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失误防止论文

2022-05-04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货币政策失误防止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本文认为,日本货币政策的失误是其泡沫经济形成和破灭最重要的原因。本文通过回顾日本泡沫经济形成和破灭的过程,分析在全球经济失衡情况下,保持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对于一国维持内、外经济平衡的重要性。

货币政策失误防止论文 篇1:

后金融危机我国银行业发展状况研究

【摘要】金融危机影响着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最为严重的就是在经济上,而银行又是我们平时生活中都会接触到的,它关系到我们的生活,通过对金融危机对银行业的影响这一研究,来更进一步了解银行业的重要性,并且能够大概懂得金融危机所给银行业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金融危机 金融全球化 银行业

一、金融危机的概述

金融危机又称为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域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比如:短时间利率、货币资产、证券等)的快速、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它也称为是货币危机。由于生产过剩的流通货币膨胀,不得已而采取的强制收缩,使得货币信用陷入危机。主要表现在债务关系上,使整个金融市场出现混乱。金融危机能够分为以汇率波动为主要特征的货币危机,以次级贷款为主的银行危机和坏账为主的债务危机等类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金融危机表明,其呈现出一种混合形式的危机。

银行业的危机理论主要有费里德曼的货币政策失误论认为货币需求函数的相对稳定性,货币供求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货币政策的失误导致;明斯基对金融内在脆弱性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金融不稳定假说”;戴尔蒙德和荻伯威格认为银行体系脆弱性主要源于存款者对流动性要求的不确定性以及银行的资产较之负债缺乏流动性之间的矛盾;麦金农认为,由于存款保险制度的存在,以及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在关键时候扮演“最后贷款人”的角色会使银行产生道德风险。

二、金融危机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

(一)直接影响

1.由于我国金融机构持有海外金融资产导致我国资金的直接损失。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对国内部分上市银行影响不容乐观,所受影响主要体现在这些金融机构持有的海外债券,但大部分银行虽然持有贷款或相关债券的风险仍是处在可控范围内的,这是由于我国资本项目开放程度低导致国内银行的国际化程度低。

2.我国银行业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程度不深,导致了国内银行业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中遭受到的直接损失较为有限。金融危机还造成了我国银行业零售业务放缓,引起了人们对国内经济前景的担忧,在社会保障程度不健全的情况下,居民的投资意愿和消费需求将受到极大的抑制。

3.我们现在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全世界范围内的金融资本流动也越来越多,金融资本对金融市场的冲击也就加剧了世界金融市场的动荡风险,这样也会给金融机构带来一定的影响。

(二)间接影响

1.影响到中间业务的收入。金融危机在逐步向全球市场渗透,对于贷款投放等行为都要更加的谨慎,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到了通过降息来拯救经济的行列,外汇理财产品也出现大规模的减少、期限缩短和预期收益率之势。

2.股市下跌。由于我国经济和金融市场开放程度在不断的提高,而又存在一些资本项目没有完全的开放,金融危机就爆发,让部分主要国家出现了供给减少而资金需求出现上升的情况,这样导致我国外资流入减少,这对我国的银行业来说会造成负面的影响,使得股市再次的下跌。

3.银行的利润受到政策调整的影响。通过调整中央银行政策利率,可以影响市场基准利率,进而引导和调控各类市场利率。但存贷款利差的减少会让银行的利润空间大大的减少,并且若央行将一部分利润让给了实体经济的话,就会使银行的赢利遭受到负面的影响。

(三)机遇

1.国际银行业格局面临重新洗牌,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加快海外发展战略布局。随着金融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银行所面临的技术环境、经营环境和市场环境正在发生显著、深刻的变化,因此我国银行必须要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经营战略,实现由分业经营向混合业经营的转变,以不断提高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2.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政府实行的系列宏观经济政策,为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机遇。政策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主体对政策意图和稳定性的预期。可以根据市场的需要来进行相应的调整,这样才能带动经济的发展。

三、我国银行业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

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有直接影响也有间接影响,但同时它也能够给我国银行业带来机遇。

(一)可以采用混合经营来提高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

商业银行的业务多样化,一部分业务亏损可由其他部分业务的赢利来弥补,这种内部补偿机制可以使银行获得稳定的利润收入,银行可以发挥规模经济优势和范围经济优势,在实现收益的多元化和提高盈利能力的同时,也可以实现风险的分散化,从而提高了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

(二)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

统筹好风险监管的敏感性、简单性和可比性。提高对风险的识别、预警能力,增强资本对风险的吸收能力,同时及早制定好恢复与处置计划。可以建立健全金融法律体系,加快立法速度,从而能够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

(三)银行自身业务的调整

应该发展小企业业务,可以让银行的员工经受风险定价的考验,适应利率市场化的环境。银行传统的依靠利差收入为主的时代逐渐离去,要较早地发展完善的包括信用卡、网上银行等在内的零售业务,建立多种渠道,来培育稳定的客户群,降低风险。推动业务电子化,来降低经营成本。

(四)金融危机下的银行风险管理

1.利率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可以用利率上限、下限期权对利率风险实施套期保值,把利率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由于商业银行利率敏感性缺口正负方向经常发生变化,因此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买入双限期权,来锁定住利率上涨的风险,也防止利率下跌而带来的收益损失。

2.操作风险管理。建立一个适合的风险管理环境。银行应当识别和估量在所有的产品、活动、过程和系统中固有的操作风险,并对其进行了充分的估量;银行监管者要求所有规模的银行,作为整体性风险管理的一部分,建立一个有效的框架来跟踪、识别、控制或估量实质性的操作风险。

3.信用风险管理。可以建立根据风险加权资产计算银行资本充足率,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全面的纳入到资本充足率的计算,使资本状况和总体风险相匹配,能够提高监管的全面性和风险的敏感度。

四、结论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银行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金融危机的出现,对我国经济造成了不同程度上的影响,特别是对银行业,虽然金融危机过去了好几年,但其影响是深远,我们现在是后金融危机时代,我们更应该正确对待危机所带来的影响。加强对银行业的监管,不断创新,发展新的产品,来吸引顾客,通过利率风险管理、操作风险管理和信用风险管理等银行风险管理行为,来让银行提高收益,以此来完善我国的银行体系。

参考文献

[1]陈德胜.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0.

作者:李鑫 高开元 李德庆

货币政策失误防止论文 篇2:

从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和破灭看货币政策的灵活性

摘要:本文认为,日本货币政策的失误是其泡沫经济形成和破灭最重要的原因。本文通过回顾日本泡沫经济形成和破灭的过程,分析在全球经济失衡情况下,保持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对于一国维持内、外经济平衡的重要性。

关键词:泡沫经济;货币政策;灵活性

一、全球经济失衡和美国的汇率、利率调整循环

当前国际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美国拥有巨额经常账户逆差,而盈余则集中于其他少数国家,全球经济发展失衡。这种情况不是近些年才出现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和美元霸权确立以后,除个别年份略有顺差外,美国其余各年度都是逆差,并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这种情况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还导致了美元危机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由于长期的巨额经常账户赤字会影响市场对美元和美国经济的信心,历史上美国往往通过美元的升值—贬值—升值和美元利率的上升—下降—上升循环,改善经常账户赤字,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美元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特里芬难题。

例如在1985年,当经常项目逆差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美国开始采取弱势美元政策,美元实际有效汇率大幅下降,美国的贸易赤字、财政赤字有所缓解。但与此同时,经济开始下滑。因此从1995年开始,美国继续转而实行强势美元政策,经常项目逆差继续增长。这种美元升值—贬值—升值的循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强势美元给美国带来的持续经常项目赤字状况。同时,这种汇率升值贬值的循环,引起了价值和财富转移:在美国实行强势美元时,美国的贸易逆差开始积累,各国以更高的代价逐步积累起美元资产,当各国美元资产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美元发生贬值,这些美元资产价值迅速缩水,美国贸易逆差减少,以较低的价格收回美元。

另一方面,由于美元在国际货币中处于核心地位,美国货币政策具有高度的独立性,可以从本国经济的景气循环出发,通过上调或下调利率水平,灵活调节国内、国际因素引起的经济波动。美联储在决定利率政策时,基本上不考虑钉住美元或以美元作为货币政策名义锚国家的宏观经济状况,因此美元利率的调整,往往会引起国际汇率水平的波动和资本流动方向的变化,从而对一些与美国经济联系比较密切的国家的经济金融稳定造成冲击。

图1中,1985-1990年的美元利率下降、上升,1995年前后的美元利率上升分别对日本经济泡沫的形成与破灭、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如何在全球经济失衡的背景中,通过保持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克服美元的升值—贬值—升值和美元利率的上升—下降—上升循环对宏观经济的冲击,对于一国保持宏观经济内外平衡至关重要。通过对日本1985-1990年货币政策的回顾,可以增加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二、“广场协议”和日元快速升值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为走出“滞胀”,美国实施了以减税、放松管制为核心的财政政策,与此同时,美联储则通过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提高利率,来抑制通货膨胀。1979年,在连续三次提高利率后,美元利率明显高于大多数西方国家。

美联储的高利率政策增加了美元对国外投资者的吸引力,大量海外资金流入美国,导致美元持续、大幅上升。1979年至1985年2月,美元与其他10个发达国家货币的汇率上升了73%。美元的大幅升值导致美国经常项目逆差特别是对日本逆差增加。1981年,美国对日本的逆差为199.6亿美元,到了1990年,上升到692.8亿美元。

1985年9月,为改变美国对日本巨额的贸易赤字和美元升值的局面,在美国政府的策划下,美、日、英、法、原西德五国在纽约的广场饭店召开了财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决定共同大规模干预外汇市场,降低美元对日元和欧洲货币的比价,史称“广场协议”。随后,各国在外汇市场上实行协调干预,抛出美元,买入本国货币,诱导美元下跌。1985年底,日元汇率从1美元兑240日元上升到1美元兑200日元。1986年,各国继续执行协调干预和缩小利差的金融政策,美元再次贬值,日元汇率升至1美元兑150日元。1988年初,日元进一步升至1美元兑120日元,比1985年底上升了一倍。

三、实行超低利率为“泡沫经济”埋下伏笔

日元大幅升值使日本出口下降、进口增加,出口导向型经济受到极大冲击。为防止经济增长下滑,日本实施了宽松的财政和金融政策。

日本银行1986年上半年三次调低贴现率,从原来的5.0%分别降至4.5%、4.0%、3.5%。美元再次贬值后,日本银行又于1986年11月和1987年2月两次下调贴现率,使之降到2.5%这一前所未有的低水平上。从1987年2月到1989年5月,2.5%的超低利率维持了两年零三个月,为“泡沫经济”埋下了伏笔。

日本的国内储蓄率一直较高,宽松的金融政策又造成货币供应扩张。在政策宽松、资金充裕的大背景下,日本掀起了一轮设备投资热潮,投资的增长远高于消费的增长。1987年到1990年,民间设备投资以平均14.1%的高速度上升,实际经济增长率分别为4.8%、6.0%、4.4%和5.5%,是同一时期西方发达国家最高的,称为“平成景气”。

低利率更是刺激土地和股票价格持续而急剧地上升。1984年到1989年,日本的土地价格暴涨了约两倍,东京和大阪等大城市甚至达2.5-3倍;日经平均股价1984年还只有11000多日元,随后一路上升,1987年底,日本股票市场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股价上涨在1989年达到最高值39000日元左右,比1984年上升了两倍多。资产价格膨胀异乎寻常地超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形成了以“土地泡沫”、“证券泡沫”和“银行泡沫”为特点的“泡沫经济”。

日本的货币供应量在1986-1990年的增长远远超过名义GDP的增长幅度,实际经济增长率也呈上升态势,但是除股价、地价以外的普通商品价格几乎停留在原有水平上,没有发生变化。因此,面对货币供应、贷款急速增加,地价、股价等资产价格暴涨的情况,日本银行虽然发出过信号、提出过警告,但在制定、执行政策时并未反映出紧迫感,没有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

与此相反的是,为了阻止投资者将资产从美元转向日元,引起更大幅的升值,日本银行持续地保持低利率。日本银行坚持认为,考虑到利率平价的影响,只有在美国保持较高利率的情况下,日本银行才有灵活调整再贴现率的余地。

四、持续加息使泡沫经济破灭

资产价格的上涨毕竟难以持续。到了1989年5月,由于资产价格出现持续、大幅上涨,日本政府逐渐感受到了压力,在美、欧各国纷纷加息的背景下,日本银行也不得不从1989年5月开始上调贴现率,此后又于10月、12月两次上调,使贴现率达到4.25%,贴现率的快速上调成了泡沫经济破灭的导火线。

从1990年开始,日本股价持续下跌。1990年8月30日,日本银行第五次上调贴现率至6.0%,对股市更是致命一击,股价在一个月内就跌至最低点20000日元,较年初的39000日元下跌了约50%。1992年8月18日日本股价降至14309日元,与1989年最高点相比下降了63%,成为日本历史上空前的“大股灾”。

紧接着地价也出现下跌。1990年4月,大藏省对不动产融资实行总量限制后,土地价格上涨势头被遏制。1991年全国地价下降4.6%,六大城市下降了15-25%,部分地区甚至降到一半以下。已竣工的楼房不再有人问津,曾经炙手可热的土地和住宅成为滞销货,房地产公司和在土地投机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纷纷破产。

股价和不动产价格暴跌后,企业财务运营逐渐陷入困境,纷纷破产,银行等金融机构出现了巨额不良债权,信誉受损和收益下降。金融危机进而对实体经济带来很大影响。1990年“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陷入了零利率和通货紧缩的陷阱,实际经济增长停滞,开始了为期十年的经济萧条。

五、从日本泡沫的经济形成和破灭看货币政策的灵活性

“广场协议”之后,日元的确出现了大幅升值。但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真正对日本经济产生破坏性影响、最终导致日本经济陷入长达十年萧条的并不是日元升值本身,而是日本银行连续失误的货币政策。

在日元升值后,出于对宏观经济紧缩的过度担心,日本银行实施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快速下调了贴现率,使得金融市场流动性过于宽松;出于对汇率升值的过度担心,日本银行忽视了国内经济平衡,持续地保持了低利率;在低利率和过多的货币刺激泡沫形成后,日本银行又过于担心资产价格上升,匆匆忙忙快速下调了贴现率,导致泡沫经济的破灭和金融市场的崩溃。

2004年国际货币基金/世界银行年会期间,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在谈到全球经济失衡时提到,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经常账户出现顺差或逆差是不可避免的,改变失衡在短期内难以实现,有关国家能做的是使国际金融体系尽可能保持灵活性,以吸收可能的冲击。

具体到货币政策,在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的情况下,经常账户出现顺差或逆差不可避免,流动性过剩是世界性的现象。在此情况下,货币政策保持灵活性是十分重要的,要对有可能出现的国内外经济冲击保持预调和微调,而尽量避免剧烈的货币政策调整导致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出现大的波动,这就是本文的结论。

参考文献:

[1]黑田东彦,日本汇率政策失败所带来的教训. 国际经济评论,2004,(1,2)

[2]王宇. 国际经济协调中宏观政策的可能失误-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与破灭. 经济研究参考,2004,(67)

[3]乌旸丹丹. 引发日本泡沫经济的金融因素及其启示. 日本经济,2003,(03)

[4]张颖. 日本泡沫经济崩溃的必然性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现代日本经济,2004,(01)

(责任编辑:周智立)

作者:黄晓龙

货币政策失误防止论文 篇3:

次贷危机下影响货币政策调整的因素分析

摘要:本文以次贷危机中的货币政策为研究对象,对美国自2000年以来的货币政策、货币量及有价资产价值量的变动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发现货币政策与CPI虽然具有负相关性,但相关性比较弱,并且货币量与GDP、国民收入、股票市场景气度等成负相关性。最后本文提出,货币政策应以M1、GDP、国民收入、CPI以及股票市场指数等一系列经济指标为参考变量来调整货币政策,而不应该侧重或偏向某一个或几个变量。

关键词:次贷危机 货币政策 货币量

1 相关理论回顾及分析

国际上关于金融危机的理论很多,比较经典的有由海曼·明斯基提出的明斯基模型。该模型认为危机往往始于“外部冲击”,使人们对于经济预期发生改变。银行的信用扩张推动,并最终导致了经济的繁荣。银行的信用扩张有的是通过早期制度下的多发货币来实现的,有的是通过贷出更多的贷款等。金德尔伯格(2000)认为经济出现过热,投机盛行,货币的扩张起到了“火上浇油”的作用。金德尔伯格认为投机往往要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理性投资阶段,居民、企业、投机者或其他主体对外部冲击的反应是有限的、理性的;在第二阶段,资本收益起着主导作用。人们投机热情高涨,对于金钱的追捧处于狂热之中,宽松的货币政策恰好迎合这种情况,将经济推向高涨。

货币学派认为,经济危机是由于金融政策的失误,是由于错误的货币政策,引发通货膨胀,并且因为治理政策的失误,而产生的。克鲁格曼则认为由于某种原因激发起人们的信心,推动各种资产的价格升高,从而是经济在价格高位达到均衡。再由于突然的原因,价格下降,经济又回到低价均衡。他就是利用向后弯曲的曲线和多重均衡从而成功预测亚洲金融危机的。

为了能够更加精确地测量经济过热,以及泡沫经济,许多研究者建立了各种不同的模型。其中之一是试图建立一个股票或房地产的参照价格,或者称为基要价值,股市或房地产价格高于基要价值的部分就可以被视为泡沫。表达式为:APt=EPt+Bt

其中,APt表示资产市价,EPt表示基要价格,Bt表示泡沫成分。如果APt>EPt,即Bt>0,就可以判断为出现了泡沫经济。如果APt

上式中,δ为折现因子,即δ=1/(1+折现率);Yt表示t期的资产收益;It为t期的信息组合。因此,此式也可理解为,如果固定资产价格的实际上涨率高于基本放贷利率时就可以认为出现了泡沫现象。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上述理论中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货币政策这一因素与金融危机形影不离,在危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2 次贷危机中货币政策的变化及货币量分析

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美国一直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利率较低,经济发展较快。但与此同时,物价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上升。因此这段时间可称的上是美国发展的黄金期。本部分,笔者将对美国在这段时期实施的货币政策,及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并对货币量及相关有价资产价值量的变动进行梳理。并运用相关系数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由此可以考察不同种类的数据的吻合程度或同步变动程度。

2.1 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1997年亚洲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为了防止世界经济震荡对本国经济的冲击,于1998年9—11月连续三次降息来刺激经济。9·11恐怖袭击事件后至2004年,美联储为了刺激经济,防止经济增长放缓,又连续10次调低联邦基金利率,从而将其调到美国46年来的历史最低点。美联储的宽松货币政策,有力地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较低的利率,使银行的贷款利率下降,贷款增加,促使投资增加,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从2000年开始,美国经济的发展一直处于相对较好的阶段。尽管美国在2001年遭到了恐怖分子的袭击,并发动了伊拉克战争,但并没有影响美国民众对于经济前景的信心。

(数据来源:Department of Commerce)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2002年以来,与低利率相伴的是经济的高速增长。在2004年,GDP增速竟达到6.6%。在宽松货币政策的刺激下,美国经济增长迅猛。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与国内采购总值的增长率这两组数据的相关系数为0.963077,属于高度相关。

由于2000-2001年经济增速明显下降,美联储采取了降息的措施,使得经济在2003年开始好转,在2003-2006年间增速较快。然而在这段时间内,美国的低利率,高增长,却没有出现通胀的迹象。在这段时间内,美国的物价一直处于低位。联邦基金利率与CPI的相关系数为-0.2452。

如上所述,美国的货币政策与美国的GDP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宽松的货币政策,较低的利率,使得银行的信用扩张,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美国的经济在2004年达到了最高峰。

2.2 美国的货币政策调整不及时与经济过热

美国经济在2003年GDP比上年增长明显加速,2002年GDP比2001年增长3.45%,而2003年比2002年增长4.7%。而与此同时,美国并没有变动本国的货币政策,2003年的联邦基金利率调至历史最低水平,为1.13%。

从表1可以看出,2000-2002年,随着经济增速变缓,美国迅速调低利率,货币政策与GDP走势正相關。而在2003-2006年,美国经济高速增长,美国仍然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国的货币政策与GDP增长率之间的相关性下降。美国的货币政策没有根据经济形式的好转,而及时做出调整,致使美国经济中的货币量增加过快,以至于过剩。

在分析美国货币量的变动之前,先看一下美国的货币层次划分。美国现行的货币层次划分如下:M1=现金+活期存款+其他支票存款+旅行支票;M2=M1+由商业银行发行隔夜回购协议+隔夜欧洲美元存款+货币市场互助基金股份+在所有存款机构的储蓄和货币市场存款账户+在所有机构的小额定期存款;M3=M2+所有存款机构的大额定期存款+定期回购协议和定期欧洲美元+货币市场互助基金股份;M4=M3+短期财政部证券+商业票据+储蓄债券+银行承兑票据。

由上图可以看到,在美联储施行宽松的货币性政策情况下,美国的货币数量(M1、M2)在2001-2005年增长很快。在2006年美联储开始上调基金利率之后,M1的增长率明显下降,但由于惯性,M2仍增长较快。致使社会出现流动性过大,商业银行信用扩张较大。其中,M1与联邦基金利率的相关系数为-0.69443,说明两者成负相关性;M2与联邦基金利率的相关系数为0.114115,说明二者相关性较差。M1、M2的高速增长,债务率也随之高速增加,银行的信用也在此过程中增长迅速。2000年-2008年10月,美国的银行信用总额增加了47539美元,增长率达91%。由此可见,经济中的货币量急剧增加。货币量的高速增长,随之而来的是美国股市的高涨。自2003年以来,美国各主要股票指数均出现了持续的、较快的增长。其中,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了4176.39点,增幅达46%;标准普尔综合指数增长了437.99,增幅达45%;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增长了1038.74。股市长时间的连续上涨,以至于人们认为传统的经济周期循环的情况被打破,经济可以永久地繁荣下去。金融业的繁荣,人们进行各种金融投资,从而使国民的收入持续较快地增加。

自2000年以来,人们的收入持续增加,据美国商务部统计,从2000年到2008年第三季度,美国国民收入增长达41.8%。经济的持续繁荣,收入的增加,人们信心的高涨,从而导致人们消费支出增加,在这段时间内,消费支出增长幅度达50%。消费的增加,反过来又促进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经济中的货币量的增加,收入也不断增加,人们用手中的货币投资于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从而带来金融市场的极度繁荣,房地产价格急剧上升。2004年地开始,房地产的价格突然开始明显的、急剧的上升。

(数据来源:Irrational Exuberance, 2d ed. (Fig.2.1))

由以上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自2001年以来,伴随着美国的货币政策宽松,基础货币增速加剧,致使货币供应量(M1、M2)增加迅速,带动金融市场的繁荣,GDP增长较快。而经济的繁荣,人们收入的增加,使人们的信心增加,消费增加。在这段时期,美国的货币量(M1、M2)增速明显;GDP、国民收入增速明显;抵押贷款数量也急剧增加。由图五可以看出,2005年前后,房地产价格增速明显加剧,严重偏离成本。而在此时,政府债券收益率的增速却在下降,我们可以判定此时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了泡沫。但此时的CPI指数仍然较平稳,美联储依据CPI数据,做出错误的判断,货币政策调整缓慢。

2005年美国经济已经明显出现过热的现象,此时美国才开始调整货币政策。由于货币政策的时滞性,经济中的货币量(M2)仍然增长迅速,致使经济继续高涨。然而,调整货币政策为时已晚。美国自2001年以来的宽松货币政策,使得经济中货币量大增,人们收入增加,致使经济高涨。金融市场的繁荣,房地产价格的上市,也使次级抵押贷款及相关证券市场过度繁荣。而经济的过热,美联储调整货币政策,使得房地产的市场价格于2006年的11月达到顶峰后开始下降。房地产的价格下降,引起人们对于次级抵押贷款及相关证券市场的担忧。从而引发“次贷危机”。由此可见,货币政策在次贷危机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扮演着重要角色。

3 货币政策的调整应以多种因素为依据

自2001年以来,美国为了防止经济衰退,而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其结果是货币发行量增速较快,产生流动性过剩。美国经济发展较快,GDP增速较快,同时金融市场繁荣,除了房地产市场价格增速较快以外,CPI数据较平稳。由于美联储没有及时调整货币政策,造成流动性过剩,过多的资金流到金融市场上,造成金融市场的繁荣。

货币政策的反经济周期理论认为,一国的货币政策应该与经济周期反向操作。即在经济高涨时,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防止经济因为过热而出现泡沫;在经济萧条时期,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防止经济出现过度的萧条,现在关键是,什么时候应该开始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什么时候开始实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通过本文的第二部分的分析,可以看出,货币政策与GDP增长率正相关;与CPI反相关,且不稳定;与M1的反相关性较强。而GDP增长率与人们的收入、金融市场成正相关性。所以,反经济周期操作,应当将上述因素都考虑进去,而不应只考虑单个指标(如CPI),或者将某个经济指标的权重设置的过大,这样容易致使判断失误或者时滞,造成经济的较大波动。

上式中,负号表示反相关,SMI表示股票市场指数。

4 政策建议

始于2007年4月的美国次贷危机至今已演变成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在这场危机中,尽管我国仍然是为数不多的经济稳定体之一,并且表现出活力,但也应认真研究次贷危机,从中吸取教训。因此,我们在今后制定我国的货币政策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4.1 货币政策的调整要以多种因素为依据。美国在次贷危机前的货币政策调整中,主要依据了CPI指数。由于CPI走势一直很平稳,致使美联储对经济走势判断失误,而使货币政策调整滞后。因此我国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当将M1,GDP,GNI,SMI等多種因素都考虑进去,而不应只考虑单个指标(如CPI),或者将某个经济指标的权重设置的过大,这样容易致使判断失误或者时滞,造成经济的较大波动。

4.2 认真研究货币政策与货币量和有价证券价格变动之间的时滞,使货币政策的制定更加精确。众所周知,货币政策的变动与真正起到效果之间存在时滞,一般认为时滞为6-9个月,但这6-9个月是非常关键的。我们应该深入研究我国的货币政策与货币量和有价证券价格之间变动的时滞问题,从而使货币政策的制定更加精确,防止货币政策的判断失误和滞后。

4.3 加强数据的统计工作。通过全文的分析可以看出,不仅货币政策的作用极其重要,而且数据统计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也十分重要。如果统计的数据不及时,就会延误做出正确的经济政策决策的有利时机;而统计出的数据不准确,又将会影响对于经济形势的判断,影响制定经济政策。因此应加强经济数据的统计工作,建立科学的数据统计机制和精干的数据统计队伍,使统计出的数据尽可能及时、准确。

参考文献:

[1][美]金德尔伯格:《经济过热、经济恐慌及经济崩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徐滇庆等:《泡沫经济与金融危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版.

[3]黄纪宪,张超:《流动性过剩下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与借鉴》,《金融论坛》2008年第6期.

[4]Paul Krugman.The Energy Crisis Revisited,New York Times,Mar.5,2000.

作者:张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论文下一篇:货币政策效应发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