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撒哈拉沙漠读后感

2023-04-03

第一篇:三毛撒哈拉沙漠读后感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读后感

常常听人说起三毛,听说她的随性与洒脱,听说她的偏执与执着。看完三毛的散文集《撒哈拉的故事》,对于一个看似平凡,柔弱无依的女子,孤身前往撒哈拉沙漠的勇气。我除了钦佩与羡慕,我再也找不到任何的形容词来表达我内心的震撼。

《撒哈拉的故事》讲述的是她在偏远沙漠所经历的一系列有趣的生活故事。难以想象,在酷热难耐、物资匮乏又偏僻落后的撒哈拉,她与荷西竟能活得如此有滋有味,乐趣横生。我想,这都源于她对生活的热爱吧。她用廉价的小艺术品把沙漠中的陋室装扮成宫殿,用自制的木头家具组成一个温馨的家。三毛与丈夫过着入不敷出的生活,虽然住在贫困区,但家里的装饰,都是由自己辛苦布置起来。用棺材板制成桌子,书架等。但确实是充满艺术。他们在精神上追求,不拘于物质的消耗。不富裕,甚至说物质是贫乏的,但精神世界却是丰裕的。这段故事记叙着她与荷西的幸福,记录着琐碎的烦恼、忧愁、快乐。同时也带给我从未体验过的沙漠风情。三毛说她第一次见着撒哈拉,像见到久违的故乡。那时她已在异国多年,也心存了各种风情。但还有比沙漠更适合安顿下三毛的云游四方的心的居所吗?三毛就是这样以极大勇气和灵明智慧行走在沙漠里,留下了一个个生动、浪漫、离奇的故事。

三毛笔下的《撒哈拉的故事》,让我们明白,只要善于发现,善于创新,生活处处有精彩。在撒哈拉沙漠这么艰苦的环境下,三毛依旧活的这样精彩,还有什么困难我们面对不了呢?在她的故事里,看到的是她恒久不变的爱,她爱每一个人,爱世上的一草一木一沙。尽管撒哈拉威人是那么不可理喻,连吃饭的餐具都要借她的,小孩都跟她要钱……爱总是可以让人体味到温暖的,爱总是可以消融一切,爱一切,都会是圆满的,三毛一直都在追求她生命中定义的完美与幸福,三毛的心里一直深埋一份坚定不移的信念在支撑着她,正如她自己所说:生命的过程,无论是阳春白雪,青菜豆腐,我都得尝尝是什么滋味。

三毛曾说:“如果选择了自己结束生命这条路,你们也要想得明白,因为在我,那将是一个幸福的归宿。”人活着,就应该有理想与抱负。我们要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让平淡的生活注入爱的情愫,让爱滋润生命的心田。

第二篇:三毛的撒哈拉杂文随笔

无论是读时还是读罢,都感觉挺舒心的,有点小愉悦,感触却乱的理不清,不想对自己文章的构思细想一下,只任心中的悸动在手中流淌,流淌到那片撒哈拉……她的文字有亲密的感觉,就像邻居家爱冒险,爱闯祸的孩子,离我们很远,却又很近,她在撒哈拉的家从毛坯房愣是硬生生的被改造成罗马庄园,是她的不消停火热了那个被黄沙肆虐的地方。复杂活的绚烂,简单也活得精彩。

谁都不是天生的艺术家,谁也不能“讨好”每个人的七情六欲。可她却近乎完美的做到了,她敢于尝试,并勇于乐于承担这所带来的一切后果。天漏了又如何。正如海子那首诗: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和你的心上人,一起走在街上。我们都是来人间历练的孩子,可谁能记得我们的曾经那样美好,那样纯粹,但一番历练后,我们便忘了自己曾经是个孩子,即使厌恶现在的自己,那又能如何,失去了好奇心,也便懒得动一身的肉,顺其自然罢了……

她不怕碰瓷,找麻烦,她看过书后给别人接生,用指甲油给别人填牙洞,她开了小型的女子学校,与她们慢慢的沟通她们未知的若干,她活的热热闹闹的,物质的贫瘠根本封不住她的生命力。这不是对事物的一时新鲜,更不是冒犯别人眼中的不可战胜的力量。她似一个源泉般的不断涌出清爽的甘霖,惠及他人,永不停歇。

她总是对任何有趣事情保持着体验的心态,越有挑战性,就越正中她的心思,找化石,捕鱼,考驾照……她已不再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女强人了,她俨然成为了自己的冒险家,一个探索者。有人说,撒哈拉这段时光是她最快乐的日子,可谁敢说她的每一分每一秒又不是最精彩的呢。

每想你一次,天上飘下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没有荷西的撒哈拉故事,终归是不完整的。本书的男主人公,嫉妒的让人牙痒痒,可假设他是你的另一半时,便不会有想象的那么可爱。我们终究不是三毛,而他爱的却只有三毛。延禧攻略中的袁春望对女主角说,她的一个眼神,他就知道接下来要干什么,而对她,也是这般。荷西和三毛他们可以像一个人一样活着,而两个人却又迸发新的灵感。他们历经过生死,却生死相依。在平淡不平凡的日子里,他们从不说我可以为你死,而当死亡真正来临时,他们成为了彼此的救命稻草。

这样的人可以拥有一切,也值得拥有。好奇心,冒险劲,创造力,鬼主意,这些生于生命源头的初心都寄托在她的身上,依附在她灵魂的最深处。而她只单纯的属于自己,是独一无的,是三毛。

第三篇:我心中的三毛,我心中的撒哈拉

我最欣赏的两位女作家是三毛和张爱玲,我觉得女性作家写作的视角是很特别的,她们的作品,就像是一潭水一样,看着平淡无奇,其实却是深不见底的,于无尽的平静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在平淡的阅读中就可以感悟到那种深入骨髓的忧伤,然而这种忧伤并不会使我们沉沦,它只会使我们感悟,领略生活的真正含义,这是现在那些华而不实的青春文学所无法企及的,是作者的所思所感所经历的事情深深的烙印在读者的心里形成的。

在这里,我只说三毛。

小的时候看过一部黑白电影叫三毛流浪记,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以至于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把两个三毛搞混掉了,上初中的时候才分清楚的(三毛的笔名源自她对于《三毛流浪记》这个故事的喜爱)。我记得是上初中时读的这本书《撒哈拉的故事》,书是我姐姐买的,无意间在家里看见就拿来读了,现在想来有

5、6年的时间了,

5、6年的时间足够我们去明白很多道理,即便那些记忆中的故事已经残破不全。

老师讲的其他的书大多没读过,我想了好久才想起来我读过这本书。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其中的几个故事,一个是讲三毛和荷西去海边抓鱼,抓到鱼卖到饭店了,然后他们又到饭店去吃饭,正好又碰到荷西的领导,他们为领导付了钱,回到家三毛把装账单的衣服给洗了,结果卖鱼的钱全都没了。还有一个是讲三毛去那边的公共浴室洗澡的,她讲到那边的洗澡的事情,使我到现在依然记得很清楚,那边的人是怎么用瓦片一样的东西来刮自己的身体,达到清洁的目的。为了写这篇文章,我特意又在网上找了这本书,大致的读了一下,所幸篇幅不长。我慢慢的读着,却再也不是几年前的那种心境,我想这就是成长和经历带给我们的吧。

三毛和丈夫荷西就这样在撒哈拉生活了很多年,条件艰苦,萨哈拉威邻居们也不尽如人意,但她却也能把自己的家打扮成沙漠中的一幅画,一个艺术馆,她也能和邻居们相处融洽,她能开着他们的“白马”横穿撒哈拉,她能从沙漠中,从萨哈拉威身上发现一个又一个故事。这不禁让我觉得一个人的生活态度真的能决定很多事情。要觉得生活是美好的,世界是美好的,我们就能经意或不经意地发现生活中点滴的美,我们的心中才会有活下去和活得更好的希望。我向往的不仅仅是撒哈拉那片古老而神秘的沙漠,我向往的还是三毛对生活的那种态度,还有她生活的状态,我觉得她很幸福。

我想每个人都有起自己对于生活的感悟吧,就像三毛在她的书中,并没有太多的提到她的感慨,但我们在阅读他的文字的时候,去真切的感受到内心的震荡,我就是共鸣吧。

我有感于三毛,大多是关于爱情吧,毕竟我现在是个在校的学生,还未走上社会,对于生活的艰辛或许体会真的不多。很多人说三毛是克夫的命,因为先是他的德国未婚夫在他们即将

第1页,共3页

将举行婚礼的时候死于心脏病,荷西又在他们结婚数年后死于意外,在她以后的生活中,虽然也有接触过几个不错的对象,但都没有结果,其实这只不过是迷信了命运给她开的玩笑罢了,人的一生,总会有那么几个巧合,只是不幸的是三毛命运中的巧合都发生在了爱情上吧。但其实我最喜欢她的,是她对爱情的执着。有一句话说,对于爱情的专一,并不是一个人一辈子只能爱一个人,而是爱一个人的时候就只爱这一个人。三毛是这样的一个人,很多人都知道三毛和荷西的爱情故事,殊不知三毛的爱情经历确实不止这一段,只不过,这一段爱的最缠绵,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三毛的第一本书《撒哈拉的故事》中窥见一二。我未经历过爱情,却对身边的很多人的爱情故事伤怀,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大抵如此了。

人们说三毛是一个只沉静在自己世界中的人,只一个人做自己的梦。我觉得这样很好,人活在世上,牵挂太多,终归会活得很不开心。我心中的撒哈拉,我想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撒哈拉吧,只是我们被太多的世俗所困扰,不能做到像三毛那样,如此炙热而热烈的爱着这样的一片土地,不惜抛开所有去拥抱它。我或许总是爱做梦,我希望有一天,我也可以有这样的生活,爱与恨不必埋藏在心里,即便是生活在撒哈拉一样的地方,即便我们会彷徨,会有无尽的生活带给我们的不痛快,我们依然拥有这样一片土地上,拥有自我,不需要太多的去修饰,生活就像一杯平淡无奇的白开水,每天面对的都只是生活。我经常在想,如果有一天,我可以抛开一切,提上行李到车站,买一张即刻就走的火车票,花光身上所有的钱,坐在窗口,欣赏沿途的风景,一个人去旅行,没有太多的烦恼和牵挂,就只是行走在路上,偶尔用文字记录下旅途中见过的人,发生的事情,这种生活,真的很美好。有一天,我将死去,我希望自己被埋葬在最后停留的地方,然而我的灵魂依然不会停止。我想三毛最想过的,是恣意的生活,她说:我用一生实现自己的梦,生命逝去的刹那永远地沉睡其中。我这样笃信于三毛,以至于我无法理解她的死亡。我特别欣赏文学家,我觉得作家是一种很无法言语的一类人,他们是最懂得生活的人,但很多真正的文学家的命运都是这么的坎坷,比如海明威,川端康成,海子,顾城,还有三毛。可能是他们对于生活看的太透彻,太明白了反而陷入了另一种绝望的深渊。

三毛橄榄树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我的故乡在远方

为什么流浪

流浪远方 流浪

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

为了山间轻流的小溪

为了宽阔的草原

第2页,共3页

流浪远方 流浪

还有还有 为了梦中的橄榄树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我的故乡在远方

为什么流浪

为什么流浪远方

为了我梦中的橄榄树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我的故乡在远方

为什么流浪

流浪远方 流浪

第3页,共3页

第四篇:《撒哈拉沙漠》读后感

跨越时空的爱恋 ——《撒哈拉沙漠》读后感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

——题记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用他独具诗意的眼睛向后世描绘了大漠的壮美;远方,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撒哈拉,一块神奇的地方,是我心灵向往的远方。

黄沙,驼铃,落日,还有从远古吹来的辽远的风,时时触摸我因不安而战栗的灵魂,可我不能前行。还好,有书,让我从书中寻找我梦的远方。

三毛,一个我从内心景仰的女子,特立独行,敢想敢做。她以一个女子独有的坚强毅然决然的抛弃繁华的都市生活,带着对大沙漠无穷的眷恋,一头扎进这片对她充满诱惑的土地——撒哈拉沙漠。

美好的梦想被现实击碎:黄沙滚滚、风声呜咽的恶劣环境,水源的奇缺、物质的匮乏;还有那置于大坟场的破旧沙土房:狭窄简陋,没有家具,没有床,顶上还有一个大窟窿……都没有浇灭三毛心中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她和荷西一头扎进去,甚至将生命中最神圣、最憧憬的婚礼也“搬”到了沙漠。在艰难的日子里,她和荷西动手设计房子,买石灰水泥糊墙、补窗户,用装棺材的外箱改做家具,到垃圾场拾汽车外胎自做“鸟巢”式的坐垫,巧用铁皮和玻璃自制风灯,用沙漠麻布缝制彩色条纹窗帘……以燕子衔泥般的韧性,一步步建设着充满情趣的“沙地城堡”。三毛说“在一年以后,已成了一个真正艺术的宫殿”,那是一中发自内心的对自己孩子般的赞扬。路人不住赞叹:“你把罗马建成了!”三毛自豪地回应:“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三毛,一个奇幻的女子。她眷恋这块土地,也把自己的爱播撒在这片土地之上。她用自己忧郁、细腻的笔触无声的诉说这片土地的落后、贫瘠,这片物质匮乏同时也是一片精神文明的荒漠。

三毛,是一个灵魂有香气的女子。她见识了繁华世界的灯红酒绿,也忍受的了贫穷世界的愚昧狭隘。不同的是,她身体力行,用自己的智慧和学识帮助他人。在迂腐愚昧的部落——撒哈拉威人愚昧思想的统治下,三毛见识了那些宁愿病死也不去看医生的妇女,原因无他,只是因为医生是男人。她笑称自己是“非洲女巫”,为贫瘠土地上饱受病痛折磨的妇女送去药物,解除痛苦。三毛,以一个女人特有的细腻,向我们描述了那些远离文明的封建与文明中的智慧,也让我们了解到了不同层次的文明的对比和碰撞。每读一篇,我都能感受到三毛心中那种难以言说的疼痛。经常被我用来表情达意的文字,此时竟显得那么无力。

读三毛的文章,灵魂仿佛经历一次洗礼:真实、灵动、细腻……就如一首曲子,辽远悠长。待想要表达时,却恍然不知如何表达。《撒哈拉沙漠》是一部游记,也是三毛与荷西爱的见证,每到一处,她将芬芳的爱四处播撒,所过之处,余香袅袅。

三毛就是这样以极大勇气和智慧行走在沙漠里,留下了一个个生动、浪漫、离奇的故事。她犹如开在沙漠里的繁花,到处绽放美丽,将生命高高举在尘俗之上,让那份浓浓的爱流淌在沙漠里……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苍凉的歌声响起,三毛,这个奇异的女子,以她芬芳的灵魂和博爱,穿越时空,向我走来……

第五篇:《撒哈拉沙漠》读后感

2013年,洋洋送了一本书——《撒哈拉沙漠》给我。在这之前,洋洋经常跟我提起三毛,说起她的经历。当我收到这本书时,我的脑海中就浮现出了这样一个画面——在夕阳金灿的余晖下,在浩瀚无边的沙漠里,一个来自台湾的追梦女子穿着一身洁白的连衣裙,一路奔跑,沙粒飞扬……

然而,当高考完,我真正地拜读《撒哈拉沙漠》,我才知道,三毛的梦,原来在那块贫瘠的土地上。她的外国丈夫——荷西,并不是一位浪漫主义者,撒哈拉沙漠——世界最大的沙漠,也不是一个拥有美好风景的地方,而是与世隔绝,远离尘寰的荒凉的荒漠。在那儿,昼夜温差极大,昼热夜冷。与我幻想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景相差甚远。在那儿,经济落后、资源贫乏。在那儿,没有水,邻居们身上用布包裹着散发着浓浓的“香味”。在那儿,没有知识,百分之九十的人都不知道自己的年龄,及其迷信。总之,一切人们所需要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滋养,在那儿都缺乏。

在《荒山之夜》中,荷西深陷泥潭,没有人帮助,反而惹来强盗……愚钝、迂腐、迷信、荒漠将撒哈拉的荒凉推向极点,三毛在那无边的荒凉面前,如同一粒沙般脆弱而渺小。然后在这紧急的时刻,三毛和荷西仍然挂念着对方的安全。荷西让三毛自己开车回去,而脱险后的三毛看着冻僵的荷西,情急之下用千斤顶将车子摇起,干着天下女人不敢的事——拆掉轮胎,撕开自己的裙子,把碎片系成绳子,硬把濒临死亡的荷西救了出来,奏响了一曲感人的“生死恋歌”。他们的爱还可以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看出来。他们牵手在沙漠的艰难岁月里,互相支撑,互相尊重,同舟共济,演绎着夫妻间可歌可泣的,真挚的爱情故事。可是现在很多的情侣却做不到这一点,他们或许因为一见钟情而在一起,彼此并不了解;他们或许因为流言蜚语而在一起,并没有真正明白自己内心的想法;他们或许因为孤单寂寞而在一起,只想有个伴儿。他们从相识到热恋再到分手,才经历了短短的几个月。他们经历不起生活的考验,吵吵闹闹,分分合合。他们只求轰轰烈烈的爱情。他们信奉着一句话——“只在乎曾经拥有”,却不曾明白爱的真正含义。在我看来,爱是两人对对方的崇拜,仰慕之情。最初的爱情会给人一生中最玄妙的感觉,最美好的记忆,这是任何亲人和其他朋友都无法给予的,但它终究归于平淡,归于两者之间相互的尊重与包容。我始终坚信一句话——平平淡淡才是真。在《素人渔夫》中,三毛还说过这样一句话:“爱情是一种奥妙,在爱情中出现籍口时,籍口就是籍口,显然已经没有热情的籍口而已,来无影,去无踪。如果爱情消逝,一方以任何理由强求再得,这,正如强收覆水一样的不明事理。”这就是在简简单单的生活中的爱情,不是要什么多好的物质生活。只要两个人能够在一起开心的生活久足够了。可是,现在又有多少人做到呢?很多人都说,选丈夫要看三有——有房有车有金。宁愿在宝马里哭也不愿在单车座上笑。唉,可悲,扭曲的爱情观!

在读《撒哈拉沙漠》之后,我读懂了三毛,读懂了她的美,她是一个灵魂漂泊的女子,去探索沙漠的奥秘,去体验沙漠风情,去寻找自由的生活。从她的身上我看到了她对生活的执着,追求,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向往旅行,梦幻着自己是一个背包客,去体验着异地风土人情。可是我们却只停留于空想,从未踏出旅行的第一步。当我们被问及为什么不去旅行时,我们总喜欢找各种理由搪塞别人,或缺乏资金或学习、工作繁忙或缺少一个伴侣。其实这一切都不是问题,只要你有一颗实干的心。我觉得我们这些年轻人真的有必要趁着年轻的时候到处去走一走,看一看,去接触外面的世界。好好地计划一次旅行,不需要去太远的地方,只要不是在你生活的圈子里;也不一定需要伴侣,因为没人会陪你一辈子,所以我们要学会适应孤独。一个人体会,一个人享受,一个人开心,其实也不错。

如今,我把这本书送给了我的好朋友,愿他好好珍惜这本书,认真拜读这本书。希望我们能在大学期间能正确对待爱情,不断丰富自己的阅历,留下美好充实的回忆,而不是空虚的日子和毕业后的后悔。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室内儿童乐园投资估算下一篇:水泥厂中控室岗位职责

热门文章

三毛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