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体系改革调研报告

2023-02-27

报告是日常生活与学习的常见记录方式,报告有着明确的格式。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怎么样正确编写报告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课程体系改革调研报告》,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

第一篇:课程体系改革调研报告

《经济法学》课程体系改革论证报告

一、课程体系改革的动因

(一)适应现代法学素质教育的要求

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这一决定的实质就是强调将应试教育单一的教学目标转变为素质教育开放多元的教学目标。随着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构建和法治化进程的渐趋加快,社会对法律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现代法学教育的目标也应由单一知识型向综合素质型深刻转变,即融传授法律知识、培养运用法律的能力和提高法律职业素质于一体。这就要求经济法教学也要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手段,探索素质教育培养途径。

(二)因循经济法学科的特征

1.内涵与外延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体系庞杂。经济法产生于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历史背景,是调整需要由国家干预的特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因需要由国家干预的经济关系的内涵与外延取决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形势,故经济法作为一个部门法所涵盖的法律内容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加之各届政府、各位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经济法本身的内涵理解有所不同(如有的学者将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均纳入经济法的范畴之中),从而使得经济法学科的内容非常广博,体系异常庞杂,且知识的跨度非常大,缺乏如民法、刑法那样从总论到分论脉络清晰的体系框架,这就要求经济法的教学必须讲求体系清晰,充分体现经济法为“国家干预经济之法”的本质特征。

2.与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实践性较强。经济法学科涵盖了与我们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的诸多法律知识,如公司(企业)法、破产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广告法、房地产法、证券法、银行法、税法、价格法、对外贸易法等等,而这些法律又是司法实践中经常适用的,因此实践应用性较强。这就要求在经济法教学中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将枯燥的法学理论和法律条文转变成解决实际经济法律问题的知识和能力。

3.与经济学等多学科紧密联系,所涉的知识领域广泛。经济法是国家干预经济之法,是为适应和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法律,其制定和实施有着深厚的经济学根源。同时国家干预亦有失灵之处,因此为提高国家制定和实施经济法律政策的有效性,必须借鉴和吸收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这就要求在经济法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向学生传授必要的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以帮助他们理解经济法律制定和实施的背景。

(三)反思经济法教学的现状

经济法学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在我国建立起来的一个新兴的学科,由于理论研究的不足和实践中对经济法理解的偏差,使得经济法的教学缺乏应有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1.教学内容混乱。经济法的立法、研究与教学是于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才产生的,而在我国,这门学科教学、研究的开展则是在改革开放之后。由于研究的时间较短,理论体系尚未完善,不仅与民商法等学科的边界尚未完全厘清,而且经济法学研究内部对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基本原则、体系构建等基本理论问题亦存在诸多分歧。因此,各经济法学者和教师在编写教材和讲授《经济法学》课程时往往按照自身的理解,自成体系,且在外延上存在较大差异,学生往往陷入学者们的理论研究丛林之中而不得经济法之最基本要义,不利于其学习、运用经济法律知识解决实践问题。

2.经济法内涵把握存在严重偏差。实践中普遍存在僵化地认识经济法应用型学科的特征,将经济法律知识介绍的全面化、表面化和简单化等同于能力培养的应用化,很多教师采用“大

经济法”,即经济法是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的观点,以求经济法律知识介绍的全面性,却往往使学生无法准确把握经济法的内涵本质、法律价值和功能,将经济法等同于“与经济有关的法”,从而偏离了经济法教学的正常目标。

3.满足于经济法律知识的简单介绍。很多教师满足于简单介绍经济法律知识,而未能适当地阐释立法的精神和原则,帮助和引导学生去真正理解法律的内涵,提高其应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导致学生往往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或死记硬背以应付考试或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只能僵化地套用法律规定,无法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经济法律适用的要求。

4.倾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因受大陆法系概念化、程式化传统法学教育模式的影响,很多老师采用了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注重于向学生传授系统的、逻辑严密的经济法学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学习过程中学生内在智力的开发以及法律思维素质的培养,使得很多学生只会死记硬背法律条文,而缺乏思考和解决经济法律问题的能力。

(四)契合我院经济法教学的要求

作为公安院校,我院是以教学为主的专业高校,应以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为主要目标,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应用能力较强、知识面较宽等特点。因此,作为法学十四门核心课程之一的经济法学的教学应着眼于传授经济法律知识、培养运用经济法律的能力和提高法律职业素质于一体的法学素质教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以“立足实践、开拓视野、传授方法、注重应用”为宗旨,以能力塑造为本位,强调经济法知识介绍的全面性、系统性和实务性,旨在使学生对经济法的学习形成了一个从点到面、从关注现象、思考问题到掌握知识、分析运用的系统的良性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经济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经济法学课程改革的目标

基于上述原因,并结合经济法教学与研究的最新成果以及多年教学的实践,立足于充实和完善课程的内涵建设,借助于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我们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紧密结合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实践,对经济法学这门课程的体系和内容作了全面的规划与优化,旨在实现下列目标:

(一)夯实基础

虽然法学教育与职业教育高度统一的美国法学教育倍受推崇,但在我国目前法学教育起点低(法学教育的起点为无社会经验和其他学科专门知识的初中、高中学生)、教学目标多元化、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状况下,法学教育仍应采取基础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即在坚持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成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法学基础知识教育仍是基础和根本。因此,我们进行经济法学课程改革的立足点和基本目标是夯实经济法律理论基础,让学生对经济法的内涵、体系有全面而系统的认识和理解,这是运用经济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前提。

(二)拓展视野

如前所述,经济法较之民法、刑法等其他传统法学学科所涉及的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知识更为广泛,而这些知识对于正确理解和应用经济法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的经济法教学往往只强调其作为法学学科的属性,而忽视了其与社会经济实践的联系性,因此在教学中只注重对经济法律知识本身的讲解和灌输,使得学生往往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加之经济法律变化很快,往往是学生还没毕业,所学的经济法知识就已经过时了。有鉴于此,我们对经济法课程讲授的内容进行了全面的更新与优化,融入许多关于经济法律制定和实施的背景知识,并借助小组化学术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去关注社会、思考法律问题,学习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其目的就在于尽可能地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将经济法单学科的学习转变为对经济学、社会学、诉讼法学等多学科的全面学习,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相关知识的整合程度。

(三)增强实践能力

随着现代法学素质教育目标的确定以及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的建立,并且鉴于经济法实践性强的学科特征,我们在保证必要的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运用案例教学、模拟法庭教学、组织学生旁听、观摩法院审理等多元化手段,旨在帮助学生将枯燥的法学理论和法律条文转变成解决实际经济法律问题的知识和能力,提高其法律职业素质。

三、经济法课程体系的构建

经济法学作为教育部确定的14门主干课程之一,担负着培养学生经济法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任务,是学生接受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训练,培养运用法学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同时,经济法学较之于其他课程还是一门新兴课程,各种学术观点纷呈叠出,我们在总结比较各方观点、各种理论体系的基础上,以李昌麒教授的“需要国家干预论”为基础,以向学生全面、系统地介绍最能反映经济法内涵和本质特征的法律知识为目标,力求行成一套具有特色的教学体系。

(一)课程体系的安排

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开设的《经济法学》课程包含的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课时数为:

1.课程使用教材:谭玲主编:《经济法学》,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3月版。

2.总授课时数:8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学时68学时,实践教学学时12学时。

3.在课程内容体系上主要从四个部分展开:

第一部分:经济法基本理论:介绍经济法的兴起、定义和调整对象、基本原则、法律地位、体系构成等基础理论(4学时);

第二部分:市场主体法律制度:介绍各类企业法律制度(18学时);

第三部分:市场规制法律制度:介绍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产品质量法律制度、房地产法律制度、证券法律制度等内容(30学时);

第四部分:宏观调控法律制度:介绍财税法律制度、金融法律制度、价格法律制度等内容(16学时)

4、实践教学安排:模拟法庭(4学时)、小组化学术讨论(4学时),案例分析(4学时),此外,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旁听、观摩法院诉讼案的审理、裁决,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法律工作者开设专题讲座,以开阔学生的眼界。

(二)课程体系解决的重点和难点

课程解决的重点:鉴于经济法是一门新兴的发展中的学科,对此,法学界对经济法存在不同的认识,因此我们力求从中国的国情和现实的经济立法现状出发,兼收并蓄国内外经济法各种观点,力图构建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理论体系和制度体系。重点解决经济法的基本理论范畴和经济法制度体系建设。在经济法的基本理论范畴方面,主要解决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经济法基本原则、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等基本问题;在经济法制度体系建设方面,主要解决经济法主体法律制度、市场规制法律制度、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等。 课程解决的难点:

1.解决国家如何正确行使干预权的问题。由于经济法是国家干预经济之法,对此容易引起人们的歧义。为此,我们将围绕着国家干预是尊重市场体制的干预、国家干预是授权和限权有机结合的干预、国家干预与经济自由是有机统一的主要内涵来开展教学活动。

2. 充分认识经济法是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双重干预之法,是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辨证统一之法,是自由竞争与秩序调控均衡协调之法,是私法与公法互动交融之法。

3. 运用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从多维度揭示经济法的本质属性。

4.正确处理经济法与民商法、行政法和社会法的关系。鉴于经济法是一门新兴的发展中学科,对此,法学界对经济法存在不同的认识,因此,我们将通过介绍最能体现经济法本质特征的内容以阐释经济法与民商法、行政法和社会法的关系问题。

(三)课程体系的特色

1.优化经济法学理论教学体系,体系完整,结构清晰,突出经济法内涵和特征。经济法是一门内容繁杂的综合性学科,横跨市场主体法、市场规制法、宏观调控法等诸多领域,我们通过对其进行选择、精简,立足阐释最能体现经济法内涵的内容,发掘这些制度中所体现出的经济法(或国家干预)属性。并将之体系化,在保持内容全面的同时,力求重点突出,使学生可以获得关于经济法最基本的知识和系统的认识。

2.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实践,有利于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协调和统一。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所选择的讲授内容均与社会经济生活紧密联系,是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司法实践中经常用到的法律知识,为开展实践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反过来,实践教学的开展又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从而使得理论教学能与实践教学相得益彰,增强了教学的有效性。

3.与相关课程合理衔接,优化法学课程体系建设。在课程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经济法是“调整民法无力解决的、需要由国家干预的特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并以此为界分的标准,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与民法、商法、行政法、劳动法、环境法等其他课程相协调。

我院经济法学课一般是在第三个学期开设,在此之前,已经开设了民法学课程,与此同时或之后将开设商法学、行政法、劳动法、环境法等课程。为此,我们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简单重复其他课程所要涉及的制度,而重点讲授这些制度中与国家干预相关的内容。具体而言:

(1)凡先行课程(如民法)讲授过的内容一般不再重复,必要时作简单的提及:如在民法总论部分已经介绍过“合伙”,在经济法课程中即以与公司企业进行比较的方式简单提及。

(2)凡是后继课程将要讲授而与经济法相关的内容,则按照经济法的内涵界定进行分配和取舍。例如经济法学和商法学都要讲授公司法、证券法的内容,在经济法课程中着重从国家宏观调控、市场规制的角度讲授市场监管的内容,而商法学则从商组织、商行为的角度介绍微观的具体制度,而对于票据法这类偏重于商行为规范的内容则完全放在商法学中讲授,经济法学则不再重复。(3)对于内容相对独立、已开设专门课程的内容,如劳动法、环境法等,则在经济法课程中不再讲授,仅在“经济法概论”部分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简单介绍,从而避免重复,优化教学资源。

四、经济法课程的内容特色

根据上述经济法课程体系的构建,我们通过多种途径和多种教学手段,不断地充实和完善经济法课程的内容,形成了广泛性、纵深性、新颖性、及时性、有效性的内容特色:

(一)广泛性

鉴于经济法与社会经济生活和其他学科的密切联系,我们在讲课的过程中,不仅讲解经济法律的知识,而且通过课堂讲解、小组化学术讨论、开列书目,指导学生课后自学等方式,尽可能地向学生介绍相关的经济学、社会学等知识,如股票、债券和基金的基本知识、现代公司的经营策略、国有股减持、商标侵权的方式及认定方法、商业秘密的保护策略、商品房购买中的风险防范、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金融危机等等,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其学习经济法律知识的积极性。

(二)纵深性

我们在注重知识传授广泛性的同时,并不满足于简单的知识介绍,而是运用经济学基础知识和法学基本原理,分析现行立法利弊,对经济法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予以诠释,通过观点介绍、争议评析等方式,寻求晦涩法律条文中的立法思想和法律精神,并重新审视和总结以往的立法经验,引导学生学会去理解法律制度背后蕴涵的法律精神和法律原则,学会探讨和分析各项法律制度的合理性、效益性以及存在的不足,学会将具体的社会生活现象提取为抽象的法律关系,学会用理性的思考代替感性的思考,学会用法律的评判代替道德的评判,从而为日后的法律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三)新颖性

我们在介绍经济学、社会学的知识作为学生学习经济法律的同时,将经济学中的成本-效益分析法、制度分析法、供给-需求分析法、公共选择分析法等方法运用到经济法律制度的讲解之中,给学生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在开拓其视野的同时,也让其对相关的法律知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及时性

1.关注前沿热点问题。随着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经济法也面临层出不穷的热点问题,如食品安全、证券市场虚假陈述、商业贿赂、商业欺诈、税制改革、金融自由化等,我们都及时地将这些前沿问题融入教学之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热点问题,开拓学生的思路。

2.反映最新立法动向。我们在全面介绍经济法律知识的基础上,吸收了当前的最新立法,或将具体内容融合于课堂讲授之中,或将法律法规索引于参考资料中,并对正在或即将进行的立法动向作出了说明,意在引导学生学会了解、关注经济领域的立法动向。例如公司法、证券法、个人所得税法修订之后,我们均在第一时间内向学生进行介绍。

3.吸收最新的教研和科研成果。经济法学是一门新兴的发展中的法律学科,教学研究和学术研究非常活跃。我们注意跟踪学术前沿,同时注重科学研究,将经济法的最新理论成果贯穿到教学中,实现经济法科学研究与经济法教学的紧密结合。

(五)有效性

鉴于经济法实践性和政策性相当强的特点,我们随时注意把握立法与司法动态,将司法实践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融入课程内容中来,供学生思考和讨论,力求使他们所学到的知识与司法实践相接轨,提高知识适用的有效性,从而增强其法律职业能力。

五、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情况

为配合上述经济法课程体系改革,改进和完善经济法教学,我们开展一系列教学研究活动。

1.开展模拟法庭教学研究。为提高学生的法律实践应用能力,我们将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引进经济法的教学之中,连续十年在学生中开展模拟法庭教学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谭玲教授和范湘凌老师共同申报的教研课题《<经济法学>课程模拟法庭模式研究》,获得2005~2006校级教育教学研究重点资助项目(粤警院【2006】12号文),她们合作的《范例教学理论在经济法学教学中的创设性运用——法律专科模拟法庭教学法探微》荣获“广东警官学院2005教育教学研讨会”论文评比一等奖。

2.开展小组化学术讨论教学研究。为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自觉、自主、自立地学习经济法律知识,我们借鉴德国、法国等国家法学教学的方法,结合现代法学素质教育和我院学生的培养目标,探索和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小组化学术讨论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开设专题学术讲座。为将经济法的教学引向深入,进一步提高学生关注社会、学习经济法律知识的积极性,谭玲教授在法律系的教师中率先给嘉禾校区的学生开设了多个学术讲座:《产品责任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安乐死立法的价值评断》等,受到了学生的广泛好评。

4.积极参加学术研讨活动。为加强与各高校经济法研究学者及教师的交流,提升自身的学术水平,我们每年均派教师参加中国法学会经济法研究会、全国政法院校经济法研究会等学术活动,并于2004年11月1日-3日成功地承办了“全国政法院校经济法研究会2004年广州年会”,大大提升了在同行中的影响,而且我们及时地将参会获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信息反映到教学中,做到 “以教带研,以研促教”。

5.积极参加各类法律培训。法律法规更新较快是经济学科区别于其他法律学科的一个重要特征。为及时更新知识内容,反映立法动向,我们的教师积极参加各类新法的培训活动:如2003年谭玲教授到北京参加了教育部和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举办的“高等院校民法骨干教师

培训班”;2006年2月19日至21日,范湘凌老师参加了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主办的新公司法、新证券法培训活动。参加培训的教师及时地将立法的最新动向引入了教学当中。 http:///law/Jpkc_law1/cailiao/06_jxffysd/jxffysd2-1.htm

第二篇: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调研报告

一、调研报告研究背景及方法概述

二、专业需求论证

(一)产业背景

(二)社会需求

(三)行业前景分析

(四)人才需求分析

(五)专业定位分析

(六)学校背景分析

三、企业调研概况

四、调研分析归纳

(一)培养目标

(二)就业面向

(三)职业能力

(四)专业行动领域

五、措施和对策

(一)调整专业建设目标

(二)构建“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四)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五)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一、调研报告研究背景及方法概述

二、专业需求论证

(一)产业背景

(二)社会需求

(三)行业前景分析

(四)人才需求分析

(五)专业定位分析

(六)学校背景分析

三、企业调研概况

四、调研分析归纳

(一)培养目标

(二)就业面向

(三)职业能力

(四)专业行动领域

五、措施和对策

(一)调整专业建设目标

(二)科学合理安排专业课程体系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四)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五)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第三篇:汽修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方案

盘县职业技术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方案

一、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

我国传统的汽修课程教育模式是以“知识为本位”,强调根据汽车维修专业各学科的基础性、系统性、完整性、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汽修基础专业知识和基本理论。尽管这一体系考虑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认知的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的情况,方便教学管理、节省财力等因素,但由于课程内容的编排,是根据结构庞大且逻辑严密的学科顺序,这对学生来说,虽然学到的知识体系是完整的,但对所要从事的职业行为过程来说却是支离破碎的。

以课程为中心,课程界限分明,各课程之间、理论课与实习课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的授课方式,强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采用“填鸭式”、“一言堂”的教学法,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其存在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尤其体现在汽车维修专业,操作实习课程将汽车实际维修工作过程分解后再分别进行,无法体现汽车维修过程的完整性,维修技术的掌握周期长。因此,对汽修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

二、项目式教学法的探索

项目式教学法提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开展学习,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其以独立技术为单元的课程体系充分体现了职业工作的行为过程,解决了现有教学模式的不足,更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需要。针对传统的汽修课程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我们在项目式教

1

学方面进行了实践性探索,具体做法如下:

1、教材的选用

教材,作为教师和学生据以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它的选择甚为关键。现行职业教育培训教材的内容结构基本上是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的“压缩本”,大多数的职业学校仍在按照学科系统化课程和教材按部就班地教学生、考学生,技能人才培养效率低下,中高级技能人才长期供不应求。近年来,不少学校对传统教材进行改革探索,但还是停留在某些章节的“加”、“减”,或只对版面加以设计,使之生动活泼一些。但是,知识和技能的融合不是简单的机械的拼凑,而是靠教材开发者对职业活动的理解与把握。

目前缺乏与项目式教学相配套的教材,为确保项目式教学的实施,因地制宜开展教学,我们根据项目式教学需要,正组织子模块教师编写《汽车维修实训》、《汽车销售基础》、《汽车发动机与技能训练》、《汽车底盘与技能训练》、《汽车电器基本技能训练》、《汽车新技术与技能训练》等几种项目教材。

2、实训场地的建设

好的教材必须有好的课程实施环境相匹配,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教材的改革必须与教学的整体改革同步,才能使整个教学资源得到改造和提升。建立设备齐全、现代化的实验室、实训中心,也是搞好项目式教学的根本保证。

我校组织实验实训教学、各项社会实践活动的同时,对多项技能进行了专门训练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动手操作能力,建设专业教

2

室,实行“讲练一体化”。每个项目都有专门的专业教室,按照专业环境要求,布置挂图,配备必要设备、工具和教学模型,把理论教学搬到专业教室和实验室里,为项目式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师资队伍的提高

实行项目式教学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这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成为既要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又要有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的“双师”型教师。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专业、系统的理论知识,还必须具备高级修理技工的操作水平,保证授课过程中进行准确、熟练、规范的操作。

因此,汽车专业教师必须提高自身专业理论水平与实际操作技能,把两者融为一体,努力通过“讲师/技师”的“双师”评定,有效地推动教改的进行。

4、教学文件的改革

我们通过外出交流、上网查阅、校内研讨等多种形式获得大量的资料,对现行教学计划、大纲、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整、修改。先对项目式教学有了总体方向的把握;然后从实际出发,根据学校现有的师生情况、教材情况、教学场地及教学设备,集思广益,制订出项目式教学的可行性方案;项目式教学方案应强调因材施教,适应学生的动态管理,突出综合能力的培养。

5、对学生的因材施教

职校生的普遍特点是理论基础知识水平低,但学生活泼好动,动手能力强。因此,我们将职业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有

3

熟练维修操作技能的操作工人”。这一定位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对“用”与“学”的双向要求。

汽车维修专业项目式教学体系的核心就是考虑如何使教学满足“操作工人”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这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应当包括对汽车工作原理、结构的了解,正确使用工具、量具,掌握汽车各部位的解体方法和步骤,正确判断零部件的使用条件和极限,快捷准确地查阅维修资料,掌握装配与调整的方法和步骤,利用主要检测仪器检测、诊断故障,并能制定维修操作的完整工作流程以及正确而强烈的安全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6、课堂教学方法的改变

(1) 课堂中教师角色变主体为主(指)导。“以项目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指)导”为基本特征的项目式教学要求教师必须进行角色转换。在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践中,我们从讲台上讲授、灌输转变为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流、讨论。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一部百科全书或一个供学生利用的资料库,而成为了一名“向导”和“顾问”。

(2) 项目的选取要适应企业的需要。汽修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操作性强,社会对汽修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技能要求很高。这就要求项目式教学有效地建立课堂与企业的联系,使学生的学习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我校每个项目由两位教师负责, 其中一名教师来自企业,他们都能根据培养目标, 结合实习场地、设备,自主开发校本课程,确定实验实习项目,制作配套课件,广泛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式

4

教学,对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训练。实现了教室与工场的贴近、教师与师傅同堂、课程与设备配套、真实与虚拟结合,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为学生的零距离上岗作好充分的准备。

(3) 教具的选择要能使学生快速掌握技能。在进行专业课的理论教学时,我们使用各种挂图、模型、实物等教具,结合幻灯、投影、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现场教学。把各种机构、系统的工作原理、内部结构、组合关系形象,生动直观地表现出来,边讲边练,讲练结合。“教、学、做”结合,“手、口、脑”并用,使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4) 学习效果的考核应灵活多样。考试考核是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改变了用一张试卷来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质量的现状,充分发挥考试的导向、反馈作用。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考核相结合、单一能力与综合能力考核相结合、个别考核与群体考核相结合的灵活多样的综合考核方法。

三、通力合作才能收到效果

可以说,项目式教学法的精髓在于师生共同完成项目,共同取得进步。项目教学的开展要求教师对本课程要有一个系统的思路,发挥创造性,仔细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展及兴趣发展,掌握学生的特点并相应设计出教学方案。

当然,实施项目式教学模式是一项综合性的教改工程,牵扯面广,决不是几个人短时间能完成的。要取得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并使各科教师的理解和达成共识,必须经过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科研开发、

5

实训实习等部门的通力协作,全体教师的团结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6

第四篇:农学类实验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农学类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周可金,常成

安徽农业大学 农学院,合肥 230036

摘要:□□□□□□□□□□□□□□□□□□□□□□□□□(五号宋体)农学类专业的实践性很强,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构建合理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实现农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合格人才的关健。文章提出了目前高校农科类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思路、原则、构成及其考核方法。

关键词:□□□;□□□;□□□(五号宋体)

中图分类号:

英文题目(三号, Arial)□□□□□□□□□

作者英文名(e.g. LI Man-Jing, WU Ping)(四号, Times New Roman)□□□,□□□,□□□

(作者单位)(五号, Times New Roman)(□□□□□□□)

(空一行)

Abstract:□□□□□□□□□□□□□□□□□□□□□□□□□□□□(四号,Times New Roman)

Key words:□□□□□;□□□□□□;□□□□□□(四号,Times New Roman)

(空一行)

正文(五号宋体);英文字体为Times New Roman(五号)

实验教学是高校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方面,具有其它教学环节无法代替的作用。实验教学也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农科院校和专业实践性更强,应用性更广,更需要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我国高等院校承担着培养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任务。实验教学在高校人才培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实验教学是高等院校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

新能力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是其他任何教学形式都无法替代的。按照国家规定,实验室、师资和图书是高等院校“三大基本条件”。在高校教学评估指标体系中,把实验室建设作为重要内容,也反映了实验室的和作用。因此,正确认识实验教学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确立实验教学在学校教学中的重要,是高等院校实验教学改革的前提。

其中一级标题(小四宋体)

一、 实验教学改革理念

紧密结合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和我校农学院自身形成的学科优势和方向,通过设立多模块、多层次的实验课程体系,将创新能力培养贯彻于各个学习阶段。以加强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实施个性化教育的实验教学体系,将农学院已形成的研究成果贯串于实验教学过程中,从基础实验教学(验证性实验为主)、专业实验教学(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为主)到科研训练及毕业实习等层次实践教学,逐步提高实验课程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从而建立一个全新的、科学的实验教学新体系。

二、实验教学改革方案

(一)构建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新体系

新的实验教学体系首先要符合人们认识规律和素质教育的要求,还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优化教学内容,构建独立的、系统的实验体系是一件十分艰巨和严肃的工作。各层次的实验必须体现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点到面的认识和实践过程。我们在实践探索中,逐渐形成的“三层次、多模块”的教学体系是较为科学的。

“三层次、多模块”的实验教学新体系中,“三层次”是指:第一层次为专业类观察和验证型实验;第二层次为综合与设计型实验;第三层次为创新与研究型实验。

第一层次:观察和验证型实验主要包括作物种子学、农业生态学、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耕作学等课程实验中属于观察类和验证类的实验。如作物形态结构观察、花芽分化观察、不育系的鉴定、杂交技术、主要品质性状检测、种子的形态和构造、种子发芽试验、种子千粒重与容重测定等。通过该类实验使学生掌握各种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掌握常用实验方法与技术。

第二层次:综合与设计型实验属于应用性实验,主要是属于上述各个专业课程中的一门或几门,以及开设的综合性实验。实验内容侧重于某些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如农作物田间发育状况调查与诊断、作物干物质积累动态与产量测定、育种试验计划书的制订和实施、作物杂交育种程序、种子纯度鉴定等。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的能力和解决较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层次:创新与研究型实验既有综合性又有探索性,侧重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主要安排一些带有一定研究和探索性质的综合实验,它既可以是根据有科研课题的教师的课题来进行,又可以是学生自行设计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的。如高产品种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水稻和小麦品质改良、高产优质新品种的选育以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查阅资料、设计方案、组织实验和撰写实验报告等工作。这类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独立工作能力,也是对学

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全面考核和检验。同时,提倡本科生和研究生共同做实验,以学习比较先进的实验技术。

三个层次循序渐进,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应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完成实践教学目标。每一层次都根据其具体实验内容,构建基础型、综合设计型和研究创新型三种类型的实验,培养学生既掌握扎实的实验基本技能,又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实验技术进行创新和研究的能力。

“多模块”是指:研究能力培养模块、实践能力培养模块、专业综合能力训练模块、“卓越农艺师”培养模块等。其中研究能力培养模块是指以开放形式,独立完成综合性实验,包括文献查阅、方案制定、总结(报告式论文或演讲报告等),主要在二下、三上完成。实践能力培养模块是指突出实验方案的设计方法,设计思路,先进实验手段和仪器的合理运用,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团队精神,管理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引导学生利用分子技术与设备、实验方法、操作原理等知识,自行设计引物进行转基因操作并独立完成。主要在三年级完成。专业综合能力训练模块是根据生产中出现的常见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帮助学生分析和理解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能独立完成。如生产中常见的病虫害危害症状识别、缺素症状识别、苗情诊断、营养诊断等。主要在四年级完成。“卓越农艺师”培养模块是指学生前三年在学校完成相关课程的实验和实习,掌握基本技能。第4年进入企业实习,与毕业实习相结合,双导师制管理,扩大专业知识和提高独立工作能力。

(二)改革实验教学内容

目前,本实验教学中心涉及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烟草和草业科学4个专业。开设的实验课程主要有:农业生态学Ⅰ实验、耕作学Ⅰ实验、作物种子学Ⅰ实验、作物栽培学Ⅰ实验、作物栽培学Ⅱ实验、作物育种学总论实验、作物育种学各论实验、耕作学Ⅰ实验、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技术、作物品质分析实验、种子生物学实验、种子检验学实验、粮食作物栽培学实验、经济作物栽培学实验、植物组织培养实验、现代生物实验技术、作物种子学实验、烟草品质分析实验、烟草栽培学实验、作物育种学总论Ⅱ实验、烟草育种学实验、烟草调制学实验、烟叶分级实验、杂草学实验、草坪牧草种子学实验、草坪学实验、饲用作物栽培学实验、饲用作物育种学实验、草地生态学实验、草产品加工与贮藏实验、饲料学实验、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实验、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学实验、饲料加工工艺学实验等34门。每门实验课程包括3-5个实验项目,仍以验证性实验内容为主,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所占比例仅占总实验项目数47%。通过改革,对原有实验课程进行了重新整合与建设。压缩观察和验证型实验,增加综合型和创新性实验,使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所占比例达到80%以上。压缩观察和验证性实验并不是因为它们不重要,而是一方面可以采取在一次实验课上把学生分成几组,每组分别进行一个实验,然后各组相互交换进行,最后各组相互交流讨论;另一方面,把实验做成电子演示课件和能进行自测自评的试题库放在校园网上,供学生在课余进行;而且观察和验证性的实验尽可能由实验员开出并指导,任课老师则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的设计与开发上,使得课程和实验内容、手段、方法尽可能与时俱进。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属于综合和动态创新的实验有可能在将来成为新的验证性的实验,因此还要及时归类,使更多、更综合、更具动态性和创新性的实验能够及时进入本科教学实验体系中来。

(三)更新实验手段和改革实验教学方法

首先更新实验手段,将先进的仪器设备和计算机手段应用到本科实验中。一方面,以前主要用于科研、教学演示以及为培养研究生所需的仪器应尽可能进入开放的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和及时转为本科生日常实验所用。另一方面,应用计算机来改造传统实验,达到在实验课上应用电子课件缩短实验课的讲授时间、提高实验效果的目的。

其次,改革实验教学方法。要尽可能地摒弃学生按照实验指导书“按部就班”式的实验教学方法,更多地采用启发性的、归纳性教学方法。实验指导书要改细为粗,实验前的讲解不应面面俱到,要更多地启发学生提出、思考实验中的各种问题。因此实验结束时,要让学生对整个实验进行分析、总结和评价。在教学方法上,研究性和创新性实验教学中,教师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研究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课题的选择,要求学生在选题时广泛阅读相关的文献,并写出文献综述,选题经过教师的确认,创新性不足的选题教师加以纠正,并要说明原因。让学生亲身体会和了解研究和创新过程,体会研究和创新过程的艰辛以及获得结果的兴奋心情,激发起学生对研究和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改变一贯的“集中课堂实验,实验内容与理论教学相对应”的教学方式。验证性、观察性实验采用集中完成的方式进行;研究性和创新性实验采用分散实验的方式进行。对于需要较长时间的实验项目,还应与学生的课外研究实验结合进行。验证性、观察性实验的时间安排与理论讲授进度对应;研究性和创新性实验时间安排在理论讲授完成之后,具体的时间安排由多数学生实验需要为标准进行确定。

同时,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实验教材编写工作,在固化教学成果的过程中,帮助青年教师理论水平的提高。对没有的统编实验教材组织编写学校自编实验教材,确保每门课程均有实验教材配套教学。

三、实验课程体系设计及完成情况

(一)完成构建“三层次、多模块”专业实验教学的新体系

三层次为第一层次为专业类观察和验证型实验;第二层次为综合与设计型实验;第三层次为创新与研究型实验。目前,实验中心已开设的综合与设计型实验449学时,验证性实验只有144学时,综合与设计型实验占已开实验数量的75.7%。通过教学立项和改革,拟有140学时的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准备开设,届时本实验中心将开设的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学时数达到589个,占总实验时数的80.4%。

“多模块”实验教学体系包括:研究能力培养模块、实践能力培养模块、专业综合能力训练模块、“卓越农艺师”培养模块等实验教学培养模块。目前已完成“研究能力培养模块”、“实践能力培养模块”、“专业综合能力训练模块”等三个模块建设,“卓越农艺师”培养模块正在申报和计划实施中。

(二)实验内容的改革

不断改革实践性较强的实验课程内容。比如农学专业的作物育种学实验,是在原来实验计划中,用20学时分别开设了7~8个小实验,每个实验3学时,主要内容是主要农作物的杂交技术及室内考种等,学生从实验课只能掌握一些单项的实验技术和方法,难以掌握系统的实验知识与技能。改革后以一个作物为对象,开设一个大型综合性实验,名称为:全程参与作物育种过程的综合性试验,实验内容包括育种目标的制定、实验计划拟定、试验材料播种与观察、有性杂交、后代选择与鉴定、室内考种和试验结

果总结等,学时为18~20学时。另外再补充1~2个其它方面的重要试验。再如:作物栽培学实验开设的“小麦高产栽培田间管理技术”综合性实验项目,将原来的小麦形态实验、小麦生长分析实验以及小麦测产实验等结合在一起,通过该大实验让学生了解小麦栽培的全过程及其综合栽培技术与方法。农学、烟草等专业的作物种子学实验都将验证性实验改革成综合性实验,并且与作物育种学结合开设了综合性设计性大实验——作物育种与种子学综合性设计性大实验,50学时。

(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改变演示性实验的主导地位, 积极推行开放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等新的教学方式。比如教师公布一些实验项目,启发学生思考。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组成实验设计小组,选题、查阅资料、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提出不同的实验思路。教师评阅后,通过师生讨论,确定实验项目的科学性、可行性以及存在的问题,然后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检验,对学生潜能的挖掘,也是对学生科学思维的一种培养。综合性实验课程教学、角色互换式教学、自主性实验教学、分层实验教学等许多成功的教学案例和教学经验也值得借鉴和学习。

(四)实验教学和科研、社会应用结合取得明显进展

农学院实验中心承担的实验课程均为相关专业的专业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其实验教学活动应该密切结合每位老师的科研项目和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在实验中不但完成了实验项目内容,还能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目前,各专业课老师基本上做到在自己的科研试验田开展学生的实验项目。比如作物育种学实验、作物栽培学实验等。同时,结合老师的科研项目和校外实验基地,在关键时期带领同学们深入农村进行调查研究和完成实验内容,如农业生态学实验、耕作学实验、作物种子学实验、种子检验学实验、烟草栽培学实验、烟叶分级实验等。

二级及以下标题(五号宋体)

(一)、“1.”“(1)等□□□□□□□□□□□□□□□□□□□□□□□ (图、表请插入文中相应位置,图表及标题均居中,图题在图下面,表题在表上方)

表1□□□□□□(小五宋体)

(表格为三线表,无竖线,可加辅助横线)

图1□□□□□□(小五宋体)

引文(五号楷体)

注释:(五号黑体)

①□□□

②□□□

③□□□

④□□□(小五号宋体,注释序号右上标于文中相应位置)

(空一行)

参考文献:(五号黑体)

[1]

[2]

[3]

[4] (五号宋体;五号,参考文献序号右上标于文中相应位置)

收稿日期 0000-00-00(编辑部填写)

基金项目:中文名称(项目编号:《题目》);中文名称(项目编号:《题目》)(小五号宋体)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单位,二级单位,职称,学位。(小五

号宋体)(在第一页下)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第五篇:论中国高等师范院校课程体系改革

以美国社区学院的发展经验为视角 □教科院1001班王亚琳学号:2010105010105

【摘要】知识经济的兴起,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对我国现有的师范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挑战,而人才培养的变革最终将落实到高等师范院校(以下简称“高师院校”)课程体系的改革上。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太深,高师院校课程体系存在许多弊端和不足,本文在认真研究、分析我国高师院校课程体系的发展历史以及借鉴美国社区学院发展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高师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的策略。

【关键词】中国高等师范院校课程体系改革

一、引言

建国以来,我国进行了三次大的课程改革。基于前两次课程改革我国的师范教育取得了空前的大发展,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挑战:首先,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以及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专业界限不断被打破;其次,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人才需求观也发生了变化,即从计划经济时代按专业对口需要寻找职业的模式转变为打破专业限制寻找职业的新模式。而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教师,这就需要高师院校在将英才教育和通才教育相结合的同时适当考虑未来学生的职业倾向问题,加强基础性和实践性,高度重视通识教育,逐步调整课程结构中不同内容的比重,适应未来经济结构、就业结构的变化;还有,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及新的教育目标与理念的提出,基础教育领域对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等方面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而作为培养基础教育教师“摇篮”的高师院校,面对新课改的冲击与挑战,能否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并随时调整自身培养模式与课程教学等重要环节,将是高师院校生存与发展、为社会输送合格教师的关键;另一方面,职前教师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就读的高师院校的课程设置及其结构合理与否。因此,师范院校在继全方位的体制改革和大范围的布局结构调整之后,教学改革被提上了日程。而处于教学体系核心地位的高师课程体系是高等师范院校进行教师教育的重要依据,是体现高师院校特殊性或师范性的核心所在,它将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与规格,是师范院校能否培养出合格教师的关键。所以,师范院校要完成培养“跨世纪人才”的任务,就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更新课程体系。

二、高师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的现状分析

课程体系不是指某一科目的理论体系,而是由构成一定学校课程的各组成部分按照一定层次结构组成的整体。高师课程体系应是高师各系的课程设置、课程标准和各类基本教材有机结合的,具有宏观、中观、微观结构和系际横向联系的有机整体。目前我国高师院校的课程体系主要是20世纪50年代初学习苏联的结果,大体上可以从两方面来分:

1、从性质上可分为两大类:

(1)师范类课程。这是师范院校师范类专业的学生必修的课程。像语文教育、化学教育、物理教育等专业所学的课程。

(2)非师范类课程。师范院校的这类课程和其他综合类高校的课程目标是一致的,其职业倾向是面向全社会的各行各业,且不含教育学和心理学。

2、从类型上大致可分为四大类:

(1)公共基础课。公共基础课是指高师院校各专业学生都必须学习的培养学生基本品德、政治、文化、身体素质的课程,主要包括“两课”、外语、体育、计算机。“这类课程虽然不一定与专业有直接的联系,但它们是学生日后学习专业课的基础,是教育方针规定的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内容”。

(2)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程指的是为学生将来从事某个专业、某门课程教学做准备的课程,体现了专业的基本培养规格。这类课程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主要体现不同的课程在这一专业中的地位与性质。

(3)教育类课程。教育类课程是集中体现师范学院特点的课程,为了培养合格教师而特意设置,为学生将来当教师做职业准备。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育论,即人们通常所说的“老三门”。

(4)选修课。这是依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允许个人选择的学科。

由此,笔者认为我国的高师院校课程体系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公共基础课内部结构不合理

公共基础课程也称通识教育课程,是各国师范院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师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程一般包括以下几类:社会科学类,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思想品德修养等;工具技能类,如外语、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内部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社会科学类为“清一色”的政治理论课,集中于思想政治道德教育。这种过量设置理论课导致通识课程内部其他课程的发展时空减少,引起通识课程内部比例的失调,从而限制了综合文理科课程的开设。同时,所开设的政治理论课在内容上与中学政治课重复较多,虽说难度有所增加,但课程的基本结构与理论视角没有变化,这不仅不能提高教学效率,还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普通文化基础课薄弱。现行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人文科学类课程薄弱,大学语文等课程在很多院校都几乎没有开设,即使开设 1~2 门人文类课程,其课时也相当少。自然科学类课程则几乎是空白,很少有为文科师范生开设“自然辩证法”“自然科学基础概论”的。这对于高校素质教育的开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不利的。

3、工具技能类课程门类少,外语、计算机学时所占比例大。“绝大多数学校都是大学英语位居第一,计算机基础及应用位居第二或第三”。而如图书情报资料索引、电化教育等学生需要的工具类课程则没有开设。

(二)学科专业课程结构不合理,主要以核心专业学科为中心

目前高师各院校仍沿袭原苏联师范学院的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的模式,即按照核心专业学科设置各个专业,各专业再围绕核心专业学科来开设全部课程。 例如,生物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一系列生物学分支学科,辅以与生物学有关的几门文理学科。其他各专业也是按照这种思路设置课程的。然而我们知道,课程的产生和发展受社会发展的要求、科学文化知识增长的水平和学生成长的需要所制约。社会、知识、学生三因素对课程的综合要求是课程产生、发展的客观基础。现行高师课程的设置却片面强调科学文化知识特别是各核心专业学科知识的制约作用,忽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高师学生发展的需要。

(三)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不合理

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是师范院校区别于其他院校课程设置的重要标志,也是提高师范教育专业水平的重要保证。然而,我国的师范教育课程自建国以来一直是在学科课程的开设外,另加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三门教育类课程,并且这三门课程的知识内容在一定程度上非常陈旧,已不能与现在多变的教学情境相适应,更跟不上新的课程与教学改革

的步伐。虽然20世纪90年代以来课程内容有所丰富,结构呈现多元化趋势,但与其他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具体表现如下:

1、教育专业课在整个课程结构中比重小、地位低。如上所述,长期以来一直沿用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老三门”课程,且都是必修课程,学生没有可供自由选择的科目与机会,在教学实践中,教育理论课程仅局限于传授一些基本的概念、原则,所学理论与学生面临的实践联系甚少。

2、重理论课程而轻技能课。技能课的科目数量偏少且质量不高,仅限于三笔字、普通话的训练等课程,即使三笔字与普通话的训练,也是以考证的目的对待之,在课程结束后绝大多数学生不能持续地练习下去。

3、教育专业课程内部,实践性课程严重不足,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过弱,以班级为基本单位的灌输教学模式目前仍然占主导地位,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轻视操作技能训练。同时,我国的高师院校学生见习、实习等教育实践活动时间太少,严重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

三、高师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经济发展及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高师院校各系各专业的课程设置 须符合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市场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更须深刻反映现代化建设对未来中等学校教师的综合素质的要求。而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渐发展有些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却不同程度地存在脱离社会实际的问题,其中教科院的问题比较突出。

(二)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

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师范教育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显得愈来愈突出,必须不失时机的加快课程体系改革的步伐,加大改革力度:改革培养模式,调整课程结构,用现代文化、科技发展新成果充实和更新教育内容,逐步实现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提高师范教育专业化水平,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和教育发展需要的新型师资。

(三)高师院校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教育追求的终极目标。高师院校课程的设置和改革应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尤其应满足学生对自身发展的多重价值追求。

从笔者调查的情况看,高师学生对他们自身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需要,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成为新时期合格教师的需要。被调查的高师学生中半数以上的学生希望自己毕业后能成为一个受欢迎的教师,他们要求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可是,从用人单位谋职归来的许多学生发现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本事不能完全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因而感到高师的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不能充分满足自己的需要。其二是培养特殊才能和丰富个人精神生活的需要。例如,有的学生喜欢文学,有的爱好哲学;有的酷爱音乐欣赏,有的迷恋电脑,有的则对乐器演奏特别感兴越。这些学生或希望获得一种特殊才能,或想多才多艺、具有较广的知识面,为此,他们希望学校开设多种多样的选修课,提高选修课的课时比例。

四、对策思考

世纪之交,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这一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和人才素质的竞争。在国际、国内的宏观背景中,实施“高师教学改革计划”对于适应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实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目标,对中小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尤其是对当前基础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具有深远影响。

(一)转变课程观念

思想观念的转变是一切改革的先导,树立符合现代化要求的课程观念是深化高师院校课程改革的重要前提。教育思想的转变要求高校不能过分强调专门化,在软化学科之间界限的基础上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面,着眼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1、要突破陈旧、落后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束缚,树立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和中小学教育发展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以促进课程体系改革。

2、高师院校应与所在社区保持密切的联系,为当地社区服务,以充分调动社区人民办学的积极性。

3、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和各种条件,扩宽课程口径。高师院校应充分利用当地的小学、中学和各种活动中心进行教学,把教学工作直接带给居民,主修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在当地的相应机构中进行调查研究活动。

4、坚持向外国学习,并与自力更生、不断创新相结合,同时,要注意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加以改造或更新。如19世纪末美国社区学院在了解自己与德国文科中学之间的差异后,根据需要,对当地的院校进行改革,以适应发展。

(二)建构多样化的课程体系

高师院校为了适应人才规格多样化的要求,必须优化课程体系,构建多样化的课程体系模式,使课程具有普适性、广泛性,并从封闭走向开放,使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得到更好的完善。课程体系应达到以下几个要求:一是根据教师专业的素质要求,改造学科中心课程体系,合理安排各类课程的比例;二是课程体系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给学生更多的选择;三是使文、理、工相互渗透。

(三)完善课程结构

1、 从根本上扭转和改变教育性课程属于公共课程的观念和模式,充分强化教育课程的职业性特征和在师范教育中的特殊地位。

所谓教育性课程是指旨在使教师形成先进的教育理念、全面的教育技能与方法,形成教师的职业意识和职业技能的课程;是养成职前和在职教师的职业素养,体现高等师范教育师范性的最重要的课程。而从我国教育课程的实施现状来看,普通教育学和普通心理学因类属“公共课程”且在“公共课程”中的比重过低(约占公共课程总量的10%)而受尽冷落。因此,必须增强教育性课程的受关注程度及其在师范教育课程结构中所占的比重。

2、设置并实施综合性课程

我国当前的高师教育实际上实施的是一种分科教育。但是,长期以来所形成的这种高等师范教育的培养模式已不适于基础教育现实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综合的学科知识和能够进行综合课程的编制、开发与实施的教师已成为高等师范教育面临的一项新的紧迫任务。师范教育的综合性课程主要包括:第一,综合课程理论课,它旨在使师范学生理解综合课程的基本内涵和一般原理,掌握综合课程编制与实施的原则和方法,进而使其形成独立或合作开发综合课程的能力;第二,指向于基础教育的综合课程,即按照当前基础教育综合课程的内容、需要和特征开设相应的综合课程,以此使师范学生掌握综合的知识并形成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因此,

(1)要丰富教育理论课程。具体做法如下:对原有的教育理论课,如教育学、心理学等,进行内容的调整,增加反映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新信息;增设教育理论课和教育教学技能课的门类,除原有的“老三门”外,适当增设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师职业道德等教育理论课和课堂教学艺术、班级管理艺术、电化教育技术等教育教学技能课;在修习方式上 ,采取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教育教学实践;在教育实习方面,可延长实习时间至半年以上,采用一段式和两段式、分散式和集中式相结合的实习方式,与此同时,加

强师范生的教育见习、教育调查等活动的课时数,使学生增强对中小学的了解,积累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为毕业后从教打下坚实的基础。

(2)学科专业类课程设置应加强与基础教育的联系。师范院校学生的最终职业是教师。因此,应适度地增加与中、小学教学密切相关的课程内容,如增加相关专业的中小学教学大纲的学习,以便使师范院校的毕业真正成为指导中、小学学生学习的行家能手 。

3、设置和增加活动性课程

活动性课程是指那些有助于增进师范生对活动课程的理论认识和提高其有效组织实施活动课程以及培养其自身活动能力的课程。活动性课程并不等同于活动课程,在这种课程的内容范畴中,除活动课程外,还应包括活动课程的理论概述和开发、设计、实施活动课程的方式和方法。然而,现实中,中小学教师大都对活动课程的理论认识不清,对活动课程的运行和操作方式与方法掌握不足。因此,高师院校应真正加强并提高活动性课程的地位和比重。

4、积极开发自助性课程

所谓自助性课程是指学校提供教育素材和条件,由学习者自主选择、开发、设计并付诸实施的课程。这种课程主要包括学校向学生提供的选修课程和学生依据学校提供的素材和条件自主开发、设计并实施的课程。因此,高师院校应将这些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素材、条件和制度以课程的方式开发出来,即制定自助性课程的目标和计划,提供相关的素材和方式,配备相应的师资和条件,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开发、设计和实施课程。

(1)要适应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自助性课程的开发要适应学生不同的文化程度、家庭背景、能力、兴趣和学习目的。

(2)给学生最大的自由权限,以使学生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在教材、试卷的编写上得到锻炼。

5、加强工具性课程的设置与实施

工具性课程是指那些为教师有效实施对学生全面的身心教育,有效运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提供相关的可操作的技能和方法的课程。高师院校的工具性课程主要包括技术课程、语言课程和心理学课程等。其中,技术课程包括计算机技术课程、多媒体技术课程等;语言课程包括常规性语言、计算机语言、符号语言等;心理学课程包括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应用心理学等。诚然,上述课程在我国高师院校课程体系中已部分地出现了,如计算机技术课程、普通心理学等,但其他课程却并未出现。因此,应加强工具性课程设置上的全面性,内容上的实用性,实施上的时效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课程改革体系纲要》

(2)赵俊梅 《美国社区学院的发展历程与启示》 成人教育学刊1-626

(3)廖哲勋 《论高师院校本科课程体系的改革》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4)有宝华 《高等师范教育课程发展走势》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0年4月

(5)冯文惠 《师范院校现行课程体系分析及改革趋势》中国科教创导新刊2011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客服人员标准礼貌用语下一篇:客服部主管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