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文化论文

2022-05-15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英语专业文化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当今经济全球化使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显得更为紧迫和重要,但当前英语专业跨文化教学的现实状况焏需改进。为有效改善现状可从学校倡导文化教学、老师开拓多种教学方式、学生主动参与跨文化学习三方面进行改进。

第一篇:英语专业文化论文

英语专业文化教学的多元模式探索

摘要: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劳动力市场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加。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英语专业的发展以及人才培养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注重英语专业知识教学的过程中,还注重文化教学。因此,本文将简单探讨英语专业文化教学的多元模式,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英语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英语专业;文化教学;多元模式;结合

英语作为一种国际性交流工具,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而高校英语专业是英语人才培养的摇篮,因此,其教学方式和质量对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英语专业教学互动还是学生语言文化水平,都是非常重要的。由此可见,加强英语专业文化教学的多元化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英语专业文化教学现状及问题

现阶段,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文化教学主要是以英美文化为主,且该方面的内容是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但是经过调查和研究发现,各个高校只是在形式上向学生灌输英美文化,并没有更进一步地对文化的精髓进行理解,教学内容设计范围虽然广泛,但是深度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与此同时,在英语专业教学中也没有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导致文化教学起不到效果。引起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如:教学主体文化意识较为淡薄、文化教学模式较为单一等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了英语专业学生对文化的多元需求,进而影响了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

在现阶段的英语专业文化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第一,教学方法不够科学。教学方法陈旧是阻碍英语专业文化教学多元模式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教师方法的陈旧性使得无法对学生心理变化、学习方法变化以及学生对文化的需求等方面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使学生的英语知识无法得到全面提升,同时也不能对中华文化、英美文化等有更加深入的理解。第二,传统教学模式成为阻碍。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只注重英语相关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与学生的基本交流,主观意识较强,没有注重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导致学生无法通过学习提升自身的文化水平。

二、英语专业文化教学多元化模式分析

基于英语专业文化教学现状可见,在英语专业教学中融入多元模式的文化教学能够促进英语专业文化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一)借力文化教学目标,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文化教学不仅包括西方文化的传播,同时也包括中华文化的传播。中西方文化虽然有着一定的差异,但是在某些方面有着一定的相似性,这种文化现象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中西文化的对比以及对同类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在文化教学上,应当要注重相关目标的设定以及教学模式的选择,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第一,在英语专业教学中,除了要制定英语专业知识教学目标之外,还应当要制定文化教学目标,降低多元文化的冲击,加强文化教学的融合,为学生树立正确的英语专业学习目标。第二,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要采取复合型教学模式,不仅包括英语专业知识的教学,同时也包括知识表达、文化素养、技能本领等方面的教学。

(二)注重时效性,提高专业文化教学质量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教育领域也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加强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在英语专业文化教学多元模式展开的过程中,应当要借助网络时代的发展优势,加强学生跨文化语言的交际能力。互联网在教育领域的发展使传统英语文化教学受到了一定的挑战,传统教学方法以及教材中的不足逐渐显现,学生很容易造成对国外文化认知的偏见以及知识结构的不完整。因此,高校英语专业教师应当要提高文化教学的时效性,及时对文化教学模式及方法进行改革,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借助互联网资源来对文化教学进行补充,提升文化教学的整体地位,让学生能够更多地接触到中西方文化,以便加强自身英语专业能力、外交能力乃至中华文化传播能力。此外,“时效性”也包括课堂教学时间的时效性,教师应当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文化,同时利用课下时间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中西方文化,与英语专业知识有效结合到一起,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这样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的交际能力,同时也能够加强我国文化的有效传播。

(三)突出管理联系性,加强英语专业教学

在英语专业文化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加强管理的联系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高校应当要适当引入“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交流互动方式,加强对文化教学的管理。比如:高校英语专业可以与综合院校之间展开有效交流,让学生能够通过专业选修的形式来到综合类大学中进修,以便掌握更多的英语专业所需要的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综合素养。与此同时,还应当要强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更加合理地对文化教学进行管理,适当增加相应的文化教学课程,培养学生专业文化能力,使其不仅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同时也具备更加全面的专业文化,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总之,在我国当前的英语专业文化教学中,很多高校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及模式都相对陈旧,无法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加强文化教学。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教师需要设定合适的文化教学目标,并注重文化教学的时效性,借助管理的联系性来加强英语专业文化教学,促进其多元模式的建立,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雪蓉.英語专业文化教学的多元模式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16 (S1):119-120.

[2]范丽军.高校英语专业文化教学的多元模式探索[J].英语广场,2016 (11):64-65.

[3]郑小龙.多元文化视角下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研究[D].中南大学,2013.

作者:吕惠聪

第二篇:跨文化交际与英语专业教学

摘要:当今经济全球化使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显得更为紧迫和重要,但当前英语专业跨文化教学的现实状况焏需改进。为有效改善现状可从学校倡导文化教学、老师开拓多种教学方式、学生主动参与跨文化学习三方面进行改进。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英语专业;英语专业教学

当今经济全球化毋庸置疑,世界各国在各领域的交流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各国交往中起到的桥梁作用不言而喻。在新时代下,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既需要提升他们的英语语言知识水平又要加强其跨文化交际能力。但传统英语专业教学中对其重视度不够,因此培养英专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完善学生综合素质更符合现代化的教育要求,能更好地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概念

吴为善、严慧仙在《跨文化交际概论》中指出,“跨文化交际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这一概念强调交流者需要有来自于不同文化圈的差异。文化圈既包含思维习惯、价值观、生活方式还包括人际交往。其中人际交往是跨文化交际中最容易引起矛盾与冲突的部分,因此人际交往的学习也是跨文化交际学习的重中之重。

跨文化交际不仅是文化之间的交际,也是技能方面的交际,其中就包括理解并得体运用另一种文化的能力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语言能力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核心与基础,但非语言交际能力也不可忽视,在朱迪C·皮尔逊看来,“7%的情绪信息由语言传递,其余的93%要靠非语言手段来传递。”非语言交际能力对语言交际行为起着很好的辅助作用,特别是在交际有障碍时往往不可替代,它包括副语言,如沉默,话题转换;体态语,身体各部分的动作;客体语,如皮肤颜色的修饰,身体异味的掩饰、衣着、化妆等;环境语,如空间信息,身体距离等。交际者只有将文化与技能的融合才能称得上是一名合格的跨文化交际者。

二、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教学现状分析

在大学中,专四专八标准化考试的通过率仍是评价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的主要标准。在英语专业教学中,老师注重对语言知识的传授,甚至是做题技巧的研究反而忽视了语言知识所依托的文化背景;而学生为了通过考试取得高分更是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做题,追求标准答案。造成老师以讲授应试为主,文化知识讲授为辅,导致学生文化知识不全面且交际能力没有得到实际的培养。

有一些学校意识到中国英语教师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后,希望通过外教授课来改进,但往往不尽如人意。例如:在我国英语课上,外教表现很随意,他们或坐在桌子上进行授课,或一边嚼口香糖一边上课。在课堂教学中,外教与中教相反,其往往将讲解量减少到最少,鼓励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交流观点并推选学生代表上台发言,课后让学生去查找相关资料,为下次课堂做好充分准备工作。对此很多学生无法适应,并不能完成外教所布置的课后作业,有的甚至认为外教课堂毫无意义,外教未尽其职。这是因为在传统课堂中,中教是严肃的,学生尊师重道,习惯于老师教授而不是自己掌握课堂时间。

造成上述多种教学现状的原因一方面在于中教仍沿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忽视了跨文化交际知识的教学,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生也没有意识到外教在课堂中注重培养思辨能力、创新性、自主学习能力等课堂文化;另一方面学校没有对教师关于跨文化交际知识的具体授课内容提出规范性要求,由此造成中教不教授文化知识,外教随意教授的现象。

三、英专跨文化交际教学的改进措施

从实施教育主体和接受教育群体来看可以分为学校、老师和学生三个方面,那么改进英专跨文化教学即可着重从这三方入手。

(一)学校倡导文化教学,导入文化教育

文体学专家王佐良教授在《翻译:思考与试笔》中表示,“他(翻译工作者)处理的是个别词,他面对的是两大片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否薄弱也反映在他们对一门语言有没有实质性的了解。保证英专学生专业考试的高通过率不应视为英语教学的唯一目的,学校应倡导学生习得知识的多元化,承担起构建一座沟通母语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桥梁。要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英语教学的一项任务,重视英语文化教学,以文化知识为起点,文化意识为桥梁,文化理解为目标,有计划有目的、有层次地将文化内容纳入教学之中,让学生能真正了解到中西文化的差异与魅力。

(二)老师开拓多种教学方式,输入跨文化知识

面对更高的文化教学要求,老师就要开拓多种的文化教学方式。直接教授文化知识是教学中的重要一环,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书本往往是最好的老师,老师可以结合教材资料,充分挖掘知识点与背景文化之间的联系为学生进行讲解,例如:单词的由来、神话故事与西方宗教文化、风土人情、民族性格、价值观念等等,由此激发学生,使其乐于参与课堂文化学习。老师也可借助多媒体来播放西方影片、歌曲等展现现代西方人的生活状态,使学生对异域文化的了解不止停留在过往或是书本,而是能将古代西方文化與当下现代文化、书本中的和现实的相贯通。同时鼓励学生将所学进行运用也是加深对西方文化了解的一种重要方式,老师可以利用课下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课外活动,例如:排演外国文化剧、诵读外国文学作品、就中西某一方面文化差异展开探讨与学习,通过这些活动增强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和对中外文化差异的认识。

(三)英专学生主动参与跨文化学习,接受跨文化知识

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该改变传统观念,应主动利用多渠道学习和接受跨文化知识。英专学生应该意识到英语的学习不只是简单的背诵单词、句型和语法,文化素养的提升在人才的培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它包括要有清晰的跨文化意识和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满足新时代对英语专业人才的要求。为此英专学生课堂内、外要加强学习,可以运用互联网进行线上选择性的学习国内、外课程,比较本国与外国文化的异同加深理解。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也要善于利用外教资源,主动与老师交流不仅学到地道的语音、表达,更能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不同的社会文化。外教可以作为跨文化沟通的桥梁更加直接的展现中西文化差异,学生也可对于不理解的文化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从而培养跨文化素养。

四、结语

语言的习得是为了加强文化之间的沟通,面对东西方人在思维方式、价值观、生活方式上都显现出明显的差别,在全球化的今天跨文化交际技能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素养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一部分,除了语言知识外,学生应该对外国文化有很好的了解,并能在恰当的场合运用适宜的交际策略进行跨文化交际。这就要求学校、老师、学生在“教”与“学”两方面共同探讨、积极改进,从而培养出一批符合国家发展要求的具备较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英语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吴为善,严慧仙.跨文化交际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2]姚丽,姚烨.英汉文化差异下的英语教学探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4.

[3]葛瑞红.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分析[J].安徽文学,2016,(06):145-146.

[4]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5]石英.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研究[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11):72-75.

[6]张树光.大学英语教学和文化背景知识输入[J].赤峰学院学报,2014,(10):212-213.

[7]颜宝琴.从中西茶文化差异的角度看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思考.探索,2016,(06):259-260.

[8]马春花.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素养培养[J].英语广场,2015,(12):108-109.

作者:王宇洁 张玉兰

第三篇:英语专业口译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研究

【摘要】在英语专业口译教学中,很多学生无法顺畅地用英语表述与中国文化相关的内容,可见我国传统文化在口译课堂上的缺失。本文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即合理选取教材、在口译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以及提高教师汉语文化素养。

【关键词】英语专业;口译教学;中国文化

【作者简介】黄婷亭(1989.11-),女, 汉族,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助教,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

在新的时代下,学生的任务应该是学好英语,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国文化走出去”。所以,在口译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本文将就此展开讨论,分析口译教学中中国文化缺失的原因并提出对策。

一、高校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缺失的原因

1. 口译教材中缺乏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教材是教学理念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和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很多口译教材主要是针对不同的主题进行对话练习、篇章练习以及口译技巧的讲解。以宴请口译这一主题为例,书中只是罗列出各种菜肴的中英文翻译,可以让师生在练习中直接使用。大多数情况下,并无不妥。然而,对于一些蕴含中国文化典故的菜品,如夫妻肺片和东坡肉,若没有相应的背景知识介绍,在真实的口译场景中,学生不仅无法准确传达中华文化的精髓,更有可能闹出笑话。

2. 课堂内外缺乏中国文化渗透。“口译是一种即时、动态且复杂的交流状态,与笔译相比,口译具有即时性的特点。口译人员作为协调者,必须准确理解原话并迅速地把听到的信息由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这个过程中对译员的听力、词汇、翻译技巧和表达能力都有较高要求。针对口译的特点,教师应将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记忆能力、掌握翻译技巧及提高表达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指导学生针对以上内容进行大量科学系统的专门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译能力”。因此,在传统口译课堂中,关于技能的训练较多,对文化内涵的渗透较少。在课堂之外,学生们的校园活动大多是唱歌比赛、篮球比赛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较少。

3. 教师的汉语文化素养需要提高。一方面,经过多年的英语学习,教师自己浸润于英语语言和西方文化中,难免忽略对汉语的学习,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不够深入和透彻。另一方面,“对于我国现有的英语教师而言,他们接受英语教育的时候,受国外英语文化影响较大,认为只有了解国外文化,才能学好英语,在这种情况下,就会造成其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中国文化的渗透”。若要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首先要提升教师的汉语文化素养。

二、口译教学的对策探索

在口译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的翻译技巧,也要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要担负起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故中国文化的渗透具有必然性。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下面将探讨在口译课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实施策略。

1. 合理选取教材。教材内容方面应该考虑中国文化的比例,中英文化的输入需要平衡。书中要包含口译技能的讲解练习,以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也要涉及传统文化的介绍,以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还可给学生补充一些材料,如《英语畅谈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化关键词》等,此类书中包含许多对于中国文化的解释和相应的翻译,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背景知识,让他们能够准确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基本概念的特定含义,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程度。

2. 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课堂上能够传递的内容也是有限的,故而将文化与教学相结合非常必要。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模式,兼顾口译技能的提升和传统文化的输入。可以要求学生用英语讲述中国传统故事,如刻舟求剑、邯郸学步、凿壁借光等,兼顾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英语能力的提升。也可组织中外学生交流活动,比如由中国学生带领留学生参观当地博物馆或美术馆,全程陪同和讲解,实地实景讲述中国故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教师亦可组织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或诗词大赛,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更好地渗透中国文化。

3. 提升教師汉语文化素养。提高英语教师的文化素质是加强对学生的文化教育的基本前提。外语教师不应只关注外语水平的提高,同时应该注重汉语知识的储备。英语教师参加的培训学习主要是关于外语教学和研究的,与中国文化相关的比较少,故学校应提供更多机会,鼓励并组织外语教师参加汉语甚至是对外汉语的培训,提高其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教师自己更应该广泛阅读,深入研究,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提升双语文化意识,从而更好地服务英语教学。

三、结语

“翻译是语言的沟通,更是文化的沟通,只是精通英汉两种语言不足以适应时代发展需求”。英语专业的学生既要学好语言,更要精通文化,作为中外沟通的桥梁,要致力于传播中国文化,助力民族复兴。英语教师亦要不断学习积累,在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为国家培养复合型的全面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剑.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汉语文化输出研究[J].语言艺术与体育研究,2015(11):393-394.

[2]严晓江.如何在翻译教学中弘扬中国文化[J].延安大学学报,2013 (1):122-124.

[3]姚向礼.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渗透[J].高等教育,2018 (3):144-145.

[4]张永敏.浅谈大学英语口译课堂教学[J].新西部,2013(32):150-151.

[5]朱丽云,徐静娴.“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研究[J].英语广场,2019(10):24-26.

作者:黄婷亭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华为企业文化论文下一篇:酒店市场营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