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促进学生优质就业的实践做法

2022-11-11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则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安乐, 关系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然而随着我国的城镇化进程,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变成为高校重点工作之一。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高校毕业生的职业工作就更显得尤为重要, 仅仅依靠高校的就业部门及相关的职业指导课程是远远不够的, 高校辅导员在促进学生优质就业的过程中, 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紧抓思想教育, 落实职业指导

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的优质就业, 高校要保持职业指导的连贯性, 往往就业指导课程是分学期开展的, 而真当学生遇到就业问题时候, 在学校更多的还是征求辅导员老师的意见或建议。高校在校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辅导员工作的重心。首先就是对于学生择业心态的教育, 积极引导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培养学生正确的择业观, 树立“先就业, 后择业, 再创业”的就业思想, 改变眼高手低, 心高气傲的思想观念。其次, 思想教育工作要伴随着学生的整个在校期间, 要求具有连贯性的基础上要与专业紧密结合, 帮助学生正确定位, 把握就业方向, 解决学生求职面试过程中的各种思想顾虑。

学生从刚刚进入大学时候的无知, 茫然, 到对大学职业指导的渴望, 以及对职业指导提出自己的希望和建议, 都离不开辅导员老师的参与。辅导员应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 就业环境的变化, 政策的调整, 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开展长期的, 优质的服务指导工作才能够促进学生的优质就业。特别是在大三或者大四这个特殊而又十分关键的时期,

二、了解市场导向, 拓宽就业渠道

现在大学毕业生存在这样的一种现象, 热门专业找工作最难。这反应出学生在报考的时候对于专业的相关信息不了解, 也说明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存在“从众”心理的同时缺乏对市场的考察与调研。辅导员在“走出去”的同时也要“请进来”, 在了解优秀毕业生用人单位需求的基础上, 应依据高校学生特色, 结合专业特点, 广泛邀请用人单位到学校挑选毕业生, 不断的频繁的协助就业主管部门开展各种小型专场招聘会, 积极促进在校生就业。辅导员应加强学生就业信息的挖掘, 特别是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地区的人才市场需求, 为在校生就业提供就业信息与机会;加强与兄弟友好院校的联系, 保持与已经毕业学生的联系, 保持与学生家长的联系, 保持与政府机关的联系, 从多个层面, 多个角度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丰富的就业信息。辅导员应积极鼓励大学生参加“专业本”、考研、考博、“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组织选调等形式就业, 在拓宽就业深度的同时, 拓宽就业广度, 促进优质就业。

三、加强职业培训, 开展创业教育

高校的教育是以专业教育为基础的高等教育。长期以来, 无论是高等专业学校还是本科学校对于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的职业培训都十分重视。通过各种职业培训、校内培训与校外培训相结合的方式, 在校内开展实践课程, 在校外开展教学实习培训、毕业实习培训过程以及各种假期的实践锻炼, 不断丰富完善自己的职业能力, 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技术能力等等, 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满足市场的需要。我国对于大学生创业给予给大力支持, 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对于自主创业的大学生, 给予一定额度的贷款, 在税收上给予优惠, 在各种手续的办理中给予优先。高校辅导员要能够对于由创业意愿的学生给予专业的指导和培训, 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从而在政策, 技术, 资金等相对充足情况下, 鼓励大学生创业, 在促进创业的同时带动就业。

四、建立专业队伍, 发挥集体力量

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工作涉及到每一个学生的前程, 为了保障就业指导工作的顺利进行, 保障高校学生的高就业率, 高对口率, 就需要一个专业职业指导队伍。职业指导队伍的建设, 本着“专职老师与兼职老师相结合, 校内教师与校外专家相结合”的方式。其中, 辅导员老师如果不担任相关的指导指导课程就应该与专任教师多沟通;学校要选送教师到相关的行业的优秀企业中挂职锻炼, 学习先进的职业技能, 了解行业动态, 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对于市场的敏感度, 在制度上保障职业指导教师的先进性, 建立一支强大的校内专任教师队伍。在学校加强自身队伍建设的同时, 要积极与行业领头企业, 行业先进单位, 行业优秀个人取得联系, 充实到高校专任职业指导教师中, 不断提高职业指导教师的水平, 弥补校内职业指导教师的不足, 给学生最准确的信息, 最新的行业动态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以指导学生明确自身的职业定位与发展方向。

五、融入“企中校”, 参与“订单班”

“企中校”与“订单班”是高校为更好的培训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用人单位联合培养学生的模式, 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之上, 由学校与用人单位双方通过协议协商人才培养方案, 指定授课计划, 联合开发课程, 甚至出版教材, 充分利用双方资源, 共同教授、指导、培训学生的各项专业知识与技能, 最终按照协议要求定向就业的两种形式。“企中校”与“订单班”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 高校与企业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 联合培养高校在校生的一种新模式。“企中校”的合作形式, 主要是在企业中进行学习, 这些专业的特点就是在学校可以完成基本的理论学习, 但是受到办学条件、设施、专业性等因素的影响, 实践操作与技能锻炼无法在校内进行。于此同时, 在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 由于专业性质太强, 企业又很难招到合适的人才, 因此, 也愿意在培训学生的同时, 与学生、家长、学校以“企中校”的展开联合培养。“订单班”的合作形式, 是用人单位委托高校代为培养, 用人单位以各种形式向高校提供一定的物质支持, 而高校利用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 专为用人单位培养定向就业的人才。“订单班”与“企中校”不同的是, 在“订单班”中的学生更多的时间实在学校学习, 实践锻炼;“企中校”的学生则更多的时间在用人单位。

六、树立法制意识, 做好服务工作

目前, 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相关法律规章制度, 还不够完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 面临各种各样的就业问题, 在高校辅导员的职业指导工作中, 切实抓好就业形势与政策教育, 根据具体情况定期举办就业指导讲座, 分析就业形势, 确立正确的择业目标及定位。

辅导员要将国家的各种法律法规, 各种政策及时准确的告知学生, 使学生可以用法律的知识来保护自己。用人单位也要本着诚信的态度, 真实的提供各种就业岗位的信息以及各种保障。这也对于高校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要求在为学生提供信息之间, 对于用人单位要进行严格的考察, 确实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特别是在“企中校”

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 要求各个部门通力合作, 从校级领导到招生就业处, 到各个学院, 各个系的辅导员, 再到各个专业的专任教师, 从上到下, 通力协作。

同时, 各个部门, 要以就业为中心, 以全局观点认识职业指导工作, 构建“人人关心就业, 人人促进就业”的就业全员化机制, 广泛动员和发动全院广大教职员工支持参与毕业生就业工作, 从根本上解决就业单兵作战局面[8]。高校应大力完善服务体系, 创新服务手段, 丰富服务内容, 提高服务水平。

坚持以学生为本, 通过多种形式, 及时了解就业信息并公开发布, 为毕业生提供求职机会把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一切学生作为就业工作的理念, 为毕业生提供各项就业服务[4]。

总之, 随着时代的发展, 高校辅导员要通过创新思想观念、创新方法渠道、创新服务理念等来做好新形势下的就业工作[4]。在信息化时代, 辅导员应利用网络、在线咨询、飞信、微博、远程服务等新技术、新手段、新思路促进就业工作。

摘要:随着日趋严重的高校就业工作, 职业指导工作也越发困难。本文从高校辅导员的角度, 将班级管理与促进就业工作相结合, 从抓紧思想教育, 落实职业指导;了解市场导向, 拓宽就业渠道;加强职业培训, 开展创业教育;建立专业队伍, 发挥集体力量;融入“校中企”, 参与“订单班”;树立法律意识, 做好服务工作等方面阐述了辅导员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实践做法, 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优质,就业

参考文献

[1] 王爱民, 潘金云.多措并举, 促进毕业生就业[J].高教研究, 2011, 29 (15) :15-18.

[2] 梁铭阁, 周连弟, 李永金.构建“八大平台”促进大学毕业生创业就业[J].劳动保障世界, 2011 (3) :24-26.

[3] 向敬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促进高校毕业生诚信就业[J].职业教育, 2011 (9) 261-262.

[4] 许新国, 冯永红, 顾丽云.高职院校“企中校”教学模式中构建学生管理体系探讨[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12, 17 (3) :87-91.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基于SWOT-PEST矩阵的云南省西医专业留学生招生现状及策略分析下一篇:优化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