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师继续教育论文

2022-05-04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物教师继续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随着社会经济、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高新技术不断体现在各种医疗设备上,对生物医学工程人员的知识层次和技术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生物医学工程教师接受继续教育成为必然。教师专业化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科知识的专业化;二是教育科学素养的专业化。教师专业化既是—个发展的概念,又是一种状态,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生物教师继续教育论文 篇1:

新课改背景下商丘市中学生物教师现状调查分析

以问卷调查法,对河南省商丘市的4所城市高中、4所县镇高中、4所县镇初中、5所县镇初中的90名生物教师进行调查。通过对比了解2013年的商丘市高中生物教师与初中生物教师、城市生物教师与县镇生物教师的现状及存在的差异。

商丘市中学生物教师现状调查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世纪以来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0—2020)》。胡锦涛同志强调:“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温家宝同志指出:“如果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就是奠基者。有好的教师,才可能有好的教育”;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战略目标。

当前,河南新课改已经实施了5年。商丘,一个历史悠久的以传统工农业为主的中部城市,该地区的中学生物教师发展成为了一支怎样的教师队伍,目前相关的资料数据尚不完善。本课题通过对2013年的商丘市中学生物教师的基本信息,如性别、年龄、学历等现状进行调查,了解新课改背景下商丘市城市初中生物教师、乡镇初中生物教师,城市高中生物教师、县镇高中生物教师的现状,为商丘地区推进中学生物课程改革,建设高素质的中学生物教师队伍提供借鉴。

一、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法开展,共选取商丘市17所中学的90名生物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其中市区中学8所,包括4所高中生物教师32名,4所初中生物教师13名;县镇中学9所,包括4所高中生物教师26名,5所初中生物教师19名。

二、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问卷以对教师的基本信息进行调查统计的目进行编写,包括商丘市中学生物教师的性别、年龄、教龄、学历、职称、毕业学校、专业等13项调查内容。调查结果统计如表1:

(备注:*表1中分子表示高中数据,分母表示初中数据,**A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全部开设;B选择大部分开设;C以讲为主,少量开设;D基本不开设)

三、结果分析

(一)商丘市中学生物教师性别现状调查分析

受传统男女性格行为差异的刻板影响,教育实践领域普遍认为,男教师往往勇敢、坚定、刚毅、果敢、稳重、胆商高,利于学生男性气质、性格的塑造;女教师热情、活拨、细心、体贴,情商高,利于学生女性气质、性格的养成。调查显示,教师性别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业状况和人格的形成,为了符合学生的成长特性。

由表1可以得知,商丘市中学生物教师均表现出女教师比例偏高的特点,过高的女教师比例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男生男性气质的形成,而对于高比例的女性教师会对中学生物的教学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查分析。

(二)商丘市中学生物教师年龄、教龄现状调查分析

教师队伍年龄、教龄结构主要指教师队伍中“老(50岁以上)、中(31~50岁)、青(30岁以下)”教师分別所占比例。不仅反映了教师队伍供应和更新的速度,也反映了教师队伍的活力与发展前景,是保证学校教育工作连续性和持续发展的前提。

从教师的年龄和教龄的对比关系中表现出来的一致性可以看出,教师行业的内部稳定性。由表1可知,商丘市中学生物教师中的高中生物教师的内部稳定性高于初中生物教师,城市生物教师的内部稳定性高于县镇生物教师,说明在生物教学的专业化规范方面,高中阶段高于初中阶段,城市学校高于县镇学校。整体生物教师呈现出以中年教师为主,青年教师不足,老年教师缺乏的局面,这比较有利于目前的生物教学,但却不利于生物教师队伍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三)商丘市中学生物教师学历的现状调查分析

教师学历是教师所达到的受教育的程度,是教师专业知识和素养的重要指标。一般而言,教师知识积累越多,越有利于教师、学生以及学校的发展,高学历教师所占比例的多少更代表着一个国家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高低。因此,实现学历达标和追求高学历是社会及多数教师的价值需要。我国现阶段要求从事初中教学必须具有大专学历,从事高中教学必须具有本科学历。2005年,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司长管培俊在第二届全国地方师范大学联席会议上透露,到2015年至2020年,我国要实现中学教师本科化,高中教师研究生化。

由表1可知,商丘市所有中学生物教师均已达到国家要求的学历标准,保证了生物教师的专业业务素质,但是城市中学生物教师学历高于县镇教师,以国家的预期发展目标为标准,高中生物教师的研究生化比例低于初中生物教师的本科化比例。同时,初中生物教师的最高学历获得方式以在职培训和自考的比例明显高于高中生物教师,受我国教师教育现状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初中生物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

(四)商丘市中学生物教师毕业学校和专业的现状调查分析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包括学历教育和专业学习,同一学历的同一专业在不同师资力量和教研水平的不同等级院校均有开设。学历是资格,专业是方向,学校是水平。社会和教育界普遍认为教师毕业学校的等级越高,教师接受的专业化知识及个人素质的培养也越好;教师从事的教学科目与所学的专业越接近,在工作中的专业水平也越高,越有利于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越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及其素质的培养。

由表1可知,高中生物教师的来源中,城市生物教师的主要来源为省级院校,其中一半来自于省级师范院校,也开始吸纳国家重点学校的毕业生;县镇高中的生物教师的主要来源却以地方院校为主,不过69.2%的教师来自于地方师范院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保障了生物教学的教育专业化水平。说明了受地域条件限制,更高水平的毕业生普遍追求更高一些的工作坏境和生活条件。初中生物教师的来源中,城市初中生物教师的76.9%来自于地方师范院校,与县镇教师的比例相当,说明同一水平的毕业生,受地域条件、生活水平和教育条件等的限制,在选择工作地点的时候,可以选择县镇的高级学校或者城市的初级中学。而县镇的初中生物教师的来源中,68.4%的生物教师来自于省级院校,这说明近几年我们国家的鼓励高校毕业生去基层工作、特岗教师等政策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这将大大改善县镇初中的教学质量。

对比教师的毕业专业,超过一半的高中生物教师毕业于生物师范专业,其余非生物师范专业的教师所学专业也是生物非师范专业或与生物专业相关的专业。说明高中的生物教师具有百分之百的专业对口率,保证了高中生物教学的规范开展。而初中生物教师的专业对口率明显低于高中,尤其是县镇的初中,63.2%的教师毕业于其他专业毕业,一方面,说明了初中生物课的地位比较尴尬,教师的任课流动性相对比较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目前从事初中生物教学,对教师的专业要求限制较低。

(五)商丘市中学生物教师职称的现状调查分析

依据教学、科研能力水平区分形成的职称是教师学术水平的反映。既反映了不同职称教师承担的责任、享受的不同权利与义务,也反映了教师队伍内部教学科研能力的差异性。

由表1可知,受教师年龄和教龄的影响,目前商丘市中学生物教师的职称以中级职称居多,均超过百分之五十,但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相对缺乏,只有城市初中教师达到了38.5%。说明了商丘市的中学生物教师属于一支正在发展的队伍,高职称教师的缺乏,必然也会限制商丘市中学生物教学向更高水平的发展。

(六)商丘市中学生物教师教学方式的现状调查分析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对生物学科的学习,既有课堂上的理论学习,也需要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

在理论知识的教学中,受到计算机革命的影响,多媒体教学因其在教学中可有使微观放大、宏观缩小、声形并茂、动静结合、变抽象为直观、色调鲜明等传统黑板式教学不可比拟的优点,正在得到飞速的普及和应用。同时,我们也不能因此否认传统教学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价值。由表1可知,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多媒体已经得到了普遍的推广和应用,且高中明显高于初中,但是在县镇高中全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教师比例高于城市教师。但是高比例的多媒体教学是否真正发挥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还是教师普遍存在懒惰心理,还需要对教师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效果進行进一步的调查分析。

生物作為一门实验性学科,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生物实验不仅在于可以通过教学实验配合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学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由表1可知,高中的生物实验课教学明显没有按照新课改的规定进行开展,远低于初中对生物实验课的开设。这与高中课时有限,教学实验过大过繁,班级人数过多,学校硬件设计投资不足,高考对实验值进行理论性考察等等因素都有关系。初中受到中招考试进行实验加试和实验的可操作性高的影响,整体开设以基本达到了新课改的要求。

(七)商丘市中学生物教师继续教育、教学研究的现状调查分析

教师继续教育也称教师在职教育,是正式成为教育行业的一份子后,为了更加完善学术水平,科研以及实践能力的而对老师提倡的综合性的素质教育。目前,我国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大致包括三个阶段的内容:岗前培养、入职,继续进修。本次调查主要针对第三阶段的继续进修进行调查。

由表1可知,新课程实施以来,为了使广大中小学教师尽快适应新的课程体系,教育部门非常重视对中学生物教师的培训。继续教育的规模扩大了,全体教师都能参与其中;我国中学教师继续教育进入已进入了全面实施与推进阶段。但对比发现,高中生物教师的继续教育情况低于初中生物教师。说明目前我国对初中教师的继续教育重视和完善程度高于高中,继续教育体系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推广。

新课改要求教师由传统的教学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教育的研究者,这一角色的转变将更有利于教师对自身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的钻研与进步。由表1可知,整体生物教师的通过撰写论文进行教学研究的比例还有待于提高,其中城市中学生物教师比例又高于县镇中学生物教师,说明中学生物教师对于如果由一个教书者向一位研究者转变,还需要进一步的反思和培训。

四、结语

从本次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商丘市中学生物教师整体上属于一支正在发展的高素质队伍,教师学历达标,专业能力娴熟,中坚力量雄厚,能够打破教育惯性,多媒体教学得到普遍利用,钻研新知识,继续学习意识和研究研究意识较强。这和新课改实行以来,对教师的要求提高有一定关系。同时,社会对教育的专业化需求增大,师范教育的专业化发展,地方的政策倾斜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受各种发展因素的影响,在现有的教师队伍中,女性教师比例偏高、领军人物缺乏、高学历比例有待提高、初中生物教师队伍、县镇生物教师队伍相对薄弱,生物实验课的开设严重不足等现状,也不容忽视,这些势必会对商丘市的生物教学产生不利影响,在今后的教育发展中应着力解决。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0—2020).新华社,2010-07-29.

[2]王安全.中小学合理性教师性别结构及其形成[J].教育学术月刊,2012,(09):59-61.

[3]许思安,张积家.教师的性别角色观:“阴盛阳衰”现象的重要成因[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04):110-118.

[4]商江.浅谈中国普通高中教师学历标准问题[A].眺望中国教育•商江教育论文汇集[C].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88-97.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项目“河南省中学生物教师教育现状调查分析”部分内容。

作者:马剑敏 秦喜梅

生物教师继续教育论文 篇2:

基于专业化的普通高校生物医学工程教师继续教育探析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高新技术不断体现在各种医疗设备上,对生物医学工程人员的知识层次和技术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生物医学工程教师接受继续教育成为必然。教师专业化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科知识的专业化;二是教育科学素养的专业化。教师专业化既是—个发展的概念,又是一种状态,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基于专业化的医学工程教师继续教育动因分析

继续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在职人员的知识和技能不断得到增新、补充、拓展和提高,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因此,加强高校教师的继续教育,完善和提高教师素质,不仅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也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教育能力的必要途径。

1、高校优化教师队伍整体结构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新时期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是:建设一支思想素质好、基础扎实、业务精湛、知识面广、教学水平高、能掌握相关科学技术、结构合理、数量适中、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在职称、层次、专业、智能等结构方面要处于优化状态,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高教发展。面对新世纪教育的发展趋势,特别是素质教育的全而推进,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高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学校发展的重点应该放在加强教师继续教育上。

2、医学工程教师自身专业技术素质的发展和提高的需求。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是对高校教师的专业化继续教育进行培训。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现代医疗卫生装备越来越多,越来越先进。目前的医疗卫生装备包括了机、光、电、声、制冷、计算机、核医学等知识,这就对医学工程教师的要求也随之升高。高校医学工程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只有不断地通过自我教育,更新知识结构,才能跟上新时代卫生装备的飞速发展,更好地胜任高新技术下卫生装备的教学工作。

3、竞争体制下的生存与发展决定了医学工程教师必须继续教育。随着高校内部的体制改革力度逐渐加大,为了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以达到效能统一的目标,在人事制度上对高校教师也引入了竞争机制,实行学分制改革,竞争上岗,优化教师队伍。面对机遇与挑战,医学工程教师只有主动地、认真地、自觉地接受继续教育,不断接受新事物、新问题,才能不断适应新的变化和要求。

4、高校对医学工程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综合素质的要求。专业知识、教学和科研能力对教师自身成长是很重要的,要更新与拓展知识就需要不断进修、学习。在当代教育改革实践中,高校教师的工作职能出现了深刻的变化:在教育目的上,不仅是知识传授,还要培养能力,在教育对象上,当代学生的来源日趋多样,不同家庭,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经历,差异明显,在教育教学内容上,当代高等教育教学内容更新速度加快;在教育教学方法上,教师不得不使用自己从来没学过的方法和技术,教师工作职能出现的深刻变化极大地提高了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掌握本学科前沿理论、提高科研能力、掌握教育教学的技能和技巧、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将成为多数教师培训提高的重点。

高校医学工程教师进行专业化继续教育培训的途径及方法

高校医学工程教师的继续教育应从学校实际情况以及战略发展需求出发,确定好培训内容和种类,做到“缺什么,补什么;需什么,学什么”,学以致用、学用结合。

1、有组织地学习和自我学习提高相结合。学校和单位的加大投入,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培训进修学习。对一些急需发展的学科,学校可选派教师外出进修、访问研究。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脱产进修与不脱产进修相结合,安排教师进行相应的学习,并规定学习完成后应达到的要求。

2、短期班与长期班相结合。短期培训学习内容灵活多样、周期短、效果好,以主题形式进行,较适用于教材教法进修或参加医疗器械设备厂家举办的专项新技术培训班等。对于因工作脱不开身的医学工程教师来说是比较好的解决工作与学习提高关系的形式。长期班在课程安排上有两种形式:一是硕士学位课程,二是大学后课程。前者毕业时发给学位证书,后者发教师合格证书。

3、针对教师所需,开展集体培训。对于高校医学工程教师应掌握的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可进行集体培训,请学校计算机学院的教师讲解一些计算机方面的基础知识、网络知识,对于资料查询、图片处理、多媒体课件制作、电子黑板及投影仪的使用等方面的知识都可进行集体培训。

4、组织开展内容广泛的专题讲座及多种形式的科研活动。对医学工程各专业培训,学校可举办一些专题研究、学术研讨会等短期培训形式;或请一些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对医学工程专业中的问题进行专题讲解,使教师了解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和专业前沿问题,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5、在岗位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是医学工程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形式。在实验实践教学中要亲身实践多干、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向专业高人请教多问、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等,均不乏是医学工程教师在实践中继续教育提高业务技术水平的重要式。

6、根据学历和职称的差别,采取三个层次培训。第一层次为教材教法进修和教学研究。培训对象是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把重点放在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方面;第二层次为获得合格学历教师的进修,培训对象为参加下作3年以上的助教,主要任务是获得合格学历、取得学位,加强其教学和实践技能能力的培养,使其在短时间内成为教学、科研骨干和复合型人才;第三层次主要对象是具有副高以上职称但不具备高学历、高学位的教师,可选送到国内外名牌大学进修、合作科研及攻读研究生学位等形式,任务是培养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使之成为各单位的骨干力量;第四层次是培养高学历、高学位的年轻教师,可选送到国内外名牌大学进修进行合作科研等形式,使之成为科研骨干和复合型人才,对他们的继续教育更加注重的是学术能力的提高,以科研成果创造实效。

作者:黄小民

生物教师继续教育论文 篇3: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调查研究

[摘要]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和问卷调查法,以东莞市高中生物教师为研究对象,对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情况进行实证调查。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继续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力度;助力教师践行核心本位理念。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调查;研究

一、研究背景

自教育部于2014年提出“立德树人”的意见以来,核心素养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热词。“科学探究”是生物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要求学生能够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生物学问题,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实验设计、方案实施以及结果的交流与讨论。2016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修订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生物学课程的价值是让学生在形成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同时,能用科学的观点、知识、思路和方法,面对或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而要实现课程目标,就需要高度关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经历。“重实践”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参与的过程,教师既要让学生参与动手活动,又要让学生积极地融入动脑的环节;通过探究类学习活动或完成工程学任务,加深学生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提升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探究类学习活动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实验教学。而本课程标准所说的“实验教学”是指教师组织学生在生物实验室和校园内外开展的教学活动,既可以是动手、观察类的实践活动,也可以是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探究活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实验教学。

二、研究意义

当前,我国关于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这一领域的论著和研究文章数量相对较少。笔者整理了232篇关于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文章,发现多数是作者谈论教学经验及感悟,仅66篇文献的作者对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做过调查,其中7篇文献的调查针对广东地区,但未见对东莞市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情况的调查。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东莞市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现状,本研究运用文献法和问卷调查法,对东莞市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调查研究有利于我们了解目前全市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真实情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核心素养,有利于采用多样化的、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生物学实验教学,打造高效的生物课堂,有利于实现公立与私立教育的平等。

三、研究设计

(一)被试

本研究以东莞市高中生物教师为主要研究群体,以《新课标》为依据,参阅了康彬、赵娟等撰写的与生物学实验教学调研相关的文献后,编制了《东莞市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调查问卷》。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东莞市114名高中生物教师进行实证调查。(调查对象中,公立学校教师95名,私立学校教师19名)

本调查,发放问卷114份,回收114份,回收率100%;回收有效问卷114份,有效率100%。使用SPSS22.0软件和Excel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调查内容包括:生物实验室情况,生物教师基本信息及实验教学法,学生主体性的体现情况,《分子与细胞》和《遗传与变异》两个模块学生实验开出情况。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的问卷,经过以下步骤编制完成:首先,进行文献检索;其次,进行访谈和开放式调查;最后,进行问卷的预试、修改,最终确定调查问卷。

四、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生物实验室情况

1.生物实验室基本情况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完备的环境是实验教学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调查数据显示,除个别学校外,97.37%的学校配有生物专用实验室(有1至2间的占56.14%,3至4间的占32.46%,5间及以上的占8.77%),42.98%的教师明确肯定本校设有生物探究实验室。配备专职生物实验员管理实验室的学校占74.56%,除5.26%的学校没有人员管理外,剩余的实验室均有兼职人员负责实验准备。这表明大部分学校对于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开展相对重视。

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教师认为实验室准备的实验器具和材料符合开展学生实验教学的要求与该校配备生物实验室的数量显著相关,相关系数r=-0.242**,p=0.009%0.01(双尾检测)。即在一定范围内,实验室数目越多,教师对实验室准备的满意度越高。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王枫认为,实验员越来越被看作是教育改革和发展背景下实验教学的专业支持者。教师对实验室准备满意度与实验员显著相关(r=0.382**,p=0<0.01)。教师对实验室的准备情况表示非常满意和基本满意的分别占14.91%和54.39%。对于有专职实验员准备实验的学校,教师对实验准备情况表示非常满意和基本满意的占16.47%和58.82%。可见,实验室配有实验员,虽然提高了教师对实验室准备的满意度,但提高幅度仍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间。

调查发现,教师认为实验室的准备情况与该校必修1模块开展的实验数量显著相关(r=0.255**,p=0.006<0.01),也与该校在高三再次开展学生实验的情况显著相關(r=0.288**,p=0.002<0.01)。可见,实验室的实验准备越符合教师的要求,教师越愿意进行更多的学生实验。

2.实验室管理情况

面向学生自由开放实验室,为学生课外探究实验提供场所,可进一步落实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数据显示,生物实验室对学生经常开放的占21.05%,有时开放的占61.40%,从来不开放的占17.54%。实验室低开放度的状况,不利于学生课后生物探究实验的开展。

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生物实验室平时对学生的开放程度与教师对实验室准备的满意度(r=0.218*,p=0.02<0.01)、教师把教材中的演示实验改成探究性实验的情况(r=0.310**,p=0.001<0.01)显著相关。即实验室开放度高的学校,教师对实验室准备相对满意,这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更愿意把教材的演示实验改编成探究性实验。

据统计,分组实验每组1~2人的占48.25%,3~4人的占41.23%,5人或以上的占10.53%。总体而言,实验小组的人数控制在5人以内,属于小组合作模式,比较合理。

《新课标》提出:在小组合作探究时,教师应兼顾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成员间要分工明确并不时互换角色,使每一成员都有机会担任不同的角色。目前,按照座次和随机分组实验的教师分别占62.28%和28.95%,仅8.77%的教师按照学生的特长进行分组。以座次或随机分组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实验,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特长的发挥,并非实验安排的最优化。

综上可知,东莞市实验室的硬件配备情况相对充足,但实验室的准备情况以及实验室的管理仍存在很大的改善空间。

(二)生物教师基本信息及实验教学法

1.生物教师的基本情况

调查的教师中,教龄处在6~10年的教师最多,占38.60%,其次是教龄在11~15年的教师,占22.81%,教师的教龄结构相对合理。这两个教龄段的教师处在教育教学知识、能力、经验等方面积累的黄金时期,并将逐渐成长为教学骨干。

拥有大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分别占82.48%和17.54%,教师的学历水平比较理想。拥有学士和研究生学位的教师分别占71.05%和19.30%。研究生学位和学历的差值表明,部分教师进行在职深造获得了研究生学位。

拥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占65.79%,初级教师占28.95%,职称结果比较理想。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教师的职称与教师的学位(r=0.214*,p=0.022<0.05)、教龄(r=0.246**,p=0.008<0.01)显著相关。郝琦蕾等认为教师的学历和职称是反映其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的一种标志。

综上所述,东莞市的高中生物教师整体素质较高。

2.生物教师的实验教学观

针对目前使用的2004版生物教材中的学生实验数量,教师认为“有点多”的占16.67%,认为“适中”的占63.16%,认为“有点少”的占20.18%。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目前使用的生物教材中安排的学生实验数量与教师的教龄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r=-0.214*,p=0.023<0.05。即教龄越长的教师认为教材安排的实验数量过多。陈冬梅认为在注重知识和考试的年代,老教师适应和习惯了“灌输式”教学,并在这种教学中不断加深和强化这种观念,教学年限越长,受到的影响越深。

调查中,75.44%的教师认为学生最喜欢的实验是探究性实验,当问及在即将实行的新课程教材中,增加了更多的学生探究性实验的作用是什么时,61.40%的教师认为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19.30%的教师认为是增加趣味性,少数教师认为只是教学手段或巩固基础知识的方式。这表明教师对探究性实验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比较认可。但在教学过程中,仅7.02%的教师经常把演示实验改成探究性实验,68.42%的教师偶尔进行改编。而且仅8.77%的教师会在不具备开设部分探究性实验的条件时会积极创设条件开展实验,81.58%的教师偶尔尝试创设条件开展实验。可见,教师积极创设探究性实验条件的行动较少。

教师把教材中的演示实验改编成探究性实验的概率与他们在高一高二的学生实验教学中讲解与实验有关的高考题的频率显著相关(r=0.382**,p=0<0.01)。即经常或偶尔把演示实验改编成探究性实验的教师,更愿意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渗透高考的知识,为高三生物总复习铺垫。

教师把教材中的演示实验改编成探究性实验的情况与当不具备开设探究性实验的某些条件时能积极创设的程度(r=0.376**,p=0<0.01)、制作和搜集一些与实验有关的辅助材料程度的(r=0.256**,p=0.006<0.01)显著相关。在一定程度上,教师对实验教学作用的认可度越高,他们越能积极地创造条件开设实验。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意识能动性。

综上可知,东莞市的高中生物教师普遍对《新课标》加强實验教学的必要性和探究性实验的作用持认可态度,但在具体行动中,并未能真正落实。

3.生物教师实验教学的方法

方法决定效果,合适的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调查结果表明,69.30%的教师要求学生进行实验时,必须严格按照教材的步骤进行。即大部分教师比较关注实验的步骤以及实验的过程,同时希望实验能够成功,而成功的标准是实验结果要与教材所描述的一致。因此为了保证实验成功,在学生开始做实验前,61.40%的教师都会进行实验操作演示,40.35%的教师经常采用操作模仿式的教学方法进行实验教学,83.33%的教师认为学生实验成功的前提是抓好纪律。

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教师经常采用模仿操作等模仿式教学法与他们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教材上的步骤进行实验显著相关(r=0.273**,p=0.003<0.01),与他们在学生开始做实验前进行实验演示显著相关(r=0.189*,p=0.045<0.05),与他们在实验教学中对学生实验结果的关注度显著相关(r=0.273**,p=0.003<0.01)。可见,大部分教师希望学生通过完成教材所呈现实验以达到掌握实验内容的目的,明显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没能真正理解实验教学的本质。

《新课标》明确指出:组织以探究为特点的主动学习是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境,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活动方案的设计和实施。调查中,教师在实验前大部分能做到提前讲解和演示实验步骤,并要求学生提前预习(96.49%的教师要求学生预习实验),同时要花费相当多的精力和时间用于纪律管理,以便学生在实验室里能更专心地“操作”。实验教学过程基本保留传统模式,至于探究性实验教学,虽然多数教师持认可态度,但真正落实尚需时日。

(三)学生主体性的体现情况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起帮助和指导作用。核心素养背景下的生物学实验教学方式,与建构主义所提倡的主动学习的意义建构思想相吻合。

数据显示,当学生未获得理想的实验结果时,教师会参与原因分析,并帮助改进、完善的占58.77%,其余的教師有时会参与结果的分析。实验过程中,针对学生提问,会鼓励学生探究的教师占35.09%,而58.77%的教师有时会。

实验完成后,要求学生如实书写实验报告的教师占46.49%,但仍有12v28%的教师不做要求。当全班学生做实验都失败时,再找时间让学生重做的教师占22.81%,高达38.60%的教师选择不会另找时间让学生重做实验。发现大部分学生没有预习时,86.84%的教师会及时调整教案。及时调整教案的教学情况与另找时间让学生重做实验显著相关(r=0.224*,p=0.016<0005),与要求学生如实书写实验报告显著相关(r=-0.184*,p=0.05<0.05)。这体现了46.49%的教师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51.75%的教师在实验教学中,会对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各种能力进行适时评价。实验中对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各种能力做出适时评价与他们会针对学生实验中提出问题和他们进一步探究显著相关(r=0.387**,p=0<0.01),与当学生未获得理想的实验结果时和他们讨论分析显著相关(r=0.250**,p=0.007<0.01)。表明51.75%的教师能在实验教学中,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20.18%的教师认为对学生实验的考评应该重视实验结果,50.88%的教师认为“有时会重视”,28.95%的教师认为“不会重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关注实验结果与教师在实验教学中是否采用模仿操作的教学方法显著相关(r=0.273**,p=0.003<0.01)。即教师的学生观影响着教学方法的选择。

98.25%的教师认为学生应该参与到实验的评价中,79.82%的教师认同将实验操作考试作为当今生物学实验教学评价的主要形式。表明教师注重多元评价,充分意识到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

综上可知,东莞市的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认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在实际操作中,并未能真正落实。

(四)《分子与细胞》和《遗传与变异》两个模块学生实验开出情况

《新课标》中只纳了两个必修模块的实验内容,即《分子与细胞》和《遗传与变异》,故本次调查只对这两个模块当前的实验开展情况进行统计。

调查结果显示,必修1模块平均实验开出率为55.58%,必修2模块为23.18%。四类实验开出率:学生实验为58.07%、模型建构为36.55%、探究实验为32.08%、课后实验为14.04%。

其中必修1模块开出率超过50%的实验包括: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94.74%);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93.86%);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50.88%);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82.46%);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79.82%);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64.91%)。相比之下,必修2模块的实验开出率较低,开出率最多的五个实验是性状分离比的模拟(36.84%);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30.70%);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21.93%);制作DNA双螺旋模型(42.98%)和低温诱导植物体细胞数目的变化(21.93%)。

公立学校必修1模块的实验开出率为57.44%,私立学校是46.24%。其中差距较大的实验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公立学校为54.74%,私立学校为31.58%);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公立学校为87.37%,私立学校为57.89%);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公立学校为68.42%,私立学校为47.37%)。

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必修1实验开出率与学校性质显著相关(r=-0.206*,p=0.028<0.05)。即公立学校实验必修1的实验开出率较高。

综上可知,东莞市的实验开出率并不高(私立学校形势较为严峻),探究类实验开出率低,这种现状不利于新课程实验教学的开展。

五、思考与建议

(一)继续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力度

总体而言,与广东其他地区相比,东莞市高中生物实验室的建设情况良好。但部分学校只有1~2间生物专用实验室,少数没有实验室。如果实验室不足,在进行学生实验时,不能保证每个班的学生可以按照正常的教学进度进行实验,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教师实验教学的积极性,同时也消减了学生进行实验的热情。笔者建议,增加资金投入,加大实验室的建设力度。针对部分对实验环境要求不高的实验,可以借用闲置的物化实验室进行实验。

大部分生物探究活动需要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在实验室里完成,这需要实验室在课外向学生开放。建议学校采取因地制宜的方法在保证实验室正常运作的前提下,适当延长实验室的开放时间,以走出当前实验开出率低的困境。

调查结果表明,是否有实验员准备实验与教师对实验室准备情况的满意度有一定的相关度。目前教师的满意度普遍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物实验员的专业能力不强的现状。访谈得知,很多实验员并没有生物学专业背景,因此在实验准备时存在不同程度的知识与技术上的局限性。教育部《中小学实验室规程》规定:实验室管理员应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之中,坚持培训上岗制度。因此,适度增加在职实验员的培训,有助于提高在职实验员的“专业化”水平,有利于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

另外,私立学校的实验开出率明显低于公立学校,这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并适当加强对私立学校的指导与监督。

(二)助力教师践行核心本位理念

调查表明,大部分教师认同探究类实验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起着关键作用,也充分意识到学生在教学及教学评价中的主体地位。虽然教师认同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可是没有真正内化成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因此无法使之外显为教育行为。如何帮助教师真正从知识本位教学转向素养本位教学?笔者建议:

1.通过针对性强和有效性高的教师培训,帮助教师内化教学理念

针对性强的培训应该具有鲜明的校本特色,是因校制宜和因人制宜的。有效性高的培训一定是由理论修养和实践意识强的专家开展的,教师培训要做到“精而少”。教师经过培训后,产生认知冲突,并积极采取措施解决冲突,最终达到新的认知平衡。这个过程就是教师内化新的教育理念的过程。

2.培养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形成反思习惯

黄远振认为,在知行互动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实践和认识的每一次循环都是一次螺旋式的上升。学校应鼓励教师关注自己的教学实践,用质疑的态度和开放的心态对当前教学状况进行回忆和剖析。邵光华等人认为实践的困惑和迷茫反映出对理论理解的浅陋和偏离,只有将实践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上升到理论层面加以剖析,才能探寻到根源,使主体的合理性水平得到提升和拓展。因此,学校应以正确的专业理论引领教师的反思,使反思的内涵得到本质的提升。

3.改革评价体制,为课程改革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

李润洲认为,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不仅是促进教师转变教育观念的有力手段,而且能引导、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把教师的教学绩效等同考试成绩的教师评价制度是导致教师“知行不一”的制度根源。因此,学校应建立与当前教育理念相吻合的教师评价制度,使教师愿意尝试,且敢于尝试,助力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化蛹成蝶”。

(责任编辑黄春香)

作者:王柳媚 王更强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企业集团税务管理论文下一篇:防雷技术档案管理论文