最及时,最生动的报道。但是由于传播技术和媒介的不同,传统媒体、和各类新媒体都形成了各自鲜明的特点。 (点一下鼠标) 第3张

首先以《环球时报》为代表介绍一下传统媒体。《环球时报》是由人民日报社主办的一份时事新闻媒体,创刊于1993年,单期发行量超过200万份。其上面的文章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报纸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相当的成熟。其采编、发行和经营三个关键环节已经形成了完整的行业标准。

上面的文章多为特约记者所写,提供的内容经过层层筛选,质量较优。且多以原创内容为主。

从这些文章的标题可以看到,其中的内容有一定的权威性,并且有明显的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

其次,这些报纸大多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了相当数量的读者,并且在受众心中具有较高的地位,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点一下鼠标)

第四张

(点一下鼠标)

这张环球时报是出版于14日的。 (点一下鼠标)

但是可以看到其中文章所讲的事件发生于13号和12号 (点一下鼠标)

可以看到,对于报纸这种传统媒体,其内容有一定的延迟,时效性略有不足。 且其中的内容形式比较单一,几乎完全是文字,图片很少,并且也是黑白的。 读者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完全由报社决定读到的信息。 而且,互动内容几乎没有,报社也很难获得读者的反馈信息。 (点一下鼠标) 第五张

对于像杂志这样的传统媒体,其专业化程度更高,内容更加丰富,选择更加严格,文章质量更好。

像期刊和杂志等媒体,其权威性和影响力还要高于报纸。

不过由于其发行速度相当缓慢,即使是周刊,看到的信息也可能都是数天前的了。更不用说那些半月刊,月刊,时效性就更差。所以这些杂志的卖点也不在于及时报道的新闻,而是对事件的深入分析。通过高质量的文章来弥补时效性上的不足。 其次,这些媒体都有缺乏互动性的问题。文章的内容完全由少数精英来决定,媒体和读者之间是相对割裂的,媒体很难精确地掌握读者的特征和偏好。这就导致传统媒体只能采取分众式模式,即在用户选择有所取舍。 (点一下鼠标) 第六张

传统媒体或多或少的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像,其内容形式单一,时效性不足,缺少互动,这些固有的缺点是很难克服的。 (点一下鼠标) 然而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点一下鼠标)

新的媒体形式诞生了,这些新媒体借助网络的渠道进行传播,具有很多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 (点一下鼠标) 第七张

图上展示的是一些我们所熟知的 新媒体和 传统媒体。 这些新媒体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 (点一下鼠标)

首先,从被动阅读状态到互动阅读状态。囿于技术的限制,传统阅读状态大多是被动的,而借助于新技术互动阅读成为可能,读者为了体现自身的价值和发表自身的观点,更可以参与其中,是阅读变成一种互动的过程。

其次,新媒体更加重视阅读体验。随着技术的进步,新媒体给用户带来了越来越好、越来越丰富的用户体验,读者也更重视阅读体验。

还有,新媒体由于成本的相对低廉、海量的空间和互动体验,更为重要的是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来分析每个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倾向,进而为每个读者提供量身定做的个性化和定制化的信息,也更好地满足了读者的需求。

虽然报纸和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也通过厚报分叠化和多频道化等手段提供一定程度的差异化产品,但是囿于版面和频道资源以及成本的限制,其只能提供较为标准和统一化的信息。 (点一下鼠标) 第八张

传统媒体的传播机制是一点对多点或者说是点对面的传播机制,在这种传播机制下,控制版面或者媒体稀缺资源的精英人士掌控着信息源,更掌控着话语权。可以通过控制信息传播源头轻易地控制传播内容。 新媒体的传播机制是多点对多点、全立体的传播机制。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新媒体的传播机制下,信息源和受众之间的角色逐渐模糊,传统意义上的信息源在发布信息的同时,通过和受众的互动本身也成为了信息的接受者;受众在一定意义上也成为信息源,例如通过博客和微博等手段,很多受众自身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信息的提供开始逐步走向自组织和自生产阶段。 (点一下鼠标) 第九张

下面用各大门户网站来举例说明: (点一下鼠标)

可以看到上面信息的实时性非常高,使读者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各种资讯。 (点一下鼠标)

其内容的来源很广泛,还有很多从其他各种媒体转载的消息 (点一下鼠标)

还有专家,政客从各种角度的评论,解读 (点一下鼠标)

并且,报道图文并茂,非常生动 (点一下鼠标)

第十张

这是在文章旁边配属相关视频, 新媒体传播的信息形式更加多元

为读者提供更加丰富的体验 (点一下鼠标)

第十一张

在每一篇文章的下方都会有一个评论区, 给读者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

(点一下鼠标)

在文章旁边的滚动条使得新闻和微博相通 读者可以随时了解别人的的观点。

(点一下鼠标)

这些门户网站上的新闻专区,通过对各种资源的整合, 使原来被动的阅读变成互动的阅读 给用户带来了更好的阅读体验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包容和互动的精神 (点一下鼠标)

第十二张

这个是每一篇文章下方都有的相关文章推荐,通过受众所阅读的文章,自动推荐与之相关的内容,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提高了阅读的效率。

(点一下鼠标)

有很多门户网站都使用移动互联网技术,通过手机客户端,来进行信息的传播

大大的丰富了信息的传播渠道和方式

(点一下鼠标)

文章下方,与各大社交网站相连。

改变了原来的信息源由少数精英掌握的传播模式,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

通过社交网站进行多点对多点、全立体的传播。

(点一下鼠标) 第十三张

虽然新媒体有这么多的优点,但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 (点一下鼠标)

首先,互联网上信息量巨大,各类信息相互混杂。审核力度相形见绌,难以进行全面的收集和审查。

(点一下鼠标)

因此,这也对对受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读者有一定的甄别能力。 需要读者去检索信息,而不是像原来那样,有别人选好了送到自己面前。需要读者去判断信息是否有用,并且不能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 (点一下鼠标)

互联网上的很多报道实时性很强,却缺少深入的分析。 很多报道就像下面这样,只是对事实的描述,缺少深入的分析。 (点一下鼠标) 互联网上,互相转载的内容偏多,原创内容相对缺乏。互联网上一旦有好的文章就会被各大网站反复转载。而不是像传统的媒体那样去追求原创、优质的内容。

(点一下鼠标)

相比起传统媒体,报道的质量有待提高,权威性有所不足。

(点一下鼠标) 第十四张

最后我还想说一下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方向。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们已经经入了Web2.0时代。现在更加注重与用户的交互。

信息的交流是双向的,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

类似社交网站(人人、facebook)、新浪微博等应用正式瞄准了这一需求。

(点一下鼠标)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门户网站已经不是网民上网的第一入口。

用户完全可以从搜索引擎或者社交网站的链接来找到相关的信息。 (点一下鼠标)

门户网站主要提供目录和搜索等服务,当前,该模式就显得相对单

一、很容易被代替,缺少用户黏附性。

而社交网站可以通过用户的社交网络形成用户群,从而产生极大地用户粘性

(点一下鼠标)

新一代的社交网站,将新闻、视频、游戏等整合进来,并且可以根据用户的喜好进行个性化的推送。为每个读者提供量身定做的个性化和定制化的信息,也更好地满足了读者的需求。 (点一下鼠标)

社交网络和手机客户端相结合,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我相信社交网络的这些优点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媒体和门户网站等新媒体的缺陷,一定会让其在新的网络时代大放异彩。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了。 (鞠躬)

第二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趋势探析

摘要在科技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都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两种媒体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承载体。两者由于所处时代以及所受时代发展因素的影响,各有各的特点。那么在今后信息化大环境下,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都有哪些优势和劣势呢?两者的发展趋势又是怎样的呢?文章在讨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概念的前提下,认识两者在现今环境下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更重要的是探讨两者的融合发展趋势,在笔者看来,如果想要达到良好的信息传播效果,两者的融合是时代所趋,必然要产生的。

关键词传统媒体;新媒体;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07-0077-02

得益于高科技及网络化的进步,新兴媒体的产生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越来越大,传统媒体似乎被淹没了,似乎正在丧失自身的优势,一步步沦为新媒体的附属品。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传统媒体的一些最基础的不可被替换的地方,新媒体固然很强大,能够适应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环境,能够提高信息的传播效率,也能够让每个人都能自由的发声,但也存在一些弊端。因此,既然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那么两者融合在一起不是更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吗?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让两者都能够取长补短,在信息传播的道路上为群众提供更好更周到的服务。同样都是作为传播信息的媒介,同样都具有传播工具的特点,未来讲究多元化的合作共赢的发展,因此,下文就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进行研究,探讨两者融合的发展趋势。

1 认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

所谓传统媒体,只是相对于近几年出现的网络媒体而言的一种说法,没有网络媒体以前,并没有传统媒体这一说法。我们所指的传统媒体,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大众传播方式,传播工具有报纸、广播、电视以及通信等,通过一些看得见的机械装置定期向社会发布某些信息,为人们提供信息传播的渠道,同时也能为大众提供教育和娱乐等相关的信息,是人们了解外界,接收信息的平台。传统媒体传播信息的方式会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传播空间比较受限,在一些比较贫困的地区,没有信息接收装置,或者说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有些信息不能及时地传播到位。

2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缺点分析

既然我们已经了解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相关概念,那么他们都有哪些特点呢?为什么传统媒体受到冲击日渐式微?新兴媒体真的能够取代传统媒体吗?这些问题都可以从他们的优缺点中得到

解答。

首先,是传统媒体,传统媒体有哪些特点呢?

传统媒体包括报刊、通信以及广播等传播载体,这些传播载体仍然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街上随处可见的报刊亭,多姿多彩的广告宣传栏,拿在手里散发着油墨清香的书籍,这些实实在在的传播载体带给人们的享受是不可替代的。因此,传统媒体的优点就在于,专注于某一种器官的享受,反而能够给人们带来专注的体验,实实在在的感受。同时,传统媒体由于受到传播载体等的限制,相对于新媒体而言,传播信息量比较小,也会受到空间与地域的影响,降低信息的传播质量。每一种传播媒体注重一种传播方式,形式比较单一,很难形成有创意的传播方式,人们的可选择性也日渐减少,再加上其寿命短暂,再利用率比较低,因此,人们渐渐选择了新媒体。

我们把新媒体的发展认为是适应了时代的发展,那么传统媒体其实也是有很多优势的。例如,经过了长时间的理论和实践的检验,传统媒体有着很广阔的大众受众群体。在收集信息方面,传统媒体也有着相当强的竞争力,尤其是在我们国家这样的人口大国,政府需要传统媒体能够广泛发布和深入收集信息。不只是对信息的简单展示或者简单的表面解释。传统媒体拥有专业化的新闻传播理念与运作机制,在服务于社会的层面,传统媒体还是有着很大的贡献,有着自身健全的发展和监管机制。经过了长时间的经营和发展,品牌优势是无法取代的。随着新媒体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传统媒体为了维持这样的优势,必须进行品牌再造和自身价值的提升。总之,传统媒体拥有的优势较新媒体的人才、资源以及权威性和品牌化上有较高的意义。

其次,是新媒体,新媒体有哪些特点呢?

伴随着高科技成长起来的新媒体,是一种新的媒体形态,分为网络媒体、手机移动终端媒体以及数字电视等。其实新媒体的概念相对来说比较宽泛,不同于传统媒体的都可以称为新媒体。新媒体有着丰富的传播内容,更有创意的传播形式,更快的传播速度,更有效率的传播手段,让人们时时刻刻都能接收到最新信息,在新技术的支撑下,很多事情都成为了可能,能让大家足不出户,知晓全世界。新媒体能够把大家碎片化的时间利用起来,提高了人们的效率,迎合了大家的休闲娱乐需求。再有新媒体还可以满足大众互动化的需要,通过社交媒体和社交软件,浏览天下新闻,还可以自由发表评论,与其他人互动交流各自的看法,这在以前,是根本不可能想象的事情。因此,新媒体大大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

在这一系列快速发展的背后,新媒体也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越来越多的人觉得,通过新媒体接收的信息越多,越像是被信息绑架了,碎片化的时间被利用起来了,但如果不能够合理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人们会觉得没有了自己的生活空间,时时刻刻被“绑架”在网上,提升了现代人的焦虑感。同时新媒体的发展依赖网络信息的传播,监管机制还不是很完善,很容易出现虚假信息,让人不好分辨。我们也看到一些不实的信息在未被证实之前就相互谣传,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影响到了社会环境的正常发展。在这样的环境下,新媒体的发展界限是模糊的,急需要良好的发展环境。

3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分析

通过了解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概念,以及对二者各自的优缺点分析,我们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也有了深层次的了解,时代不断在发展,在越来越要求合作共赢的前提下,作者认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是必然要发生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利用各自的优势,为信息传播贡献自己应有的一份力,才是社会对媒体的最终要求。因此,作者认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有以下几个融合趋势。

首先,是结合网络化的发展,继续保持新媒体的信息传播优势。以后的时代必定是网络和信息的时代,这个是新媒体的传播媒介,充分发挥新媒体的这一媒介特质,将信息更加快速,更加有效,更加真实地传播到受众群体。人们对于信息传播的诉求不断增加,新媒体需要抓住这个机遇以及相应的发展平台,并且能够利用好这个平台,顺应媒体发展趋势与规律,按照媒体发展的本质及行业要求,真正做到信息传播的作用,起到良好的社会影响,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水平。另外,创新的技术是促使媒体提高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以全新的技术与手段来实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整合,使其融合共生,发挥出综合整体优势。

其次,是增强传统媒体的品牌竞争力,提升自身价值。传统媒体有着很好的传播基础,只是要慢慢转变旧的传播观念,慢慢引入新兴技术,提升自己的品牌竞争力。要促进两者的融合发展,就应从内容等方面遵循信息传播的规律,转变传统媒体陈旧的观念,实现传统媒体的数字化、移动化发展。在多元化、及时性的环境下,传统媒体应逐渐构建出基于数字技术的新媒体系统,再加上国家的政策与基金支持,就能实现一体化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

最后,是加快对于新媒体发展的法律法规建设,监管到位。建立起完善的媒体发展法律法规,对新媒体的传播范围以及内容等进行标准的制定,拓展法律对于媒体领域的监控范围。从上文也可以看到,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也是出现了很多问题的,如,虚假信息大范围传播,影响社会稳定,诈骗团伙层出不穷的诈骗手段,通过新技术的传播让很多人上当受骗。因此,以网络化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新媒体也是一把双刃剑,需要我们能够进行及时的监管,规范良好的信息传播秩序,利用好新媒体的优势,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两者的融合。

参考文献

[1]罗晓川.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西部广播电视,2014(6):18.

[2]李?D.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博弈[J].中国传媒科技,2013(6).

[3]李雪蓉.试论广播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J].中国广播,2012(1):60-63.

第三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

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挑战

1.表现

虽然对新媒体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的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市场蛋糕的大小是不变的,新媒体的出现必然与传统媒体产生竞争,分流一部分受众。美国去年5月公布的一项针对2600位网络使用者所进行的媒体消费行为调查显示,有60.9%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比起前一年花在网络上的时间更多了,而减少时间看电视的人有35.5%、看杂志的有34.1%、听收音机的有27.1%、看报纸的有30.3%。

2.原因

虽然新媒体并没有形成对传统媒体的大规模替代之势,但新媒体的种种优势确实使传统媒体正在失去一些传统优势。

(1)新媒体提升新闻时效性

以报纸为例,报纸的内容一向被要求具有时效性强的性质,报业竞争也主要表现为时效性的比拼。以南京地区的报纸为例,为了增强时效性,许多原本应该在傍晚发行的晚报都赶在了清晨发行。而新媒体的出现,使报纸的这一优势明显削弱。电子媒体在技术上的绝对优势使其时效性远远胜过报纸的时效性。

如今,许多受众已经习惯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通过这种途径得知的新闻往往比随后浏览报纸、观看电视所获知的要新鲜很多。

(2)新媒体增强受众主动性

报纸新闻的阅读受报纸发行时间和地点的限制,电视新闻的收看受播出时间段的限制,传统媒体的受众不可能在自己所希望的任何一个时间段随心所欲地接受信息。新媒体的出现则大大改变了这样的格局,受众可以在任何时间段通过网络了解国内外动态,可以通过手机短信接收所希望获知的资讯。新媒体无形中改变了人们与生活对话的方式。

(3)新媒体降低信息成本

报纸真正成为大众传播媒体,不仅因为它是新闻纸(newspaper),还因为它是廉价纸(cheappaper)。以低廉的价格获得大量的信息曾经是报纸的极大优势。现在,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成本大幅度下降,无论是在获得信息的量上,还是在获得信息的价格上,报纸都在失去其传统优势。特别是,报纸的低价格还依赖于发行网络的低成本,而新媒体传输技术和终端设备技术的长足进步导致其价格大幅度下降,而且基本不受传输距离、范围和信息量的影响。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依存

两种媒体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如何体现,两种媒体在相互依赖中各自又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呢?这要从内容传播的共享性和传播技术的互补性两方面来分析。

1.信息内容共享

要从内容信息的共享性上回答这些问题,就有必要引入西方传播学中的共鸣效果(reso鄄nanceeffect)和溢散效果(spill-overeffect)两个概念。

(1)共鸣效果

“共鸣效果”(resonanceeffect)的提出,是学者诺尔纽曼等人(Noelle-Neumann&Mathes,1987)在研究1968年伦敦反越战示威时,发现媒体之间也有意见领袖媒介(opinion-leadingmedia)的现象存在,即一些主流媒体最先报道相关新闻后,其他媒体才相继跟进,且意见领袖的内容为其他报纸所采纳,形成一股连锁反应。诺尔纽曼称这一现象为“共鸣现象”。就是说,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主流媒体充当了意见领袖的角色,是其他新闻工作者的信息来源与参考架构。这种由主流媒体引起而在媒介系统中产生一连串报道上的连锁反应,就是“媒介共鸣”(resonanceofmedia)效应。

传统媒体在社会公信力和第一手新闻信息获取方面依然具有绝对的优势。如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被处以绞刑的事件曾经受到传统媒体的广泛关注,并因此促使新媒体产生“共鸣”。

(2)溢散效果

“溢散效果”(spillovereffect)是学者Mathes和Pfetsh(1991)提出的。当媒介议题由潜伏期与预备期转变成上升期时,主流媒体开始加入报道。他们将这种媒介议题是由另类媒介流向主流媒介(意见领袖媒介)的议题传布方式称为“溢散效果”。

新媒体的出现使得“溢散”日益明显。如果说,广播时代最重大的国际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电视时代最重大的国际事件是越南战争的话,那么,发生在美国的“9·11”恐怖袭击事件

可以说是到目前为止网络传播时代最重大的国际事件。“9·11”恐怖袭击事件在全世界的影响力有目共睹,但这样一个重大事件最初是通过网络传播出来的,随后逐步溢散,传统媒体才加以报道。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新媒体使得“溢散”日益明显,让主流媒体卷入敏感问题的报道,不仅扩大了新闻报道面,而且拓宽了受众的言论空间,使受众话语权得到增强,受众的地位得到提高,反映民心民意的渠道更加畅通。

2.传播技术相互依存

如果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内容传播上的相互依存是隐性的话,那么两者在传播技术上的相互依存则显而易见了。一方面,传统媒体需要借助新技术升级自身,另一方面,新媒体如果能够将自身在技术上所具有的互动性优势与传统媒体的便捷性优势相结合就更加能够开拓发展的市场。

(1)报纸全面Web2.0

Web2.0是当下在互联网上迅速崛起的一股新的传播势力,它创造了个性化、平民化、交互性的传播景观,这种新技术的出现,为传统媒体的创新提供了许多启示,尤其对于报纸,提供了一次打破传统定位,加快数字化发展的契机。正如百度公司副总裁梁冬所言:“报纸也将进入Web2.0时代。”

美国报业协会主席曾表示:“因特网是少数可以跟传统媒体配合得天衣无缝的媒体。它是报业自然的发展方向,它为报纸提供了空间、及时性和更大的读者群。”而借助Web2.0的传播优势,尤其博客这一Web2.0核心应用的最典型代表,报纸新闻传播将拥有更大的空间和能力。

(2)手机与报纸相互补充

伴随着通讯技术的进步,作为大众通讯工具之一的手机,其功能不断拓展,特别是短信、彩信等的出现,手机已逐渐发展成为人们之间记录、存储、传输、交流和呈现信息的新媒介。针对手机在新闻资讯传播方面的优势,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传统平面媒体纷纷推出以手机为媒介的新闻信息服务业务,即将纸质媒体的新闻内容进行数字化转换,通过无线技术平台发送到用户的手机上,使手机用户能够即时、快捷、便利地阅读当天的报纸新闻。

(3)IPTV升级传统电视

IPTV即交互网络电视,一般是指通过互联网络,特别是宽带互联网络传播视频节目的服务形式。

互动性是IPTV的重要特征之一。有学者指出,数字交互电视“颠覆了电视观众的„受众‟定位与电视传媒的„传者‟定位”,“数字交互电视的互动传播,使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的位置不再是固定的或先在规定的,而是不断在互相共享的、移动的。”数字交互电视的发展还使得“大众传播研究的重心”转移到了“信息使用者”身上。

(4)播客扩大广播发展空间

随着博客的出现,播客也应运而生,而且短时间内人气急升,所以播客是传统广播的一个新的竞争者,但不是它的掘墓人,一方的发展不一定必然以另一方的停滞乃至灭亡为代价,相反,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共生关系,存在着很大的合作空间。輥輱訛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补升级

如今,在一派“唱衰”传统媒体的声音之下,新媒体似乎成了传统媒体的“掘墓人”。其实,传统媒体目前的处境,与十几年前戏剧面临的危机有某种相似之处,然而,几十年过去了,对戏剧产生了巨大冲击的电视的优势固然应予承认,戏剧的观众也的确在减少,另一方面,电视和录像的崛起还给戏剧带来了新的艺术表现手段和观众,戏剧借助于现代化强有力的传播手段,进入了千家万户,这也是毋庸置疑的事实。现在,戏剧依然在熙熙攘攘的现代艺术世界里占据着不容替代的一席。

和戏剧消亡论一样,曾几何时,电视的普及也曾使人担心纸质媒体将大大萎缩,而这几十年的事实同样表明,电视并没有对报纸产生很大的冲击,电视和报纸仍然是共同繁荣和发展的。这又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

在这种既定的生存环境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必然也是相互依存互补升级的。

(一)传统媒体的升级方向

历史已经证明,新技术带来的变革并不会使传统媒体消亡,广播的出现并没有摧毁报纸,电视的出现也没有摧毁广播,而他们都没有使图书消亡。新闻业的每一次新技术浪潮都推动了该行业的进步,促使双方面互相借力,促进优势升级。輥輲訛

对于传统媒体而言,面对新媒体的优势,大可不必自惭形秽,利用自己的优势和新媒体竞争是正确的选择。传统媒体的优势首先体现为

公信力强。中国社科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12城市互联网使用状况及影响调查报告》和《中国5小城市互联网使用状况及影响调查报告》显示,网民最信任的还是电视、广播和报纸,而信任程度最低的则是网络上的新闻。輥輳訛

在挑战面前,传统媒体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有效地突围,突围不能仅仅依靠自己,相反还要借助对手的力量,传统媒体可以采取有效的战略、战术,充分利用好支撑在新兴媒体背后的新技术,增加互动的成分,从而提升传统媒体的价值,为自己的生存创造条件。

(二)新媒体的升级方向

在目前状况下,新媒体的发展是一个冲破自身局限、分流传统媒体影响力的过程。目前新媒体内容的整合和发布,只能借助于与传统媒体的合作,或是传统媒体内容的廉价供应,新媒体上的内容在传统媒体中并不稀缺。因此,对于新媒体来说,不缺少整合能力,但缺少原创内容。特别是今后“内容”作为知识产权的理念进一步明晰后,新媒体的内容劣势会进一步放大。所以作为新媒体,一方面应该加强新媒体从业人员获取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应当充分利用新媒体互动性强的优势,鼓励受众原创的积极性,引导提高受众原创的水平,使得新媒体上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第四篇: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比较

【摘要】在高科技与新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传媒业正发生着深刻变革,其表现特征是新媒体的迅速兴起和快速发展,以及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相互竞争、融合。本文通过考察这两类媒体讯息内容的特点、结构及其作用方式,进行比较分析。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媒体;特点;内容分析

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现状

一提到新媒体,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现在经常使用的互联网,那么下我就互联网作为新媒体的代表,调查研究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并以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新媒体的发展现状。

2010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了《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84亿人,较2008年增长28.9%,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从22.6%提升到28.9%,互联网普及率在稳步上升。如图1所示:

图 1中国网民规模与增长率

此外从部分国家的互联网普及率(图2),2009年网民增长8600万,由于中国网民基数庞大,虽然增长率降到了28.9%,但是网民规模增长依然旺盛。

图 2

2009.12部分国家的互联网普及率

不仅是互联网,另一种由通讯工具衍生的新媒体──手机,也凭借移动便携、信息交流互动的优势迅速成长。目前,中国手机用户已经达到6.8亿多,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也已达到1.55亿,占网民的46%。从上面的数据我们不难看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媒体的普及应用,新媒体已由高端用户、个别人群,向普通用户和大众人群推广。

那么什么是新媒体呢?现在还没有明确的定义。清华大学的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媒体是信息载体,新是相对旧而言,一种新出现的信息载体,其受众达到一定的数量,这种信息载体就可以称为“新媒体”。

一般认为“新媒体”就是指继报纸、电台、电视台之后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包括:互联网、网络广播、网络电视、手机电视、IPTV、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触摸媒体等。其主要特点是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互动性强。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表现形式也日益丰富,读者不仅可以接受信息,也可以提供甚至创造信息,正如阳光文化集团首席执行官吴征所说:“相对于旧媒体,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实现真正的“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二、 新媒体的特点

首先,相对于旧媒体,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的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由《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而起的文化事件,由BBS猫扑发起的虐猫事件调查,由《魔兽争霸》而起的“铜须门”——网络上富娱乐性的新闻消解了我们的社会压力,在网络上产生的事件一再成为传统报纸连续的版面。新媒体随全球化而来,随草根精神而来,随共享的Web2.0精神而来,打破了传统媒体对信息的垄断。新媒体以它的开放、它的纵情、它的无处不在和英勇表达,改变了传媒的秩序,改变了全球人类的生活方式。

其次,新媒体为观众带来了多种收视选择和多元化的信息服务,具有交互性的特点,受众的主动性大大增强。传统电视的传播模式大多是一点对多点的单向传播,观众对电视台节目选择、编排的影响较小,观众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也多限于人际传播,影响力有限。在新媒体时代,个性化的收视需求不必要再顺从群体收视选择,观众可以根据媒介形态的不同,选择自己所喜爱的节目内容。电视观众变成了电视用户,电视的传播模式也变为电视台与用户之间的多点对多点的双向网状传播,观众从一定程度上获取了传播者的能力,在内容选择方面拥有了更大地自主权,并能通过便捷的双向互动和交流,直接影响电视台的节目选择和编排。

再次,新媒体具有跨时空的特点。网络电视为传统电视频道和新兴电视业务开辟了通达观众的新途径;当数字电视和网络电视技术应用到手机电视、车载移动电视和楼宇电视等新型媒介形态中后,观众的收视行为再也不用限制于室内。新媒体打破了电视收视的空间限制,帮助媒体和广告商锁定传统电视难以把握的年轻人和高收入群体。

最后,新媒体还具有大众传播的“小众化”特点。网络电视、手机电视和移动电视等新媒体之所以能叫板传统电视,就在于他们拥有一张王牌——“个性化、分众化”的媒体消费。网络电视利用网络强大的双向交互功能和丰富的网络资源,让使用者能够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制定个性化节目单;手机电视借助完全私人化的终端,将自己塑造为最具个性特征的信息渠道;移动电视和楼宇电视则依赖密闭的强制性收视空间,强调自己对移动人群和白领群体的准确到达。在几类新媒体的共同作用下,观众群体开始进一步分化,流向不同的媒体,选择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收看电视。

三、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关系

新媒体发展势头不可抵挡,相形之下,传统媒体似乎要退出历史舞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关系究竟会是怎样的呢?新媒体不会取代传统媒体。新媒体并不会取代传统媒体,从以下几点进行对比分析:

1.媒体形式。传统媒体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出版物、电影等;新媒体形式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第四媒体以及以手机为代表的第五媒体等。新媒体大多都呈现出无纸化和虚拟化状态,许多受众因此对其产品或服务抱有怀疑的态度。相对来说,传统媒体具有感性特征,报纸、杂志是拿在手里面可以感觉到的。并且,新媒体对操作者的物质设备、文化水平都有一定的要求,而传统媒体有易携带、阅读或收听方便并且成本低廉的优势。

2.媒体内容。新媒体过于开放,必然会导致一些违背社会道德和规范的内容流入传播体系,造成不良的后果和影响。传统媒体因为受技术和政策的制约,内容相对来说较少。但是较少的内容资源恰恰成了传统媒体有力的竞争“武器”。受政策限制,目前新媒体的内容在相当程度上要依赖传统媒体。

3.媒体市场。传统媒体目前大多是国有的,因此,传统媒体面对的市场竞争较小。新媒体是开放性的,市场竞争激烈。例如互联网从一诞生,就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虽然竞争有利于媒体自身的发展,但是由于缺少完善的政策及法律保护,缺少市场的保障,新媒体在发展过程中会受到来自各方的威胁。

4.媒体受众。CNRS(全国城市居民媒介与消费调查)近几年的数据显示:其一,报纸到达率停止下跌,在2007年出现回升和增长;其二,阅读媒体网站新闻在2007年跃升为第五大上网目的,网络从精英走向大众,且与传统媒体日趋竞合;其三,传统媒体受众中的网民中,杂志网民比例最高;其四,开车族对广播的热情不减,广播仍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其五,在绝大多数时段的电视观众保持基本平稳,而在晚间黄金时段的收视有集中趋势。由此可以看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各自掌握着不同的受众群。

5.媒体管理。传统媒体发展至今,已经有非常清晰的管理机制。传统媒体清晰的管理机制保障了“把关人”的地位,确保了传统媒体的公信力,也使传统媒体更加规范与严谨。新媒体由于管理机制的模糊和平台的开放性,导致其“把关人”地位发生变化。首先是使“把关”的可行性弱化:其一,新媒体的海量时空范围降低了“把关”的必要性,其二,高速高效的新媒体无暇“把关”,其三,操作简单导致“把关”非组织化;其次是“把关人”角色泛化。随机变换的传受定位、无集权的管理机制,造成新媒体的“把关人”角色不断变化。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对于网络上的报道,总是要在传统媒体上求证后才肯相信。这一现象说明,由于新媒体管理机制薄弱,“把关人”地位弱化,导致其公信力与权威性的弱化。

因此,很多人都提出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进行融合,双方只有在内容与传播手段上优劣互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融合。

1.从媒体形式互补的角度进行融合。其一,传统媒体和网络的融合。互联网已经成为有效提高传统媒体到达率的重要载体;其二,传统媒体和手机的融合。传统媒体与手机的融合是较之网络融合更为新兴的空白点,可以有效细分受众群,获得较高的回报;其三,多种媒体的融合。多种媒体的融合更有利于各媒体的发展,实现多方获益。

2.从吸引受众关注的角度进行融合。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吸引受众,新媒体的多元化和互动性吸引受众。两种媒体可以互相依托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以东方卫视《我型我秀》节目为例,除了传统的电视播出之外,东方卫视还将这一节目通过短信互动、手机流媒体、宽频网络等多种传播渠道进行播映,设置了网络点播、幕后花絮、在线直播、选手博客、会员用户上传歌曲、投票(选手和网民)、论坛几大板块。

3.从信息共享和信息传播的角度进行融合。新媒体的许多内容都是对传统媒体内容的转述,使新媒体的技术与传统媒体的内容相结合达到信息共享。例如,电子报纸在印刷报纸的基础上,适应电脑网络的内容与形式上的需求,出版同印刷版有所不同的网络版,在内容上,网络版可以不受限制,依托报纸的新闻内容,发表详尽的深度报道和背景资料,还可以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提供生动的声音、影像服务。 【参考文献】

1、张慧:《网络传播对“把关人”理论的冲击》,http://www.zijin.net/blog/user1

2、赵文君:《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变迁趋势》,《科学新闻》

3、李皓:《新媒介的兴起及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山西科技报》,2005年3月

第五篇:传统媒体像新媒体的转变

传统媒体像新媒体转变的大环境已经形成。2009年1月,CNNIC发布了《第32次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8年底有2.98亿,网络普及率达到22.6%,并以40%的速度在增长,如果保持20%的增长速度到2014年中国的网民将大到7.5亿。2010年中国的手机用户已经达到7.5亿,2009年19日下午举行的“BIRTV2009筹备情况通报会”上,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技司司长王效杰表示,到目前为止,中国有线电视用户总数已达1.6亿户,而其中已经完成有线电视数字化改造的用户达到5000万户,大约占有线电视用户总数的三分之一。从大的方面来讲,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像新媒体(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转变的大环境已经具备。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自身特点决定了,新媒体必将取代或部分取代传统媒体的地位。第一,网络媒体比纸制媒体更加及时。近年来,网络传媒上出现了新的传播方式—滚动快讯让网络新闻能在第一时间送达到每个视众。第二,网络媒体存载信息量比传媒媒体多。电视受其播放规律限制不能同一时间播放多家新闻。报纸,杂志所能承载的信息量只能用版面来衡量。随着收索,链接技术的发展,网络媒体的存载量可以说是海量的。任何点击一小块新闻都可以检索到与其相关的新闻,这个信息量可以说是惊人的。第三,新媒体对受众的刺激效果比传统媒体强烈是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新媒体广泛运用了声音、图像、画面、文字等传播手段综合传播,新媒体的传播模式单一文字加图片在某种程度上不能有效的激发起读者的兴趣。第四,从运营成本上看传统媒体从采写到编辑排版发行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成本,而网络媒体的新闻很大部分靠网络购买或者网友自己上传这样大大降低了网络传播的成本。第五,新媒体具有交互式的特点加大了受众与传播者互动性。传统媒体在交互式方面也有所动作比如说在杂志最后一页附上回信单,相比网络互动这种互动方式会耗费受众的时间成本同时也不得受众的信任,所以收效甚微。第六,网络媒体比传统媒体更加贴近民众。网络上的言论相比之下比传统媒体更加自由开放,传统媒体受把关人的影响更加官方化。近年来受市场化的影响传统媒体虽然在开放程度上有所开放但是相比网络媒体而言更加受到政府的控制。还有就是传统媒体的撰稿人大多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他们的言论没法能完全使得大众接受,网络媒体的撰稿人可以是任何层次的受众所以更容易让民众接受。

新媒体不能完全取代传统媒体。第一,不管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吸引受众的永远是内容,在这个方面传统媒体占有优势。传统媒体有深度分析和内容在这个方面新媒体是比不上的,而且新媒体上面的内容没有传统媒体可靠。在新媒体上面的人们大多以娱乐为主获取深度的新闻知识还是靠传统媒体。第二传统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宣传工具有着自己独特的作用。第三,从阅读习惯上看1999年网络阅读率仅为3.7%,2008年网络阅读率增加到了44.9%这说明网络阅读越来越收到人们喜爱。但,纸制阅读更能让人接受也更加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所以新媒体要想完全取代传统媒体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在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要放大一些重要新闻的话语权,扩大宣传报道得效果,必须借助网络无界传播的影响力,从而对某一新闻议题将行全方位的立体推介。洪战辉事迹报道就是传统媒体与主流网站最成功的例子。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畜牧兽医专业工作总结下一篇:新媒体工作面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