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师职业责任论文

2022-04-27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大学教师职业责任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当前我国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科研能力乃至职业道德等问题经常受到人们的诟病。究其根源,在于大学教师职业双重性特征的矛盾。由于高校教育教学条件的变化,本来统一和谐的教学与科研关系变得对立起来。这种内在的冲突最终外在的表现为大学教师职业行为的偏差和失调。

大学教师职业责任论文 篇1:

大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分析

摘 要:职业倦怠是现代大学教师职业生涯中面临的严重心理疾患,对教师的身心健康、专业发展以及教育教学工作都有很大危害。职业倦怠的产生既有社会和学校的原因,也有教师个人的问题。预防和矫治职业倦怠也应从社会、学校、个人等方面采取措施。

关键词:职业倦怠;大学教师;成因;预防措施

一、大学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危害

大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应对环境变迁和学校工作要求不断提高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长期伴随压力体验而出现的生理、情绪、情感的耗竭状态。

(一)职业倦怠的基本表现

目前,职业倦怠的教师,往往工作上不求上进,不愿付出努力,甚至产生放弃做教师的想法。他们懒于出课、漠视学习、惰于研究,常常有“能马上退休就好了”的消极想法。具体地说,大学教师职业倦怠表现为:(1)生理上:经常性疲劳、虚弱、精力不济、失眠,腰背颈酸痛、肌肉紧张、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女教师内分泌紊乱、月经失调等。(2)心理上:一是情绪资源衰竭,即精神疲惫、生活热情丧失、注意力无法集中,才智枯竭,畏惧或厌倦工作,以及烦躁、抑郁、悲观、孤独、过敏等;二是非人性化,即以消极、否定、冷漠的态度理解和对待工作伙伴与学生,容忍度低、同情心少,对他人的行为反应激烈,人际关系紧张等;三是价值感降低,即对自己工作的意义和自我价值的评价倾向消极,工作能力体验和工作成就感下降,平庸感、挫折感增加等。其中,情绪耗竭是教师职业倦怠最突出的表现。

(二)职业倦怠的主要危害

大学教师的职业倦怠,不仅给教师本人的身心健康带来疾患,更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消极影响。教师职业倦怠如果得不到及时调适,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一是会影响教师身心健康,产生各种健康问题,包括“抑郁症”、“焦虑”、“失眠”、“头痛”、“肠胃失调”等。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亚健康是处于“健康”与“患病”之间的一种中间状况,或者称为“第三状态”。如果处理得当,则身体向健康转化,处理不当则可能会患病。从这个角度来看,职业倦怠应该是“亚健康”状态的一种表现。长期的“亚健康”,会导致教师出现生理疾患、心理障碍,严重者可能会造成无法工作或婚姻家庭危机。二是教师的消极、偏执、悲观等不良情绪会通过自己的语言、表情、动作等传染给学生,并通过学生相互之间的交叉感染,引起学生厌学、厌世,从而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三是会造成教师对工作采取敷衍的态度,对教学科研信息反应迟钝,害怕挑战、不思进取、无意创新,影响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和对良好教学、科研品质的主动追求。

二、大学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

教师的职业倦怠,不是教师对某一特定事件的即时反应,而是在较长时期内对工作中所遇到的压力产生的递进的情绪反应过程[1]。就大学教师来说,造成其职业倦怠的原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因素

(1)社会期望的压力。大学教师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传承人类优秀文化,宣扬和引导良好社会道德,进行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提供智力支持与服务的重大责任。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人才培养质量、社会道德文化、科学研究问题日益增多,对此人们往往会简单地归因于大学和大学的教师,教师因此会产生巨大的屈辱感、失落感和悲观感。(2)社会竞争的压力。大学教师历来被人们看成是高社会地位、高发展性、高稳定性与高收入的职业,但是,现在这种职业的优越性已不再突出。一方面,随着社会优势职业的大量涌现,职业的自由选择性、流动性迅速增强,大学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之间、大学教师职业内部的竞争日益加剧,教师职业发展的代价也因此加大。另一方面,现实中的社会分配不公、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使得大学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有所降低。这种竞争的压力会引起教师情绪紧张,久而久之便会引起职业倦怠。(3)社会支持系统乏力。大学教师是一个以智力创造为突出特点的职业。在这个职业中,个体的创造与发展特别需要社会在价值上的高度认同和精神与物质上的有力支持。当社会缓解教师压力的支持系统不健全或乏力时,教师就很容易患上职业倦怠症。

(二)组织因素

(1)工作负荷超重。研究表明,工作量与工作倦怠存在高度相关,尤其与情绪衰竭相关度最强。一般来说,人员和资源不足直接导致工作过载,而长期工作过载必然导致情绪衰竭。工作过载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工作量超负荷,二是工作要求增多增难。我国高校连年的扩招使大学教师的工作负荷急剧增加,许多骨干教师年平均教学工作量在400学时以上。不仅如此,教师还得完成学校规定的繁重科研任务。与此同时,课程结构和内容体系的改革,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快速更新,以及社会对人才素质、知识创新、智力服务需要的多元化和高端走势,都对大学教师的知识学习、储备、加工能力,教育教学与科研能力,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种长期超重的工作使许多教师精神压力大,身心俱疲。这是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和典型特征。(2)职业角色冲突。斯可瓦布(Schwab)与布瑞恩(Byrene)的研究表明,在组织方面,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显著因素是角色冲突与角色模糊。角色冲突是指个体不能满足多种角色要求或期待而造成的内心和情感的矛盾冲突。高校教师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角色集:教师的角色、同事的角色、父母的角色、科技创造者的角色、团队决策者的角色等,高校教师的多重角色是教师职业特性所决定的,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复杂与艰巨性。当教师个体面对种种冲突而又期望做出角色行为时,角色冲突就会出现,压力随之产生;当个体由于对其承担的权利、义务、责任等缺乏清晰的、一致的认识而感到对工作无法胜任时,压力就会产生并增大[2]。现实中,大学教师不断变换地扮演着知识的学习者和传授者、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道德的教育者和示范者,以及健全人格的培养者、健康心理的辅导者、科技的研发者、群体活动的管理者和智力服务的提供者等的角色,在这种莫测的变幻中,许多教师饱受角色冲突与角色模糊的压力之苦,并因此陷入较为严重的职业倦怠之中。(3)管理的教条化和非人性化。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当教师在工作中有更多的自主权和自由度时,倦怠会降低许多;对教师绩效评价程序的公平性和分配的公平性与工作倦怠有中等程度的相关[3]。现实中的大学,在持续进行管理改革的同时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一是管理制度僵硬。制度的整体设计与系统协调不足,侧重于被动适应改革的要求;对教师的限制较多,支援较少,教师参与学校决策和管理的机会与权利缺乏可靠保障。二是绩效管理欠科学。考核评价的指标欠弹性、程序欠公平、人为因素仍然较大,不能真实反映教师劳动量和贡献的大小。三是薪酬回报不够公平。大学内部不同单位教师之间的薪酬差距较大,考核结果与教师的薪酬、奖惩、晋升、使用尚未建立可靠的联系。当教师持续投入了大量的资源(时间、精力、金钱、社会关系等),而只能得到少许回报时,低成就感便会形成,职业倦怠也由此产生。(4)组织文化冷漠。良好的组织文化是教师情绪的滋养剂,是动机与希望的催化剂。现实中的大学由于对组织文化的关注不够,对自由和谐、奋发向上的组织氛围营造不力,因此,学校中人与人之间感情冷漠,人际冲突频仍,容易造成教师热情、动机、希望的窒息与枯竭。

(三)个人因素

有关研究表明: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人口学变量与工作倦怠有较强的相关性。个人特征因素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对工作倦怠的产生有特定的作用。(1)职业认知有偏差。一些教师忽视客观条件制约,过分相信自己的能力、拔高自己的工作目标,一旦目标无法实现时,就会产生挫折感,诱发倦怠情绪。另一些教师以过分的自尊掩盖过分的自卑,缺乏坚定的职业信念,不注意提高自己的素质,将一切问题都归咎于运气、他人和环境,最终因缺乏成功体验而产生职业倦怠。(2)不良性格的影响。每一位教师都会面临各种心理冲突,但对心理冲突的感觉则因人而异。那些极端争强好胜,一直忙于工作、不善于安排自己生活,以及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流、内心焦虑、孤独难于排解的教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3)职业发展策略缺失。缺乏对职业生涯的前瞻性、阶段性规划和对可能的工作困难的预先应对策略,也是许多大学教师面对压力时容易产生倦怠的原因。

三、大学教师职业倦怠的预防和矫治

预防和矫治大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当主要从社会、学校和个人三方面着手。

(一)加大社会支持力度

整个社会都应该关注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并积极创造条件解决这一问题。一是要注意提高教师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一种职业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提高,必然会激励从业人员更加热爱自己的职业。要预防大学教师的职业倦怠,首先要解决教师职业劳动价值与职业劳动报酬背离的问题,逐步提高其职业经济地位。其次通过积极的舆论宣传和国家的政策投入,促使社会形成更加尊重大学教师及其创造性劳动价值的社会氛围,逐步提高大学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这样,才有利于增强大学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自豪感,使其以健康的心态、积极的情绪投入到工作中去。二是要正确评价大学教师的劳动。高等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不应主要归咎于教师的劳动,而应从社会环境和制度方面寻找原因;社会对大学教师劳动也应当抱持一种客观的期望,有一个公正的评价。这样,可以有效缓解教师因来自社会的过度压力而产生的消极情绪。三是要构建社会支持系统。建立心理研究和职业培训系统,为大学教师提供及时可靠的职业援助和心理辅导,化解其心理压力;建立健全信息咨询、成果转化等社会中介机构,为大学教师专业发展、成果转化提供多方面的服务与支援。

(二)改进组织管理

学校的管理策略、组织与行政上的安排、工作环境条件以及课程编排设计等的改善,都有助于解决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一是要降压减负。学校应当科学测算教师的工作负荷,适当增加教师编制,减少教师的工作量,使其有闲暇时间安排生活、调整心理、舒缓压力;应当科学界定不同职位教师的角色职责,合理确定任务目标,使大多数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组织的要求,避免因职业成就感降低而产生的倦怠情绪。二是要改进学校管理。大学应注意制度的整体设计与规划,突出制度的激励作用,避免制度矛盾、僵硬对教师专业自主权和职业热情的限制;应强化人本观念,唤醒人的价值追求,实行开放式民主管理,为教师提供更多参与学校决策与管理的机会,从而激发教师的职业热情与责任感;应突出绩效管理的公平性原则,在分配上依据教师的需求差别和资源存量决定分配总量,依据教师劳动量和贡献的大小决定分配档次,逐步提高教师的薪酬待遇,增强教师的公平感,激发教师的进取心;在工作程序上遵循考核与分配程序周期一致性规则、避免人为操作和偏见规则、程序有可修正机会规则、能代表和反映所有教师利益的规则、符合伦理道德规则[4],从而避免教师因管理的非公正性产生职业倦怠;应建立发展的教师评价机制,将评价的结果主要作为发现问题、提供条件、促进教师发展的依据,而非奖惩的依据,在实施中,要突出评价的前瞻性、预防性和教师的参与性,使教师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应对各种压力与挑战。三是要营造良好的组织文化。学校应当根据教师的劳动特点,努力营造一个充满人文关怀,有利于公平竞争、沟通交流、团结协作、求实创新的校园文化。这样的文化环境能够很好地预防和消除教师因改革和工作要求变化产生的紧张感与消极情绪,引发教师正确的希望与动机。四是要构建教师发展的支援机制。学校内部的支援机制,可以使教师及时获得信息、情感和实践方面的支持,提高教师的成就感和工作表现欲望,降低工作压力水平。学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疏导机制,增强教师的自我调适能力和心理免疫力;加强岗前培训,教会新教师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基本能力,传授给他们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和顺利应对各种压力与挑战的基本方法,唤起他们应有的职业责任感与兴趣;建立完善的信息咨询与服务机构,为教师交流思想、沟通感情、获取新知提供持续的精神“加油”机制。

(三)个人不断努力

现代社会为大学教师职业的发展提供了诸多机会和空间,对教师个人来说,在这些机会和空间中,完全可以做到“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一是要树立大学教师应有的职业理想与信念。正确的职业理想与信念是教师对自己从事工作的一种价值认定,是教师避免心理障碍、保持最佳心境的思想基础。大学教师只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职业在推进社会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实现自己人生目标方面的价值,才能乐于从事这个职业,主动应对各种困难与问题,避免和克服职业倦怠。二是要学会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处于不同职业发展阶段的教师,都应当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现实的可利用资源,设计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准备好应对各种压力的策略,从而预防无目标或目标不切实际带来的低成就感和失败感。三是要学会自我调适。大学教师在压力来临、身心疲惫时,要敢于面对压力,明白自己在压力下所作最初反应并不一定是能力差的表现,而是每个人都可能会体验到的心理现象。在面对压力时,不应过于自责,而应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应对压力。找准问题所在,使压力变成动力。当压力持续不断时,应当通过有意识的休息、郊游、娱乐等方式转移注意力、放松紧张的神经,或者通过向亲人、朋友、领导的倾诉,进行情绪宣泄,以有效地缓解压力和紧张的情绪。在日常生活中应坚持有规律的锻炼,以强身健体,保持充沛的精力和乐观的情绪,增强抵御压力的机能。在压力持续、挫折不断时,要善于发现自己的点滴进步,及时自我激励,从而增强成就感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应当利用自己的知识,主动提高个性修养,通过自我评价和个性锻炼,发展自己个性中的理智感、自制力、自信心等积极因素,克服主观臆想、激情冲动、多愁善感、自暴自弃等消极因素,从而增强抵御压力的能力,减少倦怠发生的机会。

责任编辑 宋淑芳

参考文献:

[1]吴明霞,张大均,郭成.教师职业角色组合变化及角色压力调适[J].西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194—197.

[2]梁芹生.教师职业倦怠心理之探析[J].教育评论,2003,(4):24—26.

[3]王晓春,甘怡群.国外关于工作倦怠研究的现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3,(5):88—93.

[4]曹雨平,杨文奇.说说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病”[N].经济日报,2005-05-25(14).

作者:田伏虎

大学教师职业责任论文 篇2:

大学教师职业双重性的矛盾探析

摘要:当前我国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科研能力乃至职业道德等问题经常受到人们的诟病。究其根源,在于大学教师职业双重性特征的矛盾。由于高校教育教学条件的变化,本来统一和谐的教学与科研关系变得对立起来。这种内在的冲突最终外在的表现为大学教师职业行为的偏差和失调。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学教师;教学;科研;职业双重性

与中小学教师不同的是,大学教师除了承担基本的教学工作外,还要从事科学的传承与研究。实际上,正是大学教师这个群体承担着近现代科学事业的发展与创新。教学与科研兼重构成了大学教师职业的独有特征。

教学与科研,这两项大学教师的基本工作曾经很好地统一在一起,因而也很少被人关注。但是现在统一几乎完全变成了对立,其所引发的问题甚至已经到了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和科研进步的程度。一切都根源于教学与科研这对矛盾本身,而直接的原因却表现为矛盾所处环境的变化。因此,厘清当前的混乱必须要从矛盾及其转化条件入手。

一、大学教师职业双重性及其矛盾的表现

实际上,现有的对大学教师科研与教学关系的研究已经很多,但是至今仍不能把问题讲明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把教学与科研的内容与目标规定清楚。在没有基本的教学与科研概念的规定下去谈两者之间的关系,自然会引起诸多的争议或分歧。

(一)教学与科研的基本内涵界定

大学教学的内容不被提及是因为大家一般把教学简单理解为“讲好课”。实际则不然,怎么样才算好就值得探究。如果在此有分歧,其与科研的关系问题自然有分歧。比如大学教学应该以讲解基本理论为主还是以传授基本分析方法为主?再比如大学教学中“做人”的教育应该占多大分量或处在什么样的位置?这些分歧都会影响科研在大学教师评价中的权重。由于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具有一技之长、独立谋生能力的就业者,因此,大学教育应该是一种成人教育,其教学内容应该侧重于动手能力、分析方法、工作态度以及与人相处的能力等。或者说,作为授课的教师应该主要“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既要教做事(方法)又要教做人。

对于科研的认识,我们当前最大的误区就是把科学研究等同于科研成果。当然不能否认,论文、专著与课题是一名大学教师科研水平的反映,但是科学研究绝不等同于科研成果。孔夫子“述而不作”,其“半部论语”照样能“治天下”。科斯著述不丰,但两篇论文足以让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例子虽然有点极端,但是确实具有现实意义。对科研能力的评价要以科研行为的影响和效益为标准。在我们的大学教师中,有很多拥有深刻见解和创新思想的人,他们成果不多,但他们的科学研究行为影响却很大,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贡献却很多。在这方面,通过与很多学生讨论进行科学研究的著名经济学家奥尔森堪称楷模。当前,对于科学研究的功利主义追求使他们蒙受歧视。科学研究是个体系,决不能将其理解为某个人的事。在这个体系中,激励科研行为的科研环境、制度和氛围是基础,多样化、多元性的科研行为处于核心,科研绩效则是目的。据此笔者认为,对于大学教师的科研行为不能从短期更不能基于成果数量来评价。那些拥有一整套观念、方法体系并时时提出新见解刻刻影响学生的大学教师也应该归为优秀科研人员之列。

(二)教学与科研的统一性

教学与科研不是孤立的两个方面,它们首先统一在大学教师这个职业里面。对于两者的关系,任何人都不能否认两者的统一性。教师与教学相对,大学与科研相连。很难想象那些没有一定专业科研能力却也懂得教育教学规律的人能把大学生教好,他们应该去中小学当老师;也很难想象那些拥有一定专业科研能力却不懂得教育教学规律的人也能把大学生教好,他们应该去科研机构做研究员。当然两者都不懂得最好还是转行。其次,这种统一也绝不是孤立的统一,两者存在联系,教研相长。教学的技巧与效果取决于对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与掌握,对教育教学规律的科研是为了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同时,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培养一批优秀的科研人才。从科研的构成来说,教育教学研究是“传道”的技术研究,专业研究是“道”本身的研究,没有一定的技术是很难把知识、智慧传授给学生的,因此教育教学研究处在教学与专业科研的中间,与教学的关系也更为密切。也正因为如此,那种只把科研理解为专业研究的人是无知的,而那种“教学是科研的基础”的说法也是盲目的。

教学与科研虽然是统一的,但也绝不是说两者是等同的,它们之间有一个主次之分,或者说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区别,当然这需要条件来界定。笔者认为,从长期来看,作为大学教师,教学应该处在本位,是主要矛盾。“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的都是教育教学的长期作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短期可以不搞科研但绝不能不搞教育教学。科研被耽误十年可以很快补上,教育教学被耽误十年就耽误好几代人。文革的教训历历在目,而德国、日本的经验也实实在在。教育教学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更是科研发展的源泉。好的教育教学能够培养出一代代杰出的科研人员,他们无需全都留在大学当老师。当然,强调教学的本位作用并不是忽视大学教师科研的作用。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培养不出“诺贝尔奖”获得者。不搞科研就不能准确把握处在变动中的教育教学问题,也不能掌握先进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从而也就不可能培养出杰出的人才。因此,教学为本科研为辅是大学教师应有的理念。那种把教学与科研等同的观点是违反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而那些在高校宣传搞科研可以“名利双收”,从而激励年轻的大学教师搞科研的人更是忘记了自己的教师本份。

(三)教学与科研的对立性

作为大学教师这个职业的两个必要构成,教学与科研还存在对立的一面。笔者认为至少以下三点对立性导致了近些年矛盾的爆发:首先,从教师本人的时间、精力角度来说,由于时间、精力是一定(甚至是减少)的,那教学与科研之间必然是一种零和博弈。过多的投入教学必然耽误科研,潜心研究就没有时间去关心学生、搞好教学。难怪高校扩招以来很多年轻教师抱怨上课太多没有时间搞科研,从而导致科研整体水平下降了;由于利之所在,很多教师特别是高水平的教师忙于“科研”而无心教学,从而导致整体教学水平下滑也就更难怪了。从这个意义上说,规定教授每年必须给本科生上多少课至多也只能起到治标不治本的微小效果。

其次,从过程上即从获取较高水平的科研能力与实际教学运行角度来看,科研具有长期性,教学具有短期性的特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特别是社会科学,如果没有长期的知识积累与辛苦的实践,根本不可能具备较高水平的研究能力,更遑论用所谓的科研成果去充实知识的宝库了。而从教学的对象即学生角度来看,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我们可能一次次重复着同样的知识,但我们必须一次次面对不同的学生。在大学,有些老师很可能只有一学期跟一个同学上课的机会,或许连一次交流的机会也没有,但是他(她)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影响这个学生的一生,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影响,在此我们还没考虑基础知识的传播与逻辑思维训练所可能造成的影响。这种科研与教学的长短期矛盾性在当前也困扰着诸多有良知的教师:科研第一、教学第二,这有可能使一些大学教师在科学的圣地前徘徊的同时耽误一代代青年学子。

再次,从结果即科研与教学的绩效评价角度来说,科研具有短期性,教学具有长期性的特点。确实,科研成果定量评估的方便性,绩效显示的明确性激励着作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大学教师忙于从事科研,而教学由于其效果与成果的模糊性使其变成了所谓的“上课那回事”,有良知的教师给了个好听的名字——“良心活”。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很多,其所带来的影响也就毋庸置疑了。

二、大学教师职业双重性矛盾转化的条件或环境

教学与科研这两项大学教师的基本工作在别的国家很少发生严重的冲突,在我国也曾经很好地统一在一起,但是,为什么近些年这对矛盾激化了呢?我们知道,矛盾的转化需要条件,而在我国,恰恰是近些年发生了诸多导致矛盾激化的条件。笔者认为以下三个方面的环境或条件是导致教学与科研冲突的外因:

(一)我国社会大环境的变化

必须承认,教学与科研的冲突困惑着绝大多数大学教师。作为一种普遍现象,这种职业双重性的矛盾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在我国,这种社会根源主要表现在对大学教师乃至对全国人民主体行为产生深刻影响的文化心理上。从经济学的意义上而言,可以把我国的文化称之为“谋生文化”。确实,几千年来,由于人口众多而资源短缺,中国人一直都在为“不饿肚子”而谋生,人们的所作所为、一言一行都时时透露着谋生的意味或内涵。只不过由于封建专制对人们行为的限制、计划经济对人们行为的约束,这种文化心理或倾向没有明显化。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定以来,人们的经济行为自由了,这种“谋生文化”所蕴含的心理、行为也就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先是大学教师收入低,很多教师改行“下海”,后来则是大学教师收入提高、有地位、自由时间多因而又成了追求的目标。无论是退出还是进入大学的人,无论是从事教学科研还是从事后勤、行政管理的人,他(她)们的目标或许很多,但是“找”这个工作,“占有”这个岗位,从而“端了一份不错的饭碗”肯定是一个重要的哪怕不是第一的目的。这就是“谋生文化”在当前我国大学与大学教师间的表现。从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与社会心理的角度说,我国人民特别是大学教师当前应该已经过了“为生存”的谋生阶段,获取尊重与自我实现现在应该是甚至从来就是大学教师的追求。但是,由于“谋生”这种文化心理发展的滞后性,我们的大学教师从事工作依然停留在为“养家糊口”而不是为教书育人这个层次。甚至我们的政府、社会为了解决就业,也“赋予”了大学雇佣更多非相关“专业”员工的责任。在这种环境、背景与条件下,一种可能就是教学与科研双双被忽略,一种可能自然就是科研高于教学,因为这样更能“谋生”。

(二)我国高等院校本身的变化

我国高等院校本身的诸多变化也是激发大学教师教学与科研之间矛盾冲突的重要原因与条件。具体来看,有两个方面的变化影响最为明显、直接:

一是具体高等院校的长短期发展政策影响。这在我国更具有明显的功利性特征,也有两个方面表现的最为突出:一个与高校扩招发展规律相适应,当扩招从“量”上完成任务之后,自然而然地就是要解决高校“质”的问题。而在高校质量、水平高低的衡量指标上,课题、论文等科研指标一般要比教学、就业等指标有更高的权重,因为科研毕竟比教学更好把握。另一个则体现在我国某些高校领导层的追求上,比如要把学校从“211”提高到“985”,把重点提高到“211”,把“省级”提高到“国家级”,把“学院”升格为“大学”,把“专科”提升为“本科”,当然还有诸多的申请“硕士点”“博士点”,等等。

二是高校内部的考核、管理技术影响。从技术上来说,对于科研的考核要远远易于对教学的考核。原因很简单,科研考核只涉及到学校管理层与大学教师这一层关系,科研成果容易定级、量化。而教学考核却涉及学校管理层、大学教师与学生三层关系,由于学生本身的多样性、差异性以及受社会影响的多变性等,教学成果很难定量化,在承担较高成本的条件下也未必能取得“理想”的成绩,同时,教学的最终成果主要由就业率来评价,而就业情况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发展状况,这就很难识别教学的贡献。因此,学校管理者会偏好科研管理,大学教师在教学与科研之间,从功利角度说必然也会偏好科研。更何况从结果即科研与教学的绩效评价角度来说,科研具有短期性,教学具有长期性的特点。

(三)大学生素质状况变化

大学生的素质结构及其变化也是一个教学与科研关系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市场经济对人们行为与社会思潮的左右、独生子女政策的强制推行、全国教育体制的变化等影响,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以及21世纪近十多年间的大学生都有各自独特、鲜明的特征。经过长期中小学“填鸭式”教育的当代大学生在享受“自由”的同时怎么也不会理解80年代大学生的拼命苦读,就像80年代的大学生不能理解当前的大学生为何“没有理想”一样,90年代的大学生也不能理解他们的“缺乏独立”。

时代在变化,大学生也在变化。如果说大学教育首先应该是一种成人教育的话,那么这种教育观念在21世纪的中国会有更丰富、更深刻的意义。也正是从这种大学生素质急剧变化的角度看,大学教师教学与科研的双重职业要求才值得深入关注。笔者认为,为适应大学生素质的快速变化,大学教师至少也应该在两个方面作出努力:一是从教学与科研层次说,当前的大学教育比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教育要困难,可以说以前的大学生更多地靠主动学习、自学,而当前的大学生则习惯于传授、被动学习,因此,要保持大致不变的教育教学质量,必须要求大学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于教学。二是从科研的构成角度说,由于近些年大学生素质的快速变化,要想保持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水平,首先一条就是要尽快掌握新的教育教学规律,而这又以教育教学研究为前提,因此,在专业研究与教育教学研究的关系上,当前我们有必要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于教育教学研究。

三、解决大学教师职业双重性矛盾的一点建议

当前,我国大学教师这个职业群体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归根结底还在于其职业双重性的矛盾性。一旦环境有变,条件适合,矛盾就会转化甚至爆发。这一切都具有必然性,只不过有些必然性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比如高校扩招等,而另一些必然性却引发了高等教育的混乱,导致高等教育质量水平的下降,比如一些急功近利的科研政策等。因此,营造稳定、合理的高等教育教学科研环境,提供有序、合理的教学科研条件才是保证大学教师安心、有效地从事教学与科研的前提,才是我国高等教育更上一层楼的保障。

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笔者认为,首先转变观念很重要,要转变科研等于科研成果、搞科研就是搞专业研究的狭隘科研认识;也要努力改变从事大学教师(也包括一切职业)这个职业也是为了“谋生”这个观念。确实,不从大学转变这种观念,这种观念就可能继续长期影响国人的行为。当然这还需要我们仔细认真研究。其次,政府应该在维护乃至构建高等教育机构公平性,提供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上下功夫。很多大学的中、短期发展政策都表现出明显的功利性,这很大程度上与政府不合理的配置教育资源有关,而这种政策本身则直接影响着大学教师的职业行为。我们认为“211”“985”“重点”与“普通”大学的评比等应该尽量少一点。再次,在微观的教学、科研管理上,一方面要放松、降低对大学教师科研数量的要求与考核,给予宽松的时间去提高科研质量;另一方面,要加大对教育教学研究的激励,同时,也要研究考核教学质量的更科学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科研水平,才能解决大学教师职业双重性的矛盾。

责任编辑、校对:杜 莹

作者:黄涛

大学教师职业责任论文 篇3:

浅谈我的大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摘 要】大学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教师职业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其工作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在对幸福及教师职业幸福感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的原因,并提出了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大学教师;幸福感;职业价值观

关注和了解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不仅有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和生命质量的提高、学生的健康成长发展,而且有利于整个教育质量的提高及和谐社会目标的最终实现。因此,深入探究影响大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实现问题,对确保广大教师身心健康、享受教师职业内在的尊严与欢乐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大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的内涵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他的需要层次学说中,对需要与幸福的关系做出了阐释。他认为人有七种需要,从低到高分别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与理解的需要、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前四种又称为缺失需要,后三种又称为生长需要。根据马斯洛的学说,如果需要得到满足,人就会产生幸福感。其中缺失需要是低层次的,得到满足,人会产生一定的幸福感,但这种幸福感持续的时间不会太久;生长需要是高层次的,尤其自我实现的需要处于最高层,它的实现会给人带来巨大并持久的幸福和快乐感。

从这一角度来说,大学教师的幸福感,除了与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相关,更取决于教师的自我实现。由此,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可以定义为:教师在对自我价值及幸福有正确的认识、有追求目标的精神、有完善和提高自身能力机会的情况下,拥有比较宽松、愉悦的生存状态并能积极实现自我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和谐的、愉悦的。当代教师只有自身得到发展,认识到并实现教师的职业价值和理想,才能从心里感受幸福,体会到教育所带来的快乐。

大学老师更应该具有职业幸福感,因为高校建设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还承担着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等重要职责。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职业幸福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是教师事业有成的坚实基础,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当前大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及缺失原因

目前,发现真正体验到职业幸福的教师为数不多,主动追求职业幸福、创造职业幸福的教师则更少。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工作中时常经受着各种压力的侵扰,其对于自身的职业满意率低,缺乏自豪感,存在职业倦怠和弃教改行的念头。

影响教师幸福指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生活收入水平、个人健康状况、家庭生活和谐程度、学校制度、社会人际关系、业余精神文化生活、社会声望和评价体系等等。具体而言,影响原因是多层面的:

(1)高校扩招和教育改革以及社会对教师的高要求,使得大学老师产生了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在连续扩招后,很多高校的规模都迅速膨胀,但教师人员不能与之成正比。导致教师的课时多了,教学任务极其繁重,加之大学老师的职称晋升,业绩考核、福利待遇都与科研水平相挂钩,就使得他们要发表一定数量、级别的文章或著作,承担一定档次的科研课题。因此他们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承受着教学科研的双重压力,易产生职业倦怠和職业压力。同时教育成败关系着未来社会的发展,因此社会各界都关注着教师的工作质量,对他们的要求和期望都很高,过高的期望和要求都是他们产生压力感。除了工作方面的原因外,许多教师还面临生活压力,如房子、家庭等。特别是年轻教师普遍感觉累、辛苦,幸福感较低。

(2)教师职责、教师角色,使得高校教师产生了压力和职业倦怠。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看似简单,实则责任重大,因此也给老师带来了很大的职业压力。而且教师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往往需要扮演多种角色,每种角色都需要教师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承担的角色越多,由角色转换不适而引发心理冲突可能性也越大。

(3) 部分教师缺乏工作激情和创造意识,在日复一日的教学工作中,许多人失去了初当教师时的那种理想与激情。那种想要培育天下芬芳桃李的凌云壮志在枯燥、重复的工作生活中逐渐淡化。

三、提升大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建议

教师的不幸福感如果带到工作中,会对学生和教育的状态产生影响。"教育是一个需要激情和爱的活动,是一个需要参与者全身心投入的活动,没有教师对教育发自内心的热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没有教师在职业生涯中自我实现的成就感、满足感和幸福感,也不会有真正的教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幸福的人,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因此,探索如何使教师幸福感得到回归很有必要。

(1)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首先,教师要建立良好的自我认知,准确把握自身角色,通过自我评价来追求自我的完善; 其次,教师要推动自我超越,完善职业价值观。

(2) 帮助高校教师形成良好的公共信任氛围,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高校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把遵师重教落到实处。高校教师是一个真是的人,他们的知识能力也是有限的,学生、家长及其社会大众应对高校教师抱有合理的期望,以减少他们的压力,降低职业倦怠,提高工作幸福感。

(3) 学校要努力创建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尊重教师,尊重法律赋予教师的各项权利,让教师的工作热情和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还要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机构,是预防和缓解高校教师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的重要保证。同时,加强高校科学管理,建立良好的支持和干预措施,是预防和缓解高校教师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的重要措施。最后,引导教师正确的角色定位,培养自身的敬业精神和乐观积极的态度,提高高校教师的工作幸福感。

只有认清自己的价值和追求、心态健康,才能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困难和挫折,才能拥有幸福。教师的幸福是构成教育幸福的重要元素,是构建和谐校园不可或缺的部分。这一点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目前教师幸福感缺失问题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变。相信在全社会的关注和教师自身的努力下,教师幸福感的回归并不遥远。

参考文献:

[1] 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与思考[J],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08-1).

[2] 林贵东,程丽霞.高校教师幸福感、工作压力、职业倦怠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2009:03.

作者:吴天庆 张卫标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大学教师会计教学论文下一篇:物理化学教学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