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口译过程的关联与顺应

2022-09-13

越来越多的学者把语用学的理论和翻译学研究结合起来, 在翻译学研究跨学科领域取得丰硕成果。我国的一些学者如芮敏 (2000) 莫爱屏 (2003) , 黑玉琴 (2003) 等从关联理论的语境角度研究口译过程, 他们认为口译者既要面对听众判断选择恰当的语境, 向听众提供关联性最大的语言信息, 又要面对讲话者选择有关联的语境要素, 结合自己的推理判断更好理解话语并传递译语[1]。而另外一些学者如曾文雄 (2002, 2005) , 夏翠 (2005) , 马卉 (2006) 等又从顺应理论出发对口译过程进行了研究, 他们认为译员在口译时要不断地顺应语境, 从而达到对原话语的正确理解和目的语准确输出, 实现成功地完成口译任务。本文则尝试把这两个理论整合起来构成一个关联—顺应理论模式来描述口译过程。

1 关联-顺应口译理论模式的理论基础

1.1 关联理论和顺应理论

Sperber和Wilson在Grice会话含义理论和“合作原则”的基础上, 以认知理论为基础, 分析了话语产生和理解的机制, 提出了关联理论, 他们认为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明示与推理是交际过程的两个方面, 从说话人角度讲, 交际是一个明白无误地示意的过程, 即交际时说话人用明说表达出自己的意图;从听话人的角度而言, 交际又是一种推理过程, 即从说话人通过明示手段提供的信息中推断出说话人的交际意图。

顺应理论认为语用学是从认知、社会和文化的角度对语言使用行为进行的综观。语用学研究语言的使用, 也就是研究语言的选择过程, 而语言的选择过程则是从语境、语言结构等方面, 动态地根据不同的心理意识程度而做出的某种顺应。使用语言交际就是选择语言的过程, 语言的选择过程之所以能够完成, 取决于语言的可变性、协商性和顺应性。[2]

Verschueren认为语言顺应包括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顺应、顺应的动态性和顺应过程的意识程度。他认为语言的使用过程就是语境和语言结构相互顺应的过程。

1.2 关联-顺应口译理论模式的理论框架

我们把关联理论和顺应理论有机结合起来, 发挥他们互补性, 建立关联-顺应口译理论模式。该理论模式认为, 口译过程则是以译员为中心、在发言者、译员和听众之间进行的跨文化交际活动, 是一个在关联、顺应原则指导下的推理和明示过程。这一模式既可以发挥它们在理论上的优势, 又能克服各关联理论在语言的使用过程和顺应理论在语言的理解方面论述不足, 从而可以成为描述口译过程强有力的理论模式。

语言的使用过程包括语言的理解和生成过程, 是以关联顺应为特征的, 也就是说“话语交际目的在于寻求最佳关联;言语交际之所以能够进行, 是因为人们在交际活动中自觉遵守了一条原则——关联原则:人类认知往往同最大程度的关联性相吻合;每一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该设想它本身具有最佳关联性。[3]关联、顺应过程就是指语境成分和语言结构相互顺应的动态过程”[4]。在口译过程中, 译员首先以最佳关联假设为取向、顺应认知语境, 确定发言者的交际意图, 然后在自己语听话人之间寻求关联语境并且顺应关联语境、最终选择话语形式或语用策略传递发言者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

在口译过程中, 译员不论在原话语理解还是在目的语输出过程中时刻都在进行着语言选择。从本质上来说, “交际中的语境顺应和关联选择的目标是一致的”[6]。译员语言的选择过程具有关联、顺应的特征:译员顺应语境, 寻找最佳关联;同时关联性同时指导着译员进行正确的顺应。

2 关联-顺应口译理论模式对口译过程的阐释

2.1 在原话语理解过程

在关联-顺应口译理论模式中, 译员在原话语理解过程中, 不但理解发言者的信息意图, 更重要的是获得发言者的交际意图, 因为交际意图才是发言者所要传达的意图。译员对原话语的理解应该是运用推理机制, 顺应语境来寻找与原话语信息密切关联的语境假设, 最大程度地增强语境效果, 减少推理努力, 以达到语境上的最佳关联, 然后推断出发言者的意图。

例如, 当外宾对导游的陪同表达感谢时, 导游通常的回答是“这是我应该做的”。如果译员按照字面意义也就是信息意图翻译出来 (It is my duty) 。这时译员顺应目的语语境, 获得最佳关联, 选择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子:It is my pleasure, 避免了文化冲突, 实现成功交际。

在处理有关涉及文化背景的对话时, 译员要充分把原话语的词汇信息、逻辑信息、百科知识和语境假设有机的结合起来, 获得最佳关联, 达成对原话语的理解。

2.2 在目的语产出过程

译员在掌握说话人的交际意图之后, 首先要考虑顺应目的语语境, 作出最佳译语的选择完成口译任务。语境包括语言语境与交际语境, 后者包括社会文化环境和交际场合、时间和空间的指示关系、交际者的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等。

2.2.1 译员顺应交际语境

译员必须“顺应译语文化, 考虑具体的交际场合、听众的文化背景以及认知情感等因素, 找到最佳关联, [5]”传递发言者的意图, 从而完成交际的目的。例如, “你不要班门弄斧了。”

“班门弄斧”是中国文化中的一句成语, 如直接译成英语为:“Don’t display your axe at Lu Ban’s door”。对西方听众来说这种表达没有任何意义, 他们可能认为这与暴力相关。所以译员顺应译语文化将其翻译成“Don’t teach your grandmother to suck eggs.”这样就会取得满意的效果。

2.2.2 语言结构的顺应

译员的语言选择过程首先要对语言的结构做出顺应, 即译者需要在译语的语言风格、语音结构、词汇、句式、语篇等各种层面上做出符合译语的表达习惯的选择, 通过使用灵活的翻译策略, 选择恰当的词汇、句式、语篇等形式, 顺应意义的生成。例如, 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 发言人在表达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立场时说:“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态度没有改变。”在正式的外交场合中, 译员要慎重地选择语言风格, 所以这句译语“On this issue, our position remains unchanged.”要比“We have not changed our view on this issue.”更适合这种外交场合。

在词汇层面上, 我们知道汉语句子中动词使用的频率远远高于英语, 而名词、非谓语动词和介词短语则在英语里被高频地使用, 因此译员要根据两种语言的特点注意灵活地转换词性。在句式和语篇层面上, 由于汉语在句子结构上属于意合语言 (parataxis) 而英语则重于形合 (hypotaxis) 。例如, “One will regret in old age, if he does not exerts oneself in the youth.”这句其实相当于汉语中的“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2.2.3 目的语生成过程中的的动态顺应

Verschueren在其语言顺应论中提出了动态顺应概念, 动态顺应是顺应理论的核心, 它是指语言的使用是一个动态过程, 语言使用主体、语境和语言结构客体相互作用在语言交际过程中, 动态地促成话语意义的生成。

译员目的语选择过程的动态顺应体现在时间顺应、不同语境语言选择的制约、语言线性结构的灵活性变化。译员根据不同的交际目的, 对话语的信息结果进行灵活安排, 也可以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类型的话语和语段。

4 结语

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在动态口译过程中译员的思维活动。译员所进行的选择过程因语言的特性而具有关联顺应的本质。这一新的口译理论模式能丰富口译的理论研究和对提高口译译员的效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摘要:口译过程是一个以译员为中心, 在原话语发言人、译员和听众三者之间进行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从译员的角度来说, 口译是一个在关联-顺应原则指导下的动态的顺应推理和明示的过程。译员做出选择的过程具有变异性、协商性和关联-顺应性。

关键词:关联-顺应模式,最佳关联,交际意图

参考文献

[1] 黑玉琴.从关联理论看口译过程中的最佳意义选择[J].外语教学, 2003 (6) :94.

[2] Verschueren, 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London:Arnold, 1999:58~61.

[3] Sperber Wilson.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95:260~66.

[4] 杨平.关联—顺应模式[J].外国语, 2001 (6) :21~28.

[5] 冉永平.言语交际的顺应——关联性分析[J].外语学刊, 2004 (2) :28~33.

[6] 马卉.语言顺应论与口译实务[J].佳木斯大学学报, 2006 (9) :143~144.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人教版《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探究——用伏安法探究干电池的连续放电特性下一篇:动画教学中原创动画短片前期创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