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推进调研报告

2022-08-06

根据工作的内容与性质,报告划分为不同的写作格式,加上报告的内容较多,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写报告。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项目推进调研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篇:项目推进调研报告

电商项目建设推进报告

**电子商务产业园项目

**建设情况及**工作计划

**电子商务产业园是**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作为推动全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龙头项目,将有力推进**电商企业和实体产品制造企业抱团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加速经济转型,构建新常态下经济增长新支点,实现**电商产业率先在全省乃至东部沿海抢点布局、高点站位、集群发展。

一、项目基本情况

**电子商务产业园项目是由**集团与**集团共同出资成立的,联合打造。项目总投资60亿元、规划建设净用地面积为3000亩,建设期限为5年。项目涵盖城市资源馆、O2O电商体验馆、智慧物流中心、企业总部基地、大学生网商创业基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O2O商务生活广场、E家智慧小区和酒店等九大功能板块。是一个集特色产业园、商贸物流、电子商务于一体,构建**乃至**区域的大型“互联网+”产业+电子商务的现代服务业平台体系和互联网+产业+电子商务的生态产业链。

二、项目发展情况。

**电商园区以O2O为基础平台,打造“互联网+”产业行业+电子商务的平台体系,为本地传统的商贸流通业、农业、文化旅游业、餐饮休闲娱乐和生活服务业等行业,提供开放、免费、融合的发展平台,通过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模式,整合优势资源、发挥资源聚集效应,优化原有发展方式中的痛点环节,弃用原有的发展电子商务、发展互联网的模式就是烧钱,而是让传统企业通过平台体系转型升级发展,实实在在从互联网+产业+电子商务的转型升级得到实惠、得到发展带来的利润。该平台体系,将我

1 / 3

们资源产业的产品和服务(人文旅游、农产品、服务业产品等)推广出去、卖出去,让**人和来**的人消费更贴心、更方便、更快捷。

**电商园区集聚了传统商贸企业、新型电商企业及科技创新企业,搭建****平台、**市电子商务服务公众平台、**猫-本地商贸供销平台三大线上平台,开展电子商务人才培训服务。预计竣工投产后将为**培育近千名网商创业就业者,带动全市电商产业发展,创造就业岗位20000余个。

三、园区建设情况

项目从**年…月起开工建设****电商馆,到**年**月**日正式开馆,不到20天就完工,表现了**市委、市政府落实“0000”的重视程度,创造了电子商务的“**速度”。

O2O交易园区,现已完成大部分场地平整工作,且移交部分土地已完成地质勘查和场地围挡建设工作,总平图已通过住建局审核,目前正在进行建设报建工作流程;项目地内的**拆迁和高压电线路搬迁正在协调过程中,。

四、园区**工作安排

(一)总体安排。建设集交易、物流的本地商贸供销平台-**猫,同时结合**市场业主、**物流等,对本地区业态为农产品、日用消费品、小商品等大型批发零售客户提供硬件服务及相应的政策补助,从而打通原有闭塞的环节。同时通过**集团辅助入驻园区业主电商知识培训、电商人才培训及电商人才定向输送。目前已初步与大型经销商、本地市场批发零售商沟通和市场调研,各大经销商均有意加入园区,转型升级。

(二)具体实施

2 / 3

1、**年农历年前完成O2O交易园区的报建工作和施工各项准备工作,农历年后开工建设。

2、O2O交易园区电商公共交易平台(批发+零售+物流配送的PC端和移动端)“hua猫”系统于**年6月试运营,助推电商企业落地发展,促进传统商贸企业转型互联网+发展。

3、**电商馆于**年5月上线运营“**市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加快**市电子商务发展,突破电商发展面积的人才、信息、资源三大瓶颈,围绕**地区电商企业发展和传统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共性需求,整合全国范围内的优秀专业电商服务机构。

4、O2O交易园区预计**年11月1日前入驻开业。

**市**电子商务产业园有限公司

000年1月19日

3 / 3

第二篇:企业带动推进生态种草养羊项目调研报告

按照县委平发〔2009〕8号和平组学发〔2009〕1号文件的总体要求,根据县政协平协党组〔2009〕2号文件安排,近日,由县政协主席胡国栋同志率副主席李天华、秘书长张建等政协机关办委负责同志深入**乡对生态种草养羊项目进行了专题调研,旨在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提出建议,有效推进种草养羊项目顺利实施,努力实现农民增收和保护生态的

目标。

一、基本现状

(一)2007年项目实施情况。2007年8月,我县启动实施草地畜牧业产业化扶贫150万元特色产业项目,安排在**乡摆克、乐康二个贫困村实施,到2008年5月底,共引进基础种羊3150只(其中,种公羊150只),建植人工草地3800余亩,圈舍建成150个7500平方米,建青贮池6000立方米,培训项目农户2100余人次,项目于2008年6月下旬已通过州级验收。

(二)2008年项目实施情况。共引进种羊10500只(种公羊500只,基础母羊10000只),占计划引进数10500只的100%。完成牧草种植11701亩,占任务数的117%。建成圈舍537个15810平方米,建成药浴池7个,分别占计划任务的105.4%和7%。培训项目农户达3000余人次,占任务数2500人次的83.3%,培训聘用农民技术人员10人。种羊因病死亡611只,占进购总数10500只的5.8%;目前项目区已产羊羔386只。

(三)扩繁场建设情况。种羊扩繁场建设流转土地140亩,已修建圈舍240平方米,引进能繁种羊115只(种公羊95只,母羊20只),管理房等配套设施建设完成。

(四)加工流通突破瓶颈。去年12日10日,贵州一天锅食品有限公司成功落户**后,我县畜产品加工流通瓶颈开始突破。该公司年加工能力为200万只商品肉羊,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县畜产品就近销售和就地增值的问题。

二、存在问题

(一)科技推广进展缓慢。先进的饲养管理技术、生态养殖模式普及率很低,丰富的农副产品及饲料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山羊品种改良仍然滞后于生产发展,种羊个体偏小,整体质量不高,多数母羊单只体重达不到20公斤。同时,良种山羊数量较少,品种改良尚未起步。

(二)畜牧技术力量难以满足现有建设规模的服务需要。200

7、2008两年项目均在**乡实施,共涉及9个村(老村)40多个组,养殖户居住较分散,且交通不便,而目前畜牧技术干部不到20人,且没有养羊方面的专业人才,畜牧技术干部处在不断的摸索学习阶段,新招考的专业人员又缺乏实践经验,新培养的农民技术人员还难以达到饲养管理的要求。

(三)生产方式相对落后。我县畜牧业目前还属于小农经济,家庭副业式的经营模式还占很大比重。多数地区养羊业仍以四季放牧、靠天养畜、分散经营的粗放式饲养管理模式为主。养殖规模小,科技含量低,饲养管理粗放,难以形成产业化。过去那种每户饲养几头几只、分散养殖自食为主、传统养法不计成本、饲养长命憨畜为荣、病死听天由命的生产方式还普遍存在。

(四)内部结构还不合理。目前在畜禽结构中,猪禽所占的比重高达80%,而牛羊比重只占20%;在畜产品结构中,猪禽肉占97%,牛羊肉仅占3%。这种耗粮型的猪禽养殖结构对粮食生产的依赖性大,自身发展的稳定性差,既与全县草山草坡的资源优势不相称,也与畜产品消费市场的迅速变化不相适应。

(五)基础设施仍然薄弱。一是项目只补助种羊购置、草地和圈舍建设的部分经费,青贮池、药浴池、小水池、割草机等配套设施则需要整合其他资金投入才能完成。二是缺少必要的技术设施与装备,县、乡畜牧部门化验室一个也没有,项目实施至今,还未开展过山羊疫病化验诊断工作。

(六)方案不够合理。因受市场价格影响,进羊价格明显高于原方案批复的价格,进羊缺口资金增加,县级财政配套压力过大。种羊个体大小是影响成活率的一大因素,个体越大种羊价格越高。2008年10月,我县引进基础母羊单只体重20公斤以上的,每只价格在600—630元之间,种公羊价格则为2100元/只,依此,每户需投入购羊资金1.44万元,而国家补助资金仅为7500元(每户20只基础母羊补助350元/只,种公羊2户共用一只补助500元/户),加上农户熟土种草第一年粮食补助(我县按土300斤大米/亩、田500斤大米/亩给予补助)和应急反应期间药品支出等方面的开支,经测算,要完成一户20只基础母羊、1只种公羊、20亩多年生草地、30平方米以上羊舍建设,每户投入资金在2.1万元以上,而国家补助资金仅0.97万元/户,县级自筹超过1:1的比例,这对于作为新阶段扶贫开发重点县的**来说,压力太大。

三、几点建议

(一)切实转变生产方式,调整优化生产布局。生产方式是市场经济时代产业发展壮大的必要条件。必须花大力气教育、引导和帮助养羊户尽快转变陈旧的思想观念和落后的生产方式,树立商品观念、市场观念,大力培植一批科学化养殖、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山羊养殖典型户,努力帮助部分养殖户从粮农转化为牧民,以其先进的生产方式、显著的经济效益吸引和带动广

大养殖户加快转变生产方式的步伐。

(二)尽快建立健全机构。抓紧建立健全县草地中心机构,充实技术人员。在加强技术人员自身培训的同时,加快农民技术员的培训、启用和管理,确保技术支撑。在借鉴睛隆模式的同时,逐步摸索适合我县实际的养殖模式,使其养殖模式从单一性向多元化发展。

(三)强化技术培训。整合“雨露计划”、“阳光工程”等培训资源,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培训,加强对项目农户的培训和引导,使其尽快接受山羊的饲养管理方法,增强其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实现规范化、科技化养殖。

(四)培植壮大龙头企业,加快养羊业产业化进程。高度重视和支持畜牧龙头企业的发展与壮大。贵州一天锅食品有限公司虽落户**,但还没有开工建设,应强力支持贵州一天锅食品有限公司的发展,帮助该企业按期达到预定的屠宰加工规模。养羊集中区要尽快成立养羊协会等中介组织,作为联接龙头和基地的桥梁,组织养羊户开展自我服务、自我协调,扩大规模,实现标准化生产。

(五)实施草场建设保护工程。草场是食草动物发展的基础,实施草场建设保护工程是发展食草畜牧业的一项重要举措。在重点养殖区实施改良和保护,主要以天然草场改良与保护为主、人工草场建设为辅,通过对天然草场砍灌去杂、补播优质牧草和建设人工、半人工草场,大幅度改善草场质量、增加牧草产量和提高载畜量,使草场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充分利用和有效保护。

(六)积极作好风险防范,促进产业稳步发展。一是建立山羊疫病风险保障基金。专门用于补偿因山羊免疫反应和扑灭山羊疫病等原因给农户造成的山羊死亡损失。二是鼓励和支持保险业开发山羊保险市场,探索适合山区山羊产业特点的保险制度,发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山羊产业保险,增强山羊产业抵御市场、疫病和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

(七)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目标考核机制。要把发展山羊产业作为实施“产业兴县”重点任务,纳入经济建设的重要议事日程和工作目标责任制,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运作,严格目标考核,务求抓出实效。成立山羊产业化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山羊产业的组织领导、综合管理、协调监督工作,及时研究和解决山羊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同时,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山羊产业作为目标责任制管理的重点内容,建立健全严格的目标考核制度,做到责任明确、工作任务具体、部门分工协作、多方齐抓共管,在全县上下形成做大做强山羊产业的良好氛围。

第三篇: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推进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全县重点招商引资项目

推进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全面了解和掌握全县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推进情况,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全县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推进情况调研组采取听汇报、查资料、看现场、访企业等方式,对全县年至

年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推进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签约引资情况。201年以来,全县招商引资引进项目个,协议引资亿元,已落地建设项目个,实际到位资金亿元。其中:引进重点项目个,投资总额亿元,已落地建设

个,实际完成投资

亿元。

(二)重点项目推进情况。

1.已建成项目个,协议投资总额亿元,实际完成投资亿元。其中:XX完成投资亿元,建成.....;XX项目完成投资亿元,建成.......。

2.落地在建项目个,投资总额亿元,实际完成投资亿元。其中:XX项目由XX投资,项目总投资亿元,拟建XX 1

生产线,目前,该项目 .......,完成投资

亿元;XX项目由XX投资,项目总投资亿元,拟建XX生产线,目前,该项目 .......,完成投资

亿元;XX项目由XX投资,项目总投资亿元,拟建XX生产线,目前,该项目 .......,完成投资

亿元;XX项目由XX投资,项目总投资亿元,拟建XX生产线,目前,该项目 .......,完成投资

亿元。

3.未落地项目个,项目总投资亿元。分别是.......。

二、主要工作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主体责任。一是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外出开展招商活动,参加项目的洽谈、签约、选址等工作,多次深入重点项目工地一线调研指导,明确县级领导挂钩联系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切实帮助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二是及时调整充实了招商引资领导机构,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职责任务,确定相关职能部门为项目责任单位,切实抓好项目推进协调保障工作。三是建立了目标考核责任制度,层层落实责任,进一步增强了各级各部门抓好招商引资及引资项目建设的责任感 2

和紧迫感。

(二)优化投资环境,提高服务水平。一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入推进“放管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通过压减审批事项、压缩审批时限、精减审批流程,规范了审批行为,逐步营造公开、便捷、高效政务环境。二是围绕实施“稳增长”的指导思想,按照县委、政府决策,各职能部门增强服务意识,结合部门工作职责,创新工作举措,在项目洽谈、手续办理、落地开工、建成投产等各个环节,落实专人负责,开通审批绿色通道,全力帮助外来投资企业办理相关手续,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项目所在乡镇克服人手少、工作重等困难,竭力配合做好征地拆迁等服务工作。全县各级各部门提高了服务投资者的质量和水平,投资环境得到一定改善。

(三)加强政商沟通,增强投资信心。各职能部门不断深化招商引资认识,积极联系外来投资企业,开展政策、法规宣传,提供技术力量支持,引导外来投资企业守法经营、依规建设,树立生产经营信心。多数外来投资企业抓实项目落地建设,主动配合职能部门做好项目申报审批工作,积极筹措资金,加大资金投入,推动了重点引资项目建设。

三、困难和问题

全县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建设制约因素多,建设进展 3

缓慢,存在以下困难和问题。

(一)宏观经济影响,项目难以获准落地。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国家加大对产能过剩行业调控力度,行业准入条件提高,导致项目难以获准审批。

(二)土地报批困难,征拆矛盾突出。国家土地政策紧缩、卫片执法精准,企业开发用地意向与规划不符,土地指标争取困难,导致企业不能快速办结用地手续。同时受环境和物价因素的影响,群众对征地、拆迁补偿的标准要求越来越高,征拆工作难度不断加大,征拆矛盾突出,阻工、扰工现象依然存在,影响项目进度。

(三)项目审批程序复杂,影响项目推进。由于县政府在项目立项建设审批上自主权有限,而招商引资项目特别是重大项目建设相应配套政策要求高,绝大多数项目涉及的土地、环保等相关手续获准审批权限在上级,审批程序多,审批时间长,审批获准难度大,严重影响项目落地建设。

(四)企业实力不足,资金筹措困难。近年来,国内经济持续低速发展,企业效益下滑,信贷融资困难,部分引资企业建设资金不到位,导致项目建设周期拉长,制约了项目落地和建设。

(五)项目前期工作不扎实,企业内部衔接不到位。一是企业项目前期工作不够扎实,不能按时提供行政审批相关 4

报件,一定程度上导致审批时间延长,延缓了建设进度。二是合资企业内部审查复杂,工作衔接不力等原因,导致项目不能落地建设。

(六)基础设施薄弱,服务有待改进。一是我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县内运输困难,运输成本高,致使部分投资企业投资信心不足。二是有的职能部门配合不够到位,办事效率不高,原则性、灵活性结合得不够好,执行力不够到位,服务意识仍有一定差距,在“招得进”和“留得住”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四、意见和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切实落实好县级领导挂钩联系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和责任考核等制度,督促责任单位落实责任目标。相关部门和各乡镇要齐心协力、各司其职,围绕重点项目的规划、用地、环评等关键环节,梳理分析我县当前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找准自身工作的着力点,从发展的大局出发,努力掌握相关项目建设更多的信息和政策,积极搭建信息沟通平台,畅通上下、内外对接协作渠道,形成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工作的强大合力。

(二)创新工作方式,破解建设难题。一是按照土地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认真研究土地政策,加强对上汇报与衔接,积极争取土地指标支持。二是要兼顾群众和投资企 5

业双方利益,做好征地拆迁补偿工作,消除群体性事件隐患,确保重点项目顺利建设。三是要帮助重点项目投资企业加强与金融机构之间的沟通,为解决项目资金问题做好协调服务工作。

(三)围绕引资重点,编制中长期规划。认真研究吃透国家产业政策,瞄准国家和省扶持、鼓励发展的领域和产业,摸清资源家底,合理布局产业发展空间,编制具有可操作性的招商引资中长期规划,重视与住建、国土、林业各块规划的统一,尽量减少各项规划执行过程中的调整和临时变更,确保按照招商引资中长期规划引进的项目顺利落地。

(四)增强服务意识,做优投资环境。在硬环境上:要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突出交通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县乡道路改造,完善运输、仓储、物流等配套功能;在软环境上:一要抓好国家和省、市、县出台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宣传、落实,保障外来投资企业的合法权益;二要努力营造高效务实的政务环境。各相关职能部门要选优配强窗口工作人员,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严格做到对申报人员的一次性告知,明确项目办理的具体事项,为外来投资企业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强化沟通协调,指导和协助外来投资企业做好项目前期工作,推动签约项目快落地、落地项目快开工、开工项目快投产、投产项目快见效。

6

第四篇:百久村整村推进项目申请报告

关于所略乡百久村申请使用2011年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

开展整村推进项目的报告

自治县扶贫办:

一、百久村基本情况及贫困现状

百久村地处巴马县西北部,距自治县约48公里,距乡政府所在地约12公里。全村共有20个自然屯24村民小组,430户2087人,其中劳动力1200人,境内居民以瑶族为主,瑶族人口2045人,占全村人口总数的98%。全村设有小学1所,在校学生62名,教师为2人,教育条件落后,村小学大部分的教室属危房,桌椅板凳破旧,缺少基本的教学仪器。百久村基础设施极为落后,境内自然屯座落较分散,交通条件极差,目前除井

一、大丈等6个自然屯通四级砂路外,其余14个自然屯都是原始的山路。由于地处大山沟,村居民饮用水主要依靠地头水柜贮水维持,受天气影响较大,水的质量也难有保证。经过农村电网改造后,全村大部分自然屯都已实现通电,但由于种种原因,我村尚有2个自然未能通电,广播、电视和通迅入户率很低。

全村现有耕地面积为56.2亩,其中旱地51亩,水田5.2亩,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黄豆等农作物,但产量都较低,人民生活较为困难。此外,在乡党委、政府的号召下,村民大力发展种植经济作物,当前全村共有油茶2000余亩,人均达1亩以上。百久村积极发展劳务输出,鼓励村民走出去,劳务经济已成为村民们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 由于基础设施相当薄弱,交通条件极差,致使百久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户生产、生活水平十分低下。2010年人均收入为800元,在册贫困户300户1250人。农户家庭收入少,种植业品种单一,养殖业不上规模,群众增收渠道单一,发展较慢。村级集体经济空白,无企业,群众收入少。

二、百久村整村推进项目实施有利条件

(一)村级班子得力

百久村“两委”班子现有成员7人,村党支部部书记兼村民委主任1名,村副主任3名,村计生员1名,村妇女主任1名,团支书1名。整体年龄结构和文化层次比较合理,班子成员内部团结和睦,战斗力强,是该村整村推进建设新农村的中坚力量。

(二)群众积极性高涨

百久村民风纯朴,群众脱贫致富愿望强烈,多年来不等不靠,发扬“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改善自身生产生活条件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具有参与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的积极性。若项目批复后,我们将认真落实县、乡领导要求,充分依靠群众,发挥村、组党员干部作用,争取扶持资金,自筹部分资金,投工投劳,全力以赴把项目实施好,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我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百久村民委员会

2011年9月5日

第五篇:关于市区重大产业项目推进情况的调查报告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市人大财经委组成调研组就市区“十三五”以来重大产业项目推进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调研组于 9 月中旬先后赴婺城区、金东区、金华开发区、金义都市新区和金华山旅游经济区进行调研,通过走访企业、考察项目、听取介绍,同时还邀请部分项目业主座谈,广泛征求意见。9 月 19 日,召开了市级相关部门座谈会,听取了市发改委、市经信委等 7 个部门的情况介绍。陈志身副主任全程参加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市区重大产业项目推进基本情况

“十三五”以来,市区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面对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实体经济发展艰难、转方式调结构任务繁重的复杂形势,主动适应新常态,努力扩大有效投资,重大产业项目推进取得阶段性成效。市区在建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 116 个,计划投资 1215 亿元,截止今年 9 月底,完成投资 459 亿元,占 37.8%。通过比对分析,市区重大产业项目呈现如下几个特点:

(一)一大批重大产业项目相继落地,投资拉动效益明显。市区一批投资金额大、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强的项目相继落地。婺城区总投资 40 亿元的浙江吉孚年产 50 万台新

能源汽车传动系统项目,设备安装调试中,年底将投产。金东区总投资 21 亿元的浙江爱特公司年产 10 万辆新能源汽车项目,供地等前期工作正在推进中。金华开发区新能源汽车小镇继 2015 年引进华科汽车后,2016 年又相继引进了浙江零跑科技总投资 25 亿元的新能源汽车项目和浙江衡远公司总投资 20 亿元的汽车动力电池项目,零跑科技项目已经进场施工,衡远汽车动力项目进入设备安装阶段。金义都市新区传化物流项目已经建成,捷孚传动公司总投资 24 亿元的年产 20 万台油电混合双离合器变速箱项目土建基本竣工。“十三五”以来,市区重大产业项目的平均投资规模和强度均比“十二五”时期有扩大和增强,今年 1-9 月,完成投资 115.6 亿元,完成计划 131.5 亿元的 88%,对全部投资增长贡献率达 94%,拉动效益明显。

(二)新兴项目成为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力量,助推经济转型升级。“十三五”以来,市区新兴产业投资项目不断落地开工,成为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力量。一是浙江非凡电子、浙江明远新能源、捷孚传动科技等公司投资建设了一批高端装备制造业项目,完成投资 10.32 亿元;浙江衡远新能源、浙江东晶博蓝特、东晶电子等公司投资兴建了一批高新技术制造业项目,完成投资 37.49 亿元。二是加快建设了一批高技术服务业项目,包括中国电信云计算分中心、互联网舆情云监测平台、金华信息经济产业园等,完成投资 23.77 亿元。

三是随着“五水共治”、美丽乡村活动的推进,形成了一批生态环保投资项目,完成投资 5.78 亿元。新兴产业项目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能耗低、污染小,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导向,其投资的快速增长,有效推动了市区经济转型升级。

(三)工业项目占比下降,制造业发展后劲不足。2015年以前,市区重大产业项目投资以工业为主导,2015 年服务业投资比重首次超过工业。市区重大产业项目投资中,工业投资占比由“十二五”初期(2011 年)的 54.7%下降到目前的33.1%,回落了 21.6 个百分点;相应的,服务业投资占比由45.3%提高到 66.9%。重大产业项目中,制造业投资 2016 年为 118.03 亿元,同比下降 7.3%(义乌增长 12.8%),今年 1-8 月为 58.86 亿元,同比下降 3%(义乌增长 81.7%)。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支柱产业,只有坚持制造强基、振兴实业,才能持续深入打好经济转型升级组合拳。

(四)市区重大产业项目少,投资乏力。

一是项目规模小、数量少。“十三五”以来,不管从项目数量还是平均投资规模方面比较,市区都不及义乌。2016 年,市区 121 个,比义乌少 29 个,今年 1-8 月,市区 100 个,比义乌少 75 个,且平均单个项目投资规模低于义乌 1.44 亿元。今年全市新签约总投资 20 亿元以上重大项目 16 个,义乌占 8 个,市区仅有 3 个(其中 2 个意向)。

二是投资速度趋缓,后劲不足。市区重大产业项目年均增速,由“十二五”时期快于全市平均

水平 6.9 个百分点,降至目前慢于全市 24.6 个百分点。调研中了解到,金东区去年没有工业项目落地,金义都市新区近两年也基本没有新项目落地。列入省级盯引的重大产业计划,全市共有 10 个,市区没有。

(五)市区经济发展不快,首位度总体下降。据统计局反映,从市区人口、GDP、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总产值等方面与义乌、东阳、兰溪进行比较,市区经济社会发展首位度不高,占全市比重下降,详见附件 1。调研组还将金华市区与发展水平相当的台州市区进行了比较:台州市区 2016 年重大产业项目投资增速快于金华市区 28.9 个百分点,对全市贡献率高出金华市区 54.3 个百分点;今年 1-8 月,台州市区两项指标分别高出金华市区 42.4 和 55.5 个百分点。

二、重大产业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一)招大引强的氛围不浓。

一是思想认识不够到位。一些领导干部片面地认为我市已经处于工业化后期,工业意识和项目意识淡化。受宏观形势影响、资金土地等要素制约,对招商引资和浙(婺)商回归工作有畏难情绪,存在“等靠要”的思想。招商引资的信心和决心有所动摇,还存在“优惠政策得不偿失”、“抓二产不如抓三产,抓三产不如抓地产”等观念。二是领导干部精力不够集中。前些年,多数领导干部都把精力过多的集中在“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方面,忽视了重大产业项目的招引、落地和推动工作。行政领导,包括党委、

人大的领导干部也去抓拆迁了,基本没有精力去抓招商选资和重大产业项目的推进,少数领导干部即使在抓这块工作,也大都力不从心。

(二)体制不顺机制不活。

一是体制不顺畅。大家普遍反映,现行市、区两级管理的体制不顺畅,是造成市区招商引资成效不明显、重大产业项目推进不快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市、区管理体制存有弊端:首先是层级多,效率低。其次是开发主体过多。老百姓议论的 “一城九府”就是从一个侧面反应了开发主体过多的现实。开发主体过多,导致资源分散,无法集中办大事,也增加了行政成本。再次是职责不清晰。市、区两级管理体制,容易造成“管到看不到、看到管不到”的现象。由于责、权、利不匹配,出现市区间、部门间扯皮推诿,导致政令不畅。

二是机制不完善。各区存在招商引资方面相互挖墙角的现象,在招商引资方面还没有形成“市区一盘棋”的观念,缺乏统一的政策、规范的做法和统筹协调的机制,未形成发展合力。重大产业项目推进考核问责机制没有形成。“三改一拆”有问责、“五水共治”有问责,重大产业项目推进不力却没有被问责。

(三)平台建设滞后。婺城区、金东区因行政区划调整,招商引资和工业发展平台在萎缩,仅有的几个乡镇(园区)没有与城市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基础设施、生活设施不配套。调研中,婺城区、金东区的领导干部反映,千辛万

苦谈下来的项目,受土地指标、规划限制等因素制约,迟迟落不了地,有些好项目,只能眼睁睁看着落地他处。市区最重要的工业经济和招商引资主战场是金西区块和金义都市新区,距金华主城区约 30 公里,园区内公交、宾馆、娱乐等设施尚未健全,业余文化生活枯燥泛味,教育、医疗等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很难吸引年轻员工到园区就业,更难留住企业高管和高技术人才。在金华开发区和金义都市新区调研中了解到,市区没有成片的、具备一定空间的标准化厂房和土地储备,缺乏产业平台支撑,一旦有好项目、大项目也无法短期内落地。

(四)项目服务不优化。

一是一些领导干部担当不够。调研中有企业主反映,当前政府机关存在一种“门好进了、脸好看了、事难办了”的怪现象。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尤其是问责条例实施后,党员领导干部中存在作风不实、为官不为现象,主动服务的意识和责任心不够强,服务的质量和效能不理想。

二是项目审批环节多,耗时长。虽然从 2013年底开始,从中央省委省政府到市政府,启动了多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今年又强势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但在投资项目审批方面,还无法做到“最多跑一次”;再加上法律障碍无法突破、中介服务缺乏规范和充分竞争,项目审批还是存在冗长复杂的情况,收费不合理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三是后续服务不到位。热衷于招商签约,忽视了项目的落地推进。

项目签约后,没有主动跟进,导致一些项目无法落地。针对已经落地的项目,没有及时解决企业的困难和问题,致使项目推进缓慢。另外,各区的分局办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适应,大多时候只起到了“传声筒”的作用,服务能力亟需提高到位。

三、建议意见

针对市区工业短腿和经济发展首位度下降的现状,各级政府和部门要树立“集中精力抓市区”和“市区一盘棋”的思想观念。要通过整合资源、理顺体制机制、优化服务,扎实推动重大产业项目,努力提高市区经济发展首位度。为此,调研组建议:

(一)创新方式强化招商。

一是要强化招商选资工作。要继续把招商选资工作当作“一号工程”,落实“一把手”主体责任。要深入研究产业政策、发展趋势,着力招引一批大投入、大体量、高科技、高产出的重特大项目。要切实抓好重特大项目的筛选论证和储备工作,确定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优势强、效益好、质量高的好项目。要选择一批条件成熟的项目,强势推进项目的前期工作,切实做到“在建一批、推进一批、谋划一批、储备一批”。

二是要创新招商方式。要改变以往轰动式的推介会为主的招商方式,多研究采用以商招商、上门招商、驻点招商、市场化招商、专业化招商、

产业链招商等方式。要多打“亲情牌”,探索使用产业基金、PPP 模式进行精准招商。

(二)理顺体制完善机制。

一是进一步理顺市区管理体制。在当前行政区划不可能有较大调整的情况下,进一步理顺市、区管理体制尤为重要。建议市委市政府根据各区的实际情况,分类采取不同的管理体制。对条件成熟的区,根据责、权、利对等的原则,充分授权各项职能、责任和管理权限。对起步较迟、开发时间较短、管理人员较少的区,采取经济发展与社会管理相分离的模式,使之轻装上阵,集中精力搞开发建设。

二是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要完善招商引资联席会议制度。市政府领导要定期听取招商引资工作汇报,加强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统筹,研究、协调解决招商引资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要完善市领导联系重大产业项目制度。

三要创新项目推进的督查考核。加大对重大项目、新签约项目、新开工项目督查力度,加大对重大项目引进、签约项目落地、落户企业服务等关键环节的考核。建议市政府将市级涉及招商引资和重大产业项目推进的有关部门纳入考核体系,与各区实行捆绑考核,共同提高项目的签约率、履约率、到位率、开工建成率。

(三)合理布局搭建平台。

一是要优化市区产业布局。市政府要根据各区产业发展现状、区位特点、资源禀赋等实际情况,按照“统一规划、成片布局、整合资源、拓展空间”

的要求,科学统筹各园区产业布局,明确各区产业发展定位。确定各个区鼓励和适合发展的产业、限制和禁止发展的产业。这样,既可以统筹指导新项目适合在哪个区落地又可以有效杜绝市区内各开发主体间的恶性竞争。

二是要完善平台功能。首先是高起点规划园区。在更高层次上对现有园区从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平台打造、服务环境优化、优质项目引进等方面高起点规划。坚持走差别化发展之路,把园区放到全市乃至全省、全国产业带发展来考察、定位,打造鲜明的特色品牌。其次要加块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要坚持长期投入的理念,把工业园纳入到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建设同建设、同发展。抓好路、水、电、气等基本生产要素的建设;加快商务区、宾馆、学校、医院、休闲娱乐等生活设施的建设,为投资者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

(四)优化服务提高效率。

一是制定市区统一的优惠政策。市政府要牵头制定市区统一的招商引资政策措施,赋予各区自主决策权,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一般的项目由各区根据政策规定进行招引、洽淡和决策,特别重大的项目提交招商引资联席会议研究决策。

二是提高审批效率。要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契机,充分下放审批权限,简化办事程序,推行项目审批代办服务,对亿元以上的重大产业项目,由引进单位和园区负责全程代理。

三是加强跟踪服务。项目引进单位要实行跟踪服务,确保项目顺利落地、开工和投产。

(五)攻坚克难助推项目。

一要加强督考,跟踪问责。严格落实重大项目责任制,对一些进展缓慢的项目、工作滞后的责任单位,不仅要通报批评,更要问责跟踪。在下一次督查时重点关注,切实增强督查效果。

二要诚实守信,对等履约。政府要加强诚信建设,对于出台的优惠政策、作出的承诺,要言必行、行必果,不折不扣执行到位。要督促各项目业主按期兑现承诺的资金投入、形象进度和投产达效等事宜。对迟迟不开工或者进展缓慢、未按约履责的项目,进行约谈,采取有效措施督促企业加快项目建设。

三要整合资源,攻坚克难 。市政府要加强统筹协调,整合市区资源要素,为重大项目提供资源要素保障。市区各级政府要对近年来应上未上、应落未落、应投未投的项目进行一次全面的梳理,组织专门力量,认真研究协调,分类逐个落实,努力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要做到事事有反馈、件件有落实。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校企合作学院章程下一篇:西南航空战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